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事件与负面新闻报道的现状
我国_瘦肉精_监管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_路平
[1]农业部.关于严禁非法使用兽药的通知[Z].农牧发[1997]3号.北京:农业部,1997-03-25.[2]农业部,卫生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物品种目录[Z].农业部公告[2002]176号.北京:农业部,2002-03-21.[3]农业部.食品动物禁用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清单[Z].农业部公告[2002]193号.北京:农业部,2002-04-15.[4]农业部.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Z].农业部公告[2002]235号.北京:农业部,2002-12-24.[5]农业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查处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的紧急通知[Z].农牧发[2001]4号.北京:农业部,2001-02-23.[6]农业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关于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和使用盐酸克伦特罗等药品违法行为的通知[Z].农牧发[2001]14号.北京:农业部,2001-06-13.[7]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Z].法释[2002]26号.北京:最高人民检察院,2002-08-16.[8]商务部,海关总署.关于禁止进出口莱克多巴胺和盐酸莱克多巴胺的公告[Z].公告[2009]110号.北京:商务部,海关总署,2009-12-4.[9]农业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使用的物质名单[Z].农业部公告[2010]1519号.北京:农业部,2010-12-27.[10]中央编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意见[Z].中央编办发[2010]105号.北京:中央编办,2010-10-20.[11]国务院办公厅.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Z].国办发[2011]12号.北京:国务院办公厅,2011-03-15.1背景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任何能够抑制动物脂肪生成,促进瘦肉生长的物质都可以称为“瘦肉精”。
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
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情况汇报随着现代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了国内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与之相对应的,也带来了安全问题。
其中,药物残留问题尤为突出。
其中较为常见的瘦肉精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取得,本文将就此进行详细的情况汇报。
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非法禁药。
长期、大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出现皮疹、加重哮喘等过敏反应,有些人还会影响神经功能,导致心脏衰竭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因此,加强瘦肉精的监管工作至关重要。
加强监管工作的措施全面强化法律法规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律和规定,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兽药管理办法》等,对于保证畜禽肉的质量、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
此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案提出了明确的领导意见,从整个国家层面开展工作,对于加强瘦肉精监管起到了重要作用。
加强执法力度同时,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对于瘦肉精的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加强执法力度。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个通力合作的行动,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密切配合有关部门,加大执法力度。
并且,在加强对瘦肉精监管的工作中,多个表现杰出的地方、省市也先后出台了相应的规定,对于加强和优化制度建设执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加强技术支持现代检测技术不断提高,利用先进技术加强检测工作,对于提高瘦肉精监管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除了传统的检测方法外,如色谱法和酶联免疫法等,目前更多地利用了生物方法(如基因工程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和物理化学方法,有效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监管工作取得的成果近年来,在加强瘦肉精监管工作方面,我国已经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首先,在法规制度方面,各类法律文件的制定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在执法方面,已经查处了不少的案子,对于一些企业的问题也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措施;在科技方面,成功研发了一系列的检测技术,目前的检测工作得以迅速进行。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一个重要的产业。
然而,近年来,瘦肉精等添加剂的使用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结合我国的瘦肉精事件,从政策法规、监管体系和企业责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瘦肉精的概述瘦肉精(Ractopamine)是一种能够促进肌肉生长和减少脂肪积累的饲料添加剂,是生长激素类似物和β受体激动剂。
瘦肉精的使用滥用会出现一系列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问题。
美国FDA正式批准瘦肉精的使用,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广泛使用。
然而在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地,瘦肉精都被禁止使用。
瘦肉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发心血管、神经和泌尿系统疾病等,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风险。
而猪肉、牛肉、鸡肉等食品中过量添加瘦肉精,也势必引起人类吃入过多瘦肉精而产生的健康问题。
我国瘦肉精使用及导致的问题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规定动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必须经过国家安全检验,才能投入使用。
但是由于追求利润,一些不法企业为了提高肉类的产量、增重和营养价值,采用了非法添加瘦肉精的方式。
2020年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猪肉及其制品瘦肉精最高残留量标准》才正式将瘦肉精合法化,将猪肉及其制品中的瘦肉精残留标准控制在0.1毫克/千克以下。
但是,在此之前,因为瘦肉精滥用问题,我国也发生了多起瘦肉精事件。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11年发生在上海的“猪肉草莓事件”和2016年发生在大连的“瘦肉精猪肉”事件。
“猪肉草莓事件”中,一些不法商贩在养殖猪的过程中非法添加瘦肉精,而有些屠宰场为了追求效益而私自使用瘦肉精。
瘦肉精残留超标多倍的猪肉和草莓进入市场,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瘦肉精猪肉”事件也是因为猪肉中检测出了瘦肉精超标而引起关注。
这种不合规的做法不仅让消费者产生了食品安全方面的疑虑,而且也损害了行业的声誉。
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对于食品安全与质量监管,以及消费者保护等问题提出了严峻考验,也反映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存在一定的问题。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背景中国自2002年开始禁止在养殖中使用瘦肉精,因为瘦肉精是一种禁药,用于促进猪、牛和羊等动物的肌肉生长。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和经济利益等原因,一些非法的生产者和销售商继续将瘦肉精添加到畜禽饲料中,导致瘦肉精事件频发。
瘦肉精事件的影响瘦肉精事件的影响非常严重,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有很大的经济损失。
在2011年,一系列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导致了包括香港在内的国外市场对中国肉类产品的进口限制,这对中国肉类产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瘦肉精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瘦肉精事件的原因瘦肉精事件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益驱动部分养殖户和经销商因为考虑到经济利益而非法使用瘦肉精。
规制不严一些有关部门并未严格执行对瘦肉精的禁止,或者在执行上存在漏洞,使得瘦肉精的使用得以滋生和泛滥。
规范缺失一些养殖户和经销商缺乏对法规的认识和理解,或者缺乏正确的规范,并且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因此不会意识到非法使用瘦肉精的危害。
对瘦肉精事件的治理中国政府对瘦肉精事件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治理:制定和加强法律法规国家相继颁布了《动物性食品中禁用瘦肉精国家标准》和《劣药破案办案技术规范》,加强了对瘦肉精的禁止,加强了监管措施,并对违法行为进行了惩处。
扩大检测范围中国对进口的动物性产品和国内的食品产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测,尤其是对出口到香港和其他国家的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筛查。
加强宣传中国通过各种渠道对养殖户和消费者进行宣传和教育,增强了人们对瘦肉精事件的认识和警惕性。
瘦肉精事件的启示瘦肉精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同时也给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加强法律监管政府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打击食品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增加公众参与政府应该加强沟通,与广大民众、媒体和专家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让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加强规范和管理养殖户和经销商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积极宣传和遵守法律法规,从源头上杜绝瘦肉精事件的发生。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结概述瘦肉精是一种合成降脂药物,用于促进猪、牛等家畜的生长和增重。
然而,近年来,瘦肉精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瘦肉精安全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并且导致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法规和监管措施的制定。
本文旨在对瘦肉精安全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食品安全发展趋势。
瘦肉精的危害瘦肉精在短期内确实可以有效地促进动物的生长,但其残留物危害人体健康。
长期摄入瘦肉精残留物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脏疾病、肾脏损伤等。
特别是对青少年和孕妇等易受伤害的人群,瘦肉精的摄入更加危险。
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瘦肉精安全事件可追溯到2011年,当时中国台湾地区发生了一起大规模瘦肉精污染事件。
随后,类似的事件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国家也屡次发生。
这些事件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恐慌,严重破坏了相关企业的声誉,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怀疑。
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影响瘦肉精安全事件对食品产业和消费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食品生产企业来说,被曝光使用瘦肉精的企业经历了声誉危机,销售额和市场份额都遭受了巨大损失。
而消费者们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变得更加警惕,对产品的选择更加谨慎。
食品监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检测,以确保食品安全。
监管和法规措施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监管和法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
例如,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限制瘦肉精的使用;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的检查和监管,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提高食品标签的透明度,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等。
这些举措旨在全面保护食品安全,恢复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心。
未来的发展趋势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促使了食品产业的改革和发展。
未来,食品安全将成为食品产业的重要议题,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消费者也会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对食品企业的选择更加谨慎。
同时,食品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食品行业的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标准和法规,以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瘦肉精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瘦肉精养猪为例摘要:近几年,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市场暴露出一些重大安全隐患,2000年8月上海两家公司的37名员工在食用猪肝后导致“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中毒。
2001年1月浙江余杭先后有60多人因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中毒。
2001 年以来,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相继发生人“瘦肉精”中毒事件。
我国食品安全,结合最近我国发生的多宗重大食品安全卫生案例以瘦肉精为例分析目前我国食品卫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从瘦肉精的危害到瘦肉精流入市场的渠道来分析:通过各方面的调查研究,总结如何去避免这些不该发生的卫生事故,如何加大管理与监督力度,以及整改先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及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同时提高各食品企业的社会道德意识,加快推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建设。
其中最终目的是要对食品安全问题需要长远治理与监督。
关键词:食品安全;瘦肉精;生猪肉目前,我国食品质量以瘦肉精养猪为例安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是目前影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包括致病微生物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
2、加工和销售过程污染问题饲料和动物源性食品加工过程污染也是造成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饲料加工过程中,使用饲料添加剂或保存不善带来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加工过程中使用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物也会造成动物源性食品污染。
另外,物源性食品在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中由于保存不当而腐败变质,造成污染。
我们看看现在中国猪肉屠宰业的现状,分析一下中国鲜猪肉品的现状。
中国人均年猪肉消费量从1990年的20公斤上升到2006年的39.6公斤,16年间几乎翻了一番(中国肉类协会07年公布的数据)。
按照全国12亿人口算,06年,中国猪肉消费达到4752万吨。
随着近几年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我们猪肉消费也得到较大的提升,2010年初步估计,中国猪肉消费总量为11000万吨,双汇2010年鲜猪肉销量为80万吨,占据市场份额的0.7%,加上雨润、金锣等10多家大企业冷鲜肉的份额仅占到2%左右。
瘦肉精治理情况汇报
瘦肉精治理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加大对瘦肉精的治理力度,以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在此,我将就瘦肉精治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针对瘦肉精的治理政策,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措施,
包括加强对瘦肉精的检测和监控,严格执行瘦肉精的使用标准,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有效地提高了瘦肉精治理的力度和效果。
其次,针对瘦肉精的检测技术,我国不断加大对瘦肉精检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瘦肉精检测体系,包括快速检测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瘦肉精的检测准确性和效率,保障了食品安全。
再者,针对瘦肉精的市场监管,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市场上瘦肉精产品的
监管力度,加强了对瘦肉精的流通和销售环节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规行为,保障了市场上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最后,针对瘦肉精的宣传教育,国家相关部门也加大了对瘦肉精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瘦肉精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增强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
总的来看,我国在瘦肉精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瘦肉精治理工作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瘦肉精的检测技术仍需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仍存在一些漏洞等。
因此,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瘦肉精治理工作的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瘦肉精的监管和检测,提高市场监管的效果,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瘦肉精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为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
“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分析目录一、内容描述 (2)1. “瘦肉精”事件背景介绍 (2)2. 事件对公众生活和食品安全的影响 (3)二、事件爆发初期应对措施 (4)1. 政府部门的反应与公告 (6)2. 相关企业的应对策略 (6)3. 公众关注及舆论导向 (8)三、事件深化阶段的处理 (9)1. 更多企业被曝涉事 (10)2. 深入调查与证据收集 (12)3. 法律法规的跟进与完善 (13)四、信息公开与公众教育 (14)1. 信息透明化进程 (14)2. 公众健康教育与宣传 (16)3. 社会各界的参与与合作 (17)五、事件后续影响与反思 (18)1. 长期健康影响评估 (19)2. 企业社会责任与诚信问题 (21)3.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改进与完善 (21)六、结论与启示 (22)1. “瘦肉精”事件总结 (23)2. 对未来食品安全事件的启示与借鉴 (25)一、内容描述本文档旨在对“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案例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在面临类似危机时的有效应对策略和建议。
瘦肉精事件是指在养殖业中,部分养殖户为追求经济利益,使用违禁的瘦肉精类药物,导致食品安全问题。
这类事件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对此类事件的危机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首先介绍了瘦肉精事件的基本背景和影响,然后通过对多个具体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企业在面临瘦肉精事件危机时应采取的应对措施,包括及时回应、公开透明、积极沟通、承担责任等方面。
本文还提出了政府部门在应对瘦肉精事件危机时应发挥的作用,如加强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等。
本文对未来瘦肉精事件危机处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1. “瘦肉精”事件背景介绍瘦肉精事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其源头在于某些生猪养殖者为追求经济利益,违规使用瘦肉精这种药物来加速生猪生长,从而提高猪肉的质量和产量。
瘦肉精虽具有增加动物蛋白质合成和促进瘦肉增长的功效,但同时也具有严重的毒副作用。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
瘦肉精安全事件总瘦肉精一词在近年来不断被提及,而其中涉及的安全风险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群众关注。
瘦肉精是一种能够促进家畜生长、增加肌肉量的饲料添加剂,但是过度摄入往往会导致严重食品安全问题。
本文将从事件背景、事件影响、处理过程以及未来预判几个方面对瘦肉精安全事件进行总结。
1.事件背景瘦肉精在中国的使用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为了达到更佳的养殖效果,养殖场往往会在动物饲料中添加不同量的瘦肉精,但是瘦肉精的残留量一旦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在中国,极少有消费者能够分匹辨毫出,以至于瘦肉精问题成为了食品安全的头号公敌之一。
由于瘦肉精问题的严重性,各国政府纷纷采取了相应措施禁止其使用。
我国也随之颁布政策,规定禁止使用瘦肉精,并高度重视其预防控制工作。
然而,一些不负责任或者盈利驱动的养殖场或尝试循环利用废料的非法厂家仍旧在盲目使用瘦肉精。
此外,由于监管不足、监管措施不严等原因,这些非法添加者也被野蛮生长,并在市场上成为了顽固的事实,从而导致了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
2.事件影响食品安全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健康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瘦肉精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对人们的饮食安全带来暴击。
在已经发生的瘦肉精安全事件中,罪魁祸首主要都是那些不道德的商户,但是被误入利用了添加剂的消费者,也会因为自己的疏忽而在食用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
除了对消费者的影响,瘦肉精安全事件还会对中国的畜牧业和农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不负责任的养殖场会出售含有瘦肉精的猪肉、牛肉、羊肉等肉类,而这些肉类的毒害已经让消费者对于农业产物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长期以来,农业产值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支柱之一,瘦肉精安全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度,还会对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产生不良影响。
3.处理过程瘦肉精安全事件早在2002年就被公众知晓。
然而,这个问题在过去几年内迅速升温,不仅仅影响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也影响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
由于事件的影响很大,并且可能在未来产生连锁反应,相关部门也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加以制止和响应。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食品行业中的一起严重危机公关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2024年,双汇集团被曝光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了禁用的瘦肉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不满。
这起事件对双汇集团造成了严重的声誉损害,使其陷入了公众的信任危机中。
本文将对双汇“瘦肉精”事件进行分析,并从公关的角度探讨其危机处理与公关策略。
首先,双汇集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严重的声誉损害。
在这起事件曝光后,公众开始对双汇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怀疑,并对该品牌的信誉进行了质疑。
这对双汇集团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危机,因为声誉是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一旦受损很难恢复。
因此,双汇集团首先需要采取积极的公关措施,以修复声誉损害。
其次,双汇集团应该及时采取行动,积极回应公众关切。
在危机公关中,及时的态度和行动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双汇集团来说,他们应该迅速发表正式声明,承认事件的事实,并表示对公众的关切表示歉意,并保证将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传达出双汇集团的诚信和负责任的态度,并获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双汇集团需要与公共媒体合作,加强危机公关的沟通和传播。
危机公关中的媒体角色非常重要,他们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可以帮助企业传递信息和故事。
双汇集团需要积极与媒体合作,提供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回应公众的质疑和关注,并强调双汇集团采取的解决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公共媒体进行深入的采访和报道,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了解和认可。
第四,双汇集团应该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
在危机公关中,与消费者的沟通和互动是非常重要的。
双汇集团可以通过举办公开论坛、线上问答、市场调研等方式,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关切和需求,并积极采取措施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样可以增加双汇集团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和沟通,帮助企业恢复声誉。
第五,双汇集团需要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管体系建设。
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使用了被禁止使用的瘦肉精,这暴露出公司在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管方面存在严重问题。
双汇瘦肉精事件【甄选文档】
双汇瘦肉精事件第一部分:危机基本情况总结危机起源:2011年3•15特别行动中,央视曝光了河南知名企业双汇“瘦肉精”养猪一事。
瘦肉精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
但瘦肉精有着较强的毒性,长期使用有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诱发恶性肿瘤。
危机发展与演变:3月15日央视曝光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收购“瘦肉精”猪肉,更为严重的是,问题猪肉从河南出厂到抵达南京屠宰场过程中,一路凭借买来的“通行证”畅通无阻。
按道理说,一些加“瘦肉精”喂出来的猪,就算是在养殖环节没有被发现,那么到了贩运、屠宰和销售环节,也应该遭到查处。
但事实并非如此,记者调查发现,在河南省孟州市、沁阳市、温县和获嘉县,生猪养殖环节违禁使用“瘦肉精”几乎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当天下午双汇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双汇发展封住跌停,双汇表示正在调查济源“瘦肉精”事件。
3月16日双汇集团发布致歉声明,同时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
3月17日双汇集团再就“瘦肉精”事件发布声明,称将召回济源双汇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
3月20日河南省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济源市政府在全市7家双汇连锁店和59家双汇冷鲜肉专营店封存猪肉1878公斤,抽样46个,其中6个被检出“瘦肉精”。
3月23日双汇紧急召开4000多人规模的全国经销商视频会议,以应对下架危机,希望能重新启动市场。
3月25日双汇集团再次召开了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试图安抚处境艰难的供应商。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包括双汇集团所有管理层、漯河本部职工、经销商、部分新闻媒体等万人参加,双汇再次致歉并公布整顿举措4月12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肯定河南瘦肉精案的查处工作,通报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6名,收缴瘦肉精400余公斤,捣毁生产窝点1个,摧毁销售网络2个,查获一大批生产设备及销售票据。
4月16日,因“瘦肉精”事件停牌一个月的双汇发展4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对于“瘦肉精”事件的情况已基本核实清楚,双汇发展将于4月19日(下周二)复牌,同时将就核实情况进行公告。
河北青县瘦肉精事件调研报告
一、事件简介
二、相似问题与监管
三、瘦肉精及件简介
今年的“315”晚会爆出,河北养羊大县青 县惊现“瘦肉精羊”事件,羊肉常年销往河南、 无锡、天津等全国多地,且已经有十年之久。
添加了瘦肉精喂养的羊、猪等牲畜, 瘦肉率能提高10%以上。
瘦肉精肉竟销售十年已久
报道一只羊宰前被强行注水达3千克,事发 屠宰场日均屠宰活羊达2000只,旺季每天 屠宰量高达4000只 销售至山东、河南、安徽及江苏等地。
四最
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肃的问责
让违法者必须为此付出足以令其敬畏的代价、不能不敢心存任何侥幸 让监管者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同样不能不敢有任何懈怠,玩忽职守
加强化管理者执法效果和专业能力
此次315曝光的河北青县瘦肉精羊肉,为了 逃避检查,养殖户添加瘦肉精通常在宰前1 个月,如此推断,当地相关部门必定存在执 法力度不足,让不法分子长期逍遥法外。更 让人吃惊的是,在瘦肉精添加长达近10年的 时间中,在养殖环节、屠宰环节、销售环节 等均未被抽检或斩断。
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和预警机制
色
比较暗或比较深
喂养过瘦肉精的肉羊,肥肉很少甚至没有,消费者
购买时喜欢挑选瘦肉,这就是食品安全与卖相的 矛盾性
正常肉壁厚大约为3-4厘米,而瘦肉精羊肉壁厚2厘 米左右
暗红色
壁厚3-4cm
壁厚3-4cm
四、管控防止对策
加强化管理者执法效果和专业能力 加强风险源头管控和预警机制 推行举报线索的追查结案机制
“瘦肉精”
顾名思义,不是指一种具体的药物, 而是一类能够促进动物瘦肉生长的物 质。
青县一名饲料推销员称,加瘦肉精这种 事“差不多有十年了”。有贩羊的经纪人称,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案例及分析双汇瘦肉精事件是中国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的典型案例之一、这起事件涉及到一个知名食品企业,双汇集团,在其猪肉制品中被检测出使用瘦肉精。
该事件在舆论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双汇集团造成了很大的声誉危机。
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详细分析。
1.事件经过:2024年,中国媒体曝光了双汇集团使用瘦肉精的问题。
瘦肉精是一种被禁止使用在食品中的化学物质,它能够加速动物的生长,但对人体有害。
该事件的曝光立即引起了舆论的强烈关注。
2.公关危机管理不当的原因:(1)缺乏有效危机管理预案:在事件曝光之后,双汇集团并未及时作出回应,未能掌控舆论导向,并没有对事件进行透明度的处理。
(2)信息透明度不足:双汇集团在事件发生后,对事实情况未能及时和详细公开,缺少有效的沟通和解释。
(3)缺乏建立公众信任的措施:由于双汇集团长期以来在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和品牌信誉,公众对其品牌具有较高的信任度。
然而,在这起事件中,双汇集团未能积极采取行动来维护其声誉,未能建立公众对其品牌的信任。
3.危机公关管理措施:(1)及时回应:双汇集团需要在事件发生后及时回应,并就事件进行全面的调查。
要迅速采取行动来制止使用瘦肉精,并向公众保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产品品质。
此外,还应及早公布调查结果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2)加强信息透明度:在事件发生后,双汇集团应当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包括事件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等。
这样可以增加公众对双汇集团的信任度,并让公众对事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积极回应舆论关切:社交媒体是舆论传播的重要渠道,双汇集团应该积极主动地回应公众和媒体的关切,提供实时的回应和更新,并积极与关注者互动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和担忧。
4.教训和启示:(1)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预案:企业应事先制定好危机管理预案,以便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行动。
这包括明确的责任分工、信息发布渠道以及公关活动的安排等。
(2)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建立更加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我国瘦肉精事件指的是2011年至2012年,中国发生了多起猪肉中检出瘦肉精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以下是对该事件的总结分析。
瘦肉精是一种促进瘦肉生长的药物,一般不被许可在动物饲料中使用。
瘦肉精会从动物体内残留在其肉类中,如果人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类,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包括心脏病、癌症等多种疾病。
因此,国际上绝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都禁止使用瘦肉精。
但在中国,由于长期存在的利益驱使和监管漏洞,瘦肉精被不法商家广泛使用。
2011年,湖南衡阳一家餐馆就因使用含有瘦肉精的猪肉制作食物,导致10名食客突发心梗而死亡,引起全国关注。
此后,在湖南、辽宁、北京等多个食品市场和餐饮场所,又接连发生了检出瘦肉精的事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在这一事件中,公众对监管部门、食品生产企业以及商家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监管部门未能有效履行监管职责,监管措施不力、不透明,导致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规避监管。
食品生产企业也未能严格控制猪肉的来源,以及对生产流程的合规性进行有效管理。
针对瘦肉精事件,国家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出了多份通知和文件,规范了有关的市场和生产管理,加强了对瘦肉精的检测和监管。
同时,各监管部门也加强了对食品生产企业和商家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增强了监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总体来看,瘦肉精事件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一起重大事件,揭示了监管制度和管理的漏洞,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通过该事件的教训,社会各方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落实,确保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
我国瘦肉精事件总结近年来,我国瘦肉精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瘦肉精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畜牧业中的饲料添加剂,可以促进肉类生长,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然而,由于瘦肉精过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其使用在很多国家都受到了限制。
在我国,瘦肉精事件已经多次发生,给人民群众和畜牧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本文将从事件的发生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事件的发生原因瘦肉精事件的发生有很多原因,其中包括制度不健全、监管失职、行业利益驱动等因素。
首先,我国瘦肉精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监管责任不够明确,存在监管盲区和漏洞。
其次,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监管瘦肉精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违规行为和利益共享,导致瘦肉精被广泛使用。
此外,养殖业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行业,行业内部的私利和利益驱动也是瘦肉精问题多发的原因之一。
事件对我国的影响瘦肉精事件对我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瘦肉精等添加剂对食品安全产生一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加。
2.养殖业的信誉受损。
由于瘦肉精事件多发,消费者对养殖业的信任度不断降低,对从业人员的质疑和监管的严格要求也不断提升。
3.影响我国与国际间的贸易关系。
如果我国在瘦肉精管理上不能得到明确和有效的规定,就会影响其他国家对我国的贸易信任和国际形象。
应对措施针对目前瘦肉精事件多发的问题,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中包括:1.加强瘦肉精管理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使其更具实际可操作性。
2.明确监管责任和流程,提高监管的能力和水平,使监管更加科学严密和高效。
3.加强行业自律,鼓励养殖行业人员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自觉遏制瘦肉精的使用。
4.增加公众意识和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和避免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瘦肉精事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国家形象的建设。
在应对瘦肉精问题上,政府、行业人员和消费者均应该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养殖业的发展。
论生猪屠宰瘦肉精检测现状与优化方法
论生猪屠宰瘦肉精检测现状与优化方法随着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猪肉成为我国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要食品之一。
由于生长促进剂、激素和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的滥用,肉类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瘦肉精成为备受争议和关注的焦点。
而瘦肉精检测作为保障肉类安全的重要环节,其现状和优化方法尤为重要。
一、瘦肉精的现状瘦肉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荷尔蒙,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猪体脂肪的消耗,减少猪肉中的脂肪含量,从而使猪肉更加“瘦”。
瘦肉精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长期摄入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调,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我国禁止在猪肉生产中使用瘦肉精。
由于瘦肉精能够显著提高生猪的生长速度,减少饲料成本,并且对肉质有所改善,因此在一些不法商贩和养殖户中仍然存在非法使用瘦肉精的行为。
当前,瘦肉精检测在我国的现状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瘦肉精检测技术不够成熟,存在着一定的漏检率和误检率。
监管部门对瘦肉精的检测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违法行为的滋生。
怎样优化瘦肉精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瘦肉精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来进行。
化学方法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猪肉中的瘦肉精进行检测。
这种方法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并且对样品的处理有一定要求,操作起来比较繁琐。
生物学方法则是通过检测猪尿样或者血样中的激素水平来判断瘦肉精的使用情况。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存在着一定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瘦肉精的检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 检测方法不够成熟。
目前的瘦肉精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漏检率和误检率,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准确检测。
尤其是在一些小作坊和农村地区,由于设备和技术的限制,检测的质量更是参差不齐。
2. 检测成本高。
目前的瘦肉精检测方法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导致了检测成本较高。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监管部门对猪肉质量的监督和抽检力度。
3. 检测周期长。
目前的瘦肉精检测方法需要送样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周期较长,无法满足快速检测的需求。
我国食品行业“瘦肉精”的现状分析
天津 宝迪农业科技股份 有限公 司肉类加 工分公 司 天津
摘 要
3 10 0 80
主要对“ 肉精” 瘦 种类进行 了简要介 绍, 对其作 用和利 弊进行 了分析 。并列举 了几种 常用的检 测方法 ,
同 时 分 析 了我 国一 些 企 业 在 “ 肉精 ” 测 与 管理 方 面 的 重要 举措 。 瘦 检
检测 法 、 气相 色谱 一质谱 法 ( C—MS 、高效 液相 色 G ) 谱法 ( P C 、 免疫 吸附法( LS 、 H L )酶联 E IA)液相 色谱 一 质
谱/ 质谱 法 ( P C—MS M ) 。参 见 S / 9 4— HL / S N T12 20 0 7进 出 口动 物源食 品 中克伦 特 罗 、 克多 巴胺 、 莱 沙 丁胺 醇 、 特布 他林 残 留量 的检 测方 法 , B T50 .9 G / 0 9 12
5 结 束 语
完 善猪 肉食 品安 全监 测体 系是 我 国社 会 发 展 的
4 蒋士强. 国食 品安全保 障体 系建 设 和检测 技术 的现 状 我 [ ] 分析仪器 , 0 8 ( ) 1— J. 20 ,3 : 5
( 收稿 日期 2 1 — 6—1 ) 01 0 6
需要 , 增强 我 国人 民体 质 的需 要 , 是保 证 人 民群 是 更
发 展意识 。
有形 成 明确 的管 理 体 系 与 职责 划 分 , 使 “ 肉精 ” 致 瘦
屡禁 不 止 。
随着 人们 生 活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高 , 食 品 安 全 的 对 重 视程度 不 断 加 强 , 国相 关 部 门也 在 不 断 出 台 各 我
2 “ 肉精’ 瘦 ’ 的检测方法研究
在处 理该 问题 上表 现 出 了很 大 的社 会 责 任感 。有 的 企业 也在 不 断研究 和开 发简 便 、 速 、 快 准确 的检 测方 法, 利于企 业操 作运 行 。 天津 宝迪 为 一 家 集 饲 料 、 养殖 、 宰 、 屠 肉类 加 工
“瘦肉精”重现江湖,监管不能放松
本栏目以向广大读者提供,最新的兽药市场行情信息和疾病流行预测为宗旨,主要介绍当前的市场行情、走势及预测分析,欢迎来稿!E—mail:sysc.**********引领兽药市场/直面兽药销售/沟通兽药产销/探索营销之道“瘦肉精”重现江湖,监管不能放松杨锋刘国信山西省阳城县畜牧兽医局今年央视“3.15冶晚会,曝光了河北青县不少养羊场户违禁使用“瘦肉精”饲养的肉养,逃避监管流入河南郑州等地的新闻,使“瘦肉精”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遥事实上,多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将“瘦肉精”列为禁用品进行严格监管,但在养殖生产中非法添加“瘦肉精”的行为仍然屡禁不绝遥那么,“瘦肉精”究竟包括哪些成分?它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危害?为何在养殖生产中屡禁不止?如何进一步强化监管?再次受到广泛关注遥“瘦肉精”重现江湖3月15日,是一年一度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遥央视2021年“3・15”晚会,对号称“养羊大县”的河北省青县养羊产业中违法添加瘦肉精的问题进行了曝光遥河北青县是重要的养羊基地,每年岀栏肉养70多万只,但养殖户为了增加岀肉率、多卖钱,在养羊过程中往饲料中添加瘦肉精已成公开的“秘密”。
据央视报道,记者在采访时有饲料推销员表示,使用瘦肉精喂羊的做法在当地“差不多有十年了”。
巧合的是,“瘦肉精”一词被广大消费者知悉,正源于十年前央视3-15晚会上的曝光遥近年来,有关部门也不时通报,在畜禽类食用农产品中屡次检岀瘦肉精成分遥那么,何为“瘦肉精”?养殖者为什么热衷使用它?“瘦肉精”是人们对盐酸克伦特罗尧莱克多巴胺等类物质的特定俗称遥其实,这些药物既非兽药,也非饲料添加剂,而是人工合成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P-兴奋剂)。
在我国,传统意义上的“瘦肉精”特指盐酸克伦特罗遥该药物于1964年由美国首次合成并获得专利,它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在药物剂量下,具有松弛气管平滑肌的作用,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人的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哮喘性呼吸系统疾病遥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一家公司意外地发现,将一定量的盐酸克伦特罗药物添加于饲料中,可明显地促进动物生长,并增加瘦肉率遥_________编辑部电话:*************_______业务微信131****1261编辑微信alili108913市场观察■市场观察H 随后,这一发现在一些国家被应用于养殖业遥上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一些养猪场推广使用,效果确实灵验遥研究证明,盐酸克伦特罗进入动物机体后具有分布快、代谢慢的特点,动物吃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饲料后能够改变营养的代谢途径,重新分配脂肪与肌肉的比例,促进肌肉尧特别是骨骼肌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的合成和积累,从而使生长速度加快,瘦肉相对增加,脂肪相对减少,使生猪看上去毛皮光亮,肌肉发达,体态健美,肉羊岀肉率增加,肉色鲜美遥一般来说,饲料中添加适量盐酸克伦特罗后,可使饲料转化率尧生长速率尧酮体瘦肉率提高10%以上,因此,人们将这种药物习惯上称作“瘦肉精”。
瘦肉精生产销售网已全部摧毁
瘦肉精生产销售网已全部摧毁
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在12日开幕的第九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说,今年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以来,农业部、公安部等9个部门紧密配合,重拳出击,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陈晓华说,现已侦破瘦肉精案件12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80余人,查获瘦肉精非法生产线12条,捣毁非法加工仓储窝点19个,查处涉案企业30余家,缴获瘦肉精成品2.5吨,瘦肉精地下非法生产销售的网络已基本全部摧毁。
陈晓华指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呈现稳中有升、逐步向好的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蔬菜、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7.4%、99.5%和96.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瘦肉精”事件与负面新闻报道的现状
作者:张国斌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8期
摘要:负面新闻报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报道形式,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关注,适度报道负面新闻信息则更能充分地发挥媒体的引导舆论与监督职能,本文从“瘦肉精”事件入手,剖析负面新闻报道的特点、积极作用及其发展困境和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瘦肉精”事件负面新闻舆论监督
自新闻媒体诞生以来,负面新闻报道便伴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发展。
普利策在论述现代报刊的社会使命时说:“报纸的生命就在于‘暴露’,这种暴露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一是社会问题。
报纸应当监督政府官员的表现,对任何一种腐化堕落和错误都进行曝光。
一个自由而有责任的报纸应当试图使‘政府官员、公务员、社会各机关和司法系统尽心尽职,履行责任’。
”①无论是报纸还是其他形式媒体,舆论监督功能是其最根本的社会职能,它们有监督社会引导舆论的使命。
自从“3·15”之后,新闻媒体对“瘦肉精”事件的报道在人们的生活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作为一种负面新闻报道,充分发挥了其舆论监督的职能,完全地体现了负面新闻的特征以及它的现状与不足。
负面新闻的定义与特点
负面新闻作为媒体新闻传播的一项内容,日益占据了重要地位。
关于负面新闻的界定,新闻学界有不同的说法。
如杨保军教授认为:“负面新闻(报道),是指对负面新闻事实的报道。
”张威教授认为:“负面报道聚焦于那些与现行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相冲突的事件以及一切反常现象。
对于具有社会内容的负面报道来说,它的目的不在于歌颂光明或者倡导精神,而在于反映和暴露社会敏感灰暗的一面,以使公众瞩目、警醒和震惊。
”②
总体而言,负面新闻的内涵是指“消极的(或不好的、有害的)新闻信息”。
负面新闻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和复杂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也是负面新闻最显著的特征。
突发性,是指负面新闻事件的报道是突然的,没有预报与提醒。
在“3·15”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央视报道“瘦肉精”事件对双汇以及全国广大消费者来说也同样是突如其来,给消费者一个毫无准备的意外,也让这次事件的主角双汇措手不及。
敏感性,是指负面新闻一旦发生,能迅速刺激受众心理,引起受众的强烈震撼和密切关注。
“瘦肉精”事件发生之后,双汇股票当天跌停,全国上下对“瘦肉精”事件异常关注,一时间成为全国上下议论的焦点。
复杂性,负面新闻的复杂性,主要是其产生的原因复杂,其产生的影响深远,受众对负面新闻的认识、心理与行为反应复杂。
负面新闻产生的原因分为主客观原因。
其中主观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由于受众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复杂因素,这就决定了他们接受负面新闻事实的心理能力和认知能力是复杂的。
“瘦肉精”事件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不是简单的,它产生的影响同样也是复杂的。
负面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媒体与国际传媒理念接轨,负面新闻报道在数量上和深度广度上都有较大的突破。
在负面新闻报道中,坚持新闻的根本原则,适度地把握负面新闻的负面性,能够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负面新闻的正确适度传播有利于国家相关法规和制度的完善。
负面新闻事实自身的好坏、受众对它的认识以及其传播的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传播的社会效果。
负面新闻报道的信息大多是存在一段时间之后才被媒体发现,并不是一开始就能被报道,然而这些负面新闻信息一旦被媒体报道出来就会产生轰动效应,备受人们关注,上自国家领导下至普通受众。
通过“瘦肉精”事件,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关注检疫部门的监督检测职能,近日全国各地加强食品添加剂市场监管,以防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发生。
负面新闻的正确适度传播能够成为一种积极而有效的激励手段。
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能够使受众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从而刺激受众思考如何解决新闻反映的问题,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生活发展。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们在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社会问题。
负面新闻报道将这些问题揭露出来引起人们的关注。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这次“瘦肉精”事件再次将食品安全问题提上议程,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刺激人们去积极寻找如何消除威胁人们身体健康因素的途径。
由此可见,媒体准确地把握负面新闻报道潜在的社会价值,其激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负面新闻的适度传播更能彰显媒体舆论监督职能。
我国媒体有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然而负面新闻报道的舆论监督的功能更明显,主要是因为它通过对社会中不良现象进行揭露报道,引导社会舆论,给社会一定的警示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不良社会现象的滋生与蔓延。
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是秘密进行不为大多数受众所知,新闻媒体将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报道出来,从而引起强烈的社会舆论,发挥其舆论监督的社会职能。
“瘦肉精”事件是由央视报道出来的,多家媒体进行追踪报道,这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强烈的舆论台风。
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受众议论的焦点,然而这次事件的主角双汇集团也是受众谈论的焦点,虽然生猪检测检疫的职责不全在双汇,然而双汇作为广大消费者信赖的品牌,出现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在多家媒体追踪报道之下,双汇推出多项安全措施确保食品安全,尤其是“瘦肉精”生猪在线全检,每年多增加2亿至3亿元的生产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负面新闻报道适度传播更能体现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负面新闻报道的现状冷思考
负面新闻报道日渐式微。
尽管负面新闻报道随着报纸的诞生而存在,然而在我国成立初期却是一个禁区,学术界很少触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报道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弘扬正气依然是媒体的主旋律,然而媒体负面新闻报道也逐渐发展起来了。
但是负面新闻报道的敏感性与复杂性让其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近几年来,受众感觉到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中舆论监督内容所占的比例明显下滑。
《南方周末》也在市场发展中被磨平了棱角,负面新闻报道在整个报道比例中占的比例逐年下滑。
负面新闻报道感情色彩较浓。
负面新闻报道一旦出现,就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往往一家媒体报道出突发事件,其他的媒体会争相追踪报道。
客观公正才是新闻的根本命脉,然而,有的媒体在追踪负面新闻报道的时候往往带着感情色彩,主观意识比较强。
自从央视报道了“瘦肉精”事件之后,国内其他媒体也争相追踪报道,在媒体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也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这次事件关系着食品安全,关系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这让广大消费者对双汇失望,同时也对政府的监督检疫部门失望,新闻记者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难免有失公允,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食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政府部门的监管显得格外重要,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还有其他一系列相关的技术标准。
从中央到地方逐级都有相关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管部门来负责食品检查。
在我国对“瘦肉精”的检测是由多部门共管的,然而由于某些监管检测部门的失职以及双汇检测部门员工的失职,让喂有“瘦肉精”的猪流入双汇。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多种原因造成的,然而大多媒体却把原因指向双汇并进行跟踪报道,把舆论的焦点转移到双汇身上,鲜有媒体深度挖掘造成“瘦肉精”事件的其他重要因素,国家检疫部门的失职在此事件中可谓是重中之重,然而却被媒体大大地忽视了。
3月31日双汇召开万人职工大会,有位经销商在大会上激动地喊了“万岁”,这让媒体记者大肆炒作了一番,众说纷纭,不了解内情的人说是双汇公关作秀。
然而,据双汇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这个高喊“万岁”的经销商已经经营双汇产品十几年了,他今日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双汇,所以他在激动之余高喊了几声“万岁”,这就让有些不知内情的记者带着感情色彩来报道。
也少有媒体去挖掘这件事情背后的真相。
通过这次事件,不难发现多数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上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舆论导向有少许偏离客观公正,透过此次事件却反映出我国媒体在报道类似负面新闻的现状及问题。
注释:
①张威:《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358页。
②赵云泽:《中国报刊负面新闻近年的发展变化》,《国际新闻界》,2009(3)。
(作者单位:证券日报社)
编校: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