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语文高一上册-第四单元 10.《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诗歌吗?(ppt展示:喜欢诗歌)就我而言,我很喜欢诗歌,尤其中国古典诗词。她也常常出现在我的日常生活里。从这一点来看,我是幸运的。无论生活如何细碎如何黯淡,我总能与她不期而遇。

九月的某一天,一只蝴蝶飞入了我家的阳台,大家看一下这只蝴蝶,(ppt展示:蝴蝶照片)我觉得她虽然没有色彩斑斓的双翅,但仔细瞧来,却也清秀至极。于是一早的时光便也随之轻盈起来。为此我写了一曲《秋日遇蝶》:(ppt展示:《秋日遇蝶》)

无绪闲愁晨乍起。初卷纱帘,一缕清光倚。云淡天高接远道,寒凉似水思迤逦。

隔夜粗衣一晾洗,直上小台,忽见一蝶立。如梦飞花自在舞,桃红柳绿春色里。

作于9月14日13时58分是诗情,让我在初秋的寒凉里竟然看到了桃红柳绿的春色。

还是九月的某一天,当我们一起读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美丽诗句时,一缕乡思飘进了我的心里。那心里尽是江南的妩媚与清丽。因为我的故乡在江南的一个小镇——梧桐镇,镇子边上有一个村子,家家的庭院里都种满了桃花,非常的美丽,这是我童年经常去的桃花村。于是,在我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ppt展示:烟雨桃花图)也渐渐浮现出一句:“那年依稀烟雨里,点点桃花影。”(ppt展示:那年依稀烟雨里,点点桃花影。)然而这一句竟成了《少年游》最初的意象:(ppt展示:《少年游》)

满城烟雨梧桐枝,凤凰来栖五彩霞。

坐镇江南仪万千,不施粉黛自风华。

石街尽处青水湾,蜿蜒十里乌篷斜。

桃花点点染春色,清溪迢迢过田家。

习习东风拂岸柳,采采野荠映红颊。

最是人间玲珑处,豆蔻梢头一美丫。

作于9月13日12时16分

还是诗情,让我在将近四十的成熟里还能思念起豆蔻梢头的纯真。

我始终相信,在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的某一个瞬间,都会散发出诗人般的气质,关键是,当这一瞬间悄悄来临的时候,你是否察觉?你需要敏锐地去捕捉。(ppt展示:《诗和我们》)

诗的形式是浪漫的,多情的,

她的内里却是现实的,理智的。

而人,

也应该是有温度的,有深度的,

而不是冷漠的,盲目的。

所以,让你们,

在诗一样的年龄,

重新爱上诗,

在我看来,

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昨天我们走过《诗经》,今天我们走向中国新诗,走向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下面先请朱宾祺同学为我们朗诵。(ppt展示:中国新诗图片;《再别康桥》课题、作者、创作时间)

(学生朗诵结束,同学们掌声起。)

师:朱宾祺,你能不能跟我们交流一下朗诵的心得。

生:我觉得朗诵主要是根据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来读,比如说:第一节可以读得慢一些,有轻微的弹跳性,仿佛让人感觉到一种不忍离别的情感;而后几节感情是逐步加深的,通过对自己

在康桥的一个回忆,通过金柳、艳影、康河的柔波等情景,愈发地抒发了自己对康桥的喜爱之情;而到了“但我不能放歌”这一节,则是由回忆转入现实,自己已经离开康桥,过去的已经过去,所以情感是一下子低落下来的,可以读得轻一点,表现出伤感之情;最后一节是和第一节相呼应的,也是可以有轻微的弹跳性,读得慢一点,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师:好,从朱宾祺同学的交流中,我们看到了:好的朗诵是比较准确地抓住了诗人的情绪波动。我们来看一下,从刚开始的“轻轻”到之后诗人是沉醉在康河的一景一物中,那种陶醉要读出来;然后是“寻梦”,自由自在地寻梦,漫溯,放歌,一种自由、飞翔的感觉;然后是梦碎了之后的黯然神伤,一种失落;到最后是“悄悄地离别,不带走一片云彩。”下面我们一起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师生朗诵)

师:大家读得很好。(ppt逐一展示以下内容的要点)在这首诗歌里,从“西天的云彩——金柳——青荇——榆荫下的一潭——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今晚的康桥——不带走一片云彩”,刚才朱宾祺同学也说到,首尾呼应、回环往复、韵味悠长。诗人运用“意象叠印”的方法,将康桥的一景一物与内心幽微的情绪契合。

所以我们说:创造意象的能力,永远是诗人的标志。在我国诗歌史上那些最具个性风格的诗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中心意象,并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意象群落。如陶渊明的“园田、松菊、南山、归鸟”,如郭沫若的“凤凰、天狗”,闻一多的“死水、红烛”,当然还有戴望舒的“雨巷”和我们徐志摩的“康桥”。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要提到一个人,一部著作。那就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这是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他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们习惯于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可以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中国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人间词话》中有一句话我们很熟悉:“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论断在徐志摩的新诗《再别康桥》里,也得到了极好的印证。下面我们深入到诗歌的字里行间,赏析一下:诗中出现的迷人景象以及景象背后蕴藏着的诗人的情感波动。你们可以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深入小组作适当指导。)

师:我们是从景象入手去探寻诗人的情感,所以你先要想像,想像眼前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生1:我想讲一下“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因为之前的种种原因以及到英国剑桥的游学,造就了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自觉要求,“甘心做一条水草”是因为诗人想在水底自由地招摇着、自由地律动着,不想受到过多的束缚。

师:哦,你觉得他想做一条水草,心甘情愿,是想在康河的柔波里自由地飞翔,不想受到任何束缚。其他同学怎么认为呢?(学生沉默片刻)

师:我们读一下这一小节吧。“那软泥上的青荇”预备起。(学生朗诵)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生2:我觉得“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是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喜爱,因为这篇诗作是徐志摩再一次来到康桥,应该是表达了对康桥的思念与喜爱,因为人说要做一条水草,还是需要比较大的勇气的。(学生笑)

师:哦,不是真的要做一条水草,心甘情愿,已经非常直白地表达。那我们看一下这一小节中的景象。“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摇”,青荇,知道青荇吗?(学生低声议论)青荇,你们认为青荇就是水草,绿色的水草,在我们以前的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个词?有吗?(学生有所反应:好像在《诗经》的哪一首中读到过)哪一首?刚学过《诗经》,(有学生提到《关雎》)

(师生一起背诵)《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里的“青荇”就是“荇菜”,我们在《诗经》的美丽诗句中遇到过“青荇”,但是我们见过吗?很多同学觉得青荇就是水草,那我们见一下吧,这就是青荇。(ppt展示:青荇图片)它是有黄色的小花的,你们觉得“油油地在水底招摇”,用“招摇”一词来形容青荇合适吗?感受一下。再来一个特写,(ppt展示:青荇特写图片)你们觉得“招摇”一词写出了青荇的什么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