高一历史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
第24课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课前预习:
1、二战后期,美苏英反法西斯国家在雅尔塔会议上就战后世界安排达成一系列协议,在此基
础上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体系称为_________体系。
2、“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的运
用,苏联则成立与之对抗。
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冷战”中的“热战”主要是指、。
知识结构:
一、“两极”“冷战”的原因
1、为何出现“两极”格局?
世界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强大,形成了美苏两个力量中心。
2、美苏“两极”为何对抗?
同盟破裂:二战结束,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合作基础。
矛盾尖锐:两国争霸世界的矛盾、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根本)。
3、为何要用“冷战”手段?
双方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
二、“两极”“冷战”的过程
1、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1946)
2、政治:美:杜鲁门主义(1947)——冷战正式开始
苏: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1947)
3、经济:美:马歇尔计划(1948)——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苏:经互会(1949)
4、军事:美:北约(1949)
苏:华约(1955)——两极对峙正式形成
5、高潮:柏林危机(1948)
三、“两极”“冷战”的影响
1、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
2、世界面临核威胁,但又出现核平衡下的和平。
3、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四、“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1950——1953)
2、越南战争(1961——1973)
课堂练习:
1、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二战后演变成敌对关系的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世界的必然结果
B、意识形态的分歧必然导致同盟关系的破裂
C、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D、苏联的壮大影响了美国的争霸
2、下列各项中,对“马歇尔计划”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二战后美国在欧洲实施的经济复兴计划
B、美国以援助为手段,达到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目的
C、美国以经济援助为手段,达到控制西欧的目的
D、是美国向西欧输出资本的重要形式
3、造成二战后德国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A、战后对德国的实行分区占领
B、各占领国推行不同的政策
C、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D、二战后美苏两个大国的争夺对抗
4、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东西方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局面,其实质是
A、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B、两种文化传统的竞争
C、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
D、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
5、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对世界的影响是
①两强相争势均力敌,避免了局部战争②两强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③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④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6、以下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美苏关系的演变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B.战后美苏一直没有直接交战
C.美苏之间的争夺是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D.军备竞赛加快了美苏两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
课前预习:
1、在美国_________计划的援助下,西欧经济迅速恢复。
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为__________,实行____________一体化,西欧经济迅速发展。
______的霸权地位受到严重削弱。
2、冷战爆发后,美国把日本作为远东的_______桥头堡,大力扶植日本。
日本经济在1956—
1972年高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_______的经济大国。
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______________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_______外交。
3、随着西欧和日本崛起,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
4、_______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____________举行,确立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和宗旨,标志着不结盟运动兴起。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开始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知识结构: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原因:二战后西欧西欧衰落,不得不依附于美国。
随着西欧经济发展,强烈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只有联合,才能做到。
2、过程:形成: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
发展:经济一体化:关税同盟、共同的农业政策、欧洲货币体系、科技合作。
政治一体化:欧盟趋势(1993年,欧共体正式更名为欧盟)。
3、影响:经济:发展迅速,成为美国竞争对手。
政治:独立自主,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原因:美国扶植;民主改革;重视科教;制定经济计划,国家干预经济;朝鲜战争。
2、影响:经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政治:改变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美日关系为主轴的全方位外交
3、格局:经济: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经济多极化。
政治: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两极格局。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原因:摆脱美苏控制,维护自身独立
2、标志:1961年,贝尔格莱德会议。
3、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4、含义: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和平共处。
5、意义:标志第三世界崛起,开始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课堂练习:
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组织
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从
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经济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C.政治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3、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是
A.美国的扶植B.进行民主改革C.重视科技教育 D.朝鲜战争的影响
4、有关不结盟运动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不结盟的含义是消极的中立,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
B.1961年诞生
C.反映了新兴国家谋求维护自身独立、主权发展与和平
D.它的兴起,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5、19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的有利国际因素是
A、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B、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第26课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课前预习: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方针。
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三大外交政策。
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同苏联等______个国家建交。
2、50年代中期,中国与印、缅等国共同倡导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
熟,它超越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_________会议。
1955年,又参加
了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的方针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______年第26联大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______年美国总统________访
华,发表《____________》,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8年中美发表《___________》。
______年中美正式建交。
美国抛开日本与中国关系正常化被称为“___________”,受其冲击,_______年日本首相__________访华,实现了中日_______正常化。
5、改革开放后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在经济方面,_______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并积极参
加______________的各项活动。
在政治方面,2001年,中国与俄罗斯等中亚国家在上海正式成立_____________,维护了中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知识结构:
一、50年代独立自主的外交
1、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不承认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首次提出)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
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
准则。
3、两次会议: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亚非会议(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70年代外交的重大突破
1、中国加入联合国(1971年)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根本);美国霸主地位动摇;第三世界崛起。
加入: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外交僵局的关键
原因: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中美都感受到苏联的威胁;美国对华包围封锁的失败;
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过程: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华,成为当时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
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正常化。
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
1979年正式建交。
3、中日邦交正常化:
原因:受美国“越顶外交”的冲击。
日本崛起,要求在外交上独立自主。
过程: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签订《中日联合声明》,标志邦交正常化。
4、同中国建交热潮:打破了美国孤立遏制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全方位外交
1、经济: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原则:四项原则
表现:加入世贸组织(2001)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
2、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原则:五项原则
表现:实行不结盟政策(1980)
与世界大国建立伙伴关系
建立“上海合作组织”(2001)
课堂练习:
1、建国初,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其根本意图包括:
①改变半殖民地的地位,建立独立自主的对外关系
②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巩固新中国的独立主权
③寻求捍卫和平及维护独立与主权斗争的国际支持
④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不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的“打扫平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主要是指
A.部分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外交关系 B.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C.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D.团结世界各国人民
3、20世纪50年代,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发扬光大的是
①日内瓦会议②亚非国际会议③中美关系改善④中日邦交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4、2005年为某次会议召开50周年举行了纪念活动。
关于这次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④会议讨论了和平解决朝鲜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中国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主要表现是
A.2001年底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
C.决定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6、能够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成就的有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②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③中国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盟区④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第27课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课前预习:
一、填空题:
1、1991年的“___________”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同年12月,俄罗斯等11个前苏联加
盟共和国建立“_________”,苏联完全解体。
至此,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结束。
2、当今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____________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但地区冲突和局部
战争时有发生,恐怖主义威胁日益突出,世界呈现____________并存的局面。
3、两极格局瓦解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当今世界上,除美
国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世界格局________趋势不断加强。
知识结构:
一、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
1、苏联解体(1991)
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放弃社、党。
催化剂:“8·19事件”
解体标志:“独联体”建立(1991·12)
2、东欧剧变(1989)
共产党丧失政权。
社会制度根本改变。
3、华约和经互会解散(1991)
二、缓和与动荡并存
1、缓和原因:两极结束
2、动荡原因:地区矛盾、霸权主义、恐怖主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格局:一超多强:美、日、欧、俄、中、发。
2、发展趋势:多极化。
3、多极化影响:三个有利于。
重要问题:
20世纪世界格局的演变
1、四五十年代——“两极”“冷战”格局形成
出现两极:是因为力量对比的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强大
两极对抗:是因为双方已无合作基础、美苏矛盾冲突。
冷战方式:是因为两极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
冷战表现:政治、经济、军事、高潮。
2、六七十年代——“两极”格局动摇,出现多极化趋势
力量对比:日本、西欧、第三世界崛起
两大阵营: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三足鼎立局面、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3、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一极坍塌:苏东剧变、华约和经互会瓦解
力量对比:美、日、西欧、俄、中、第三世界
课堂练习:
1、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8.19”事件的发生 B.戈尔巴乔夫改革错误的指导思想
C.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D.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2、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的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B、要时刻警惕国际帝国主义和平演变
C、改革应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3、两极格局结束以后,世界局势发展的总趋势是
A、缓和和紧张并存
B、和平和动荡并存
C、走向缓和
D、美国称霸
4、引起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根源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欧洲联盟、俄罗斯、日本、中国的作用D.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
5、联合国参加中心入口处有一座雕塑,展现的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
这座雕塑寓意联合国
的主要职责是
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6、《联合国宪章》以及其国际法都明确规定,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别
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不得干涉别国内政。
2003年,美国不经联合国授权发动了伊拉克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对霸权主义软弱无力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