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专题PPT演示文稿共32页文档

合集下载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PPT课件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PPT课件

•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背面图案:人民大会堂,蒙、维、藏、壮 四种少数民族文字
2018/6/12 51
阅读教材P68-69,了解以下问题: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宁夏回族 自治区
我国的民族自治区
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 区 宁夏回族自治 区 西藏自治区 成立时间 1947.5.1 1955.10.1 1958.3.15 首府驻地 呼和浩特市 乌鲁木齐市 南宁市
1958.10.25
1965.9.1
银川市
拉萨市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中华民族是定居在 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总 称。
关系图
中国民主同盟 (民盟)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民革)
中国民主建国会 (民建)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台盟)
中国共产党
中国民主促进会 (民进)
中国农工民主党 (农工党) 九三学社 中国致公党
执政党与参政党亲密友党关系
政协会徽
2、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一、红星表示无产阶级领导;
名称(简称)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成立时间 1948 1941 1945 1945 组成人员 与国民党有历史联 系的人士为主 文教和科技界的高、 中级知识分子 经济界人士 文教出版界高、中 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中国致公党
1930
1925
医药卫生界高、中 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ppt课件

中国政治制度史第一章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ppt课件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出现与初步 发展,标志着政治主体的近代化、政 党化,政治形态由皇权政治转身政党 政治。
但从民国初年到北洋军阀主政时期 ,基本上是采取硬性移植西方制度的 办法确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的 ,只能成为失败的试验。
★孙中山的“建国三时期”学说
——建立理想中的民族国家的设想
军政、训政、宪政
——定期考核
官吏政绩的制度, 王依据考核结果对 官吏进行赏罚 升降。
战国时期王权与西周时期诸侯君权的异 同:
首先,西周时的诸侯国君在经济上对周 王负有义务和责任,而战国王权则享有完 全独立的经济权利。
其次,西周时期的诸侯君权在名义 上屈从于周王权之下,战国王权则一 跃而与周王权处于平等地位。
★皇权专制制度下的儒家模式
思考: 儒家模式控制型的管理制度有什么特征

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与特点
★实行政党政治是民国初年风靡一时的潮流
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共和政
体,民国元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但宪法并
没有达到人们的期望值,却成为政治家手
中的政治斗争工具。
对国家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土地)的产权
归属不同。
秦汉之前,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的王 ,但是他只有自己的一块地。诸侯对自己 的土地同时拥有产权和治权两种权利,并 且是可以世袭的。
秦汉以后,只有皇帝一个人拥有天下所 有的土地的产权,而他的官员,只有在被 他任命了以后,才对一个地方拥有了治权 。即这个治权不世袭,只有经过皇帝任命 的人才能有这个权力。
2、牢牢控制军队的统率指挥权。将相 分离,在各国都设置由王任命并直接听命 于国王的主管军事的将。
Hale Waihona Puke 3、建立中央集权官僚体制: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第三章.精讲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第三章.精讲

2018/10/29

民国初年,五花八门的政党表明: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曾经有过“多党” 的时代,但资产阶级政党组织涣散,内部 派系纷杂,思想上严重分歧,谁都无法完 成保护共和、反对独裁的政治任务。也正 是这种“多党”的政党政治,造成了当时 资产阶级力量的严重削弱,又将资产阶级 自身的弊病暴露无遗。

2018/10/29
1912年12月底,第一届国会选举在全国展开,
各省开始竞选议员,宋教仁在全国展开了一系列 游说和拉票活动,路经湖南、湖北、安徽、江苏 到达上海,沿途发表演讲,希望通过合法的选举, 让国民党控制议会和组建内阁,制定民主宪法, 并进而通过宪政来限制袁世凯正在膨胀的权力。 1913年3月,国民党在参、众两院中得票三百九 十多张,获得压倒多数的席位,国会召开前夕, 宋教仁准备北上组阁,在沪宁路上海站被刺客以 枪击伤,22日不治而死。

2018/10/29

民国初年政党政治
不可能实现的原因:

“横取他国已行之法,
强施此土。”
——章太炎
2018/10/29

民国初年的中国变革者,对西方民主 政体的兴趣和引入这一制度的期望,并不 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经济结构的契约化和 市民社会的增长,要求建立一种与社会发 展状态相适应的政治体制;而是由于中国 人在西方现代文明的示范效应的刺激下, 把摆脱专制政体的愿望投射到这种与专制 政体形成鲜明对比的异质的制度上的结果。

2018/10/29

纵观这一时期的党团,明显具有自己 的特征。尽管存在种种不足,但民初的政 党政治、议会斗争,毕竟是代表社会进步 的新生事物,它是中国民主政治的一次史 无前例的尝试。
2018/10/29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第二章共33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第二章共33页

❖ 王是早期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国家的代表 和象征,其权力体现形式:
王自称是作为上天和祖宗授予统治权的人间代表
王以宗族长兼国家元首的身份实行统治,并且在 强化宗法制的基础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王通过使用誓、诰、命、令等文书或口谕以行使 王权
通过“会盟”、“巡狩”、“朝聘”等方式以控 制各诸侯国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
2.3.2 皇帝的名位制度(3)
❖ 皇帝名位制度的特点:
集中反映了皇权专制的本质
渗透了天命观念,以天人合一来证明皇帝是唯一 至尊,并且有意营造皇权专制神秘化
全面贯注了以君臣父子、等级上下为中心的礼法 思想,以三纲五常等伦理学说作为重点内容,是 皇帝制度的外部表现形式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迫于形势,不得不以所谓“有功于社稷”,已经拥有重 大军政实力的皇子为继承人
“内援外助”是保证皇位继承的重要条件,也是择立继 承人的主要标准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
2.4.2 皇位继承——保护和防范措施(2)
❖ 防范措施:
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和培养,为太子选定师、傅, 设立东宫宫属,并给予一定从政实践的机会
❖ “王”
“王字之本文,斧也”,王同军事密切相关
❖ 王权的经济基础
以财产私有出现为特点的父权制
❖ “王”与神
中国没有那种无所不包的神权系统,所以“王”很快被 推到与神并列的位置,甚至本身就是神
❖ 高度发展的王权,是在国家进入成熟阶段出现的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
2.1.2 王权的体现形式
高等学校文科教材
中国政治制度史

2.3 皇帝制度
❖ 2.3.1 王朝的最高首脑——皇帝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优秀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优秀ppt课件

的分割、削弱,一步步地把各种大权集中到自己
手中 , 从而有效地实行君主专制 ; ②专制君权具 有绝对性和独断性,它不允许任何人超越自己的 权力。
(3) 演变趋势 : ①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 特别 是削弱相权 , 加强皇帝对中央的控制 ; ②不断改
革地方行政机构 , 加强中央对地方 , 特别是对边
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应吸取的历史教训 (1)应防止重走读书做官的老路。选官制度给中 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 ,莫过于由它所造成 的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 位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从先进变落后 ,与 此不无关系,我们应吸取这沉重的历史教训。
(2) 应建立有效的逆向制衡 , 变个人意志为社会 意志。选官制度的逆向制衡,指的是官吏的退免 制度。官吏有选用必须有退免。 (3)应克服学用脱节、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古 代选官制度重视道德伦理纲常教育 ,而儒家的经 典 , 则是实施这种教育的基本教材 , 特别是到了
疆地区的严密管辖 ; ③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 加强。 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两千年之久 ,对中国社会影响 深远,主要有以下三大特征: (1)君主专制:一方面,在政治上的体现是帝位终 身制、皇位世袭制,渗透着宗法制的原则。另一 方面 , 皇权至上 , 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于 一身,从而保证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
明清两代,学用脱节的距离被扩展到了最大的限
度 , 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 , 亦达到无以复加的程
度。这一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返回
再见
66、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伽利略 67、凡是挣扎过来的人都是真金不怕火炼的;任何幻灭都不能动摇他们的信仰:因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信仰之路和幸福之路全然不同,而他们是不能选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76、信仰是伟大的情感,一种创造力量。—— 高尔基 79、乐观是一首激昂优美的进行曲,时刻鼓舞着你向事业的大路勇猛前进。—— 大仲马 80、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81、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 德国谚语 82、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83、黄金诚然是宝贵的,但是生气蓬勃、勇敢的爱国者却比黄金更为宝贵。 —— 林 肯 84、我们不得不饮食、睡眠、游玩、恋爱,也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接触生活中最甜蜜的事情,不过我们必须不屈服于这些事物。 —— 居里夫人 85、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只有勤奋不懈的努力才能够获得那些技巧,因此,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贝多芬 86、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 爱因斯坦 87、人类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他才能学会走路。 —— 马克思 88、我们的理想应该是高尚的。我们不能登上顶峰,但可以爬上半山腰,这总比待在平地上要好得多。如果我们的内心为爱的光辉所照亮,我们面前前 又有理想,那么就不会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普列姆昌德 89、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爱因斯坦 90、成功并不能用一个人达到什么地位来衡量,而是依据他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到底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 布克•华盛顿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91、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 托尔斯泰 92、 成功,从失败的土壤中顽强生出。—— 德 国 93、别因为落入了一把牛毛就把一锅奶油泼掉,别因为犯了一点错误就把一生的事业扔掉。—— 蒙 古 94、危险、怀疑和否定之海,围绕着人们小小的岛屿,而信念则鞭策人,使人勇敢面对未知的前途。 —— 泰戈尔 95、论命运如何,人生来就不是野蛮人,也不是乞讨者。人的四周充满真正而高贵的财富—身体与心灵的财富。 —— 霍勒斯•曼 96、如果只有火才能唤醒沉睡的欧洲,那么我宁愿自己被烧死,让从我的火刑堆上发出的光照亮这漫长的黑夜,打开那些紧闭的眼睛,将人类引进光明 的的的真理的殿堂。—— 布鲁诺 97、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觉得面试时没话说,于是找了一些名言,可以在答题的时候将其穿插其中,按照当场的需要或简要或详细解释一番,也算是一种应对的方法吧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得快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0张PPT).ppt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地方政治制度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枢行政体制的演变
朝代 西汉 东汉
隋唐
中央行政(强化君主专制)
①汉初:汉承秦制, 三公九卿 制 ②汉武帝: 中外朝制度 ,从而使外朝 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 ③西汉晚期以后: 尚书台 权力增大 尚书台 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 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三省六部制 :新阶段 ①三省:三省长官并称 宰相,分掌宰相 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 政事堂 。 ②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③特点: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
总结: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特点
三公九卿制 尚书台为行政中枢 二府三司制 废宰相,设内阁

西汉
东汉
隋唐




中外朝制
三省六部制 一省两院制
军机处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总趋势) (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 (3)宰相权力不断被分散或分割 (4)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直到废除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制度的演变
第 贰 部分 秦朝的政治制度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郡县制
文书制度
概念解释 皇帝
集中
中央权力
集中
地方权力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 专制主义:是国家政权的主宰和中央决策方 制 式,即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主

皇权与相权

央 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即中央

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与地方
二·秦朝的政治制度
朝代
制度
(2)(依据)宗法制:
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持政治等级、巩 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中国政治制度》PPT课件

《中国政治制度》PPT课件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沈文莉副教授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沈文莉
1
课程介绍及教学要求
教学大纲、学习和考核要求 教学手段、媒体和参考资料 教学进度安排 作业和小组讨论计划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沈文莉
2
第一讲 导 论
主要介绍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框架。要求学 生掌握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和我国政治制度的基本 结构,了解新中国政治制度发发展历程,把握新世 纪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方向和创新的内容
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 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
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 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沈文莉 13
图示 政治制度的层次及其稳定性
外层 中层 核心
可供政治实体直接操作的 各种具体规则、程序、方式
特别行政区制度,干部人事制度 司法制度 军事制度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沈文莉 15
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
它是我国的国体,居于中国政治制度多层次结构的内层 它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专政学说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
结合而发展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 它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首先的国家权力)属
联系扣扣709604208
豆丁完全解决方案,1000W高质量文档+1天上传5W文档通过 率8成==1年后月被动收入5W以上,全套解决方案售价仅8W 元,有意请联系扣扣709604208
豆丁完全解决方案,1000W高质量 文档+1天上传5W文档通过率8成 ==1年后月被动收入5W以上,全 套解决方案售价仅8W元,有意请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沈文莉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
殷:“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
而忠焉。”(《礼记·丧礼》) 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
焉知死?”(《论语·先进》)他的弟子也明确指 出:“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 而》)。
四、权责分离
由于权责分离,手中的权力越大,承担的 责任越小,掌握最高权力的人,则不承担任何 责任,从而导致了中国的政治体制完全以争夺 和保持权力为中心而运转,政治制度完全以争 夺和保持权力为中心而展开。
《百官表》、《百官志》、《职官志》、《功臣侯表》、 《王子侯表》、《大臣将相年表》、《礼志》、《兵 志》、《刑法志》等。
2、政书类 “三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和
《续三通》、《清三通》等
3、会要类 《春秋会要》、《七国考》、《秦会要》、《西汉
会要》、《东汉会要》、《三国会要》、《晋会要》、 《南朝宋会要》、《南朝齐会要》、《南朝梁会要》、 《南朝陈会要》、《唐会要》、《王代会要》、《宋 会要辑稿》、《明会要》等。
4、会典类 性质与会要大致相同,如《元典章》、
《明会典》、《清会典》等。
5、专著类 《唐六典》 、《职官分纪》(宋·孙逢吉) 清·《历代职官表》、清·孙星衍的《汉官六种》
6、其他类 《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初学记》、 《太平御览》、《古今图书集成》等。
第五节 学习中国政治制度史的 意义和方法
上具有过总宰一切政务的执政官的地位。
(二)政务官员和机构
在《尚书·甘誓》中有“六卿”,也称“六事之 人”,注者认为是“王左右之人”,有的认为 六卿即司空、司徒、士正、虞、秩宗、纳言等。
商代的政务官员,主要有宰、卿事、多尹、御 事、事等。古代认为“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冢宰就是后来的太宰,职位很高,其前身应该 是宰。因为甲骨文里还没有发现冢宰,只有 “宰”,多见于商代晚期的甲骨金文之中。从 文字内容未看,“宰”的活动,多是跟随商王 田猎、祭飨而受到赏赐,并能自做铜器以记荣 宠,有一定的地位,显然既是商王近臣又是参 与内廷事务的官员。史载伊尹为宰,“以滋味 说汤”而见赏识。

高一历史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PPT)5-2

高一历史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PPT)5-2
第一专题 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
一、早期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夏商周)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秦汉—明清)
三、近代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晚清、民国时期)
四、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
针~。②〈方〉像哨子的东西:用苇子做了一个~。 【鼻塞】动鼻子不通气。 【鼻饲】动用特制的管子通过鼻腔插入胃内,把流食或液灌进去。 【鼻酸】 形鼻子发酸,比喻悲伤心酸:此情此景,令人~。 【鼻涕】名鼻腔黏膜所分泌的液体。 【鼻涕虫】名蛞蝓。 【鼻息】ī名从鼻腔出入的气息,特指熟睡时的 鼾声:~如雷。 【鼻烟】(~儿)名由鼻; 少儿书法加盟 少儿书法加盟 ;孔吸入的粉末状的烟:~壶。 【鼻烟壶】名装鼻烟的小瓶, 一般制作精美,内壁饰有图画。 【鼻翼】名鼻尖两旁的部分。通称鼻翅儿。 【鼻音】ī名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音,例如普通话语 音的,,等。 【鼻韵母】名鼻音收尾的韵母。普通话语音中有ɑ,ɑ,ɑ,üɑ,,,,ü,ɑ,ɑ,ɑ,,,,,等。 【鼻中隔】名把鼻腔分成左右两部分的组织, 由骨、软骨和黏膜构成。 【鼻子】?名人或高等动物的嗅觉器官,也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位于头部,有两个孔。 【鼻祖】〈书〉名始祖,比喻创始人。 【匕】①古人取食的器具,后代的羹匙由它演变而来。②〈书〉指匕首:图穷~见。 【匕首】名短剑或狭长的短刀。 【比】①动比较;较量:~干劲|学先
三、近代资变法——(君主立宪) 1、背景:① ② ③ 2、代表人物及主其张(康、梁、严、谭) 3、主张的共同点: 4、影响:① ② ③
(二)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1、背景: 2、主要过程:
①兴中会 ②中国同盟会 ③武昌起义 ④民国成立概况 ⑤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⑥《临时约法》⑦清帝退位

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中国古人政治设计时的难题
如 何 防 止
地方势力 军事集团 官僚集团 挑战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皇亲国戚 底层民众 如何防止周边政权对中原政权的挑战
中国古人所有政治智慧都用在建立中央集权和维护中央集权方面, 政治使命是为以皇帝代表的贵族集团和官僚集团服务;中国古代 的政治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与我们的现代政治的管理众人之事天 差地别,古代的政治智慧和现代社会的精神想去甚远。
情境创设: 天子年老,膝下有3个儿子:大儿子(妃子所生 );二儿子(皇后所生);三儿子是皇后所生。
天子 嫡长子继承制
传 位 于
大王子
(妃子生)
二王子
(王后生)
三王子
(王后生)
西周的宗法制:———家族内部权力的继承制度
1.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3.特点:形成等级森严的宗法关系:天子——诸
西周的礼乐制度:——文化上的权力认同制度 3.影响: 成为西周治国的根本之道,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维护了西周的统治秩序; 成为儒学的起源之一,影响深远。
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 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皿) ---摘自<礼记> 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 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 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 通宴) —摘自<周礼> 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摘自<礼记> 食物种类—干饭类和浓汁类;餐具—豆, 筷子,餐叉;饮 食习惯—食品摆放和食具使用规矩;饮食礼仪—宗族和 宾客 作用---饮食之礼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 反映---周代已经形成一定的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别, 贵贱有序的思想.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3张PPT)

第1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课件(共33张PPT)
(一)秦朝:郡县制
1、变化
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B. 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当然,从贵族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这是历 史的进步。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了社会各阶层之 间的流动性。所以也有说法,官僚政治是中国“公天下”的开始。(不是指 最高权力,而是指统治集团)
特点:
职责:是起草诏令、处理政务,是内侍机构,没有实权。 职权:内阁有相权无相名,权力来源于皇帝个人。 实质:是为保障皇权的高度集中而建立起来的新的中枢体制,也是官僚 机构日益腐败的重要原因。
【补充】问:隋唐三省六部属于法定机构,明朝的内阁是什么机构?那从隋唐到
明朝,决策机构转移的趋势是什么?
机构:皇帝的内侍机构。 趋势:由法定机构到非法定机构。 (六)、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秦朝的政 治制度
中央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廷议制度 地方制度:郡县制 其他制度:文书行政制度
两汉至明 清时期政 治制度的 演变
中央行政制度:西汉:中外朝制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制 元:一省制 明: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清:设军机处
地方行政制度:西汉:郡国并行制、郡县两级制 隋唐:州县两级制、道州县三级制 宋:路府县三级制 元:行省制 明清:省府县三级制
②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周王室的统治
③分封制受封的诸侯包括周的同姓贵族、异姓功臣和旧贵族
④受封的诸侯享有受封土地的统治权,同时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如服
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
⑤分封制前期巩固了周朝统治,但地方自主权过大,后期出现地方割据
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⑦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配合,政治权力与血缘关系相结合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

中国政治制度史课件

专制君主制自秦统一开始至清末结束。 秦废除世官世禄制,设立官员任免制;废除分封采 邑制,推行郡县制,全面建立起专制君主制。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君主丞相制度。 皇帝之下有丞相或相国,“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中央政府机构: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2
四、秦汉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分职,九卿任事。 (一)皇帝制度的建立 秦创立皇帝制度 皇有伟大之义,帝有神之义。 与皇帝名号相配合的,是一整套维护皇帝尊 严的礼仪制度、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制度、 执行皇帝意志的行政程序等。
33
(二)三公 秦汉时期的最高行政长官。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大司空、大司马——司马、 司徒、司空 秦及西汉前期: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御史大夫— —“掌副丞相”;太尉——“掌武事”。丞相府,御史大夫府, 太尉府。 西汉晚期:大司空(成帝),大司马(哀帝),大司徒(哀帝) 东汉时期:三公改为司马、司徒、司空,又改为太尉、司徒、 司空。 西汉时期丞相和御史大夫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28
3、保傅 天子的高级顾问,是其参谋系统的主要成员,由贵 族的保育、教养和监护人员演化而来。 太保、太傅、太师 周公,召公。 4、卿僚官 司徒掌农业、民政、户籍,司马掌军政、军赋、兵 器,司空掌工业、土木建筑,司土掌爵禄荣赏,司 寇掌刑狱。
29
5、太史僚 天官大宰,地位类似后世的丞相;大宗,掌 宗庙祭祀;大史,职掌相当于天子的秘书长; 等。 世卿世官制度,如周公旦家族世代相袭周公。
22
明代宦官地位与作用发生重大变化,明成祖以后, 宦官参与处理政务,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实际上操 纵国家大事的人。 明代的国家政体徘徊在宦官政治与内阁政治之间。 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雍正后,军机处出现,逐 步代替内阁,成为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 绝对君主制是中国古代君主制政体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充分暴露了君主政体的弊端。

先秦中国政治制度史PPT参考

先秦中国政治制度史PPT参考
意识形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各种礼器的制作与赐予。 由于只有夏王室才能够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这 些冶炼和工艺技术,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王室通过定 期的会盟赐予礼器,受赐的诸侯通过参观和受赐礼器而 感受神秘的力量,进而转化为对王朝的敬畏与崇拜。传 说禹做九鼎,作为王权的象征,原因正在于此。
第三节 奴隶制的健全 ——商
田任卫尹
尹,保,师(傅) (三史、三公) (相)
内服
太史寮
卿事寮
}
诸侯
御 史





小 史

大 史
作 册
宫廷使吏






元 臣
小 臣
卿 事
小 多



寝小宰
羌 臣







马 亚
大 亚


殷商政府设官系统简表
商朝兵制
商的军队由部落兵制转化为职业兵制。 王畿之内有王师,有族军,商王武丁之妻妇好,就曾 多次率军出征。 王畿之外,有诸侯的军队。一般由低级贵族——武士 担任,每个武士都配有仆役,负责保护和照顾武士。 商代作战以车战为主,对战争的技能如御(驾车)、 射(车上射箭)等要求颇高,必须经过专门的军事技 术训练才能胜任。军队逐渐走向职业化,职业军人也 随之贵族化。 此外,还有大量步卒,配合车兵作战。一般由平民 (邑人)担任,类似夏代的部落军队。
2021/3/10
授课:XXX
18
商代礼仪与宗教
商朝礼仪制度分日常礼仪和朝堂礼仪,依照各自的 等级而配有相应的规制、礼器和礼乐,据孔子所说, 周礼是由殷礼损益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