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爆炸和防爆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防爆设计知识点总结

防爆设计知识点总结

防爆设计知识点总结防爆设计是指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对设备、仪器和设施进行设计和改造,以防止因为设备产生的火花或高温导致爆炸发生。

防爆设计在化工、石油、天然气、炭矿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防止火灾及事故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防爆设计的知识点总结。

1. 了解爆炸的基本原理要进行防爆设计,首先需要了解爆炸的基本原理。

爆炸是一种快速氧化反应,它要求有可燃物质、氧气和点火源。

因此,防爆设计的关键即在于控制这三个要素。

可燃物质可以是液体、气体、粉尘等,氧气来自空气,点火源包括电气设备、机械设备、静电等。

2. 确定易燃易爆场所的分类根据《国家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爆炸危险性场所分类标准》以及《易燃液体和气体场所电气设备防爆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易燃易爆场所分为6类:0类危险场所,1类危险场所,2类危险场所,20类危险场所,21类危险场所,22类危险场所。

每一类场所都有相应的防爆要求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3. 选择合适的防爆设备在进行防爆设计时,需要选择符合防爆标准的设备和材料。

这包括防爆电器、防爆灯具、防爆电缆、防爆电机、防爆开关等。

这些设备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能够防止由设备产生的火花或高温引发爆炸。

4. 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是防爆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易燃易爆气体的扩散和积聚问题,降低爆炸的发生可能性。

通风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场所的大小、设备的排放量等因素,以确保通风效果最佳。

5. 规范安全操作流程在易燃易爆场所中,安全操作流程非常重要。

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了解如何正确地操作设备和材料,使用防爆工具,以及如何应对紧急情况。

任何不符合安全操作流程的行为都要得到及时的纠正。

6. 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防爆设备需要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别是在高温、潮湿、腐蚀等条件下,设备更容易出现问题。

定期维护和检查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做出及时的修复和更换,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性。

第二章_防爆基本原理

第二章_防爆基本原理
23
四、燃烧与化学性爆炸的关系
燃烧和化学性爆炸就其本质来说是相同的,都是 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氧 化反应速度不同。 例如,1kg煤块完全燃烧时需要10min,而1kg 煤气与空气混合爆炸,只需0.2s,而两者燃烧的 热值差不多。(功率) 燃烧和化学性爆炸,两者可随条件而转化。同一 物质在一种条件下可以燃烧,在另一条件下可以 爆炸。(煤块与煤粉;油罐着火爆炸)
29
3 多种可燃气体组成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计算
可用以下公式计算:
Lm
100 Vn V1 V2 ..... L1 L2 Ln
2-6
式中:Lm—爆炸性混合气的爆炸极限,%
L1、 L2,…… Ln—组成混合气各组分的爆炸极限,% V1、 V2,…… Vn—各组分在混合气中的浓度,%。总和为100%。
10
2 爆炸的分类
轻爆: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几米,无多大破坏力, 声响也不太大。无烟火药在空气中的快速燃烧。 爆炸: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能 在爆炸点引起压力激增,有较大的破坏力,有震耳的 声响。被压榨火药爆炸。 爆轰:爆炸时的燃烧速度为1000~7000m/s.突然引 起极高压力并产生超音速的“冲击波”。能够引起 “殉爆”现象。 某些气体混合物的爆轰速度见表2-3(P33)
22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 下限越低,其爆炸危险性越大,爆炸极限 越宽,说明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越多。爆 炸下限越低,少量可燃物就会形成爆炸条 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 器,就能形成爆炸条件。 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虽然 不会造成爆炸,但当气体从管道和容器中 逸出时,接触空气,就容易达到爆炸上限, 因此仍有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
14

防爆技术基本原理

防爆技术基本原理

防爆技术基本原理现代用于工业生产的可燃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生产过程情况复杂,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条件采取各种相应的防护措施。

从爆炸破坏力的形成来看,爆炸一般需要具备5个条件:⑴提供能量的可燃性物质(释放源);⑵辅助燃烧的助燃剂(氧化剂);⑶可燃物质与助燃剂的均匀混合;⑷混合物放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包围体);⑸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上述条件中的点火源、可燃物质和助燃剂是燃烧爆炸的三要素,防爆技术就是根据这些爆炸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达到预防事故的目的。

(1)可燃物浓度的抑制爆炸强度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有密切关系,爆炸强度随浓度变化的关系近似于正办周期的正弦曲线,浓度国底或过高都不能发生爆炸,这两个点称为爆炸下限浓度或爆炸上限浓度。

在爆炸下限浓度以下,由于可燃性物质的发热量已经低到不能维持火焰在混合物中传播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因而该混合物不能被点燃;若浓度逐渐增加而超过爆炸上限浓度时,虽然可燃物质增加,但助燃的氧气浓度低于化学当量值,不能满足混合物完全燃烧的需要,也不会发生爆炸。

因此可以通过可燃物浓度的控制来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或者把爆炸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力降到最小限度。

(2)氧浓度的控制在爆炸气氛中加入惰化介质时,一方面可以使爆炸气氛中氧组分被稀释,减少了可燃物质分子和氧分子作用的机会,也使可燃物组分同氧分子隔离,在它们之间形成以层不燃烧的屏障;当活化分子碰撞惰化介质粒子时会使活化分子失去活化能而不能反应。

另一方面,若燃烧反应已经发生,产生的游离基将与惰化介质粒子发生作用,使其失去活性,导致燃烧连锁反映中断;同时,惰化介质还将大量吸收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热量不能聚积,燃烧反应不蔓延到其它可燃组分分子上去,对燃烧反映起到抑制作用。

因此,在可燃物/空气爆炸气氛中加入惰化介质,可燃物组分爆炸范围缩小,当惰化介质增加到足够浓度时,可以使其爆炸上限和下限重合,再增加惰化介质浓度,此时可燃空气混合物将不再发生燃烧。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

第一章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在爆炸危险性环境中使用的电气设备为了防止和减少引爆因素,必须在设备本体防爆和运行防爆两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一电气防爆基本原理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即与爆炸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电气防爆就是将设备在正常运行时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沙型、油浸型或正压型等其它防爆形式以达到防爆目的;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增安型电气设备,使设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产生电弧、火花或过热现象,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可进一步提高,同样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1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电气线路的设计、施工应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特性,选择相应的敷设方式、导线材质、配线技术、连接方式和密封隔断措施等;2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如无特殊需要,不宜采用携带式电气设备;3按有关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一般情况不需要接地的部分,在爆炸危险区域内仍应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4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在电气设备可能出现故障之前,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自动切断爆炸危险区域电源;5安全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正确地划分爆炸危险环境类别,正确地选型、安装防爆电气设备,正确地维护、检修防爆电气设备;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采用绝缘材料作整体面层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散发可燃粉尘、纤维的厂房内表面应平整、光滑,并易于清扫;二、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爆炸危险环境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 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气体环境分为三个区,即0区、1区、2区,这与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 -2014的分区基本一致;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根据爆炸性粉尘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爆炸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而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根据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及粉尘层厚度,也将可燃性粉尘环境分为三个区,即20区、21区、22区;爆炸危险环境类别及区域等级见表2-8-4;三、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气体、易燃液体和闪点低于或等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爆炸性粉尘或易燃纤维等统称为爆炸性物质;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迅速传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以下3类;1Ⅰ类:矿井甲烷;2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蒸气、薄雾;3Ⅲ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电流决定的;各种爆炸性混合物可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小点燃电流分级和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的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长25mm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越小,其传爆能力就越强,危险性越大;反之,间隙越大,其传爆能力越弱,危险性也越小;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Ⅱ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Ⅱ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2按最小点燃电流MIC分级;最小点燃电流是在温度 20-40℃,在电压为24V、电感为95 mH的试验条件下,采用IEC标准火花发生器对空心电感组成的直流电路进行3000次火花试验,能够点燃最易点燃混合物的最小电流;最易点燃混合物是在常温常压下,需要最小引燃能量的混合物;Ⅱ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ⅡA、ⅡB、Ⅱ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越小,危险性就越大;Ⅱ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Ⅱc危险性最大;3按引燃温度分组;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越低的物质,越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T1、T2、T3、T4、T5、T6六组;T6引燃温度最低,T1引燃温度最高;2.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分级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级组根据粉尘特性导电或非导电分为ⅢA、ⅢB、ⅢC三级;四、防爆电气设备一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1隔爆型d;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2增安型e;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减少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弧的设备;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环境,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3本质安全型ia、ib、ic、iD;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该类型设备只能用于弱电设备中,ia适用于0区、1区、2区危险环境, ib 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ic适用于2区危险环境,iD适用于20区、21区和22区危险环境;4正压型PX、PR、PD;具有正压外壳,可以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该类型设备按照保护方法可以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 5油浸型O;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6充砂型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7无火花型n、nA;正常运行条件下,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也不大可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该类型设备仅适用于2区危险环境;8浇封型ma、mb、mc、mD;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9特殊型S;特殊型设备是指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型式;采用该类型的电气设备,由主管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认可,方可按防爆特殊型电气设备使用;该类型设备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适用于相应的危险环境;10粉尘防爆型;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的方式,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根据其防爆性能,可选用于20区、21区或22区危险环境;二防爆电气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三种;1Ⅰ类:煤矿用电气设备;2Ⅱ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其中,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ⅡA、ⅡB、Ⅱc类;Ⅱ无火花型“n”电气设备如果包括密封断路装置、非故障元件或限能设备或电路,该设备应是ⅡA、ⅡB、ⅡC类,并按表2-8-5选型;3Ⅲ类: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为第Ⅲ类;Ⅲ类又分为ⅢA、ⅢB、Ⅲ类C三种;ⅢA 类:可燃性飞絮;ⅢB类:非导电性粉尘;ⅢC类:导电性粉尘;三防爆电气设备温度组别Ⅱ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l、T2、T3、T4、T5、T6六组,应按对应的Tl-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可能出现的任何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选型;温度组别、最高温度和气体、蒸汽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见表2-8-6;四防爆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温度;防爆标志示例如下;Ⅰ类隔爆型:Ex d I;Ⅰ类特殊型:Ex sI;ⅡB类隔爆型T3组:ExdⅡBT3;;ⅡA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Ex iaⅡAT5;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形式时,须先标出主体防爆形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Ⅱ类主体增安型并具有正压型部件T4组:Ex ep II T4;对只允许使用于一种爆炸性气体环境中的电气设备,其标志可用该气体化学分子式或名称表示,这时可不必注明温度组别;如Ⅱ类用于氨气环境的隔爆型:Ex dⅡ NH3 或Ex d Ⅱ氨;对Ⅱ类电气设备的标志,可标温度组别,也可标最高表面温度,或两者都标出;如最高表面温度为125℃的工厂用增安型:Ex eⅡT4;Ex e Ⅱ 12YC或Ex eⅡ 125℃ T4 ;复合型电气设备,应分别在不同防爆形式的外壳上标出相应的防爆形式;Ⅱc类本质安全型ib等级关联设备T5组:Ex ib ⅡCT5;对于粉尘防爆设备,如用于具有导电性粉尘的爆炸性粉尘环境ⅢC等级“ia”EPL Da电器设备,最高表面温度低于120℃的表示方法为Ex iaⅢCT120℃或ⅢCT120℃ IP20;五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1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应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2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当区域存在两种以上爆炸危险物质时,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满足危险程度较高的物质要求;爆炸性气体环境内,防爆电气设备的类别和温度组别,应与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和分组相对应;可燃性粉尘环境内,防爆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应符合规范规定;3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周围环境内化学的、机械的、热、霉菌以及风沙等不同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的要求,电气设备结构应满足电气设备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不降低防爆性能的要求;4应符合整体防爆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便;本章思考题1.建筑防爆的基本措施有哪些2.爆炸危险区域是如何划分的3.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总平面布置有哪些要求4.什么是泄压面积该如何确定5.泄压设施有哪些设置上有什么要求6.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形式有哪些7.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是什么参考文献1屈立军.建筑防火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2李新乐.工程灾害与防灾减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016 -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GB 50058 -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GB 50038 -2005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6全国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AQ3009--2007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S.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

公共基础知识防爆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防爆基础知识概述

《防爆基础知识综合性概述》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了解防爆基础知识,掌握防爆技术和措施,对于预防和减少爆炸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防爆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系统且深入的理解框架。

二、防爆的基本概念1. 爆炸的定义和分类爆炸是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

根据爆炸的起因和性质,可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物理爆炸是由于物质的物理状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爆炸,如压力容器爆炸、蒸汽锅炉爆炸等。

化学爆炸是由于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爆炸,如可燃气体爆炸、可燃粉尘爆炸等。

核爆炸是由于原子核发生裂变或聚变反应而引起的爆炸,如原子弹爆炸、氢弹爆炸等。

2. 爆炸的危害爆炸事故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破片和高温火焰等会对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造成巨大的破坏。

同时,爆炸还会引发火灾、中毒等二次事故,进一步扩大事故的危害范围。

3. 防爆的定义和目的防爆是指采取措施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爆的目的是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安全,确保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

三、防爆的核心理论1. 爆炸极限理论爆炸极限是指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爆炸极限分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当可燃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由于可燃物质的量不足,不会发生爆炸;当可燃物质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由于氧气的量不足,也不会发生爆炸。

只有当可燃物质的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时,才有可能发生爆炸。

2. 点火源理论点火源是指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或爆炸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点火源有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摩擦火花、高温表面等。

为了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必须消除或控制点火源。

3. 防爆技术原理防爆技术的原理是通过采取措施,使爆炸发生的条件不满足,从而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爆的基本原理

防爆的基本原理

防爆的基本原理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80%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仪表防爆的原理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爆炸性物质区域定义中国标准北美标准0 区:Div.1 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1 区2 区:Div.2 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10 区 Div.1: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11 区 Div.2: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 d GB3836.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 Zone1,Zone22 增安型 e GB3836.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3 本安型 ia GB3836.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本安型 ib GB3836.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1,Zone24 正压型 p GB383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5 充油型 o GB383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6 充砂型 q GB383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 Zone1,Zone27 无火花型 n GB3836.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8 浇封型 m GB3836.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9 气密型 h GB3836.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如下表:工况类别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矿井下Ⅰ甲烷 0.280mJ矿井外的工厂ⅡA 丙烷 0.180mJⅡB 乙烯 0.060mJⅡC 氢气 0.019mJ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CLASS(类别):CLASSⅠ气体和蒸气;CLASS Ⅱ尘埃;CLASS Ⅲ纤维。

防爆的原理

防爆的原理

防爆原理
防爆原理是指在某些特殊的工作环境下,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预防可能引发爆炸、火灾等危险情况的发生。

防爆原理的基本理念是通过控制或降低可能引发爆炸的因素,从而达到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的目的。

首先,防爆原理中重要的一点是排除或隔离可能引发爆炸的可燃物质。

这包括避免在易燃气体或粉尘密集的区域中进行火源的使用或产生。

通过使用非火花产生的电气设备、限制火焰的扩散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其次,防爆原理也包括在危险环境中进行有效的气体检测和监测。

通过使用气体检测仪器,可以实时监测气体浓度,及时发现潜在的爆炸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常见的气体监测方法包括可燃气体检测、有毒气体检测等。

此外,防爆原理还涉及到建筑和设备的安全设计和防护。

在危险环境中,建筑物和设备应符合相关的防爆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其抵御可能引发爆炸的压力波和火焰的侵害。

通过使用防爆墙、防爆门等防护设施,可以提供额外的安全保护。

最后,教育和培训也是防爆原理中的重要一环。

对工作人员进行防爆培训和教育,让他们了解危险环境中的风险和防护措施,可以增强他们在应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安全意识。

总之,防爆原理是通过排除或降低爆炸风险因素、进行气体检
测和监测、建筑和设备安全设计以及教育培训等措施,来预防爆炸和火灾的发生,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防爆基本知识PPT课件

防爆基本知识PPT课件

气体引燃>4温50度,t(℃)
300<t?450 280<t?300 260<t? 280 230<t?26 0 215<t? 230 200<t? 215 180<t?200 165<t? 180 16 0<t?165 135<t?160 120 <t? 135 100<t?12 0 85<t?100
表面温度,且它的确定与防爆型式有关。
设备温度 组别
气体引燃 允许最高表面
温度
温度
T1
﹥450 ℃
≤450 ℃
T2
﹥300 ℃
≤300 ℃
T3
﹥200 ℃
≤200 ℃
T4
﹥135 ℃
≤135 ℃
T5
﹥100 ℃
≤100 ℃
T6
﹥85 ℃
≤85 ℃
I类和III类设备不分级分组,但III类设备分为A、B型设备。
防爆型式符号
中国/IEC/欧 洲 Ex…
北美国家
-
-
d
XP
e
-
ia, ib, ic
IS
[ia],[ib],[ic]
AIS
px, py, pz
o q nA, nC, nL, nR, nZ ma, mb
PX, PY,PZ APX,APY,APZ
-
NI
-
· 中国防爆标准GB基本等同或等效采用IEC标准。
11
19
第19页/共49页
油品码头危险区域划分举例
码头罐装区区域划分
0区
1区
2区
20
第20页/共49页油品码头危源自区域划分举例船体周边区域划分

第三讲防爆基本原理

第三讲防爆基本原理
按照爆炸反应的相的分类:
气相爆炸。包括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性气体温古物的爆炸。气体的分 解爆炸,称喷雾爆炸,粉尘爆炸等
液相爆炸。包括聚合爆炸、蒸发爆炸以及由不同液体混合所引起的 爆炸。
按照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的不同,爆炸可分为:
轻爆 爆炸 爆轰
4
爆炸机理
爆炸的破坏作用
冲击波
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 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像 活塞运动一样推向前进,产生波状气压向四周扩散冲击。
5
爆炸机理
分解爆炸:具有分解爆炸特性的物质在温度、压力或 者摩擦撞击等外界因素作用下,会发生爆炸性分解。 气体的分解爆炸
能够发生爆炸性分解的气体,在温度、压力等作用下的分 解反应,会释放相当数量的热量,从而给爆炸提供了所需 的能量。
6
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
这类物质在爆炸时分解为元素,并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热量。 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很不稳定,受摩擦、撞击甚至轻微
11
爆炸极限计算
求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完全反应浓度。 答: 写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式:
2CO+O2+3.76N2 = 2CO2+3.76N2 根据反应式得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体积为
2+1+3.76=6.76。若以6.76这个总体积为 100,则2个体积的一氧化碳在总体积中所 占比例为: X=2/6.76=29.6% 故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完全反应的浓度为 29.6%。
爆炸极限
可燃物质与空气必须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 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 范围称爆炸极限。
8
爆炸极限
是否可燃气体(粉尘)浓度越高,爆炸的危险越大?为什么? 答:可燃气体、可燃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并不

防火防爆 爆炸与防爆基本理论

防火防爆 爆炸与防爆基本理论

Q [niCVi (t 0)]
得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得: t=2826℃ 即乙醚爆炸的最高温度。
例:计算TNT爆温 C6H2(NO2)3CH3=2CO2+CO+4C+H2O+1.2H2+1.4N2+0.2NH3 Q=266.08kcak/mol 产物平均等容热容: CO+1.2H2+1.4N2 : (1+1.2+1.4)(4.8+0.00045t)=17.28+0.00162t H2O: 1×(4.0+0.00215t)=4.0+0.00215t 2CO2: 2×(9.0+0.00058t)=18.0+0.00116t 0.2NH3: 0.2×(10.0+0.00045t)=2.0+0.00009t 4C: 4×6=24 合计: 68.28+0.00502t 则: 266.08=(68.28+0.00502t)t 解得: 3260℃
第三节 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
一、爆炸温度的计算
1 根据反应热计算爆炸温度
爆炸过程一般按绝热、等容过程考虑,即爆炸前后体积不变,爆炸产 生的热量全部用于产物的温度升高,则: 平均等容热容 kJ/( K· mol) 起始温度 K
等容热容 kJ/( K· mol)
Q (ni CVi dT ) [ni CVi (T2 T1 )]
例:求乙炔在氧气中完全反应的浓度。 2C2H2+5O2→4CO2+2H2O 则乙炔浓度为:
2 C2 H 2 (%) 100 % 28.6% 25
推广到一般燃烧反应: C H O nO2 CO2 1/ 2H2O 在空气中燃烧,浓度为:

爆炸与防爆爆炸控制

爆炸与防爆爆炸控制

爆炸与防爆爆炸控制爆炸是指在物质内部发生强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热能和气体,从而迅速释放出来,造成剧烈的压力波和冲击波,引发灾害和破坏。

爆炸的危害性非常大,因此在工业生产和民生领域都需要进行防爆措施,控制爆炸的发生。

爆炸控制是指预防和防止爆炸发生的过程,包括设备、工艺、系统和人员等方面的控制。

下面分别从设备、工艺、系统、人员等四个方面来介绍爆炸控制的方法。

设备:防爆设计是设备防止爆炸的基础,根据矿物、气体、液体等不同媒体的易燃性和爆炸的规律,对设备进行适当的防爆设计和评估,采取防爆措施,从根本上预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例如,在矿井设备方面,采用氧氮分离技术隔离有害气体,采用高压风机,改善空气质量,防止瓦斯爆炸。

工艺:在工艺设计方面,必须考虑到易燃、易爆、有害物质与氧气的浓度范围,避免在爆炸极限内操作。

要保证设备的使用和维护,避免超负荷使用或使用不当,例如防爆电器设备、使用液压设备时避免原动力装置丧失控制,避免机动操作。

同时,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检测体系,及时监测和检测生产过程,锁定爆炸的征兆,确保工艺的稳定和安全。

系统:防爆控制系统是指对危险性物质进行、统一的过程控制,包括监测、判定、控制和报警等多个环节。

例如:在矿井系统方面,需要对主排水泵房、矿区火灾控制中心、加压空气管线、火灾报警电话、火灾报警器等系统进行集中监测,实时监测矿井内情况,协调工作。

同时,配备爆炸专业人员,在爆炸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和处理方案,防止火灾事故扩大。

人员:安全生产是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人员教育、培训和安全意识增强是防爆控制的重要环节。

对于易燃易爆危险作业的工作者,在保障人员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应培养禁止超负荷使用设备的意识,建立以安全第一为核心的生产管理理念。

人员不得擅动或胡乱添加或调整设备或生产工艺引起的混乱搞活动,让工作变得清晰透明化,通过培训提高认知度,提升安全意识与能力。

防爆控制是一项重要的生产和民生安全保障工作,必须采用多种控制手段,从设备、工艺、系统和人员等方面进行综合防控。

简单易懂防爆知识点总结

简单易懂防爆知识点总结

简单易懂防爆知识点总结防爆知识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一些危险环境中更是需要特别注意。

防爆知识既包括了个人的防护措施,也包括了对爆炸原理的了解,以及对应急处理措施的掌握。

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对防爆知识的一些基本要点进行总结。

1. 爆炸原理了解爆炸的基本原理对于防爆工作至关重要。

爆炸是指一种突然而剧烈的化学反应,其特点是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同时伴随着剧烈的压力波。

爆炸的原理需要从化学层面上去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原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爆炸有很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气体爆炸、粉尘爆炸和液体爆炸。

每种类型的爆炸都有其特有的爆炸温度、爆炸浓度范围和爆炸速度等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防范爆炸的发生。

2. 防爆标志和防爆设备在一些易产生爆炸的场所,通常会设置防爆标志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防爆标志通常包括禁止吸烟、禁止使用明火等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防爆设备,比如防爆灯、防爆电器等,这些设备都是为了在危险环境中提供更安全的工作条件而设计的。

3. 防爆作业在需要进行作业的危险环境中,一定要做好防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作业区域进行认真的检查,确保不存在可燃气体、粉尘和液体等危险品。

其次,要使用符合防爆要求的作业工具和设备,以及穿戴符合防爆要求的工作服和防护装备。

在作业期间,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禁止使用明火和擦撞摩擦等容易导致火花的行为。

在作业结束后,要及时清理作业现场,确保没有遗留物质导致爆炸的隐患。

4. 紧急逃生一旦发生爆炸事故,紧急逃生是至关重要的。

在逃生时要保持镇定,迅速离开事故现场,避免受到次生伤害。

在逃生过程中,要遵循逃生通道,不要冒险逆行;要遵守组织指挥,在安全区域集合,接受组织安排的救护和处理。

5. 预防爆炸事故措施预防爆炸事故是非常重要的,针对不同的危险品和危险环境,需要制定相应的防爆措施。

首先要对危险环境进行认真的评估,找出可能存在的爆炸隐患;其次要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确保其得到妥善的存放和使用;再次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排除隐患;最后还要进行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对爆炸事故的警惕性。

防爆设备的基本原理

防爆设备的基本原理

防爆设备的基本原理随着化工、石化、矿山等领域的不断发展,防爆设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防爆设备是指在易燃、易爆危险环境下工作的设备,通过限制、隔离、消除火花、电弧等热源,防止其引起爆炸事故。

防爆设备的基本原理是保证工作环境中的危险源被隔离,同时确保设备本身不会引起危险。

1、防爆原理防爆原理主要是通过限制或消除可能引起爆炸源的因素来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

限制可能引起爆炸的因素,一般可采用隔爆或隔热的方式;消除可能引起爆炸的因素,则常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空调设备、防爆照明和电话设备等措施来消除火花电弧等热源,并保证设备内部的电子元件不会受损。

2、防爆机构防爆机构包括安全隔离机构和保护性接地机构。

安全隔离机构主要是通过隔离电子元件或电源,从而保护设备本身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保护性接地机构则是防爆设备必备的电气安全设备,主要是由接地钳、接地导线等组成,用来保护设备的外壳、开关和接口等,防止由于绝缘击穿或漏电引起的爆炸事故。

3、防爆电器防爆电器是防爆设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根据作业环境和特殊要求设计的一种特殊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的主要特点是其可靠性和耐用性。

防爆电气设备采用了陶瓷、玻璃钢等特殊材料制作而成,同时还采用了特殊的密封技术,保证了设备在恶劣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可靠性。

4、防爆照明防爆照明是化工、矿山、石化等危险环境下的必备设备之一。

防爆照明主要是指用于采掘和加工场地的照明设备,它要符合防爆安全要求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防爆照明通常采用柔性导电铜带和硅胶密封技术,可防止水、油、土壤等各种有害物质的侵入,同时还能有效防止设备因火花引起的爆炸。

5、防爆空调防爆空调主要是用来保持化工、矿山、石化等领域中的工作环境稳定,以确保安全生产。

防爆空调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要求,并且要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以达到防止热源、电弧引起的爆炸事故的目的。

6、防爆设备维护和检修防爆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是保证设备性能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Δ 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Δ 足够能量的点火源; Δ 以上三个条件须同时具备,且达到引爆
的最小点火能量。
☆基本特征: 高速度(化学反应),大量气 体,大量热量
☆工矿企业的爆炸事故主要是化学性爆炸
09.06.2019
波或震荡作用,会造成高空坠落事故。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三、分解爆炸
1、气体的分解爆炸:在高温、压力等作用下的分 解反应,会释放相当数量的热量,从而给爆炸提 供了所需的能量,如C2H2、C2H4。 【例1】乙炔(C2H2)爆炸:
1)受热或受压易发生聚合、加成、取代和爆炸性分 解化合反应,当受热到200—300℃,开始发生聚合 反应:
3-1 爆炸机理
SK g
S——不引起殉爆的安全间距,m; G——爆炸物的质量,kg;K——系数,1-5 (有围墙取1,无围墙取5)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
& 1)冲击波:造成对附近建筑物的破坏; & 2)碎片冲击:各种碎片飞散而造成的伤害,
飞散距离可达100-500m; & 3)震荡作用:短暂的地震波; & 4)造成二次事故:如高空作业人员受冲击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T混气↗→V链↗→n游离基↗→N链式 反应分支数↗﹥N链式反应中断数→V链 ↗=V混气自行着火→爆炸
09.06.2019
21:30:15
第三章 爆炸与防爆基本原理
3-1 爆炸机理 3-2 爆炸极限计算 3-3 爆炸温度和爆炸压力 3-4 防爆技术基本理论 3-5 防爆基本技术措施
& 老杨介绍,事发时,他正与工友在地下1.5米深的位置修 建消防用水池。“突然一声巨响,我被冲击波击倒在地 上,周围的预制板噼里啪啦地往下砸,压根没搞清楚怎 么回事儿!”
09.06.2019
21:30:15
第三章 爆炸与防爆基本原理——河北赵县爆炸事故
& 等到恢复意识后,老杨发现自己的头部正在流血, 腿部也被预制板压住,他赶紧挣扎着从板子下面 爬了出来。这时,他看到旁边一名工友紧捂住右 腹,痛苦呻吟,腿部也被预制板紧压住,动弹不 得。他顾不上头部流血,一边清理预制板,一边 连拉带拽把工友从板下救出。两人互相搀扶逃出 了现场,随后被救援人员送至医院救治。
21:30:15
第三章 爆炸与防爆基本原理——河北赵县爆炸事故
◇ 讲述人:老杨
& 事发时正在距爆炸车间仅五六米远处修消防用水池, 预制 板噼里啪啦往下砸
& 在赵县人民医院外科病房外的走廊上,一名约50岁的中 年男子正在临时病床上接受治疗,他的左额头和左手臂 有外伤,刚刚包扎好的纱布上还渗着血迹。据了解,伤 者姓杨。
2 C O O 2 3 .7 6 N 2 2 C O 2 3 .7 6 N 2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2)实质为在火源作用下的一种瞬间燃烧反 应;
& 3)可燃性混合物为有爆炸危险的物质,它 们只有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变为危险的物 质;
& 4)爆炸危险性低,但较普遍,工业生产中 遇到的主要是这类爆炸事故。
& 2012年2月28日,河北省石家庄赵县化工厂爆炸 事故遇难人数上升至16人,另外有43人受伤,当 中5人重伤,救援工作仍在进行。爆炸在昨日早 上发生,厂内一个生产硝酸胍的工场突然发生猛 烈爆炸,工场被夷为平地,冒出浓烟,方圆两公 里的部份建筑物,玻璃窗震碎,现场还残存部分 浓硫酸,但排除有害气体扩散的危险。 硝酸胍是强氧化剂,加热至摄氏150度时会分解 并爆炸,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具有刺 激作用,过量吸入可致死。
3 C2H2→C6H6+630J/mol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2)当T=700℃,压力P﹥0.15Mpa,未聚合的 C2H2发生爆炸性分解(P剧升10-13倍):
C2H2→2C+H2+226.04J/mol
及时导出乙炔的聚合反应过程所产生的大 量热量就可避免发生爆炸性分解
☆蒸气和气体膨胀力作用的瞬时表现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2)化学性爆炸:指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 化学变化,形成其它物质,同时产生大 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如硝化棉爆炸 (V增大47万倍,燃烧在几万之一秒内 完成);
☆可燃物质化学爆炸的条件
Δ 存在着可燃物质,包括可燃蒸气、气体 或粉尘;
& 短暂的失聪和耳鸣之后,小李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一 车间的上空迸出一个巨大的火球,随即腾起黑色的蘑菇 云,车间的房梁、铁板和石块向方圆数百米的范围四处 飞窜,一根长达十余米的房梁如箭一般向东侧飞出。他 和工友立即丢下手中的工具,双手护头朝南侧开阔的麦 田狂奔,跑出百余米后才敢落脚停下。
09.06.2019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氢和溴的混合物在较低温度下爆炸时
H 2 B r 2 2 H B r 3 .5 k J /m o l
反应热总共只有3.5kJ/mol; 而二氧化硫和氢的反应
S O 2 H 2 H 2 S 2 H 2 O 1 2 . 6 k J / m o l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3)外部特征:对周围物体形成急剧突跃压力 的冲击,或者造成机械性破坏效应,以及周围 介质受震动而产生的声响效应。
√ 4)主要特征:压力的瞬间急剧升高。 & 2、爆炸的分类
√ 1)物理性爆炸:物理变化(温度、体积和压 力等)引起的,物质性质和化学成分均不变, 如锅炉爆炸、水蒸汽爆炸等;
2、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
该类物质很不稳定,受摩擦、撞击,甚至轻微 震动都可能发生爆炸,爆炸时分解为元素,并 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热量,如乙炔银(Ag2C2)、 乙炔铜(Cu2C2)、碘化氮等。
Ag2C2→2Ag+2C+Q
【注】与乙炔接触的设备零件,不得用含铜量 超过70%的铜合金制作。
09.06.2019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增加压力也能促使和加快乙炔的聚合及分 解反应,见图2-1【P75】,
高压下乙烯的分解反应为:
C2H4 →C+CH4+127.8J/mol
氮氧化物的一定压力下也会产生分解:
N2O →N2+1/2O2+81.9J/mol NO →1/2N2+1/2O2+90.7J/mol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2)爆炸下限与上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够 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
☆其爆炸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越大。
☆爆炸下限越低,少量可燃物(如可燃气体 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
☆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 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
09.06.2019
21:爆炸反应历程
& 1、爆炸混合物: √ 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与空气均匀混合 并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物。
& 2、热反应机理: √ (1)含义:即当燃烧在某一空间内进行时, 若散热不良,则会使反应温度不断提高,温度 提高又会加快反应速度,如此循环进展,而导 致爆炸的发生。 √ (2)缺陷性: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2、爆炸极限
1)定义:即是指可燃物质(可燃气体、 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氧气)必须在一 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 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
可燃气体与蒸气以其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 百分比来表示,如CO与空气12.5%-80%
粉尘以其在单位体积混合物中的质量数 (g/m3)如铝粉为40(g/m3) ;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4、按爆炸的瞬时燃烧速度不同分类
√ 1)轻爆:每秒数米,如无烟火药; √ 2)爆炸:每秒十几米至数百米; √ 3)爆轰:1000~7000m/s,“冲击波”;
☆“殉爆”,某些气体混合物的爆轰速度见 表2-3【P73】
09.06.2019
21:30:15
21:30:15
3-1 爆炸机理
3、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含氧炸药和 烟花爆竹 硝化甘油的分解爆炸反应式: 4C3H5(ONO2)3=12CO2+10H2O+O2+6N2+Q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四、可燃性混合物爆炸
& 1、燃爆特性:
√ 1)可燃性混合物:指由可燃性物质与助 燃物组成的爆炸性物质,所有可燃气体、 蒸气和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组成 的混合物均属此类;
反应热是12.6kJ/mol,却不会爆炸;
09.06.2019
21:30:15
3-1 爆炸机理
& 3、链式反应机理:
√ 爆炸性化合物与火源接触,就产生活性分子 或成为连锁反应的活性中心,随后(着火后), 热以及活性中心都向外传播,促使邻近的一层 混合物起化学反应,然后该层又成了热和活性 中心的源泉而引起另一层混合物反应,如此循 环,直至全部爆炸性混合物反应完为止。爆炸 时,火焰是一层层同心圆球面的形式向外传播 的。
09.06.2019
21:30:15
09.06.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