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概念

合集下载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1.事物的属性:指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我们把一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叫做事物的属性。

)在客观世界中,有许许多多的个别事物,它们之间又有各种各样的联系。

每一个个别事物都有许多的性质,一个个别事物的形状、颜色、气味,动作以及其他的较复杂的运动形态,都是它的性质。

例如,一个苹果就是一个个别事物,它有一定的形状,如圆形的;它也有一定的颜色,如红色的,它也有一定的气味,如香的……。

这些就是这个苹果的性质。

一个个别事物,除了有许多性质以外,还与另一些事物有一定的关系。

这个苹果大于那个苹果。

“大于”就是这个苹果与那个苹果之间的一种关系。

这个苹果在桌子上。

“在……上”就是这个苹果与桌子之间的一种关系。

人们喜欢吃苹果。

“喜欢吃”就是人们与苹果之间的一种关系。

,关系可以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也可以存在于好几个事物之间。

老张送给老李一本好书,这里“送给”这种关系,就是老张、老李与这本好书这三个事物之间的关系。

一个个别事物,总是有许许多多的性质和关系,我们把个事物的性质与关系,都叫做事物的属性。

事物与属性是不可分的,事物都是有属性的事物,属性也都是事物的属性,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的相同或相异。

也就是一个事物的属性与另一事物的属性的相同;或相异。

例如:书与本2.类由于事物属性的相同或相异,客观世界中就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事物类。

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就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就分别地形成不同的类。

苹果是一类事物,它是由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组成的。

梨也是一类事物,它也是由许多具有相同属性的个别事物组成的。

苹果和梨是两个不同I:匀类。

苹果这个类的共同属性是不同于梨这个类的共同属性的。

组成某类的那些个别事物,叫做某类的分子。

分子与类之间,有“属于”这种关系,即是说,某分子属于某类。

某事物,或者说属于某类的事物,是有许多属性的。

3.属性的种类某些事物,或者说属于某类的事物,具有许多属性,在这些属性中,有些是某类事物的特有属性,有些则是偶有属性。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什么是形式逻辑有时候,大家会描述一些说话方式或是念头“有逻辑”。

说白了逻辑,就是逻辑思维的规律性,逻辑学便是有关逻辑思维规律性的理论。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什么是形式逻辑,希望有所帮助!形式逻辑指的是传统式逻辑,范畴指演译逻辑,理论还包含梳理逻辑。

形式逻辑的基础理论是由古希腊文化杰出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先开创的'。

亚里士多德是现代文学家柏拉图的学员、亚力山大天尊的教师,于公元384年出生于北爱尔兰的一个皇室家中。

18岁时,亚里士多德被送至古罗马的柏拉图学校学习培训,自此二十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校园内里,直到教师柏拉图在前347年过世。

亚里士多德的见识非常普遍,他在物理、形而上学、诗文和戏剧表演、歌曲、分子生物学、社会经济学、生物学、逻辑学、社会学及其伦理学等课程均有针对性的经典著作。

在形式逻辑层面,亚里士多德做为创始人,将他的绝大多数理论载入了《形而上学》第四卷和《工具论》的相关一部分。

亚里士多德从存在论和逻辑2个层面明确提出和创建了他的逻辑逻辑思维规律性基础理论。

在他的哲学著作《形而上学》中,他最先研究了矛盾律,而且将矛盾律当作是一切证实都必须的最基本的基本原理,因而是不用被证实也是不可以被证实的。

除基本定律以外,亚里士多德还开创了“三段论”。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第一个逻辑管理体系,它第一次促使创造性思维足以流于形式,也促使形式逻辑足以变成一门单独的课程。

亚里士多德在《前分析篇》中表明了三段论的基础观念,强调三段论是由前提和结果组成,而前提和结果又是由三个词项(即中项、大类、小项)组成。

《后分析篇》的文中,亚里士多德列举了那样的事例:假如全部B是A。

而且全部C是B。

那么全部C是A。

而在一个恰当的三段论中,当前提真正时,结果也必定是真正的;而当前提虚报时,结果也是虚报。

因而,能够见到,要是前提为真,便能够依靠三段论去逻辑推理基本上万事万物中间的联络。

也更是由于那样,亚里士多德针对三段论推崇备至。

2形式逻辑-第二章 词项与概念

2形式逻辑-第二章 词项与概念
⑵划分所得的子项概念,其外延应当相互排斥。违 反这一规则的逻辑错误为“子项相容” 。如世界大战 与常规战争;正义战争与局部战争;核战争与种族战争。
⑶每次划分应当按同一标准进行。违反这一规则的 逻辑错误为“混淆根据”。
⑷划分应当按层次逐级进行。违反这一规则的逻辑 错误为“越级划分”
注意:遵守以上规则是正确定义的必要条件。但
没有违反这些规则的定义不一定就是正确的定义。
七、概念的划分
1.划分及其结构
(1)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通过把 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依一定的性质分为若干个小 类来达到明确概念外延的目的。
划分一定将属概念分为下位的各个种概念。 (2)划分由三部分组成:母项、子项和划分根据。
B
全异关系
(1)矛盾关系
(2)反对关系
A
B
A
B
此外还有一个属概念中的种概念之间的并列关系,分为 相容的并列关系和不相容的并列关系两类。
五、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从此节开始以下介绍三种明确概念的基本逻辑方法。
这种明确概念的方法是依据内涵同外延之间存在着 反变关系,即以这种关系为逻辑根据。
1.概念的限制 通过增加概念的内涵以缩小概念的外延,从而由属概 念过渡到种概念的方法即为概念的限制。
⑵定义项不应直接或间接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一规则的错误分别为“同语反复”或“循环定 义”如: 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事件;原因就是引起结果的 事件。
3.定义不应用含混的概念,不能用比喻。如:教 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4.定义一般不应当是否定的。
“否定定义”有两种形式,一是定义联项不是用 “是”而是用“不是”;如:人道主义不是一种科学 的历史观。一是种差中包含负概念.如:直线就是不 曲的线;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指不满十周岁的未 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形式逻辑周延

形式逻辑周延

形式逻辑周延形式逻辑,也称为符号逻辑或传统逻辑,是一种研究命题和推理的逻辑学分支。

它主要关注逻辑结构的形式,而不考虑内容的真实性或伦理学问题。

形式逻辑以符号表示命题和推理规则,通过对符号的组合和转换来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本文将就形式逻辑的定义、基本原理、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等方面进行介绍。

形式逻辑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命题,即陈述性语句,它们可以被判断为真或假。

形式逻辑使用符号来表示命题,通常用大写字母P、Q、R等来表示命题。

基本命题连接词包括合取(∧)、析取(∨)、条件(→)和双条件(↔)。

合取表示“且”,析取表示“或”,条件表示“如果...则...”,双条件表示“当且仅当”。

通过这些命题连接词的组合和转换,我们可以进行各种逻辑推理。

形式逻辑的基本原理包括等价律、否定律、排中律等。

等价律指出,如果两个命题在逻辑上是等价的,那么它们的真值表达式是相同的。

否定律指出,一个命题与它的否定命题的真值是互补的。

排中律指出,对于任何一个命题,它和它的否定命题之一必定为真。

形式逻辑的推理:形式逻辑通过命题之间的推理规则来推导新的命题。

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是假言推理,也称为条件推理。

假言推理使用条件连接词,假设一个前提条件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得出结论。

另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是消解推理,也称为析取推理。

消解推理通过应用归结原则来推导结果。

归结原则认为,如果两个命题的某些部分是相反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消除这些相反的部分来得到归结的结果。

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命题逻辑是形式逻辑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命题的真值。

命题逻辑只涉及真和假这两个值,不关心命题的具体内容。

谓词逻辑是形式逻辑中的另一个分支,它考虑命题中的变量和量词。

谓词逻辑引入了谓词,即用于描述个体和关系的函数符号。

谓词逻辑可以描述更复杂的逻辑关系,例如包含量词的命题,它们可以表示"存在"和"对于所有"这样的量化关系。

形式逻辑三段论

形式逻辑三段论

形式逻辑三段论一、什么是形式逻辑三段论1.1 形式逻辑的概念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主要分支,研究的是命题和论证的形式结构。

它不关心命题的内容和真假,而是关注命题之间的推理形式是否正确。

形式逻辑利用符号和规则来分析和描述逻辑关系,以确定逻辑推理的准确性。

1.2 三段论的定义三段论是一种经典的逻辑推理形式,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

它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用来分析、评估和构建各种逻辑推理。

三段论的结构为:“所有 A 是B,所有 B 是 C,所以所有 A 是 C。

” 其中 A、B 和 C 是命题,称为主题、中项和结论。

二、三段论的形式2.1 主要形式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完整的三段论形式,其中包括四种主要形式: - AAA型:所有A 是 B,所有B 是 C,所以所有 A 是 C。

- AAI型:所有 A 是 B,有些 B 是C,所以有些 A 是 C。

- EAE型:没有 A 是 B,所有 B 是 C,所以没有 A 是 C。

- EIO型:没有 A 是 B,有些 B 是 C,所以有些 A 是 C。

2.2 扩展形式除了主要形式外,三段论还有一些扩展形式,例如: - IAI型:有些 A 是 B,所有 B 是 C,所以有些 A 是 C。

- OAO型:有些 A 是 B,有些 B 是 C,所以有些 A 是 C。

三、三段论的应用3.1 逻辑推理三段论是一种有效的逻辑推理工具,可以用来推导出新的命题。

通过确定前提的真实性和逻辑形式,可以得出结论的真实性。

这种逻辑推理的有效性在数学、科学和哲学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3.2 研究论证三段论也被用来分析和评估现实世界中的论证。

通过检查论证的前提和结论,确定论证是否成立。

如果前提为真且结论符合逻辑形式,则该论证被认为是有效的。

否则,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推敲。

3.3 反思思维方式学习和运用三段论可以帮助我们发展出更为严密和清晰的思维方式。

通过分析和构建三段论,我们可以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避免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无效的论证或推理错误。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

什么是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逻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逻辑推理的形式结构和有效性。

与实质逻辑(材料逻辑)不同,形式逻辑不关心具体命题的真假或内容,而是关注推理过程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是命题和推理。

命题是陈述或判断性的语句,可以是真或假。

推理是根据已知的命题通过逻辑关系得出新的命题的过程。

形式逻辑通过规则和符号系统来分析推理过程,探讨有效的思维方式。

形式逻辑的核心是推理规则和推理形式。

推理规则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准则,用来确保逻辑推理的有效性。

常见的推理规则有三段论、假言推理、拒取推理等。

推理形式是指一类具有相同逻辑结构的推理,用符号来表示,独立于具体内容。

例如,陈述两个前提,再根据这两个前提进行推理,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一种推理形式。

形式逻辑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用来分析命题和推理。

它使用形式符号来代替自然语言中的词语,以简化命题和推理的表达。

常见的符号有∧表示合取(与)、∨表示析取(或)、→表示蕴涵(如果……则……)、¬表示非(非真为假,非假为真)等。

通过对符号和公式进行转换和推导,形式逻辑可以判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验证推理的有效性。

形式逻辑在数学、计算机科学、哲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提供了一种抽象的思维工具,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形式逻辑的学习,可以培养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分析和推理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形式逻辑是研究推理形式和有效性的一门学科。

它通过符号和公式的运用,分析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探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

形式逻辑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对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形式逻辑第二章概念

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 概念的内涵也称为概念的涵义或含义,是 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固有属性。 国家:阶级统治的工具 人:有思维,有语言 2.概念的外延: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某种固 有属性的对象,是概念指称的一个或一类事物所 包含的每一个分子。 国家的外延:中国、美国、法国、比利时 人的外延:黄种人、白种人、黑人;外国人、 中国人;年轻人、老人;男人、女人
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 三角形&四边形
A
B
2.全异关系的两个概念A和B相对于它们的属概念 C,还可以有两种特殊的关系,即矛盾关系和反 对关系。 (1)矛盾关系 当且仅当没有a是b,并且凡a是c,凡b是c,并 且没有c既不是a也不是b,则概念A与概念B相对 于概念C是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 外延之和等于其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
3.定义的种类: (1)实质定义:就是揭示概念所反映对象的固 有属性的定义。如果它所揭示的对象之固有属性 是其本质属性,那么,这种实质定义就是科学定 义。 例:电场就是传递电荷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物理 场。(性质定义) 月蚀就是由于地球运行于太阳与月球之间所引起 的月球失光现象。(发生定义) 实质定义又可分为性质定义、发生定义、功用定 义、关系定义等。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 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同语反复和循环定义。 例:生命就是有生命的物体的生理现象(同语反复) 主观主义者就是主观地观察和......的人。 太阳就是白昼发光的物体(循环定义) 3.定义不应使用含混的言辞和比喻。 如青年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4.定义项不能包含负概念。 如资产阶级就是非无产阶就是负概念,则可以使用负概 念,如无机物就是不含碳......(√)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形式逻辑是一门以符号系统为基础的逻辑学分支,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概念、命题和推理等基本要素的分析,形式逻辑揭示了思维的结构和过程,并提供了一种精确而严密的推理方法。

本文将探讨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和符号,进一步了解这门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形式逻辑的基本概念形式逻辑关注的是推理的形式结构,而不关注具体的内容。

它研究的是普遍适用的规则和定律,以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和论证。

下面介绍几个形式逻辑中的基本概念。

1.概念概念是人类思维对现实世界中某类事物共同特征的概括和抽象。

形式逻辑通过对概念的分析,揭示事物之间的类别关系和相似性。

同时,概念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以便更好地进行逻辑推理。

2.命题命题是陈述句或分析句,它陈述了一个事实或断言了一个真理。

形式逻辑研究命题的逻辑结构,通过对命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其真伪和推理的准确性。

3.论证论证是通过一系列的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推理的方式得出结论。

形式逻辑通过对论证过程的分析,揭示了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方法。

合理的论证能够确保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形式逻辑的符号系统形式逻辑使用符号系统来表达和分析逻辑结构。

这些符号代表了概念、命题和逻辑关系等要素。

下面介绍几个形式逻辑中常用的符号。

1.命题变项命题变项是指代具体命题的符号或变量。

常用的命题变项有A、B、C等。

通过使用命题变项,我们可以对具体命题进行符号化和泛化,使得逻辑分析更加简洁和通用。

2.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用于表示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有合取(∧)、析取(∨)、蕴含(→)和否定(¬)等。

通过逻辑联结词的运用,我们可以准确地表达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

3.量词量词用于表示命题在一个范围内的特性,常用的量词有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等。

通过使用量词,我们可以对命题的范围和条件进行明确和准确的描述,从而推理出正确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答案之一:用划分来分析
从划分的角度,光头有和尚和 非和尚之分 。和尚是光头,光头 未必是和尚。
正确答案之二:从归纳法角度分析
从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光头是和尚,
于是衙役就误以为和尚是光头,光 头就是和尚,从归纳法的角度是典 型的“以偏概全” (轻率概括)
正确答案之三:从换位法推理

这个小题我们还可用换位法分析,和尚是 光头,但光头不一定是和尚,因为“光头” 作为肯定判断的谓项是不周延的,所以由 “和尚是光头”(和尚是光头中的一部分, 其他光头未论及)只能推出“有的光头是 和尚”。正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我 们不能倒过来说,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数 学中讲的逆命题不一定成立,正如鸡蛋是 圆的,但圆的未必是鸡蛋。
财主第二次仍然没有汲取教训,对 剩下的人说:“不该走的人走了”, 言下之意还有该走的没走,推理过程 如下:“不该走的人走了”,即不该 走的是走了的,用换质法得出,不该 走的不是没走的,再用换位法得出, 没走的不是不该走的,最后用换质法 得出,没走的是该走的。
选言推理
最后那句话“我又不是说他”, 可以用选言推理得出,或者说他, 或者说我,不是说他,自然是说我 了。 因为选言判断至少要有一个选 言肢是真的,否则整个选言判断是 假的。

这是用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规则“肯定前件式” 进行推理。 否定式推理为否定后件式,楚王迎接晏子的 臣子,其推理过程如下: 大前提:晏子如果出使的是狗国,那么从此 洞进去。 小前提:不让晏子从此洞进去。 结论:我们楚国不是狗国。




晏子使楚:类比说理
楚王故意让一人被五花大捆地经过 堂下,问是什么人,回答说是齐国人; 问犯了什么罪,回答说,犯了盗窃罪。 楚王讥笑晏子:“你们齐国人善盗 吗?”晏子以“橘生于淮南为橘,生 于淮北则为枳,水土使之然也”回敬 楚王,用类比说理的方法,使楚王自 取其侮。
刘某1984年写的一首打油诗:
不管路上一片泥泞, 我总是大踏步地前进。 路遥和路险我不在乎, 我只追求心灵上的安宁。
绪论
第一节
从逻辑故事说起,漫话逻

一、窃书不算偷
孔乙己“窃书不算偷”,之所以被传为 笑谈,是因为他违反了形式逻辑的一个基 本规律:同一律,其内容为:在同一个思维 过程中,一个概念要保持一致性,用公式 表示就是:A是A。窃和偷,在语文学科中, 叫同义词,在逻辑学中叫同一个概念,同 一个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语词表示,不同的 语词可以表示同一个概念。孔乙己犯了偷 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做到“辞至于达而已矣”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财主的失言给我们的教训应是深刻的, 这就是说,我们说话不应有自己都没有意 料到的引起人误会自己本意的错误信息。 故孔子曰:“辞至于达而已矣”,看来要 作到达并非易事,非下苦工夫不可。 对这个故事中的逻辑错误,要真正弄懂, 我们今后要系统、深入地学习性质判断及 其相互关系,性质判断的变形推理。
三、该来的不来
某财主六十大寿,好朋友张三、李四、 王五、赵六约好了将来祝寿,只有王五久 等不来,于是财主唉声叹气地说:“该来 的不来。”张三听了,想:“我是不该来 的了”,于是气呼呼地走了。财主见张三 走了,叹了一口气,说:“不该走的走 了。”赵六想:“那么我是该走的了”, 于是他也被气走了。李四见赵六也被气走 了,责怪财主不会说话,财主说:“我又 不是说他”,结果李四也被气走了。
衙役的思维过程
衙役的思维过程简单写成:“和尚是光头, 我是光头,所以我是和尚”,是不妥当的, “我”当换成“我摸的这个人”,既然我摸 的这个人是光头,那么和尚在,于是他放心 了,但是接着他潜意识中似乎又知道所摸的 人好像是自己,于是我是光头,我成了和尚 了,于是角色错位,现在和尚在,我呢?这 个“我”是衙役潜意识中的另一个“我”, 即醉酒以前的衙役,或者说是那个当衙役的 “我”。

有些学生说衙役犯了定义的错误,话虽然 不可如此说,但如果我们要衙役之类的人, 包括我们的许多大学生给和尚下一个定义, 恐怕都会说和尚是光头,这个定义只说明了 和尚的固有属性,而定义应当反映概念的本 质属性。当然衙役并没有给和尚下定义,即 使真是下定义方面的逻辑错误,也应当说明 是定义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尚的正 确定义应是:相信佛教,受足具诫,在寺庙 剃度出家的人,一般指男性。和尚是光头, 这是因为剃度而派生出来的属性。
我的期望



子曰:“若圣与神,则吾岂敢?抑为之不 厌,诲人不倦。”为之不厌(对于学而言是 学而不厌),与诸位共勉;诲人不倦,我则 尽心尽力而为之,问心无愧而已。 名字正解:精盛,精盛,精力旺盛! 名字歪解:精盛,精盛,真是不幸。(我 家乡娄底盛读若幸)。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 无故(我上面的哥哥叫精英,不幸死了, 下面有个妹妹叫落英,也不幸死了,落英 缤纷,美丽而哀伤。我母亲的一个姐姐, 名字取得太不吉利了。我出生的月份与时 辰都属虎,二虎排牙,据说八字恶,哥哥 与妹妹都是我克死的。好在,我还有一个 妹妹,两个哥哥,一个弟弟),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 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君子有三乐,王 天下不与焉。”
寄寓同样哲理的寓言故事

有一个寓言故事,讲的是一只狗吞下了 一块圆卵石后觉得肚子很不舒服,于是 他说:“我真是活该!以为鸡蛋是圆的, 圆的就是鸡蛋。”肯定判断要换位,只 能得出特称肯定判断。当然如果主项、 谓项是同一个概念(同一关系,如等边 三角形是等角三角形,可以互逆),自 然是可以换位的。
正确答案之四:用三段论推理
五、老和尚挨打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从前,有一个叫丘浚到一个庙里去拜见一个老和尚,这 个老和尚见他举止穿戴不像个有权有势的,就爱理不理,而 一个州将的儿子带着一班仆从来了,老和尚立即换上笑脸, 亲自走下台阶,躬身合掌,上前恭迎。等这些人走开,丘责 问他,老和尚说:“阿弥陀佛,你误会了!佛经上说,有就 是无,无就是有。我刚才接是不接,不接是接。”丘从和尚 手上夺过禅杖,狠狠地打老秃驴几下:“和尚莫怪,如此说 来,我打是不打,不打是打。”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 身。从丘来说,是类推。从老和尚来说,是狡辩,概念虽然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具体意义在语境中才能确定,但概念 是有确定性,否则我们无法进行交际。接与不接是一对矛盾 的概念,且把接与不接混淆起来,抹杀其矛盾差别,也违反 了形式逻辑的一个基本规律:矛盾律,它要求我们在同一个 思维过程中,保持概念不矛盾,对矛盾的概念不能都肯定。
二、晏子使楚

《晏子使楚》是我们初中学过的课文。晏子面对 楚王君臣故意侮辱,从容应对,不辱使命,其人 虽五短身材,然其睿智千载之下犹使人肃然起敬。 楚王使人在城门边挖一洞,要晏子从洞里进城, 以讥笑他身材矮小,晏子说:“这是狗洞,如果 我出使的是狗国,那么我从狗洞进去。”楚王的 臣子自然不会承认自己的国家是狗国,所以,只 好恭恭敬敬地请晏子从大门进去。这里,晏子进 行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推理过程如下:
故事给我们的启示
这个逻辑故事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是不无 启发的,它告诉我们说话要表达清楚。俗 话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里有 两种情形:一、听者多疑,二、言者失言。 不要小看失言现象,小则弄得人不愉快, 大则导致争斗或者贻误工作而造成不可估 量的损失,前人早有“病从口入,祸从口 出”的告诫,小心翼翼固然可以避免一些 口误,但如果不加强自身逻辑思维能力的 提高,不加强自身表达能力的培养,则辞 不达意,顾此失彼,在所难免。
从划分(分类)的角度来看
财主说“该来的不来”,不知不觉 地把朋友分成了两类:1、该来的;2、 不该来的。 言下之意,有不该来的,他的说话 包含了不该有的信息。
直接推理:换质法、换位法
我们可以用换质法、换位法来推理。推 理过程如下:“该来的不来”即该来的不 是来的,由于是全称否定判断,所以可以 简单换位得出:来的不是该来的。这就难 怪有人被他气走了。

有一个学生说:“衙役犯了只静止的 看到事物,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变动”,有 这个看法的学生有好几个。我认为,衙役 之所以犯错误,关键原因不在于此,而且 这个学生的话有明显的语病(病句,句子 残缺,无宾语)。学生分析中种种逻辑错 误以及语无伦次、语病百出的情况难以一 一列举。衙役的错误看似荒唐,生活中似 乎不可能发生,实际上在生活中被表象所 迷惑,看不到实质的人又何尚少呢?就拿 以上所列举的学生来说,他们看衙役的错 误,也只是看到了表象。有个学生还写出 了“只有和尚才是光头”这样的傻话,与 衙役几乎是一样的糊涂。

晏子使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大前提:如果我出使的是狗国,那么我从 此洞进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判断, 有的逻辑书叫命题,把断定了的命题叫判 断)。 小前提:你们承认是狗国。 肯定前件 结论:那么,我从此洞进去。 肯定后件 公式表示楚: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说文》:“精,择也。”段玉裁 《说文解字注》:“择米也。”优质 米,与粗相对,引申为精华,就人而 言,为精英,不过,今天精英一词带 有贬义,因为有些精英为一己之私利, 不顾国家和民众的利益,为特定的利 益集团说话,大放厥词,在老百姓的 口碑中特臭,被斥为“砖家”“叫 兽”。
盛字的音读

《公羊传· 文公十三年》:“鲁祭周公,何 以为盛?” 何休注:“盛,粢盛也;在器 曰盛。” 器满曰盛(shèng)。我名字中的 盛音圣。过去,不少学生把我的名字写成 了刘精圣。连我师弟叶桂郴同志出版其博 士论文,在后记中也把名字写成了刘精圣, 这都是打拼音同码太多造成的(所以,汉 语走拼音化的道路是歧途),自然也是校 对不精的原因引起的(毛主席说,校雠, 就要像对待雠敌一样)。
错误答案分析
我用这个题目来考过几届学生。 有些学生说,衙役犯了混淆概念的 错误;有些学生说衙役犯了概念模 糊的错误;有些学生说衙役犯了三 段论的错误;有些学生说犯了和尚 是光头,光头是和尚的错误。这些 概括都是不得要领的,使人莫名其 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