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年级语文《一封信》教学设计板书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案三篇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案三篇篇一一、教材分析《一封信》一课语言通俗易懂,通过信的内容,表达了露西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对亲人细致的体贴,对于学生能起到很好的熏陶作用。
对于这类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体验十分接近的文章,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对于书信,二年级的学生是初次接触,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文的基础上掌握书信的正确格式,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学生从中体气到母亲对露西积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并学着练习给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也可以是同学)写一封信。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
(板书课题:一封信)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1)露西在给谁写信?(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
(出示生字课件)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
《一封信》教学设计《一封信》教学设计(通用1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信的经历,对书信都不陌生吧,书信是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书。
那么你有了解过书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封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封信》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一封信》是一篇意味隽永的课文,主题是关于成长、家、爱与亲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8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能对比两封信理解语言运用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2、学会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3、明白凡事要往好处想,生活才能更美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多种方法识字及规范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在话语后面时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2、懂得在亲人面前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你们写心得时候一般会告诉亲人或朋友什么事情呢?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1)勾画出课文生字;(2)了解课文内容;(3)读准字音;(4)教师检查读音,指导读准“哄、闭、紧、润”等字音,读通句子。
(5)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事?(6)课文讲述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报告了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她向爸爸报告了好消息。
(7)写字指导:观察“珠、圆、笔”写的时候要注意。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边读边思考:想一想,露西在给爸爸的后一封信里都写了什么?找出相关语句,试着把这封信读出来。
2、明白妈妈对露西情绪的引导作用。
故事的开始,出现了一个满腹怨气的小姑娘。
放学回家后,妈妈还没回,爸爸又出差国外。
露西铺开一张纸的时候,满腹抱怨就出来了:不开心、妈妈昨天哭了、台灯坏了没人修??当妈妈拍露西胳膊的时候,我们不知道妈妈是不是看到了女儿信的内容,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妈妈一定通过女儿的神情看出了些什么,所以,当露西重新写下“亲爱的爸爸”时,母亲便插言道:“我们过得很好。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一封信》教学设计
二年级统编版语文《一封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封、削、锅、朝、叠、胡、灯、修、肩、团、重、完、期、束、鲜”等生字,会写“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露西前后两封信的不同。
3.体会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懂得在生活中要学会乐观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比较两封信的不同。
2.难点体会露西的心情变化,感受她对爸爸的思念和关爱。
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在什么情况下会写信呢?(学生自由回答)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一封信有关,板书课题:一封信。
齐读课题。
2.出示一封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信封的格式,了解写信的基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互相纠正读音。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开火车读、齐读。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评价。
5.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露西给在国外工作的爸爸写信的事)(三)学习生字1.分析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封”:左右结构,左边是“圭”,右边是“寸”,注意“圭”的写法。
“信”:左右结构,左边是“亻”,右边是“言”,写的时候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比例。
“今”:上下结构,上面是人字头,下面是一点一横。
“写”:上下结构,上面是“冖”,下面是“与”,注意“与”的笔顺。
“支”:上下结构,上面是“十”,下面是又。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里面是“员”。
“珠”: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右边是“朱”,注意“朱”的写法。
“笔”:上下结构,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毛”。
“灯”: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丁”,写的时候要注意左窄右宽。
“电”:独体字,笔顺是竖、横折、横、横、竖弯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封信》教案
《一封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3. 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第一封信的内容,体会露西内心的情感。
教学重点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6个字。
教学过程环节一:调查发现,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在没有电话之前,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生答)一般在写信的时候,会写些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课《一封信》。
生随师书空,齐读课题。
2.正确认读“封”,“封”还可以怎样组词?【设计意图】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激发学习的热情,很快、很好的主动参与学习中。
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动笔圈一圈本课生字,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
3.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xiāo guō hú tái xiū削好锅里胡子台灯修好lěng jiān bǎng tuán wán qī冷清肩膀一团写完星期天①指名领读②带拼音开火车领读③去拼音开火车组词读(2)课件出示多音字cháo chóng jié朝外重新结束①指名领读,这些字另外读音你知道吗?②给多音字组词(3)课件出示数量词一封信①这个词是什么词?②课文中还有其他的数量词,你能找到吗?学生在书上圈画后汇报,课件适时出示dá zhī yuán zhū sù xiān一沓纸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③识字“鲜”。
“鲜”是由“鱼”和“羊”两个字组成,最早表示鱼名,泛指活鱼,引申为“新鲜、美味”。
【设计意图】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能加深对字的印象,减少识字的难度,增强识字的效果。
环节三:熟读课文,走进书信1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思考:露西前后写了几封信?2.快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与第一封信有关?3.学生边读边圈画标记第一封信的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第【1】篇〗活动目标:1、在情景中大胆感知、理解、表述信的内容。
2、初步感知信的格式,并尝试“写”信。
3、在听听、讲讲、做做、说说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4、理解相关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材料创设:,纸、笔活动过程:一、设疑、猜测妈妈的去向,引出图画信1、出示小男孩设疑:今天是星期天,宝宝起床发现她妈妈不在家,急得快要哭了。
你们想象看,他妈妈会去哪?2、引出信:小宝宝在家找呀找,发现了一封信,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它请小朋友一起来帮它看一看,读一读。
二、理解、表达信的内容,掌握解读信的方法1、出示,理解内容。
2、这信是谁写给谁的?3、分步理解图画信的含义:妈妈让小鸡在家做些什么事?这箭头是什么意思?4、小结:原来这是妈妈让宝宝在家做事的顺序5、个别幼儿大胆读信,宝宝有点明白了,谁能把信完整的读出来,记住不要忘了念称呼和落款三、尝试制作图画信,尝试连贯讲述。
1、写信重点:告诉妈妈你要为她做些什么去关心自己的妈妈2、幼儿写信,并读一读信3、寄信活动反思:在活动中幼儿对木偶的形式是很喜欢的,幼儿们在老师的启发下初步尝试了认读信,而且也尝试了自己写一封信,从反映上看幼儿中三分之一的幼儿能正确使用信的格式进行写信,还有一部分幼儿在认识的基础上写信还有困难,这对我很有启发,我想集体教学活动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继续进行指导和学习,这样也便于老师的个别指导,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是比较高的,也能很好的完成了我的教学目标,对于中班孩子来说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是我们以后活动中可以尝试的。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第【2】篇〗一、激情导入,积淀情感1.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还有3个多月就要结束了,__多个日子,从蒙昧无知到学有初成,在这六年的学习生活中,老师给了我们多少期待、多少关心、多少帮助、多少鼓励啊!即将离别之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六年来那一幕幕动人的情景,给亲爱的老师写一封信吧。
《一封信》小学语文教案设计
《一封信》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一封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3. 能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浓浓的亲情,懂得要关心家人,为家人着想。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 难点- 体会文中角色的情感变化,感受浓浓的亲情。
- 引导学生从露西的两封信中体会她对爸爸的爱和关心,懂得积极乐观面对生活的道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
例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露西,给远方的爸爸写信,这样能更好地体会露西的心情。
2. 朗读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比如在讲解露西和妈妈的对话时,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她们不同的情绪。
3. 问题引导法- 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在分析露西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的区别时,提问“两封信内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信件的图片(可以是古代的书信,也可以是现代的明信片等),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出信件后,再提问学生有没有给谁写过信或者收到过信,从而引出课题《一封信》。
1.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要求: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词。
- 识字教学:-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如“信封、削土豆、朝向、重新、结尾”等。
让学生先自己认读,会读的直接读出来,不会读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 请小老师领读词语,然后去掉拼音,开火车读词语,读对的同学跟读,读错的同学纠正。
- 交流识字方法。
例如,“封”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寸+土 = 封”;“削”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削铅笔的“削”;“朝”是个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朝阳(zhāo yáng)”和“朝向(cháo xiàng)”来区分读音。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一封信》(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二年级上册《一封信》(第一课时)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一封信》;2.能够正确运用“写”、“同”、“心”、“小”等汉字;3.能够模仿课文结构,写出自己的一封信。
二、教学内容1.学习汉字:写、同、心、小;2.课文《一封信》;3.写作练习:模仿课文结构,写一封自己的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热身1.师生互动:老师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写过信?都写给谁了?”2.热身活动:摆出四个拼音“xie”、“tong”、“xin”、“xiao”,请学生用笔抄写一遍。
2. 学习汉字1.老师板书“写”、“同”、“心”、“小”四个汉字,分别进行详细解释和演示。
2.请学生在练习簿上抄写这四个汉字,并查字典寻找包含这四个汉字的词语。
3. 学习课文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分角色朗读,鼓励学生流利朗读,感受情感语音。
3.带着问题朗读,让学生回答问题,如:这封信是写给谁的?信的内容是什么?写信的原因是什么?4. 写作练习1.展示一封信的结构,由老师先讲解文体特点与其用语语气等,建议每段话不超过10个字,切忌文不成章。
2.要求学生模仿课文结构,写一封自己的信。
四、课堂小结1.老师可以简要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鼓励学生自己复习所学内容,并提醒他们写一篇作文或一篇信练习。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加强了汉字的学习和练习,加深了学生对于一些汉字的印象和了解程度,也为后面的写作练习打下基础。
2.课文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方式的基础之上,更好地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实践,更加深入地理解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想象力和写作能力,为后面的作文打下稳定的基础。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优秀教案第【1】篇〗这篇课文的主人公是小女孩露西,她要给出国半年才能回来的爸爸写一封信。
不料这一封信竟写了两次。
第一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伤心事。
第二次写信,露西写的尽是开心事。
散文采用对比手法,让“伤心”和“开心”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从字里行间自然地流露出来,既表达了露西内在的感情,又表达了露西对爸爸的亲情。
一个家庭的完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年级孩子虽然还小,但也能体会出骨肉亲情的别离。
教学时,老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区别,让孩子从中体会到母亲对露西积极向上的引导,从而联想到生活中的自己也应该是一个自立自强的人。
教学目标1.通过课件、多媒体让学生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
3.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感受本文体现出的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比较两封信的内容有什么不同,说说喜欢哪一封,并说明理由。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露西前后心情的变化,知道她是怎样由低落变得积极起来的。
体会第二封信中表达的亲情。
教师:生字词卡片、课件。
2课时第一课时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1~3自然段,体会露西的心情。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有在外地工作或务工的亲人朋友吗?在你想他们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打电话、微信、QQ视频、写信,等等)引导学生往写信上说。
你在信里会写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走进小露西的内心世界,感受她对爸爸的思念之情。
(板书:一封信)2.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看到课题自由提问。
二、初读文本,了解大意1.同学们根据课题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有的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文本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我们就共同讨论。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案设计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
(2)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关爱传递到现实生活中?
5.课堂小结
(2)强调关爱他人,传递温暖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作文。
四、课后反思
1.本节课通过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知识,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以及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教学难点
师:我们遇到的难点是如何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把握作者想要传达的中心思想,以及如何将这种情感体验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注意事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深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讨论;而对于理解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需要耐心引导,确保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生3:因为“信”是用心说的“言”,所以左边是“言”,右边是“心”。
师:非常好,那“信”字还告诉我们什么?
生4:告诉我们写信要真诚。
(分析课文内容)
师:课文中,主人公写信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他是怎么表达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的?
生5:主人公很想念他的朋友,所以他在信里画了小鸟,还画了太阳,因为他想给朋友带去温暖。
部编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学会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封信》教学设计
《一封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统编(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一封信》。
二、教材分析:《一封信》是一篇关于家、爱与亲情、家的情感细腻的课文,课文讲了露西要给在外出差的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写的是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写下了一封快乐充满温暖的信,减少了爸爸对家庭的牵挂与担心,从中也流露出露西是一个乖巧、体贴、懂事的好女孩。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10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9个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体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对亲人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文化情怀,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生活才会越过越美好。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生字书写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和学会在话语后面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感受对亲人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文化情怀。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词语卡片等。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有过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自己的亲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吗?当自己的亲人不在身边时,你会想他吗?(生自由汇报)师:当你想他的时候,可以把心里面想告诉他的事写成一封信,送给他,好不好?(生回答)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一个小女孩给她爸爸写信的课文。
(课件出示:一封信)环节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师:谁来读一读课题?(生:读完课题之后老师给予评价)然后齐读课文。
师:读完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生:说出自己的疑问。
如“这是写给谁的一封信?”“信里面会写些什么事呢?”等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自读课文。
在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勾画出课文生字,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音,并会发现有些学生课前预习过的已经把生字勾画出来了。
二年级《一封信》教案(通用10篇)
二年级《一封信》教案二年级《一封信》教案(通用1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书信吧,书信一般包括称呼、问候语、正文、祝语、署名、日期六个部分。
你知道书信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一封信》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级《一封信》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懂得在困苦中寻找乐趣,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以免亲人担忧的道理。
2、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35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识记生字。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
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5)认读词语。
2024年秋季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
2.3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适时调整教学评价标准和方式。
十五、教学总结
本节课《一封信》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信件的基本格式和礼貌用语,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模仿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纠正错误。
6.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模拟写信和寄信的场景。
-每组学生轮流扮演写信人、收信人和邮递员,进行角色扮演。
7.总结与拓展: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强调写信的格式和礼貌用语。
-学生分享在角色扮演中的体会,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情感。
8.课后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回家后给家人或朋友写一封信,实践本节课所学。
1.2给家人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关爱之情。
2.课堂作业:
2.1学生互相交换信件,进行评价和修改。
六、板书设计
1.课题:《一封信》
2.生字词:小明、妈妈、信、信封、邮票、地址、格式、礼貌用语
3.写信格式: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日期
4.礼貌用语:亲爱的、您好、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七、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信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写信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文学习中。
八、教学延伸
1.组织一次写信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有趣的信件。
2.开展“我给长辈写封信”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3.结合课文内容,开展写信相关的手工制作活动,如制作信封、邮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学语文《一封信》教案设计 (2)
小学语文《一封信》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等14个生字,会写“信、今”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露西在给爸爸写信过程中的心情变化,感受亲情的美好。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露西的心情变化。
2.难点感受露西对爸爸的思念之情,以及亲情的温暖。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通过写信来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交流。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一封信的故事。
(板书课题:一封信)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写过信或者收到过信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吗?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圈出生字:在朗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二)识字教学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如“信封、削土豆、朝外、刮胡子、胡萝卜、台灯、修理、冷清、肩膀”等。
自读识字:让学生自己先读一读这些生字词,会读的直接读出来,不会读的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老师领读请识字能力较强的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其他学生跟读。
3.去掉拼音认读课件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词,同桌之间互相认读,互相帮助。
开火车读:采用开火车读的方式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读对的同学跟读,读错的同学及时纠正。
4.交流识字方法利用形声字识字:如“封”,左边是“寸”,右边是“圭”,“圭”表示土堆,本义是在土堆上种树,后来表示封闭、封合的意思。
“胡”,“古”表示声音,“月”(肉)表示意义,本义是牛脖子下的垂肉,现在有多种含义,像胡子等。
生活中识字:“台灯”,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看到的台灯来认识这个词;“胡萝卜”,可以结合在菜市场看到的胡萝卜来记忆。
动作演示识字:“削”,教师可以做削铅笔的动作,让学生理解这个字的含义。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露西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露西想念爸爸了,所以才要写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课《一封信》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是教材第六课《一封信》的阅读理解。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封信带给人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通过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信件的基本格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信件的基本格式。
难点是理解一封信带给人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封真实的信件,让学生对信件有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信件格式讲解:讲解信件的基本格式,让学生掌握信件的书写方法。
4. 难句解析:对课文中的难句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信件格式和课文内容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写信的经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信件格式七、作业设计1. 根据今天所学的信件格式,写一封给朋友的信。
2. 回答问题:课文中有哪些信件带给人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请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真实的信件,让学生对信件有了直观的认识,再通过讲解信件格式和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了信件的书写方法,并理解了一封信带给人们不同的心情和感受。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组织一次信件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 一封信(教学设计)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课《一封信》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教材中第六章《一封信》这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通过一封信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孩子在贫困家庭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实现了上学的梦想。
通过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主人公的坚韧不拔和对知识的渴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坚韧精神,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从主人公的经历中汲取到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以及通过课文学习到主人公的坚韧精神。
教学重点则是通过课文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课文的相关教具,包括PPT 和课文朗读录音。
学生们则需要准备好课本和笔记本,以便于记录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贫困山区孩子的短片,引发学生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同情心。
2. 阅读课文: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主人公的经历。
3. 讲解课文: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引导他们从中汲取精神力量。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从课文中学到的东西,以及对自己未来的规划。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想和如何实现梦想的文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文《一封信》和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主人公的经历和坚韧精神。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梦想和如何实现梦想的文章。
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方式都不同,所以这里不提供具体答案。
但可以给出一些写作指导,如:介绍自己的梦想,然后说明实现梦想的原因,列出实现梦想的具体步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较到位,他们也能够从中感受到主人公的坚韧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人间真情,体会战士们的细心及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重难点感受人间真情,体会英雄妈妈的坚强意志和博大胸怀。
教学准备课件;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了解书信常识。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辩词导入,引生入文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说谎”对不对?为什么呢?(不对,骗人,不诚实等)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有了一大群人在说谎。
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板书:17 不平常的信二、初读,寻找兴奋点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办法先把课文读通,然后再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小组内交流。
2.全班汇报总结:初步明白课文内容,他们不是撒谎,而是为了安慰抗日英雄赵蒙生的妈妈不要伤心难过而写的信,这是善意的谎言。
(从定期写信、模仿笔迹等方面也看出战士们的细心。
)三、细读,找准情感持续点1.找出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封信,分别是谁写给谁的。
2.初读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些人写信“撒谎”的原因,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前两封信:第一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A.和排长一起写第一封信给蒙生妈妈的战士们。
B.战士们想象蒙生妈妈收到这封信的情景。
C.收到蒙生妈妈回信的战士们。
全班交流。
3.带着自己的想象,再读这两封信,想:他们是的士兵。
4.我们给蒙生妈妈写了很多信,从哪里看出来的?“我们一直和英雄……1946年春天。
”抓重点词:一直。
复习巩固过渡句的作用。
5.自读文中的最后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感受。
想:这是一封的信。
6.课件出示这最后一封信:再次假设自己的身份,你们是其中的一个角色,当发生这样的事情时会想些什么?用简单的词或句子概括写下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教学设计)202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 《一封信》(教学设计)2023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以第一人称,为您展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6《一封信》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封信》。
本课主要内容是一封来自远方的朋友的信,信中描述了朋友所在城市的美丽景色和有趣的事物。
通过学习这封信,学生可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信件中获取信息,并培养对友情的珍惜。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并能复述信件中的信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方式,学生能够理解信件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培养对友情的珍视,并学会用书信的方式与朋友交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学会从信件中获取信息。
难点:理解信件中的表达方式,学会用书信的方式与朋友交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学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两个朋友之间通过信件交流的故事,引发学生对信件的兴趣。
2. 自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并画出信件中描述的景色和事物。
3. 讲解: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讲解信件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从信件中获取信息。
4. 朗读: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培养朗读能力。
5. 练习:学生根据信件内容,进行情景模拟,扮演写信人和读信人,体会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信件结构:称呼问候语主体内容结束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封给朋友的信2. 作业要求:信中要描述自己的学校和生活,以及想和朋友分享的事情。
3. 答案示例:亲爱的朋友,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
2024年统编版秋季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学设计
十、教学资源
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课文内容、生字词、信件格式等内容的课件,便于教学展示。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亲情的图片、视频等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3.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分享亲情故事,增强家校互动。
十一、教学时间
1. 1课时:课文学习及信件格式教学。
b.学生讨论:信的格式包括哪些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c.教师总结信的格式,并示范如何写信。
4.实践活动
a.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代表写信,其他成员协助。
b.学生按照信的格式,写一封给家人的信。
c.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5.总结与拓展
a.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的格式和亲情主题。
十六、教学展望
1.深化主题教学: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深化亲情主题,通过更多相关的课文和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2.扩展教学内容:结合语文教学,可以引入更多关于书信文化的知识,如书信的历史、书信的种类等,以丰富学生文化素养。
3.强化写作训练:通过持续的写作练习,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加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c.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掌握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
a.教师通过图片、动作表演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b.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主人公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c.学生讨论:课文中小主人公为什么要写信?他写给谁?信里可能写了什么?
3.学习信的基本格式
a.教师出示一封信的范例,引导学生观察信的格式。
2. 1课时:实践活动及课后作业辅导。
十二、教学建议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一封信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一封信》是德国作家鲍圭埃特为孩子们创作的一篇儿童故事。
故事讲的是露西在爸爸出国后,很难过,于是想到了给爸爸写信。
在第一封信里,露西向爸爸倾述自己糟糕的心情:没人逗她玩、台灯坏了没人修、家里很冷清。
后来,在妈妈的引导下,露西重新给爸爸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小狗陪她玩、自己可以修台灯、周末去看电影、她和妈妈很想念爸爸。
我们可以想象,爸爸接到这样两封信,心情会有怎样的区别。
透过这两封信,我们可以体会到这一家人浓浓的亲情。
女儿对爸爸的思念、妻子对丈夫的关心、爸爸和妈妈对女儿的呵护,尽在短短的两封信里。
但是,更值得称道的是妈妈对孩子的引导。
第一封信,充满了难过、抱怨,一定会让爸爸担心、牵挂、自责,在国外也过得很不安。
而第二封信,充满了喜悦、阳光,一定会让爸爸放心、开心、舒心,在国外过得安心。
两封信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这都源于妈妈对露西的暗示和引导。
相信,这样的暗示和引导绝不是一次两次。
在妈妈的影响下,露西也变得独立、能干了,你看,第二自然段露西的表现不是说明了一切吗?【教学目标】1.认识“封、削、锅、朝、叠、刮、胡、灯、修、冷、肩、团、重、完、期、束、鲜”等17个生字,会写“今、写、圆、珠、笔、灯、句、电、起”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想象推理还原第二封信的全部内容。
4. 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重难点】1.会认1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封信带给爸爸的不同感受。
【教学准备】制作简易课件【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1.简洁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请同学们跟我一起书写课题。
【板书:一封信】2.范读课文(1)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课文。
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课文说的是谁给谁写信?(2)教师范读全文。
(3)指名回答:谁给谁写信?写了几封信?为什么题目是《一封信》?3. 自由朗读请大家自由把课文朗读三遍,不会认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案三篇.doc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一封信》教案三篇《一封信》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1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露西在给爸爸的信里都写了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露西懂得寻找生活中快乐美好的事物的乐观态度。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比较露西前后两封信的差别,体会露西心情的变化。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我手上有许多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写的信,你们想不想听一听?(教师读信)2.你们觉得哪封信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自由举手回答)3.接下来我们看看另一位小朋友露西是怎么给她的爸爸写信的。
(板书课题:一封信)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
2.同桌轮读,互相纠正错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1)露西在给谁写信?(2)露西写了几次信?露西在信上分别写了什么?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露西的爸爸,要过才能回来,所以露西想给爸爸。
四、指导书写会写字1.观察这几个字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笔顺。
(出示生字课件)2.重点指导易错字。
今:偏旁“人”一撇一捺要写得舒展。
圆:全包围结构,先外后里再封口。
灯:“火”先写两点,再写撇、捺。
第二课时一、导入课文l ③从第1、2句话中可以看出露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勤劳,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2.出示第3自然段。
(1)露西在给爸爸的信中写了什么?(不开心、冷清)(2)为什么露西说“家里总是很冷清”?理解“冷清”一词。
(家里只有妈妈和露西,没有人逗露西玩,露西觉得很孤单,很不开心)(3)你有过和露西一样的感受吗?说一说吧。
3.出示第4~6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
(2)思考:“可是我写得不好。
”为什么露西会这么说?你觉得露西写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4.出示第7~14自然段。
(1)指名学生开火车读,一人读一个自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一封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对比露西的前后两封信;想想你更喜欢哪封信呢?学会语言的运用技巧。
3、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开展小组讨论;理解、感悟课文。
2、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生活才能过得更美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字;规范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初步体会当说话人在话语后面时的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懂得在亲人面前要报喜不报忧的道理。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
1、师:孩子们写过信吗?在写信的时候;你们一般会告诉朋友或亲人一些什么事情?
2、揭示课题:一封信。
二、初读课文;识写生字。
1、根据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师:这个故事就藏在课本的第 35 页;读之前看看老师给大家的小提示。
(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我会认的字画上圆圈。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
(2)再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识记生字。
封削锅朝叠刮胡灯
修肩团重完期束鲜
封(一封信)(密封)
削(削皮)(削苹果)
锅(下锅)(锅炉)
朝(朝向)(朝着)
叠(叠加)(重叠)
刮(刮风)(刮下)
胡(胡说)(胡人)
灯(点灯)(电灯)
修(修养)(修竹)
肩(肩上)(肩膀)
团(团员)(团圆)
重(重复)(重新)
完(完结)(说完)
期(期望)(星期)
束(一束花)(结束)
鲜(鲜花)(新鲜)
(1)带拼音认读生字。
大家看;这里有这么多信封;只要孩子们能将上面的生字读正确;我们就能顺利地将信封打开。
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借助拼音读一读吧!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调皮的生字宝宝丢掉了它的帽子;你们还认识他们吗?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吧!(3)开火车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他们吗?先跟你同桌交流交流!老师也出几个字谜考考大家!
(5)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1、请孩子们汇报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露西要给爸爸写一封信;开始露西给爸爸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后来在妈妈的提醒下;他向爸爸报告了妈妈的好消息。
2、找一找;看看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第一封信?
哪些自然段写的是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
3、自由读读露西两封信的内容;体会一下两封信给你带来的感觉。
四、写字指导。
1、观察要求写的生字;说说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全班交流;互相提醒。
3、观察“珠、圆、笔”;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
5、学生描红、练写。
6、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
第 2 课时
一、听写词语;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对照批阅。
3、写字指导。
二、理解过程;品味语言
1、学习第一封信。
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些事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画下来!
2、汇报交流。
(1)重点句 1“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开门见山的告诉爸爸他们的生活不开心;这样的信;爸爸看到以后会怎样?只能徒增烦恼。
(2)重点句 2“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从这句话看出爸爸不在的日子;家里的生活过得很不好。
特别是“总是”一词。
(3)学习用“总是”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
(1)师引读。
(2)生领悟读。
4、学习第二封信。
请自由读课文 7 到 14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露西在信里告诉了爸爸哪些事?这封信和第一封信的内容一样吗?
他表达的是露西怎样的心情?找出相关句子画出来。
5、汇报交流。
(1)找出露西第二封信的内容;读一读。
(2)重点句子
1“太阳闪闪发光。
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这句话写出了什么?也写出了什么?(我们家的希比希过得很快活;我们也跟着过得很快活)
(3)重点句子
2“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从这句话;感受到了我们的生活怎么样?
6、这封信里面讲了台灯坏了的事情了吗?是怎么讲的?和前一封信表达的方式一样吗?哪一封信的表达方式更好?为什么?
7、“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妈妈说。
这句话有什么特点?说话的人物在说的话的后面。
仔细观察它的标点符号;应该怎样打标点?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在文中找找。
8、将露西写的第二封信在课件上完整的呈现出来;再读一读。
三、对比分析;明白道理。
1、对比第一封信和第二封信。
第一封信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思想?第二封信表达的又是什么思想?
2、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3、明白其中的道理。
4、朗读全文。
四、课堂延伸;拓展练习
你有亲人不在身边吗?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呢?请拿出本子;拿起手中的笔;一起来给远方的亲人写一封信吧!注意信的书写格式;试着写一写。
教学反思:
这个是拓展练习写一封信后的反思;在批改孩子们写的一封信时;我发现孩子们有太多细腻的情感藏在心里。
我没有限定孩子们习作的收信人;他们有的写给爸爸妈妈;有的写给爷爷奶奶;有的写给老师、同学、朋友、弟弟妹妹……大部分同学都能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这封信;只有个别孩子在格式上出错。
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们的错别字少了很多。
从这里;我有了一点思考:也许孩子们乐于表达的真情实感才能让他们更加用心。
习作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让我感动。
这也让我有所感悟:学习生活中;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也可以利用书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因为有的孩子说不出的话却可以很好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能让我们更加了解孩子;亲近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