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三校历史联考
上海市十三校201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无答案)
上海十三校2013高三联考历史一、选择题(以下1—29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1.历史学是作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对史实的解读。
下表中的陈述有的属于“史实”,有的属于“观点”。
其中属于观点的是A.《汉穆拉比法典》规定,房屋的承建人必须对其所造建筑质量负责。
B.公元前10世纪左右,印度逐渐形成了种姓制度。
C.玛雅人从野生植物中培育了玉米、西红柿、烟草等40多种农作物。
D.雅典民主政治在它鼎盛时期几乎达到了完美的程度。
2.大约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100年苏美尔人在被古希腊人称为“美索不达米亚”的地方建立了一批城市国家。
“美索不达米亚”应该位于图中哪一位置A. ①③⑤B. ②④⑥C. ②③⑤D. ②④⑥4.“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上述材料评述罗马法的主要视角是D C A BA.历史渊源B.时代特征C.当时作用D.后世影响5.休慈斯在某书中写道:“(他)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
”这里的“他”是指A.孔子B.悉达多C.耶稣D.穆罕默德6. 6-11世纪是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期,以下属于这一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封建等级制,国王虚君B.商品经济发展C.城市复兴,城市自治D.大学兴起,世俗教育开展7.右图是以长安为都的几个早期王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过程。
①②处所缺的依次应该是A. 方国联盟;诸侯国势力坐大B. 方国联盟;加强了中央集权C. 郡县制;诸侯国势力坐大D. 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8.孔子谓季氏(鲁国大夫),“八佾舞(天子专用的祭祀乐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也?”季氏的行为违背了孔子A .“仁政”的主张B .爱惜民力的主张C .“克己复礼”的主张D .“仁义”和“王道”的主张9. 右图是现藏于西藏自治区博物馆的“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 此玉印是元成宗于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赐给西藏第五任帝师(帝师既是佛教萨迦派的高僧,又是宣政院的首长)扎巴俄色的印信。
2015年上海市十三校联考第二次历史试卷
十三校联考第二次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某地的宗教信仰先后有法老、基督、安拉。
该地区最可能是A.埃及 B.巴勒斯坦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两河流域2.《全球通史》说’“自由探究的精神,____政体的理论和实践,多种形式的艺术、文学和哲学思想,对个人自由和个人责任心的强调一所有这些构成了希腊留给人类的光辉遗产.”这里的空格处应该是A.寡头 B.君主 C.共和 D。
民主3.下图是北京人学法学院某学生在奇阅某部法典资料时其中的部分目录。
据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此法典出白A.近代英国 B.近代法国 C.古罗马 D.古巴比伦4.某处村庄,农家必须自带工具、耕畜,每周无偿在地主十地上劳作3--4天,,以此换取自己土地的使用权。
村庄另有许多共同的设施,如马厩、作坊、烤坊、牧场、林地及宗教场所。
这种生活方式最可能出现在A.前3100年的埃及 B.前5世纪的希腊C.11世纪的东汉 D. 11世纪的西欧5.对于诸子百家,《易大传》云:“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其“一致”、“同归”指的是A.富国强兵 B.修齐治平 C.治国安邦 D.小国寡民6.对右侧知识结构属正确认识的是A.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B.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乖赢管理体系.C.郡国并行,造成封国与中央分庭抗礼局面D.通过分割地方权力和削弱相权巩间了统治7.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8.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印刷术发明传播儒学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的日益兴起9.边境军情告急,朝廷内部由顾问参谋草拟好军事作战及后勤调度方案,再有皇帝裁决交各部执行。
上海十四校联考高三历史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测试卷(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50分) 2008.11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
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A.“礼” B.“仁” C.“德” D.“孝”2.有人认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这一观点主要是看到了董仲舒()A.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亦覆舟”C.认为天子受命于天,地位不可动摇D.认为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3.学者对某思想家有如下的叙述:(他)想把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种种意见都包容和会通,再加上通诸孔孟先秦儒,兼及道释,而且组织一大系统……。
下列属于这位古人作品的是()A.《孙子兵法》 B.《四书集注》C.《大学》 D.《传习录》4.王定保《唐摭言》说:“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缙绅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对于这句话,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是()A.选官制度始于隋朝 B.科举成为唐朝主要入仕途径C.唐太宗时科举制达到鼎盛 D.位极人臣均有进士出身5.《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引文主张,君主应()A.建立完善的邮驿制度 B.巡游天下,选拔人才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官员的监察管理6.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
”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旨意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设置军机处标志着中央集权专制达到极至7.中国古代历来重视户籍管理,严格控制人口。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南模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南模中学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在四川大量吸收民间帮会组织“袍哥会”成员加入武装反抗军,其中第五期“游击干部训练班”学员几乎全部是袍哥会成员。
这表明A.地方民间组织不了解共产党政权B.国民党企图在部分区域内长期抵抗C.国民党发动民众与解放军对抗D.四川成为国民党抵抗的最后堡垒2.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唐代诗人分布》和《宋代词人分布》图,二者的差异可以说明A.民族融合利于社会文化繁荣B.地域的差异逐渐影响文化特点形成C.宋代经济文化发展优于唐代D.经济重心的南移带来文化重心南移3.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这说明A.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B.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C.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D.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4.战国时期,商鞅针对当时“法力不张,法度废弛”,特别是贵族高踞于法之上的横行给社会造成的动乱,提出“壹刑”的主张,特别提出“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
上海市十三校201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联考测试 华东师大版 新课标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第I卷选择题答在答题纸上,第II卷非选择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一位游客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听到讲解员指着一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部成文法典是:A.《圣经》B.《汉穆拉比法典》C.《十二铜表法》D.《大藏经》2. 《十二铜表法》规定:“出卖的物品纵使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足出卖人的要求,其所有权并不转移。
”该规定反映了A.罗马法对贵族利益的维护B.罗马法对私有财产的保护C.古罗马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D.古罗马对商品交换活动的严格限制3.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到:“与其说中世纪的西方人在X扬一种庄严肃穆的某某精神,还不如说他们是在痛苦的灾变面前,期望通过生活的某某化来为自己找到一条脱离苦海的精神出路。
”中世纪西欧人面临的“痛苦的灾变”有①蛮族的入侵使生产力遭到破坏②基督教会地位居高,控制人民思想③帝国的分裂造成政治分裂割据④阿拉伯帝国扩X,与伊斯兰教冲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 最终攻陷君士坦丁堡,灭掉延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B.奥斯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法兰克王国5. 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西欧中世纪庄园的电视连续剧,他们设计了以下场景,但其中有一处有明显错误,它是A.庄园土地耕作一般实行轮作制,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休耕地B.农奴在为领主修盖房屋C.庄园中有领土的堡垒、农奴的农舍、还有教堂D.流动商贩在庄园里叫卖食盐、铁制工具、水果、腊肉等6.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奠之一,不可,故立君”这反映了哪家派学说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 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X……故万民寓叛”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阊左之戌”8. 图1所示的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出现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明代9. 下列有关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表述,表述错误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B.汉武帝重用身边的近臣参与政事,以消弱相权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10. 一个人如此批评某国:“他们有一种错误看法,以为各种信仰可合并为一,他们相信谈论某某的方式越多,对公众越有利。
上海十三校历史联考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以下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A.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B.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C.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D.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2.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力之便,不仅开展了灌溉农业,还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以下不属于其成就的是〔〕A."罗摩衍那" B."吉尔伽美什"C."汉谟拉比法典" D.楔形文字3.2021年的智利,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曝光的频率格外高,"8.8级特震〞、"成功营救33名矿难矿工〞等使世界对它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这一文明被称为〔〕A.玛雅文化B.印加文化C.阿兹特克文化D.阿克姆文化4.公元前后,当罗马由国进入帝国时代之时,中国也出现朝代更替。
当时,重建汉朝,振兴国势的是〔〕A.汉高祖B.汉武帝C.光武帝D.汉献帝5."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A.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B.可以保护群众的利益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D.是公平的6.两汉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吸取朝灭亡教训,谨防重蹈覆辙。
其措施不包括〔〕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B.政令宽简疏缓C.分封同姓诸侯王D.尊崇黄老之学7.儒家学说在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同先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刚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8.从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诸亮重视煮盐业B.诸亮开展织锦业C.操实行屯田D.权开展丝麻纺织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火融合带来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①胡饼、烧烤等胡食流行②饮茶之风开场盛行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改变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歌德曾评价"古兰经"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
上海市十三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试题
上海市十三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试题高三2010-12-16 20:57上海市十三校2015届高三12月联考试题4.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①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的亮点就是一个“宝”字——而称之为“海宝”,除了设计者表达浓缩的主题和意蕴外,自然让人联想到“海内外世界级国宝汇聚上海的海量展示”。
尤其法国奥赛博物馆所藏、为安全起见分别用七架飞机运抵的罗丹雕塑((青铜时代))、盎塑油画《晚钟))等七件珍宝,以及首次盘出国门的丹麦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人类第一次光顾另一天体的俄罗斯月球车,世界级珍稀动物亚达伯拉象龟等爆出的热门,把探宝炒成本届世博的最大看点。
②对国宝的认识和认知,中国人有独到的鉴别力,所谓慧眼却也每受片面视角的困惑。
言其独到,经典例证是楚人卞和能从一块凡常不过的璞石申看出至宝,终使“和氏璧”传世。
今年早些时候,亦有人大代表从藏于江浙的元人黄公望半幅《富春山居图》中,“读”出一条含金量极高的提案:冀与藏诸彼岸台北博物馆的另外半幅合成完璧。
夙愿若成,当使一幅少为人知的传统国画升格为顶尖级“国宝”。
③而言其片面,是因国人更习惯于赏读那种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或以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为载体而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化瑰宝。
诚若清高宗有幸莅临本届世博,见到塞尚的((咖啡壹边的妇女》,必以积习加盖一方“乾隆御览之宝”为幸事;而对无形之宝,尤其诸多虽有形而似“无价”之宝,却无从着眼,或看“走眼”。
④譬如形似“冰壶”的芬兰馆之“鱼鳞外墙”,是回收利用的废旧标签和塑料边角;西班牙馆的立面以不作任何染色的天然藤条编席为之;瑞士馆的红色幕帷,也主要由大豆纤维制作。
以寻常眼光去看,岂不等同无价无用的弃物?乃至加拿大馆竞禁止摆放大型展品,这与国人心目中的“国宝观”——乃至藏宝之包装也需镶金嵌玉、富丽堂皇才见隆重——以致史上留下过“买椟还珠”的极端案例而大相径庭。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实验校中考联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海市实验校中考联考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由法国和德国作为发动机带动起来的组织,由于形成了统一的市场,统一的货币,组建了共同的议会乃至军事力量,一个超级的地区联合体便横空出世了。
这个组织是A.北约组织B.欧洲联盟C.华约组织D.世贸组织2.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与下面目录相关的标题应该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繁荣开放的社会D.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3.清朝前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关于清政府管辖边疆和少数民族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A.乾隆帝制定“金瓶掣签”制度B.雍正帝两次率军出征雅克萨C.康熙帝率军击溃噶尔丹叛军D.顺治帝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4.下图(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所示会议在中共和红军的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次会议A.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B.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D.确定了联俄,联共、辅助农工三大政策5.小红同学为“新中国杰出人物事迹展”搜集材料,其中选材恰当的是()A.邓稼先——两弹元勋B.焦裕禄——党的好干部C.王进喜——铁人D.张謇——状元实业家6.曾有人看到过当年(1920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出,却在南通方位赫然印着“唐家闸”三个字。
上海市十三校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
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
”这强调的是()A.古为今用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2.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中国、印度、希腊三大文明在哲学思想上各有侧重,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甲、参悟生死问题;乙、探索人的理性;丙、规范社会秩序。
与上述内容相对应的国家应是()A.中国:甲;印度:乙;希腊:丙 B.中国:丙;印度:甲;希腊:乙C.中国:丙;印度:乙;希腊:甲 D.中国:乙;印度:丙;希腊:甲3.“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
”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A.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 D.古代中国4.在梭伦执政的年代,我们能能看到的是()A.国王住在有巨石围墙的王宫中,统治全体臣民B.公民步行走向各自选区,参加选举公民代表C.公民大会正就公职津贴是否要增加展开激烈辩论D.在法庭上,其审判员从所有公民中抽签选举产生5.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
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有直接选举产生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6.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终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制定“十二铜表法”。
与此事时代相近的是()A.在古代中国,秦发动战争兼并六国B.在古代西亚,汉姆拉比法典制订C.在古希腊,雅典的“伯里克利时代”D.在地中海东岸,基督教创立7.“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
上海市十三校高三历史第二次(3月)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市十三校2016届高三历史第二次(3月)联考试题考试时间 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以下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威专制权力的是()A .埃及法老 B.古希腊首席将军 C.中国周天子 D.法兰克国王2.公元前1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法典》是他留给后人最重要的历史遗产,公元前1792年,以一千年为计算标准应是()A.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 B.公元前一千年代后期C.公元前二千年代前期 D.公元前二千年代后期3. 明文规定“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从而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的是()A. 《汉穆拉比法典》B. 《十二铜表法》C. 《权利法案》D.《拿破仑法典》4.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
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
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 B.中世纪初期的西亚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 D.中世纪后期的西亚5.《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
与此相对应的时期是()A.西周 B.东周 C.秦朝 D.西汉6. “人无于水监(通“鉴”,以水为镜),当于民监。
”与此话相吻合的是百家中的()A.法家 B.道家 C.儒家 D.阴阳家7.下列官职,其职责为“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的是()A.秦朝初年的御史大夫 B.汉朝初年的丞相C.明朝初年的内阁大学士D.清朝初年的军机大臣8.阅读下列《通鉴》集注有关北魏太延四年(438年)的资料①北魏太武帝“下诏沙门年五十以下者还俗。
”②“因为这些人身体强壮还俗于民还可以为国作战。
”③“九月魏主伐柔然相持不下。
2021年上海十三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21年上海十三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古代两河流域和埃及在统一之后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两个地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是A.《吉尔伽美什》、《汉穆拉比法典》B.《汉穆拉比法典》、金字塔C.金字塔、泥板文书D.《汉穆拉比法典》、泥板文书2.“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动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伦理法典、道德观念以及涅槃之类的工具”。
历史学家威尔·杜兰评论的古典文献当是A.《摩诃婆罗多》B.《汉穆拉比法典》C.《吉尔伽美什》D.《荷马史诗》3.古代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代”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制度密不可分。
其中,始终起到推动社会发展作用的政治制度是A.民主政治B.寡头政治C.城邦政治D.军事强人政治4.德国哲人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以下文明成果属于“轴心时代”的是A.楔形文字B.《历史》C.甲骨文D.伊斯兰教5.罗马法从最初极端简朴的罗马城的法,发展成为后来体系完备、内容丰富、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的法,历经了千余年。
推动罗马法不断完善的因素是①共和时期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胜利②长期对外征服造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③商业经济和贸易发展引起利益冲突④罗马统治阶级重视法律的整理和研究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④6.休慈斯在某书中写道:“(他)是历史中绝无仅有的三重创立者,他创立了一个民族,一个帝国和一个宗教。
”这里的“他”是指A.孔子B.乔达摩·悉达多C.耶稣D.穆罕默德7.下图是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某大帝国的政治版图,从版图布局上可以判定为A.罗马帝国B.东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奥斯曼帝国8.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上海市十三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上海市十三校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被高估的民国学术① 近年来,随着“中华民国热”的兴起,一群“中华民国粉丝”的故事日益传播,成为影视作品的新宠。
与此同时,一些民国的“学术大师”像出土文物一样出现,或被媒体重新加冕。
因此,在公众和年轻一代的眼中,民国时期已成为学术的黄金时代,有许多大师和高峰。
②其实,民国期间的总体学术水平如何,具体的学科或学人处于何种地位,有哪些贡献,还是得由相关的学术界作出评价,并不取决于他们的社会知名度,更不能“戏说”。
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国时期的学术?毫无疑问,这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
这是传统学习向现代学习转变的关键时期。
它也是建立现代学术体系的阶段。
几乎所有学科都产生了创始人和创始人,并创造了一批既学习了中国和西方,又融合了古代和现代学习的大师。
④ 中华民国的学术水平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具有国际标准。
□ 至于优秀个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才华得到了发挥的机会,这与整体水平不一定相关。
而且,即使在民国时期,历史上的学术人才也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超越,甚至永远不会被超越。
⑤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情况,到了今天,民国的学术往往会被高估。
因为每门现代学科几乎都是从那时发轫或成长的,今天该学科的专业人员,除了直接从国外引进的外,一般都是由当初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一代一代教出来、传下来的,这些创始人、奠基者自然具有无可争辩的、崇高的地位。
解放后留在大陆、以后成为大师的学人,大多是在民国期间完成了在国内外的学业,已经崭露头角。
尽管他们的成就大多还是在解放后取得的,但也被看成民国学术水平的代表。
⑥ 以往政治运动的负面影响和破坏性影响加剧了这种高估和偏见。
一些学科和学者因学术以外的原因被停职或取缔,导致空缺20年或30年。
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后,恢复这门学科也只是民国时期的主要成就。
一些学者的代表作仍然是原始的博士和硕士论文。
例如,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应该被他自己的新作品或学生的成就所超越。
上海市西郊学校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西郊学校高三历史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
其中以宁、绍、关、广四帮势力最大,其他如行商、水客和小商、小贩来去频繁,无数可计。
材料现象说明A.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中心B.商帮出现于明初期C.明代制瓷业利润非常高D.景德镇制瓷业发达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说明景德镇制瓷业发达,全国各地商人纷纷到景德镇采购瓷器,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不能反映,制瓷业发达不一定就是全国制瓷中心;B项与材料无关,材料不能反映商帮出现于明初期,材料主旨不是探讨商帮出现的时间;C项与材料无关,制瓷业利润情况材料没有反映。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发展·制瓷业的发展2. 《东方杂志》某年2月曾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
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鸥天下晓’的情景。
”这说明当时A.该文章的作者已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B.中国共产党决定走俄国式道路来进行中国革命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工人运动已风起云涌D.中国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已开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参考答案:D考察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是中国思想界的主流,蓬勃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及对选项的分析可知答案应选D。
3.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
……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
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
”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参考答案:考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考查小农经济的特点.答案:依据材料原文大意是说“朝廷任命(任延)出任九真太守.九真郡的民俗以打猎为业,不知道用牛耕种,百姓向交趾郡人买粮食,往往搞得很困顿.任延就命当地人铸造耕田农具,教他们开垦荒地.当地的田地一年一年地开拓.百姓们富足了,说明(任延)到任后当地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百姓充给.故B项正确.曲辕犁是唐代时期的耕作工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CD两项与材料无关,应排除.故选B.4. 1930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下列能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主要起源地之一的最有力证据是()A.距今1万年前后人们已学会栽培谷物B.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传说C.新石器时代已形成农耕聚落D.新石器时代的考古发现2.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得益于大河流域的水力之便,不仅发展了灌溉农业,还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下列不属于其成就的是()A.《罗摩衍那》B.《吉尔伽美什》C.《汉谟拉比法典》D.楔形文字3.2010年的智利,在世界各大媒体上曝光的频率格外高,“8.8级特震”、“成功营救33名矿难矿工”等使世界对它有了更多的认识。
在历史上,这里曾是美洲印第安古代文明的中心之一。
这一文明被称为()A.玛雅文化B.印加文化C.阿兹特克文化D.阿克姆文化4.公元前后,当罗马由国进入帝国时代之时,中国也出现朝代更替。
当时,重建汉朝,振兴国势的是()A.汉高祖B.汉武帝C.光武帝D.汉献帝5.《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A.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B.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D.是公平的6.两汉初年,统治者十分重视吸取朝灭亡教训,谨防重蹈覆辙。
其措施不包括()A.实行中央集权体制B.政令宽简疏缓C.分封同姓诸侯王D.尊崇黄老之学7.儒家学说在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同先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刚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8.从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的诗句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A.诸亮重视煮盐业B.诸亮发展织锦业C.操实行屯田D.权发展丝麻纺织9.南北朝时期的民族火融合带来社会观念的诸多变化,在社会生活方面的表现是()①胡饼、烧烤等胡食流行②饮茶之风开始盛行③喜吃胡瓜、核桃、甘薯④改变席地而坐的起居方式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歌德曾评价《古兰经》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
……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
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它的价值在于()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D.提供了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有接材料11.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确立人体相当于中国的()A.唐朝B.宋朝C.元朝D.南北朝12.14世纪前后,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下列图示表示其代表的构成,请选出正确的一组()13.历史学家许倬云认为:“中国的皇帝一一文官制度,使中国历史有比较长期的稳定。
”这种制度形成于()A.豢朝—一汉朝B.朝——唐朝C.朝一一宋朝D.朝——明朝14.下图相传为阀立本所画的《步辇图》,其反映唐朝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是()A.通过互派使者的方式维护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B.采用册封方式迫使少数民族政权臣服唐朝政府C.凭借先进的经济文化形成对周边民族的巨火向心力D.通过和亲手段有效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A.流通领域出现纸币B.人量商业市镇兴起C.生产领域出现私人作坊D.出现东市、西市商业区1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的一次技术传播,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活字印刷术B.造纸术C.火药与火器D.指南针17.岳飞在《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胡虏”、“匈奴”应该是()A.契丹人B.匈奴人C.党项人.D.女真人18.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
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元代行省的主要职能是()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B.为了监察地方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19.“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
”此副对联评论的是()A.戚继光B.施琅C.成功D.康熙帝20.明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明()A.客和军机处职权渐重B.皇帝任人唯亲C.阁和六部职权加强D.专制皇权强化21.明清以来,书籍翻译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观察下图,导致17-18世纪和19世纪中后期科学类书籍翻译数量居多的主要原因分别是()A.耶稣会士的传播一一源等人的倡导B.徐光启等人的积极学习——洋务运动C.西学东渐的影响——商务印书馆的印刷D.利玛窦的传播——早期维新派的宣传22.2010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纪念日,有关方面发布了全球倡议书:抵制流失文物拍卖交易,圆明园将择机赴日本欧洲追索劫散国宝。
这次劫难后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条约是()A.《条约》B.《天津条约》C.《条约》D.《瑗珲条约》23.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
它开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吕轮船公司。
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24.“(7月9日)……命各部院堂官督司员将该衙门则例删改,……(8月2日)……命各省督府整饬吏治,考核属员。
……(8月30日)……裁撤詹事府、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寺等衙门,、、三巡抚,总督,及京外大小冗员。
”上述所引是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人事件的片段,该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预备立宪D.辛亥革命25.右图反映的是20世纪初英国海外贸易情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欧美列强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B.世界围的地区加工初步显现C.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D.英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26.国民政府建立后,打着“争国权”的旗帜发起的改订新约运动,在一些史书中被记述为“外交成功”的典。
其依据是()①收回了关税自主权②提高了中国的自主地位③取消了领事裁判权④从根本上取消了帝国主义的在华特权A.①②B.①③C.①②⑧D.①②⑨④27.史料显示:从1 9 32年到1 936年,德国国民生产增长了102%,国民收入增加一倍。
到1 938年德国失业率仅为1.3%,而美国为2.89%,英国为8.1%。
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建立以集权为特征的纳粹体制B.起动“四年计划”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国家干预方式刺激经济发展D.消灭犹太人让出生存空间28.下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珍珠港事件②中途岛海战③德战争爆发④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A.③①2④B.①⑧②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④③29.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接受侵台日军投降,重新恢复对行使主权。
至此,日本在的殖民统治已经()A.8年B.14年C.48年D.50年30.在制定辽战役作战方针时,认为,将国民党军队封闭在东北,截断其逃出关外的道路,是上上之策,并形象的将此比喻为“关门打狗”。
这个“门”应该是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二、非选择题(共90分)31.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
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核心。
……“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孝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问题:(9分)(1)在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和希腊的政治走向各呈现出什么特点?(2分)(2)在这一时期,中国和希腊都出现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景象。
具体表现如何?(4分)各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3分)32.长期以来,夏王朝的建立被看作是华夏民族告别史前孩提时代的成人礼,是中国文明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但对T夏朝的存在,史学界却有学者提出质疑。
材料一:《史记·夏本记》引《竹书纪年》(战国时国史书)云:“太康居斟鄂: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斟郡在洛河一带)材料二:1 959年,中国考古研究所在辖区偃师二里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二里头一带是一座大型都城遗址,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经碳14测定,其绝对年代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遗址。
……考古学家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都斟郡的所在地。
材料三: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中国)第一个王朝为商朝(公元前1523-前1 028年),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
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器和青铜器的技术……继商之后是周朝。
问题:(10分)(1)从已有的文献和考古资料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哪些基本特征?(3分)(2)根据材料一、二,史学界为什么质疑夏朝存在?(1分)其论证的依据是什么?(2 分)(3)材料三认为商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分)试分析其依据的史料价值。
(2分)33.中国古代海上贸易从宋代至明清,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退的过程。
问题:(12分)(1)宋代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在贸易港口设置专门管理贸易事务的机构,其名称是什么?(1分)(2)地图上A、B两处分别代表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最远到达处,请写出它们的名称或地理位置。
(2分)(3)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试分析清朝政策变化的原因。
(4分)(4)乾隆时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中国的一个地方通商,请据图指出其代号。
(1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家RR.帕尔默认为:一战后“有关德国方面,条约要么过于严厉,要么过于宽大……这样就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材料二:“他们本想制造和平,可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们制造了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
”问题:(10分)(1)你如何理解材料一中的“过于严厉”?(2分)这一点最能体现出哪个国家的主人。
(2)材料一的作者为什么会认为条约“给阿道夫·希特勒打开了方便之门”?(3分)(3)材料二中“另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指什么战争?(1分)这场战争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35.阅读材料,同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