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广告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帝王公案谈对联

对联,又有楹联、桃符、对子等名称。逢年过节时许多人家都会在自家的门框上贴上大红的对联,为节日平添欢乐吉祥的气氛。在古代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帝王君主都曾与对联发生关系。而其中最富浪漫声名的当数明洪武帝朱元璋和清乾隆帝弘历了。

据传说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为显示新王朝的繁荣景象,太平盛世,这年春节,他传谕旨,每家门上必须张贴春联一副。旨令下达后,朱元璋便率领群臣出巡,检视各家贴对联情况。此时金陵城内店铺大都已经贴出对联,条条街道红彤彤一片,再加上满街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后来,当他来到城门口一家阉猪户的门口,没看见贴出对联,便命手下人将主人叫出来,当面讯问他为什么没贴对联。阉猪户回答说,因为他家人都目不识丁,更不会写对联了,而大年将近,各家都很忙,也没来及叫人替写,而正在发愁,哪知皇帝就前来查看,真是罪过。旁边有官员介绍说这家姓苗,祖宗三代以阉猪为业,手艺很好,也很有人缘,可就是没出一个识字的。朱元璋得知这一情况,原谅了他的过错,并提笔为阉猪户写下一副对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横披:“祖传技艺”。没过多久,皇帝为苗家写对联的消息不胫而走,远近人们争相前来参观,于是苗家的生意更加兴旺起来,成为南京城里有名大屠户。朱元璋一副对联,就使苗家生意兴隆,可见名人广告的巨大魅力。

无独有偶,清代乾隆皇帝喜欢微服私访,查看民情。一日一个身材高大、面貌清秀的美少年走到一家皮靴店,看到这家店里靴子质量上乘,

可生意冷清,显得有些死气。于是便叫随从拿来笔墨纸砚,挥笔写就一副长联:“大鎯头小锤子打出穷鬼去,粗麻绳细皮线捆进财神来”。横披:“越做越好”。写完,交给店家,告诉他将对联裱起来,挂在店口,很快就会有很多顾客临门的。说完这人就走了。店家半信半疑地按来人的指示照办了。结果,没出几天,门前挤满了人,都说是为观看对联而来,还有些人买了他的靴子。有人告诉他,那对联是乾隆皇帝的御笔。这时店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那天的美少年就是当今皇上,赶忙跪在地上向北叩头。这家皮靴店有了皇帝的手书墨宝作广告,生意真是“越做越好”。

另外。像北京的“六必居”、天津的“狗不理”等许多传统老字号,据说也都曾和皇家发生关系,不一而足,因为众所周知,且不赘述。

★头插草标说辛酸

草标,实际就是一绺稻草。而在中国古代如果有人将一绺稻草竖直插在头上,站在集市的某个角落,就表明他(或她)将要被作为商品像牲畜一样出卖。今天有谁还会记得草标呢?殊不知这小小草标,阅尽人间几多辛酸故事。

古时候贫苦人家,每逢饥荒年月,为了活口,往往在自己孩子的头上插上草标,送到集市出卖,甚至有时父母也和自己的孩子一样插上草标出卖。而人口贩子看到插有草标的人,就会将之买下,转运到别地,男子卖作苦力,女的就卖作妓女、奴婢或童养媳,有的还会被转手卖给二道贩子,从中渔利的是人口贩子,而这些穷苦人家的子女却要受尽非人的虐待。明朝王象春“竹枝词”《济南百咏》中《鬻女》词就满

含悲痛心情写道:“委巷低门立小鬟,青衫竖草惨愁颜。惯收瘦马临清客,鬒法成云又卖还。”作者又加小注:“济城民贫,素有鬻女之俗。……排门竖草,靦面求售。临清客子每至,则鲜衣盛从,一人而收罗数百,畜以射利……”原来,明朝时济南一带老百姓普遍贫困,经常会将自己的儿女出卖。多的时候,在城门口排起长队,人人头上插着草标作为标识,苦苦乞求过往的人们买下他们。而临清的商人(也就是人口贩子),穿着鲜艳的服装,带着众多的随从,一人会买上数百,带回去先收养起来,等待出售营利。草标,俨然成为人口买卖中的最鲜明的“广告”标志!

清代时,这样的事情也很普遍。清人蒯德模在他的《带耕堂遗诗》卷五《仆女吟》里更对人口买卖进行控诉:

“生南赁作佣,生女卖作仆。作佣有时归,作仆永不复。

犹是父母心,胡为弃不鞠。上天不降康,零落田中谷。

一米如一珠,万千才一斛。饔飱已不继,旦夕且谋续。

有女十二龄,鬻钱可籴粟。携女出门去,但云往戚属。

母避不忍送,泪滴血盈掬。女哭不肯行,伤心坠幽谷。

托生寄天地,无知非草木。生长贫贱家,役使富贵族。

富贵人多骄,詈骂继鞭扑。身无完肌肤,体无完衣服。

毒楚将谁诉,举目无骨肉。天下无告民,不仅孤寡独。

顾此蚩蚩氓,谁非父母育。愿告买仆者,驱遣毋太酷。

诗中描绘了这样一副场景:由于发生了饥荒,父母为了生存,只好狠心将年满十二岁的女儿卖掉,希望换些救命的粮食。父亲骗女儿说带

她去见远方的亲戚,但女儿的心里知道将要被卖掉,万分伤心,哭着不肯出门。母亲不忍见这样痛苦场面,只好躲开了。作为诗人也无可奈何,只好希望买这女孩的人家能够发些善心,少用点儿鞭子抽打她那较弱的身躯。

草标啊,草标,你究竟看过多少这样的人间悲剧?!

从现有的材料来看,我国的商业广告在夏商时期就已产生,而政治广告、公益广告等非商业性广告则产生更早。

★华表巍巍悬象魏

天安门前的几处华表威严气派,尽管历经岁月的沧桑洗礼,仍旧透露出几许皇家的凛凛风范。然而起初的华表,可绝没有今天的华丽壮观。据晋朝崔豹《古今注》记载,尧时在一些大路通衢树立一些类似“桔槔”的木柱。以横木交于柱头,像花朵一样形状,叫做“表木”,又称为“诽谤之木”。其功用是表示王者待贤纳谏或指引路途。类似的还有诸如“进善之旌”(即劝导人们建议的标志性旗子)、“敢谏之鼓”(即方便人们进谏和上诉的大鼓)等等。

象魏,是指上古天子或诸侯宫廷的大门。它巍然高耸,经常用来悬挂或张榜法令布告等。据史书记载,西周时,每到正月,都会悬教令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览,得知国政。后世王朝也把有关国家政教、法令的图象或条文,如安民告示、通缉令、收租公告之类张贴在城门两旁,以便出入城门的人们观看,往往还会引起许多人围观。

夏商周时期,每到初春,朝廷还会派一些官员专门坐着轻便的小车,右手摇着木制的铃铛,嘴里不停地宣讲朝廷的命令,以求政情下达,

众所周知。每次行军打仗之前还必要做一些军事动员,例如发布“檄文”之类,当时叫做“诰”或“誓”。商朝末年,武王率领大军开始讨伐残暴无道的纣王。公元前1027年正月,在商都城附近进行决战,即著名的“牧野之战”,结果仓促纠结起来的商朝奴隶倒戈大起义,商王朝顷刻间土崩瓦解,纣王也自焚而死。在这场战役开始前,周武王站在即将参战的各路诸侯和士兵面前,发表讨伐演说(即《周誓》),历数商王朝的腐败堕落,激发出战士无比的斗志,最终一举灭商。周武王的这篇“檄文”,记载于《尚书》里,堪称一次成功的军事广告。

上述的“表木”、“象魏”、“诰誓”等属于政治广告和军事广告的范畴,成为了中国五千年广告史的一个源头。

“鼓刀扬声”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剧烈动荡,随着官府对士农工商的控制减弱,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交流空前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出现,商业也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史书记载,东方的鱼盐、南方的象牙、北方的皮革、西方的马匹在当时中原地区市场上都可以买到。许多城市,作为经济、政治中心随之兴起。如齐国的临淄,赵国的邯郸,楚国的郢,都是当时全国著名的商品集散地。商人的活动日益频繁,商品交换的规模不断扩大,此时出现了有名的“春秋三义商”:范蠡、子贡、白圭。这些大商人或有深厚的政治背景,或有广博的学问,或有雄辩的口才,往来于城乡之间,周游于列国之中,折冲樽俎,合纵连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