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论语》中的中庸
中庸之道 论语
中庸之道论语前言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也是论语中探讨的一大主题。
中庸之道在古代中国被视为一种道德准则和生活方式,强调个人的平衡和社会的和谐。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论语中关于中庸之道的观点和含义。
中庸之道的概述中庸之道一词有多种解读,可以理解为中间的、适度的、平衡的道路。
孔子认为,人应当在各种极端和极端情况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
他主张人应该保持中庸之道,而不是过分偏向某一方面。
中庸之道的思想内涵1. 人和社会的和谐中庸之道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孔子认为,人应该遵循天道、人伦,以及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原则,最终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2. 自我约束和修身养性中庸之道要求个人自我约束,修身养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的能力,通过修身养性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3. 中庸守则中庸之道也有一系列的守则和原则,用于指导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 克己奉公: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克制自己的私欲,为公共利益而奉献。
- 和而不同: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
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但要在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寻求共识和和谐。
- 中庸之道: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保持适度和平衡。
论语中的中庸之道论语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文献,其中也包含了关于中庸之道的探讨和阐述。
孔子对中庸之道的论述孔子在论语中多次提及中庸之道,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他强调了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及中庸守则的指导。
追随者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论语中的一些追随者也就中庸之道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发展。
他们对中庸的内涵和实践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拓展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如何实践中庸之道中庸之道虽然在理论上很有吸引力,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
以下是一些实践中庸之道的方法:1. 自我反省和约束一个人应该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断纠正错误和偏差。
同时,也要约束自己的欲望和情绪,以达到个人的平衡和和谐。
2.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中庸之道追求的是和谐而不是一致,人们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的各种解释
“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在不同的文化和哲学背景下,“中庸之道”有不同的解释和理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儒家的解释:在儒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强调“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它主张人们在言行上要保持适度,不过分也不过分不足,以达到和谐、平衡的状态。
儒家认为,“中庸”是实现“仁”的重要途径。
2. 道家的解释:在道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生活方式。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不强行干预,不过分追求功名利禄,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3. 佛家的解释:在佛家思想中,“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的方法和境界。
佛家强调“中道”,即不偏不倚、不走极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觉悟。
总的来说,“中庸之道”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找平衡点,以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
它不仅是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智慧。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朱熹是宋代儒学大家,其对中庸的研究和总结对于后世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圣人之道”,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主要围绕着中庸的思想内涵、道德修养和实践方法等方面展开。
朱熹从中庸的思想内涵入手,指出中庸是一部关于“中、正、诚、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强调“中”、“正”、“诚”、“敬”等道德观念对于人的成长修养的重要性。
朱熹认为,人应该追求内心的“诚”和外在的“敬”,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实践来实现“中庸”之道。
朱熹对中庸的道德修养进行了深入解读。
朱熹认为,中庸提倡“中正之道”,即在言行举止中保持“中庸之德”,避免偏激和极端。
他强调“忠”、“孝”、“仁”、“爱”等传统儒家价值观念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并指出修养道德应当立足于实践,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做到“言必信,行必果”。
朱熹对中庸的实践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他指出中庸强调“中正”、“实诚”,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始终保持“中庸”之道,坚持正直、诚实的原则。
他还提出了“格物致知”、“诚之为质”、“中庸之道”等实践方法,倡导人们通过学习、实践、修身、规范言行等手段来实现个人的道德提升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朱熹对中庸的总结具有深刻、全面的内涵,为后世儒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通过对中庸思想的研究和传承,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认识到“中正、诚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的统一。
朱熹的研究成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优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不知道是否符合要求,请再补充】。
第二篇示例:中庸是一部以“中”为核心思想的经典著作,作者孔子弟子、理学大师朱熹对中庸的解读深入浅出,被誉为对中庸思想的最全面总结。
在朱熹的眼中,中庸代表着一种均衡、和谐的状态,是人们追求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法则。
《论语》中的四书五经
论语中的四书五经《论语》是中国古代先哲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被视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在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经验。
四书五经则是指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和广泛传播的五部著作,其中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一. 《大学》1.1 内容概述《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它主要阐述了人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该书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并相应地影响天下的重要性。
1.2 主要思想•始于明道:人们应该首先认识到"道"的存在,并从此追求真理。
•志道存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应坚持正义与善良,并注重内心修养。
•务本达末:强调修身齐家治国为达到社会和谐所必须的道德要求。
二. 《中庸》2.1 内容概述《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讲述了中庸之道与人的修养之间的关系。
该书主张平衡、稳定和适度的生活态度。
•敬天爱人:凡事都应恭敬地顺应天命,并关心他人。
•思行合一:合理思考并将其转化为正确行动,以实现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
•克己复礼: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同时遵循社会规范与道德准则。
三. 《论语》3.1 内容概述《论语》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举止,并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有品德和才干的人。
3.2 主要思想•学而优则仕: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温故而知新:重视对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当代问题。
•君子克己:君子应该修身齐家治国,树立榜样。
四. 《孟子》4.1 内容概述《孟子》是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详细介绍了孟子的思想和哲学观点。
该书主要围绕道德伦理、政治和社会问题展开。
•天人合一:人与天地之间存在一种联系,要遵循自然法则并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
•性善不败:强调人性本善,并提倡培养良好的品德与价值观。
•水火争讼:通过以柔克刚、善意沟通来解决矛盾和争议。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
《中庸(原文+译文+解读)》《中庸》解读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博学多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把儒学著述中的四篇经典之作《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成册,取名《四书》。
自那时起,《四书》即成为历代钦定教材,延续近千年,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庸》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孔伋,即子思,儒家称之为述圣。
《中庸》作为《四书》中的一篇,在儒家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朱熹对《中庸》推崇备致,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的经典;朱熹的老师程颢、程颐认为,《中庸》阐述的道理,适用于万事,善学者“终身用之不能尽”。
这些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如果悉心品味《中庸》的内容,我们会发现它集成了儒家观察世界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凝结着儒学的思想精华,是一部内涵丰富、思想深邃的百科全书。
现在,我们来解读《中庸》。
为方便阅读和理解,我把《中庸》全文划分为二十五个段落,每个段落分别列出原文、译文和解读三个部分。
(一)【原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译文】凡大自然赋予人和世界万物的,称之为本性。
遵循事物的本性,各自行走大自然给定的道路,就是道。
学习和认识这个道,就是教。
道既然是反映事物本性的,就片刻不能离开;能离开的就不是道。
【解读】此处提出性、道、教的概念,阐述了守道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人和世界万物的本性是大自然赋予的,也就是说不是人的想象和意志的产物;人认识事物,要遵循其本性,不能违反事物内在的规律。
毫无疑问,作者是把物质和大自然作为认识本源的。
这是唯物论的观点。
(二)【原文】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1【译文】由于上述原因,品德高尚的人,非常谨慎和敬畏地对待他未能看到、听到东西,不能因为处在隐蔽和微妙的环境里就失去理智。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独处的时候也会谨慎处事。
【解读】这里提出“慎独”的思想,要求人们在无人知晓的环境里,谨慎处事,恪守其道,不乱心志。
四书五经详解
四书五经详解一、概述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经典著作的总称,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这些经典作品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四书五经进行详细解读,探讨其中的思想内涵和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四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1 《大学》《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大学》讲求个人修身养性,追求道德的完美,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同时,它也教导人们如何管理家庭,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在治国方面,《大学》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国,以德为先,以身作则,使人民得到福祉。
2.2 《中庸》《中庸》是《论语》中的一篇,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强调“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即遵循中道,不偏不倚地行事。
《中庸》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思想、行为上保持中庸的状态,才能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
它也教导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不偏激,不走极端。
2.3 《论语》《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著作,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包含了孔子的思想和教诲,强调道德修养、学习和行为规范。
《论语》中的各种格言和故事,对中国人民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教导人们要做一个有品德、有修养的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孟子》是孟子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之一。
它阐述了孟子的思想和主张,包括仁爱、义、礼、智等。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扬光大。
它教导人们要追求道德的完美,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以义为准则行事。
《孟子》还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国,为人民谋福利。
三、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1 《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五经之一。
它包含了从古代各个时期的民歌、宫廷歌曲和赋诗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人民的生活。
中庸自然禀赋解读
中庸自然禀赋解读如下:
《中庸》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强调中庸之道的重要性。
其中提到了"自然禀赋"(nature endowment)这一概念,表达了人类天生具备的自然属性和潜能。
"自然禀赋"指的是每个人在出生时所固有的品质和能力。
《中庸》认为,人天生具备一种本性,即“性”(human nature)。
这个“性”包含了善、恶、欲望和智慧等元素。
每个人的自然禀赋可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定的潜能和可能性。
《中庸》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的目标。
它认为,通过遵循中庸之道,人们可以发挥自己的自然禀赋,实现内心的平衡和外在的和谐。
解读"自然禀赋"时,我们可以理解为每个人天生具备的独特才能、个性和潜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关键在于如何认识并发展自己的自然禀赋。
通过培养和发掘自己的潜能,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中庸》中的"自然禀赋"强调了人类天生所具备的天性和潜能,提倡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内外在的和谐与完善。
四书五经原文与解析
四书五经原文与解析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儒家经典之首。
它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以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经。
这些经典文献记录了儒家思想的重要观点和哲学思考,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四书五经的原文,并对其中一些关键内容进行解析。
《大学》是四书中的第一篇,也是《礼记》中的一篇。
它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的修养和道德修行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其中重要的观点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意味着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以及真诚的心态,来达到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
《中庸》是四书中的第二篇,强调的是中和之道。
中庸是指保持稳定和平衡的状态,有时也被解释为中道。
这篇经典强调个人修养和行为准则的重要性,认为人应当在各种境遇中保持平衡,不偏不倚。
其中有一句著名的名言:“中庸之道,天下之大道也”,意味着中庸之道是人们应当追求的最高目标。
《论语》是四书中的第三篇,是一部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经典。
这部经典以对话的形式表达了孔子的思想以及他对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看法。
其中,孔子的教育思想备受关注,他认为教育是塑造人性的重要手段,而且要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影响他人。
《孟子》是四书中的最后一篇,是一部记载了孟子思想的经典著作。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主张以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并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争。
他通过讲述君臣、父子、兄弟等关系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义务。
除了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诗经》是最早的诗集之一,内容丰富多样,表达了人们对于情感、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尚书》是一部纪实性的文献,记载了商、周两代的历史事件。
《礼记》是关于仪式和礼仪的规范性文献,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礼节和道德规范。
《周易》是预测和卜筮的经典,通过六十四卦和爻辞来解答人们的问题。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
儒家文化经典解读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中庸是儒家文化中的一部经典著作,也是儒家道德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解读中庸的含义,中庸的核心思想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等方面展开论述。
中庸,又称《中庸经》,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大学之章”、“儒家之心、体、用、事的全篇”。
从字面上理解,中庸即是“恰当的平衡”、“自我调节的中性”。
这一概念在儒家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反映了儒家追求和谐、均衡、中正的道德理念。
中庸道德哲学的核心思想体现在“中”字上。
中庸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个人修养、家庭和睦、国家治理和天下安宁。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的内在修养,认为人应当处于“不偏不倚”的状态,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同时,中庸也强调了个人与社会、家庭、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关系,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并通过个人的修养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中庸强调的中正之道也体现了审慎和稳健的态度。
中庸中“以中为正”的思想告诫人们避免极端的偏见和行为,强调“中不偏、辩不敢”,主张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要保持心态平衡、避免极端的倾向,以达到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中庸的道德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首先,中庸强调了个人内心的修养和平衡,提倡正确、有节制的生活方式。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诱惑,很容易陷入消极、极端的状态。
而中庸理念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自己的心态,减轻焦虑和压力,追求身心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中庸倡导的中正之道能够引导人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容易陷入对立和冲突之中,缺乏相互理解和包容,而中庸的中正之道可以帮助人们超越狭隘的个人利益,通过中庸的态度寻求共识和妥协,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
最后,中庸的道德理念也对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具有重要启示。
中庸主张“君子谦而无伤、易而无亏”,强调君主应当有德行,顺应道义,以身作则,治国理政应遵循道德的原则,使国家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理。
而在全球治理层面,中庸理念也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呼吁各国之间要坚持和平、公正、与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论语》高考考点解读
《论语》高考考点解读(含实战演练题与答案)一.《论语》解读的三个层次《论语》是用古代汉语记载下来的以语录式样呈现的中华文化的经典。
从语言来说,它是古代汉语;从形式上说,它是古代特有的对话文体;从 内容上说,它是传统文化的源头。
所以《〈论语〉选读》应该考虑到三个层 次的复习内容:文字、文章和文化。
如下表:着重是在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这两个复习层次下工夫。
层次教学内容价值目标文字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文章章法技巧的分析和鉴赏学习章法、培养能力文化文化传统的评析和传承传承文化、提升思想二.《〈论语〉选读》中包含的孔子的主要思想内容《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克己复礼》:礼与仁的关系,孝悌之情;《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责任感;《仁者爱人》:仁爱的基本含义;《君子之风》:义利观,君子自我修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周而不比》:人际交往观;《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方法及思想价 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高山仰止》:孔子与弟子之间感人的师生关系;《沂水春风》:师生关系;社会理想《中庸之道》:中庸思想,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
三、需要明确的两个问题:1、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无序的时代,是一个百姓承受苦难的时代,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
2、孔子是阶级社会的一员,他的政治理想包含了对于阶级社会等级制度的维护,他的“爱”是一种有着等级差别的爱。
四、分块解读1、《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思想,均贫富含义;【概述】为政以德的思想包含了:以德、礼导民;富而后教;取得百姓信任;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反对横征暴敛;“足民”藏富于民;正己等均贫富:孔子所谓的“均无贫”指的是不同等级地位的人各自得到应该得到的部分,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阐释的,不同于“平均主义”。
【相关练习】①、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解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解介绍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一句出自《中庸》的经典名言。
本文将对这句话进行解读和理解,并探讨其在人生中的应用。
中庸的概念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一种追求平衡和中庸之道的思想。
中庸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和行为要均衡、不偏不倚,既不过分向两个极端倾斜,也不偏离道义之中。
它主张合理、均衡、和谐的处世方式。
致中和天地位焉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是指人要追求在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人应该顺应天地之道,坚持中庸之道,在自己的位置上保持适度、平衡和和谐。
人与天地万物相互影响,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每个人都是天地万物之中的一部分,应当在与外界万物的互动中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作用。
只有顺应天地的位置和规律,人才能站在正确的位置上,得到天地的支持和滋养。
万物育焉万物育焉意味着万物在相互作用和对立中生长、发展。
天地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事物,这些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世界的面貌。
正是因为有了种种的对立和平衡,所以世界才得以存在和进化。
每个人都是万物之一,也都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
人要学会在自身与外界事物的相互作用中生长和发展。
只有在适度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的关系中,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进步。
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解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理解是一个关于人生哲学的思考。
它告诉我们,人应该追求中庸之道,保持适度、平衡和和谐的心态。
只有在正确的位置上,顺应天地的规律,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和收获。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各种选择和抉择。
有时候我们会面临两个极端的选择,而中庸之道则是告诉我们要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平衡和中和。
例如,在工作中,我们既不能过度追求成功和利益,也不能放任自流,应该找到一个适当的平衡点,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人的尊严和价值。
此外,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也需要秉持中庸之道。
既不能过于傲慢自大,也不能过于自卑和谦虚。
应该保持适度的自信和尊重他人,与他人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中庸主义——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
中庸主义——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中庸是中国老子、孔子重要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由“子思“整理成书,和《论语》、《大学》、《孟子》同列为儒家四大经典。
中庸的哲学思想起始于古老的黄老哲学,而中庸作为社会的政治原则源于舜的时代,是中国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意识形态,被认为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化历史上迄今从未中断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本文对中庸的起源、老子的中庸哲学和三大理想、儒家中庸及其反思、中庸和现代人类的社会责任等多个问题进行探讨。
标签:老子孔子中庸主义传统文化一、前言中庸,意指事物运动,不偏离中心目标,保持正常运行,维持稳定平衡、和谐状态,在中国古文化中,是道家、儒家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谓之四书,是儒学的四大经典。
《中庸》是子思所著,是对孔子的学术思想的整理,是孔子继承和发展老子学说的重大证明,称为中庸之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中庸之道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和提高,不少现代学者如国内李怡等尊之为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
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经常可行之道,是人生成败的根本,是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指导原则[1]。
二、中庸的起源(一)尧舜时期的原始中庸根据《中庸》第六章《大智篇》孔子认为中庸是人的最大智慧,最有代表意义是舜的政治,“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好察迩言,抑恶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其斯以为舜乎。
”认为舜能深入考察,调查研究国情民意,分析善恶,权衡利弊,以中庸为原则,作优选决策,制恶扬善,去管理社会,在《中庸》《祖述篇》,孔子进一步说明尧舜,是以中庸之道去制订文武治世方策;上律天时,发展农业;下袭水土,改造生产,生活环境,防治灾害,优化环境,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不息,大德敦化的和谐世界。
所以中庸之道,是从舜开始贯串中国五千多年历史的老传统观念。
这种意识形态,影响了中国从古到今的整个历史过程产。
国学经典解读 超越“忠恕”之道-—《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
国学经典解读超越“忠恕”之道-—《中庸》“道不远人”章义疏《中庸》一书引“子曰”处甚多,“道不远人”章即其例。
此章论君子之道,内及“忠恕”,与《论语》颇可映证。
然细加推绎,又可见其说已非“忠恕”所能范围。
深入研究此章,既有利我们看清《中庸》作者对孔子“忠恕”思想之发展,同时,对我们认识《中庸》所引“子曰”之特点亦不无裨益。
据文意,全章可分五节。
以下,我们结合汉宋注疏逐节予以讨论。
子曰:道不远人。
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朱熹指出,“道不远人”这一节在全章中处于总纲的位置,下面三节都是对它的进一步说明。
应当说,这个理解是得原文之实的。
这一节的难点与重点是如何理解两个“远人”,前人意见分歧。
《礼记正义》(以下简称《正义》)对两个“远人”分别做了不同的处理。
它把前一个“远人”解释为“(中庸之道)不远离于人身”(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31页)。
这实际上是把“远人”之“人”理解为“人身”,义近于“己”(Oneself)。
它把后一个“远人”解释为“附近于人”的反面,这实际上是把“远人”之“人”解释为与“己”相对的“他人”(Others)。
朱熹的《中庸章句》(以下简称《章句》)则对两个“远人”做了统一处理,“远人”就是“远离众人”,“远人”之“人”指“众人”(Man)。
朱熹还认为,所谓“道”(中庸之道)也就是众人之道或常人之道。
关于“道不远人”,朱熹的解读别出心裁:“言人人有此道,只是人自远其道,非道远人也。
”(《语类》卷第六十三,1542页)这实际上是把“道不远人”理解为“非道远人”,亦即“道远人”的否定式。
就“道不远人”这句话本身而言,朱熹的这种解读自成一格,但如果我们把它与后面那句“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联系起来考虑,这种解释的效力就未免值得怀疑。
因为,很明显,“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讨论的是为道而不是道与人的关系。
既然“道”尚在“为”之中,就不能说“人人有此道”,如果非要那么说,就必须承认,此道非彼道:“为道”之“道”与“人人有此道”之“道”不同。
题解《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题解《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矣乎,民鲜“久”矣何为中庸?何为中庸之道?孔⼦⽈:“过犹不及”。
后⼈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受孔⼦这句话的影响很⼤,但并没有理解其真实涵义,只是根据“过”与“不及”两端来界定“中”。
如“刚柔相济”“阴阳调和”“不卑不亢”“不瘟不⽕”,均体现了“中”;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先确定相对⽴的两端,然后进⾏权衡折衷。
须知,“中庸”本是⾄德要道,是⼤本达道,如此解读“中”,却落在器物层⾯,局限在术数上,外化为为⼈处世的⽅法。
“中”与“庸”这两个字都容易被误解曲解。
要领会“中”与“庸”,先要回到《⼤学》。
⼀《⼤学》⾸章⽈:“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中庸》⾸章⽈:“中也者,天下之⼤本也”。
两处都有⼀个“本”字,可以看出,《中庸》本来是承接《⼤学》⽽对“中”进⾏界定。
所谓本末,即是要分⼀个内外物我,体现出⼀个差别与次第。
犹如儒家之仁爱,是差等之爱,“⽼吾⽼,以及⼈之⽼;幼吾幼,以及⼈之幼”,由内⽽外、推⼰及⼈,逐渐涵养扩充开来。
《⼤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外本内末”,这是本末倒置,或者说是不知“本”。
本在“内”⽽末为“外”,相对于“外”⽽⾔“内”,应该从这个⾓度来理解“中”,知“中”即是知“本”。
《⼤学》“诚意”章⽈:“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此“中”与“外”相对,其义较浅,⽽《中庸》所⾔“中”,在义理上相对于《⼤学》更拔⾼⼀层。
“中也者,天下之⼤本也”,体会这句话,“中”本来涵摄“⼤”这层意思。
如何才能“⼤”?须在区分内外的基础上再贯通内外,内外贯通为⼀,成就万物⼀体之仁。
《中庸》以“本”来界定“中”,须注意,前⾯加上“⼤”与“天下”两个限定词,这正说明“中”在《⼤学》与《中庸》中涵义有所不同,境界也不同。
孟⼦⽈:“有诸⼰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有光辉之谓⼤,⼤⽽化之之谓圣”。
《⼤学》所⾔“中”,相当于孟⼦所谓“信”与“美”,《中庸》所⾔“中”,则是光⼤⽽优⼊圣域。
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参考
让知识带有温度。
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参考宋代学者将《中庸》从《礼记》中抽出,与《高校》《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
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及译文,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伴侣喔!儒家经典《中庸》原文君子之道费而隐(1)。
夫妇(2)之愚,可以与知焉(3),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4)。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5)。
”言其上下察也(6)。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7),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儒家经典《中庸》译文【解释】(1)费:广阔。
隐:精微。
(2)夫妇:匹夫匹妇,指一般男女。
(3)与:动词,参加。
(4)破:分开。
(5)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引自《诗经·大雅·旱麓》。
鸢,老鹰。
戾,到达。
(6)察:昭著,明显。
(7)造端:开头。
【译文】君子的道广阔而又精微。
一般男女虽然愚昧,也可以知道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弄不清晰的地方,一般男女虽然不贤明,也可以实行君子的道,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即便是圣人也有做不到的地方。
大地如此之大,但人们仍有不满意的地方。
所以,君子说到“大”,就大得连整个天下都载不下;君子说到“小”,就小得连一点儿也分不开。
《诗经》说:“鸢鸟飞向天空,鱼儿跳动深水。
”这是说上下分明。
君子的道,开头于一般男女,但它的最高深境界却昭著于整个天地。
儒家经典《中庸》解读第1页/共2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一章另起炉灶,回到第一章“道也者,不行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以下八章(13一20)都是围绕这一中心而绽开的。
正由于道不行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当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当“放之四海而皆准”,连匹夫匹妇,一般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
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
中庸第十九章原文及翻译及解读
中庸第十九章原文及翻译及解读(最新版)目录1.中庸第十九章原文及翻译2.中庸第十九章的解读正文一、中庸第十九章原文及翻译《中庸》是儒家经典《四书》之一,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
其中第十九章是著名的一段,原文如下: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
序爵,所以辨贵贱也。
序事,所以辨贤也。
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喜其所贵,忧其所贱,此为孝也。
”翻译如下:孔子说:“武王、周公,他们是真正做到孝道的人啊!孝道,就是善于继承别人的志向,善于传承别人的事业。
”“在春秋两季祭祀的时节,整修祖宗庙宇,陈列祭祀器具,摆设先王遗留下来的衣裳,进献祭祀的鲜美食物。
”“宗庙祭祀的礼制,是要排列父子、长幼的顺序。
按官爵排列次序,就可以分辨出贵贱,按职位排列次序,就能分辨出贤能。
敬酒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敬酒,这是表示尊敬长辈。
”“在自己的位置上,行使自己的职责,演奏自己的音乐,尊敬自己所尊敬的人,爱护自己所亲爱的人,喜悦自己所重视的人,担忧自己所关心的人,这就是孝道。
”二、中庸第十九章的解读中庸第十九章主要讲述了孝道的含义和实践。
孔子认为,孝道不仅仅是尊敬和照顾父母,还包括了对家族、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义务。
孝道是仁爱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孔子通过讲述武王、周公的事迹,强调了他们对孝道的实践和传承。
武王、周公是孔子心中的楷模,他们不仅尊敬和照顾父母,还把孝道推广到了整个社会,让社会充满了和谐和爱。
孔子还强调了宗庙祭祀的重要性。
在宗庙祭祀的礼制中,要排列父子、长幼的顺序,按官爵排列次序,按职位排列次序,这样才能做到尊敬长辈、分辨贵贱、贤能。
总的来说,中庸第十九章告诉我们,孝道是仁爱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试析孔子的“中庸”思想——以《论语》“雍也”篇为例
帛之衣 , 万古常 不 可 改易 。 今人 徐 复观 的解 释 更好 :所 谓 庸 是 把 “ ‘ 常 ’ ‘ ’ 在 一 起 , 形 成 新 内 容 的 。《 文 》 下 用 部 : 平 和 用 连 以 说 三 ‘ , 。 … …‘ ’ 庸 用也 ’ 庸 者指 ‘ 常 地行 为 ’ 因此 ‘ 常 地 行 为 ’ 平 。 平 实 际是指 ‘ 普遍 妥当 性的 行 为 ’ 言 。所谓 ‘ 常 地 行为 ’是 指 随 有 而 平 , 时随地 , 为每一 个所应 当实施 所能 实现 的行为而 言 。… …表 明 了孔 子乃是在 人人 可以实 践 、 当 实践 的行 为 生 活中 , 显示 人 之 所 以 应 来 为人 的 ‘ 人道 ’这 是孔 子 之 教与 一 切宗 教 乃 至形 而 上 学 断然 分 途 , 的大关 键 。 。其 实 , 即所 谓之 “ 用理 性 ” ’ ’ 此 实 。庸 , 也。 “ 庸 ” 用 中 者 , 用理性 也 , 重在平 常 的 生活 实践 中 建立 起 人 间正 道 和不 实 它着 朽理论 , 人 道 , “ 道 ” 此 亦 天 。虽平 常 , 乃 “ ” 却 道 之所 在 。所 以孔 子才有 “ 中庸之 为 德 , 矣 乎 的赞 叹 。这 就是 最 高处 所 。此 最 高 至 处所 并不在 另一世 界或 超越此 世 间。但 为何 “ 鲜久 矣 ” 民 ( 能 是 7可 指当 时人多 好 高婺 远 , 不 重 “ 在 伦 常 日用 中 一 根 本 道 理 。 而 道 这 今 日中庸之 道 , 也应 求之于 平 民 百姓 的 日常 生 活中 , 现代 化 的社 即 会存 在中 , 而不必 过分强 调高 玄理论 、 统资 源 。… …L 传 3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
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中庸之道-论语》原文及解读【导语】:[六二十九]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500字观后感(7篇范文精选)
中庸500字观后感(7篇范文精选)中庸500字观后感篇1站在教师的角度,从"中庸"这个概念出发,我浅显的谈谈对《中庸》的认识和理解。
中庸之道,是尺度,是分寸,是恰到好处,就是一种和谐之道,《中庸》从修身,齐家,治国,诚身,至圣五个方面诠释了怎样做到中庸之道,子曾经这样曰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书上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理想。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
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使我明白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
人,都长一双眼睛,向外可以观察无边广阔的世界,向内可以看清无限深邃的内心。
然而,很多人,向外无边扩展的看了,向内,却从来没有深入过。
中庸里面很多的道理都让我反复咀嚼,学习生活中自觉受益良多,"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什么都抵不过坚持,坚持学习,定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我们做了几次就轻言放弃。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解读:《论语》中的中庸《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中庸,“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中庸章句》)就是说,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平常不变之理。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子贡问,子张和子夏谁好些?孔子说,子张过而子夏不及。
于是子贡以为子张较子夏为好。
子贡的想法反映了一般人的心理。
对于不及的错误和危害,一般人都比较清楚,而对于过头,人们常常会觉得过头一些总比达不到好。
尽管事情搞砸了,至少动机还是好的,方向还是对的,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革命和建设中,相当一段时间内,也流行过左比右好的思想,宁左勿右。
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孔子说“过犹不及”,纠正了这种想法;不要以为过比不足好,过和不及是一样的。
从正面来说,这就提出了一个标准:凡事都要力求无过无不及,不过头,也不不够;也就是一切要适度,恰到好处。
《论语》中许多地方体现了这一点。
孔子评说《诗经》:《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喜怒哀乐,人之常情。
而情之所发,都要适度。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有欢乐,但不放荡;有悲哀,但不至于伤身,就是适度。
仁者爱憎分明,嫉恶如仇,而喜怒爱恶同样要适度。
《论语》记了一个故事: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
”请益。
曰:“与之庾。
”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雍也》)公西子华出使到齐国去,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粮食。
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
”冉有请求再加一些。
孔子说:“给他十六斗。
”冉有却给了她八十石。
孔子说:“公西赤这次去齐国,乘坐的车子驾着肥马,身上穿着轻暖的皮衣。
我听说过,君子是只周济急需救济的穷人而不接济富人的。
”冉有的做法过头了,受到孔子的批评。
孔子还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颜渊》)对一个人,爱他,就要让他生;厌恶他,就巴不得他死。
既想要他生,又想要他死。
这就是惑。
这种情况,现实生活中也可看到,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有点小事闹翻了,就恨不得要人死,甚至真动手杀人。
这就是惑。
辨惑,就要懂得无过不及;爱也好,恨也好,不能走极端。
走极端就违背了中庸之道,就是惑。
孔子又主张“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就是依道义原则报怨,也是适度之意。
正如孟子说的,“仲尼不为已甚者。
”孔子从不做过头的事。
对于物质财富,《论语》说“不患寡(贫)而患不均”。
均,不是平均,而是要各阶层人都能得到其应得的份额;富者不过富,贫者不过贫。
“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
也就是无过无不及,适度之意。
无过无不及是全面的,既要求无过,也要求无不及。
可是孔子说“过犹不及”;孟子说“仲尼不为已甚者”,着重在“无过”的方面。
这一点也值得注意。
其所以如此,盖因为子贡“过比不及好”的思想,代表了一般人的思维习惯,比较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事实上,长期以来,左比右好,宁左勿右的思想影响深远,危害巨大。
时至今日,2500多年之后,还可以看到和感受到其影响。
所以孔子特别提出“过犹不及”,实在有深远的意义。
不偏不倚,人们常会理解成在两端之间选择中点,与两端保持等距离;或在不同意见之间调和折中,对双方各打五十大板。
这是一种误解。
为求准确的理解,先看《论语》中的相关内容。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子路》)所谓狂,指有很高的志向;狷,指有所不为。
狂者志高,积极进取,但疏于实行;狷者偏于保守,缺乏进取,但是洁身自好,有所不为,不同坏人坏事同流合污。
两种态度,一激进,一保守。
孔子认为二者都有可取之处,但又都有所短,并非理想;理想的是得中行而与之。
中行,就是不要偏于狂或狷、激进或保守。
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既能进,也能退;兼得二者之长,而避二者之短。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两端,指事物都有两个方面。
扣,叩问,探究。
竭,穷尽。
扣其两端而竭,就是对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探究清楚。
这两段都是说,事物有两端而非单一,认识事物和为人行事,不能偏执一端。
不偏不倚,就是全面认识和把握事物两端,不偏于一端。
不偏不倚,不是半斤八两,各占一半,而是对两个方面都做恰如其分的评估,不夸大某一面,也不缩小某一面。
在这个意义上,也是无过无不及,适度。
一个例子:《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八佾》)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
”(《宪问》)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管仲辅助桓公以和平方式成就霸业,维护了华夏礼乐文化,体现了仁的文化理想、社会理想。
所以孔子说“如其仁,如其仁”;后者是说日常行为,管仲有不知礼和违礼之处。
这是管仲的两面。
管仲维护华夏文化之功不能掩其不知礼之过,管仲不知礼之过亦不能掩其维护华夏文化之功。
孔子不因肯定管仲之功而讳言其过,亦不因见其过而抹煞其功。
这两面又不是半斤八两,一半一半,而是有轻重、有主次。
孔子不轻易许人以仁。
一部《论语》,孔子明确许以为仁的,只有“殷有三仁”的微子、箕子、比干,孔子弟子中只有颜渊“三月不违仁”。
他评价管仲“如其仁,如其仁”,和他批评管仲器小、不知礼,其中轻重主次极其分明。
这亦是不偏不倚中道之体现。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的要求,有着普遍的重要意义。
宇宙一切事物,无不有其两端,扣其两端而竭之,是认识的基本途径;而只见一端,片面偏激,左右摇摆,却是常见的通病,屡治不愈的痼疾。
联系现实中诸种现象,可帮助我们理解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及其重要意义。
文化发展,有其时代性,又有其民族性;时代性表现为文化的变革,民族性表现为文化的传承;时代性体现出特殊性,民族性体现着普遍性。
这是文化的两端。
而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以来,人们常常是只执一端,或只见民族性、普遍性,全盘肯定;或只见时代性,特殊性,全盘否定。
在这种偏执的思想方法支配下,陷入两极对立的争论中,无法摆脱。
双方观点结论针锋相对,而思想方法则一,都是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偏执于一端。
要想摆脱这种状态,求得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只有回到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上来,扣其两端而竭之,全面认识把握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世事发展,也有两端。
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顺境,也有逆境。
现实中人们也常偏于一端。
或只见积极面,盲目乐观;或只见消极面,盲目悲观。
或报喜不报忧,掩盖消极面;或夸大消极面,否定积极面。
两种极端,同为一偏。
前者使人丧失警惕,贻误时机;后者则使人丧失信心,迷失方向;最终都将导致崩溃。
偏之危害也如此。
为保社会安定,不能不慎之又慎,全面认识和把握局势。
唯有不偏不倚,“允执其中”,方能在顺境中居安思危,将危乱的因素消解于萌芽状态;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在消极中发现积极,在黑暗中见到光明,发挥积极因素扭转危局。
人生在世,功过是非,亦是两端。
不偏不倚,公正评价,亦属不易。
常见赞之则一切皆好,百分之百,句句是真理;甚至将人神化,顶礼膜拜。
恶之则一切皆错,毫无是处,过往功绩,一概抹杀;甚至将其妖魔化,魔鬼、骗子、暴君等恶名悉数加诸一身。
正如孔子所批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惑也”(《颜渊》)。
妖魔化和神化,截然相反,却同是偏于一端;以妖魔化之偏,不足以救神化之偏。
唯有本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才能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雍也》)上述等等,可见中庸之道之不行,今日尤甚。
中庸之道失而偏执之风起。
对于偏于一端之危害。
孟子说所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尽心上》)孟子执一贼道之言,应引起我辈警醒。
当今迎接民族伟大复兴之际,兴中庸之道,以抑偏执之风,实有重要意义。
当然,世事复杂,要真正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极不容易。
重要的是懂得中庸的思想方法,自觉地“扣其两端而竭之”,力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如此庶几可以接近于正确认识,而避免和防止由片面偏执而招致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