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下是美丽的编辑给大家找到的《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体验人物。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4、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5、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教学过程一阶段:学请诊断《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篇二1.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3.学会朗读背诵文言文,掌握学习古文的方法。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学习经典的原创精神。

2. 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正确认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12《〈论语〉》十二章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12《〈论语〉》十二章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一、核心素养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儒家关于“学习”与“修身”的专题内容。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知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感悟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在文本研习的过程中,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培养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学习古人一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及为人处世的原则;认识“修身立德”的重要性,并探讨其现代价值;认识道德培养的关键。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仁、义、礼、信、恕”等儒家思想的内涵;体会“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了解孟子的仁心与仁政思想,理解并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观点的内涵及价值意义;认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道德培养的关键。

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反思来把握经典的内涵。

2、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实用性语文,包括实用性文本的独立阅读与理解,日常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与书面的表达交流。

通过本任务群的学习,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提高阅读与表达交流的水平,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音频、视频六、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设计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经过激烈的讨论,最后发表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那么,孔子及其代表的儒家有什么智慧呢?今天我们就学习《〈论语〉十二章》。

二、预习检测1.作品简介《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春秋末期,周朝的礼制日渐崩溃,名存实亡的现象十分普遍,社会处于一种大的动荡组合阶段,人们本性中最原始的欲望如脱缰之马,肆意践踏礼制下的人伦理念。

在社会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下,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旨在建立和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其重要观点记录在《论语》之中。

12 《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12 《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

第12课《论语》十二章(第2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词语。

2.结合自身经验,理解本课所选十二章中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重点1.掌握重点词语。

2.结合自身经验,理解本课所选十二章中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难点结合自身经验,理解本课所选十二章中的修身和为学之道。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展示课件中杨绛先生对《论语》的评价,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进入课题。

新知探究一、重点词语【活动内容】对本课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采用归纳、对比的方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二、文本研读【活动内容】每一章分别讲了哪方面的内容?请对其进行归类。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之间交流。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珍惜时间”四个方面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概括,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章的主要内容。

【活动内容】第一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活动内容】第二章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如何理解“三省吾身”?【活动内容】第三章中孔子为什么自述其一生中每个年龄段的不同特点?他意在说明什么?【活动内容】第四章中“温故”和“知新”有怎样的关系?【活动内容】第五章阐述了孔子对于“学”和“思”的认识,这两者是什么关系?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借鉴意义?【活动内容】第六章和第八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这两章又有什么不同?【活动内容】第七章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

你对“兴趣”的作用有何看法?请结合自身实际说一说。

【活动内容】第九章在鼓励我们向他人学习的同时,要“择其善者”,还要“(择)其不善者”。

如何理解“择”?【活动内容】第十章中孔子将逝去的时光比作河里的流水,生动形象地劝人们珍惜时间。

你认为还能把流逝的时间比作什么?【活动内容】第十一章强调“志”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志”的理解。

【活动内容】有人说,第十二章的内容指出了提升修养的具体方法。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第12课《〈论语〉十二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十二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虚词的用法,熟练背诵课文。

(重点)2.结合对孔子的生平与思想的介绍,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倡导的修身、为学之道。

(难点)3. 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联系自身实际,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学习为人处世之道。

(素养)二、教学重点1.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常见虚词的用法,背诵课文。

2. 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修身、为学之道。

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并能联系自身实际,得到启示。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部书的节选部分《十二章》。

(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1.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2. 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收弟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3.孔子,是一个志在报国又无人重用的闲人,又是一个周游列国、苦寻门路的忙人,更是一个到处碰壁、从不回头的强人。

(三)文学常识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全书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关讨论。

是我国最早的语录体记录的古籍,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孟子》《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第十二章 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十二章 1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中能量转化的一般规律,掌握电源、电阻等元件的能量转化过程。

2. 能够分析简单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3. 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电源、电阻等元件的能量转化过程,能够分析简单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2. 教学难点:如何将能量转化与电路分析相结合,培养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电路图、电源、电阻、导线、电表等物理实验器械。

2. 制作课件:PPT 教案,包含电路图、动画演示等,便于学生理解。

3. 课前预习:学生预习相关章节内容,了解电路的基本观点和欧姆定律等基础知识。

4. 安置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稳固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电路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掌握电路中能量转化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底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引入课题起首,我会通过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灯、电动机等,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通过这些实例,让学生对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有初步的认识。

2. 讲解理论知识在引入课题的基础上,我将详细讲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包括电源的能量提供、电阻的能量消耗、能量的转化等。

同时,我会介绍一些基本的物理观点,如电动势、电阻、功率等,帮助学生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规律。

3. 实验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能量转化过程,我将进行一些实验演示。

例如,通过改变电源的电压和电阻的大小,观察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电路中能量的转化过程。

4. 小组讨论与合作在实验演示的基础上,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电路中能量的转化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认识和创新认识。

音乐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十二章教学方案

音乐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十二章教学方案

音乐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十二章教学方案【音乐初中教材第二年级第十二章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并能通过身体动作感知和表达音乐;2. 认识不同音乐风格和流派,并能分辨其特征;3. 学习并演奏简单的乐器曲目,培养音乐表演能力;4.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审美水平。

二、教学内容1. 音乐的韵律和节奏- 介绍音乐的基本节奏类型和常用的音符符号;- 通过教材中的歌曲和节奏练习,引导学生感知和表达音乐的韵律;- 利用身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音乐的节奏感。

2. 音乐的流派和风格- 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着重介绍不同音乐风格的特征和代表作品,通过欣赏例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引导学生辨别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并鼓励他们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情感。

3. 乐器演奏- 介绍几种常见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并讲解其基本结构和演奏方法;-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乐器,进行初步的学习和演奏;- 利用合奏和合唱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提升音乐表演能力。

4. 音乐欣赏- 精选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包括古典音乐、中国民乐、流行音乐等;- 通过音乐欣赏的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分享音乐故事和作曲家的背景,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深度理解。

三、教学过程本章教学按以下顺序进行:1. 引入- 创设音乐学习的氛围,通过播放音乐、展示乐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思考。

2. 学习韵律和节奏- 分析不同类型的音符符号,让学生理解其代表的节奏;- 通过打击乐器和身体动作,让学生感知和表达音乐的韵律。

3. 了解音乐的流派和风格- 介绍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不同的音乐流派和风格;- 欣赏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美。

4. 学习乐器演奏- 介绍几种常见的乐器,讲解其基本结构和演奏方式;- 让学生选择一种乐器进行初步学习,并组织合奏和合唱活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 1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 6 -3.实验: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 - 11 -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 20 -1.电路中的能量转化【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流做功的实质.2.理解焦耳定律的概念,会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3.理解电功率和热功率.4.会从能量转化与守恒角度看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重点难点】1.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知道电流做功的实质.(重点)2.理解电功和电热的区别,会区分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难点)3.理解电功率和热功率.(重点)4.会从能量转化与守恒角度看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用电器(带有铭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初中我们学习了家庭电路有关的知识,了解了各种用电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这个过程是通过电流做功来实现的。

那么电流做功的实质又是什么呢?二、新课教学1.电功和电功率我们知道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产生的,那电流在做功的时候,就是静电力在做功;导体中的恒定电场对自由电荷的静电力使自由电荷做定向移动,电势能减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

1《论语》十二章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1《论语》十二章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1《论语》十二章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高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孔子及其《论语》思想。

背诵课文。

2.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体会孔子学、诗、君子、仁等学说的基本内涵,并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1.体会孔子学、诗、君子、仁等学说的基本内涵,并思考其现代意义。

教学过程:导入: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华民族的历史。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被尊为“至圣先师”,然而他也曾周游列国,被人讥笑,“惶惶如丧家之犬"。

一、预习提示:1.作者简介孔子(前551—前479),名仲尼,字丘,鲁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与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并称“孔孟”,被后世尊为“圣人"。

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政治方面,他主张仁政、德治。

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社会变革时期。

他总结了前人的教学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开私人讲学的先例。

相传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贤人。

《论语》中记载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教学原则,如“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2.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

面对这样的乱世,知识分子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

他们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了不同的学说、流派。

除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还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的流派。

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激动人心的学术争鸣,“百家争鸣"的局面就此出现。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

3.文题解读《论语》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12《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

《12《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内蒙古市级优课)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4.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教学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如何修身做人。

二、初读课文。

1.扫清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行、形、义。

)论.语( )不亦说.乎( )不愠.( )三省.( ) 传.不习乎( ) 逾.矩( )曲肱.( ) 一箪.食( ) 殆.( )2.孔子简介。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三、自主探究1.听录音,要注意听准生字的读音。

然后学生自主朗读。

2.根据课下注释,翻译课文。

参考: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时常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是君子(的所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的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优秀3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优秀3篇)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方案(优秀3篇)《论语十二章》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难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教学准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背诵导入二、合作探究1、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2、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3、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4、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打算?三、朗读体会四、整理归类1、成语类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格言警句类(1)谈学习态度的第7、9章(2)谈学习方法的第1、2、4、5、12 章(3)谈修身做人的第1、2、6、8、11、12章(4)谈珍惜时间的第10章五、总结文言语法:1、通假字:(通谁读谁,通谁讲谁)说:通“悦”,读yuè,意为:愉快,知:通“智”,读zhì,意为:聪明。

2 、文言虚词(1)连词而:①顺接连词,表并列或承接关系,意为“并且”“而且”“就”或不译。

例:学而时习之任重而道远(并且)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死而后已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不译)②转折连词,表转折关系,意为“却”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③连接状语和中心语例:提刀而立④修饰语,可译为“着”“地”例:默而识之(地)(2)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例:余知而无罪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重点难点】重点:目标二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二、文本探究(一)请概括各章所蕴涵的道理。

1.小组探究,理解各章的主旨。

2.合作交流,概括各章蕴涵的道理。

【明确】1.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为学要修身养性,安贫乐道,要善于抵制物欲,不断向有道之人学习,做事要勤勉,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

本章议论“什么是好学”,四句话,前两个方面说不要做什么,后两个方面说要做什么,做到这四点就是好学。

凸显了古人以完善道德品质为基点的教育思想。

2.孔子讲了仁与礼、乐的关系,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3.阐述了孔子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为追求真理而献身的牺牲精神。

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4.阐明了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道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5.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

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6.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

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

7.曾子认为读书人应该具备刚毅的品格,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格才可以接受重任,才可以不半途而废,才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愿望。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

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教案的准备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安排课堂资源和教学工具,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当有合理的教学步骤和过程,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学习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论语十二章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论语十二章教案(4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4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4篇)《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诵读《论语》一书中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2.指导学生如何积累和诵读经典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积累和记诵经典的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经典谈感受。

教学过程:复习一、创设情境,回忆孔子的言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二、初步了解孔子和《论语》出示白板:20世纪末,8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发表了著名的《巴黎宣言》,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前,从一个人那里汲取智慧”。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这被科学家敬仰的人物,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

(简介孔子)孔子—我中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尊称孔子,我国春秋末期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他从小生活贫困,由于勤奋好学,成为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他曾办过私学,据说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曾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整理和传播古籍的工作,整理了《诗》、《书》、《礼》、《易》等古代文献,编著了《春秋》。

师:同学们,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感觉到孔子是怎样一个人生:孔子是一位教育家,思想家。

生:孔子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

师:在《论语》一书里,有这样一句话是写孔子外貌的。

(出示白板):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师:这里的“子”指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温和又严肃,威严而又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孔子的思想,尽管是两千年以前的,但它对人类具有永恒的意义。

你知道孔子说过哪些智慧的话语吗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生:寝不语,食不言。

生:……师:(展示《论语》一书),孔子说的这些话,全部在《论语》这部书中,《论语》记录了孔子及其徒弟的言行。

全书共20篇,500多章。

三、指导诵读师:今天,我们主要诵读《论语》一书记录的孔子关于“学习”的言论。

(小黑板出示)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与整合(一)教学内容分析《全等三角形》作为人教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二章的核心内容,不仅是几何学知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学生深化几何思维、培养逻辑推理能力的关键章节。

本章内容设计逻辑严密,层次分明,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判定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为后续深入探索相似三角形、三角函数等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章首先从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切入,明确了两个三角形在完全重合时被称为全等三角形,这一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教材详细展开了三角形全等的几种主要判定方法,即SSS(三边相等)、SAS(两边及夹角相等)、ASA(两角及夹边相等)和AAS(两角及非夹边相等),每一种判定方法都配以清晰的图形说明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如何根据给定的条件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本章还特别融入了“信息技术应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或数学工具进行动态演示和实验操作,通过直观的视觉体验加深对三角形全等判定方法的理解。

这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本章末尾引入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内容,进一步拓展了全等三角形的应用范畴。

通过学习角的平分线如何影响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本质,同时也为后续学习其他几何概念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不仅是对几何学基础知识的深入探索,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载体。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建立起全等三角形的完整知识体系,还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严谨之美,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从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高二《论语12章》教案教学设计模板2023五篇

高二《论语12章》教案教学设计模板2023五篇

高二《论语12章》教案教学设计模板2023五篇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

【学习重难点】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重点)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自主预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

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

“单”变“双”。

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

(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词类活用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⑤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3)古今异义①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②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乐不亦乐乎(高兴)回也不改其乐(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2.重点句子的翻译。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十二章教案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1.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一、导入提问:影响几千年中国思想文化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各种回答。

老师分析后可揭示答案:是《论语》。

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预习提问:(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

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3)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对孔子和《论语》进一步的认识。

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体搜集资料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全新概念。

此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三、整体感知、诵读(1)提出要求: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一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

苏教版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的》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与内能的》单元教学设计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教师活动1
教师演示压缩引火仪
学生活动1
压缩矿泉水瓶感受温度的变化;摩擦双手感受温度的变化;给气球充气感受气球和打气筒温度的变化
通过教师演示激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体验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感受,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
环节二:
教师活动2:王塑料瓶中滴入酒精,点火后,瓶塞被顶飞。
2.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机械能与内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
2.热机的工作原理即过程
3.热值的概念
3.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机械能—内能—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的原理及工作过程—热值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课型
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
学生活动2:握住气球,然后释放气体,感受温度的变化;将压缩的矿泉水瓶旋松,观察产生的现象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丰富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感受物理现象,思考物理规律。
环节三:
教的活动3:Pபைடு நூலகம்T展示热机的工作过程
学的活动3:自学、归纳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阅读机器的说明书
6.板书设计
(1)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3.学习目标确定
1.知道机械能可以转化为内能
2.知道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
4.学习重点难点
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
5.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论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而有关论语十二章原文以及翻译哪里有呢?这次本店铺为您整理了《〈论语〉十二章》教案优秀6篇,如果能帮助到您,本店铺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八年级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大单元教学设计-【大单元教学】八年级物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八年级物理大单元设计第十二单元《简单机械》单元概述【单元内容】本章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最后一章,涉及前面所学的力和功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一方面,要从力的角度认识简单机械;另一方面,还要从功的角度认识简单机械。

关于平衡状态,初中物理课程仅涉及二力平衡和杠杆平衡。

《课标》对杠杆平衡有新的要求,即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其中既有实验探究的要求,又有知识方面的要求,而且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被列为学生必做实验。

本章涉及的概念有简单机械中的杠杆、滑轮(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和机械效率(包括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涉及的物理规律有杠杆的平衡条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正确、合理地使用杠杆、滑轮,以达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目的;能从生活和生产实际出发、选择不同类型的杠杆、滑轮,以达到省力或方便的目的。

【课标要求】本章内容包括: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二个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的部分内容。

2.2.3 知道简单机械。

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的第三个主题“能量”,是该主题下的二级主题“机械能”中的部分内容。

3.2.3 知道机械效率。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途径。

例3 测量某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单元学习目标】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杠杆的五要素。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相关计算;3、能通过实验,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4、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

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5、通过实验了解滑轮组机械效率的高低与物体重力的大小有关。

【单元情境】2005年7月30日,美国宇航员史蒂夫·罗宾逊在机械臂的铺目下,对发现号航天飞机的隔热层进行维修的情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A.知识B.应用C.评价目标D.综合目标2.认知领域中超越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的是( )。

A.知识B.领会C.应用D.分析3.( )即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

A.性格化B.价值概念化C.概念化心向D.组成价值系统4.程序教学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B.普莱西C.加涅D.布鲁纳5.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

A.信息加B.学习浯动C.复杂记忆D.理解6.有些课题主要包含高度有结构的知识和技能(如数学、物理、化学、计算、语法等),如果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尽快地掌握这种知识和技能,则宜于采用( )。

A.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B.师生互动策略C.以学生为中心的发现学D.合作学习策略10.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11.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 )。

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12.掌握学习是由( )提出的。

A.布鲁纳B.斯金纳C.布卢姆D.艾里斯1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14.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学习动力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B.要让学生掌握上课记笔记的学习技巧,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令人信服地让学生了解记笔记的作用,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笔记C.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学习方法是相同的,所以应该从小学起就全面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厌学情绪15.指导教学是以( )为中心,在教师指导下使用结构化的有序材料的课堂教学。

A.学生B.教师C.学习成绩D.教材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可用哪些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 )。

A.转换B.解释C.推断D.应用E.复述2.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教学事项B.教学方法C.教学情景D.教学媒体E.教学策略3.CAI的优点体现在( )。

A.交互性B.即时反馈C.以生动形象呈现信息D.自定步调E.同步教学7.学校中的教学媒体包括( )。

A.非投影视觉辅助B.投影视觉辅助C.听觉辅助D.视听辅助E.远程辅助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 )。

A.认知B.情感C.动作技能D.技能9.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教师应如何来引导学生的注意?( )。

A.激发求知欲B.唤起先前经验C.变化教学情境D.配合学生经验10.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常常要用到哪些方法( )。

A.讲解法B.演示法C.课堂问答D.练习三、填空题(在下列各题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内容)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________、________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

2.分析指将整体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________的分析、________的分析。

3.价值体系个性化内分两个水平________和________。

4.动作技能目标有知觉,模仿________准确,连贯和________。

5.教师的教学策略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________以及师生相互作用的设计等。

6.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________,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7.教师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以________的教学策略、以________的教学策略和个别化教学等。

8.根据认知学习理论,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实质是________。

9.________从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十一”种媒体,构成一个经验锥形。

四、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 2.情境教学 3.发现教学 4.合作学习五、简答题1.简述教学目标的功能。

2.简述个别化教学的基本环节。

3.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4.合作学习在设计与实施上必须具备的五个特征。

六、论述题1.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次完成的九大教学事项。

2.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认知目标有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评价目标是最高水平认知学习的结果。

2.B[解析]领会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它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B[解析]见大纲191页。

4.B[解析]程序教学始创者是普莱西。

5.D[解析]根据大纲189页对领会的阐述,选D。

6.A[解析]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策略速度最快。

7.B[解析]根据大纲202页对情境教学的阐述,选B。

8.C[解析]领会是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推断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9.C[解析]布卢姆等人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掌握。

10.A[解析]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课堂教学和学习。

2.ABCD[解析]根据大纲对组织教学过程的描述,ABCD选项都是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3:ABCD[解析]CAI优于传统教学,可以人机对话,即时反馈、生动形象、自定步调。

4.BCD[解析]见大纲193页。

5.ABCDE[解析]情感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而分为五个等级。

6.ABCDE[解析]指导教学有六项活动,除ABCDE外还有每周或每月的复习。

7.ABCD[解析]见大纲197页。

8.ABC[解析]布卢姆等人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9.ACD[解析]引起学生注意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事件。

教师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注意。

①激发求知欲,即由教师提出问题。

②变化教学情境,即通过教学媒体。

③配合学生经验,即从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人手,结合日常生活经验,然后转到所教主题之上。

10.ABCD[解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常常用到以下一些基本的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课堂问答、练习、指导法、讨论法、实验法、游戏、参观法。

三、填空题.1.应用、分析 2.关系、组织原理 3.概念化心向、性格化 4.操作、习惯化 5.教学环境的设置6.学习目标 7.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 8.内在的心理变化 9.戴尔 10.可观察、可测量 11.领域、功能 12.教与学 13.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14.有效达到 15.眼神和表情、根据学生的课堂作业来检查全班学生的理解状况四、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导教师进行教学测量和评价、选择和使用教学策略、指引学生学习等功能。

2.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3.发现教学: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上课开始时,教师明确告诉学生学习目标,将有助于引导学生的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2.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个别化教学大致包括这样几个环节:①诊断学生的初始学业水平或学习不足。

②提供教师与学生或机器与学生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③引入有序的和结构化的教学材料,随之以操练和练习。

④容许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向前学。

3.(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

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1)分工合作。

指以责任分担的方式达成合作追求的共同目的。

(2)密切配合。

将工作中应在不同时间完成的各种项目分配给各个人。

(3)各自尽力。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是取代为了获得承认和评级而进行的竞争。

成员必须各尽其力,大家都是成功者,没有失败者。

(4)社会互动。

合作学习成效取决于团体成员之间互动作用。

(5)团体历程。

该历程中的活动包括如何分工、如何监督、如何处理困难、如何维持团体中成员间的关系等。

六、论述题1.[答案要点]:(1)引起学生注意。

具体可采用三种方式:①激发求知欲②变化教学情境③配合学生经验。

(2)提示教学目标。

要注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

(3)唤起先前经验。

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及时辅导。

(4)呈现教学内容。

注意要根据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5)提供学习指导。

①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因为事实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

②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而求得答案。

③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

(6)展现学习行为。

教师可根据学生眼神和表情、说答案、检查课堂作业的方式判断学生是否产生学习。

(7)适时给予反馈。

(8)评定学习结果。

(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

2.[答案要点]:(1)教师要把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组织教材。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安排教材难度与逻辑顺序。

(4)确保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材料太容易,学生缺乏成就感;材料太难,学生容易产生失败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