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初级会计实务)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二)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1.“营业收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答案:
借:固定资产3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95
贷:实收资本2000
资本公积-资本溢价2095
(2)出售一项专利技术,售价25万元,款项存入银行,不考虑相关税费。该项专利技术实际成本50万元,累计摊销额38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答案:
借:银行存款25
累计摊销38
贷:无形资产50
营业外收入13
(例题·综合题)(2011年)
甲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为一家从事机械制造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10年1月1日所有者权益总额为54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4000万元,资本公积400万元,盈余公积80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
要求:
(1)根据资料(1)至(6),逐项编制甲公司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考点精讲】
利润表(初级会计实务)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的数额和构成情况,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利润表的编制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未来)应纳税,而当期可税前扣除,所以当期增加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当期纳税调整时应该减去;同理,当期减少的有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当期纳税调整时应该加上。
【会计实操经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会计实操经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二、本科目应按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等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根据规定可用以后年度税前利润弥补的亏损及税款抵减产生的所得税资产,也在本科目核算。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主要。
(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确认,借记本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等科目;资产负债表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分录。
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于购买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商誉”等科目。
与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记本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资产负债表日,预计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按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中应减记的金额,借记“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
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初级会计职称《初级会计实务》高频考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考情分析】考频:★★2009年多选、2010年综合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一、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当期所得税即为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当期应交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是在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即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调整确定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的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企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二、所得税费用的账务处理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企业应通过“所得税费用”科目,核算企业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及其结转情况。
期末,应将“所得税费用”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所得税费用”科目。
结转后“所得税费用”科目应无余额。
其账务处理图示如下:【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利润表“所得税费用”项目金额的有()。
(2009年)A.当期应交所得税B.递延所得税收益C.递延所得税费用D.代扣代交的个人所得税【答案】ABC【解析】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分为递延所得税收益和递延所得税费用,所以选项ABC都会影响所得税费用项目的金额;但是选项D是要减少应付职工薪酬,对所得税费用没有影响。
所得税计算流程
所得税计算流程所得税是指个人或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
在国内,所得税是一种重要的税种,对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所得税的计算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一、个人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纳税人身份和所得类别:首先需要确定纳税人的身份,比如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或者个体工商户等。
然后根据所得类别进行分类,一般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所得、稿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
2. 计算纳税所得额:根据所得类别,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纳税人的纳税所得额。
不同的所得类别有不同的计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计算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税法规定的各种费用、扣除项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
3. 根据适用税率确定应纳税额: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并计算出应纳税额。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存在税率差异,需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进行计算。
4. 扣除已缴税款和减免税额:根据个人已缴纳的税款和享受的减免税额,进行相应的扣除。
已缴税款主要包括预缴税款和代扣代缴的税款。
5. 计算应补(退)税额: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计算出个人应当补缴的税额或者退还的税额。
如果应补税额大于零,则需要向税务机关缴纳相应的税款;如果应退税额大于零,则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退税。
二、企业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的税款。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纳税人身份和所得类别:首先需要确定纳税人的身份,一般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然后根据企业的所得类别进行分类,比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等。
2. 计算纳税所得额:根据税法规定的计算方法,计算企业的纳税所得额。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相对较为复杂,需要考虑各种费用、扣除项、减免税政策以及税务机关认可的会计准则等。
3. 根据适用税率确定应纳税额: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表,确定适用的税率,并计算出应纳税额。
会计实务:应交所得税怎么算
应交所得税怎么算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如下所示: 问:应交所得税怎么算? 答: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纳税调整增加额主要包括税法规定允许扣除项目中,企业已计入当期费用但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金额。
比如:超过税法规定标准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业务招待费、公益性捐赠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等),以及企业已计入当期损失但税法规定不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如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
纳税调整减少额主要包括按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亏损和准予免税的项目,如前五年内未弥补亏损和国债利息收入等。
【举例】甲公司2012年度按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为19800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全年实发工资、薪金为2000000元,职工福利费300000元,工会经费50000元,职工教育经费100000元;经查,甲公司当年营业外支出中有120000元为税收滞纳罚金。
假定甲公司全年无其他纳税调整因素。
解析: 甲公司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1980+(30-200×14%)+(5-200×2%)+(10-200×2.5%)+12=2000 应交所得税=2000×25%=500(万元) 特别注意: 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除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等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四大步骤
【tips】本税法知识是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整理!
企业所得税计算的四大步骤
第一步,计算应交所得税
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费用(会计-税法)-收入(会计-税法)]×现行税率
第二步,计算暂时性差异(公式符号性质)
暂时性差异=(资产类)账面价值-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负债类)(账面价值-计税基础)×(-1)
+x=应纳税x;-x=可抵扣x
第三步,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或资产)增长额
=期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余额
第四步,做分录(根据四科目平衡计算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的简算法
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永久性差异)×现行税率
永久性差异=费用(会计-税法)-收入(会计-税法)
成立条件:预计转回税率=现行税率
特殊情况:预计转回税率≠现行税率,则公式不成立。
简算法用于解答选择题尤为方便,也可用作检验所得税费用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例】a公司2013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2013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
记账实操本季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记账实操-本季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法定税率),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5%(法定税率)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士纳税调整项目金额注:纳税调整项目没有的话:
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25%
应纳税所得额怎么计算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总额士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税收调整项目金额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予以调整的金额;二是企业按税法规定准予扣除的税收金额。
企业收入总额怎么算
收入总额是指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
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及债务的豁免等;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及有关权益等。
税费计算与缴费计算公式
税费计算与缴费计算公式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是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个人和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的公式,以及如何正确应用这些公式来管理财务。
税费计算公式。
税费计算是指根据税法规定,计算个人或企业应缴纳的税费金额。
税费计算的公式取决于税法规定和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税费计算公式:1. 所得税计算公式,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应纳税收入减去减除费用后的金额,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速算扣除数是根据税法规定的扣除数。
2. 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销售额×适用税率-进项税额。
其中,销售额是指企业的销售收入,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进项税额是企业购买原材料和其他商品支付的增值税。
3. 资产税计算公式,资产税=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其中,资产净值是指个人或企业的资产净值,适用税率是根据税法规定的税率。
缴费计算公式。
缴费计算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计算个人或企业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公积金等费用。
缴费计算的公式取决于法律规定和个人或企业的收入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缴费计算公式:1. 社会保险费计算公式,社会保险费=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率。
其中,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率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险费率。
2. 公积金计算公式,公积金=工资总额×公积金费率。
其中,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工资总额,公积金费率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公积金费率。
3. 健康保险费计算公式,健康保险费=工资总额×健康保险费率。
其中,工资总额是指个人或企业的工资总额,健康保险费率是根据法律规定的健康保险费率。
应用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公式。
正确应用税费计算和缴费计算公式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个人和企业需要了解税法和法律规定,明确应纳税费和应缴费用的计算公式。
2018中级会计实务:考虑递延所得税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2018年中级会计实务:考虑递延所得税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构成:当期所得税(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费用。
当期所得税就是我们实务或考试中最常见的,由税前会计利润加上纳税调整增加,减去纳税调整减少得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企业所得税税率得到。
而递延所得税是由影响损益的暂时性差异的存在,满足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条件时得到。
在中级会计实务学习《所得税》这一章最后一节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的时候,很多人会有一个疑问:影响损益的暂时性差异既会影响当期所得税,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时,又会影响递延所得税费用。
为何要多此一举呢?下面通过两个例题,帮大家理一理影响损益的暂时性差异、当期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之间“三角关系”。
【例1】甲企业在2015年12月31日,税前会计利润为500万元,其中:全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0万元。
假设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余额都为0,甲企业使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分析: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全年只有一笔暂时性差异100万元。
由于是“减值准备”,税法规定实际发生时才予以确认,也就是2015年计提的此笔跌价准备税法是不认可的。
导致存货这样一个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00x25%=25万元。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贷:所得税费用 25也正是因为税法与会计上的这样一个差异,这样一笔暂时性差异同样也会影响当期所得税,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作为一笔纳税调整增加额。
✓应纳税所得额=500+100=600万元✓当期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x25%=600x25%=150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150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综合以上分析结果: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500+100)x25%-100x25%=500x25%=125万元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所得税费用(150-25=)125贷: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 1502015年甲企业应该要交的所得税是150万元,由于存在一笔暂时性差异,该差异让甲企业在2015年经济利益流入企业25万元(即让企业暂时节约了25万元的所得税费用),实际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总额为125万元,即税前会计利润500x25%=125万元。
会计实务: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如下所示:递延所得税的定义:由在会计上已经入账但在税务上尚未入帐的一项收入而引起的负债,这项负债记入资产负债.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
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
递延税款是指由于税法与会计制度在确认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会计利润(利润总额,下同)与应税所得之间的时间性差异。
该差异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核算确认,而在“应付税款法”下不予确认。
根据时间性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可分为:1、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当期会计利润大于应税所得,未来需要交纳的税款。
2、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当期会计利润小于应税所得,未来可以获得递减的税款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时间性差异通过“递延税款”科目核算。
期末,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贷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贷项”项目;如果“递延税款”科目为借方余额,则列入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税款借项”项目。
对于“递延税款借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可以获得抵减的所得税;对于“递延税款贷项”,说明企业由于以前的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未来需要交纳的所得税。
在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所得税税率的变动,无需对暂时性差异所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进行特别的会计调整。
举例说明如下:假设:某固定资产原值100万元,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税务处理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第1年企业所得税税率30%,第2年国家出台新政策,从第3年起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为20%。
则,根据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6)的有关规定,题中:第一年:会计折旧额=100*(5/15)=33.33万元账面价值=100-33.33=66.67万元税务折旧额=100/5=20万元计税基础=100-20=8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66.67=13.3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3.33*30%=3.999万元(假设企业未来很可能取得足够的用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下同)编制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3.999万元贷:所得税费用3.999万元第二年:会计折旧额=100*(4/15)=26.67万元账面价值=66.67-26.67=40万元税务折旧额=100/5=20万元计税基础=80-20=6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60-40=2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0*20%=4万元当年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3.999=0.001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借:递延所得税资产0.001万元贷:所得税费用0.001万元第三年:会计折旧额=100*(3/15)=20万元账面价值=40-20=20万元税务折旧额=100/5=20万元计税基础=60-20=4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0-20=20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20*20%=4万元当年应增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4=0万元当年无需编制会计分录第四年:会计折旧额=100*(2/15)=13.33万元账面价值=20-13.33=6.67万元税务折旧额=100/5=20万元计税基础=40-20=2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6.67=13.3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3.33*20%=2.666万元当年应减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4-2.666=1.334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1.334万元贷:递延所得税资产1.334万元第五年:会计折旧额=100*(1/15)=6.67万元账面价值=6.67-6.67=0万元税务折旧额=100/5=20万元计税基础=20-20=0万元当年应减计的递延所得税资产=2.666-0=2.666万元编制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2.666万元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666万元。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公式
所得税费用怎么算公式所得税费用是企业或个人按照税法规定需要缴纳的税款,是国家用来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税法的复杂性和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很多困惑。
本文将重点介绍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所得税问题。
一、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是企业利润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
根据中国的税收法规,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1.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利润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可纳税金额。
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企业应以合法、实际的经营收入减去相应的费用、成本后计算税前利润,再根据税法规定的项目进行相应的调整,得出应纳税所得额。
2. 税率税率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比例。
中国税收法规规定的一般税率为25%,对有利于鼓励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税率可以降低至15%。
此外,不同地区和行业还可能有其他的特殊税率政策。
3.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是企业缴纳所得税时的一种减免措施,在计算税费时可以直接减去这个数值。
根据中国税收法规,速算扣除数为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税率后的结果再减去一定金额,具体金额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和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是个人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
根据中国的税收法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扣除数1. 应纳税所得额个人应纳税所得额是个人的收入经过一系列调整后的可纳税金额。
根据中国税收法规的要求,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的收入来源有所差异。
2. 税率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个人所得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中国税收法规规定了7个不同的税率档次,起征点为3500元。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从3%到45%不等。
在计算个人所得税费用时,需要根据个人所得额确定相应的税率。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所得税税率变动时-如何确定递延所得税的金额?【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由 两个部分组成: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 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即为应交所得税的金额。具体 确定是在税前会计利润的基础上按照税收法规的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 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按照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确 定。用公式表示如下:
这里还应关注暂时性差异将会在何时转回,如果企业当期期末存在的 暂时性差异预计将在税率变动后转回,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余额时,应 该采用新税率;如果企业当期期末存在的暂时性差异预计将在税率变动 前转回,则计算期末递延所得税余额时,则仍应该采用原税率。
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如 何确定
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是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得税负债的综合影响结果。即按照准则规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当期发生额,但不包括计入 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所确认的所得税的影响。用公式表示如下: 递延所得税=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当所得税税率变动时,如何确定递延所得税的 金额?【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企业必须按照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确认当期期末递延所得税 应有余额。
在解题过程中,应关注题目所给的所得税税率的条件。如果企业能够 预计暂时性差异未来转回期间适用的税率会发生变动,则应该按照新税 率(而不是当期适用的税率)来确定当期期末递延所得税应有余额,但要注意当期的应交所得税还是按照原税率来计算。
(初级会计实务)应交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利润表(初级会计实务)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结构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
通过利润表,可以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的数额和构成情况,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及盈利增长趋势,从而为其作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二、利润表的编制
(2)根据资料(2)至(7),计算甲公司2010年度利润总额和全年应交所得税。
2010年度甲公司发生下经济业务:
(1)经批准,甲公司接受乙公司投入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一台并交付使用,合同约定的价值为3500万元(与公允价值相符),增值税税额为595万元;同时甲公司增加实收资本2000万元,相关法律手续已办妥。
(一)利润表项目的填列方法我国企业的利润表采用多步式格式,分以下三个步骤编制:
第一步,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二)利润表项目的填列说明1.“营业收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营业成本”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2)从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成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
【易错易混辨析】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以及职工支付的现金”除了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公司承担的社保和公积金是否计算在内?(初级会计实务)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分析-【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计提坏账: 借:资产减值损失 100 贷:坏账准备 100 按照税法,坏账准备计提的时候,是不能税前抵扣的。也就是说,这 100万 的减值损失要加回来。那么计算税法纳税的基础就是 1000+100=1100万。“应 交税费”=1100*25%=275万。 差额 25万(275-250)就是资产减值损失造成的,这个差异形成“递延所得 税资产”,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250 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贷:应交税费 275 2008年,企业实际发生坏账 100万,利润是 1000万,没有其他纳税调整事 项,没有形成新的坏账。 会计处理: 核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企业计算的“所得税费用”:1000*25%=250 会计处理: 借:所得税费用 2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25 (核销之前计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交税费 225 (倒挤出来) 从这笔分录可以看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抵税作用了,如果没有之前计提的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处理分析 【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 【2018年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 首先要明白,损益表中“所得税费用”是企业自己根据利润计算出来的税费, 而资产负债表里面的“应交税费”,这个是给税务局的税费,两者不一样。他 们之间就差了一个纳税差异。通过会计分录来看一下:
2018年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递延所得税资产,那么税务局计算的“应交税费”就是 1000*25%=250,现在少 交了 25万,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功劳。
后语点评:会计学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每一笔会计业务处理和会计 方法的选择都离不开基本理论的指导。为此,要求我们首先要熟悉基本会计准 则,正确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并在每一会计业务处理时遵循一般原则的 要求。会计学的学习,必须力求总结和应用相关技巧,使之更加பைடு நூலகம்于理解和掌 握。学习时应充分利用知识的关联性,通过分析实质,找出核心要点。要深入 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 叶,浅尝辄止。
当期所得税的计算与递延所得税
当期所得税的计算与递延所得税在企业的财务领域中,所得税的处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其中,当期所得税的计算和递延所得税的理解与应用,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这两个关键概念。
当期所得税,简单来说,就是企业按照税法规定,就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所计算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计算当期所得税的第一步,是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通常是在企业会计利润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得到的。
比如,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可能会按照会计准则确认一些收入和费用,但税法对这些收入和费用的确认时间、金额等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这就需要我们按照税法的要求进行调整。
假设一家企业在某一会计年度的会计利润为 100 万元。
但根据税法规定,其中有 10 万元的费用不能在当期扣除,需要在以后年度扣除。
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不是 100 万元,而是 110 万元(100 + 10)。
确定了应纳税所得额后,再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就能得出当期所得税的金额。
而递延所得税呢,则相对复杂一些。
它产生的原因是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之间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会导致在未来期间,企业需要缴纳或者可以抵扣的所得税金额发生变化。
比如说,企业计提了一项资产减值准备 20 万元。
在会计上,这会减少当期的利润。
但按照税法规定,在资产实际发生减值损失时才能在税前扣除。
这就形成了会计和税法的暂时性差异。
因为在当前会计期间,企业多扣减了这 20 万元的利润,但在未来资产减值实际发生时才能在税法上扣除,所以当前会计期间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意味着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少交所得税,相当于企业提前为未来的税收优惠“存钱”。
相反,如果企业有一项资产,会计上按照直线法折旧,而税法上允许加速折旧。
那么在前期,税法计算的折旧费用大于会计计算的折旧费用,导致应纳税所得额减少。
但在后期,情况会反过来,这就形成了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则表示企业在未来期间需要多交所得税,相当于企业提前“预支”了未来的税收负担。
递延所得税计提及所得税费用
Why?
纳税调整:纳税调减300,000元
1
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永久性差异 -300,000 持有期间的投资损益
例 3.于2013年12月31日,A公司将C公司的股权进行处理。A公 司将C公司30%股权作价600万元出让给D公司。于2013年度内, C公司未分配股权,税后利润100万元;截止交易日,C公司 所有者权益为1,150万元(含实收资本)。 注: 非控股,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
递延所得税资产
工资纳税调整事项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00,000*25% 贷:递延所得税费用 1,000,000*25%
科目 工资薪金支出 职工福利费支出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工会经费支出
性质 暂时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 永久性差异
纳税调整额 1,000,000 40,000 275,000 0
How?
暂时性差异
例10. 同年A公司为促进政民协作,为政府捐款100,000元。
Nature?
同年A公司为扩大宣传,对江苏南钢球队赞助1,000,000 元。 同年A公司因项目人防建设问题,向政府部门支付罚款 10,000,000元。
同年A公司因纳税延迟,向税务局缴纳纳税滞纳金 100,000元。
例8. 2012年度,A公司项目合计发生业务招待费50,000,000元。
按照税法规定,公司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照销售收入的千分之 五或者业务招待费的60%孰低进行列支。 按照收入列支限额:1,000,000,000*5/1000=5,000,000元。 按照业务招待费60%限额:50,000,000*60%=30,000,000元。 因此2012永久性差异,不得以后年度抵扣, 年度纳税调增:50,000,000-5,000,000=45,000,0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照税法的规定要求进行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照适用
税率计算确定当期应交所得税。 2、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可以递减的所得税,属于可抵 扣暂时性差异,由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得税负债,核算企业在未来期间应缴纳的所得税,属于应纳税
暂时性差异,由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和负债账面价值小于其计 税基础产生。 递延所得税=(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递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延所得税资产-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不构成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的两种情况:①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 引起的递延所得税;②企业合并引起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合并中产生的 商誉或是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3、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 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会计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无论你是企业老板还是投资者,无论你是 税务局还是银行,任何涉及到资金决策的部门都至少要懂得些会计知 识。而我们作为专业人员不仅仅是把会计当作“敲门砖”也就是说,不 仅仅是获得了资格或者能力就结束了,社会是不断向前进步的,具体到 我们的工作中也是会不断发展的,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可能会一直有用, 对于已经舍弃的东西需要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来替换它,这就是专业能力 的保持。因此,那些只把会计当门砖的人,到最后是很难在岗位上立足 的。话又说回来,会计实操经验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学到的,坚持一天 学一点,然后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缺陷,你可以针对自己的习惯 来制定自己的学习方案,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最后希望同 学们都能够大量的储备知识和拥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如何计算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资产【会计实务操作教 程】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号--所得税》解释指出,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内容 构成: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二 是暂时性差异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 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规定,企业在计算确定当 期所得税(即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的基础 上,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 计入所有者权益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即有: 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1、当期应交所得税 当期应交所得税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 存在税会差异的,应在会计利润的基础上,考虑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