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鸳鸯赏析

合集下载

鸳鸯诗词名句

鸳鸯诗词名句

鸳鸯诗词名句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鸳鸯诗词的来源与象征意义
2.鸳鸯诗词中的经典名句
3.鸳鸯诗词在现代文化中的应用和价值
正文
鸳鸯,这一对形影不离的水禽,自古以来就是爱情的象征。

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尤其是诗词歌赋中,鸳鸯经常被用来比喻夫妻之间深厚的感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鸳鸯诗词中的经典名句,感受那份美好的情感。

首先,鸳鸯诗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诗经》时代。

在《小雅·鸳鸯》一诗中,就有“鸳鸯于飞,翱翔其空”的描述,形象地描绘了鸳鸯在空中翩翩起舞的美丽景象。

后来,这一意象逐渐演变为对夫妻之间美好感情的象征。

在众多鸳鸯诗词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

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以“银烛秋光冷画屏”烘托出鸳鸯的形单影只,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

再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飞烟散尽瘦无际,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诗中以鸳鸯为喻,抒发了词人对失去的爱情的痛苦和无奈。

时至今日,鸳鸯诗词仍然在现代文化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无论是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鸳鸯都成为了一种象征美好爱情的符号。

人们用鸳鸯来表达对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总之,鸳鸯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优美的诗句、深刻的寓意,传承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鸳鸯》原文及翻译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原文

《鸳鸯》原文及翻译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原文

《鸳鸯》原文及翻译乔太守乱点鸳鸯谱原文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诗经中《鸳鸯》原文,《鸳鸯》原文翻译,诗经的来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一、《鸳鸯》原文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二、《鸳鸯》原文翻译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

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

祝福君子万年寿,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

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

祝福君子万年寿,福禄齐享永相保。

三、诗经由来《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提示:以上是诗经中《鸳鸯》原文,《鸳鸯》原文翻译,诗经由来,查字典语文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诗经·鸳鸯全文

诗经·鸳鸯全文

诗经·鸳鸯全文
鸳鸯原文及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
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注释
⑴鸳鸯:鸭科水鸟名。

古人以此鸟雌雄双居,永不分离,故称之为匹鸟。

⑵毕:长柄的小网。

罗:无柄的捕鸟网。

⑶宜:《说文解字》:宜,所安也。

引申为享。

⑷粱:筑在河湖池中拦鱼的水坝。

⑸戢(j ):插。

⑹遐:远。

⑺乘(sh ng):四匹马拉的车子。

乘马引申为拉车的马。

厩:马棚。

⑻摧(cu ):通莝,铡草喂马。

郑笺:今莝字也。

《说文解字》:莝,斩刍也。

秣(m ):用粮食喂马。

⑼艾:养。

⑽绥:安。

古诗词“鸳鸯”解读

古诗词“鸳鸯”解读

古诗词“鸳鸯”解读作者:李华彬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11期摘要:诗词解读向来有“诗无达诂”之说,“鸳鸯”一词由于词意的递延、时代的变迁等原因,在文本解读中常会发生淆乱,厘清词旨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本真意。

关键词:鸳鸯解读古诗词鸳鸯是人所共知的一种水鸟,提起此种水鸟,总是令人不自觉地生发绯想。

该鸟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和沿海地区,鸳指雄鸟,鸯指雌鸟,合成后统称鸳鸯,亦可称雄鸳鸯、雌鸳鸯。

在中国古代民族文化中,鸳鸯鸟被描述为爱情忠贞的象征,古典诗文多有歌咏,许多刺绣、年画、剪纸、花鸟画等也常以此鸟取材,往往能起到意在言外之功,一种甜蜜的、令人向往的爱情伊甸园仿佛就在眼前。

这种独特的文化意象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心理意义已经融于我国人民的潜意识里,至今仍然活跃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例如一些婚介机构起名“金鸳鸯”,就具有代表性。

《诗经·小雅》最早赋予了鸳鸯鸟象征美好婚姻的涵义:“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对本诗旨义的解释主要以明人何楷为代表:“以《白华》之诗证之,其第七章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是诗亦有‘在梁’二语,词旨昭然。

诗人追美其初昏。

凡诗言‘于飞’者六,其以雌雄连言者,惟‘凤凰于飞’及此‘鸳鸯于飞’耳。

”清人姚际恒、方玉润都赞同何说,认为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

理解而言,这一说法更通达,可解作贺婚诗,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无疑更贴近诗旨,更容易为民间接受。

汉代无名氏绝句云:“南山一桂树,上有双鸳鸯。

千年长交颈,欢爱不相忘。

”汉乐府经典《古诗十九首》有:“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中学经典课文《孔雀东南飞》中有:“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

国学宝典诗经:《鸳鸯》原文译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鸳鸯》原文译文赏析

国学宝典诗经:《鸳鸯》原文译文赏析《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注释】⑴鸳鸯:鸭科水鸟名。

古人以此鸟雌雄双居,永不分离,故称之为“匹鸟”。

⑵毕:长柄的小网。

罗:无柄的捕鸟网。

⑶宜:《说文解字》:“宜,所安也。

”引申为享。

⑷粱:筑在河湖池中拦鱼的水坝。

⑸戢(jí):插。

⑹遐:远。

⑺乘(shèng):四匹马拉的车子。

乘马引申为拉车的马。

厩:马棚。

⑻摧(cuò):通“莝”,铡草喂马。

郑笺:“今莝字也。

”《说文解字》:“莝,斩刍也。

”秣(mò):用粮食喂马。

⑼艾:养。

⑽绥:安。

【译文】鸳鸯双双轻飞行,遭遇大小罗与网。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

好人万年寿而康,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齐享永相保。

【赏析】此诗出于《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对此诗旨义的解释历代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以为“刺幽王也。

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前二章鸳鸯为兴,言交于万物有道奉一物以例余也。

后二章又以刍秣之式兴奉养有节。

”一是以明代人何楷为代表,谓“以《白华》之诗证之,其第七章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是诗亦有‘在梁’二语,词旨昭然。

诗人追美其初昏(婚)。

凡诗言‘于飞’者六,其以雌雄连言者,惟‘凤凰于飞’及此‘鸳鸯于飞’耳。

《乘马》二章,皆咏亲迎之事而因以致其祷颂之意。

《汉广》之诗曰:‘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亦同。

”(《诗经世本古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也都赞同何说,认为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

相比而言,这一说法更为通达,因为鸳鸯作为匹鸟的文化底蕴与“交于万物有道”没有任何合理的关联。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诗经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诗经

1、毕:罗网。《集传》:“毕,小网长柄也。罗,网也。” 2、福禄宜之:《通释》:“福禄宜之,犹言福禄绥之,宜、绥皆安也。” 3、戢(及jí ):收敛。《释文》:“戢,《韩诗》云:”捷也。‘捷其噣 (咒zhòu)于左也。“ 4、遐(峡xiá):长久。《郑笺》:“遐,远也。远犹久也。” 5、厩(旧jiù):马棚,泛指牲口棚。 6、摧(错cuò):铡碎的草。秣(莫mò):用来喂马的杂谷。《释文》: “摧(错cuò),刍(除chú)也。秣,谷马也。” 7、艾:养育。《通释》:“《尔雅o释诂》:”艾,相也。‘艾之谓辅助之。 “ 8、绥(虽suī):安定。
参考译文

鸳鸯鸟儿双双飞,捕它用网又用毕。祝贺君 子寿万年,安享福禄永相宜。 鸳鸯双双在鱼梁,嘴巴插进左翅膀。祝贺君 子寿万年,安享福禄永不亡。 四匹马儿在马房,又喂草料又喂粮。祝贺君 子寿万年,助你福禄长安享。 四匹马儿拴马槽,又喂粮食又喂草。祝贺君 子寿万年,安享福禄永远好。
甫田之什 鸳鸯
小雅(诗经)
云库网 专业PPT/商务演示设计制作
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题解] 祝贺贵族新婚,长保福禄。
注释

22《诗经》两首

22《诗经》两首

情感专一的鸟儿鸳鸯几乎成为永恒爱情的象征,普遍认为鸳鸯一旦结为伴侣,便终生不离不弃,一方死亡,另一方将不再另觅新欢。

实际并非如此,对鸳鸯来说,如果其中的一方不幸亡故,另一方将会另外再选择它的新的伴侣,过它的新的生活。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和传说中的爱情模范鸳鸯相比,颇讨人嫌的乌鸦在爱情忠贞问题上,倒是出人意料的钟情。

乌鸦一生中只有一个异性伴侣,而且,雄性乌鸦还刻意到处寻找一些闪闪发光的玩具,献给母乌鸦,以博其欢心。

在鸟类中,天鹅也是一夫一妻制的忠实执行者:若其中的一只天鹅死了,另一只将终身不再另觅新欢,并以独身而终老。

除了天鹅外,鸟类的“模范夫妻”,还有鸬鹚,鸬鹚lúcí一旦结为伴侣,将永不分离,至死不离不弃。

教学设计一导入师:爱情是上帝赐予我们人类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有了爱,我们的心会变得充实而喜悦;因为爱,我们的生命也揉进了悲伤。

于是,人世间上演了一幕幕爱的悲喜乐章。

同学们,你们听过哪些有关爱情的诗句呢?“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两句我很喜欢:“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师: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

(停顿)爱情是无比美好的,可它有时候又让人心酸,同学们,这样的感觉两千多年前的人们就有了。

让我们一同打开历史,去聆听两首缠绵悱恻的情歌。

二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划分节奏)三寓诗于画师:通过刚才的环节,我相信同学们已经融入了诗句当中,和诗的情与景展开了一番对话。

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内容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师:同学们,诗中的鸟和人有什么共同点吗?生:鸟的一唱一和与人的爱情应该是相通的吧。

师:原本要表现男女之间的爱情,却要从景和物写起,自然地引发到人的情感和活动中。

这种写法在《诗经》中是比较常见的,这种手法叫“兴”或“见物起兴”。

同学们,就这首诗的内容,你们还有补充的吗?生:这个男主人公有点小聪明,他弹琴鼓瑟去接近那个女子,还敲着钟鼓让她快乐。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鸳鸯甫田之什小雅诗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鸳鸯甫田之什小雅诗经

鉴赏
玉炉冰簟鸳鸯锦,粉融香汗流山枕。帘外辘轳声,敛眉含笑惊。柳阴 烟漠漠,低鬓蝉钗落。须作一生拌,尽君今日欢。薄命怜卿甘做妾? 鸳鸯经常成双入对,在水面上相亲相爱,悠闲自得,风韵迷人。它们 时而跃入水中,引颈击水,追逐嘻戏,时而又爬上岸来,抖落身上的 水珠,用桔红色的嘴精心地梳理着华丽的羽毛。此情此景,勾起多少 文人墨客的翩蹁联想,唐朝李白有:“七十紫鸳鸯,双双戏亭幽”, 杜甫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孟郊有“梧桐相持老,鸳鸯会 双死”,杜牧有“尽日无云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苏庠有“属 玉双飞水满塘,菰蒲深处浴鸳鸯”,以及“只成好日何辞死,愿羡鸳 鸯不羡仙”,“鸟语花香三月春,鸳鸯交颈双双飞”等等。崔珏还因 一首《和友人鸳鸯之诗》:“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 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映雾尽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蓝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而名声大振,被称为崔鸳鸯 。
鸳鸯
题解:贺婚诗。 【原文】 鸳鸯于飞1,毕之罗之2。君子万年,福禄宜之3。 鸳鸯在梁4,戢其左翼5。君子万年,宜其遐福6。 乘马在厩7,摧之秣之8。君子万年,福禄艾之9。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10。
鸳鸯
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好人万 年寿而康,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好人万 年寿而康,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好人万 年寿而康,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好人万 年寿而康,福禄齐享永相保。
鉴赏
还过些日,便是西方之情人节,相爱的人们乘此良机互赠 礼物,或者大快朵颐,成就了商家的消费额,当前之经济 衰退,何不天天过节,快乐相对,一来消耗存货,刺激经 济;二来满足效用,当个撞钟和尚蛮好的,此乃笑话。若 是时空阻隔的情人,虽怨遥夜之长,但也不用像古人之“ 竟夕起相思”,网上预订,异地送花,快捷方便。电脑视 频,只要防止被网络偷窥就好。看古人多苦,只能在想象 中沉湎“既见君子,其乐如何?”“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 ,真是可叹! 技术进步虽然改变了庆祝和舒缓思念的表达方式,但思念 的内核确是亘古不变。祝愿天下有情人共享幸福浪漫,我 们每个人都是血肉有情之品,我们天下人共享和平幸福, 父母,兄弟,儿女。。。。。。

鸳鸯,在兄弟和夫妻间徘徊

鸳鸯,在兄弟和夫妻间徘徊

鸳鸯,在兄弟和夫妻间徘徊作者:赵序茅来源:《百科知识》2018年第16期鸳鸯作为一种观赏性水鸟,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鸳鸯》。

小雅成书于周朝,那个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有对鸳鸯的描述。

时至今日,文化中的鸳鸯依旧流传,自然界中的鸳鸯也生生不息。

《诗经·小雅·鸳鸯》这首诗表达什么呢?这首诗为祝贺新婚,以鸳鸯起兴,象征新婚夫妇像鸳鸯成双成对,永不分离,而秣马迎归,正是婚娶的描写,落实新婚中的“迎娶”。

遵循诗经的写法,我们就要回归到兴的主角—鸳鸯。

《诗经·小雅·鸳鸯》中有一句描述鸳鸯的场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毕和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

“毕”的甲骨文原字上端像网形,下端是柄。

金文又在上面加个“田”,意思是田猎所用的网。

毕的字源与禽在甲骨文中是同一个字,后分化,说明它是捕鸟的工具。

罗的字源,表示鸟落在网罩里。

金文表示用手中的牵索控制网罩。

《诗经·王风·兔爰》载有“兔爰爰,雉离于罗”。

毕之罗之就是古人用网抓鸟。

为何要抓鸳鸯呢,并且还是用鸟网抓?古人(包括现代人)抓捕野生动物,无外乎是吃肉、饲养、取其毛发。

那么对于鸳鸯这种会飞的游禽而言,如果仅仅是吃肉或者取其羽毛的话,用弓箭猎杀,哪怕是用碎石击打,效率会更高。

为何偏偏选用网去抓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抓活的。

抓到之后呢,“君子萬年,福禄宜之”。

你看,前半句说抓鸳鸯,后半句就讲到君子的福禄。

这说明鸳鸯在当时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如果不能信服的话,还有考古为证,即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

漆盒一般是放首饰用的。

鸳鸯形漆盒是我国现存最早将鸳鸯作为吉祥物的艺术品。

为何会在湖北出现呢?从鸳鸯分布看,湖北随州是鸳鸯的越冬区。

鸳鸯越冬的时候有集群现象,当地人是很容易发现的。

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活捉鸳鸯可能作为吉祥物,和婚嫁有何关系呢?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意思就是鸳鸯立于水中的小岛上,喙部插在左翼。

诗经的鉴赏

诗经的鉴赏

诗经的鉴赏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

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

这二章一动一静,描摹毕肖,既是对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写照,也是对婚姻的主观要求和美好希望。

生活之中,欢乐与痛苦必然并存,既有甜蜜的欣悦,也有凄苦的哀愁,但只要双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苦乐之中就都有幸福在,又何所惧呢!诗人以鸳鸯比喻夫妻,贴切自然,易于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其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原型,为后世所普遍接受。

诗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马,兴结婚亲迎之礼,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

抓住亲迎所用的厩中肥马这一典型细节,引发人对婚礼情景的丰富联想:隆重、热烈、喜庆;并且厩有肥马也反映着生活的富足。

这都含蓄地暗示了婚姻美好的客观条件:男女般配,郎才女貌,感情专一,家产丰裕;反映了诗人的婚姻价值观念,也是对理想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礼赞。

【作者简介】金地藏,新罗(今朝鲜)僧人,真名金乔觉。

据说,金乔觉早年曾经来大唐留学,汉学修养颇深,其诗作被收入《全唐诗》。

此间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自诲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

”于是回国后,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

唐开元七年(719),金乔觉24岁时,带着神犬谛听,西渡来华,初抵江南,卸舟登陆,几经辗转,卓锡九华。

位于九华山麓的“九华行祠”为其初上山的栖身之处。

九华山上的金仙洞、地藏泉、神光岭,都留下他的足印。

金乔觉于唐开元七年(719年)到中国安徽青阳县九华山授法,并实行农禅制度,披荆斩棘,择地栽茶。

名副其实的爱情鸟…鸳鸯

名副其实的爱情鸟…鸳鸯

名副其实的爱情鸟…鸳鸯
在中国象征爱情的动物是鸳鸯,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游水嬉戏。

不过关于鸳鸯夫妇生活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这是《诗经·小雅·鸳鸯》中以鸳鸯来描述爱情的诗句。

汉代乐府名作《孔雀东南飞》中,也以鸳鸯来比喻焦仲卿和刘兰芝坚贞不渝的爱情。

唐代诗人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一诗,更是用“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来表达对爱情的期盼。

中国古人为何会把鸳鸯作为爱情的象征?
鸳鸯是一种漂亮的水禽,属于雁形目鸭科。

雄鸟羽毛艳丽,翅上有棕黄色装饰性帆状饰羽,雌鸟的颜色则相对黯淡,较为雅致。

鸳鸯雌雄的特征非常明显,古人以“鸳”命名雄鸟,以“鸯”命名雌鸟。

鸳鸯在求偶期多是一雄一雌活动,常常一起追逐飞行。

雄鸟会紧紧跟在雌鸟身后,偶尔也会喂雌鸟小鱼以献殷勤。

雄鸟和雌鸟亦常在一起相互梳理羽毛,看起来非常亲密。

古人应该是观察到了这种鸟类出双入对的现象,因而视鸳鸯为忠贞爱情的象征。

《小雅·鸳鸯》赏析

《小雅·鸳鸯》赏析

《小雅·鸳鸯》赏析《鸳鸯》,《诗经·小雅·甫田之什》的一篇。

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四章,每章四句。

这是一首祝贺贵族结婚的诗。

诗歌前二章以鸳鸯起兴,后二章以马起兴。

鸳鸯是成双成对的鸟,马和亲迎之礼有关,故可以认为,这是一首同婚姻有关的诗歌。

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赏析此诗出于《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对此诗旨义的解释历代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以为“刺幽王也。

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前二章鸳鸯为兴,言交于万物有道奉一物以例余也。

后二章又以刍秣之式兴奉养有节。

”一是以明代人何楷为代表,谓“以《白华》之诗证之,其第七章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是诗亦有‘在梁’二语,词旨昭然。

诗人追美其初昏(婚)。

凡诗言‘于飞’者六,其以雌雄连言者,惟‘凤凰于飞’及此‘鸳鸯于飞’耳。

《乘马》二章,皆咏亲迎之事而因以致其祷颂之意。

《汉广》之诗曰:‘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亦同。

”(《诗经世本古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也都赞同何说,认为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

相比而言,这一说法更为通达,因为鸳鸯作为匹鸟的文化底蕴与“交于万物有道”没有任何合理的关联。

而解作贺婚诗,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更切近诗旨。

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

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

鸳鸯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鸳鸯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鸳鸯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鸳鸯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鸳鸯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鸳鸯梦·午醉厌厌醒自晚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

闲花深院听啼莺。

斜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

莫倚雕阑怀往事,吴山楚水纵横。

多情人奈物无情。

闲愁朝复暮,相应两潮生。

翻译在一个明媚的春天,中午,词人多喝了几杯酒,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倒头便睡,浓睡中做了一个美好的鸳鸯梦。

庭院深深,幽静雅致,花木丛丛,传出了几声黄莺的啼叫。

西斜的太阳好像有意识地把它金黄色的光晖照射过来,透进小窗,使这对爱侣完全沐浴在夕阳金色的光晕中。

不要登上高楼,凭栏远眺,那重重迭迭的吴山,曲曲折折的楚水,纵立横陈,阻挡了视线,遮蔽了眼帘,见不着希望,看不到前景。

词人登高,激情满怀,怎奈外物无情,冷若冰霜。

“闲愁”一直缠绕着自己,从早到晚,一时一刻都不曾止息。

而且像江海的早潮和晚潮一样,激荡澎湃,波奔浪涌。

注释鸳鸯梦:词牌名。

原名“临江仙”,唐教坊曲。

贺铸这首词有“鸳鸯春梦初惊”句,故又名“鸳鸯梦”。

《乐章集》入“仙吕调”,《张子野词》入“高平调”。

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韵。

约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

柳永演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韵,后片六平韵。

厌厌:同“恹恹”,昏昏沉沉的样子。

两潮:江海的早潮与晚潮。

赏析上片写酒醒后对梦境的回味。

“午醉厌厌醒自晚,鸳鸯春梦初惊。

”在一个明媚的春天中午,词人多喝了几杯酒,酩酊大醉,昏昏沉沉倒头便睡,浓睡中做了一个美好的鸳鸯梦。

春梦惊醒之后,仍感到气息微弱,神情倦怠,周身乏力,还陶醉在美好的春梦中。

下边三句都是梦境中的景况。

“闲花深院听啼莺”,这是一个镜头:庭院深深,幽静雅致,花木丛丛,烂漫怒放,姹紫嫣红,分外妖娆。

一对年轻的爱侣在庭院中游赏,并肩携手,步履轻轻,哦诗吟词,文采风流,繁花茂叶之间,传出了几声黄莺的啼叫,嘹亮悦耳,给静谧安闲的院落增添了勃勃生气。

把年轻爱侣置身于如此美好的环境中,达到了人物、景物、情感的和谐一致,相得益彰,令人艳羡。

鸳鸯-甫田之什-小雅-诗经

鸳鸯-甫田之什-小雅-诗经

注释
• 5.遐:《书· 太甲》:“若陟遐,必自迩。”《诗· 周南· 汝坟》:“既见君子,不我遐弃。”《诗· 小雅· 天保》:“降尔遐福,维日 不足。”《诗· 小雅· 鸳鸯》朱熹注:“遐,远也,久也。”汉扬雄《长杨赋》:“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 茂德所不绥,莫不蹻足抗首,请献厥珍。”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矫首而遐观。”晋郭璞《〈山海经· 海外南经〉图赞》: “〈不死国〉禀此遐龄,悠悠无竟。”这里用为长久、久远之意。 • 6.摧:《易· 晋·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说文· 手部》:“摧,挤也。一曰挏也。”徐锴系传:“挏, 推动也。”《广雅· 释诂三》:“摧,推也。”这里用为推动之意。 • 7.秣:(mò莫)《诗· 周南· 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左传· 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 矣。”这里用为喂养马匹之意。 • 8.艾:《诗· 小雅· 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保艾尔后。”《左传· 定公十四年》:“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礼记》:“五十 曰艾,服官政。”郑玄注:“艾,老也。”这里用为年老之意。 • 9.绥:(suí 随)《诗· 周南· 樛木》:“乐只君子,福履绥之。”《诗· 卫风· 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诗· 齐风· 南山》: “南山崔崔,雄狐绥绥。”《诗· 小雅· 南有嘉鱼》:“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诗· 小雅· 楚茨》:“乐具入奏,以绥后禄。” 《诗· 大雅· 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论语· 子张》:“道之期行,绥之期来,动之斯和。”《后汉书· 西域传· 序》:
“时军司马班超留于寘,绥集诸国。”这里用为安抚之意。
译文
• 鸳鸯往来于此飞,大网小网来捕它。君子快乐享万年,福 禄都很适宜他。 • 鸳鸯往来河粱上,收敛藏起左翅膀。君子快乐享万年,适 宜长远享福祉。 • 乘马关在马厩里,推动它兮喂养它。君子快乐享万年,福 禄享受到晚年。 • 乘马关在马厩里,喂养它兮推动它。君子快乐享万年,福 禄都来安抚他。

交颈眠鸳鸯的诗句

交颈眠鸳鸯的诗句

交颈眠鸳鸯的诗句原文: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一、衍生注释:“比目”是一种鱼,传说这种鱼一定要两条鱼紧贴着对方才能游动。

这里“得成比目何辞死”表示如果能像比目鱼那样相伴,死也不怕。

“鸳鸯”常被视为爱情的象征,“愿作鸳鸯不羡仙”说的是愿意像鸳鸯一样双宿双飞,即使是神仙的生活也不羡慕。

二、赏析:这两句诗以比目鱼和鸳鸯作比,强烈地表达出对爱情的向往。

比目鱼的生死相依和鸳鸯的双宿双飞都是爱情的极致表现。

诗人宁愿放弃神仙般的生活,也要拥有这样美好的爱情,可见爱情在诗人心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诗句直抒胸臆,用简单而又强烈的对比,将爱情的魅力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受到那种对爱情的炽热追求。

三、作者介绍:作者卢照邻,初唐诗人。

他一生坎坷,身体患病,仕途不顺。

他的诗以歌行体为最佳,意境清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身世遭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四、运用片段:我和我爱人一起去公园的湖边散步,看到湖面上有一对鸳鸯悠闲地游着。

我对爱人说:“你看那鸳鸯,多么幸福啊。

就像古人说的‘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我觉得只要能和你像它们这样相伴,什么都不重要了。

”爱人听了,紧紧地握住我的手,眼睛里满是感动。

我想,这就是爱情的样子吧,就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纯粹。

原文: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一、衍生注释:“鸳鸯于飞”描绘了鸳鸯飞翔的情景。

“毕之罗之”中的“毕”和“罗”都是捕捉鸟类的网,这里是说可以用网捕捉鸳鸯。

“君子万年”是对君子的祝福,希望他长寿。

“福禄宜之”表示福气和禄位都适合他、眷顾他。

二、赏析:这几句诗开篇描绘鸳鸯飞翔的画面,充满生机。

接着提到捕捉鸳鸯,然而这并非是残忍的表达,而是一种对生活场景的描绘。

后面笔锋一转,开始祝福君子万年,福禄相随。

诗的前后看似跳跃,但实则有着内在的联系,鸳鸯在这里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就像君子所拥有的福禄一样美好,既有生活场景的描写,又有对人的美好祝愿,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

龙凤呈祥 诗句

龙凤呈祥 诗句

龙凤呈祥诗句
“龙凤呈祥”是一个寓意吉祥的成语,常用于形容夫妻之间恩爱和谐,或用于祝福新婚夫妇。

关于“龙凤呈祥”的诗句有很多,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这首诗以鸳鸯比喻夫妻,祝福夫妻恩爱,福禄双全。

2. 《长恨歌》(节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用比翼鸟和连理枝来形容他们的爱情,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

3. 《鹧鸪天·贺新人》:“芝兰茂千载,琴瑟乐百年。

佳人才子情甜润,白头偕老事皆顺。

龙凤呈祥庆,花好月圆时。

夫妻恩爱家和睦,儿孙满堂笑开颜。


这是一首祝贺新人的词,用芝兰、琴瑟、龙凤、花好月圆等象征美好的事物来形容新人,表达了对他们婚姻美满、家庭和睦的祝福。

这些诗句都以“龙凤呈祥”为主题,通过对夫妻恩爱、家庭和睦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诗经》中的鸟类意象与爱情诉说

《诗经》中的鸟类意象与爱情诉说

《诗经》中的鸟类意象与爱情诉说《诗经》中的鸟类意象与爱情诉说在《诗经》中,鸟类因其成双成对、用情专一、啼声悲欢等特征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审美意象。

《诗经》中的内容包罗万象,涉猎广泛。

其中最富有灵动色彩的莫过于那些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的鸟类。

鸟类意象在《诗经》抒发情感、描写实事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是《诗经》中爱情诗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鸟类意象起源于先秦,经过劳动人民不断地润色,丰富斑斓的鸟类文化逐渐成形。

鸟类作为姿态各异的创作素材展现在《诗经》中,充当着主观情感抒发的媒介,推动着理想与人格的升华。

是鸟类的到来让《诗经》更加具有文化内涵。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爱与被爱,天经地义。

用鸟类的自然之爱去谱写人类的人文之爱,其用心别出心裁,其手法匠心独运。

借助鸟类的灵动,爱的百转千回、爱的九曲回肠都得到了更好的彰显。

本篇意在通过对雎鸠、斑鸠、鸳鸯这三种鸟类意象的相应剖析,进而阐述鸟类意象的独特文化意义及其之于《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的重要作用。

一、雎鸠与爱情召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出自《诗经》的首篇《关雎》。

翻开《诗经》,是雎鸠这种离爱情最近的鸟带领我们穿越了时空的局限,走进了那个“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风雅时代。

可以这样讲,雎鸠鸟是《诗经》中所涉猎的众多鸟类中最舞影翩跹的。

它们雌雄和鸣的声声鸣叫响彻千古,感召着无数后人为了真爱勇敢追求、执着争取。

在悦耳舒心的“关关”之鸣中,诗三百,宛如前世心动的邂逅,今生无邪的约定。

在《关雎》中,开头两句以雎鸠和鸣的雎鸠起兴,以采摘荇菜为比,以琴瑟钟鼓作结,叙述了君子对淑女的苦苦追求,描述了周代贵族社会一个理想的恋爱婚姻模式。

古有“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历经千年的时光蹉跎,你会发现,原来最动人的古情诗非《关雎》莫属。

品读全诗,宛如一个隽秀深情的男子向自己爱慕的心仪女子真情而朦胧的告白。

那种空灵、含蓄、淡雅、清新的感觉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美。

字迹行间,你仿佛能感受到男子心跳的节奏,炽热中夹杂着平静、深沉中饱含着柔和。

诗经鸳鸯全文翻译

诗经鸳鸯全文翻译

诗经鸳鸯全文翻译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语言,而不是日常语言写的文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经鸳鸯全文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注释⑴鸳鸯:鸭科水鸟名。

古人以此鸟雌雄双居,永不分离,故称之为“匹鸟”。

⑵毕:长柄的小网。

罗:无柄的捕鸟网。

⑶宜:《说文解字》:“宜,所安也。

”引申为享。

⑷粱:筑在河湖池中拦鱼的水坝。

⑸戢(jí):插。

⑹遐:远。

⑺乘(shèng):四匹马拉的车子。

乘马引申为拉车的马。

厩:马棚。

⑻摧(cuò):通“莝”,铡草喂马。

郑笺:“今莝字也。

”《说文解字》:“莝,斩刍也。

”秣(mò):用粮食喂马。

⑼艾:养。

⑽绥:安。

译文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

好人万年寿而康,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齐享永相保。

鉴赏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

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

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小雅鸳鸯赏析
导读:鸳鸯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

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

君子万年,
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

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

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译文
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

好人万年寿而康,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

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齐享永相保。

赏析
此诗出于《诗经·小雅·甫田之什》。

对此诗旨义的解释历代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以为“刺幽王也。

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

”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前二章鸳鸯为兴,言交于万物有道奉一物以例余也。

后二章又以刍秣之式兴奉养有节。

”一是以明代人何楷为代表,谓“以《白华》之诗证之,
其第七章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

’是诗亦有‘在梁’二语,词旨昭然。

诗人追美其初昏(婚)。

凡诗言‘于飞’者六,其以雌雄连言者,惟‘凤凰于飞’及此‘鸳鸯于飞’耳。

《乘马》二章,皆咏亲迎之事而因以致其祷颂之意。

《汉广》之诗曰:‘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亦同。

”(《诗经世本古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也都赞同何说,认为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

相比而言,这一说法更为通达,因为鸳鸯作为匹鸟的文化底蕴与“交于万物有道”没有任何合理的关联。

而解作贺婚诗,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更切近诗旨。

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

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

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

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

这二章一动一静,描摹毕肖,既是对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写照,也是对婚姻的主观要求和美好希望。

生活之中,欢乐与痛苦
必然并存,既有甜蜜的欣悦,也有凄苦的哀愁,但只要双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苦乐之中就都有幸福在,又何所惧呢!诗人以鸳鸯比喻夫妻,贴切自然,易于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其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原型,为后世所普遍接受。

诗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马,兴结婚亲迎之礼,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

抓住亲迎所用的厩中肥马这一典型细节,引发人对婚礼情景的丰富联想:隆重、热烈、喜庆;并且厩有肥马也反映着生活的富足。

这都含蓄地暗示了婚姻美好的客观条件:男女般配,郎才女貌,感情专一,家产丰裕;反映了诗人的婚姻价值观念,也是对理想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礼赞。

【诗经小雅鸳鸯赏析】
1.诗经《小雅·鸳鸯》原文赏析
2.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
3.《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4.诗经小雅常棣赏析
5.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6.诗经小雅采薇的赏析
7.《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8.诗经小雅采薇赏析
上文是关于诗经小雅鸳鸯赏析,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