铍针疗法(修改版)

合集下载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临床体会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临床体会

铍针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临床体会胸背部肌肉筋膜炎是临床常见病,临床以胸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等为主要表现。

本病发病率高,并不伤及生命,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笔者采用铍针疗法治疗胸背部肌肉筋膜炎60例,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6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1例,女39例。

年龄30—56岁,平均37.5岁。

病程2个月—5年。

1.2[1][2]诊断标准:(1)长期的胸背部痠、沉、胀、冷不适,变换体位可减轻。

严重者休息亦不缓解,致腰屈背随,出现驼背。

甚至立、坐、卧、行或改变姿势时背部痛而且感到不便或困难。

患者不自主的出现姿势不正,腰发僵,背如板,步行时上身少动,站立时,躯体偏倚。

急性损伤常因疼痛影响正常呼吸运动,使呼吸表浅,胸式呼吸减弱,严重者则迫使患者含胸收腹,不能直腰。

(2)压痛多在胸椎棘间和椎旁,以及“肩胛缝”区,有时可有一定规律的一组压痛点。

(3)压痛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肌紧张或有软组织异常改变,以结节及条索样包块多见。

(4)除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1.3纳入标准:(1)18-60岁的男性或女性。

(2)具有典型的胸痛部肌筋膜炎临床症状,符合诊断标准者。

(3)没有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疾病和精神病者。

1.4排除标准:(1)年龄18岁以下。

(2)局部或全身有感染性疾病者。

(3)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

(4)有出血倾向者。

(5)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

2 治疗方法(1)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各个肌肉筋膜损伤的压痛点与引起激惹的部位,在诊断和选择治疗点时都有重要作用,现将治疗点规定如下:①第一至十二胸椎棘突处—棘上及棘间韧带;②肩胛岗下缘到第十二胸椎棘突之间靠脊柱侧的部分—斜方肌下外缘③肩胛骨肩胛岗的上部与下部范围内—冈上肌起点及冈下肌起点处(2)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头伏于桌面或椅背上。

或俯卧位,胸下垫枕。

黄运绥专家讲解离子通络铍针疗法

黄运绥专家讲解离子通络铍针疗法

黄运绥专家讲解离子通络铍针疗法作者:黄运绥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给患者们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与困扰,那么,大家若发现自己患有疾病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有效的治疗。

1.影响身体健康:黄运绥专家讲解离子通络铍针疗法,骨性关节炎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关节软骨完整性受损而引起有关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

但是根本原因是关节软骨受破坏,软骨细胞不能合成正常的透明质酸以及聚氨基葡萄糖产生的短链蛋白多糖聚合物从胶原网状结构上逸出,导致软骨基质软化并失去弹性,丧失强度,从而引起软骨下的硬化或囊性变及骨赘形成。

导致疼痛和运动障碍,严重时会使患肢病残。

2.活动受限,影响工作:骨关节炎会导致关节酸痛、僵硬,蹲起时疼痛,不能提重物,运动、受凉或是阴雨天气时明显加重;腰椎关节炎会导致腰部酸痛、僵硬及疲惫感,患者弯腰困难,压迫局部神经引起坐骨神经炎等。

3.黄运绥专家讲解离子通络铍针疗法,受累关节活动不灵便,影响日常生活:骨性关节炎常常会出现关节疼痛、僵直畸形和功能障碍等症状现象,这些症状直接构成了对患者的危害,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黄运绥专家讲解离子通络铍针疗法,离子通络铍针疗法,历时十余年的时间,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将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漫长探索,对各项风湿骨病生理病理的深入研究,研发出铍针疗法,成为国内医学领域首家采用创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首家医院,并且真正做到了不开刀、无痛苦,快速有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风湿骨病。

结合局部痛点介入治疗、骶疗、椎旁阻滞、侧隐窝注射、Z型针等治疗,并且结合了传统的中医疗法“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的几千年中医根本理论,中医外埋内渗通络疗法;通过辨证施治,治标又治本,以"埋、拔、熏、针、灸、敷、服、贴"等多种手法对身体进行综合的调理,不但加强了疗效也大大缩短了病程,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解除病痛。

中西医结合——离子通络铍针疗法全新治疗体系离子:离子导入打通经脉,祛除淤血,恢复整个血运和经络循环,位植药配合现代理疗设备,激活细胞活性。

铍 针 技 术

铍 针 技 术

进针:有点刺法和弹刺法两种
点刺法: 术者一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 球或无菌纱布块捏住针体, 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双手骤然向下,使 铍针快速穿过皮肤, 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 有种空虚感, 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 会遇到较大 的阻力, 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 根据不同的病情, 进行松解针法。
铍针技术
长沙市中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 东院针灸科 高智颖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是指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如
筋膜的紧张、软组织的粘连等)受到慢性套压 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 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 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
一、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点刺法:
主要用于卡压处肌肉组织较薄的头部及四肢
末梢。 左手拇指按压在诊断明确的皮神经卡压点旁, 右手持铍针垂直在卡压点上将针尖点刺,不 留针,轻点后即迅速出针。 一般进针较浅(不超过0.5 cm)。
3、刺割法:
主要适用于卡压后有条索形成的皮神经卡压
综合征。 持针刺入预先选定的部位(部位一定要准确)达 一定深度后, 用针头的刀刃来回划割一下,通常划动度在1 cm左右,以划破条索为目的,动作要轻巧灵 活,不可粗暴。
(一)、
疼痛 1、疼痛的部位:多见于颈、肩、腰、背、臀 或四肢关节的骨突部位。 2、疼痛的时间:静息痛。 3、疼痛的性质:慢痛,呈烧灼感,定位较差, 持续时间长,有时呈难以忍受的疼痛,伴有 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
(二)压痛

选准压痛点是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的前
提。
感觉异常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临床常见感觉 异常改变,如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感觉缺 失。其特点是范围较小,界限模糊,定位往 往在一个皮节的范围之内。

铍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

铍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11 (8) : 7276 .
[ 3 ] 何伟晔 . 针推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5 例 [J ]. 陕西 中
医, 2001, 22( 10) : 610 .
( 收稿 2007212 2 31; 修回 2008201 2 08)
铍针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54 例
尹辛成 张 翔 孙佩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 100010) 摘 要 目的: 探讨铍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机理和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54 例, 采用铍针疗 法为主配合口服颈痛颗粒; 对照组 54 例 , 单纯采用中、 低频治疗。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为 88. 46%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 ( P < 0. 05) 。提示: 铍针治疗的机理是减轻筋膜的张 力来解除对皮神经的压迫 , 从而缓解症状; 颈痛颗粒的作用在于活血通络, 祛风散寒。 主题词 颈椎病 �针灸疗法 颈椎病 �中医药疗法 @ 铍针 @ 颈痛颗粒 自 2004 年至 2007 年, 我科采用铍针配合药物治 疗颈椎病 ,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 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患者 108 例 , 其中男性 44 例 , 女 性 64 例, 男∶女= 0. 6875 ∶1; 患者年龄最小的为 35 岁, 最大的为 65 岁, 平均 46 岁; 病程最长达 15 年 , 最 短 2 月, 平均 5 年。诊断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于 1994 年 6 月 28 日发布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 主要标准 如下: 临床症状: 颈肩部疼痛不适 , 颈部僵直 , 上肢放射 痛或手指麻木。 检查体征: 颈部活动功能受限, 颈肌紧 张, 病变颈椎棘突及患侧肩胛骨内上角有压痛, 可触及 条索和硬结,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压头试验阳性。 影象 学检查: X 线显示颈椎椎体骨质增生或钩椎关节增生 明显 , 椎间隙变窄, 椎间孔变小。 或 C T 可见椎体后赘 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纳入病例标准: 年龄在 35265 岁 之间。 将符合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神经根型颈 椎病的诊断标准并坚持连续治疗者, 作为入选病例。 治疗方法 108 名患者均为北京中医医院 门诊 病人 , 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铍 针药物治疗组 ( 简称治疗组 ) 和理疗对照组 ( 简称对照 组) 。 治疗组: 本组 54 名患者口服山东明仁福瑞达制药 有 限公 司 生 产 的 “颈 痛 颗 粒”( 批 号: 国 药 准 字 Z19991024 ) , 服用以开水冲服 , 每日 3 次, 每次 1 袋, 服 用 2 周。用药期间应用铍针治疗 2~ 3 次。 铍针疗法: 铍针的规格: 直径 0. 5~ 0. 75 mm , 全 长 5~ 8 cm , 针头长 1 cm , 针体长 4~ 7 cm , 末端扁平 带刃 , 刀口为斜口, 刀口线为 0. 5~ 0. 75 mm 。 针柄是 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 , 长约 3~ 5cm 。治疗时要使刀 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 以辨别刀口线 在体内的方向。 治疗过程: 患者取坐位 , 以颈肩部压痛 点为进针点。常规术区消毒 , 术者戴无菌手套。医者左 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 右手持针柄用腕力将铍 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 , 使针尖通过皮肤、 皮下组织到 达深筋膜, 在进针过程中可有 2~ 3 层的突破感, 寻找 沉紧涩滞的针感, 并在针感层进行松解疏通 , 即松解卡 压之处的软组织, 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出针。 不捻 转, 不留针 , 疾刺速拔。出针后如有出血用无菌棉球按 压针孔止血, 无需敷料覆盖包扎。 每 2 周为 1 个疗程 , 共治疗 2 个疗程。对照组: 本组 54 名患者单纯采用中 低频治疗仪治疗。每周治疗 5 次, 10 次为 1 个疗程, 共 治疗 2 个疗程。 疗效标准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诊断治疗 标准制定如下治疗评估标准对颈肩部疼痛、 颈部活动 范围、 麻木程度三个主症按不同程度分为正常、 轻度、

铍针刺络拔罐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

铍针刺络拔罐结合中药口服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
骨关 节炎 , 骨 质疏 松症 。中 医辨证 属 瘀 热互 结 证 : 生栀 子、 粉 丹皮 、 当
服, 铍 针 刺 络 拔 罐 2周 1次 , 血 小 板维 持在 3 0 0—
5 0 0 X 1 0 ・ L~, 1 0周 后关 节疼 痛 、 肿胀基 本 消失 。
原发性 血小 板增 多症 是一 种 骨髓 增 殖性 肿瘤 , 属 中 医学“ 血浊 ” “ 血瘀” “ 积聚” 范 畴 。气 血 失调 、 浊郁 内阻 , 血 分伏 热 、 热灼津伤 、 血 涩血 瘀 、 瘀 热胶 结 及 瘀
热 互结 、 迫 血妄 行 为 其 主要 病 因病 机 , 治 法 主要 有 调
罐治疗 , 可 改变 深 筋 膜 层 的压 应 力 与 张应 力 , 缓 解疼
痛, 恢 复关 节功 能 。
吸加臭 氧 注射 术 , 术 中抽 出积 血 约 4 0 mL 。术 前 血 常
规 检查 示 血 小 板 1 7 3 2 X 1 0 ・ L~、 白细 胞 2 3 . 3 4 X 1 0 ・ L~。行 骨髓穿 刺 检查 , 结果 示 融合 基 因 J A K 2 /
后, 留罐 5 m i n , 起 罐后 患 膝 两侧 再 各 重 复 上述 操 作 1
药为使 ; 诸药合用 , 共奏清热利湿、 活血凉血之效。王
丽 平等 研究 发 现针 刺 能 明显 改 善 血小 板 线 粒 体 的 呼 吸功能 , 影 响血 小板 的聚集 性 。张 朝 晖等 发 现针
V 6 1 7 F阳性 , 融合基 因 B C R / A B L P 2 1 0及 P 1 9 0阴性 ,
骨髓 涂 片 以 巨核 细 胞 为 主 , 无 明显 红 细 胞 、 中性 粒 细
和气血 、 化 浊解郁 , 清 热泻 火 、 凉 血 化瘀 等 j 。本 例 患者服 用方 剂 中 , 黄柏 、 功 劳 叶为 君 , 苦 以燥 湿 , 寒 以

铍针推拿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7例

铍针推拿配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127例
维普资讯
陕西 中医 2 0 0 7年第 2 卷 第 8 8 期
1 1 O 7
铍 针推 拿 配合 玻璃 酸钠 治疗 膝 骨性 关 节炎 1 7 2 例
杜 跃 万金 来 河北 省唐 山市 中医 医院( 6 0 0 0 30)
摘 要 目的 : 观察 中西 医结合 治疗膝 骨性 关节 炎的疗效 方法 : 采用 关节腔 内注射玻 璃 酸钠 、 针 疗 法、 拿手 法治 疗膝 骨性 关节 炎 1 7例 。结 果 : 铍 推 2 总有 效 率 9 . 8
刺 点 , 髌 股 间 隙刺 人 , 认 进 入 关 节 腔 后 先 回 从 确 抽 , 果 关 节 腔 内有 积 液 , 先 行 抽 出 , 注 入 如 应 再
典型 病例
郭某 , ,9岁 , 0 5年 3月 3H 女 6 20
初诊 。 主诉 : 双膝 疼痛 8年 , 加重伴 活动 受 限 2 。 周 查体 : 双膝 屈 曲、 翻 畸形 , 膝肿 胀 , 膝髌 周 、 内 右 双 股 骨 内髁 缘及 腓 肠肌 内侧 头压 痛 ( , 骨 研磨 +) 骸 试验 ( 、 方挤 压 试 验 ( 、 伸试 验 ( 、 +) 侧 +) 过 +) 浮 髌试 验 右 膝 ( ; 骨上 缘上 1 c 处 大 腿 周径 +) 髌 5m 右 膝较左 膝少 2 5m; 线 检查显 示 : .c X 双膝关 节 间 隙变窄 , 髌骨上 、 下极 、 关节 边缘 及髁 间嵴增 生 。 采 用 中西 医结合 疗 法 治疗 1个疗 程 后 痊愈 , 嘱其 加
4 。 示 : 3 提 本法 对本病 具有舒 筋 活血 , 筋整 复 , 解粘连 , 利 关节 , 理 松 通 消炎镇
痛 的功效 。
主题 词 骨性 关节 炎 , 中西 医结 合 疗法 膝/

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痛61例临床观察

铍针治疗颈椎病性颈痛61例临床观察
报 告 医师 则 按标 尺另 一 侧 有刻 度 的 一 面记 录
疼 痛 的程 度 。标 尺将 疼 痛 由轻 到重 分 为 0 1 。我 们 对 颈部 的 ~0 疼 痛按 不 同程 度 分 为正 常 、 度 、 轻 中度 、 度 4级 , 分 别 给予 重 并 0 1 2 3不 同 分值 。每 级 划 分 如下 : 、、、 正常 , 疼 痛 , 无 0分 ; 度 , 轻
雷 仲 民 , 佩 宇 孙
( 都 医科 大 学 附 属北 京 中医 医 院 骨科 , 首 北京 10 1 ) 0 0 0
关键 词 颈椎 病 ; 针 刺 疗 法 ; 颈 痛
P/h n t e a y f rt e t e t n fn c a n c u e y c r ia p n y o i : e o to 1 c s s L IZ o g mi z e h r p o h r a me to e k p i a s d b e v c l o d i s a r p r f s e E h n - n, s s 6
l 临 床 资料
1 3 1 ; 度 ,~ , ; 度 ,— 0 3分 。疗 效 评定 标 准 参 ~ ,分 中 4 62分 重 7 1,
考 国家 中 医 药 管 理 局 诊 断 治疗 标 准 制 定 如 下 疗 效 评定 标 准 :
本组 6 例 中男 2 1 9例 , 3 女 2例 ; 龄 2  ̄ 7岁 , 均 为 年 56 平 4 8岁 ; 程 1 月 ~ 病 个 3年 , 均 7个 月 。 变 单节 段 2 例 , 平 病 8 2节
以 颈部 的疼 痛 变 化作 为 主 要 依据 , 临床 痊 愈 、 效 、 效 、 按 显 有 无
效 4级 评 定 。 临床 痊 愈 : 痛 消 失 或积 分 ≤1 : 效 : 疼 分 显 积分 下

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临床研究

铍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臀部筋结病变的临床研究

A uu cue n Masg o eefTa ioa h ee dcn nvri o B in ,e i 0 0 9 C ia cp ntr a d saeC lg rdt nl i s Me i eU i sy e ig B in 10 2 ,hn l o i C n i e tf j jg
h r it n c mb n d wi u tc e d r n d e e r n o y d v d d i t h z e r u n c p n tr r u . ih n e n ai o i e t b t k tn e o e w r a d ml ii e n o t e Pi n go p a d a u u cu e g o p P z e o h o h g o p we ete td wi ih n ma i u ain,n e t gn e l yv ria r k w t u c ig i s ri ga d q ik wi d a n r u r ae t P z e n p lt r h o i s r n e d eb e t l i i q a k n n et n u c t r wi g i c p c h n h
张 志伟 , 宁 周 小 波 , 邓 , 王钲 , 沈艳 红 , 尚国栋 , 小宇 , 磊 , 王 何 方艳 , 于天 源
(. 京按 摩 医 院骨 科 , 京 10 3 ;. 1北 北 0 0 5 2北京 中 医药 大 学 针 灸 推 拿 学 院 , 京 10 2 ) 北 0 0 9
【 摘要 】 目的 : 价铍针 治疗腰椎 间盘 突出合并臀 部筋结病 变的临床疗效 。 评 方法 :0 9年 8月至 2 1 20 0 0年 2月, 将
tc n e o e M eh d : rm A g s 2 0 e r ay2 1 .3 p t ns ( 9ma sa d 5 ma s w t mb rd c ok t d r d . t o s F o u u t 0 9 t F bu r 0 0 8 a e t 2 l n 4f l ) i l a i e n o i e e e hu s

铍针加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铍针加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维普资讯

1 ・( 10 0 总 7)
中医正骨 20 08年 3月第 2 0卷第 3期
铍 针 加 手 法 治疗 肱 骨外上 髁炎 的疗 效观 察
浙 江省瑞安 市 中 医医院(22 o 3 50 )
胡 思进 陈永 向 罗进 林
蔡锦 成
摘 要
王 向东
可触及锐边 , 其疼痛有时向桡侧 伸肌 总腱方 向扩散 ; 前臂被动 过度旋前 , 关节 掌屈或抗阻力前臂旋后 、 腕 腕背伸动作均有肘 外侧部疼痛 , 密耳 氏试 验 ( i MⅡ s征) 阳性 。④所 有病 例经 C R
手握患肢腕 部, 另一 手用掌指 面从腕 部经 前臂外 侧轻快 反
复地 推揉 摩捏前 臂肌 , 至肘部 , 直 反复 3次 。③ 屈肘旋 前臂 法: 术者一手握患肢前臂使肘呈屈 曲位 , 另一 手拇指按压 在肘 痛点 , 4 在肘 内侧 拿肘部 , 患臂的 手被动 屈 曲患肘 , 余 指 拿 使
患者手指触及伤侧肩部后屈腕拔直 , 反复 3次。 22 对 照组 . 采用局部封闭疗法。曲安奈德注射液 1 和 0
行, 先用点刺 法在坚韧致密处数次点刺 , 然后刀 口紧贴骨面用 剥离法 , 直至锐边 刮平。④ 出针 : 完成 松解 以后 , 用无 菌棉签 或纱 巾压住进针点 , 迅速将针拔 出, 无菌敷料或创 可贴敷盖进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 共 收治符合 下列诊 断标准 的肱骨外 上髁炎 患 者 16例 , 17 , 5 例。年龄 3 —6 岁 。病程最短 2 7 女 1例 男 9 0 5 个月 , 长 5年 , 最 平均 5 5个月 。左 侧 6 , . 7例 右侧 19例 。按 0
无菌注射器抽取 05 .%利多卡 因注射液 1 l在标记处注射一 , m

铍针在临床的应用

铍针在临床的应用

铍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临床症状 以腰部肌肉紧张、局部胀痛为主要症状为主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CT提示腰椎间盘以膨隆为主。

铍针在慢性筋膜间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慢性筋膜间室综合征,又称胫前跛行、胫腓 综合征、胫中综合征,夹板胫等。其发病率 不高,但近年来有增长趋势,应引起注意。



临床表现 根据其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以下几型: Ⅰ型 运动型发生于剧烈的运动或行军运动后,突然 胫前部疼痛,上床休息时加重。 Ⅱ型 运动时发生,休息即好,肌肉没有坏死,但胫 前间室松解后,症状即消失。 Ⅲ型 血管疾患型,为血管外伤,疾病或栓塞所致。 Ⅳ型 小腿外侧间隙综合征,症状与胫前间隙综合征 相似。但主要是腓骨肌受累,由于腓神经深支在外 侧间隙缺血而变性,也有胫前肌等的麻痹。




此症最早报道是发生在剧烈的运动或行军之后, 因此,称为“行军性坏死”,以后报道在骨折、 动脉病患或损伤、胫前肌疝修补、下肢扭伤,甚 至静脉输液和癫痫等患者都有发生。 关于本征发病机制目前较多的是肌肉微循环障碍 学说。对各种原因引起微循环障碍,造成红细胞 聚积,体液由微血管外渗,组织肿胀压力增加, 又进一步影响微循环,最后导致肌肉坏死。这一 机制在一般肌肉中表现不明显,但在一个密闭的 间隔腔中则矛盾突出。 手术中可见肌肉膨出,伤口不能闭合,即是证明。 至于血管损伤则系动脉不能灌注,组织缺氧,使 微循环障碍所致。 关于运动型可能由于剧烈的运动造成组织出血, 水肿所致,慢性可能属于运动时肌肉体积增大, 使间室压力增大所致。

胸外侧皮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一般好发于肩胛骨下方的肋间隙,患者常有 投掷或剧烈挥臂的病史,症状严重者影响呼 吸及肩关节运动。 压痛点位于肩胛下角或肩胛骨内缘,局部可 触及条索壮物质或结节,压痛明显,卡压点 多是1~2个,重坠感强,上提肩胛骨疼痛加剧, 有时可牵及前支。

跟痛症铍针疗法

跟痛症铍针疗法

【治则执法】舒筋活络,解痉止痛。 【操作步骤】 1.定位:患者俯卧位,术者触诊寻找足跟部压痛点, 常见的压痛点多在足跟下结节或结节前部。 2.消毒。 3.进针:在标记的压痛点处行进针操作。 4松解: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至跖腱膜即可,过深 则会扎到骨膜出现术后不良反应。针法可采用一 点式松解。 5.出针。
榆树市中医院赵建光 Nhomakorabea痛症铍针疗法
跟痛症是指骨跖面因慢性损伤引起的以疼痛、行走 困难为主的病症。本病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多为老 年肝肾不足或久病体虚,气血衰少,筋脉懈惰,加 之体态肥胖,体重增加,久行久站造成足底部皮肤、 皮下脂肪、跖腱膜负担过重,可在跖腱膜的跟骨结 节附着处发生慢性劳损或骨质增生,致使局部无菌 性炎症刺激引起疼痛。本病参照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年版的《中医伤科学》进行诊断。
【特别提示】
1 减少步行和久站。 2 穿鞋以宽松为宜, 在鞋内放置缓冲垫 以减少足部压力。 3 肥胖患者应注意节食减肥, 减轻足跟部负担。
【禁忌症】
1. 局部皮肤破损及软组织存在炎症反映者。
2. 有出血倾向者。 3. 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 受刺激者。
【注意事项】
1. 最好采用适合的体位接受铍针治疗,同时 避免在饥饿、疲劳、精神紧张、体质极度 虚弱、较长时间未饮水等情况下接受治疗。 如果出现晕针反应,及时处理。 2. 在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 3. 在治疗时如果出现皮下出血的情况,及时 压迫止血。 4. 铍针的进针深度达到深筋膜即可,不宜过 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跟痛症带刃针疗法
• 此处仅介绍跟痛症中跟前神经卡压症。本病多见于40岁 以上肥胖患者,主要症状是足跟底部疼痛,清晨起床或 自坐位站立时疼痛,行走几步后多可缓解,不负重不痛, 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数年。跟骨底前内侧常有 压痛,局部无红肿。X线拍片检查约半数患者可能存在 跟骨骨刺。本病依据2004年北京协和医院主编的《骨科 诊疗常规》进行诊断。针法微型外科学的微细解剖研究 发现,足底外侧神经发出一细小神经至趾短屈肌和跖筋 膜,在跟骨结节的起点绕跟骨前缘向外侧向骨膜发出分 支,此神经正好在跖筋膜深面,并命名为“跟前神经”。 临床上由于跟骨前缘跖筋膜的高应力可导致增生性骨刺 或估摸肌腱炎,因而会刺激或嵌压跟前神经而诱发跟痛 症。

铍针治疗颈腰痛209例临床观察

铍针治疗颈腰痛209例临床观察
国际 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3年 第 l 9卷 第 l 8期
I M HG N,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1 8
铍针治疗颈腰痛 2 0 9 例 临床观察
赵 丽伟 阿娜 古丽 - 艾买尔
【 摘要 】 目的 观察采用铍针 治疗 颈腰 痛的疗效 。方法 选取 颈腰 痛患者 2 0 9 例, 采用局部 治疗前 铍针是治疗 颈腰痛
别记录治疗前 、治疗后和治疗后 6 个 月的疼痛强 卡压造成的软组织高张力状态的特点设计研制,具
1 ,结束治疗。术后患者 口服云
南 白药胶 囊 2天 ,术后 2 4 h方 能 清洗 治疗 部位 。
1 . 2 . 1 术前准备
以患者 自觉舒适体位又能充分 每周治疗 1 次, 一般患者 3 次即可达到满意疗效。
暴 露 损 伤疼 痛部 位 为原 则 ,尽 量 取 患者 卧 位 以减 如 1 次铍针治疗后疼痛消失 ,即结束治疗 。
有刻 度 的一 面记 录疼 痛 的程 度 。0为无 痛 ,1 0为
作者单位 :8 4 1 2 0 0 新疆 和硕县人 民医院疼痛科
无法忍受的痛 ,以 0—1 0表示疼痛强度变化 ,分
28 9 8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3 年第 l 9卷 第 l 8期
I MH G N,S e p t e mb e r 2 0 1 3 ,V o 1 . 1 9 N o . 1 8
封 闭结合 铍针 治疗 。根 据治疗前后颈腰痛 患者 的疼痛状况 、功能改变评定 治疗效果 。结果
后V A S 及J O A评分对 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O 1 ) ; 治愈、 显效 、 有效 、 无效依次 为 5 3 . 6 %( 1 1 2 / 2 0 9 例 )、 3 0 . 6 %( 6 4 / 2 0 9 例) 、1 1 . 0% ( 2 3 / 2 0 9 例 )、4 . 8 %( 1 0 / 2 0 9 例 )。结论

铍针烙割法治肥大性牙龈炎30例

铍针烙割法治肥大性牙龈炎30例

烙治 后 , 口服 三 黄 片 ( 北 黄石 制 药 厂生 产 ) 湖 7 日, 清肠 胃湿 热 , 以 防止 复发 ; 口腔 、 喉部 炎 症 对 咽 重, 体质虚 弱的患 者 , 配 合 口含 草 珊瑚 、 瓜霜 润 可 西
一 一 r 临
一 一 床
、{ 』
喉片, 口服或注射抗生素数 日以预防感染。 3 治疗效果 本组 3 0例全部有效 , 其中痊愈( 经用上述手法 治疗 后 , 者牙龈恢 复如 常 , 出血 , 咬物 困难 者 ) 患 无 无 2 ; 7例 有效 ( 治 后 , 者 部 分 牙龈 恢 复 , 分 牙 龈 经 患 部
1 余 , 于 近 1年 内发 现 4例 肉眼 可见 之 经络 现 年 方 象 。肉眼可见 之经 络现 象 绝不 仅 见 于此 , 因住 院 或 病种过 于单 一。但笔 者认为 主要原 因是我们 临床 医 生琉 于仔 细 观察 , 遗漏 了许 多难 得 的病 例 。所 以笔 者认 为作为 临床针灸 医生应该 加强 经络穴位 病证方 面 的仔 细 观察 及检查 。 3 参 考文献
2 1 器械 准备 .
牙龈, 痛苦小( 不需注射麻药) 速度快 , , 不用结扎止 血与缝合, 术后外涂以云南 白药 、 紫药水混合剂 , 既 可预 防感染 , 又可清 除牙 龈部残余 的毒邪 ; 以三黄 辅
片内服 , 旨在 运 用 该 药 荡 涤 肠 胃湿 热 , 防 本 病 复 预 发 。在 采用本疗 法 时 , 注意先清 洁 口腔 , 应 尤其是 牙 与牙龈 部 , 对有 牙石牙 垢 者 , 应先将 牙石 牙垢刮去 后 再 治疗 ; 手术前 还应 验 血 , 白血 病 、 对 血友病 等 有 出 血倾 向者禁用本 法 ; 后 以金银 花 、 青 叶 、 术 大 薄荷 泡 茶漱口, 含服数 日,可清 洁 口腔 , 既 又可预 防感染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铍针疗法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它起自古代九针,完善于现代,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采用铍针减张减压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第一节概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中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董福慧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和科研,提出了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并根据皮神经卡压的发病特点,提出了铍针疗法来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其所使用的铍针起自古代九针。

《灵枢·九针》载有“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三曰钅是针,长三寸半;……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钅是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

……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

在临床上有大量常见的以无明显诱因出现疼痛和不适,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常被诊断为“慢性软组织损伤”、“肌筋膜炎”或“风湿性疾病”的,有相当数量属于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卡压”导致的神经功能障碍。

而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

术中通过铍针对皮下组织、筋膜的切割,使筋膜腔内压力减低,筋膜表面张力降低,松解粘连,从而消除感觉神经末梢所受的张力性刺激和压迫,缓解疼痛。

它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第二节铍针疗法一、皮神经卡压综合征1.定义皮神经在走行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受到慢性卡压而引起的神经功能障碍,并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分布区的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营养障碍甚至运动功能障碍,统称为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皮神经广泛分布于人体周身的皮肤及筋膜中。

2.病因1)解剖性:某些特定的解剖部位易使神经受压,如狭窄且缺乏弹性的腕管和肘管, 神经干与众多的肌腱走行于容积相对固定的骨纤维管道中,任何炎性渗出或软组织增生肥厚,均可造成对神经的挤压。

再如关节周围的骨性隆起, 肌肉的附着点等,这些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特别丰富,软组织的结构致密,活动范围相对较小。

若在这些部位复加急、慢性损伤、腱鞘滑膜炎、骨关节病、肿物、先天性异常的肌肉和纤维带等局部因素,则更易产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2)全身性:生理性妊娠、更年期的妇女、老年人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的患者易发生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这类全身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类风湿病、强直性脊柱炎、肢端肥大症、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尿毒症、结核病、一氧化碳中毒或药物过量所致的昏迷、营养不良、血液病和麻风等。

其中老年人常患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解释为老年人周围神经系统的组织、生理、生化等方面改变,以及老年人易患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和脊椎病等慢性疾病,而使神经对压迫的耐受性差。

此外,消瘦、活动少和惯于长时间处在某种姿势不动也是引起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附加因素。

3)姿势和职业性:肢体长时间维持在一种使神经受压或受拉的姿势不动,或工作中神经反复受压、摩擦均可引起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如枕臂入睡,桡神经在肱骨干外侧长时间受压,易患桡神经螺旋沟综合征;长期反复的循环载荷造成局部组织的代偿性增生肥厚;如惯于采取屈肘支撑的姿势,或木工由于屈肘活动过度而使尺神经在肘部受压,则易患肘管综合征。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许多人超长时间伏案工作, 使颈肩部软组织劳损,颈肩部皮神经卡压的发病率明显增加。

4)应力集中:当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 力使物体产生变形, 但物体内部的材料也有抵抗变形的能力, 这种物体内部材料抵抗变形的内力在力学上称为应力。

它的大小与外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人体各种组织器官在承受外力时同样也产生应力, 根据应力的方向可归纳为压应力、拉应力和剪应力。

当某个方向的应力远远大于其它方向或其它方向为零应力时, 称为应力集中。

应力集中在工程方面可以引起材料或结构的破坏,在人体则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病理反应。

如骨质增生、筋膜肥厚、肌肉肥大等,这些病理改变不仅使组织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是造成皮神经卡压的潜在因素或直接因素。

5)筋膜间室内高压:各种因素引起的筋膜间室内压力增高,如炎性渗出、肌肉痉挛或筋膜挛缩,这种压力在引起肌肉发生缺血性挛缩之前就对各种神经末梢产生了病理性刺激,筋膜表面张力的增高和筋膜间室内压的增高均可对分布于其表面或穿过其间的皮神经产生牵拉或压迫。

这种软组织张力性皮神经卡压在慢性劳损性疾病所产生的疼痛中已经成为主要的病因。

6)其他:如石膏绷带固定过紧,夹板纸压垫位置不当、止血带时间过长或麻醉时体位不当引起的皮神经长时间受压,尤其止血带在四肢外科手术的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并发症已受到广泛注意,应用止血带所致的神经麻痹可以引起肌力减退、僵硬、水肿、感觉异常和疼痛等。

有人称其为止血带用后综合征。

有报道认为应用止血带患者72%以上存在肌电图异常。

应用止血带时间长短对术后的影响更大,多数认为1~2小时为安全限。

对神经受压引起损伤的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外膜通透性变化,引起神经内膜水肿,微循环障碍有关。

另外手术切口瘢痕粘连造成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也较常见。

3.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为:1)长期慢性局部疼痛或感觉异常;2)明确的局部压痛点;3)触诊可及皮下结节或条索样包块;4)局部肌肉紧张但不影响躯体运动;5)除外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二、铍针的理论基础和作用原理铍针疗法是基于以下这种软组织学说而成立的:分布于周身的感觉神经由浅部进入深部必须穿过筋膜。

如果炎性渗出等导致筋膜腔内压力增高时,筋膜的表面张力必然随之增高,通过其间的感觉神经末梢也要承受相应的张力。

当肌肉紧张或痉挛时,不但要牵动筋膜,而且和筋膜间还要发生相对位移,另外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也要发生相对的位移。

如果筋膜和肌肉、筋膜和皮下组织之间因损伤或炎症而存在着粘连和瘢痕化,或筋膜本身和感觉神经粘连,则这种相对的位移就可以刺激或压迫感觉神经,从而引起疼痛。

除了臀上皮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较大一些的皮神经发生卡压时可以手术切开进行神经松解术外,大量细小的皮神经是难以进行手术暴露松解的。

因此一般只能采取局部封闭或者在压痛最明显处行“盲目”切除或切断术。

况且封闭疗法往往不能充分松解粘连、解除压迫,且容易复发,手术切除所造成的创伤又相对较大。

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这些特点设计研制而成的。

它是一种细小神经外的松解术,但如其说它是松解还不如说是减压减张。

它具有创口小、痛苦小、无需麻醉、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另外由于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小,因此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瘢痕少,不易再次形成卡压,从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

铍针疗法相当于一种创伤较小的神经外松解术。

三、铍针疗法的器具介绍和常用操作手法铍针器具现代铍针是在古代九针中铍针的基础上,综合过去各种疗法的优缺点,选择新的钛合金材料研制成的铍针。

与其它金属材料相比,它具有硬度高、中温性能良好、耐腐蚀、经久耐用四个显著的优点。

用现代铍针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与其它疗法相比具有不需麻醉、创口小、无痛感、术中对神经周围组织的损伤少、术后神经周围形成的疤痕小、症状改善明显等优势。

铍针的规格:直径0.5~0.75 mm,全长5~8 cm,针头长1 cm,针体长4~7 cm,末端扁平带刃,刀口为斜口,刀口线为0.5~0.75 mm。

针柄有两种结构,一种是用钢丝缠绕的普通针柄,长约3~5cm。

另一种是将铍针装在一个长10 cm,直径0.75 cm的手柄上。

治疗时要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

常用操作手法主要有四种:1.疾刺法:主要用于针刺躯干、腰背、四肢的皮神经卡压点。

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诊断明确的皮神经卡压点的旁边,右手用腕力将铍针按预定好的尺度直接垂直刺入卡压点,不捻转,不留针,疾刺速拔的一种方法。

进针深度要视病人的胖瘦及病变部位,以及轻、中、重的不同压痛点,因人因病而异,灵活应用,一般进针深度约为3~5 cm。

2.点刺法:主要用于卡压处肌肉组织较薄的头部及四肢末梢。

医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诊断明确的皮神经卡压点旁,右手持铍针垂直在卡压点上将针尖点刺,不留针,轻点后即迅速出针的一种方法。

一般进针较浅(不超过0.5 cm)。

3.刺割法:主要适用于卡压后有条索形成的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医者持针刺入预先选定的部位(部位一定要准确)达一定深度后,用针头的刀刃来回划割一下,通常划动度在1 cm左右,以划破条索为目的,动作要轻巧灵活,不可粗暴。

4.复式手法:主要适用于卡压后有条索形成且卡压部位较深的情况。

这种进针方法分为三步。

第一步是采用疾刺法,右手迅速将针刺入诊断明确的卡压部位并一次到位。

第二步是采用手法辅助,即用左手拇指在按压疾刺后,继而更换捏拿收放弹拨等手法,使局部组织放松,以减少阻力,并且初步让铍针与卡压的条索接触,确保铍针刺入的准确性。

第三步即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采用刺割法,同上。

第三节、铍针疗法的临床应用一、铍针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1.皮神经卡压综合征首诊明确的病例;2.经手术疗法治疗后再次形成粘连卡压的病例;3.其它适合采用铍针进行减张减压的病例。

禁忌症1.局部软组织存在炎症反应者;2.有出血倾向者;3.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脏器衰竭不能耐受刺激者;4.糖尿病患者有肢体缺血或软组织感染倾向者;5.意识不清不能配合治疗者。

二、铍针疗法的临床操作包括以下程序:定位、消毒、进针、松解、出针。

定位:触诊找到体表压痛点后,用指端垂直向下做十字压痕,注意十字压痕的交叉点对准压痛点的中心。

消毒:用碘伏或碘酒-酒精常规消毒皮肤,其范围略大于治疗的操作范围2倍。

进针:有点刺法和弹刺法两种。

点刺法:术者一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另手拇食指用无菌干棉球或无菌纱布块捏住针体,针尖对准皮肤十字压痕的中心,双手骤然向下,使铍针快速穿过皮肤,当铍针穿过皮下时,针尖的阻力较小,进针的手下有种空虚感,当针尖刺到深筋膜时,会遇到较大的阻力,持针的手下会有种抵抗感。

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松解针法。

弹刺法:术者一手捏住套有塑料套管针的针体,针尖对准十字压痕的中点,垂直下压套管,另手的拇中指端相对,中指指甲对准针尾,用力弹击露在套管外的针尾,使其瞬间穿过皮肤.然后取下套管,再逐层进针。

松解:松解是整个治疗的关键步骤。

松解的目的是减低皮神经通过的周围筋膜张力和筋膜间室内压力。

所以针刺的深度以铍针穿透筋膜即可,不必深达肌层,这样可以避免出血及减少术后反应。

根据治疗需要,对筋膜层的松解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一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定位准确的病例。

铍针的尖端穿过深筋膜即可,患者的局部疼痛常随之消失。

2.多点式松解:适用于痛点局限但定位较模糊的病例,当铍针的尖端穿过深筋膜后,轻轻上提,将针退出筋膜至皮下,稍微改变进针角度,再穿过筋膜层,可如此重复3~5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