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知识讲解(基础)及其练习 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相似相似三角形全部知识点总结附带经典习题和答案

相似相似三角形全部知识点总结附带经典习题和答案

拔高相似三角形习题集适合人群:老师备课,以及优秀同学拔高使用。

一、基础知识(不局限于此)(一).比例1.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2.比例性质:(1)基本性质:bc ad d c b a =⇔= ac b c bb a =⇔=2 (2)合比定理:d dc b b ad c b a ±=±⇒= (3)等比定理:)0.(≠+++=++++++⇒==n d b ban d b m c a n m d c b a3.黄金分割:如图,若AB PB PA ⋅=2,则点P 为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4.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二)相似1.定义:我们把具有相同形状的图形称为相似形.2.相似多边形的特性:相似多边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 (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 (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5.三角形中位线定义: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中位线性质: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6.梯形的中位线定义:梯形两腰中点连线叫做梯形的中位线.梯形的中位线性质: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7.相似三角形的应用: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

相似三角形三点定形证明(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三点定形证明(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证明方法方法一:直接寻求相似三角形只要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寻找出线段成比例,或者角相等利用判定定理直接找出来.例1、如图:点G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AG 交BC 、BD 于点E 、F ,则△AGD ∽△EGC ∽△EAB 。

分析:关键在找“角相等”,除已知条件中已明确给出的以外,还应结合具体的图形,利用公共角、对顶角及由平行线产生的一系列相等的角。

本例除公共角∠G 外,由BC ∥AD 可得∠1=∠2,所以△AGD ∽△EGC 。

再∠1=∠2(对顶角),由AB ∥DG 可得∠4=∠G ,所以△EGC ∽△EAB 。

评注:(1)证明三角形相似的首选方法是“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找到两个三角形中有两对角对应相等,便可按对应顶点的顺序准确地把这一对相似三角形记下来。

例2、已知△ABC 中,AB=AC ,∠A=36°,BD 是角平分线, 求证:△ABC ∽△BCD分析:证明相似三角形应先找相等的角,显然∠C 是公共角,而另一组相等的角则可以通过计算来求得。

借助于计算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证明:∵∠A=36°,△ABC 是等腰三角形,∴∠ABC=∠C=72° 又BD 平分∠ABC ,则∠DBC=36°在△ABC 和△BCD 中,∠C 为公共角,∠A=∠DBC=36° ∴△ABC ∽△BCD方法二:利用中间线段代换当要证明的结论中的一条线段与其他线段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时我A B CDEF G 1234ABC D们可以利用等线段代换,从而容易找到相应的关系。

例1、△ABC 中,在AC 上截取AD ,在CB 延长线上截取BE ,使AD=BE ,求证:DF •AC=BC •FE分析:证明乘积式通常是将乘积式变形为比例式及DF :FE=BC :AC ,再利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线的性质进行证明:证明:过D 点作DK ∥AB ,交BC 于K , ∵DK ∥AB ,∴DF :FE=BK :BE又∵AD=BE ,∴DF :FE=BK :AD ,而BK :AD=BC :AC 即DF :FE= BC :AC ,∴DF •AC=BC •FE例2: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0,M 是BC 的中点,DM ⊥BC 于点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

相似三角形知识点与经典题型知识点1 有关相似形的概念(1)形状相同的图形叫相似图形,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是相似三角形.(2)如果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 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长度的比叫做相似比(相似系数).知识点2 比例线段的相关概念(1)如果选用同一单位量得两条线段b a ,的长度分别为n m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nmb a =,或写成n m b a ::=.注:在求线段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

(2)在四条线段d c b a ,,,中,如果b a 和的比等于d c 和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d c b a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①比例线段是有顺序的,如果说a 是d c b ,,的第四比例项,那么应得比例式为:ad c b=.②()a ca b c d b d==在比例式::中,a 、d 叫比例外项,b 、c 叫比例内项, a 、c 叫比例前项,b 、d 叫比例后项,d 叫第四比例项,如果b=c ,即 a b b d =::那么b 叫做a 、d 的比例中项, 此时有2b ad =。

(3)黄金分割:把线段AB 分成两条线段)(,BC AC BC AC >,且使AC 是BC AB 和的比例中项,即2AC AB BC =⋅,叫做把线段AB 黄金分割,点C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其中AB AC 215-=≈0.618AB.即AC BC AB AC ==简记为:12长短==全长注:黄金三角形:顶角是360的等腰三角形。

黄金矩形:宽与长的比等于黄金数的矩形知识点3 比例的性质(注意性质立的条件:分母不能为0)(1) 基本性质:①bc ad d c b a =⇔=::;②2::a b b c b a c =⇔=⋅.注:由一个比例式只可化成一个等积式,而一个等积式共可化成八个比例式,如bc ad =,除了可化为d c b a ::=,还可化为d b c a ::=,b a d c ::=,c a d b ::=,c d a b ::=,b d a c ::=,a b c d ::=,a c b d ::=.(2) 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a bc d a c d cb db a d bc a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同时交换内外项 (3)反比性质(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a c b d b da c=⇔=.(4)合、分比性质:a c abcd b d b d±±=⇔=.注:实际上,比例的合比性质可扩展为:比例式中等号左右两个比的前项,后项之间发生同样和差变化比例仍成立.如:⎪⎪⎩⎪⎪⎨⎧+-=+--=-⇒=dc dc b a b a c cd a a b d c b a 等等.(5)等比性质:如果)0(≠++++====n f d b nm f e d c b a ΛΛ,那么b an f d b m e c a =++++++++ΛΛ.注:①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即引入新的参数k )这样可以减少未知数的个数,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②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③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如:ba f db ec a f ed c b a fe d c b a =+-+-⇒=--=⇒==32323322;其中032≠+-f d b . 知识点4 比例线段的有关定理1.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由DE ∥BC 可得:ACAEAB AD EA EC AD BD EC AE DB AD ===或或注:①重要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它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②三角形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此定理给出了一种证明两直线平行方法,即:利用比例式证平行线.③平行线的应用:在证明有关比例线段时,辅助线往往做平行线,但应遵循的原则是不要破坏条件中的两条线段的比及所求的两条线段的比.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已知AD ∥BE ∥CF,可得AB DE AB DE BC EF BC EF AB BCBC EF AC DF AB DE AC DF DE EF=====或或或或等.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两条直线被三条平行线所截,如果在其中一条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另一条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含解析)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含解析)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含解析)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且∠EAF=60°,则∠B等于( ).A .60°B .50°C .70°D .65°2.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A .(,)、(-,4)B .(,3)、(-,4)C .(,3)、(-,4)D .(,)、(-,4)3.P是△ABC一边上的一点(P不与A、B、C重合),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ABC,如果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称这条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Rt△ABC中,∠C=90°,∠A=30°,当点P为AC的中点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几条()A.1条B.2条C.3条D.4条4.如图,矩形ABCD中,AD=2,AB=3,过点A,C作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AE,CF,分别交CD,AB于点E,F,则DE的长是(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一、选择题1.如图,在▱ABCD中,AE⊥BC于E,AF⊥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F,且∠EAF=60°,则∠B等于( ).A .60°B .50°C .70°D .65°2.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 )A .(,)、(-,4)B .(,3)、(-,4)C .(,3)、(-,4)D .(,)、(-,4)3.P是△ABC一边上的一点(P不与A、B、C重合),过点P的一条直线截△ABC,如果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我们称这条直线为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Rt△ABC中,∠C=90°,∠A=30°,当点P为AC的中点时,过点P的△ABC的“相似线”最多有几条()A.1条B.2条C.3条D.4条4.如图,矩形ABCD中,AD=2,AB=3,过点A,C作相距为2的平行线段AE,CF,分别交CD,AB于点E,F,则DE的长是( )A .B .C .1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中,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BEFG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且相似比为,点A,B,E在x轴上,若正方形BEFG的边长为6,则C点坐标为( )A .(3,2)B .(3,1)C .(2,2)D .(4,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位似图形都相似;②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③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9,则周长的比为16:81;④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比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2cm,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A.1个B.2个C.3个D.4个7.如图,AB是⊙O的直径,AM和BN是它的两条切线,DC切⊙O于E,交AM于D,交BN于C.若AD•BC=9,则直径AB的长为()A.3B.6C.9D.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F是CD上一点,BF交AD的延长线于G,则图中的相似三角形对数共有()A.8对;B.6对;C.4对;D.2对.9.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若AD=4,DB=2,则的值为()A.B.C.D.210.如图,梯形ABCD中,AD∥BC,∠B=∠ACD=90°,AB=3,DC=5,则△ABC与△DCA的面积比为()A.2:3B.3:5C.9:25D.:11.如图,在矩形AOBC中,点A的坐标是(-2,1),点C的纵坐标是4,则B、C两点的坐标分别是()A.(,3)、(-,4)B.(,3)、(-,4)C.(,)、(-,4)D.(,)、(-,4)12.如图,在△ABC中,∠ACB=90°,AC=BC=1,E、F为线段AB上两动点,且∠ECF=45°,过点E、F分别作BC、AC的垂线相交于点M,垂足分别为H、G.现有以下结论:①AB=;②当点E与点B重合时,MH=;③AF+BE=EF;④MG•MH=,其中正确结论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3.如图,点D、E、F、G为△ABC两边上的点,且DE∥FG∥BC,若DE、FG将△ABC 的面积三等分,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B.==1C.=+D.=14.已知点A、B分别在反比例函数(x>0),(x>0)的图象上,且OA⊥OB,则的值为()A.B.2C.D.315.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BC=2AD,如果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OB、△BOC、△COD、△DOA的面积分别记作S1、S2、S3、S4,那么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S1=S3B.S2=2S4C.S2=2S1D.S1•S3=S2•S416.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从B点出发,在BC上移动至点C停止,记PA=x,点D到直线PA的距离为y,则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是( )A .y=12xB .y=C .y=xD .y=x17.如图,Rt△ABC中,∠ACB=90°,AC=4,BC=6,以斜边AB上的一点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D、E,则AD为( )A .2.5B .1.6C .1.5D .118.如图,已知:△ABC、△DEA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两条直角边AB、AD重合,把AD绕点A逆时针旋转α角(0°<α<90°),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BC分别与AD、AE相交于点F、G,则图中共有()对相似三角形.A.1B.2C.3D.419.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E平分∠ABC交CD于E,且BE⊥CD,CE:ED=2:1.如果△BEC的面积为2,那么四边形ABED的面积是()A.2B.C.D.2.520.如图,在△ABC中,AB=A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ADE=∠B=α,DE交AC于点E,且cosα=.下列给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有()①△ADE∽△ACD;②当BD=6时,△ABC与△DCE全等;③△DCE为直角三角形时,BD为8或12.5;④0<CE≤6.4.A.1个B.2个C.3个D.4个21.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22.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AB=4,BC=2,点M,E在AD上,点F在边AB上,并且DM=1,现将△AEF沿着直线EF折叠,使点A落在边CD上的点P处,则当PB+PM 的和最小时,ME的长度为()A.B.C.D.23.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6,BD=8,动点P从点B出发,沿着B-A-D在菱形ABCD的边上运动,运动到点D停止,点P′是点P关于BD的对称点,PP′交BD于点M,若BM=x,△OPP′的面积为y,则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为()A.B.C.D.24.如图,在Rt△ABC中,∠ACB=90°,∠ABC=30°,直角∠MON的顶点O在AB边上,OM、ON分别交边AC、BC于点P、Q,∠MON绕点O任意旋转.当时,的值为 ______;当时,的值为 ______(用含n的式子表示).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B.C.D.;25.如图,直线l与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且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C点.若AB=2BC,△OAB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A.6 B.9 C.12 D.182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点在CD、AD 上滑动,当DM为时△ABE与以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A .B .C .或D .或27.在△ABC中,AB=A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连结AD,作∠ADE=∠B=α,DE交AC于点E,且cosα= .有下列结论:①△ADE∽△ACD;②当BD=6时,△ABD与△DCE全等;③当△DCE为直角三角形时,BD=8;④3.6≤AE <1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 .①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28.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AF⊥DE于点O,则等于( )A .B .C .D .29.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上,且AE:ED=3:1,CE的延长线与BA的延长线交于点F,则:为( )A .3:4B .4:3C .7:9D .9:730.如图,▱ABCD中,AB=3cm,AD=6cm,∠ADC的角平分线DE交BC于点E,交AC于点F,CG⊥DE,垂足为G,DG=cm,则EF的长为( ).A .2cmB .cmC .1cmD .cm二、填空题31.如图,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中,点E是BC上一点,点F是AB上一点.点F 关于直线DE的对称点G恰好在BC延长线上,FG交DE于点H.点M为AD的中点,若MH=,则EG=__________.3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延长CB到点M,使BM=1,连接AM,过点B作BN⊥AM,垂足为N,O是对角线AC、BD的交点,连接ON,则ON的长为__________.33.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AC的平分线交BD于点E,交BC于点F,点G是AD的中点,连接CG交BD于点H,连接FO并延长FO交CG 于点P,则PG:PC的值为__________.34.在△ABC中,AB=9,AC=5,AD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如图),△ABD 沿直线AD翻折后,点B落到点B1处,如果∠B1DC=∠BAC,那么BD=__________.35.如图,在△ABC中,AB=AC=3,高BD=,AE平分∠BAC,交BD于点E,则DE 的长为__________.3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点A作AE⊥BC,垂足为E,联结DE,F为线段DE上一点,且∠AFE=∠B.若AB=5,AD=8,AE=4,则AF的长为__________.37.如图,在A时测得旗杆的影长是4米,B时测得的影长是9米,两次的日照光线恰好垂直,则旗杆的高度是 __________ 米.38.如图所示,若四边形ABCD、四边形GFED都是正方形,当AD=4,DG=时,则CH的长为 __________ .39.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点E在线段AB上,过点E作EH⊥AC交AC于点H,点F在BC的延长线上,连结EF交AC于点O.若AB=2,BC=1,且,则= __________ ,OH= __________ .40.如图,在△PMN中,点A、B分别在MP和NP的延长线上,==,则= __________ .4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为AD的中点,连接BE、BD、C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_.42.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AD=6,AB=8,E、F分别是OD、CD的中点,则△DEF的面积为 __________ .4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点E是BC边的中点,过点B作BG⊥AE,垂足为G,延长BG交AC于点F,则CF=__________4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的中点,把△ABE沿直线AE折叠,点B的对应点为B′,AB′的延长线交DC于点F,若FC=2,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45.如图,Rt△ABC中,∠BAC=90°,AB=6,AC=8,AD是BC上的高,另有一Rt△DEF(其直角顶点在D点)绕D点旋转,在旋转过程中,DE,DF分别与边AB,AC交于M、N点,则线段MN的最小值为 __________ .46.如图,在△ABC中,AB=AC=2,∠A=90°,点P为BC的中点,点E、F分别为边AB、AC上的点,若∠EPF=45°,∠FEP=60°,则CF=__________.47.如图,在△ABC中,∠C=90°,BC=6,D,E分别在AB、AC上,将△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点A′处,若A′为CE的中点,则折痕DE的长为 __________ .48.如图,已知在矩形ABCD中,AB=2,BC=3,M是边BC的中点,则点D到AM的距离DE等于 __________ .49.如图,在▱ABCD中,点E在边BC上,BE:EC=1:2,连接AE交BD于点F,则△BFE的面积与△DFA的面积之比为 __________ .50.如图,菱形ABCD和菱形ECGF的边长分别为2和3,∠A=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__________ .5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是边AD的中点,EC交对角线BD于点F,则等于__________5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CD上一点,延长BC至点F,使CF=CE,BE交DF于点G,若GF=2,DG=3,则BG=__________.53.如图,E、F、G、H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的点,且AE=BF=CG=DH=AB,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54.如图,已知∠ACB=∠CBD=90°,AC=8,CB=2,当BD=__________时,△ACB∽△CBD.55.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点,且CE=2BE,△DEF的面积等于2,则此矩形的面积等于 __________ .56.如图,边长为20的正方形ABCD截去一角成为五边形ABCEF,其中DE=10,DF=5,若点P在线段EF上使矩形PMBN有最大面积时,则PE的长度为 __________ .5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动点M在边上,过点M作MN⊥AM交边CD于点N,连接AN.若△ADN的面积等于14,则BM的长等于 __________ .58.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E是CD边外的一点,满足:CE∥BD,BE=BD,则CE=__________.59.如图,AB⊥BD,CD⊥BD,AB=6,CD=16,BD=20,一动点P从点B向点D运动,当BP的值是__________时,△PAB与△PCD是相似三角形.60.如图,∠ABC=∠ACD,AD=6,BD=2,则AC=__________.三、解答题61.已知: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AB,AC上,DE∥BC,点F在边AB上,BC2=BF?BA,CF与DE相交于点G.(1)求证:DFAB=BCDG;(2)当点E为AC的中点时,求证:.62.如图,△ABC为锐角三角形,AD是BC边上的高,正方形EFGH的一边FG在BC 上,顶点E、H分别在AB、AC上,已知BC=40cm,AD=30cm.(1)求证:△AEH∽△ABC;(2)求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习题精讲(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习题精讲(含答案)

14.75或27, 提示:当小多边形的周长为45时,大多边形的周长为 ×45=75;当大多边形的周长为45时,小多边形的周长为 ×45=27。 15.100cm和40cm
(二)选择题: 1. D 2.A 。 提示:过E作EG//AD交BD于G,则 = = ,设BG=2k, GD=3k, 则BD=5k, CD=15k,
A、 B、 C、 D、
6.正方形ABCD中,E是AD中点,BM⊥CE于M,AB=6cm, 则BM的长为 ( )。
A、12 cm B、
cm C、3 cm D、 cm 7.要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面积的8倍,而它的形状不变, 那么它的边长要增大到原来的( )倍。
A、2 B、4 C、2 D、64 8.梯形ABCD中,AD//BC,AC、BD交于E点,SΔADE∶SΔADC=1∶3, 则SΔADE∶SΔDBC=( )。 A、1∶3 B、1∶4 C、1∶5 D、1∶6 (三)已知:如图,在ΔABC中,AD为中线,E在AB上,AE=AC,CE交 AD于F,EF∶FC=3∶5,
(五)略 (六)提示:过点D作DM//AC交BC于M,证ΔBDM∽ΔBAC及 ΔQDM∽ΔQBD,通过等比代换可得。
(七)本题由正方形在三角形中的位置不同引起分类讨论。提示如 下: 解:直角三角形内接正方形有两种不同的位置。 如下图:
(1)如图(1),作CP⊥AB于P,交GF于H,则CH⊥GF, ∵ GF//AB, ∴ ΔCGF∽ΔCAB, ∴ = , ∵ ∠ACB=90°,AC=8,BC=6由勾股定理得AB=10, ∵ AC·BC=AB·CP, ∴ CP= = = , 设GF=x, 则CH=
∵ EG//PD,∴ = = =
3.C 4. A 5.D
6.B。 提示:如图,易证ΔBMC∽ΔCDE, ∵ ED=

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练习及参考答案

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练习及参考答案

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B.两个相似三角形一定全等C.凡等边三角形都相似D.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2.下列各对三角形中一定不相似的是()A.△ABC中,∠A=54°,∠B=78°△A′B′C′中,∠C′=48°,∠B′=78°B.△ABC中,∠C=90°,AC=4cm,BC=3cm△A′B′C′中,∠C′=90°,A′C′=12cm,B′C′=15cmC.△ABC中,∠B=90°,AB=5,AC=13△A′B′C′中,∠B′=90°,A′B′=2.5a,B′C′=6aD.△ABC中,∠C=90°,∠A=45°,AB=5△A′B′C′中,∠A′=45°,A′B′=53.如图,AB∥CD,AC、BD交于O,BO=7,DO=3,AC=25,则AC长为()A.10B.12.5C.15D.17.54.在△ABC中,MN∥BC,MC、NB交于O,则图中共有()对相似三角形。

A.1B.2C.3D.4二、填空题1.如图16,已知△ABC中D为AC中点,AB=5,AC=7,∠AED=∠C,则ED= 。

2.在梯形ABCD中,AB∥CD,AC平分∠DAB,DC:AB=1:1.5,则AD:BC= 。

3.如图18在Rt △A B C 中∠ACB =90°,CD ⊥AB ,AC =6,AD =3.6,则BC = , BD = 。

4.已知:图19中AC ⊥BD ,DE ⊥AB ,AC 、ED 交于F ,BC =3,FC =1,BD =5,则AC = 。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20□AB C D 中E 为AD 的中点,AF :AB =1:6,EF 与AC 交于M 。

求:AM :AC 。

2.已知:如图21在△ABC 中EF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AF 、BE 交于一点D ,AB =AF 。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师版)知识点+详细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师版)知识点+详细答案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形的判定(教师版)知识点+详细答案相似三⾓形的判定【学习⽬标】1、了解相似三⾓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形的表⽰⽅法及判定⽅法;2、进⼀步探索相似三⾓形的判定及其应⽤,提⾼运⽤“类⽐”思想的⾃觉性,提⾼推理能⼒.【要点梳理】要点⼀、相似三⾓形在和中,如果我们就说与相似,记作∽.k就是它们的相似⽐,“∽”读作“相似于”.要点诠释:(1)书写两个三⾓形相似时,要注意对应点的位置要⼀致,即∽,则说明点A的对应点是A′,点B的对应点是B′,点C的对应点是C′;(2)对于相似⽐,要注意顺序和对应的问题,如果两个三⾓形相似,那么第⼀个三⾓形的⼀边和第⼆个三⾓形的对应边的⽐叫做第⼀个三⾓形和第⼆个三⾓形的相似⽐.当相似⽐为1时,两个三⾓形全等.要点⼆、相似三⾓形的判定定理1.判定⽅法(⼀):平⾏于三⾓形⼀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形和原三⾓形相似.2.判定⽅法(⼆):如果两个三⾓形的三组对应边的⽐相等,那么这两个三⾓形相似. 3.判定⽅法(三):如果两个三⾓形的两组对应边的⽐相等,并且相应的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形相似.要点诠释:此⽅法要求⽤三⾓形的两边及其夹⾓来判定两个三⾓形相似,应⽤时必须注意这个⾓必需是两边的夹⾓,否则,判断的结果可能是错误的.4.判定⽅法(四):如果⼀个三⾓形的两个⾓与另⼀个三⾓形的两个⾓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形相似.要点诠释:要判定两个三⾓形是否相似,只需找到这两个三⾓形的两个对应⾓相等即可,对于直⾓三⾓形⽽⾔,若有⼀个锐⾓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形相似.要点三、相似三⾓形的常见图形及其变换:【典型例题】类型⼀、相似三⾓形1. 下列能够相似的⼀组三⾓形为( ).A.所有的直⾓三⾓形B.所有的等腰三⾓形C.所有的等腰直⾓三⾓形D.所有的⼀边和这边上的⾼相等的三⾓形【答案】C【解析】A中只有⼀组直⾓相等,其他的⾓是否对应相等不可知;B中什么条件都不满⾜;D中只有⼀条对应边的⽐相等;C中所有三⾓形都是由90°、45°、45°⾓组成的三⾓形,且对应边的⽐也相等.答案选C.举⼀反三:下列图形中,必是相似形的是().A.都有⼀个⾓是40°的两个等腰三⾓形B.都有⼀个⾓为50°的两个等腰梯形C.都有⼀个⾓是30°的两个菱形 D.邻边之⽐为2:3的两个平⾏四边形【答案】C类型⼆、相似三⾓形的判定2. 如图所⽰,已知中,E为AB延长线上的⼀点,AB=3BE,DE与BC相交于F,请找出图中各对相似三⾓形,并求出相应的相似⽐.【答案】∵四边形ABCD是平⾏四边形,∴ AB∥CD,AD∥BC,∴△BEF∽△CDF,△BEF∽△AED.∴△BEF∽△CDF∽△AED.∴当△BEF∽△CDF时,相似⽐;当△BEF∽△AED时,相似⽐;当△CDF∽△AED时,相似⽐.3. 梯形ABCD中,AB∥CD,AB=2CD,E、F分别为AB、BC的中点,EF与BD交于M.(1)求证:△EDM ∽△FBM;(2)若DB=9,求MB的长.【答案】(1)证明:为AB中点,,.⼜,四边形BCDE是平⾏四边形,,△EDM ∽△FBM.(2)解:由(1)知,.⼜,.4.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是中线,P是AD上⼀点,过C作CF∥AB,延长BP交AC于E,交CF于F.求证:BP2=PE·PF.【答案】连接,,,是的中垂线,,,,.,.⼜,∽,,.举⼀反三:1、如图,AD 、CE 是△ABC 的⾼,AD 和CE 相交于点F ,求证:AF ·FD=CF ·FE .【答案】∵ AD 、CE 是△ABC 的⾼, ∴∠AEF=∠CDF=90°, ⼜∵∠AFE=∠CFE, ∴△AEF ∽△CDF. ∴AF EFCF FD=, 即AF ·FD=CF ·FE . 2、如图,F 是△ABC 的AC 边上⼀点,D 为CB 延长线⼀点,且AF=BD,连接DF, 交AB 于E. 求证:DE ACEF BC=.【答案】过点F 作FG ∥BC,交AB 于G.则△DBE ∽△FGE △AGF ∽△ABC∵DE DBEF GF=, ⼜∵AF=BD,∴.DE AFEF GF= ∵△AGF ∽△ABC∴AF AC GF BC=,即DE AC EF BC=.3、已知:如图正⽅形ABCD中,P是BC上的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求证:△ADQ∽△QCP.【答案】在正⽅形ABCD中,∵Q是CD的中点,∴=2∵=3,∴=4 ,⼜∵BC=2DQ,∴=2 ,在△ADQ和△QCP中,=,∠C=∠D=90°,∴△ADQ∽△QCP.4、如图,弦和弦相交于内⼀点,求证:.【答案】连接,.在中,,,∴∽。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含答案)

学生做题前请先回答以下问题问题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首先考虑角度信息,其次考虑对应边成比例.问题2:想一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区别是什么?问题3:如果两个图形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________;位似图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单选题(共9道,每道11分)1.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 )A.∠ABD=∠ACBB.∠ADB=∠ABC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如图,在△ABC中,DE∥BC,,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AD边上,连接CE并延长,交BA的延长线于点F,若,CD=3,则AF的长为(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如图,已知AD为△ABC的角平分线,DE∥AB,交AC于点E,若,则的值为( )A. B.C. D.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5.如图,在△ABC中,∠BAC=90°,D是BC中点,AE⊥AD交CB的延长线于点E,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ED∽△ACBB.△AEB∽△ACDC.△BAE∽△ACED.△AEC∽△DAC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6.如图,正五边形FGHMN是由正五边形ABCDE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若AB:FG=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DE=3MNB.3DE=2MNC.3∠A=2∠FD.2∠A=3∠F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位似变换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将△ABO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若点A的坐标是(1,2),则点的坐标是( )A.(2,4)B.(-1,-2)C.(-2,-4)D.(-2,-1)答案:C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8.如图,在△ABC中,AB=6,AC=4,P是AC的中点,过点P的直线交AB于点Q,若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则AQ的长为( )A.3B.3或C.3或D.答案:B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9.如图,在Rt△ABO中,∠AOB=90°,∠ABO=60°,,D为BO的中点,若E是线段AB上的一动点,连接DE,当△BDE与△AOB相似时,点E的坐标为( )A. B.C. D.答案:D解题思路: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三):如果两个三角形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在△ABC与△DEF中,∠B=∠E,AB BCDE EF,可判定△ABC∽△DEF。

二、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判定方法:如果两个三角形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注意:在利用该方法时,相等的角必须是已知两对应边的夹角,才能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不要错误地认为是任意一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就相似。

例:如图所示,已知在正方形ABCD中,P是BC上的一点,且BP=3PC,Q是CD的中点。

求证:△ADQ∽△QCP.∴DQ=QC=1 2 a三、中考感悟1、(2014•宿迁)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AB=8,AD=3,BC=4,点P为AB边上一动点,若△P AD与△PBC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3个,【答案】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难度适中,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2、(2014•武汉)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3)试证明: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t=,∴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点评】此题考查了相似形综合,用到的知识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中位线的性质等,关键是画出图形作出辅助线构造相似三角形,注意分两种情况讨论.四、专项训练(一)基础练习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OC=OB∶OD,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①与②相似B.①与③相似C.①与④相似D.②与④相似2、能判定△ABC相似与△A|B|C|的条件是()A.AB ACA B A C=''''B.AB A BAC A C''='', 且A C'∠=∠C.AB BCA B B C='''',且B B'∠=∠D.AB ACA B A C='''',且B B'∠=∠3、如图,若AC2= ,则△ADC∽△ACB。

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知识点串讲)(解析版)

专题11 相似三角形及其判定知识网络重难突破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①定义: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②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③有两个角对应相等.④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⑤三边对应成比例.二、相似三角形基本图形1、8字型有一组隐含的等角(对顶角),此时需从已知条件或图中隐含条件通过证明得另一对角相等(AB、CD不平行,∠A=∠C)(AB∥CD)2.A字型有一个公共角(图①、图②)或角有公共部分(图③,∠DAF+∠BAD=∠DAF+∠EAF),此时需要找另一对角相等或相等角的两边对应成比例3.双垂直型有一个公共角及一个直角 (图①为母子型的特殊形式AC2=AD·AB仍成立,另CD2=AD·BD)4.三垂直型结论推导,如图①,∠D+∠DBA=∠E+∠EBC=∠DBA+∠EBC=90°,∴∠EBC=∠D,∠E=∠DBA,且一组直角相等,用任意两组等角即可证得三角形相似【典例1】(2019秋•保山期末)如图,在△ABC中,点P在边AB上,则在下列四个条件中:①∠ACP=∠B;②∠APC=∠ACB;③AC2=AP•AB;④AB•CP=AP•CB,能满足△APC与△ACB相似的条件是()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点拨】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对①②进行判断;根据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对③④进行判断.【解析】解:当∠ACP=∠B,∵∠A=∠A,所以△APC∽△ACB;当∠APC=∠ACB,∵∠A=∠A,所以△APC∽△ACB;当AC2=AP•AB,即AC:AB=AP:AC,∵∠A=∠A所以△APC∽△ACB;当AB•CP=AP•CB,即PC:BC=AP:AB,而∠P AC=∠CAB,所以不能判断△APC和△ACB相似.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典例2】如图,BD、CE是△ABC的两条高,AM是∠BAC的平分线,交BC于M,交DE于N,求证:(1)△ABD∽△ACE;(2)=.【点拨】(1)先根据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判定△ABD∽△ACE;(2)先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再根据∠DAE=∠BAC,判定△ADE∽△ABC,进而得到=,再根据∠CAM=∠EAN,判定△ACM∽△AEN,得到=,最后等量代换即可得到=.【解析】证明:(1)∵BD、CE是△ABC的两条高,∴∠ADB=∠AEC=90°,∵∠DAE=∠BAC,∴△ABD∽△ACE;(2)∵△ABD∽△ACE,∴=,即=,又∵∠DAE=∠BAC,∴△ADE∽△ABC,∴=,且∠ACB=∠AED,∵AM是∠BAC的平分线,∴∠CAM=∠EAN,∴△ACM∽△AEN,∴=,∴=.【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解题时注意: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典例3】(2019秋•七里河区期末)如图所示,在等腰△ABC中,AB=AC=10cm,BC=16cm.点D由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匀速运动,同时点E由点B出发沿B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均为1cm/s.连接DE,设运动时间为t(s)(0<t<10),解答下列问题:(1)当t为何值时,△BDE的面积为7.5cm2;(2)在点D,E的运动中,是否存在时间t,使得△BDE与△ABC相似?若存在,请求出对应的时间t;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点拨】(1)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求三角形BDE边BE的高即可求解;(2)根据等腰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分两种情况说明即可.【解析】解:(1)分别过点D、A作DF⊥BC、AG⊥BC,垂足为F、G如图∴DF∥AG,=∵AB=AC=10,BC=16∴BG=8,∴AG=6.∵AD=BE=t,∴BD=10﹣t,∴=解得DF=(10﹣t)∵S△BDE=BE•DF=7.5∴(10﹣t)•t=15解得t=5.答:t为5秒时,△BDE的面积为7.5cm2.(2)存在.理由如下:①当BE=DE时,△BDE∽△BCA,∴=即=,解得t=,②当BD=DE时,△BDE∽△BAC,=即=,解得t=.答:存在时间t为或秒时,使得△BDE与△ABC相似.【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动点变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等腰三角形.【变式训练】1.(2020•浙江自主招生)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画2个相似三角形,在下列各图中,正确的画法有()A.1个B.2个C.3个D.4个【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一判断即可得.【解析】解:第1个网格中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满足==,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第2个网格中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第3个网格中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满足===,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第4个网格中两个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所以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并根据网格结构判断出三角形的三边的比例是解题的关键2.(2019秋•奉化区期末)如图,P为线段AB上一点,AD与BC交与点E,∠CPD=∠A=∠B,BC交PD与点F,AD交PC于点G,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CGE∽△CBP B.△APD∽△PGD C.△APG∽△BFP D.△PCF∽△BCP【点拨】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依次判断可求解.【解析】解:∵∠CPD=∠A=∠B,且∠APD=∠B+∠PFB=∠APC+∠CPD,∴∠APC=∠BFP,且∠A=∠B,∴△APG∽△BFP,故选项C不合题意,∵∠A=∠CPD,∠D=∠D,∴△APD∽△PGD,故选项B不合题意,∵∠B=∠CPD,∠C=∠C,∴△PCF∽△BCP,故选项D不合题意,由条件无法证明△CGE∽△CBP,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牢固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本题的关键.3.(2019秋•萧山区期末)如图,∠ACB=∠BDC=90°.要使△ABC∽△BCD,给出下列需要添加的条件:①AB∥CD;②BC2=AC•CD;③,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点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依次判断即可求解.【解析】解:①若AB∥CD,∴∠ABC=∠BCD,且∠ACB=∠BDC=90°,∴△ABC∽△BCD,故①符合题意;②若BC2=AC•CD,∴,且∠ACB=∠BDC=90°,无法判定△ABC∽△BCD,故②不符合题意;③若,且∠ACB=∠BDC=90°,∴△ABC∽△BCD,故③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灵活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本题的关键.4.(2019秋•新华区校级月考)如图,四边形ABGH,四边形BCFG,四边形CDEF都是正方形,图中与△HBC相似的三角形为()A.△HBD B.△HCD C.△HAC D.△HAD【点拨】设正方形ABGH的边长为1,先运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HB、HC的长,将其三边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求出比值,再分别求出四个选项中每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比值,根据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求解即可.【解析】解:设正方形ABGH的边长为1,运用勾股定理得HB=,HC=,则HC:HB:BC=::1.A、∵HB=,BD=2,HD=,∴HD:BD:HB=:2:=::1,∴HC:HB:BC=HD:BD:HB,∴△HBC∽△DBH,故本选项正确;B、∵HC=,CD=1,HD=,∴HD:HC:CD=::1,∴HC:HB:BC≠HD:HC:CD,∴△HBC与△HCD不相似,故本选项错误;C、∵HA=1,AC=2,HC=,HC:AC:HA=:2:1,∴HC:HB:BC≠HC:AC:HA,∴△HBC与△HAC不相似,故本选项错误;D、∵HA=1,AD=3,HD=,HD:AD:HA=:3:1,∴HC:HB:BC≠HD:AD:HA,∴△HBC与△HAD不相似,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一般方法有:(1)平行线法: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本题还可以利用方法(3)进行判定.5.(2018秋•秀洲区期末)如图,点D在△ABC的边AC上,若要使△ABD与△ACB相似,可添加的一个条件是∠ABD=∠C(答案不唯一)(只需写出一个).【点拨】两组对应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在本题中,两三角形共用一个角,因此再添一组对应角即可【解析】解:要使△ABC与△ABD相似,还需具备的一个条件是∠ABD=∠C或∠ADB=∠ABC等.故答案为:∠ABD=∠C(答案不唯一).【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注意掌握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与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定理的应用.6.(2019秋•崇川区校级月考)如图,∠A=∠B=90°,AB=7,BC=3,AD=2,在边AB上取点P,使得△P AD与△PBC相似,则满足条件的AP长为 2.8或1或6.【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列式计算:①若△APD∽△BPC②若△APD∽△BCP.【解析】解:∵∠A=∠B=90°①若△APD∽△BPC则=∴=解得AP=2.8.②若△APD∽△BCP则=∴=解得AP=1或6.∴则满足条件的AP长为2.8或1或6.故答案为:2.8或1或6.【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明确相关判定与性质及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7.(2019秋•临安区期末)如图,点B、D、E在一条直线上,BE交AC于点F,=,且∠BAD=∠CAE.(1)求证:△ABC∽△ADE;(2)求证:△AEF∽△BCF.【点拨】(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得到∠C=∠E,结合图形,证明即可.【解析】(1)∵∠BAD=∠CAE∴∠BAD+∠CAD=∠CAE+∠CAD即∠BAC=∠DAE在△ABC和△ADE中=,∠BAC=∠DAE,∴△ABC∽△ADE;(2)∵△ABC∽△ADE,∴∠C=∠E、在△AEF和△BFC中,∠C=∠E,∠AFE=∠BFC,∴△AEF∽△BCF.【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2019春•广陵区校级月考)正方形ABCD边长为4,M、N分别是BC、CD上的两个动点,当M点在BC上运动时,保持AM和MN垂直,(1)证明:Rt△ABM∽Rt△MCN;(2)当M点运动到什么位置时Rt△ABM∽Rt△AMN,并请说明理由.【点拨】(1)理由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MBA=∠NMC,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可判断Rt△ABM∽Rt△MCN;(2)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到AM=2,由于Rt△ABM∽Rt△MCN,利用相似比可计算出MN=,接着证明=,从而可判断Rt△ABM∽Rt△AMN.【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B=∠C=90°,∵AM⊥MN,∴∠AMN=90°,∴∠AMB+∠NMC=90°,而∠AMB+∠MAB=90°,∴∠MBA=∠NMC,∴Rt△ABM∽Rt△MCN;(2)解:当M点运动到BC为中点位置时,Rt△ABM∽Rt△AMN.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B=BC=4,BM=MC=2,∴AM=2,∵Rt△ABM∽Rt△MCN,∴==2,∴MN=AM=,∵==,==,∴=,而∠ABM=∠AMN=90°,∴Rt△ABM∽Rt△AMN.【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巩固训练1.(2019•崇明区一模)如图,如果∠BAD=∠CAE,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不能确定△ABC∽△ADE 的是()A.∠B=∠D B.∠C=∠AED C.=D.=【点拨】根据已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最后答案.【解析】解:∵∠BAD=∠CAE,∴∠DAE=∠BAC,∴A,B,D都可判定△ABC∽△ADE选项C中不是夹这两个角的边,所以不相似,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2.(2020•上虞区校级一模)已知△ABC是正三角形,点D是边AC上一动点(不与A、C重合),以BD为边作正△BDE,边DE与边AB交于点F,则图中一定相似的三角形有()对.A.6 B.5 C.4 D.3【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两个等边三角形的3个角分别相等,可推出△ABC∽△EDB,根据对应角相等推出△BDC∽△BFE∽△DF A.△BDF∽△BAD.【解析】解:图中的相似三角形是△ABC∽△EDB,△BDC∽△BFE,△BFE∽△DF A,△BDC∽△DF A,△BDF∽△BAD.理由:∵△ABC和△BDE是正三角形,∴∠A=∠C=∠ABC=60°,∠E=∠BDE=∠EBD=60°,∴△ABC∽△EDB,可得∠EBF=∠DBC,∠E=∠C,∴△BDC∽△BFE,∴∠BDC=∠BFE=∠AFD,∴△BDC∽△DF A,∴△BFE∽△DF A,∵∠DBF=∠ABD,∠BDF=∠BAD,∴△BDF∽△BAD.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有关性质的运用,关键在于根据图中两个等边三角形,找出相关的相等关系,然后结合已知条件,得出结论.3.(2019秋•市中区期末)如图,Rt△ABC中,∠C=90°,∠B=60°,BC=4,D为BC的中点,E为AB 上的动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12),连接DE,当△BDE与△ABC相似时,t的值为4或7或9.【点拨】由条件可求得AB=8,可知E点的运动路线为从A到B,再从B到AB的中点,当△BDE为直角三角形时,当∠EDB=90°或∠DEB=90°,得出△BDE和△ABC相似,可求得BE的长,则可求得t的值.【解析】解:在Rt△ABC中,∠ACB=90°,∠ABC=60°,BC=4,∴AB=2BC=8,∵D为BC中点,∴BD=2,∵0≤t<12,∴E点的运动路线为从A到B,再从B到AB的中点,按运动时间分为0≤t≤8和8<t<12两种情况,①当0≤t≤8时,AE=t,BE=BC﹣AE=8﹣t,当∠EDB=90°时,则有AC∥ED,∴△BDE∽△BCA,∵D为BC中点,∴E为AB中点,此时AE=4,可得t=4;当∠DEB=90°时,∵∠DEB=∠C,∠B=∠B,∴△BED∽△BCA,∴,即,解得t=7;②当8<t<12时,则此时E点又经过t=7秒时的位置,此时t=8+1=9;综上可知t的值为4或7或9,故答案为:4或7或9.【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用t表示出线段的长,化动为静,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找到关于t的方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4.(2019秋•海淀区期末)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D是的中点,连结AD,BD,其中BD与AC 交于点E.写出图中所有与△ADE相似的三角形:△CBE,△BDA.【点拨】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判断.【解析】解:∵=,∴∠ABD=∠DBC,∵∠DAE=∠DBC,∴∠DAE=∠ABD,∵∠ADE=∠ADB,∴△ADE∽△BDA,∵∠DAE=∠EBC,∠AED=∠BEC,∴△AED∽△BEC,故答案为△CBE,△BDA.【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圆周角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5.(2020•成都模拟)如图,BC是⊙O的弦,A是劣弧BC上一点,AD⊥BC于D,若AB+AC=10,⊙O的半径为6,AD=2,则BD的长为2或4.【点拨】作直径AE,连接CE,证明△ABD∽△AEC,得,设AB=x,则AC=10﹣x,列方程可得AB的长,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可解答.【解析】解:作直径AE,连接CE,∴∠ACE=90°,∵AD⊥BC,∴∠ADB=90°,∴∠ADB=∠ACE,∵∠B=∠E,∴△ABD∽△AEC,∴,设AB=x,则AC=10﹣x,∵⊙O的半径为6,AD=2,∴,解得:x1=4,x2=6,当AB=4时,BD===2,当AB=6时,BD===4,∴BD的长是2或4;故答案为:2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确作辅助线,构建相似三角形是本题的关键.6.(2020•雨花区校级一模)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D在⊙O上,AC=3,BC=4,且AC=AD,弦CD交直径AB于点E.(1)求证:△ACE∽△ABC;(2)求弦CD的长.【点拨】(1)由垂径定理可知∠AEC=90°,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即可求出答案.(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AC2=AE•AB,从而可求出AE=,再由勾股定理以及垂径定理即可求出CD的长度.【解析】解:(1)∵AC=AD,AB是⊙O的直径,∴CD⊥AB,∴∠AEC=90°,∵AB是⊙O的直径,∴∠ACB=90°,∴∠ACE+∠BAC=∠BAC+∠B=90°,∴∠ACE=∠B,∴△ACE∽△ABC.(2)由(1)可知:,∴AC2=AE•AB,∵AC=3,BC=4,∴由勾股定理可知:AB=5,∴AE=,∴由勾股定理可知:CE=,∴由垂径定理可知:CD=2CE=.【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圆周角定理,本题属于中等题型.7.(2018秋•姜堰区校级月考)如图,点B、D、E在一条直线上,BE与AC相交于点F,==.(1)求证:∠BAD=∠CAE;(2)若∠BAD=21°,求∠EBC的度数:(3)若连接EC,求证:△ABD∽△ACE.【点拨】(1)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得到∠BAC=∠DAE,结合图形,证明即可;(2)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解析】(1)证明:∵==.∴△ABC~△ADE;∴∠BAC=∠DAE,∴∠BAC﹣∠DAF=∠DAE﹣∠DAF,即∠BAD=∠CAE;(2)解:∵△ABC~△ADE,∴∠ABC=∠ADE,∵∠ABC=∠ABE+∠EBC,∠ADE=∠ABE+∠BAD,∴∠EBC=∠BAD=21°;(3)证明:连接CE,∵△ABC~△ADE,∴∠BAC=∠DAE,∴∠BAC﹣∠DAF=∠DAE﹣∠DAF,即∠BAD=∠CAE,∵=.∴△ABD∽△ACE.【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8.(2019秋•江阴市期中)如图,Rt△ABC中,∠ACB=90°,AC=6cm,BC=8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试探究t为何值时,△BPQ的面积是cm2;(3)直接写出t为何值时,△BPQ是等腰三角形;(4)连接AQ,CP,若AQ⊥CP,直接写出t的值.【点拨】(1)由勾股定理可求AB的长,分两种情况讨论,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2)过点P作PE⊥BC于E,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PE=3t,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可求解;(3)分三种情况讨论,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求解;(4)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则有PB=5t,PM=3t,MC=8﹣4t,根据△ACQ∽△CMP,得出AC:CM=CQ:MP,代入计算即可.【解析】解:(1)∵∠ACB=90°,AC=6cm,BC=8cm,∴AB===10cm,∵△BPQ与△ABC相似,且∠B=∠B,∴或,当时,∴,∴t=1,当,∴,∴t=;(2)如图1,过点P作PE⊥BC于E,∴PE∥AC,∴,∴PE==3t,∴S△BPQ=×(8﹣4t)×3t=,∴t1=或t2=;(3)①当PB=PQ时,如图1,过P作PE⊥BQ,则BE=BQ=4﹣2t,PB=5t,由(2)可知PE=3t,∴BE===4t,∴4t=4﹣2t,∴t=②当PB=BQ时,即5t=8﹣4t,解得:t=,③当BQ=PQ时,如图2,过Q作QG⊥AB于G,则BG=PB=t,BQ=8﹣4t,∵△BGQ∽△ACB,∴,∴解得:t=.综上所述:当t=或或时,△BPQ是等腰三角形;(3)过P作PM⊥BC于点M,AQ,CP交于点N,如图3所示:则PB=5t,∵AC⊥BC∴△PMB∽△ACB,∴=∴BM=4t,PM=3t,且BQ=8﹣4t,BC=8,∴MC=8﹣4t,CQ=4t,∵∠NAC+∠NCA=90°,∠PCM+∠NCA=90°,∴∠NAC=∠PCM,∵∠ACQ=∠PMC,∴△ACQ∽△CMP,∴,∴∴t=【点睛】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三角形相似得出对应边成比例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核心知识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核心知识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核心知识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两个三角形ABC和DEF是相似的,当且仅当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并且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数学符号表示为:∠A=∠D,∠B=∠E,∠C=∠F,且AB/DE=BC/EF=AC/DF。

现在,我们来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分为三种情况,即AAA(角-角-角)判定定理、AA(角-角)判定定理和SSS(边-边-边)判定定理。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证明。

首先,我们证明AAA判定定理。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它们的对应角度分别为∠A、∠B、∠C和∠D、∠E、∠F。

我们假设∠A=∠D,∠B=∠E,∠C=∠F,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我们需要证明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的关系。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AB/DE=BC/EF=AC/DF,因此,根据对应角度相等和对应边的比值相等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AAA判定定理。

接下来,我们证明AA判定定理。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它们的对应角度分别为∠A、∠B、∠C和∠D、∠E、∠F。

我们假设∠A=∠D,∠B=∠E,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我们需要证明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首先,我们可以得到∠C=180°-∠A-∠B,∠F=180°-∠D-∠E。

然后,根据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边长与角度的关系。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AB/DE=BC/EF,因此,根据对应角度相等和对应边的比值相等的条件,我们可以得出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中的AA判定定理。

最后,我们证明SSS判定定理。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它们的对应边分别为AB、BC、AC和DE、EF、DF。

我们假设AB/DE=BC/EF=AC/DF,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我们需要证明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

根据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我们可以得到三角形的角度与边长的关系。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总结及例题讲解

1.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例.
已知 l 1∥ l 2∥ l 3,
A Dl
B El
: 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
1 2
, 所得的 对应线段成比 .
C
Fl
可得 AB
DE AB 或
DE 等.
BC EF AC DF
2. 推论 :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
3
( 或两边的延长线 ) 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
注意 :(1) 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 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
(2) 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3)
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
知识点三:黄金分割
1) 定义 :在线段 AB 上,点 C 把线段 AB 分成两条线段 AC 和 BC(AC>BC ),如果 AC AB
ad bc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 反比性质:
ac bd
bd a c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
3. 更比性质 ( 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 :
ac bd
a b ,(交换内项 ) cd d c ,(交换外项 ) ba d b .(同时交换内外项 ) ca
4. 合比性质
a

c
bd
ab b
cd (分子加(减)分母 , 分母不变)
例 4、矩形 ABCD 中, BC=3AB , E、F,是 BC 边的三等分点,连结 AE 、 AF 、AC ,问图中是否存在非全 等的相似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二、如何应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比例式和乘积式
例 5、△ ABC 中,在 AC 上截取 AD ,在 CB 延长线上截取 BE ,使 AD=BE ,求证: DF AC=BC FE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总结+题型分析(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总结+题型分析(带答案)

相似三角形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几种特殊三角形的相似关系:两个全等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

补充:对于多边形而言,所有圆相似;所有正多边形相似(如正四边形、正五边形等等);性质:两个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比: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叫做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

如△ABC与△DEF相似,记作△ABC∽△DEF。

相似比为k。

判定:①定义法: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相似的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此定理用的最多)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述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1)斜边与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的两直角三角形相似。

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并且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也相似。

补充一:直角三角形中的相似问题:斜边的高分直角三角形所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与原直角三角形相似.射影定理:CD²=AD·BD,AC²=AD·AB,BC²=BD·BA(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和证明中有广泛的应用).补充二: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推论推论一:顶角或底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ABCDDABCDABCEAB C D E推论二:腰和底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课时练习(含解析)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课时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第5节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同步检测一、选择题1.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答案:B解析:解答: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CB、AC分别为2、2、10,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2、5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故选:B.分析:首先求得△ABC三边的长,然后分别求得选项A,B,C,D各三角形的三边的长,最后根据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求得答案.熟悉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如图,点P是ABCD边AB上的一点,射线CP交DA的延长线于点E,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A.0对B.1对C.2对D.3对答案:D解析:解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DC,AD∥BC,∴△EAP∽△EDC,△EAP∽△CPB,∴△EDC∽△CBP,故有3对相似三角形.故选:D.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即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如图,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DB∽△ABC的是()A.∠ABD=∠ACB B.∠ADB=∠ABCC.2AB AD AC=D.AD AB AB BC=答案:D解析:解答:A.∵∠ABD=∠ACB,∠A=∠A,∴△ABC∽△ADB,所以此选项不合题意;B.∵∠ADB=∠ABC,∠A=∠A,∴△ABC∽△ADB,所以此选项不合题意;C.∵2AB AD AC=,∴AD ABAB BC=,∠A=∠A,△ABC∽△ADB,所以此选项不合题意;D.AD ABAB BC=不能判定△ADB∽△ABC,故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根据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以及根据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分别判断得出正确答案.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的是()A.都含有一个30︒的内角B.都含有一个45︒的内角C.都含有一个60︒的内角D.都含有一个80︒的内角答案:C解析:解答:因为选项A、B、D给出的角30︒,45︒,80︒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不对应,则不能判定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所以选项A,B,D错误;因为有一个60°的内角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所有的等边三角形相似,所以选项C正确.故选:C.分析:若要判定两三角形相似,最常用的方法是找两对对应相等的角,而选项A、选项B、选项D都只能找到一对相等的角,只有选项C可以找出两对对应相等的角.5.下列两个图形:①两个等腰三角形;②两个直角三角形;③两个正方形;④两个矩形;⑤两个菱形;⑥两个正五边形.其中一定相似的有()A.2组B.3组C.4组D.5组答案:A解析:解答:①不相似,因为没有指明相等的角或成比例的边;②不相似,因为只有一对角相等,不符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③相似,因为其四个角均相等,四条边都相等,符合相似的条件;④不相似,虽然其四个角均相等,因为没有指明边的情况,不符合相似的条件;⑤不相似,因为菱形的角不一定对应相等,不符合相似的条件;⑥相似,因为两正五边形的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符合相似的条件;所以正确的有③⑥.故选:A.分析:根据相似多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确定最后答案.边数相同、各角对应相等、各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是相似多边形.6.如图,E为矩形ABCD的CD边延长线上一点,BE交AD于G,AF⊥BE于F,图中相似三角形的对数是()A.5B.7C.8D.10答案:D解析:解答:∵矩形ABCD∴AD∥BC,AB∥CD,∠DAB=∠ADE=90︒∴△EDG∽△ECB∽△BAG∵AF⊥BE∴∠AFG=∠BFA=∠DAB=∠ADE=90︒∵∠AGF=∠BGA,∠ABF=∠GBA∴△GAF∽△GBA∽△ABF∴△EDG∽△ECB∽△BAG∽△AFG∽△BFA∴共有10对故选:D.分析:根据已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找出存在的相似三角形即可得到答案.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条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另两边或另两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7.如图,在△ABC中,P为AB上一点,则下列四个条件中,(1)∠ACP=∠B(2)∠APC=∠ACB(3)2=(4)AB•CP=AP•CB,AC AP AB其中能满足△APC和△ACB相似的条件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解答:(1)中,∠ACP=∠B,又有一公共角∠A,所以相似,(1)正确;(2)∠APC=∠ACB,且有一公共角∠A,(2)正确;(3)中AC2=AP•AB,∠A为其夹角,(3)正确;(4)中不是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夹角相等,所以(4)错误.故选:C.分析:两组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两组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由此可求出答案.8.如图,已知点P是不等边△ABC的边BC上的一点,点D在边AB或AC上,若由点P、D截得的小三角形与△ABC相似,那么D点的位置最多有()A.2处B.3处C.4处D.5处答案:C解析:解答:①△CPD与△CBA相似;此时△CPD与△CBA共用∠C,P点的位置有两个:∠CPD=∠B或∠CPD=∠A;②△BPD与△BCA相似;此时△CPD与△CBA共用∠B,P点的位置同样有两个:∠BPD=∠C或∠BPD=∠A;所以符合条件的D点位置最多有4处.故选:C.分析:先判断由点P、D截得的小三角形与△ABC有哪些相等的条件,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来判断符合条件的D点有几个.注意不要漏解.9.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 ,AB=8,AD=3,BC=4,点P为AB 边上一动点,若△PAD与△PBC是相似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解析:解答:∵AB ⊥BC , ∴∠B =90︒. ∵AD ∥BC ,∴∠A =180°-∠B =90︒, ∴∠PAD =∠PBC =90︒.AB =8,AD =3,BC =4, 设AP 的长为x ,则BP 长为8-x .若AB 边上存在P 点,使△PAD 与△PBC 相似,那么分两种情况: ①若△APD ∽△BPC ,则AP :BP =AD :BC ,即x :(8-x )=3:4,解得x =247; ②若△APD ∽△BCP ,则AP :BC =AD :BP ,即x :4=3:(8-x ),解得x =2或x =6. ∴满足条件的点P 的个数是3个, 故选:C .分析:因为∠PAD =∠PBC =90︒,所以要使△PAD 与△PBC 相似,分两种情况讨论:①△APD ∽△BPC ,②△APD ∽△BCP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求出AP 的长,从而得到P 点的个数.进行分类讨论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0,4),B (2,0),点C 在第一象限,若以A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 相似(不包括全等),则点C 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 答案:D解析:解答:如图①,∠OAB =∠1BAC ,∠AOB =∠1ABC 时,△AOB ∽△1ABC .如图②,AO ∥BC ,BA ⊥2AC ,则∠2ABC =∠OAB ,故△AOB ∽△2BAC ;如图③,3AC ∥OB ,∠ABC 3=90︒,则∠ABO =∠CAB ,故△AOB ∽△3C BA ;如图④,∠AOB =∠4BAC =90︒,∠ABO =∠4ABC ,则△AOB ∽△4C AB .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结论.此题考查的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熟知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如图,锐角△ABC 的高CD 和BE 相交于点O ,图中与△ODB 相似的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C解析:解答:∵∠BDO =∠BEA =90︒,∠DBO =∠EBA , ∴△BDO ∽△BEA ,∵∠BOD =∠COE ,∠BDO =∠CEO =90︒, ∴△BDO ∽△CEO ,∵∠CEO =∠CDA =90︒,∠ECO =∠DCA ,∴△CEO∽△CDA,∴△BDO∽△BEA∽△CEO∽△CD A.故选:C.分析:根据∠BDO=∠BEA=90︒,∠DBO=∠EBA,证得△BDO∽△BEA,同理可证△BDO∽△CEO,△CEO∽△CDA,从而可知.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解题的关键是找出两个对应角相等.12.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与△DEF相似的是()A.∠C=∠F=90︒,∠A=55︒,∠D=35︒B.∠C=∠F=90︒,AB=10,BC=6,DE=15,EF=9C.∠C=∠F=90︒,BC AC EF DF=D.∠B=∠E=90︒,AB DF EF AC=答案:D解析:解答:A.相似:∵∠A=55︒∴∠B=90︒-55︒=35︒∵∠D=35︒∴∠B=∠D∵∠C=∠F∴△ABC∽△DEF;B.相似:∵AB=10,BC=6,DE=15,EF=9,则102153ABDE==,6293BCEF==,∴AB BCDE EF=,又∵∠C=∠F∴△ABC∽△DEF;C.相似:∵∠C=∠F=90︒,BC ACEF DF=∴△ABC∽△DEF;D.不相似:∵∠B=∠E=90︒,AB DFEF AC=,有一组角相等两边对应成比例,但该组角不是这两边的夹角,故不相似.故选:D.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判定的理解及运用.13.下面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的是()A.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直角三角形C.两个钝角三角形D.两个等边三角形答案:D解析:解答:A.等腰三角形的角不一定相等,各边也不一定对应成比例,所以A不正确;B.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个直角可以确定相等,其他两个角度未知,所以B不正确;C.两个钝角三角形的对应角不一定相等,各边也不一定对应成比例,所以C不正确;D.两个等边三角形的各角度都为60︒,各边对应相等,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按照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逐个分析,确定正确答案.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有:①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4.已知△ABC如图所示.则与△ABC相似的是图中的()A.B.C.D.答案:C解析:解答:∵AB=AC=6,∴∠C=∠B=75︒,∴∠A=30︒,∵55 66 =,∴与△ABC相似的是选项C.故选:C.分析:由已知图形,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30︒,△ABC是等腰三角形;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角形相似,可求得答案.解题的关键是仔细识图和熟悉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5.在研究相似问题时,甲、乙同学的观点如下:甲:将边长为3、4、5的三角形按图1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三角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为1,则新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乙:将邻边为3和5的矩形按图2的方式向外扩张,得到新的矩形,它们的对应边间距均为1,则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对于两人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对B.两人都不对C.甲对,乙不对D.甲不对,乙对答案:A解析:解答:甲:根据题意得:AB∥A B'',AC∥A C'',BC∥B C'',∴∠A=∠A',∠B=∠B',∴△ABC∽△A BC''',∴甲说法正确;乙:∵根据题意得:AB=CD=3,AD=BC=5,则A B''=C D''=3+2=5,A D''=B C''=5+2=7,∴35AB CDA B C D''''==,57AD BCA DB C''''==,∴AB ADA B A D≠'''',∴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乙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甲:根据题意得:AB∥A B'',AC∥A C'',BC∥B C'',可证得∠A=∠A',∠B=∠B',由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得△ABC∽△A BC''';乙:根据题意得:AB=CD=3,AD=BC=5,则A B''=C′D′=3+2=5,A′D′=B C''=5+2=7,则可得AB ADA B A D≠'''',即新矩形与原矩形不相似.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以及相似多边形的判定.二、填空题16.如图,正方形ABCD中,E为AB的中点,AF⊥DE于点O,则AODO等于______答案:1 2解析:解答:∵∠ADO=∠ADO,∠DOA=∠DAE=90°,∴△AOD∽△EAD,∴AO AEDO AD==12.故答案为:12.分析:利用两角对应相等得△AOD∽△EAD,那么AO AEDO AD=.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把所求的线段的比进行相应的转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7.将一副三角板按图叠放,则△AOB与△DOC的面积之比等于答案:1:3解析:解答:∵∠ABC=90︒,∠DCB=90︒∴AB∥CD,∴∠OCD=∠A,∠D=∠ABO,∴△AOB∽△COD又∵AB:CD=BC:CD=1:3∴△AOB与△DOC的面积之比等于1:3.故答案为:1:3.分析:一副三角板按图叠放,则得到两个相似三角形,且相似比等于1: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到△AOB与△DOC的面积之比等于1:3.18.如图,在△ABC中,DE∥BC,AD=1,AB=3,DE=2,则BC=答案:6解析:解答:∵DE∥BC,∴△ADE ∽△ABC , ∴AD DE AB BC =, 即123BC= 解得:BC =6.故答案为:6.分析:根据DE ∥BC ,判断△ADE ∽△ABC ,利用对应边成比例的知识可得AD DE AB BC=,代入数据求出B C .19.如图,DE ∥BC ,EF ∥AB ,且S △ADE =4,S △EFC =9,则△ABC 的面积为答案:25解析:解答:∵DE ∥BC ,EF ∥AB∴∠C =∠AED ,∠FEC =∠A ,∴△EFC ∽△ADE ,而ADE S ∆=4,EFC S ∆=9, ∴294EC AE =(), ∴EC :AE =3:2,∴EC :AC =3:5, ∴EFC ABC S S ∆∆=2239()()525EC AC ==, ∴ABC S ∆=9×259=25. 故答案为25.分析: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对应边之比的平方,所以先利用△EFC ∽△ADE ,得出对应线段的比,从而得出面积比,再代入求出其面积.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20.如图所示,△ABC 中,DE ∥BC ,AE :EB =2:3,若△AED 的面积是4m 2,则四边形DEBC 的面积为答案:21解析:解答:∵23AE EB =, ∴25AE AB =. ∵DE ∥BC ,∴△ADE ∽△ACB , ∴2()ADE ACB S AE S AB∆∆=. ∵△AED 的面积是24m , ∴242()5ACB S ∆=, ∴ACB S ∆=25,∴四边形DEBC 的面积为:25-4=21.故答案为:21.分析:根据DE ∥BC 可得出△ADE ∽△ACB ,可以得出2()ADE ACB S AE AB S ∆∆=,由23AE EB =可以得出25AE AB =,代入可以求出△ABC 的面积,从而求出四边形DEBC 的面积. 三、解答题21.已知,在△ABC 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2,3,4,△A ′B ′C ′的两边长分别为1,1.5,要使△ABC ∽△'''A B C ,求△A BC '''中的第三边长.答案:2解析:解答:已知在△ABC 中,三条边的长分别为2,3,4,△'''A B C 的两边长分别为1,1.5,可以看出,△'''A B C 的两边分别为△ABC 的两边长的一半,因此要使△ABC ∽△'''A B C 需两三角形各边对应成比例,则第三边长就为4的一半即2. 故答案为:2.分析:此题主要应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分析作答即可.22.如图,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在边BC延长线上,连AE交CD于点F,如果∠EAC=∠D,试问:AC•BE与AE•CD是否相等?答案:相等解析:解答:∵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B,∵∠EAC=∠D,∴∠EAC=∠B,∵∠E=∠E,∴△ACE∽△BAE,∴AC:AE=AB:BE,即AC•BE=AE•AB,∵AB=CD,∴AC•BE=AE•C D.分析:要证明AC•BE=AE•CD,只要证明这4条线段所在的三角形相似即可,但直接找不到,利用相等的线段代换后,从条件可以得出4条线段所在三角形相似从而得出结论.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求出线段比,从而转化为线段的积.23.如图,正方形AEFG的顶点E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AD的延长线交EF于H点.若E为CD的中点,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求DH的长.答案:1解析:解答:∵正方形AEFG和正方形ABCD中,∠AEH=∠ADC=∠EDH=90︒,∴∠AED+∠DEH=90︒,∠AED+∠DAE=90︒,∴∠DEH=∠DAE.∵△AED∽△EHD,AD DEDE DH=.∵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D=CD=4.∵E为CD的中点,∴DE=2.∴422DH =,∴DH=1.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两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对应相等,证得两个三角形相似,在此基础上,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24.如图,在Rt△ABC中,∠C=90︒,△ACD沿AD折叠,使得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 处.(1)问:△BDE与△BAC相似吗?答案:相似(2)已知AC=6,BC=8,求线段AD的长度.答案:3解析:解答:(1)相似.理由如下:∵∠C=90︒,△ACD沿AD折叠,使得点C落在斜边AB上的点E处,∴∠C=∠AED=90︒,∴∠DEB=∠C=90︒,∵∠B=∠B,∴△BDE∽△BAC;(2)由勾股定理,得AB=222268AC BC+=+=10.由折叠的性质知,AE=AC=6,DE=CD,∠AED=∠C=90︒.∴BE=AB-AE=10-6=4,在Rt△BDE中,由勾股定理得,222DE BE BD+=,即22248CD CD +=-(), 解得:CD =3,在Rt △ACD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C CD AD +=,即22236AD +=,解得:AD =3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出∠C =∠AED =90︒,利用∠DEB =∠C ,∠B =∠B 证明三角形相似;(2)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 的长,再由折叠的性质知DE =CD ,AE =AC ,BE =AB -AE ,在Rt △BDE 中运用勾股定理求出DE ,即CD ,最后在Rt △ACD 中运用勾股定理得出A D .25.如图,在△ABC 中,AB =8cm ,BC =16cm ,动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运动,速度为2cm /s ;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边运动,速度为4cm /s ;如果P 、Q 两动点同时运动,那么何时△QBP 与△ABC 相似?答案:2秒|0.8秒解析:解答:设经过t 秒时,以△QBC 与△ABC 相似,则AP =2t ,BP =8-2t ,BQ =4t , ∵∠PBQ =∠ABC ,∴当BP BQ BA BC =时,△BPQ ∽△BAC , 即824816t t -=,解得t =2(s ); 当BP BQ BC BA =时,△BPQ ∽△BCA , 即824168t t -=,解得t =0.8(s ); 综合上述,经过2秒或0.8秒时,△QBC 与△ABC 相似.分析:设经过t 秒时,以△QBC 与△ABC 相似,则AP =2t ,BP =8-2t ,BQ =4t ,利用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分类讨论:当BP BQ BA BC =时,△BPQ ∽△BAC ;当BP BQ BC BA=时,△BPQ ∽△BC A . 。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

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完美打印版)相似三角形基本知识点+经典例题一、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相似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它们的对应角度相等,对应边长成比例。

以下是相似三角形的基本知识点和性质:1.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如果两个三角形对应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a. 对应角相等: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是相等的。

b. 对应边成比例: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a. AA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对对应角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b. AAA判定: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二、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

如果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则对应边的比值相等。

以∆ABC∼∆DEF为例,A与D为对应顶角,AB与DE、BC与EF、AC与DF分别为对应边长。

则有以下比例关系:AB/DE = BC/EF = AC/DF三、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相似三角形在几何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通过一些经典例题来进一步了解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例题一:已知∆ABC与∆DBC是相似三角形,AB = 3cm, BC = 4cm, AC = 5cm, DB = 2cm,求DC的长度。

解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以下比例关系:AB/DB = AC/DC3/2 = 5/DCDC = 10/5 = 2cm因此,DC的长度为2cm。

例题二: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的度数是∠D的度数的2倍。

若AB= 10cm,BC = 15cm,求AD的长度。

解析:由于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 = ∠D。

根据题目条件可得:∠B = 2∠D∠B + ∠D = 180°(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180°)将∠B代入上式得:2∠D + ∠D = 180°3∠D = 180°∠D = 60°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D = BC/CD,代入已知值可得:10/AD = 15/CD将CD表示为AD的式子,并代入已知条件可得:10/AD = 15/(2AD)10AD = 30AD = 3cm因此,AD的长度为3cm。

1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知识讲解(提高)及其练习 含答案

1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知识讲解(提高)及其练习 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提高)【学习目标】1.熟记三个判定定理的内容.2.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3.学选会用适当的方法证明结论的成立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A=∠A ′,∠B=∠B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 ′D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则∠ADE=∠B ,∠AED=∠C,(.AD AEAB AC=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与点F,则(AD CFAB CB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E CFAC CB= ∵DE ∥BC,DF ∥AC,∴四边形DFCE 是平行四边形. ∴DE=CF. ∴AD AE DEAB AC BC==. 而∠ADE=∠B,∠DAE=∠BAC,∠AED==∠C, ∴△ADE ∽△ABC.∵∠A=∠A ′,∠ADE=∠B=∠B ′,AD=A ′B ′, ∴△ADE ∽△A ′B ′C ′. ∴△ABC ∽△A ′B ′C ′.要点诠释:证明这个定理的正确性,是把它转化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来证明的,注意转化时 辅助线的做法.要点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在△ABC 和△A ′B ′C ′中,∠A=∠A ′,''''AB ACA B A C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则∠B=∠ADE,∠C=∠AED,∴△ABC ∽△ADE(两个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B ACAD AE =. ∵''''AB ACA B A C = ,AD=A ′B ′, ∴''AB ACAD A C = ∴''AC ACAE A C = ∴AE=A ′C ′ 而∠A=∠A ′∴△ADE ≌△A ′B ′C ′. ∴△ABC ∽△A ′B ′C ′.要点诠释: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添设辅助线,将未知的判定方法转化为已知两组角对应相等推得相似或已知平行推得相似的. 要点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在在△ABC 和△A ′B ′C ′中,∠A=∠A ′, ''''''AB BC ACA B B C A C ==.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ABC 的边AB ,AC (或它们的延长线)上截取AD=A ′B ′,AD=A ′B ′,连接DE.∵''''AB ACA B A C =,AD=A ′B ′,AE=A ′C ′, ∴AB ACAD AE= 而∠BAC=∠DAE,∴△ABC ∽△ADE(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B BCAD DE = 又''''AB BCA B B C =,AD= A ′B ′, ∴ ''AB BCAD B C = ∴''BC BCDE B C = ∴DE=B ′C ′,∴△ADE ≌△A ′B ′C ′, ∴△ABC ∽△A ′B ′C ′.【典型例题】类型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2015•合肥校级四模)如图,己知:Rt △ABC 中,∠BAC=9O °,AD ⊥BC 于D ,E 是AC 的中点,ED 交AB 延长线于F ,求证: ①△ABD ∽△CAD ; ②AB :AC=DF :AF .【思路点拨】(1)由Rt △ABC 中,∠BAC=9O °,AD ⊥BC ,易得∠BAD=∠ACD ,又由∠ADB=∠ADC ,即可证得△ABD ∽△CAD ; (2)由△ABD ∽△CAD ,即可得,易证得△AFD ∽△DFB ,可得,继而证得结论.【答案与解析】 证明:(1)∵AD ⊥BC , ∴∠ADB=∠ADC=90°,∴∠BAD+∠DAC=90°,∠DAC+∠ACD=90°, ∴∠BAD=∠ACD , ∵∠ADB=∠ADC ,∴△ABD∽△CAD;(2)∵△ABD∽△CAD,∴,∵E是AC中点,∠ADC=90°,∴ED=EC,∴∠ACD=∠EDC,∵∠EDC=∠BDF,∠ACD=∠BAD,∴∠BAD=∠BDF,∵∠AFD=∠DFB,∴△AFD∽△DFB,∴,∴,∴AB:AC=DF:AF.【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难度适中.类型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如图,在△ABC中,M、N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点.D、E为BC边上的两点,且DE=BD+EC,ME与ND交于点O,请你写出图中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加以证明.【思路点拨】因为M、N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点,∠A=∠A,可证明△AMN∽△ABC,则MN∥BC,又因为DE=BD+EC,所以有△MON≌△EOD.【答案与解析】解:△MON≌△EOD.证明:∵M、N分别为AB、AC边上的中点,∴AM:AB=1:2,AN:AC=1:2.∵∠A=∠A,∴△AMN∽△ABC.∴∠AMN=∠ABC,MN=BC.∴MN∥BC.∴∠OMN=∠OED,∠ONM=∠ODE.∵DE=BD+EC,∴DE=BC.∴MN=DE.∴△MON≌△DOE.【总结升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是中考的热点,一般以考查三角形全等的方法为主,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先根据已知条件或求证的结论确定三角形,然后再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看缺什么条件,再去证什么条件.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点O是△ABC的垂心(垂心即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连接AO交CB 的延长线于点D,连接CO交AB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DE.求证:△ODE∽△OCA.【答案】证明:∵O是垂心,∴AO⊥CD,∴∠CDO=90°,同理∠AEO=90°,∴∠AEO=∠CDO,在△AEO和△CDO中,∴△AEO∽△CDO,∴,∴,在△ODE和△OCA中,∴△ODE∽△OCA.3、(2015•大庆模拟)如图,△ABC中,AB=5,BC=3,CA=4,D为AB的中点,过点D的直线与BC交于点E,若直线DE截△ABC所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DE的长是多少?【答案与解析】解:∵D为AB的中点,∴BD=AB=,∵∠DBE=∠ABC,∴当∠DEB=∠ACB时,△BDE∽△BAC时,如图1,则=,即=,解得DE=2;当∠BDE=∠ACB时,如图2,DE交AC于F,∵∠DAF=∠CAB,∴△ADF∽△ACB,∴△BDE∽△BCA,∴=,即=,解得DE=,综上所述,若直线DE截△ABC所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DE=2或.【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判定和性质,其次要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内一点,且PB=3,BF⊥BP,垂足是B.请在射线BF上找一点M,使以点B、M、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P相似.(请注意:全等图形是相似图形的特例)【答案】解:在射线BF上截取线段,连接M1C,⇒,⇒∠ABP=∠CBM1,∴△M1BC∽△ABP.在射线BF上截取线段BM2=BP=3,连接M2C,⇒△CBM2≌△ABP.(全等必相似)∴在射线BF 上取或BM2=3时,M1,M2都为符合条件的M.类型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A.B.C.D.【思路点拨】首先求得△ABC三边的长,然后分别求得A,B,C,D各三角形的三边的长,然后根据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求得答案.【答案与解析】解:如图:AB==,AC==,BC=2,A 、∵DE==,DF==,EF=1,∴,∴△DEF∽△BAC,故A选项正确;B、∵MN==,MK==,NK=3,∴,=1,,∴△MNK与△ABC不相似,故B选项错误;C、∵PQ==2,PR==,QR=1,∴==,=,=,∴△PQR与△ABC不相似,故C选项错误;D、∵GH==,GL==,HL=2,∴=,=,=,∴△GHL与△ABC不相似,故D选项错误.故选:A.【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此题难度适中,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定理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5、如图,若A、B、C、D、E,甲、乙、丙、丁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ABC与△DEF 相似,则点F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思路点拨】令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分别求出两个三角形的边长,从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找到点F对应的位置.【答案与解析】解:根据题意,△ABC的三边之比为 1::,要使△ABC∽△DEF,则△DEF的三边之比也应为1::,经计算只有甲点合适,故选A.【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D,E,G,H,M,N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即小正方形的顶点),要使△DEF与△ABC相似,则点F应是G,H,M,N四点中的()A.H或N B.G或H C.M或N D.G或M【答案】C.解: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ABC的各边分别为3、13、10,只能F是M 或N时,其各边是6、2 13,2 10.与△ABC各边对应成比例,故选C.【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2015•深圳校级模拟)若△ABC∽△DEF,且AB:DE=1:3,则S△ABC:S△DEF=()A.1:3 B.1:9 C.1:D.1:1.52.已知如图:(1)、(2)中各有两个三角形,其边长和角的度数已在图上标注,图(2)中AB、CD交于0点,对于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而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相似B.都不相似 C.只有(1)相似D.只有(2)相似3.如图,G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CD延长线上一点,BG交AC于E,交AD于F,则图中与△FGD相似的三角形有()A. 0对B. 1对C. 2对D. 3对4.如图,分别以下列选项作为一个已知条件,其中不一定能得到△AOB∽△COD的是()A.∠BAC=∠BDC B.∠ABD=∠ACD C AO DOCO BO= DAO ODOB CO=5.如果一个三角形能够分成两个与原三角形都相似的三角形,我们把这样的三角形称为孪生三角形,那么孪生三角形是()A.不存在B.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6.在△ABC与△A′B′C′中,有下列条件:(1);(2);(3)∠A=∠A′;(4)∠C=∠C′.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A′B′C′的共有多少组()A. 1 B. 2 C. 3 D. 4二、填空题7.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上的点,连接DE,要使△ADE∽△AC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只需写一个).8.如图,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CED都是平行四边形,点R为DE的中点,BR分别交AC、CD于点P、Q.则图中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1除外)有.9.如图,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和△DEF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小正方形的顶点).P1,P2,P3,P4,P5是△DEF边上的5个格点,请在这5个格点中选取2个作为三角形的顶点,使它和点D构成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10.如图,∠1=∠2=∠3,有几对三角形相似,请写出其中的两对.11.如图,在3×4的方格上,每个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ABC的顶点都在方格的格点位置.若点D在格点位置上(与点A不重合),且使△DBC与△ABC相似,则符合条件的点D 共有个.12.(2015•六合区一模)如图,在Rt△ABC中,AC=8,BC=6,直线l经过C,且l∥AB,P为l上一个动点,若△ABC与△PAC相似,则PC=.三、解答题13.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8cm.点E、F、G分别从点A、B、C三点同时出发,沿矩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点E、G的速度均为2cm/s,点F的速度为4cm/s,当点F追上点G(即点F与点G重合)时,三个点随之停止移动.设移动开始后第t秒时,△EFG 的面积为S(cm2)(1)当t=1秒时,S的值是多少?(2)写出S和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3)若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移动,当t为何值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点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14.(2015春•成武县期末)如图,已知△ABC中,AB=,AC=,BC=6,点M为AB的中点,在线段AC上取点N,使△AMN与△ABC相似,求MN的长.15.如图,在△ABC和△ADE中,==,点B、D、E在一条直线上,求证:△ABD∽△ACE.【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B.【解析】∵△ABC∽△DEF,且AB:DE=1:3,∴S△ABC :S△DEF=1:9.故选B.2.【答案】A;【解析】如图(1)∵∠A=35°,∠B=75°,∴∠C=180°-∠A-∠B=70°,∵∠E=75°,∠F=70°,∴∠B=∠E,∠C=∠F,∴△ABC∽△DEF;如图(2)∵OA=4,OD=3,OC=8,OB=6,∴OA OC OD OB,∵∠AOC=∠DOB,∴△AOC∽△DOB.故选A.3.【答案】C;【解析】∵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B∥DC,∴△GFD∽△GBC,△GFD∽△BFA,∴图中与△FGD相似的三角形有2对,故选C.4.【答案】C;【解析】A、若∠BAC=∠BDC,结合∠AOB=∠COD,可得△AOB∽△COD,故本选项错误;B、若∠ABD=∠ACD,结合∠AOB=∠COD,可得△AOB∽△COD,故本选项错误;C、若=,因为只知道∠AOB=∠COD,不符合两边及其夹角的判定,不一定能得到△AOB∽△COD,故本选项正确.D、若=,结合∠AOB=∠COD,根据两边及其夹角的方法可得△AOB∽△COD,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5.【答案】C;【解析】∵△ABD∽△CBD,∴∠ADB=∠BDC又∵∠ADB+∠BDC=180°,∴∠ADB=∠BDC=×180°=90°,∵△ADB∽△ABC,ABC△∽△BDC,∴∠ABC=∠ADB=∠BDC=90°,∴△ABC为直角三角形.故选:C.6.【答案】C;【解析】能判断△ABC∽△A′B′C′的有:(1)(2),(2)(4),(3)(4),∴能判断△ABC∽△A′B′C′的共有3组.故选C.二、填空题7.【答案】如∠ADE=∠C或∠AED=∠B或AD:AC=AE:AB或AD•AB=AE•AC等;【解析】∵∠A是公共角,∴当∠ADE=∠C或∠AED=∠B时,△ADE∽△ACB(有两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当AD:AC=AE:AB或AD•AB=AE•AC时,△ADE∽△ACB(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要使△ADE∽△ACB,还需添加一个条件:答案不唯一,如∠ADE=∠C或∠AED=∠B或AD:AC=AE:AB或AD•AB=AE•AC等.故答案为:此题答案不唯一,如∠ADE=∠C或∠AED=∠B或AD:AC=AE:AB或AD•AB=AE•AC等.8.【答案】△PCQ∽△RDQ∽△PAB;【解析】∵CP∥ER,∴△BCP∽△BER;∵CP∥DR,∴△PCQ∽△RDQ;∵CQ∥AB,∴△PCQ∽△PAB;∴△PCQ∽△RDQ∽△PAB.9.【答案】△DP2P5、△DP2P4、△DP4P5;【解析】设网格的边长为1.则AC=,AB=,BC=.连接DP2P5,DP5=,DP2=,P2P5=.∵==,∴△ACB∽△DP5P2.同理可找到△DP2P4,DP4P5和△ACB相似.故答案为:△DP2P5,DP2P4,DP4P5.10.【答案】△CDE∽△CAB;△EDA∽△AEB;【解析】∵∠2=∠3,∠C=∠C,∴△CDE∽△CAB,∵∠2=∠3,∴∠DEA=∠EAB,∵∠1=∠3,∴△EDA∽△AEB,故答案为:△CDE∽△CAB;△EDA∽△AEB.11.【答案】4;【解析】∵方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1、BC=、AC=,∵△DBC与△ABC相似,∴BC=、CD=2、BD=,如图可知这样的点D如图:故答案为:4.12.【答案】4.8或.【解析】∵在Rt△ABC中,AC=8,BC=6,∴AB==10,当△ABC∽△PCA时,则AB:PC=BC:AC,即10:PC=6:8,解得:PC=,当△ABC∽△ACP时,则AB:AC=BC:PC,即10:8=6:PC,解得:PC=4.8.综上可知若△ABC与△PAC相似,则PC=4.8或.三、解答题13.【解析】解:(1)如图1,当t=1秒时,AE=2,EB=10,BF=4,FC=4,CG=2 由S=S梯形GCBE﹣S△EBF﹣S△FCG=×﹣=×(10+2)×8﹣×10×4﹣=24.(2)①如图1,当0≤t≤2时,点E、F、G分别在边AB、BC、CD上移动,此时AE=2t,EB=12﹣2t,BF=4t,FC=8﹣4t,CG=2tS=S梯形GCBE﹣S△EBF﹣S△FCG=×(EB+CG)•BC﹣EB•BF﹣FC•CG=×8×(12﹣2t+2t)﹣×4t(12﹣2t)﹣×2t(8﹣4t)=8t2﹣32t+48.②如图2,当点F追上点G时,4t=2t+8,解得t=4当2<t<4时,点E在边AB上移动,点F、G都在边CD上移动,此时CF=4t﹣8,CG=2t FG=CG﹣CF=2t﹣(4t﹣8)=8﹣2tS=FG•BC=(8﹣2t)•8=﹣8t+32.即S=﹣8t+32(3)如图1,当点F在矩形的边BC上的边移动时,0≤t≤2在△EBF和△FCG中,∠B=∠C=90°1若=,即=,解得t=.又t=满足0≤t≤2,所以当t=时,△EBF∽△FCG2若=即=,解得t=.又t=满足0≤t≤2,所以当t=时,△EBF∽△GCF综上所述,当t=或t=时,以点E、B、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以F、C、G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14.【解析】解:①图1,作MN∥BC交AC于点N,则△AMN∽△ABC,有,∵M为AB中点,AB=,∴AM=,∵BC=6,∴MN=3;②图2,作∠ANM=∠B,则△ANM∽△ABC,有,∵M为AB中点,AB=,∴AM=,∵BC=6,AC=,∴MN=,∴MN的长为3或.15.【解析】证明:∵在△ABC和△ADE中,==,∴△ABC∽△ADE,∴∠BAC=∠DAE,∴∠BAD=∠CAE,∵,∴,∴△ABD∽△ACE.。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应用(讲义及答案)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性质及应用(讲义及答案)

相似三⾓形的判定、性质及应⽤(讲义及答案)相似三⾓形的判定、性质及应⽤(讲义)课前预习⼀、回顾下列知识,再将各选项填到对应横线上:A.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称为全等图形B.全等图形的形状和⼤⼩都相同C.全等三⾓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相等D.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简写为“SSS”E.两⾓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简写为“ASA”F.两⾓分别相等且其中⼀组等⾓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简写为“AAS”G.两边及其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形全等,简写为“SAS”定义:判定:全等图形全等三⾓形应⽤性质:性质:⼆、读⼀读,想⼀想太阳光线可以看成平⾏光线.早在约公元前600 年前,就有⼈利⽤平⾏光线去解决实际⽣活当中的问题了.他就是泰勒斯——古希腊第⼀位享有世界声誉,有“科学之⽗”和“希腊数学的⿐祖”美称的伟⼤学者.泰勒斯已经观察⾦字塔很久了:底部是正⽅形,四个侧⾯都是相同的等腰三⾓形.要测量出底部正⽅形的边长并不困难,但仅仅知道这⼀点还⽆法解决问题.他苦苦思索着.当他看到⾦字塔在阳光下的影⼦时,他突然想到办法了.这⼀天,阳光的⾓度很合适,把所有东西都拖出⼀条长长的影⼦.泰勒斯仔细地观察着影⼦的变化,找出⾦字塔底⾯正⽅形的⼀边的中点(这个点到边的两端的距离相等),并作了标记.然后他笔直地站⽴在沙地上,并请⼈不断测量他的影⼦的长度.当影⼦的长度和他的⾝⾼相等时,他⽴即跑过去测量⾦字塔影⼦的顶点到做标记的中点的距离.他稍做计算,就得出了这座⾦字塔的⾼度.当他算出⾦字塔⾼度时,围观的⼈⼗分惊讶,纷纷问他是怎样算出⾦字塔的⾼度的.泰勒斯⼀边在沙地上画图⽰意,⼀边解释说:“当我笔直地站⽴在沙地上时,我和我的影⼦构成了⼀个直⾓三⾓形.当我的影⼦和我的⾝⾼相等时,就构成了⼀个等腰直⾓三⾓形.⽽这时⾦字塔的⾼(⾦字塔顶点到底⾯正⽅形中⼼的连线)和⾦字塔影⼦的顶点到底⾯正⽅形中⼼的连线也构成了⼀个等腰直⾓三⾓形.所以这个巨⼤的直⾓三⾓形的两条直⾓边也相等.”他停顿了⼀下,⼜说:“刚才⾦字塔的影⼦的顶点与我做标记的中⼼的连线,恰好与这个中点所在的边垂直,这时就很容易计算出⾦字塔影⼦的顶点与底⾯正⽅形中⼼的距离了.它等于底⾯正⽅形边长的⼀半加上我刚才测量的距离,算出来的数值也就是⾦字塔的⾼度了.想⼀想:为什么⾦字塔的⾼(⾦字塔顶点到底⾯正⽅形中⼼的连线)和⾦字塔影⼦的顶点到底⾯正⽅形中⼼的连线也构成了⼀个等腰直⾓三⾓形呢?知识点睛1.相似三⾓形的判定:;;;.2.相似三⾓形的性质:①相似三⾓形,,都等于相似⽐;②相似三⾓形的周长⽐等于,⾯积⽐等于.3.测量旗杆⾼度的⽅法:①利⽤阳光下的影⼦②利⽤标杆③利⽤镜⼦的反射(太阳光是平⾏光)(同位⾓相等)(借助反射⾓、⼊射⾓相等)4.位似:①如果两个图形不仅,⽽且,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图形上等于相似⽐.②在平⾯直⾓坐标系中,将⼀个多边形每个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同⼀个数k(k≠0),所对应的图形与原图形位似,位似中⼼是,它们的相似⽐为.34DE EF DF∴△ABC∽△DEFACBCAB③ ==BCAB②∵=,∠B=∠EDE EF∴△ABC∽△DEF①∵∠A=∠D,∠B=∠E∴△ABC∽△DEF例:精讲精练1.如图,线段AB,CD 相交于点O,连接AC,BD.给出下列条件,判断并写出对应的相似三⾓形.①若∠A =∠D ,则∽;②若∠A =∠B ,则∽;③若OA=OC,则∽;OD OB④若AC∥BD,则∽.2.如图,在△ABC 中,点D,E 分别在边AB,AC 上.给出下列条件:①∠AED=∠B;②∠ADE=∠C;③∠ADE=∠B;④ AD=AC;⑤AD.其中能判断△ABC∽△AED 的AE AB AB AC有(填序号).3.如图,⼩正⽅形的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形(阴影部分)与△ABC 相似的是()A.B.C.D.4.如图,AB∥CD,AD,BC 交于点E,过E 作EF∥AB 交BD于点F,则图中相似的三⾓形有对.5.如图,在正⽅形ABCD 中,E 是CD 的中点,点F 在BC 上,且FC =1BC,则图中相似三⾓形共有()4A.1 对B.2 对C.3 对D.4 对6.如图,线段AE,BD 相交于点C,连接AB,DE,其中AB:DE=1:2,AC=2,BC=3.若AB∥DE,则CE= ,CD= ;若∠A=∠D,则CE= ,CD= .7.如图,若AB⊥BD,ED⊥BD,C 是线段BD 的中点,且AC⊥CE,ED=1,BD=4,则AB= .第7 题图第8 题图8.如图,在△ABC 中,AD⊥BC,垂⾜为D,其中AD2 =BD ?DC ,则∠BAC= ;当AD:DC=1:2,AD=4 时,BC= .9.如图,在△ABC 中,AB=AC,点E,F 分别是边AB,AC 上⼀点,点D 是边BC 上⼀点(不与B,C 重合).若∠EDF= ∠B,BE=2,BD=3,BC=6,则FC 的长为.10.如图,点M,N 在线段AB 上,△PMN 是等边三⾓形.(1)若AM·BN=PN·PM,求∠APB 的度数.(2)若∠APB=120°,求证:△AMP∽△PNB.11.如图,l1,l2,…l6 是⼀组等距的平⾏线,过直线l1 上的点A作两条射线,分别与直线l3,l6相交于点B,E,C,F.若BC=2,则EF 的长是.部分的⾯积是△ABC ⾯积的⼀半.已知BC=2,求△ABC 平移的距离.13.相似三⾓形的实际应⽤①如图,在同⼀时刻,⼩明测得他的影长为 1 m,距他不远处的⼀棵槟榔树的影长为5 m,若⼩明的⾝⾼为1.5 m,则这棵槟榔树的⾼度是.②如图,若标杆⾼度CD=3 m,标杆与旗杆的⽔平距离BD=15 m,⼈的眼睛与地⾯的⾼度EF=1.6 m,⼈与标杆CD的⽔平距离DF=2 m,则旗杆的⾼度AB= .③如图,把⼀⾯很⼩的镜⼦放在离树底(B)8.4 m 的点E 处,然后沿着直线BE 后退到点D,这时恰好在镜⼦⾥看到树梢顶点A,再⽤⽪尺量得DE=2.4 m,观察者⽬⾼CD=1.6 m,则树的⾼度AB= .④如图,为了估计河的宽度,在河的对岸选定⼀个⽬标点P,在近岸取点Q 和S,使点P,Q,S 在⼀条直线上,且直线PS 与河垂直,在过点S 且与PS 垂直的直线a 上选择适当的点T,PT 与过点Q且与PS 垂直的直线b 的交点为R.若QS=60 m,ST=120 m,QR=80 m,则河的宽度PQ 为.⑤如图,⼩明同学⽤⾃制的直⾓三⾓形纸板EFG 测量树的⾼度AB,他调整⾃⼰的位置,设法使斜边EG 保持⽔平,并且边EF 所在的直线经过点A,已知纸板的两条直⾓边EF=60 cm,FG=30 cm,测得⼩刚与树的⽔平距离BD=8 m,边EG 离地⾯的⾼度DE=1.6 m,则树⾼为.(6,-1),B 点坐标为(5,3),C 点坐标为(3,-2),以O 为位似中⼼,将△ABC 缩⼩为原来的12,则缩⼩后的△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是多少?15.如图,已知△ABC 在平⾯直⾓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0,3),若以点C 为位似中⼼,在平⾯直⾓坐标系内画出△A′B′C,使得△A′B′C与△ABC 位似,且相似⽐为2:1,则点B′的坐标为.【参考答案】 ? 课前预习⼀、ADEFGBC⼆、由于太阳光是平⾏光线,因此同⼀时刻,太阳光与地⾯所成夹⾓相等,结合直⾓,构成了⼀组相似三⾓形知识点睛1. ①两⾓对应相等的两个三⾓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例且夹⾓相等的两个三⾓形相似③三边对应成⽐例的两个三⾓形相似④平⾏于三⾓形⼀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形与原三⾓形相似.2. ①对应⾼的⽐,对应⾓平分线的⽐,对应中线的⽐;②相似⽐,相似⽐的平⽅.4. ①相似,每组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个点,位似中1. △AOC △DOB ;②△AOC △BOD ;③△AOC △DOB ;④△AOC △BOD . 2. ①②④ 3. C 4. 3 5. C6. 4,6;6,47. 48.90°;10 9. 9210. (1)∠APB =120°;(2)证明略 11. 512. 2 - 213. ①7.5 m ;②13.5 m ;③5.6 m ;④120 m ;⑤5.6 m .14. A (3,- 1 ) ,B ( 5 3 ) ,C ( 3 ,-1) 或 A (-3 1 ) ,B (- 5 ,- 3 ) ,, 1 2 1 2 2 12 2 , 2 2 2 2C (-3,1)2 215. (4 ,6)或(0 ,-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讲解)数学上册基础知识讲与练(北师大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讲解)数学上册基础知识讲与练(北师大版)

专题4.24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讲解)【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注意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写在对应位置上;2、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计算;3、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综合问题。

【要点梳理】性质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性质2:相似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特别说明:要特别注意“对应”两个字,在应用时,要注意找准对应线段.性质3: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如图一:∽,则由比例性质可得:图一图二性质4: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如图二,∽,则分别作出与的高和,则特别说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通过比例线段的性质推证出来的.【典型例题】类型一、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1.如图,在△AB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ADE∽△ACB,相似比为AD:AC=2:3,△ABC的角平分线AF交DE于点G,交BC于点F,求AG与GF的比.21122=1122ABCA B CBC AD k B C k A DSkS B C A D B C A D'''''''⋅⋅⋅⋅=='''''''''⋅⋅△△【答案】2:1【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ACB,∠AED=∠ABC,因为AF是∠BAC 的平分线,所以∠BAF=∠CAF,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AGD=∠AFC,即可判定△AGD∽△AF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GAF=ADAC=23,即得AG:GF=2:1.解:∵△ADE∽△ACB,∴∠ADE=∠ACB,∠AED=∠ABC,∵AF是∠BAC的平分线,∴∠BAF=∠CAF,∵∠AGD=∠CAF+∠AED,∠AFC=∠BAF+∠ABC,∴∠AGD=∠AFC,∴△AGD∽△AFC,∴AGAF=ADAC=23,∴AG:GF=2:1.【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BE=CE,MN=1,线段MN的两端在边CD,AD上滑动,当DM为多长时,△ABE与以点D、M、N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请说明理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基础)【学习目标】1.熟记三个判定定理的内容.2.三个判定定理的证明过程.3.学选会用适当的方法证明结论的成立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已知:如图,在△ABC 和△A ′B ′C ′中,∠A=∠A ′,∠B=∠B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则∠ADE=∠B ,∠AED=∠C,(.AD AEAB AC=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过点D 作AC 的平行线,交BC 与点F,则(AD CFAB CB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相交,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AE CFAC CB= ∵DE ∥BC,DF ∥AC,∴四边形DFCE 是平行四边形. ∴DE=CF.∴AE:AC=DE:CB ∴AD AE DEAB AC BC==. 而∠ADE=∠B,∠DAE=∠BAC,∠AED=∠C, ∴△ADE ∽△ABC.∵∠A=∠A ′,∠ADE=∠B=∠B ′,AD=A ′B ′, ∴△ADE ∽△A ′B ′C ′. ∴△ABC ∽△A ′B ′C ′.要点诠释:证明这个定理的正确性,是把它转化为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来证明的,注意转化时 辅助线的做法.要点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在△ABC 和△A ′B ′C ′中,∠A=∠A ′,''''AB ACA B A C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ABC 的边AB (或它的延长线)上截取AD=A ′B ′,过点D 作BC 的平行线,交AC 于点E,则∠B=∠ADE,∠C=∠AED,∴△ABC ∽△ADE(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B ACAD AE =. ∵''''AB ACA B A C = ,AD=A ′B ′, ∴''AB ACAD A C = ∴''AC ACAE A C = ∴AE=A ′C ′ 而∠A=∠A ′∴△ADE ≌△A ′B ′C ′. ∴△ABC ∽△A ′B ′C ′.要点诠释: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通过添设辅助线,将未知的判定方法转化为已知两组角对应相等推得相似或已知平行推得相似的. 要点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已知:在△ABC 和△A ′B ′C ′中, ''''''AB BC ACA B B C A C ==. 求证:△ABC ∽△A ′B ′C ′.证明:在△ABC 的边AB ,AC (或它们的延长线)上截取AD=A ′B ′,AE=A ′C ′,连接DE. ∵''''AB ACA B A C =,AD=A ′B ′,AE=A ′C ′, ∴AB ACAD AE= 而∠BAC=∠DAE,∴△ABC ∽△ADE(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AB BCAD DE = 又''''AB BCA B B C =,AD= A ′B ′, ∴ ''AB BCAD B C = ∴''BC BCDE B C = ∴DE=B ′C ′,∴△ADE ≌△A ′B ′C ′, ∴△ABC ∽△A ′B ′C ′. 【典型例题】类型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1、在△ABC 中,∠A=60°,BD⊥AC,垂足为D ,CE⊥AB,垂足为E ,求证:△ADE∽△ABC.【思路点拨】由BD⊥AC ,CE⊥AB 得到∠AEC=∠ADB=90°,利用∠EAC=∠DAB 可判断△AEC∽△ADB,则=,利用比例性质得=,加上∠EAD=∠CAB,根据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到结论. 【答案与解析】证明:∵BD⊥AC,CE⊥AB,∴∠AEC=∠ADB=90°, 而∠EAC=∠DAB, ∴△AEC∽△ADB,∴=, ∴=,∵∠EAD=∠CAB, ∴△ADE∽△ABC.【总结升华】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相似;有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E分别在BC、AC上,且∠ADE=60°,求证:BD•CD=AC•CE.【答案】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B=∠C=60°,AB=AC,∵∠B+∠BAD=∠ADE+∠CDE,∠B=∠ADE=60°,∴∠BAD=∠CDE,∴△ABD∽△DCE,∴AB BD CD CE,∴BD•CD=AB•CE,即BD•CD=AC•CE;2、已知,Rt△ABC中,∠ACB=90°,点H在AC上,且线段HD⊥AB于D,BC的延长线与DH的延长线交于点E,求证:△AHD∽△EBD.【思路点拨】首先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证明:∠A=∠E,再有垂直得到90°的角,∠ADH=∠ACB=90°,从而证明:△AHD∽△EBD.【答案与解析】证明:∵HD⊥AB于D,∴∠ADH=90°,∴∠A+∠AHD=90°,∵∠ACB=90°,∴∠E+∠AHD=90°,∴∠A=∠E,∵∠ADH=∠ACB=90°,∴△AHD∽△EBD.【总结升华】考查了垂直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类型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AD、CD上的点,,连接EF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G.(1)求证:△ABE∽△DEF;(2)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求BG的长.【思路点拨】(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根据已知可得,根据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角形相似,可得△ABE∽△DEF;(2)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得CG的长,即可求得BG的长.【答案与解析】(1)证明:∵ABCD为正方形,∴AD=AB=DC=BC,∠A=∠D=90°,∵AE=ED,∴,∵DF=DC,∴,∴,∴△ABE∽△DEF;(2)解:∵ABCD为正方形,∴ED∥BG,∴,又∵DF=DC,正方形的边长为4,∴ED=2,CG=6,∴BG=BC+CG=10.【总结升华】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三角形相似)、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举一反三【变式】(2015•随州)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AED的是()A.∠AED=∠B B.∠ADE=∠C C.=D.=【答案】D;提示:∵∠DAE=∠CAB,∴当∠AED=∠B或∠ADE=∠C时,△ABC∽△AED;当=时,△ABC∽△AED.故选D.4、(2014秋•揭西县校级期末)如图,F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边AD的延长线上的一点,BF分别交于CD、AC于G、E,若EF=32,GE=8,求BE.【答案与解析】解:设BE=x,∵EF=32,GE=8,∴FG=32﹣8=24,∵AD∥BC,∴△AFE∽△CBE,∴=,∴则==+1①∵DG∥AB,∴△DFG∽△CBG,∴=代入①=+1,解得:x=±16(负数舍去),故BE=16.【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DFG∽△CBG是解题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在4×3的正方形方格中,△ABC和△DEC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填空:∠ABC=°,BC= ;(2)判断△ABC与△DEC是否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解:(1)∠ABC=135°,BC=;(2)相似;∵BC=,EC==;∴,;∴;又∠ABC=∠CED=135°,∴△ABC∽△DEC.类型三、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1(1)如图①,可以算出正方形的对角线为,求两个正方形并排拼成的矩形的对角线长,n个呢?(2)根据图②,求证△BCE∽△BED;(3)由图③,在下列所给的三个结论中,通过合情推理选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加以证明,1.∠BEC+∠BDE=45°;⒉∠BEC+∠BED=45°;⒊∠BEC+∠DFE=45°【思路点拨】(1)主要是根据勾股定理寻找规律,容易在数据中找到正确结论;(2)在每个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易求出每条边的长度,可利用三组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来判定;(3)欲证∠BEC+∠DFE=45°,在本题中等于45°的角有两个,即∠AEB和∠BEF,所以在证明第三个结论时,需把这两个角想法转移到已知的一个角中去,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求解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由勾股定理知,在第一个图形中,对角线长==,第二个图形中,对角线长==,第三个图形中,对角线长=,所以第n个图形中,对角线长=;(2)在△BCE中,BC=1,BE=,EC=,在△BED中,BE=,BD=2,ED=,所以,∴△BCE∽△BED;(3)选取③,∵CD∥EF,且CE=DF,∴四边形CEFD为等腰梯形,∴∠DFE=∠CEF,∴∠BEC+∠DFE=∠BEC+∠CEF=45°.【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运用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来解决问题的.【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如图,已知∠C=∠E,则不一定能使△ABC∽△ADE的条件是()A ∠BAD=∠CAEB ∠B=∠DC BC ACDE AE= DAB ACAD AE=2.在Rt△ACB中,∠C=90°,AC=BC,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角O在AB边的中点上,这块三角板绕O点旋转,两条直角边始终与AC、BC边分别相交于E、F,连接EF,则在运动过程中,△OEF与△ABC的关系是()A.一定相似B.当E是AC中点时相似 C.不一定相似D.无法判断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是CD的中点,点F在BC上,且FC=BC.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A. 1对B. 2对C. 3对D. 4对4. (2015•荆州)如图,点P在△ABC的边AC上,要判断△ABP∽△ACB,添加一个条件,不正确的是()A.∠ABP=∠C B.∠APB=∠ABC C.=D.=5.下列4×4的正方形网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所在的网格图形是()A B C D6.在△ABC与△A′B′C′中,有下列条件:(1);(2);(3)∠A=∠A′;(4)∠C=∠C′.如果从中任取两个条件组成一组,那么能判断△ABC∽△A′B′C′的共有多少组()A. 1 B. 2 C. 3 D. 4二、填空题7.(2015春•工业园区期中)如图,在△ABC中,P为AB上一点,则下列四个条件中(1)∠ACP=∠B;(2)∠APC=∠ACB;(3)AC2=AP•AB;(4)AB•CP=AP•CB,其中能满足△APC和△ACB相似的条件有(填序号).8.如图,△ABC中,AB>AC,D,E两点分别在边AC,AB上,且DE与BC不平行.请填上一个你认为合适的条件:,使△ADE∽△ABC.(不再添加其他的字母和线段;只填一个条件,多填不给分!)9.如图,△ABC与△DEF的顶点均在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方格(边长为一个单位长)的顶点处,则△ABC △DEF(在横线上方填写“一定相似”或“不一定相似”或“一定不相似”).10.如图,AC与BD相交于点O,在△AOB和△DOC中,已知,又因为,可证明△AOB∽△DOC.11.如图,△ABD与△AEC都是等边三角形,AB≠AC,下列结论中:①BE=DC;②∠BOD=60°;③△BOD∽△COE.正确的序号是.12.如图,D是△ABC的边BC上的一点,∠BAD=∠C,∠ABC的平分线分别与AC、AD相交于点E、F,则图形中共有对相似三角形.(不添加任何辅助线)三、解答题13.(2014秋•射阳县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已知∠BAC=90°,AD⊥BC于D,E是AB 上一点,AF⊥CE于F,AD交CE于G点,(1)求证:AC2=CE•CF;(2)若∠B=38°,求∠CFD的度数.14.如图,AB=3AC,BD=3AE,又BD∥A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1)求证:△ABD∽△CAE;(2)如果AC=BD,AD=2BD,设BD=a,求BC的长.15.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CD、DA上的点,且CE=DF,AE与BF交于点M.(1)求证:△ABF≌△DAE;(2)找出图中与△ABM相似的所有三角形(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C=∠E,A、若添加∠BAD=∠CAE,则可得∠BAC=∠DAE,利用两角法可判断△ABC∽△ADE,故本选项错误;B、若添加∠B=∠D,利用两角法可判断△ABC∽△ADE,故本选项错误;C、若添加=,利用两边及其夹角法可判断△ABC∽△ADE,故本选项错误;D、若添加=,不能判定△ABC∽△ADE,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2.【答案】A.【解析】连结OC,∵∠C=90°,AC=BC,∴∠B=45°,∵点O为AB的中点,∴OC=OB,∠ACO=∠BCO=45°,∵∠EOC+∠COF=∠COF+∠BOF=90°,∴∠EOC=∠BOF,在△COE和△BOF中,∴△COE≌△BOF(ASA),∴OE=OF,∴△O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EF=∠OFE=∠A=∠B=45°,∴△OEF∽△△CAB.故选A.3.【答案】C;【解析】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3对.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C=90°,AD=DC=CB,∵DE=CE,FC=BC,∴DE:CF=AD:EC=2:1,∴△ADE∽△ECF,∴AE:EF=AD:EC,∠DAE=∠CEF,∴AE:EF=AD:DE,即AD:AE=DE:EF,∵∠DAE+∠AED=90°,∴∠CEF+∠AED=90°,∴∠AEF=90°,∴∠D=∠AEF,∴△ADE∽△AEF,∴△AEF∽△ADE∽△ECF,即△ADE∽△ECF,△ADE∽△AEF,△AEF∽△ECF.故选C.4.【答案】D.【解析】A、当∠ABP=∠C时,又∵∠A=∠A,∴△ABP∽△ACB,故此选项错误;B、当∠APB=∠ABC时,又∵∠A=∠A,∴△ABP∽△ACB,故此选项错误;C、当=时,又∵∠A=∠A,∴△ABP∽△ACB,故此选项错误;D、无法得到△ABP∽△ACB,故此选项正确.故选:D.5.【答案】B;【解析】根据勾股定理,AB==2,BC==,AC==,所以△ABC的三边之比为:2:=1:2:,A、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三边之比为2::3=::3,故本选项错误;B、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4,=2,三边之比为2:4:2=1:2:,故本选项正确;C、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2,3,=,三边之比为2:3:,故本选项错误;D、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4,三边之比为::4,故本选项错误.6.【答案】C;【解析】能判断△ABC∽△A′B′C′的有:(1)(2),(2)(4),(3)(4),∴能判断△ABC∽△A′B′C′的共有3组.故选C.二、填空题7.【答案】(1)、(2)、(3).【解析】∵∠PAC=∠CAB,∴当∠ACP=∠B时,△ACP∽△APC,所以(1)正确;当∠APC=∠ACB时,△ACP∽△APC,所以(2)正确;当=,即AC2=AP•AB时,△ACP∽△APC,所以(3)正确,(4)错误.故答案为:(1),(2)(3).8.【答案】∠C=∠2或∠B=∠1或;9.【答案】一定相似;【解析】根据图示知:AB=2,BC=1,AC=;DE=2,EF=,DF=5,∴====,∴△ABC∽△DEF.故答案是:一定相似.10.【答案】∠AOB=∠DOC;【解析】∵=,∠AOB=∠DOC,∴△AOB∽△DOC(两边对应成比例,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故答案为:∠AOB=∠DOC.11.【答案】①②;【解析】∵△ABD、△AEC都是等边三角形,∴AD=AB,AE=AC,∠DAB=∠CAE=60°,∴∠DAC=∠BAC+60°,∠BAE=∠BAC+60°,∴∠DAC=∠BAE,∴△DAC≌△BAE,∴BE=DC.∴∠ADC=∠ABE,∵∠BOD+∠BDO+∠DBO=180°,∴∠BOD=180°﹣∠BDO﹣∠DBO=180°﹣(60°﹣∠ADC)﹣(60°+∠ABE)=60°,∵△DAC≌△BAE,∴∠ADC=∠ABE,∠AEB=∠ACD,∵∠DBO=∠ABD+∠AB E=60°+∠ABE,∠OCE=∠ACE+∠ACO=60°+∠ACD,∵∠ABE≠∠ACD,∴∠DBO≠∠OCE,∴两个三角形的最大角不相等,∴△BOD不相似于△COE;故答案为:①②.12.【答案】3【解析】在△ABC与△DBA中,∵∠ABD=∠ABD,∠BAD=∠C,∴△ABC∽△DBA,在△ABF与△CBE中,∵BF平分∠ABC,∴∠ABF=∠CBE,又∠BAF=∠BCE,∴△ABF∽△CBE.同理可证得:△ABE∽△DBF,所以图形中共有3对相似三角形.故答案为:3.三、解答题13.【解析】解:(1)∵AD⊥BC,∴∠CFA=90°,∵∠BAC=90°,∴∠CFA=∠BAC,∵∠ACF=∠FCA,∴△CAF∽△CEA,∴=,∴CA2=CE•CF;(2)∵∠CAB=∠CDA,∠ACD=∠BCA,∴△CAD∽△CBA,∴=,∴CA2=CB×CD,同理可得:CA2=CF×CE,∴CD•BC=CF•CE,∴=,∵∠DCF=∠ECB,∴△CDF∽△CEB,∴∠CFD=∠B,∵∠B=38°,∴∠CFD=38°.14.【解析】(1)证明:∵BD∥AC,点B,A,E在同一条直线上,∴∠DBA=∠CAE,又∵==3,∴△ABD∽△CAE;(2)连接BC,∵AB=3AC=3BD,AD=2BD,∴AD2+BD2=8BD2+BD2=9BD2=AB2,∴∠D=90°,由(1)得△ABD∽△CAE∴∠E=∠D=90°,∵AE=BD,EC=AD=BD,AB=3BD,∴在Rt△BCE中,BC2=(AB+AE)2+EC2=(3BD+BD)2+(BD)2=BD2=12a2,∴BC=2a.15.【解析】(1)证明:∵ABCD是正方形,∴AB=AD=CD,∠BAD=∠ADC=90°.∵CE=DF,∴AD﹣DF=CD﹣CE.∴AF=DE.在△ABF与△DAE中,∴△ABF≌△DAE(SAS).(2)解:与△ABM相似的三角形有:△FAM;△FBA;△EAD,∵△ABF≌△DAE,∴∠FBA=∠EAD.∵∠FBA+∠AFM=90°,∠EAF+∠BAM=90°,∴∠BAM=∠AFM.∴△ABM∽△FAM.同理:△ABM∽△FBA;△ABM∽△E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