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技能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技能的应用

【摘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合理运用课堂提问技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点;应用;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思想品德课堂提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一定方式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启发学生思维,并通过学生解决问题,达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的教学行为活动方式。怎样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究知识,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1准确抓住以下几个提问点提问

1.1“问”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温故知新

新旧知识衔接处一般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是学习内容的迁移点。教师根据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计教学提问,目的在于通过回顾旧知识而引入新知识。这样的提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做到了温故知新,又培养了知识的迁移能力。这种提问设计常常用于由旧课到新课的导入、新旧知识的衔接、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过渡等。如讲授七年级思想品德《扬起自信的风帆》中的“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一课时,我先出示“失街亭·空城计·斩马稷”的一段材料,让学生共同阅读《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然后提问:“马稷是个将

才又很自信,何以落个被斩的命运呢?”学生很快回答“太自信了”。我接着问道:“自信不好吗?”学生:“没有正视事实是盲目的自信”。“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盲目的自信就是自负,自负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由于学生上节课已学过了自信的含义与自信的误区,便能清楚地意识到自信、自负与成功的关系,从而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对问题分解,引导学生思维由旧有知识回顾逐步地转移到对新知识的理解。这样提问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维水平。

1.2“问”在重点掌握的知识处,突出重点

教学提问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重点是指教材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有现实意义的知识点。由于每节课的重点知识学生不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重点处创设情境,巧妙设疑,提问要有的放矢,紧紧围绕重点、针对难点、扣住疑点。如在执教九年级《参与政治生活》中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一课时,首先设疑:“宪法与普通法律有什么不同?”问题一出,学生们纷纷展开讨论,在探究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对宪法和普通法律做了大概的了解,继而提问:“宪法规定的是什么?宪法的内容有哪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是怎样的?”让学生阅读课本并思考问题,最终明白了: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而普通法律只是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从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如此教学,学生

在讨论、思考中逐步明白了问题的实质,从而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教学效果。

1.3“问”在学生认知的障碍处,开启思维

由于学生对事物认识的偏差和知识储备的不足,往往会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产生困难,生出疑问。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选准时机提问,适时解除学生的思维障碍,降低坡度,减小难度,帮组学生理解重点、难点。这样,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教学九年级《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的“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一课时,在上一课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础上提问:“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是发展教育重要还是发展经济重要?”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说:“当然发展经济重要,现代化强国经济是实力。”有的表示:“教育是根本,没有科技人才怎么发展经济。”还有的干脆说:“教育和经济都重要。”在学生们热烈的讨论中,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关于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多个方面”,然后指出,第一,.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第二,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第三,教育是提高实现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最后学生们通过探究总结出了,当今世界各国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基础。如此教学,当学生的思维处在进退维谷的境地时,教师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醍醐灌顶之感,以开启学生的思维。

1.4“问”在学生兴趣的共同处,激发热情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内驱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激发动机,引发兴趣,是搞好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生活中的事情,描述生活中的场景,勾画生活中的人物,使学生在好奇心理支配下,唤醒心智,产生学习的需求。如教学七年级《挫折面前也从容》一课时,我讲了一个学生们熟悉的我院副院长张亚东的故事:我和张亚东是邻居,当初他分配来游泳队执教时,因为没进过专业队,游泳队从上到下认为他没水平都看不上他,基层选送的好苗子也不分给他带,他整天无所事事,自尊心严重受挫,常常以下棋消磨时间。终于基层体校选送一批队员上来都被其他教练瓜分完了,只有一个队员因先天条件不够好,所有教练都不要,只好推给张亚东试着代训。张亚东面对条件不佳的队员,憋着一口气,凭着科学的训练方法,经过努力终于带出了奥运会100米蛙泳冠军罗雪娟。面对挫折,他成为坚强的挑战者,最后获得了成功。接着马上提问:“你们在训练中面对的困难或挫折是什么?最终有没有战胜困难或挫折?”学生们对熟悉的人和事很感兴趣,纷纷联系实际体验战胜挫折的成就感,积极投身到解决问题的情境之中,使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课堂提问要符合下列要求

2.1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从启发性问题开始

的,启发性问题的起点是疑,疑乃开启智力之原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设计和提出一定的问题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况。

2.2课堂提问要有节奏感

课堂提问的设计应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来考虑。问题的提出要体现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层次性。力求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脉络清楚,能够对教学内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课堂操作中,要通过停顿、过渡等,增强提问的层次感和节奏感。因此,在设计问题时,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明显的层次划分。应设计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层层分析,逐一解决,最终达到教学任务的完成。

2.3课堂提问要难易适度

要做到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智能水平和生活实际。要防止:浅——缺乏吸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要做到难易适度,还须注意问题的梯度。通过递进式的提问可以分解难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引导,达到学生对难点问题的解决。

2.4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