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黏膜出血-凝血机制
健康评估题库-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一、名词解释皮肤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 hemorrhage)二、选择题A1型题1.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为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友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过敏性紫癜E.血小板增多症2.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为A.维生素C缺乏 B.维生素PP缺乏C.维生素K缺乏D.单纯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3.引起出血性疾病较常见的因素是A.血管外因素 B.凝血因子缺乏C.肝素或香豆类药物D.抗凝血物质活性增加 E.血小板因素4.紫癜的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为A.<2mm B.2一3 mm C.3一5mm D.5一6 mm E.>6mm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为A.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B.贫血和出血程度不一致C.有贫血而无出血D.有出血而无贫血E.无出血亦无贫血6.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特点是A.反复皮肤痕点、痕斑B.内脏及颅内出血常见C.常有脾脏肿大D.常有关节腔出血E.儿童多见,常呈自限性7.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是A.维生素K缺乏症 B.血小板无力症C.血友病D.异常球蛋白血症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A2型题1.男性,30岁,乏力,心慌,四肢反复出现紫癜,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上肢内侧可见片状出血,化验WBC5×109/L,Plt50×109/L,Hb80g/L,,骨髓检查为脂肪髓,仅见网扰细胞、桨细胞、组织嗜碱细胞,诊断的可能性是A.白血病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脾功能亢进一D.再生障碍性贫血E.过敏性紫癜2.男性,20岁,突发下肢紫癜,隆起于皮肤表面,对称。
化验:WBC10×109/L., HB112g/L.,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实验正常,血小板200×109/L,束臂试验阳性,诊断应该是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血管性假血友病A3型题共用题干(1一3题)女性,20岁,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1年多,常见皮肤黏膜出血点,自诉月经量过多。
皮肤黏膜出血演示文稿
伴随症状
1、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及腹痛、 血尿者,见于过敏性紫癜
2、紫癜伴有广泛性出血,如鼻出血、血 尿、黑便等,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紫癜伴有黄疸,见于肝脏病。 4、自幼有轻伤后出血不止,且有关节肿
痛或畸形者,见于血友病。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2mm称为淤点.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3~5mm称为紫癜.
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5mm称为淤斑。
瘀点
紫癜
瘀斑
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出血的特点为同时有出血 点、紫癜和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月 经过多、血尿及黑便等,严重者可导致脑 出血。
血小板病患者血小板计数正常,出血轻 微,以皮下、鼻出血多为主,但手术时可 出现出血不止。
临床表现
因血管壁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特点为 皮肤黏膜的瘀点、瘀斑,如过敏性紫癜表 现为四肢或臂部有对称性、高出皮肤紫癜, 可伴有痒感、关节痛及腹痛,累计肾脏时 可有血尿,老年性紫癜常为手、足的伸侧 瘀斑;单纯性紫癜为慢性四肢偶发瘀斑, 常见于女性病人月经期等。
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常表现有内 脏、肌肉出血或软组织血肿,亦常有关节 腔出血,且常有家族史或肝脏病史。
二、血小板异常
(3)血小板功能异常 ① 遗传性: 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 ②继发性: 继发于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 蛋白血症。
三、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过程较复杂,有许多凝血因子参 与。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 可引起凝血障碍,导致皮肤黏膜出血。
(1)遗传性:血友病,低纤维蛋白原 血症、凝血酶原缺乏症、低凝血酶原缺乏 症、低凝血酶原血症、凝血因子缺乏症等。
三、凝血功能障碍
(2) 继发性:严重肝病、尿毒症、维 生素k缺乏; (3)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或纤溶 亢进:异常蛋白血症类肝素抗凝物 质增多、抗凝药物治疗过量、原发 性纤溶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致的 继发性纤溶。
皮肤黏膜出血及水肿
4)内分代谢病所致水肿 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组织间隙亲水物质增加而引起的一种特殊 类型水肿,称为黏液性水肿。该水肿特点为非凹陷性,水肿不受体位影响, 水肿部位皮肤增厚、粗糙、苍白、温度减低。 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部分病人可出现凹陷性水肿及局限性黏液性水 肿,其原因可能与蛋白质分解加速而致低蛋白症及组织间隙黏多糖、黏蛋 白等胶体物质沉积有关。 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出现下肢及面部轻度水肿,其主要原因为 醛固酮及去氧皮质酮分泌过多致钠水猪留。
3.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 红色斑,压之不退色,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亦称出血点,直不 超过2mm)、紫癫(直径3~5mm)和瘀斑(直径大于5mm)。
血小板减少出血的特点为同时有瘀点、紫癫和瘀斑、鼻出血、 齿龈出血、月经过多、血尿及黑便等,严重者可导致脑出血。
水肿
C O N TA N T S
1 定义
2 发生机制
3 病因及临床表现 4 伴随症状
1.定义
水肿(edemm)是指人体组织间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 组织肿胀。
水肿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 1.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 水肿(常为凹陷性); 2.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水肿;发生于 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 一般情况下,水肿这一术语,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 水肿,如脑水肿 肺水肿等
3.病因及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
1.伴肝肿大 可为心源性、肝源性与营养不良性,而同时有颈静脉怒张 者则为心源性。
2.伴重度蛋白尿 常为肾源性,而轻度蛋白尿也可见于心源性。 3.伴呼吸困难与发绀 常提示由于心脏病、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所致 4.伴心跳缓慢、血压偏低 可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伴消瘦、体重减轻 可见于营养不良。 6.水肿与月经周期有明显关系 可见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皮肤粘膜出血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药物免疫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
③血小板消耗过多:血栓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斑、弥散性血管内凝 血
(2)血小板功能异常
①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 (主要为聚集功能异常) 血小板病
(主要为血小板第3因子异常) ②继发性:继发于药物、尿毒症
瘀点(petechia) 直径<2mm
紫癜(purpura) 直径3~5mm
瘀斑(ecchymosis)
直径>5mm
血肿
片状出血伴皮 肤隆起
1.血管功能异常:毛细血管壁存在先 天性缺陷或受损时不能收缩,如过 敏性紫癜、维生素C 或PP 缺乏等。
血管破损 → 局部小血管发生反射性收 缩 → 血流变慢,以利初期止血 → 在血小板释放的血管收缩素等血清 素作用下 → 毛细血管较持久收缩 → 发挥止血作用
肝病、异常球蛋白血症
3.凝血因子异常:如血友病、维 生素K 缺乏、肝病、抗凝物质增 多、抗凝药物过量。
伴随症状
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及腹 痛、血尿
紫癜伴有广泛性出血 紫癜伴有黄疸 自幼有轻伤后出血不止,有关节
肿痛或畸形者
护理评估要点
1.疾病史或家族史;化学药物或 放疗史。
2.诱因、部位、大小、分布、持 续时间、消退情况及出血的频度。
3.对功能性健康型态的影响:活 动与运动型态的影响;压力与压 力应对的影响。
护理评估要点
①出血时间、缓急、部位、范围、 特点(自发性或损伤后)、诱因
②有无伴发鼻出血、牙龈渗血、 咯血、呕血、便血、血尿等出血 症状
③有无皮肤苍白、乏力、头晕、 眼花、耳鸣、记忆力减退、发热、 黄疽、腹痛、骨关节痛等贫血及 相关疾病症状
凝血障碍诊断标准
凝血障碍诊断标准
凝血障碍是指在凝血系统功能发生障碍时,导致出血或栓塞等临
床症状和体征的疾病。
凝血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血症状:患者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出血的症状,如皮肤和
黏膜出血、鼻衄、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2. 血液检查:通过常规凝血功能检查,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测定,来评估凝
血功能的异常情况。
3. 全血细胞减少: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或红细胞减少(贫血)等情况。
4. 凝血因子异常:测定凝血系统各种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
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等)的活性以及其质量的异常。
5. 凝血酶溶解系统异常:检查凝血酶溶解系统相关指标,如纤
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活化物(PAI-1)等。
6. 骨髓检查:通过骨髓穿刺和染色等方法观察骨髓内的血细胞
生成和成熟情况,以判断凝血障碍的基础病因。
以上是常见的凝血障碍的诊断标准,具体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
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相关检查结果来综合评估。
同时,凝血障碍的
病因较多,包括遗传性因素、获得性因素等,准确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
因此,在临床上应尊重和利用多种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物理诊断学:皮肤黏膜出血
全身或局部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
或损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病因与发生机制
止 血 过 程 示 意 图
病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生机制
● 血管壁功能异常 ● 血小板(数量/功能)异常 ● 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红色、暗红色,压之不褪色
血管壁功能异常-过敏性、老年性、单纯性紫癜 血 小 板 因 素-多部位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多脏器出血、关节畸形
问诊要点
●出血时间、部位、分布、程度 ●诱因、伴随症状 ●过敏史、外伤、感染及肝肾病史 ●家族史 ●药品及抗凝剂应用史
皮肤粘膜出血 (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Definition
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is caused by the abnormalities of hemostasis(止血) and /or coagulation(凝血), characterized by local or extensive 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derived from capillar y. The bleeding is usually spontaneous or from slight trauma.
Types of 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Petechia(出血点;瘀点): 直径<2mm
●Purpura(紫癜): 直径 3- 5mm
●Ecchymosis(瘀斑): 直径>5mm
伴随症状
伴关节痛及腹痛、血尿 过敏性紫癜 伴广泛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伴黄疸 肝病 自幼轻伤后出血不止,有关节肿痛或畸形 血友病
出血与凝血机制
1、贫血病人的护理
【护理要点】 休息与活动
指导病人合理休息与活动,轻度贫血可适当活动, 中度或重度贫血应卧床休息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面色、皮肤和粘膜,以及自觉症状, 监测血象等。
1、贫血病人的护理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缺铁性
贫血增加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肉类、肝脏与血、蛋黄、 海带、木耳和铁强化食物等,不能与浓茶、咖啡、牛奶 等减少铁吸收的食物或饮料同时服用。巨幼红细胞性贫 血进食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食品,婴幼儿和妊娠妇女 要补充叶酸。
血液的组成和临床意义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基本成分:
晶体物质溶液,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 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一些气体。 另一部分是由血浆蛋白组成。血浆蛋白是血浆中 多种蛋白的总称。
血液的组成和临床意义
血浆蛋白主要功能:
①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保持部分水于血管内。 ②与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结 合,使血浆中的这些激素不会很快地经肾脏排出, 从而维持这些激素在血浆中相对较长的半衰期。 ③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 以及一些异物(包括药物)等低分子物质。④参 与血液凝固、抗凝和纤溶等生理过程。⑤抵御病 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的入侵。⑥营 养功能等。
血小板的临床意义
2、降低:①血小板生成减少。急性白血病、再障等; ②血小板破坏过多。IT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脾功能亢进、SLE(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③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等。
血液系统疾病的护理
1、贫血病人的护理
•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皮肤黏膜苍白、疲乏、困倦、软弱无 力等,严重贫血可有低热。
常见症状-皮肤粘膜出血和水肿考点总结
皮肤黏膜出血皮肤黏膜出血是由于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临床特征为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以止血。
(一)病因血管壁功能异常:常见于过敏性紫癜、严重感染、药物中毒等。
血小板异常(1)血小板减少1)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等。
2)破坏过多:ITP。
3)消耗过多:DIC。
(2)血小板增多:继发于慢粒、感染、创伤等。
凝血功能障碍:见于血友病、重症肝病等。
(二)临床表现(三)伴随症状水肿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可分为全身性与局部性水肿。
当液体在体内组织间隙呈弥漫性分布时呈全身性水肿;液体积聚在局部组织间隙时呈局部水肿;指压凹陷明显称显性水肿,指压凹陷不明显称隐性水肿;发生于体腔内称积液,如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
一般情况下,水肿不包括内脏器官局部的水肿,如脑水肿、肺水肿。
(一)病因(二)临床表现1.心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非卧床者最早出现于下肢,尤以踝内侧和胫前区明显,而后可上延及全身,发展速度缓慢;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严重者可发生全身性水肿;颜面一般不出现水肿。
水肿为对称性、凹陷性。
2.肾源性水肿疾病早期晨间起床时有眼睑与颜面水肿,以后很快发展为全身水肿。
3.肝源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腹腔积液,也可首先出现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但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
4.内分泌代谢疾病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可出现凹陷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水肿的特点为非凹陷性且不受体位影响;库欣综合征病人可出现面部及下肢轻度水肿。
5.营养不良性水肿水肿发生前常有体重减轻的表现,水肿常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
(三)伴随症状。
常见影响凝血机制的抗菌药物及其处理措施
抗菌药物致凝血功能障碍机制
骨髓抑制作用(骨髓巨核细胞数减少,血小板数量减少。代表:氯霉素、 两性霉素B。严重程度多与用药剂量相关,在血小板减少的同时常伴有其他 血细胞减少。应常规监测PLT。及时停药多可恢复)
免疫性PLT减少(①药物自身免疫性(磺胺类,与血浆蛋白载体结合形成抗 原,激发机体产生抗体,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特异性地吸附在 血小板上,以药物-血小板-抗药物抗体三重复合物激活补体,导致血小板破 坏。②药物的半抗原性(β -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作为半抗原首先与血小 板表面的蛋白牢固结合使之具有免疫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 结合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
利巴韦林无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报道。
影响血小板的抗病毒药物中,阿昔洛韦(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 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减少)、更昔洛韦和伐昔洛韦(血栓性血小
板减少性紫癜)最为严重。
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抗菌药物
二、抗血小板聚集
拉氧头孢、头孢米诺钠、头孢他啶、头孢克肟、头孢布烯。此类药 物 7 位碳原子的取代基中有 -COOH 基团,有阻抑血小板凝集功能, 但影响较轻。
cm×3 cm瘀斑1处。立即停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输注新鲜冰冻血浆
400 mL,之后每日输注200 mL,并同时给予维生素K1 10 mg im bid; 卡络磺钠60 mg ivgtt qd。至第15天,患者血尿消失,皮肤未见有新
出血点。复查凝血功能恢复正常。
举例
患儿,男,56 d,患儿母亲口服阿莫西林0. 5 g,tid,用药期间未
常见引起凝血障碍的抗菌药物 及其处理措施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概述
二、抗菌药物致凝血功能障碍机制
三、致凝血功能障碍的抗菌药物
出血时间生理学名词解释__解释说明
出血时间生理学名词解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出血时间是指在皮肤或黏膜受到创伤时,伤口停止出血所需的时间。
它是一种简单而重要的生理学测量方法,用于评估凝血功能和血管壁完整性的指标。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和探讨出血时间的生理学概念。
首先,我们将对出血时间进行定义解释,包括其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然后,我们将研究出血时间与凝血功能之间的关系,包括与血小板功能和凝血因子功能的相关性。
接下来,我们会探讨异常出血时间与多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分析常见疾病对出血时间的影响机制。
最后,我们将总结主要观点和发现,并讨论结果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提出对未来相关领域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解释生理学中有关出血时间的概念,并探究其与凝血功能以及疾病之间的关系。
通过全面了解和分析这些知识,在临床实践和疾病预防中提供参考依据,促进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
2. 生理学概念解释:2.1 出血时间的定义:出血时间是指在机体受伤后,形成初步止血所需要的时间。
它是反映个体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出血时间越短,说明个体的凝血功能越好。
通常以皮肤刺激法来测量出血时间。
2.2 出血时间的测量方法:出血时间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在臂部或耳垂上制造1毫米针尖大小的创口,然后记录开始到完全停止流血所经历的时间。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不需要特殊设备。
除了皮肤刺激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也可用于测量出血时间。
例如,模拟手术操作时产生小面积损伤来观察出血情况;或者使用胶原膜、滑动载玻片等器具直接与创口接触并计时。
不同的测量方法可以针对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方案。
2.3 影响出血时间的因素:出血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血小板数量和功能:血小板是关键的止血成分,参与了止血过程中的第一步,即形成血栓塞。
如果机体缺乏足够数量或功能异常的血小板,则出血时间会延长。
常见影响凝血机制的抗菌药物及其处理措施
一些抗菌药物如头孢菌素、喹诺 酮类和磺胺类药物可能导致血小 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增加皮肤、 黏膜出血的风险。
抗菌药物对凝血因子的影响
总结词
抗菌药物可能影响肝脏合成凝血因子 的过程,导致凝血障碍。
详细描述
一些抗菌药物如大环内酯类、氟喹诺 酮类和利福平可能干扰肝脏合成维生 素K,从而影响凝血因子的活性,导致 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案例二:左氧氟沙星导致的出血事件
总结词
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广谱抗菌药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出血事件。
详细描述
左氧氟沙星可能影响血小板的功能,从而降低血液的凝结能力。这种情况通常在长期或大 量使用左氧氟沙星后出现,可能导致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
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出血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左氧氟沙星,并采取适当的支持治疗措施,如输血 或使用止血药物。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和出血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青霉素引起的凝血障碍
01
总结词
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凝血障碍。
02 03
详细描述
青霉素在治疗某些感染时可能会干扰正常的凝血机制,导致出血或血栓 形成。这种情况通常在长期或大量使用青霉素后出现,可能涉及多种复 杂的生理机制。
处理措施
一旦出现凝血障碍的迹象,应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并采取适当的支持 治疗措施,如输血或使用止血药物。同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 ,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抗菌药物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影响
总结词
抗菌药物可能影响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平衡,导致血液高凝状态或出血风险增 加。
详细描述
一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和氨基糖苷类可能激活或抑制纤维蛋白溶 解系统,导致血液高凝菌药物
常见症状的评估-(皮肤粘膜出血、咳嗽与咳痰、咯血、发绀、PPT课件
血小板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破坏过多:药物性紫癜 血小板消耗过多:DIC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于感染 遗传性: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功能异常 继发性:药物、肝病尿毒症
(二)发生机制
发绀取决于血液中的脱氧血红蛋白的绝对量,而不是脱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的比例。正常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为15g/L,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超过50g/L时皮肤粘膜可发绀。血液中高铁血红蛋白超过30g/L、硫化血红蛋白超过5g/L,出现发绀。
(三)病因与临床表现
1、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真性发绀)⑴中心性发绀:表现为全身性,除四肢、颜面外,也累及粘膜和躯干皮肤。受累部位的皮肤是温暖、杵状指及红细胞增多。
2、咳嗽的时间和规律突发性咳嗽:吸入刺激物或异物、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支气管分叉处。发作性咳嗽: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哮喘。长期慢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核。夜间咳嗽:左心衰和肺结核。
3、咳嗽的音色咳嗽声音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鸡鸣样咳嗽:百日咳、会厌喉部疾病或气管受压。金属音咳嗽: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支气管癌。咳嗽声音低微或无力: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极度衰竭。
目的要求1、掌握发绀的定义、临床表现以及护理评估要点。 2、熟悉发绀的病因。3、了解发绀的发生机制。
(一)概念
发绀(cyanosis) 指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增多或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所致的皮肤和粘膜青紫,也称为紫绀。
①肺性发绀肺性发绀见于呼吸道阻塞、肺淤血、肺水肿、肺炎、肺气肿、肺纤维化等。原因是由于呼吸道阻塞导致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氧气不能进行交换,使血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
②心性发绀: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机制是各种左向右的分流引起肺动脉高压、致右到左的分流,使体循环静脉血与动脉血混合,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气体交换障碍。
健康评估题库-皮肤黏膜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皮肤黏膜出血一、名词解释皮肤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 hemorrhage)二、选择题A1型题1.血管壁功能异常所致的出血性疾病为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血友病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过敏性紫癜E.血小板增多症2.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为A.维生素C缺乏 B.维生素PP缺乏C.维生素K缺乏D.单纯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3.引起出血性疾病较常见的因素是A.血管外因素 B.凝血因子缺乏C.肝素或香豆类药物D.抗凝血物质活性增加 E.血小板因素4.紫癜的皮下出血面积的直径为A.<2mm B.2一3 mm C.3一5mm D.5一6 mm E.>6mm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的为A.贫血和出血程度一致B.贫血和出血程度不一致C.有贫血而无出血D.有出血而无贫血E.无出血亦无贫血6.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出血特点是A.反复皮肤痕点、痕斑B.内脏及颅内出血常见C.常有脾脏肿大D.常有关节腔出血E.儿童多见,常呈自限性7.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常见的疾病是A.维生素K缺乏症 B.血小板无力症C.血友病D.异常球蛋白血症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A2型题1.男性,30岁,乏力,心慌,四肢反复出现紫癜,查体:贫血貌,肝脾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上肢内侧可见片状出血,化验WBC5×109/L,Plt50×109/L,Hb80g/L,,骨髓检查为脂肪髓,仅见网扰细胞、桨细胞、组织嗜碱细胞,诊断的可能性是A.白血病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脾功能亢进一D.再生障碍性贫血E.过敏性紫癜2.男性,20岁,突发下肢紫癜,隆起于皮肤表面,对称。
化验:WBC10×109/L., HB112g/L.,出血时间与凝血时间正常,血块收缩实验正常,血小板200×109/L,束臂试验阳性,诊断应该是A.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过敏性紫癜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白血病E.血管性假血友病A3型题共用题干(1一3题)女性,20岁,反复鼻出血、牙龈出血1年多,常见皮肤黏膜出血点,自诉月经量过多。
皮肤黏膜出血
支持治疗: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02
03
04
预防措施
0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03
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如化学品、辐射等
04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05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
04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是否有皮肤黏膜出血史、家族史等
0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
03
组织病理学检查:活检、穿刺等,明确出血原因和病变性质
05
体格检查:观察皮肤黏膜出血的部位、程度、持续时间等
02
治疗方案
局部止血:压迫止血、冷敷、使用止血药物等
01
01
02
03
04
系统治疗: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抗凝、抗血小板、抗炎等
4
出血程度
轻度出血:皮肤黏膜表面出现少量出血点或瘀斑
中度出血:皮肤黏膜表面出现较多出血点或瘀斑,伴有轻微疼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度出血:皮肤黏膜表面出现大量出血点或瘀斑,伴有明显疼痛
严重出血:皮肤黏膜表面出现大面积出血,伴有剧烈疼痛,甚至可能导致休克
伴随症状
皮肤黏膜出血:皮肤、黏膜出现出血点或瘀斑
01
关节疼痛: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和治疗
01
03
02
04
心理支持
保持积极心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面对病情
提供情感支持: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关爱和支持
02
帮助解决问题:协助患者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凝血机制-医学课件
血小板聚集试验:评估血小板 聚集功能;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反映外源性凝血功能。
临床治疗方法与原则
根据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补充凝血 因子、抗血小板治疗等;
根据诊断分型治疗
根据不同的诊断分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血 栓形成、DIC等;
综合治疗
综合运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提高治疗 效果。
凝血机制-医学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凝血机制概述 • 凝血过程及调控机制 • 凝血障碍与疾病 • 抗凝血系统与药物干预 • 临床诊断与治疗 •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01
凝血机制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凝血机制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 态的过程,是生理止血的重要环节。
作用
凝血机制的主要作用是止血,防止血液流失。当血管损伤时 ,血液会流出,凝血机制会迅速启动,使血液凝固成血块, 从而止血,保护身体。
通过临床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些新的血栓预防策略,如使用间歇式充
气加压装置(IPC)预防静脉血栓等。这些策略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
扩大。
03
诊断技术的改进
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开发出了许多新的诊断技术来评估患者的凝血
状态,如血栓弹力图等。这些技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凝血状态
,为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遗传性凝血障碍
01
血友病
一种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患者因缺乏凝血因子Ⅷ、Ⅸ、Ⅺ而
发病,导致关节、肌肉出血及血肿形成,甚至危及生命。
02
血管性血友病
是一种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患者因缺乏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而发病,
皮肤粘膜出血
生理性止血过程
一、血管壁缺陷
血管壁结构
血管壁功能
血管破损
轴突反射→↓
血管收缩←5-羟色胺、血管紧张素、血栓素A2素等 ↓
血流缓慢 ↓
初期止血
血管壁功能异常
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小血管缺乏弹性纤维及平滑肌 ◆某些固定部位自发性或轻微
外伤后反复出血
◆皮肤或黏膜有鲜红或暗紫
释放血小板因子、5-羟色胺、凝血因子 →参与凝血和促使血块收缩
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数量异常 血小板减少:生成减少:再障、白血病、药物等 破坏过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脾功亢
进
消耗过多:DIC 血小板增多:原发性: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继发性:慢粒、脾切除后
血小板功能异常:先天性: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等 获得性:药物、尿毒症、肝病等
严重凝血障碍、纤溶亢进、严 重血小板减少和功能异常
皮下血肿
特点:
大片皮下出血伴皮肤 明显隆起
提示:
严重凝血障碍性疾病
血疱
特点:
暗黑、紫红水疱状出 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常见于口腔、舌
提示:
严重血小板减少
鼻出血和牙龈出血
鼻出血(鼻衄)
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 碍
凝血功能异常 血管异常
◆X连锁隐性遗传 ◆男性患者,阳性家族史或无 ◆幼年发病 ◆自发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血肿形成及关节出
血(膝、踝等负重关节为重)
获得性凝血障碍
Vitamin K 缺乏症(II, VII,IX, X) 严重肝脏疾病(Liver disease)
四、循环血液中抗凝物质增多
获得性凝血因子抑制物、抗凝药物、肝素 样抗凝物质增多
皮肤黏膜出血PPT课件
内二科 耿萍
皮肤黏膜出血
1
概述
皮肤黏膜出血(mucocutaneous hemorrhage) 是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 能障碍所引起的,通常以全身性或局 部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难 以止血为临床特征。
皮肤黏膜出血
2
皮肤粘膜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
3
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
血管壁 血小板 凝血 功能异常 异常 功能障碍
因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常表现有内 脏、肌肉出血或软组织血肿,亦常有关节 腔出血,且常有家族史或肝脏病史。
皮肤黏膜出血
17
伴随症状
1、四肢对称性紫癜伴有关节痛及腹痛、 血尿者,见于过敏性紫癜
2、紫癜伴有广泛性出血,如鼻出血、血 尿、黑便等,见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紫癜伴有黄疸,见于肝脏病。 4、自幼有轻伤后出血不止,且有关节肿
皮肤黏膜出血
9
二、血小板异常
(3)血小板功能异常 ① 遗传性: 血小板无力症、血小板病; ②继发性: 继发于药物、尿毒症、肝病、异常球 蛋白血症。
皮肤黏膜出血
10
三、凝血功能障碍
凝血过程较复杂,有许多凝血因子参 与。任何一个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不足均 可引起凝血障碍,导致皮肤黏膜出血。
(1)遗传性:血友病,低纤维蛋白原 血症、凝血酶原缺乏症、低凝血酶原缺乏 症、低凝血酶原血症、凝血因子缺乏症等。
痛或畸形者,见于血友病。
皮肤黏膜出血
18
问诊要点
1.出血时间、缓急、部位、范围、特点(自发性或损伤 后)、诱因。
2.有无伴发鼻出血、牙龈渗血、咯血、便血、血尿等出 血症状。
3.有无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眼花、耳鸣、记忆力减 退、发热、黄疸、腹痛、骨关节痛等贫血及相关疾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