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动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关键词】激发情感;品味语言;读中有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当好课堂情感的“调动员”,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图画、影视、幻灯、摄影、语言描绘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感受,情感上产生共鸣。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学生是具有灵性的人,其灵魂不是被“塑造”,而是被“唤醒”、“激活”和“升华”。如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可播放电影《五朵金花》中一段对唱的片断,使学生感受到云南民歌的魅力,认识到云南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热情和淳朴,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不是只有那些港台的、流行的音乐才是美的,中国的、民族的音乐也是美的。教《斑羚飞渡》一文时,我首先给学生讲了几个动物如何敬畏生命的故事:鳝鱼为了腹中的鱼卵,被放进油锅里还尽力弓起自己的身体;老骆驼为了小骆驼能喝到坑里的水,毅然跳进坑里让水升高而自己被淹死。学生都被深深地感动了,他们认识

到动物也能为了种群的繁衍而牺牲自己;认识到父爱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他们接受了情感的浸润,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提升了精神境界,陶冶了情操。

激发学生的情感,还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喜怒哀乐感受到作者的心绪。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写道:“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为了让学生自己揣摩作者的感情,我向学生介绍了苏轼这一段时期一再被贬官的经历和其他一些作品。学生仿佛一下子进入了苏轼的内心世界,随着他一起在月下漫步。既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又有被贬官的落寞,对人世的感慨。读其文、感其情、知其人。

二、品味语言,丰富情感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谈到阅读教学时说:“文字是一座桥梁,这边的桥上站着读者,那边的桥上站着作者。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所以语文课上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可以通过读、精读、细读、品味读,达到这一目标。如《春》中描写春天到来时有这样一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字面上理解,春天里和冬天里太阳的脸红没有分别,可是这里的红,不光是颜色,还有作者经过了寒冬,春天来了,那种心情,心里的暖意,通过一个字体现出来,经过这番点拨,学生便从“虚”中看出了“实”,从“似无”中看出“似有”来了。再如学习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雨说》,我让学生找出描写春雨到来前和春雨到来后

大地景象的诗句,去比较阅读。春雨到来前的大地: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喑哑歌不成调子。“冷冻”、“禁锢”、“寒浅”、“留滞”、“喑哑”这些词包含了作者的情感,这些自然景象萧条、冷寂,正象征了十年动乱后的中国,作者虽生活在台湾,但他始终关心着祖国大陆的命运,为国家的前途而忧虑。春雨到来后的大地:田圃润如油膏;牧场抽发忍冬的新苗;鱼儿在跳跃;小溪在练习新编的洗衣谣。大地迎来了春天,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也象征我们祖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百废俱兴的景象。身在台湾的诗人看到祖国的巨变,也欢欣鼓舞,他深深地祝福祖国。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读者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

三、读中有悟,体验情感

阅读教学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大量诵读感悟,从而进入“情动而辞发”的境界。散文、诗词的语言总是充满情感的,当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讲解代替了诵读,读书变成了讲书,把一篇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和一首首声韵和谐的诗歌讲解得“支离破碎”时,这就剥夺了学生由诵读体味作者情感的机会。因此,恢复诵读,把优美的文字变成声音,入情入境地读,以达心与心的相通。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描写壮丽的北国雪景,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下阕品论古代英雄人物,抒发自己远大抱负和坚定自信。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体会这一情感。教师可引导

学生从语音、语气、语调的处理上入手,确定语义停顿: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此”需重读,因为它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竞”需重读,因为它能表现一代代英雄人物竞相崛起的史实,“惜”字能表达出作者对英雄人物既肯定其功绩又指出其不足的感情,“略”、“稍”体现语言的委婉、中肯,也需要重读。“只识”含有一点嘲讽的意味,也要加强语气读出作者的感情,最后三句是全词的主旨句,也是感情最激扬的地方,所以语调要慷慨激昂,特别是“风流人物”和“今朝”两个词更应重读,因为它表现了今朝的风流人物一定会超越古人。不论是诗歌,散文等文体都可以通过这种诵读的方法来品味作者的情感,这不仅会产生珠圆玉润的吟诵美感,形成近似音乐旋律的美,而且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真情实感。体会作品的内涵,深挖教材,在这些词句中感悟精神美,同时汲取精华为我所用。

总之,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除了讲和练,学生的读和写,我们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方法从语文课文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体会情感,在美文中发生思维的碰撞,真正提高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郭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