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审美教育拨动心灵琴弦
拨动生命琴弦,走进学生心灵论文
拨动生命的琴弦,走进学生的心灵“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
”近期的一次教育经历,让我对陶行知老先生的这句话,有了真真切切的感悟。
开学一周了,星期一的下午第二节课是学校例行的班队课,根据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的有关要求,我结合我班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在班队课上,我让孩子们自己根据平时的观察和体会,说说身边有哪些不安全的现象。
有孩子站起来说:“老师,小鑫下午放学回家喜欢横穿马路,故意不走斑马线。
”还没等我说话,小鑫就站起来了:“怎么,不可以吗?我横穿马路是我自己的事,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小鑫迫不及待地站起来,愤懑地说着,好象自己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我心想:这个古灵精怪的小鑫呀,又在和大家唱反调了!虽然你很聪明,平时也喜欢标新立异,总希望自己能与众不同,但今天这个事情是事关原则性的问题,我一定不能姑息。
于是,我严肃地对他说:“你怎么能这样说,同学是关心你,提醒你注意安全,你难道不知道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吗?”他噘着嘴,不服气地嘟哝:“珍惜、珍惜,一天就知道珍惜。
死有什么好怕的?”听到一个七岁的孩子竟然说这样的话,我禁不住反问他:“你不怕死吗?”他接过去说:“我不怕,就只有你们女的怕死!老师,你早晚还不是要死,结果都一样。
”这下他可把矛头指向我了,我简直不敢相信,一个二年级的孩子脑袋里怎么会有这么可怕的想法。
我环顾一下四周,30多双小眼睛都诧异地看着我,显然,他们也被小鑫的回答震住了,正等着我的反映呢。
我迅速整理了一下思绪,清了清嗓子说道:“孩子们,你们的生命是父母给的,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父母那么爱你们,为了你们付出了自己的全部,你们可不能把生命当作儿戏啊,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幸福地活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为自己、也为了父母。
”“我可没有这样的感受!”小鑫又“嗖”地站起来了,“爸爸妈妈整天只知道让我学习,我的表现稍微不如他们的意,他们就打我,凶得不得了,我一点儿也没有觉得生活的美好!现在生命是我自己的,我死了就没有人管我了,我就解脱了!”听他说这话,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如此轻视生命呢?于是,我决定用老师的威严来压倒他这种不良的思想倾向,“老师有责任对你进行安全教育,横穿马路太危险,是不对的,以后不能这样做,更不能随便说什么死了就解脱的话!我们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可倔强的他似乎没有接受我灌输的观点,脸上写满了不服气,眼睛里溢满泪花……课后回到办公室,我的脑海里还回响着刚才孩子的一番话语,不由得反思起自己的教育行为来。
创设审美氛围 享受审美乐趣
创设审美氛围享受审美乐趣语文与美育有着水乳交融、不可分离的关系。
语文教学离不开美育,美育的贯彻也需要语文教学。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假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
只有在愉悦的审美氛围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敞开心扉与文本、教师、同学进行心灵的对话,从而激发培养学生创造美的冲动、塑造出美的灵魂、陶冶出美的情操,培养出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努力营造愉悦的审美氛围,以彰显审美教育特点,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情趣盎然的审美过程中,舒展审美想象、诱发审美体验,体会作者审美情感。
让语文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享受美、创造美的过程,成为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体验的过程。
一、饱蘸激情,激发审美情感激情,是语文的底色。
课堂上,教师极富感情地朗读,忘情投入地述说,醉心入情地讲解,定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增强教学的感染力,激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内驱力、原动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正因为有了教师的教学激情,才会有学生们的接受热情,才会有课堂上师生双方如吃如醉、物我两忘的教学气氛,放射出的火光与热才会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巨大的美感力量,才会呈现勃勃生机、迸射出生命活力的课堂。
如,在教学《乡愁》一课时,在背景音乐《故乡的云》的衬托下,我开始了充满激情的述说:一道天然的海湾隔断了两岸的亲情,却锁不住离乡游子心中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或许是一句乡音、一枚邮票、一张船票都能串成优美的诗情。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正是一曲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拳拳的爱国之心、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了身栖孤岛的游子的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师饱含真挚、难以抑制心中激越情感的述说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自然地触动了他们心灵深处那根“思乡”之弦,使学生也体会到作者的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并受到心灵的震颤而终生难忘。
为学生插上审美的翅膀
为学生插上审美的翅膀在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审美对象,就有不同的审美途径和审美方式。
但从语文审美教学的一般规律来看,最主要的是教师必须按照美的规律、从审美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处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创造审美的教学环境,着力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唤起学生的美感情绪,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美感体验。
这样在教学之琴上才能弹奏出审美教育的乐章。
一、营造情境——拨动美感琴弦根据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特点,精心营造审美情境,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培养、审美感情的熏陶和感染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为审美情境对学生不是强行给予的,而是从学生的审美心理自由出发而设定的。
它较之单纯的说教更易于被学生理解并引起审美情感的共鸣。
它具有各种审美因素,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综合地、整体地对学生施加审美影响,有利于全面塑造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美感体验和审美陶冶,把学生从有我之境,带入到无我之境,变语文课文中的“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
有位教师教学《月光曲》一文时,一开始他就结合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幅“月夜图”。
同时,他还配合音乐,以抒情的语调向学生描述:“当夜色降临,黑暗就要吞噬大地万物的时候,一轮明月跃出,使一景一物,宛如镀上一层白银,笼上一层轻纱,显得那么恬静、柔和、神秘而富有诗情画意。
那如盘的明月,如水的月色,皎洁的清光,像甘露沁人心脾,像醇酒令人心醉……”教师通过创设一个“遍地月华清辉”的特定的审美情境,从而把学生导入到一片融融的月色之中。
而后,随着乐曲旋律的渐入高潮,教师描绘的重点由月色转移到波涛汹涌的海面。
此时,学生犹如进入到月色、浪花、涛声融为一体的优美境界。
学生置身于这种特定的情境中,趣味盎然地带着一种对海上月色美景的憧憬和领略海上月夜风光的审美情感,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情感的共鸣。
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深入到文章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构筑的艺术真谛。
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写操行评语的艺术
轻轻拨动心灵的琴弦——写操行评语的艺术每当学期结束时,学生在渴望知道考试成绩的同时,更希望看到班主任老师给自己的评语,从老师的评语中判定自己的价值。
好的评语往往能起到拨千斤的作用,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撰写学生操行评语提出了新的要求,操行评语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已经从“该生上课注意听讲,下课团结同学”、“希望该生戒骄戒躁,更上一层楼”的老套路中走了出来,班主任老师把赏识教育的理念,化作亲切温柔的语言写进操行评语,得到了大多数家长、学生的认同。
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是一件非常细腻、准确、机智的工作。
教师只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蕴爱心、动真情,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评语,才能让学生享受语言的温情魅力,感受老师的温馨关爱,才能起到陶冶学生情感、帮助学生进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作用。
可见,写评语也要讲究艺术,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1 引用名言警句,增强评语的感染力名言警句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闪烁着灵感和诗意的光芒,散发着超越时空的魅力。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的名篇佳作,如花团锦簇,似满天星斗,为我们今天写作时借鉴、选择,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高尔基曾说:“我在警句的思维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马尔顿认为:“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励。
”他们的话,道出了名句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我在评语中时常引用一些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既增添了评语的文化气息,又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里摘录我的几则评语:能说会道的你,积极要求上进。
能承担并完成好班级的工作,是老师的好帮手。
面对老师的教育指引,你是那样坦诚。
早自习的讲台上,稳重自信的你,成为初二、一班一道亮丽的风景。
回顾两年的学习生活,你的作业总是完成得十分出色。
沐浴着书的阳光,善于摘抄和积累,使你的作文与众不同。
但你缺少一种拼颈和学习上持之以恒的精神,课堂上的随意和学习上的畏难情绪,给你的学习上带来许多不便。
美育的重要性
美育的重要性白山市松树五中吉林白山 134300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4-063-01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指培养和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点,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完善人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
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美育教育;而我国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就提倡诗教、乐教,在他看来美育在整个人格的塑造中有重要的作用。
当前,美育已经正引起各科教师的广泛关注,因为它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音乐课中的美育渗透。
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学生都是一次美的熏陶。
《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欣赏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教学中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表达对听音乐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
这是因为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
所以应重视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
一、理解歌曲情感美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指出: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
一首好的乐曲,常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尤其是对青少年更能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作用于他一生。
今天,一曲《爱的奉献》,又促使多少人慷慨解囊支援灾区,资助素不相识的失学儿童……。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颤,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美。
如深入浅出地介绍伟大音乐家的生平故事和讲解音乐家的优秀作品时,会激发学生各种美好的感情,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识别能力,能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而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则可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还可促使他们品味歌曲蕴含的深刻思想内涵……这样,寓思想教育于音乐教学之中,通过音乐艺术形象、音乐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心灵美的花朵,就会在他们心中悄然开放。
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
拨动学生的情感琴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新课标中确立的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情感教育。
语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充实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即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一、让语言营造情感的氛围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灌输,而是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的一种感情交流,教师的语言是否真正做到理中蕴情、通情达理,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的效果。
因此,教师一定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与教学内容感情相符的氛围去吸引、感染、打动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美感,从而真正地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建议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要精心设计导语,立足于以情动人,激活学生封存的记忆,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或激发情感,或制造悬念,使学生缘情而入文、披文以入情,在一节课的开始就紧紧地扣住学生的心弦,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学习期待,激起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欲。
另一方面,教师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调控课堂情绪氛围,适时地运用精练、生动、优美、幽默的语言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利用自己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灵魂深处,和作者一同品味生活的喜怒哀乐,受其感染,受美熏陶,从而进入课堂教学的佳境,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不仅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还陶冶了情操。
二、重朗读推进情感的深化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即学生对语言、素材的积累离不开朗读,没有朗读,体验和领悟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思想情感便无法实现,也就谈不上情感教育的渗透。
其实,对于朗读的作用,古人早有明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最好的体现。
文章之味是读出来的。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能够给学生强烈的听觉冲击,激起同感引发共鸣。
厚积薄发 彰显教师人格魅力 严慈相济 拨动学生心灵琴弦
与 尊 重 学 生 两 者 的关 系 ,把 握 一 个 尺 度 ,是 班 主 任 教 育 教 学 成 功 的保证 。 “ ”要 掌握一定 的方 法 ,并非是严厉 打骂 、冷 嘲 严 热讽 、贬低 人格 ,甚 至创伤学生 的心灵 。 “ ”是建立在尊重 严 学 生 的 基 础 上 ,在 不 损 害 学 生 的 尊 严 的 同时 对 其 进 行 积 极 、耐 心 、正 面 的教育 ,用 善 意 的言行 去感 化学 生 ,使其 在受 尊重 的 环境 中去 认识 自己的 不足 和缺 点 。否则 ,学 生不 但不 会 听 老师 的话 ,而且产生 逆反心理 ,对 老师教学 以及 班级管理采取 对抗性行 为 。当然 ,过分纵容学生 、放任 自流 ,也 会造成学生 厚 积 薄发 ,身体 力行 ,以高 尚的人 格魅 力影 响和带 不 听教 师的教导 ,上课 随便 、纪律 散漫 ,课堂无法 保持质量 。 动学 生 冈此 ,在 班级管理 巾就要在师生协 同认定 的基础 上 ,制定 《 班 1 学 识 渊 博 ,赢 得 学生 尊重 . 级建设公 约 》,建立 “ 日常规制 度” 、 “ 部轮换制度 ” 、 一 干 俗话说 的好 : “ 只有亲 其师才能信其道 ”。教 师尤其是班 “ 操行评 分制度 ”等 ,让学生平 等地交流 ,在协定 的舆论监督 主任要想教育好 学生 ,要想使 学生听你 的教诲 , 自己必须 以渊 制度 的调 控下 ,本着公 平 、公正 的教育原则 ,以学生为本 ,激 博 的知识赢得 学生的尊重 。清朝著名 文学 家千 国维存 《 间词 活学生 心灵深处参与 班级管理 的 自我意识 ,满 足了每个学生 的 人 话 》中说 : “ 古今 中外成大 业大学 问者 ,必须经过 种境 界 , 成 就 感 ,焕 发 班 干 部 队 伍 的 活力 ,使 班 级 管 理 既 规 范 化 , 又 ‘ 昨夜西风凋 碧树 ,独上高 楼 ,望尽 天涯 路 ’此第一种境 界 ; 能成为学 生健全人格 、增长才 干 ,锻炼能力 的舞 台 ,进而有效 ‘ 衣带渐宽终 不悔 ,为伊 消得人憔悴 ’此 第二种境地 ; ‘ 众里 地 遏 制 了班 级 中个 别 同学 的 错 误 行 为 。 寻 他 千 白 度 ,萼 然 回 首 ,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 处 ’此 第 种 境 2 大 爱 无 声 ,爱 心 永 恒 . 地” 。班 主任 学习知识 ,没 有舍得 “ 人憔 悴”的精神是难 以达 为 了那对事业 的挚爱 ,为 了那执 着的追求 ,青年教师们把 到 “ 火 阑珊 处 ” 的 境 地 的 。班 主 任 要 锲 而 不 舍 地 对 自己原 有 青春年华扎 根于 i尺讲 台而无怨无悔 ;中年教师们将 家庭搁置 灯 的知识 不断补缺 、提高 、更新 ,像海绵 吸水一 样 ,不断给 自己 旁而全 身心地投入存教 学T作上 ;老教师如老黄 牛一 般埋头 增 加新 的 “ 源 ” ,只有这 样班 主任 平 时的 说教 才会 有声有 苦干而不知疲倦 。是什 么支撑着他们 、鼓励着他们 ,是 他们对 能 色 ,才会赢得学生 的尊重 ,学 生才会认为你 的有道理 ,才会 学 生 真 挚 的 爱 。 欣然接受 ,达到 “ 令行禁止 ”的效果 。 作 为班主任 ,我们 T作的对象是活生 生的人 ,我们必须 以 2 亲近 学 生 ,赢 得 学生 信 赖 . 我 们 高 尚 的 思 想 和 人 格 魅 力 去 感 化 他们 ,在 平 时 的 学 习 、生 活 “ 近 ” 就 是 班 主 任 对 学 生 的 态 度 和 蔼 可 亲 , 多 与 学 生 上对他们倾 注爱心 ,尤其 是学 困生 ,他们心灵上 的创伤 只能用 亲 聊 天 ,多 了解 学 生 的 心 声 。一 个 好 的 班 主任 ,不 会 动 辄 发 怒 , 心灵 的温 暖去医治 ,他们 更需要教 师用炽热 的爱去 点燃 他们 的 而会 耐 心 地 给 予 教 育 和 引 导 。 只 有 班 主任 亲 近 学 生 ,缩 短 与学 心灵之火 。对学生平 时的进步 ,哪 怕是一点点进 步 ,我们都要 生 心 灵 的 距 离 ,消 除 师 生 之 问 的 隔 阂 , 学 生 才 会 把 你 当 亲 人 给予充分 的赞赏和肯定 ,决不能表 示蔑视和嘲笑 。没有 对学生 看 待 ,才会 向班主 任倾 吐 自己的真情 ,特别 是班 中 的 “ 后进 的 爱 ,就 谈 不 上 什 么 敬 业 ,如 果 教 育 活 动 离 开 了爱 ,一 切 都 将 生 ” ,他们最容 易产生 自卑感 ,班主任若 给他们更多 的关 心 、 变得苍 白无 力。也许 大家都有与我类 似的经历 和感 受 ,当我们 更 多的信任 和更多 的爱 ,必然会点燃他们奋发 向上的火花 。 挑灯芾熬 ,精心备课 ,辛辛苦芾传 授学生知识 ,有 时却发现他 3 身体 力行 , 感化 带 动 学生 . 们 的热 情 小 高 , 眼神 不 够 渴 望 ; 当 我 们 认 真 投 入 对 他们 晓 之 以 教 师 的人格 是人 梯 ,给求 学 的攀 者 以无穷 的帮助 ;是 理 ,动 之 以 情 ,却 发 现 这 些 调 皮 个 性 的 孩 子 依 然 我 行 我 素 ; 曾 绿 叶 ,衬托着 千万朵桃李之 花尽情地开放 ;是渡船 ,搭送 着求 经 ,我 的心一点点冷 却下 去,甚至 有说不 的恼火 、伤心 。但 知 者 驶 向成 功 的 彼 岸 ;是 彩 虹 ,是 驿 站 ,是 理 想 之 火 ,生 命 之 几 乎 与 此 同 时 ,这 些 孩 子 又 能 表 现 让 人 欲 罢 不 能 的 欣 慰 和 感 光 ,是教育 的全部生命 。俗话 说的好 :己所不欲 ,勿施 于人。 动 ,又 一 次 次 地 温 暖 我 的 心 田 。 我 们 平 时 都 说 调 皮 捣 蛋 的 学 生 真 难 管 ,是 的 我 也 这 么 认 班 主 任 要 求 学 生做 到 的 , 自己 必 须 首 先 要 做 到 。不 正 己 ,何 以 正 人 ? 班 主任 平 时 的 一 言 ~ 行 都 直 接 影 响 学 生 ,在 学 生 幼 小 的 为 。不 过 作 为 老 师特 别 是 班 主任 ,再 难 管 的学 生 也 得 管 啊 。我 臭 心 灵中 ,班主任就 是 自己的榜样 ,甚至可 以说是 “ 偶像 ” ,班 们 班 有 几 个 调 皮 捣 蛋 的 孩 子 可 以说 是 “ 名 远 扬 ” ,全 校 师 生 主任 怎么做 ,他们 也会 “ 照葫芦 瓢 ”如法炮 制 。 此班 主任 几乎 无人 不识 、无人 不 晓 。尤 其是 陈盛基 ,他 个性 强 、胆子 要 注 意 自 己的 言 行 ,处 处 示 范 ,以 自 己高 尚 的 人 格 魅 力 感 染 和 大 、对 自己约束 能力 差 ,吵 吵 闹闹 的给班 级带 来 了很坏 的影 响 。他本学 期开学时是 我们班最 吵闹最调皮 的学 生 ,经常给我 带 动本 班 学 生 ,达 到 “ 令 自行 ” 的 目的 。 不 惹 麻 烦 ,每 次 我 都 对 他 好 言 教 导 ,可 还 是 改 不 了 这 些 坏 毛 病 , 二 、严 慈相 济 ,大 爱 无声 ,拨 动学 生心灵 的琴 弦 后来我发 现他其文是 一个很能 干的孩子 ,而且有很 强的 自尊心 1 严字 当 头 , 严之 有 “ ” . 度 古人 云 :教不 严 ,师 之惰 。小 学生 正处 于 身心快 速发 育 和组织 能力 ,我不经 意问交代他做 的事他都完 成的很棒 。于是 发展 的时期 ,他们 的言行 、思想 有很大 的随意性 。严格要求学 我 马上 在全 班 同学 面前 表扬 了他 ,我 看到 他那 天做 的特 别端 生 ,把 握 学 生 发 展 的 正 确 方 向 ,是 班 主 任 义 不 容 辞 的责 任 。所 正 ,脸上 露m 了甜美 的笑容 。之后 我就乘热 打铁让他参与到班 谓 的 “ ” ,要严 之有 度 ,严之 有理 ,严 慈并济 ,相得益 彰? 严 级管理 中来 ,担任班 级的劳动 委员 ,半学期来 ,劳动 中他组织 f J “ ”往往就是学 生心 目中的纪 律的象征 。正确处理严格要求 得 力 ,尤 其 是 勤 T 俭 学 活 动 中 表 现 突 f , 同 时 ,上 课也 越 来 越 严
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摘要: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中,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音乐教育;想象力;陶冶情操;开发智力;促进发展音乐教育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起着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
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起着直接作用。
然而,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喜好音乐,要创造和谐社会,要塑造高尚品行的人,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开始,利用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抓好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育是孕育美德的重要手段。
笔者就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发表点肤浅的看法。
一、音乐教育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
”学生的想象力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通过它可以使灵感得到创造性的发挥。
因此,音乐教育已成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塑造“创造型”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由于音乐信息的剧增,这种音响对于疏导大脑的整个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这时,想象力相应地活跃起来,增加了大脑的随机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彼此分散的潜意识和众多孤立的信息组合起来,从而对人的创造力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二、音乐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音乐是美的,它的美是现实生活美的反映,是人的思想感情美的声音体现。
非常动听的音乐对纯净和美化人的心灵、培育人的高尚情操有着积极的作用。
例如:进行曲能统一步伐,鼓舞士气;各种抒情歌、乐曲的音乐表现和情感交流,能使人们的思想感情相互引起共鸣。
当我们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就会把我们带到那烽火硝烟的战场。
号角式的音调激励着无数战士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富有动力的旋律,象征着中国人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战斗步伐。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动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关键词】激发情感;品味语言;读中有悟【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动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画、影视、幻灯、摄影、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
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活”和“升华”。
如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可播放电影《五朵金花》中一段对唱的片断,使学生感受到云南民歌的魅力,认识到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热情和淳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是只有那些港台的、流行的音乐才是美的,中国的、民族的音乐也是美的。
教《斑羚飞渡》一文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几个动物如何敬畏生命的故事:鳝鱼为了腹中的鱼卵,被放进油锅里还尽力弓起自己的身体;老骆驼为了小骆驼能喝到坑里的水,毅然跳进坑里让水升高而自己被淹死。
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认识到动物也能为了种群的繁衍而牺牲自己;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
他们接受了情感的浸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升了精神境界,陶冶了情操。
激发学生的情感,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作者的心绪。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为了让学生自己揣摩作者的感情,我向学生介绍了苏轼这一段时期一再被贬官的经历和其他一些作品。
学生仿佛一下子进入了苏轼的内心世界,随着他一起在月下漫步。
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又有被贬官的落寞,对人世的感慨。
读其文、感其情、知其人。
二、品味语言,丰富情感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上站着读者,那边的桥上站着作者。
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寻村镇香泉小学 471600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编的都是古今中外优秀名篇,这些教材不仅体现了美、讴歌了美,而且自身也是美的结晶,教师要发挥教材的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关键在于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没有美的情感,教学必然是干巴巴的知识灌输;没有美的教育,教学必然是冷冰冰的抽象说教。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加强对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陶冶他们的情绪,努力在教学中寻找美的音符,去拨动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感到美就在平凡中,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使其自觉地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
美育是以培养学生感受、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集中而有效地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笔者认为必须依据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遵循儿童的心理规律,在发掘、把握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内容的基础上,将美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1,提高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学精品。
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中,作者通过各种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的行为美、道德美、思想美和品质美。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人物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细节描写,来感知人物的美好形象,以拨动学生的心弦,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培养审美观。
2,培养学生审美情感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风景秀丽,在教学那些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景状物的文章时,应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他们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深入到美的境界中感受写景之美,感受状物之美。
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意境。
一是借助录音,进行审美教育,在教学中恰当的播放一些配乐朗读录音,渲染气氛,创设情景,使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再通过老师富有感情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再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景,真切地感受、欣赏到美的因素,获得美的享受,激发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让音乐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中 謦 参 论窗 新 视 l _
…
让 音 乐 拨 动 学 生 心 灵 的 琴 弦
江苏如皋 市港 城 实验 学校 初 中部 (250 朱小 兵 260 )
音乐是情 感艺术 ,是人类生 活不可分割 的一 部分 , 能缓解 身心的紧张 , 使人放松 , 恢复干劲 。 在学校教育教 学 中, 营造优美 的音乐氛 围, 于促 进学生 的身心健康 , 对 培养其 良好 的心理品质 , 具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音乐氛 围对心理认知的影响 音 乐对人类 心理 发展的影 响是 相 当大 的。比如 , 音 乐有变 化情绪 的作用 , 能将忧郁 的情 绪转换成喜悦 明快 的情绪 ; 音乐 可以消除心 中的紧张 、 恼 ; 由节奏 的刺 烦 借 激, 可激起 肌肉的活动 , 将人从恶劣 的空想 中解放 出来 , 使注意力 转 向周遭 的事 物 ……人 们在进 行音乐 活 动的 时候 , 无论欣 赏 、 表演 还是创作 , 其基本 过程都是心理 活 动的过程 。 心理素质是形成和发展其他各类素质的基 础。音乐 蕴含 的养成教育及一 系列兴趣引导 , 以多角度地 陶冶 可 学 生心灵 , 使其 克服嫉 妒 、 冲动 、 性 、 任 自卑等不健 康 的 心理倾 向 , 开启乐观 向上 、 勇敢挑战 的进取 心 , 培养独立 的人格和 良好的个性。 二、 音乐氛围应用于教 育教 学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学生在发育过程 中 , 主要是身体素质 和心理素质 的 健康成长 。营造音乐 氛围首 先是培养学生 学会欣赏美 、 表现 美 , 同时培养 学 生 的协 作 心理 、 韧心 理 、 柔 宽容 心 理、 进取心理 、 创造 心理 和同情心理等 。 在欣赏 音乐 时 , 过感受音 乐语 言 、 通 体验 音乐情 感 而产生联想与想象 , 由描绘性音乐 或情节性音乐 而引起 对相关 生活形象 和意境 的想象 。如贝多芬 的《 田园》 交响 曲, 以引导学生 想象 大 自然 的风光 , 捉 田园生 活的 可 捕 清新 、 自然 、 淳朴 的气息 。 研究还表 明, 音乐对学生分数 、 百分 比运算 能力 、空间时间推理能力 以及 对 阅读理解 、 言语记忆等心理能力也有着重要 的影响 。 三、 在教育教学 中营造音乐氛围需要注意的问题
让音乐触动心灵,陶冶情操
274让音乐触动心灵,陶冶情操★ 李莹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的确,音乐最大的魅力是触动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好的音乐作品能够让学生在充分享受音乐美的同时,还能被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所吸引,触动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这对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起到积极的作用。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用音乐的魅力去感染学生,拨动学生的心弦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触动学生心灵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在音乐教学中,我把游戏、舞蹈、美术等等与音乐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当起小小音乐家,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和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为活泼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
例如,在《小孔雀,告诉你》的教学中,我就融入了舞蹈的元素,使学生感受傣族音乐和舞蹈的柔美。
在《快乐的歌唱家》的教学中,我把音乐与游戏结合,都收到不错的效果。
把美术、音乐、文学融为一体,以达到活跃气氛、愉悦身心、陶冶情趣、诱发灵感、开发智力的教学目的。
在不知不觉中,同学们都兴趣盎然地融人到音乐意境中,随着这美妙的自然音响哼唱、表演起来,我深深感受到: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当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时,音乐就会水到渠成地走进他f的内心世界,触动学生心灵,潜移默化地陶治他们的思想情操。
二、以人为本,走进学生心灵小学音乐课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
在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我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鼓励每一个学生,尽最大的努力去发现他们闪光点,及时赏识激励,培养学生自信和乐观的性格。
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
因为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充满生活气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视野下,研究和实践语文教育教学的审美化,不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回归语文教学特点,走进课程改革,提高学科教学绩效的必由与首选之路。
本文着力从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两大方面,论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实现审美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
关键词:审美教育;语文教学美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美化人。
语文教材本身是一个美的世界,绝大多数作品无不与美有关,与人的美化有关,可以说,语文是人的精神家园,是人类审美的集中表现。
这富有情感的学科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
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今天,美育与语文有质的统一性。
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语文教学中的审美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审美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那么怎样才能使审美教育得以真正实现呢?一、提高教师的审美素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必须真正、牢固地树立起现代意识。
教师若不能以现代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也就不可能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审美感觉中完成自己的审美选择,使文学欣赏真正变成陶冶心灵、提高审美情趣的高级艺术享受。
因此,不管是从语文教学本身,还是从时代的需要来看,新的人才观念都对语文教师提出了重新学习的要求。
1.奠定稳固的理论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者只有掌握美学的基本理论,才能使美育在坚实的基础上走向正常科学的轨道。
然而许多教师对美的认识还是肤浅的,对美的理论的掌握还是不全面的,因而导致自身的审美素质与美育能力也是有限的。
所以,教师必须加强美学方面的“充电”,自觉地精读一些美学经典,涉猎一些前沿的美育观念,掌握一些相关的美学理论。
2.培养高品味的审美修养审美修养包括对美的感知能力、欣赏水准、评价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
更重要的,还是内在美的心灵和符合美的规律的自觉律己行为。
教师的审美修养,应具有较高层次的艺术水准。
拓宽心理教育渠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论文]
拓宽心理教育渠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会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我们只有从小抓起,使他们初步形成健康的心理,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环境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内容。
”小学生的心灵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心里冲突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自卑、焦虑、任性等不良情绪,这些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演化成心理障碍,或形成心理疾病、心理缺陷。
基于这一点考虑,班主任应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心理素质加以科学的培养,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心理教育的基础。
和谐、民主、健康,多几分新颖,多几分情趣的心理氛围,使环境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成为学习的乐园。
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一种熏陶,是一种享受,学生心情愉悦、开朗,可产生强烈的动力。
1.文化启迪心智。
在教室前面黑板上开辟“格言栏”“成语苑”,在教室角落设立图书角,取名为“月亮书吧”,此外还有“读书小明星”“学生读书竞赛统计表”“学生作品园”等。
让班级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随手都能读到书,让孩子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生活学习。
每天中午20分钟为班级书香茶时间,学生沉浸在经典美文之中,没有走动、没有争吵,沉浸在浓浓的书香中了!在实际操作中,我曾将学生6人一组分为8个小组,每组在墙上占有一块空地,贴上了8棵大树。
在树干上分别贴上名言、民校图片、明星图片、诗词等建成学习乐园。
学生遨游在树林中,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文化的陶冶、影响,以其独特的魅力叩开了学生的心扉。
每组就是一棵大树,每个人就是树上的一片叶子,比比,谁为组争光添彩,谁就获得老师奖励的一片树叶,在树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贴到大树上,每月揭晓哪棵大树树叶最茂盛。
2.音乐熏陶心灵。
可在班级讲台上摆放一台小录音机。
谈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审美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优美健康的音乐是审美主体获得美感的重要源泉。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重要性小学音乐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
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小学生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
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
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对于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几个入手点。
一、培养审美感知能力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需要通过听觉来初步感受美,培养审美感知。
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需依赖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
人感知美的能力,是在感受音乐音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学会感知就是学会用审美的耳朵、审美的眼睛去发现、探索音乐作品的美。
例如:在欣赏《美丽的草原》时,我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精心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老师的一切语言和情景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展开而同步进行。
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栩栩如生的大草原的画面,感受着老师美好生动而又富于情感的表情和语言,完全神经在审美的情境之中,视觉、动觉、想象等审美因素,综合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以情动人,以美育人的审美境地。
二、培养审美想象能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
音乐审美想象会给学生带来审美享受,同时激发起他们的思维活动。
学生每一次审美想象得过程,都是迈向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想象得一个阶梯。
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与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的审美想象力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
例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学生听到了一首节奏强烈、富有动感的音乐,好像真的有许多玩具兵在走路、摇摆、玩耍,每一个小朋友都产生了情感表现、行为表现得冲动。
于是我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发挥自己的想象,你愿意表演哪个玩具就表演哪个玩具,你愿意怎样表演就怎样表演,同学们高兴极了,都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设计动作,积极地、认真地参与表演。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能培养人的高尚情感及审美情趣,要让音乐充分发挥这些作用,一定要有效地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音乐有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用美来浸润心灵,使它因此美化;如果没有这种适合的教育,心灵也因此而丑化。
”良好的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塞缪尔·约翰逊曾说:“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辨识善恶与真伪,并使人倾向于真与善,排斥恶与伪。
”音乐教育也一样。
音乐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发挥音乐的学科特点,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里的德育、美育成分,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拥有美好的心灵,让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作为一种情感艺术,任何音乐作品都会有其感情色彩。
贝多芬曾说:“音乐尽管它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是精神生活同感官之间的桥梁。
它能够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并作用于人的思想意识及整个情感世界。
”音乐能够通过人的审美感知,迅速调节情感,引起共鸣。
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更能让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起伏变化,这种交融与碰撞是达到审美教育最终目的的必经阶段。
审美教育能让学生从形式、形象、气质、情感等方面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从而提高音乐鉴赏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情趣。
而音乐修养的提高,会促进道德修养的提高,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促进了道德的主体育德的养成。
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学生是一次美的熏陶。
一首好的歌(乐)曲,能使人回味无穷,能对人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义勇军进行曲》不知鼓舞了多少爱国志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走上抗日最前线;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一首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悟出“要做生活的强者,与命运之神去拼搏抗争,直到驶向美满幸福的彼岸”的哲理……歌曲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它通过词与曲的结合,抒发人们的各种真情实感。
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在音乐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摘要] 音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一条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作为学校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心理及身体素质等方面均可起重要的辅助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审美、艺术素质更是起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的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关键词] 音乐艺术音乐教育素质教育审美教育感染力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认识世界是一种有效的思想教育的方法。
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情操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克莱芒?马修初来乍到一所专收问题儿童的寄宿学校后不满于校长对学生残暴高压的体罚手段而决定开设音乐课教学生们练习合唱曲,原本各自都有令人头疼性格的孩子们在音乐的引导下开始逐步步入正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又名《唱诗班男孩》)讲述了问题少年皮埃尔?莫航志如何在其音乐启蒙老师克莱芒?马修的循循善诱下最终成为一个世界著名指挥家的故事。
之所以会将这两者联系起来。
不仅仅是受到电影的启发,更是由于现今我们的德育工作做得并不理想。
德育方式有很多种,影片中克莱芒?马修用的是所谓的情感陶冶法,而非我们中国学生所熟悉的说理引导,马修充分利用情感效应和各种情境中的教育因素,使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感化,从而提高了德育效果。
这种方法具有情感性,长期性,渗透性的特点。
在电影中,皮埃尔?莫航志的歌声一响起,整个人便与平日的状态判若两人。
从一个问题少年到一个世界著名音乐家,音乐究竟在其成长过程中扮演什么角色才能如此脱胎换骨地改变一个人呢?作为一种艺术。
音乐的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
人们通过听觉对这种有组织的乐音体系进行审美观照的时候。
会悄然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这种潜能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心。
参与各种素质的构建。
尽管这种素质效应是潜在的、长期的、非立竿见影式的,但是千百年来人类的审美实践活动。
兴趣是拨动儿童心灵的琴弦
兴趣是拨动儿童心灵的琴弦【摘要】在少儿钢琴启蒙教育中,充分调动和激发初学儿童的积极性与热情至关重要。
培养学童爱好音乐,迷恋钢琴,使学童在学琴过程中始终保持浓厚兴趣,是开发和挖掘琴童音乐潜能的前提。
文章着重探讨了钢琴启蒙教育中应该重视的一些问题,认为对学童音乐兴趣的培养是第一位的。
【关键词】钢琴;启蒙教育;兴趣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并体验某种事物的一种倾向性意识。
钢琴启蒙教学中的兴趣培训是为了使琴童对学琴活动感到绕有趣味,带着喜好的情绪积极热心地投入操琴学习之中。
喜爱音乐是孩子的天性,与生俱来。
而对钢琴的好奇则是因为庞大的物体能够发出优美透亮而又奇妙的声响,它比一般儿童玩具更富有吸引力。
由于有些家长送孩童学琴是希望孩子以后能成为钢琴家或以此谋生。
他们不顾孩子的意愿,并不了解孩子有无音乐天赋,也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和感受,望子成龙心切,成天强逼着孩子练琴。
每天反复无味的机械练习,如果再加上琴师严肃的面孔和训斥,孩子学琴的兴趣必然会大减,甚至会产生对钢琴学习、训练的厌倦情绪。
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效率不高。
因此,诱发、培养并稳定儿童的学琴兴趣十分重要。
钢琴启蒙教学对少儿的兴趣培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教学环境科学的教学环境设计,能调动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沉浸在音乐艺术的享受和创造之中。
美国音乐教师卡拉搏·科恩·玛科琳娜的“科恩音乐教室”颇有创意,教室里充满着音乐气氛,到处都画着大谱表,地上有“地谱”,墙上有“墙谱”,桌上有“桌谱”,甚至教师穿的衣服上都画着大谱表。
我们可以借鉴和效仿,在音乐教室的黑板上、墙面上布置和音乐教学内容有关的谱表,如乐器图、乐理知识图表、音乐家画像等等。
二、潜移默化教师教学时如果以极大的热情和娴熟的技能指导幼儿,那么这种榜样的力量,就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真挚的爱心是指教师要把对音乐的无限热爱之情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每个学琴的儿童。
语文课应注重“激趣”与“启思”论文
语文课应注重“激趣”与“启思”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激趣”与“启思”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因此,既要运用多样化的“激趣”手段,打造趣味的课堂,又要运用多样化的“启思”策略,打造灵动的课堂。
关键词:语文课;“激趣”;“启思”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1)4-047-002初中语文课的“激趣”与“启思”,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规律,采取各种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以获取新知识的有效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激趣”与“启思”,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如果一味强调“激趣”,那么会导致在表面的热闹中削弱语文思维的训练。
只有“激趣”与“启思”双管齐下,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运用多样化的“激趣”手段,打造趣味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改变过去满堂灌的形式,代之以能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趣味课堂。
1.趣味的课堂应当以正确的学习目的为基础要使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从学习目的上进行启发,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因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在语文课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实现。
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但要进行社会理想教育,而且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更要强调语文知识在青年一代精神生活中的作用。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语文)知识的确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可缺少的,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现在和将来精神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并产生高雅的趣味感。
2.趣味的课堂从别致新颖的导入开始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求知欲。
新课导入的方式可以不拘一格,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
笔者常用的有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比喻导入、意境导入、引用导入、演示导入、媒体导入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重审美教育拨动心灵琴弦
发表时间:2011-11-29T09:27:55.733Z 来源:《新校园》理论版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邰福强[导读] 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拨动学生的心灵琴弦,奏出优美的学习之歌。
邰福强(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州213331)一个没有美感的教师,其课程也必然是枯燥无味的;一个没有美感的学生,即使掌握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他的就业之路也是狭窄的。
因此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必须注重审美教育。
一、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审美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的优美,其次是两者间的和谐,这是创造良好教学气氛和情境的外部条件。
听觉环境是声音艺术,听觉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
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质清晰、悦耳的音响给人的听觉带来快感,并诱发审美体验的产生;而糟糕的音响则使人生厌、烦躁。
视觉环境是图像艺术,一幅色彩搭配得当的图画,一段优美的动画,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心灵的震憾,同时激发审美的体验。
计算机教室的布置应整洁典雅、具有艺术气息。
座位的安排应整齐、开阔,便于学生走动,并利于小组交流与活动。
窗帘的颜色应素净,与课桌凳颜色搭配合适。
适当地在教室的墙壁上布置具有视觉欣赏功能的壁画,布置一些简单的花束或者一些工艺品,努力创设审美氛围与艺术情境的特征。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主要体现为从感性入手,采用体验的方式,以情动人,以美感人,重视教育的潜效应。
根据课堂教学环节它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优美的教学语言,生动地达成课件展示明确本课或者本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的任务。
比如在word 文档的排版中,通过展示各类优美的贺卡,优秀的版面设计,图画与文字的合理搭配……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有学好它的决心和信心,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感知美与应用美的好处,同时提升他们的审美与应用美的能力。
2.通过合理的教学环节设计,采用项目任务法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各个项目任务。
在单项任务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美与展示美的能力。
如在网页设计教学中,将网页设计分解为①版面的设计;②各版面的字形、字体设计;③动态标题的恰当布置;④falsh 动画的合理运用。
使学生们在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体会到美的无处不在。
3.通过适当的成果展示,分层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全体学生观察总结,使他们在展示美、观察美的同时,既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能充分接受不同的美的表现。
如在flash 动画的教学中,在提出任务目标后由小组合作,分别设计不同的动画风格,然后在本小组内讨论推选出最优秀的动画,参与班级展示。
同时,师生共同讨论这些动画突出的优点是哪些,如何实现,加强了学生感知美和应用美的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是体验的艺术。
好的作品的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
因此,审美能力的提高不能单纯依靠讲授的方式来进行,它注重意会。
审美教学过程应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美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教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尽量要少,而且不要总是试图诠释美感。
在课堂中教师的语言应以描述性为主,创设审美情境,渲染艺术氛围,引导和诱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
良好的审美教学过程应体现为各种有利于学生参与的审美活动,包括成果鉴赏活动、审美表现活动、审美创造活动等,同时将相关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融进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美好的整体感受中自然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强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升华学生的创造美的能力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一文中,一方面肯定了美育同德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充分强调了美育具有三个心理解放功能:“情感的解放”、“眼界的解放”和“自然限制的解放”。
上述概括起来就是美育使人的感情素质达到开发或提升,从而使人具有活泼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
因此,审美能力本来就是种创造能力。
美育培养发展人的审美能力也就意味着培养发展人的创造力。
比如现实生活中的老鼠,又脏又臭,满身的病菌,除了给人带来烦恼,没有一点美感可言,而迪斯尼公司的米老鼠有了拟人化的装饰,涂上美丽的色彩,加上漂亮的花纹装饰,配上动听的语言,于是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变得乖巧可爱,成了孩子们的好朋友,有很多成人都喜欢看相关的影片。
这时的人们,对他们所描述的“老鼠”完全是一种审美态度,在审美的过程中,联想和想象是创造美的根本动力。
正因为有了合理的想象才出现了树木的呻吟、风的怒吼、树叶的沙沙细语、流水的潺潺呢喃、花儿飘零的感伤、浮云的来去匆匆。
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美和表现美的能力之后,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审美能力的升华,从而从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
总的来说,一堂优秀的计算机课,它应该是首先通过教学环境和教师的导入方式,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进而使其产生审美渴望,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的教学方法,努力使学生处于审美感知的状态中。
在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拨动学生的心灵琴弦,奏出优美的学习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