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用韵
诗经艺术手法
诗经艺术手法《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共311篇,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手法。
以下是《诗经》艺术手法的详细介绍:1.赋、比、兴:《诗经》中广泛运用了赋、比、兴手法。
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比是比喻,兴则是寄托或象征。
这些手法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更加生动、形象。
2.押韵:押韵是《诗经》中最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每首诗都有一至数个韵脚,通过押韵使得诗歌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3.叠字:叠字是指将一个字或词重复使用,以达到强调或表现情感的效果。
《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叠字,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4.用典:用典是指在诗歌中引用历史、神话、传说等典故,以增强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力。
5.排偶:排偶是指将句子按照音节或字数对称排列,以形成一种形式整齐、气势连贯的氛围。
《诗经》中大量使用了排偶手法。
6.双关:双关是指利用同音或近音词的特性,使一个词或一句话在特定语境下具有双重意义。
7.起兴:起兴是指在诗歌开头或中间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引出主题或情感表达。
这种手法常与比、兴手法结合使用。
8.描述性语言:在《诗经》中,描述性语言也是重要的艺术手法之一。
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将景物、人物和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9.叠句:叠句是指将一个句子重复使用,以达到突出主题或情感的效果。
这种手法常与排偶、起兴等手法结合使用。
10.对比:对比是指将相反或相对的事物、情感进行对比描写,以突出其差异性和矛盾性。
《诗经》中大量使用了对比手法。
这些艺术手法在《诗经》中的运用,使得诗歌在表达情感、描绘景物、塑造人物等方面更加生动、形象、丰富,同时也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诗经韵例分析
诗经韵例分析参考资料:"古代汉语"王力主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韵部:鸠、洲、逑,幽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韵部:流、求,幽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韵部:得、服、侧,职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首句入韵而后偶句押韵。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韵部:采、友,之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韵部:芼,宵部;乐,药部。
句中韵,换韵,宵药合韵,隔句押韵。
〕参差,双声联绵词;窈窕,叠韵连绵词;辗转,双声叠韵连绵词"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韵部:筐、行,阳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陟彼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韵部:嵬、隤、罍、怀,微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韵部:冈、黄、觥、伤,阳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韵部:砠、瘏、痡,鱼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句句押韵〕嵬、虺隤,叠韵连绵词;玄黄,双声连绵词"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韵部:华、家,鱼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韵部:实,室,质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韵部:蓁、人,真部。
句尾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韵部:采、友,之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韵部:掇、捋,月部。
句中韵,一韵到底,隔句押韵〕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谈《诗经》的用韵
2019年第08期作者简介:司胲锐(1979-),女,山东滕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收稿日期:2019年6月5日。
《诗经》305篇都是合乐的歌词。
孔子说:“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司马迁《史记》也说:“《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合乐,要有和谐的音节。
除《周颂》中有7篇诗无韵,其余298篇诗有韵,占98%。
所以我们说《诗经》是有韵律的。
我们现在读《诗经》,觉得有许多地方不合撤押韵,这是因为语言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语法、词汇、语音有了很多变化。
我们用现代汉语语音去读2500年前的古诗,自然难免有佶屈聱牙之处。
明·陈弟《毛诗古音考序》说:士人篇章,必有音节,田野俚曲。
亦各谐声。
岂以古人之诗而独无韵乎?盖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草,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
故以今之音读古之作,不免乖刺而不入。
他认为“魏晋之世,古音颇存,至隋唐澌尽”他把语言看作是历史发展的渐变过程,其中有继承、有发展,看成一些基本词汇和语法保留了下来,语音虽有较大变化,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古音体系。
清・江永《古韵标准例言》说:“三百篇者古音之丛,亦百世用韵之准。
稽其入韵之字,凡千九百有奇;同今音者十七,异今音者十三。
”江永用《诗经》中八韵的字十分之七今音与古音相同,十分之三今音和古音不同。
宋代离《诗经》时代将近两千年,宋人不懂得古今音韵变化这个道理,以为《诗经》大多数地方是和谐押韵的,少数地方不和谐,只要把这些不合辙的字改换读法,就可以和谐押韵,于是他们创造了“叶音”说(叶xié,同协)即把不和谐的字临时改读某音,以求合撒。
朱熹就是“叶音”说的代表。
(见朱熹《诗集传》他著《诗集传》和《楚辞集注》,都采用这个办法给某些字标音。
王力《诗经韵读》曾经具体地列举《诗集传》中所注叶音的错误,如《召南・行路》二、三章:“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牖?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朱熹在第一个“家”字注“叶音谷”,在第二个“家”字注“叶各空仅(即音公)”。
七、诗经的用韵
《诗经》的用韵《诗经》常见的韵例,韵脚,如韵、韵脚、韵部、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韵转、叶韵等等,《诗经》三十韵部的排列原则及各韵部之间的关系,先秦古韵的三十部表。
【重点及难点】:韵和韵母、先秦古韵的三十部表、韵转汉语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有韵的。
《诗经》属于古风,[1[1]]不讲究平仄对仗,句式句数自由,但有押韵。
《诗经》305篇,除了《周颂》有8篇诗无韵以外,[2[2]]其余297篇篇篇有韵。
要想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要了解它是怎样用韵的。
[3[3]]本节主要探讨《诗经》的韵例及其韵部。
一、基本概念谈到韵例和韵部,首先就必须把韵和韵母分别开来。
因为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而不是韵母的问题。
(一)韵母:指一个音节中声母以外的部分,包括韵头、韵腹和韵尾。
韵头:指韵腹之前的高元音或半元音,因常介于声母和韵腹之间,故又称介音或介母。
现代汉语的韵头有[i][u][y]三个,中古汉语的韵头只有[i][u]两个,[y]韵头直到在明代才开始出现。
韵腹:指韵母的主要元音。
中古汉语的韵腹比现代汉语复杂,有些韵腹的差别很小,例如[a]与[ɑ]等。
中古汉语的韵母比现代汉语多得多,韵腹复杂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韵尾:韵腹后面的收尾音叫做韵尾,包括母音韵尾和辅音韵尾(鼻辅音或口辅音)两类。
中古汉语的韵尾也比现代汉语复杂,主要表现在辅音韵尾上。
除了[n][?]外,还有[m][p][t][k]四个。
如liang中之iang为韵母,i为韵头,a为韵腹,ng为韵尾。
(二)韵:即韵母中的韵腹和韵尾。
押韵时,有无韵头或韵头是否相同不论。
如《氓》的“怨、岸、宴”等字,韵母分别为üan、an、ian,并不一样,但韵是相同的。
又如《伐檀》中的檀tán、干gān、涟lián、廛chán、貆huán、餐cān,韵头不同,也是可以互相押韵的。
互相押韵的字多放在同样的位置上,这就构成了诗韵。
韵脚: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所以习惯上叫做韵脚。
03《诗经》的用韵
(二)异体字(《说文》叫“重文”。异体字音义完全相同): 《说文》:“蜦,蛇属。……蜧,蜦或从戾。” 蜧(lì阴·微)—蜦(lún阳·文) (三)读若(“读若”是上古的一种注音方法,即用一个音同音近 的字给一个汉字注音): 《说文》:“莙,……读若威。” 莙(jūn阳·文)—威(阴·微) (四)通假(“异文”或者是同义词,或者是通假字,而通假的条 件就是音同或音近): 《尚书·皋陶谟》“日严祗zhī敬六德,亮采有邦”,《史记·夏本纪》 写作“日严振敬六德,亮采有国”。“国”与“邦”同义,“振” 为“祗”的通假字。 《礼记·内则》:“祗见孺子。”汉·郑玄注:“祗或作振。” 祗(阴·之)—振(阳·蒸) (五)训诂(音近义通,故义通之字往往音近): P686阔(入·月)—P686宽(阳·元) P680秃(入·屋)—P681童 (阳·东) P680口(阴·侯)—P681孔(阳·东)
反切上字:余、馀、予、夷、以、羊、弋、翼、 与、营、移、悦 —— 喻四。
曾运乾分析喻三、喻四两类字在上古的读法是不 同的——喻三隶匣,喻四归定。
1、喻三隶匣 l 《韩非子》:“自营为厶。”《说文》引作“自环为厶。” 营(于倾切)——环(户关切,匣纽) l 《诗·齐风·还》:“子之还兮。”《汉书·地理志》引作“子之营 兮。” 还(户关切,匣纽)——营(于倾切) l 《老子》:“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注:“营魄,魂魄也。” 营(于倾切)——魂(户昆切,匣纽) l 《左传·襄21年》“陈孔奂”,《公羊传》作“陈孔瑗”。 2、喻四归定 l 《管子·戒》“易牙”,《大戴记·保傅》、《论衡·谴告》都作“狄 牙”。 易(羊义切)——狄(徒历切,定纽) l 《诗》:“山有枢,他人是愉。”郑笺:“愉,读曰偷。” 愉(以主切)——偷(他侯切,透纽) l 《书·洛诰》“史迭”,《逸周书·去殷》作“史逸”。 迭(徒结切,定纽)——逸(夷质切
诗经的韵部
诗经的韵部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集,共收录了305篇古诗。
在诗经中,有许多不同的韵部,如平声、仄声等。
根据韵部的分类,诗经中的韵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平声韵部:平声韵部又称阳韵,是指发音时声带不震动的韵腹。
平声韵部的特点是声调平坦、音调较高。
在诗经中,平声韵部较为常见,如麻、车、牙等。
2. 仄声韵部:仄声韵部又称阴韵,是指发音时声带震动的韵腹。
仄声韵部的特点是声调起伏、音调较低。
在诗经中,仄声韵部也较为常见,如赭、屑、黠等。
3. 阳平声韵部:阳平声韵部是指声调平坦、音调较高且声带不震动的韵腹。
在诗经中,阳平声韵部的例子有钗、雷、灰等。
4. 阴平声韵部:阴平声韵部是指声调平坦、音调较低且声带震动的韵腹。
在诗经中,阴平声韵部的例子有芮、脂、微等。
在诗经中,这些不同的韵部被巧妙地运用,使诗歌在音韵上呈现出多样的变化,增加了诗歌的美感和抒情效果。
《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
《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五)《诗经》的用韵中国和外国古代的诗歌,差不多都有一定的格律;用韵是构成诗歌格律的主要手段之一。
汉族人民的诗歌从一开始就是有韵的。
《诗经》三百零五篇中只有七篇没有韵,这七篇都在祭祀诗里(《周颂》《商颂》)。
至於国风、《小雅》和《大雅》,就没有一篇是没有韵的。
要彻底了解诗歌的内容,必须了解它的格律,当然也就要了解它怎样用韵。
在本节里,我们主要谈两点。
第一是《诗经》的韵例,第二是《诗经》的韵部。
谈到韵例和韵部,首先就必须把韵和韵母分别开来。
因为韵例和韵部都是韵的问题,而不是韵母的问题。
韵母是指韵头、主要元音和韵尾,而韵则只指主要元音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
韵头不同的字如檀tán干gān涟lián廛chán貆huán 餐cān是可以互相押韵的。
这些互相押韵的字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就构成诗韵。
汉语诗韵一般是放在句尾的,习惯上叫做韵脚。
(一)《诗经》的韵例韵例就是关於用韵的格律:什么地方用韵,什么地方不用韵,和怎样用韵。
我们举几首诗作例子来说明《诗经》的韵例。
字的下面加△号、○号、*号的都是韵脚。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关雎)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祮△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周南?芣苢)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邶风?静女)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诗经用韵的特点
诗经用韵的特点
《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经典之一,它是我们了解先民文化、精神风貌的重要资料之一、《诗经》中的诗歌,除了文字意义的表达,还
有一种很重要的表现形式,韵。
首先,诗经中的韵律严谨,分为平仄和韵脚两方面。
平仄是音律上分
为声调平和声调仄两种,平声指声音发出时音调持续稳定,仄声指声音发
出时音调上扬或下降。
而韵脚则是韵母中的同音字,例如:“庾须”和
“牛羝”。
在诗经中,每个篇章都有自己的平仄和韵脚规律,这种规律紧
凑有力,使诗歌既富于音乐性,又具有韵律优美的特点。
此外,韵脚的应用,也使诗歌的语言更加精练。
“黄鸟黄鸟,无集于穀;誓告于公,无不可诉。
”。
第21讲--诗经用韵古音通假
课件
23
❖ 他们是怎样归纳概括的呢?举例来说, 《关雎》三章的“得”“服”“侧”押韵,如 果照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得”读为dé,“侧” 读为cè,“服”读为 fú,那是不和谐的。可以 肯定地说,这三个字在上古的韵一定相同。要 末它们的韵母都是e,“得”字读de,“侧”字 读ce,“服”字读fe;要末它们的韵母都是u, “服”字读fu,“得”字读du,“侧”字读cu。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它们的韵母既不 是e,也不是u,而是第三种音。
首诗中,每章的韵脚用一种符号标出的,就是 一韵到底;用两种或三种符号标出的,就是换 韵的(注:交韵例外,不算换韵。)。
课件
15
❖ 第三,从韵脚相互的距离来看, 情况比较复杂。概括起来,大致可以 分为三种: (1)句句押韵。《诗经》押韵一般 都很密,句句押韵的不少。例如《静 女》第二章和《硕鼠》第一章。
课件
7
课件
8
课件
9
课件
10
课件
11
课件
12
❖ 以上六篇诗的用韵格式基本上反映 了整部《诗经》的韵例。 第一,从韵在句中的位置来看, 句尾韵是最普遍的形式。
❖例如《关雎》一章三章,《静女》全 诗,《硕鼠》全诗。
课件
13
❖《诗经》里有不少的诗句以代词或语气词 收尾,韵往往在代词或语气词的前面(注: 语气词一般是不能看做韵脚的,但也有少 数例外。)
课件
28
❖ 在古韵的分部方面,清代的古音 学家作了许多工作。
❖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江有诰的 《诗经韵读》,王念孙的《诗经群经 楚辞韵谱》,对我们今天查考和了 解 《诗经》用韵都是较好的参考书。
诗经的用韵情况
诗经的用韵情况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了305首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的用韵情况是其艺术成就之一,下面将对诗经的用韵情况进行简要描述。
一、用韵的部位诗经的用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句尾韵:诗经中大多数诗歌都在句尾用韵,这种用法最为常见。
如《周南·关雎》:“雎鸠、洲洲、秋千、齿齿、发发”就是在句尾用韵。
2.句中韵:诗经中有些诗歌在句中使用韵脚,这种用法相对较少。
如《周南·汉广》:“楚楚、雨雨、炬炬、斧斧、父父”就是在句中使用韵脚。
3.隔句韵:诗经中有些诗歌在两句之间使用韵脚,这种用法也比较常见。
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就是在两句之间使用韵脚。
二、用韵的方式诗经的用韵方式多样,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的用韵方式:1.平声韵:诗经中大多数诗歌使用平声韵,这种用法最为常见。
如《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都是平声韵。
2.上声韵:诗经中有些诗歌使用上声韵,这种用法相对较少。
如《周南·汉广》:“楚楚、雨雨、炬炬、斧斧、父父”中的“楚”、“雨”、“炬”、“斧”、“父”都是上声韵。
3.去声韵:诗经中有些诗歌使用去声韵,这种用法也比较常见。
如《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的“夭”、“华”、“家”都是去声韵。
4.入声韵:诗经中有些诗歌使用入声韵,这种用法比较少见。
如《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荆、之子于归、敬析佩绥”中的“薪”、“荆”、“归”、“绥”都是入声韵。
三、用韵的规律诗经的用韵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用韵的位置相对固定:诗经中大多数诗歌的用韵位置都比较固定,如句尾韵一般都在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上,而隔句韵一般都在每两句的最后一个字上。
2.用韵的方式相对稳定:诗经中同一首诗歌中的用韵方式一般都比较稳定,如某首诗歌中所有的句子都使用平声韵,那么整首诗歌都会使用平声韵。
诗经押韵方式
诗经押韵方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收录了许多古代的诗歌作品,其中有很多采用了押韵的方式。
押韵是诗歌表现方式的一种,通过相似或相同的音韵来加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诗歌更加动听和优美。
在诗经中,押韵方式多种多样,这些押韵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音韵美的追求和诗歌创作的技巧。
诗经中的押韵方式可以分为韵尾和韵脚两种。
韵尾是指诗句末尾的韵母相同,如“瞻彼星斗,鲁山七星”中的“斗”和“星”,“韩之彭咺,枝叶有梗”中的“咺”和“梗”。
韵脚是指诗句的末尾几个字母相同,如“帝谓虎狼,求余之子”中的“子”和“余”,“敝笱且狩,玷不超车”中的“狩”和“车”等。
这种押韵方式使诗歌更加流畅和连贯。
诗经中的押韵方式还可以分为叠韵、交韵和对仗韵等。
叠韵是指一个字的音与前面的诗句中一个或多个字的音相同,如“威威猛虎,兮我无肉”中的“威威”、“虎”和“无肉”。
交韵是指两个相邻的句子末尾的韵母相同,如“车有览兮,王师盛兮”中的“有”和“兮”,“颇彼北海,邦揚亩宅”中的“海”和“邦”。
对仗韵是指句子前后相对呼应,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莺啼时夜落星”中的“平”和“星”。
诗经中的押韵方式还可以分为平仄押韵和声母押韵。
平仄押韵是指句子中的平仄音与前一个或后一个句子中的平仄音相对应,如“我闺情,如春之苎”中的“情”和“苎”,“执汝手兮,望八荒”中的“兮”和“荒”。
声母押韵是指句子开头的声母相同,如“定之方中,召伯明德”中的“定”和“伯”。
诗经中的押韵方式多种多样,运用灵活,形式多样,展现出古代诗歌的丰富韵律和音韵美。
这些押韵方式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也启示了我们对音韵美的理解和欣赏。
在今天,我们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些古代诗歌的押韵传统,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现代诗歌作品。
【2000字】第二篇示例: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它记录了古代诗人们的思想和感情,也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
押韵方式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它丰富了诗歌的音韵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诗经的用韵一、《诗经》的韵例诗歌一般都要讲究格律,而格律由这样几个元素构成:平仄、押韵、对仗等。
当然不同的诗体对格律会有不同的要求:(一)几种诗体1古体诗就是“古风”。
它产生最早,形式多变,没有规则的限制,比较自由。
唐代以前,写诗不讲究平仄、对仗,用韵自由,句式句数不拘,每句则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后世使用古体诗,七言者较多),唐人因而将这类诗歌称为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
2旧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
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3诗余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二)格律要素:1平仄“平仄”就是古人对声调的区分,以今天的普通话来说,“平”就是第一声(阴平)、第二声(阳平),“仄”就是第三声(上声)、第四声(去声)。
以两句诗来做例子:“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句)这两句诗中“无边”、“萧萧”、“长江”、“来”是平声,“落木”、“下”、“不尽”、“滚滚”则属仄声,由此,构成七言律诗的其中一个标准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2押韵在古代,诗韵跟词韵是不同的,无论在韵字的选择、韵脚的安排,以及对待押韵的宽容度方面都有很大差别。
古韵跟今韵也有较大变化,比如在古代,“东”跟“冬”是不同韵部的字,“花”跟“斜”反而可以通压。
但我们今天学写近体诗就没必要深究那么多了,只要按照普通话的韵脚来使用就可以了。
3对仗对仗是近体诗的重要因素,对于增强诗歌的整齐美和声律美极为重要。
对仗的要求,相对的两句必须句式相同,词性一致,平仄根据体裁不同也要符合各自的规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杜甫)第一句,“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句式一致;第二句,“花”对“蓬”属名词植物对,“径”对“门”名词属器物对,“不曾”对“今始”,“缘”对“为”,“客”对“君”,“扫”对“开”;(三)《诗经》的格律《诗经》属于古风,不讲究平仄对仗,句式句数自由,但有押韵。
第一节音韵学简介《诗经》的用韵与上古音系
(三)直音法 用同音字给另一个汉字注音,这种方法比读 若、譬况法准确,是一大进步,但缺点是难 避生僻字,如:瑊,音鍼。玏,音勒。(颜 师古注《汉书》)“瑊”人们不认识,但 “鍼”字人们依然不认识。
二、反切注音法 颜之推《颜氏家训》:“孙叔然创《尔雅音 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又说“至于魏 世,此事大行。” “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 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质言之,即 上字只取发声,去其收韵,下字只取收韵, 去其发声。”(见《黄侃论学杂著》,页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阴声韵 之 幽 无韵 宵 尾 侯 鱼 支 韵尾 歌 i 脂 微
ə u ô o a e ai ei əi
入声韵 职 觉 韵尾 药 -k 屋 铎 锡 月 韵尾 质 -t 物 韵尾 缉 -p 叶
ək uk ôk ok ak ek at et ət əp ap
阳声韵 蒸 əŋ 冬 uŋ
韵尾 -ŋ 东 o ŋ 阳 aŋ 耕 eŋ
二、音韵学的概念和组成 (一)古音学(上古音) 古音学研究的是上古音。“古音学” 的“古”是相对于中古(唐代)而言, 研究上古(周秦两汉)的语音系统。 以《诗经》、《楚辞》等韵文为主要 材料,研究上古韵部系统;以形声字 为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声母系统。
(二)今音学(中古音) 今音学研究的是中古音,“今音”指中古音, “今”指中古时期,即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今 音学是以《切韵》一系的韵书和韵图为主要材 料,研究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 (三)等韵学 以宋元及其以后出现的等韵图为研究对象,探 讨等韵图的编制与演变、音理与音系,这门学 课叫等韵学,古人按照一定的音理给韵母划分 的类别,称为“等”,古人给韵母分四等,哪 一等与哪些声母相拼,都有一定的规律,所以 “等”又与声联系起来了。实际上,“等韵学” 就是分析发音原理和方法的一门学科,近似今 天的“语音学”。
诗经音韵韵律分析
诗经音韵韵律分析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古代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要完整分析诗经的音韵韵律,需要深入探究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诗经音韵韵律的分析,带您领略这一古老而美妙的艺术形式。
一、诗经音韵特点诗经所使用的音韵体系与现代汉字拼音并不相同,它采用了象声的方式来表示音节。
例如,在《秦风·巴人》诗中,“巴人”中的“巴”字就发出了“把”的音节,通过这种方式来表现音韵。
此外,诗经中的音韵特点还表现在平仄对仗和押韵上。
平仄对仗是指诗句中每个字所包含的音节长度不同,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通过这种平仄对仗的方式,增加了韵律的美感和节奏感。
而押韵则是指在诗句的末尾或间隔的地方,使用了相同或相似的音韵,起到了衔联的作用。
二、诗经的韵律诗经的韵律体现在诗句的整体结构上,其中以五言和七言诗最为典型。
五言诗由五个字组成一句,七言诗则由七个字组成一句,每个字所包含的音节数也指定了其平仄。
例如,《颂·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每个字都是平声的,呈现出明快的节奏感。
而在《周南·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中,每个字都是仄声的,给人以悠然的感觉。
为了更好地传达诗经的韵律,诗人通常在音节上做出取舍,以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这种取舍表现在音节的变化上,有时会选择拗音,即由一个字的音节拉长至两个音节,以达到平仄的要求。
同时,诗人还会利用声调的重音,使诗句更加生动有力。
三、诗经的音韵分析诗经的音韵分析不仅需要考虑每个字的音韵形式,还需要关注诗句的整体结构和韵律规律。
首先,通过解析每个字的音节构造,可以分析出诗句中平仄的分布情况,进而推断出整个诗篇的基调。
其次,对于诗经中的押韵现象,可以进一步分析其规律和特点。
例如,《周南·关雎》中的“关”字和“雎”字在汉语中的平仄是相同的,通过押韵的方式加强了整首诗的连贯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诗经中不同篇章、不同作者的音韵使用情况的比较,来进一步探讨诗经的音韵演变和发展。
古代文献《诗经》的韵律与情感表达
古代文献《诗 经》的韵律与 情感表达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诗经的韵律特点
01
诗经的情感表达方式
02
诗经中的情感主题
03
诗经的创作背景和影响
04
诗经的现代解读和价值
05
01
诗经的韵律特点
THEME TEMPLATE
押韵方式
双声叠韵: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青青子衿” 叠韵:两个音节韵母相同,如“蒹葭苍苍” 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关关雎鸠” 叠韵:两个音节韵母相同,如“桃之夭夭” 双声叠韵: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昔我往矣” 叠韵:两个音节韵母相同,如“杨柳依依”
《诗经》中的许多作品被历代文 人墨客传颂和引用,成为中华文 化的瑰宝
对现代人的启示
诗经的创作背 景: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生活 和人们的情感
世界
诗经的影响: 对中国文学、 文化、思想产 生了深远影响
现代人可以从 诗经中学习到 什么:如何表 达情感、如何 处理人际关系、 如何面对生活
挑战等
诗经对现代人 的启示:珍惜 传统文化、传 承民族精神、 弘扬民族文化
运用对比手法: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两种不同的情感进行对比,使情感表达更加鲜明强烈。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自然景物: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 情感表达:通过景物的描绘,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 例子:《诗经》中的《蒹葭》、《关雎》等篇目中都有借景抒情的描写
叙事抒情
通过讲述故事来表达情感,如《关雎》中的爱情
乡情主题
思乡之情:对故乡的思念和怀想 亲情主题:对亲人、朋友的思念和怀想 离别之情:对离别的感慨和思念 乡愁主题:对家乡的思念和怀想,以及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诗经的用韵
古代汉语:把主要元音、韵尾和声调相同的字归在 一起的单位,即韵书中的韵。(字)
现代汉语:音节中声母以外的部分。(字母)
2、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 式。
句尾韵
3、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句中韵或变相的句尾韵。
)韵是最普遍的形
4、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唐宋以后语音变化更大。但南北朝乃至 唐宋时代,人们还没有确立古今音不同的 观念,用当时语音读《诗经》,遇到押韵 不和谐之处,就临时改读成自己认为合适 的读音,把这种做法称为“叶音”、“叶 韵”(“叶”也作“协”)、“取韵”。
《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吐當反) 踴躍用兵。(叶晡芒反) 土國城漕, 我獨南行。(叶戶郎反) 從孫子仲, 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 憂心有忡。 (叶敕衆反)
至明末陈第才彻底批判叶音说,提出具有划 时代意义的古今语音不同说:“时有古今, 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在这一 学说的指导下,古音学的研究真正走上正确 的道路。
陈第是古音学的开路者,顾炎武是古音学的奠基者。 顾氏分古韵10部,初步确定了古韵分部的规模。
清代及现代著名古音学家:
江永继承了顾氏的古音学,分古韵13部。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鸠、洲、逑,押幽部)
(3)交韵 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和偶句押韵。
如《静女》第三章: 自牧归荑,——奇句,韵脚是“荑” 洵美且异。——偶句,韵脚是“异” 匪女之为美,——奇句,韵脚是“美” 美人之貽。——偶句,韵脚是“貽”
“荑” “美”属于脂部——奇句相押。 “异”是职部, “貽”是之部。职、之合韵——偶
陈第: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 转移
诗经用韵
之部
1、《关雎》第三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2、《芣苢》第一章: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 薄言有之。
3、《蒹葭》第三章: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回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沚。
4、《风雨》第三章: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5、《七月》第一章第三韵段:三之日于耜 ,四之日举 趾 。同我妇子 ,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
阴声韵与入声韵的区别: 医衣、一(-t);已椅、乙(-t);意裔、益(-k) 阴、入、阳三声相配的一组韵它们的主元音相同。
对转:阴声、入声、阳声韵三者之间的通用流转叫做对转, 对转的条件是主元音必须相同。 待:之部;特:职部;等:蒸部。三字均以“寺”为声符。
军:文部;挥:微部 乏:叶部;贬:谈部
旁转:阴声韵和阴声韵,阳声韵和阳声韵,入声韵和入声 韵之间在一定条件下的流转叫做旁转。
——《毛詩古音考序》
《诗经》二十九部,战国三十部。拟音据《汉语 语音史》p.34。
阴声韵 1 之部 4 幽部 7 宵部 o 9 侯部 12 鱼部 a 15 支部 18 脂部 21 微部 24 歌部 i
入声韵 2 职部 5 觉部 8 药部 o 10 屋部 13 铎部 a 16 锡部 19 质部 22 物部 25 月部 27 辑部 29 叶部
(2)抱韵:第一句与第四句押韵,第二句与第三句 押韵。
《诗经》的韵部
一)韵部的归纳
1 研究上古韵部的材料
《诗经》、《楚辞》等先秦韵文的用韵和《说文》 的谐声系统。
2 系联、归纳韵部
把可以互相押韵的字归在一起成为一类,《诗经》韵脚中没 出现的字再根据其他韵文将其归入某部,再没出现的就根据 谐声字的声旁将其联系起来。
《诗经》的用韵
⒉《诗经》的韵部。
上古韵部和中古韵部大不相同。 《诗经》乃至上古韵部的归纳,主要 采用两种方法:
⑴ 根据诗、文押韵字的互相系联。
⑵ 根据谐声偏旁互相系联。一般来 说,同一谐声偏旁同属一个韵部。
汉字中,形声字占大部分。这样两 种方法并用,首先是将《诗经》《楚 辞》等先秦韵文的用韵归纳出来,再 根据谐声偏旁(声符)就可以把先秦 出现的字都分别归入古韵各部中。
觱发 缤纷 容与 微妙
仓庚 芣苢 窈纠 契阔
(古代的双声、叠韵,现代音变了)
• ⒉双声叠韵的应用范围。 连绵字的构成:形容词 名词 古代的构词方式: 构成双音词 构成词组(同义,近义)
加强诗歌的音乐性
⒊字母:即声母,古代没有拼音字母, 只好用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中古守温三十六字母,就是用三 十六个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
段玉裁的《六书音均表》收1521 个谐声偏旁,提出古“同声必同部” 说,在“古谐声说”条目中说:“一 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同声必 同部。明乎此而部分音变平入之相配, 四声之今古不同,皆可得矣。”
同一谐声偏旁的字同在一上古韵部。段 氏为清代上古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⒊上古韵部,根据音韵学家的研究, 分三十部。用汉字作为韵部代表字, 就是韵目。
①要有古代文献的证据。
②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
声相同,韵相异,差别太大不行;
韵相同,声母差别太大也不行。
• 乃请诸楚曰:鲁虽有罪,其执事不辟难, 畏威而敬命矣。子若免之,以劝左右可 也。若子之群吏,处不辟污,出不逃难, 其何患之有?患之所生,污而不治,难 而不守,所由来也。能是二者,又何患 焉?不靖其能,其谁从之。鲁叔孙豹可 谓能矣,请免之,以靖能者。子会而赦 有罪,又赏其贤,诸侯其谁不欣焉。望 楚而归之,视远如迩。……
诗经中的用韵
• 二、本无其字的假借
• 本无其字,从一开始就借用一个同音字来 表示。如:
• 1、第一人称代词本无其字,就借用本义是 一种锯类工具的“我”字来表示,后来一 直沿用,并没有为它再造字,也没有为表 示“我”字本义的那个词造字。
• 2、“躲避”、“开闢”、“邪僻”等义也 都没有本字,只是借用本义是“法”的 “辟”来表示。后来再造区别字,“辟” 不是这些字的本字,而是假借字。
从文学创作角度说,双声叠韵被广泛地 应用到诗文创作中去,可以使语言富有节奏 感,读起来音韵铿锵。《诗经》大量使用双 声叠韵词
从语言研究角度说,今天还可以利用双声 叠韵关系,在甲方言区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 字,在乙方言区未必就有这种关系。双声叠 韵要以当时当地的语音为准,判定上古字音 相同相近,自然要以上古音为准。
妻妾(清)、肯kěn綮qìng(溪)
• (2)涕tì泗sì、經營、貪婪、剛強
古音通假
• 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 面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 一、本有其字的假借:
• 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时写了一个 音同音的字。
• “剥”字的本义是剥开,假借为“击”,《诗 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
(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 (2)疊韻: • 窈yǎo窕tiǎo、虺huī隤tuí、 • 窈yǎo糾jiǎo、夭yāo紹shào、 • 懮yǒu受shòu(形容步态优美)、 • 須臾、嬋chán媛yuán、觳hú觫sù
• (3)雙聲兼疊韻:輾zhǎn轉zhuǎn
• 也有名詞: • (1)雙聲: • 蝃dì蝀dōnɡ、蒹jiān葭jiā(見)、伊
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词的构成。判定 上古字音相同相近,对研究先秦双音词也 有要重要作用——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构 词法有密切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好
34
• (三)雙聲疊韻構詞法 • 1、双声叠韵聯綿詞。 • 以形容詞居多:
(1)雙聲:
• 參cēn差cī、 踟chí躕chú、 栗lì烈liè、 觱bì發bo、 繽bīn紛fēn、侘chà傺chì (失意而神情恍惚的样子)、
• 突tū(定)梯tī(圆滑貌)(透)、
• 猶yóu豫yù(疑)、便pián(並)嬖bì(幫) (君主左右受宠幸的小臣)
诗经的用韵
大家好
一、《詩經》的韻例
(一)幾種詩體
1古體詩
就是 “古風”。它產生最早,形式多變,沒 有規則的限制,比較自由。主要指汉魏六朝时的诗。
2舊體詩、近體詩、今體詩
萌芽与南朝齐梁时代,形成于唐朝初年的具有 严谨格律的诗体。都是指“格律詩”而言,主要分 五絕、七絕、五律、七律、排律等。
3詩餘
指“詞”而言,有長調、小令、慢、引等不同 格式,用“詞牌”作為格式的標誌。
(2)從一章所用韻數來看,可分一韻到底和換 韻兩類。
以《静女》为例:
第一章“姝”“隅”“躇”押韵,押侯韵, 是一韵到底。
第二章“孌”“管”押韵,押元部。 “炜”,是微部,“美”是脂部。 “微”“脂” 合韵,而且中间换一次韵。
大家好
13
• (3)從韻腳的距離看,可分三種:
• A.句句押韻
如《静女》二章:
大家好
25
从文学创作角度说,双声叠韵被广泛地 应用到诗文创作中去,可以使语言富有节奏 感,读起来音韵铿锵。《诗经》大量使用双 声叠韵词
从语言研究角度说,今天还可以利用双声 叠韵关系,在甲方言区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 字,在乙方言区未必就有这种关系。双声叠 韵要以当时当地的语音为准,判定上古字音 相同相近,自然要以上古音为准。
大家好
22
王力先秦古韵三十部
大家好
23
三、雙聲疊韻和古音通假
雙聲疊韻
1.古音:(1)古代漢語語音。 (2)專指上古(周秦兩漢)音。
2.今音:(1)現代漢語語音。 (2)專指《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 (3)專指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
3.音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類別。 4.音值: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 5.字母(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號的最小的書寫符號。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職部)
• 现代音 推测古音 结论
• 得 de
பைடு நூலகம்
• 服 fu e/u/? -ek
• 侧 ce
大家好
18
•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 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 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 食兮!(職部)《伐檀》
•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 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 得我直?(鼠女女,魚部)(麥德國國直, 職部)《硕鼠》
大家好
19
• 1、主要採用系聯法:
• 所利用的材料,主要是《詩經》韻字和 《說文解字》的諧聲偏旁,兼及先秦兩漢 韻文、重文、異文、通假、讀若、音訓等。
• 其基本方法是首先系聯《詩經》韻字,歸 納韻部。然後根據諧聲關係,擴大韻部範 圍,如此推衍,可得到完整的古韻系統, 並將漢字分別歸入各韻部。
大家好
20
• 2.研究者:
• 宋代吳棫著《韻補 》,開始探求古韻面貌。
• 明代陳第著《毛詩古音考》等書,考訂古音, 徹底廓清唐宋人以今音改讀古韻的“叶韻” 說的謬誤,提出了古今音異的觀點。
• 清代顧炎武著《音學五書》,分古韻為10部。
• 江永著有《古韻標準》,分古韻為13部
• 段玉裁著有《六書音韻表 》,分古韻為6類 17部
大家好
7
《柏舟》
•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兩髦, 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歌部)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真部)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髧彼兩髦, 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職部) 母也天只,不諒人只!(真部)
大家好
8
伐檀
•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 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 獵,胡瞻爾庭有縣獾兮?彼君子兮,不素 餐兮!(元部)
• 2、中古的韻:《廣韻》206韻,韵腹、 韵尾相同,區別聲調,而不区别韵头。
大家好
33
• 《廣韻》的產生 :
• 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 據《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對《切韻》進 行了修訂。修訂本于真宗景德四年(西元 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 1008年)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簡稱 《廣韻》。這是第一部官修性質的韻書,是 《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
大家好
27
(一)雙聲 • 1、定义:即兩個字的聲母相同。 • 2、古代的聲母:
• 三十六字母:中国传统音韵学的概念。 表示中古聲母系統的36個代表字。唐末 守溫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而 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時代共 同語標準音的聲母系統。
大家好
28
• 傳統的三十六字母與上古三十二聲母: (红色部分爲中古聲母)
大家好
21
• 清戴震著有《聲韻考》及《聲類表》,分古 韻為9類25部
• 孔廣森著有《 詩聲類》,分古韻為18部, • 王念孫分古韻為21部 • 江有誥也分古韻為21部。 • 章炳麟分古韻為23部,晚年又主張冬侵合為
一部,為22部 • 黃侃分古韻為28部。 • 現代學者王力,主張脂微分部,确定周代
《诗经》韵29部,战国楚辞韵30部 。
•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杜甫)
大家好
4
(三)《詩經》的格律
• 1、韻例:即關於用韻的格律:也就 是關於什麽地方用韻,什麽地方不用, 怎樣用韻的一些規則。
• 2、《詩經》的韻例 • 韵母:韵头+主要元音+韵尾 • 韵:主要元音+(韵尾)
大家好
5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之部)
大家好
2
• (二)格律要素: • 1平仄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杜甫句)
• 構成七言律詩的其中一個標準句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2、押韻
大家好
3
• 3、對仗
• 對仗的要求,相對的兩句必須句式相 同,詞性一致,平仄根據體裁不同也 要符合各自的規律。
•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
遍的形式。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踯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大家好
11
b.另有句中韻,主要是因爲句尾是代詞 或語氣詞。
采采芣苡,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薄言襭之。
大家好
12
妻妾(清)、肯kěn綮qìng(溪)
• (2)涕tì泗sì、經營、貪婪、剛強
大家好
38
古音通假
• 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 面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
• 一、本有其字的假借:
• 本有其字,而人们在书写时写了一个 音同音的字。
• “剥”字的本义是剥开,假借为“击”,《诗 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
yī威wēi(虫名)(影) • (2)疊韻: • 崔cuī嵬wéi、芣fú苢yǐ、 • 倉cānɡ庚ɡēnɡ、蠨xiāo蛸xiāo、 • 薜bì荔lì、鎡zī基jī(農具名)
大家好
37
• 2、也有不是聯綿詞而有雙聲疊韻關 系的合成词。
• (1)玄xuán黃huánɡ(匣)、 • 說yuè懌yì(疑)、灑埽、 • 饑(見)饉(群)、親戚(清)、
大家好
26
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词的构成。判定 上古字音相同相近,对研究先秦双音词也 有要重要作用——双声叠韵和上古汉语构 词法有密切关系。
先秦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占绝大多数, 但也有一些双音词。那时的双音词有一种 特殊的构词法,即双音词的两个字存在双 声叠韵关系。古人称双音节单纯词为联绵 字(联绵词),在联绵字中百分之九十以 上都有双声叠韵关系。
大家好
35
• (2)疊韻: • 窈yǎo窕tiǎo、虺huī隤tuí、 • 窈yǎo糾jiǎo、夭yāo紹shào、 • 懮yǒu受shòu(形容步态优美)、 • 須臾、嬋chán媛yuán、觳hú觫sù
• (3)雙聲兼疊韻:輾zhǎn轉zhuǎn
大家好
36
• 也有名詞: • (1)雙聲: • 蝃dì蝀dōnɡ、蒹jiān葭jiā(見)、伊
•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 德。 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 得我直?(鼠女女,魚部)(麥德國國直, 職部)
•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 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 之永號!(苗勞郊郊號,宵部)
大家好
10
總結: (1)從韻的位置看: a.从韵在句中的位置看,句尾韵是最普
大家好
15
C.交韻: 一般是奇句與奇句押,偶句與偶句押。
• 如《静女》第三章: 自牧归荑, —奇句,韵脚是“荑” 洵美且异。 —偶句,韵脚是“异” 匪女之为美,—奇句,韵脚是“美” 美人之貽。 —偶句,韵脚是“貽”
“荑” “美”属于脂部—奇句相押。 “异”是职部, “貽”是之部。职、之合韵—偶句
相押。
• 喉音:影 晓 匣 • 喉音:晓 匣 影 喻(古读营如环,羽如扈)
• 牙音:见 溪 群 疑 • 牙音:见 溪 群 疑
• 舌音:端 透 定 泥 余(古读余如荼,渝如偷) • 舌头:端 透 定 泥 • 舌上:知 徹 澄 娘(大家章好 太炎:娘日归泥) 29
• 半舌:来 • 半舌:来
• 齿音:精 清 从 心 邪 • 齿头:精 清 从 心 邪
•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 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 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 食兮!(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