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的心理特性

合集下载

三级心理咨询师备考 基础心理学单选题 (一)

三级心理咨询师备考  基础心理学单选题 (一)

基础心理学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9、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1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18、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答。

19、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

20、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21、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构成。

22、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 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23、外周神经系统从功能上分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

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构成的。

26、脑干包括延脑、桥脑、中脑。

27、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28、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29、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0、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31、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

32、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成人心理学解读成年人的心理特征

成人心理学解读成年人的心理特征

成人心理学解读成年人的心理特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特征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成人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究成年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以及影响因素。

本文将从心理发展、性格特征、情绪管理和社会关系四个方面对成年人的心理特征进行解读。

一、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学研究认为,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这一阶段,成年人具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理性地面对问题,并做出适当的选择。

同时,他们也会开始审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未来规划,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意义。

二、性格特征成年人的性格特征是其心理特征的一部分,反映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和稳定的行为模式。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维度: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稳定性和开放性。

外向性指个体对社交活动的喜好程度,宜人性指个体的亲和力和合作性,尽责性指个体的自律和责任感,稳定性指个体的情绪稳定性,开放性指个体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这些性格特征在成年人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组合和程度。

三、情绪管理成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年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和困扰,如工作压力、家庭问题、人际关系等。

因此,情绪管理对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情绪管理包括认知重建、情绪调节、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技能。

成年人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管理来缓解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调节人际关系,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四、社会关系成年人的社会关系是其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友谊关系和职业关系等。

成年人在家庭中扮演着父母、子女、配偶等多重角色,需要在不同的角色中平衡和调整。

友谊关系对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友谊可以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和行为支持,帮助个体应对困难和挫折。

此外,职业关系对成年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环境和同事关系会直接影响到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心理发展
●环境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指生物有 机体所共有的维持生存所必需的自然环境, 如食物营养、地理气候等;另一类是指人 类的社会环境,即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条 件和教育条件,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等 方面的各种影响。环境和教育规定了心理 发展的现实性。
1.胎内环境的影响 母亲的年龄 母亲服药 母亲情绪 2.早期经验作用 ●敏化效应是指以前经常遇到的压力和逆
境,会使个体在今后面临类似消极经历时 产生更为脆弱的感受。钢化效应则是指先 前的压力和逆境使个体对今后类似消极经 历的耐受性提高,从而更能成功应对。 ●电视、网络媒体的影响 ●学校教育
第 四 节
影 响 心 理 发 展 的 遗传 与 环境 因
遗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是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的。环境对于某种心理特性或行 为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往往有赖于这 种特性或行为的遗传基础。由于个体心理 发展的内部条件(如遗传基础、成熟水平 等)不同,环境的效应也就不同。同样, 遗传作用的大小也依赖于环境变量。此外, 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相对作用在个体 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领域所产生的作用 都不一样,在发展的低级阶段,一些较简 单的初级心理机能(如感知、动作、基本 言语等)遗传与成熟的制约性较大;而较 复杂的高级心理机能(如抽象思维能力、 道德、情感等),则更多地受环境和教育 的制约。

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与前一阶段相 比,其最大的特点是儿童的思维已摆脱具
体事物的束缚,而着眼于抽象概念上。

●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的发展

阶段涵盖所有认知领域,也即

认知发展具有领域一般性。新
近的一些观点则对此提出了不

同的看法。一些心理学家认为

(如Fodor,1983),认知能力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成年后选择继续学习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了解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和基本特性对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认知方式:成人学习者通常以问题为中心,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够理解并分析复杂的问题。

他们更倾向于主动学习和自我指导,善于利用经验和实例来理解新知识。

学习动机: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动机,如职业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等。

他们更学以致用,将学习与实际需求相结合。

时间管理: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更多的时间管理技能,能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计划。

他们更注重高效学习和成果产出。

困难与挑战:成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困难,如工作压力、家庭责任、自我认知等。

这些困难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挫败感和焦虑,影响学习效果。

应对策略:为应对这些困难,成人学习者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如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寻找合适的学习资源等。

同时,他们也需要学会平衡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坚定自信: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坚定的自信和自我效能感。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清晰的认识,并相信通过努力和学习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自我认知:成人学习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调整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成人学习者通常具有良好的时间管理技能,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

他们注重高效学习和成果产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基本特性,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

了解他们的学习心理和基本特性对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该提供适当的支持,以帮助成人学习者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教育工作者需要成人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风格,为他们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资源。

教育工作者还应鼓励成人学习者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征

心理学中的人格特征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和模式。

人格特征是人们个体在行为和情感表现中体现出来的独特性格。

在心理学中,人格特征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进行评估和描述。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的人格特征及其相关概念,并分析其在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1. 内外向性内外向性是人格心理学中最基本的维度之一。

内向性的人更加倾向于内向、沉静、思考并专注于内心世界。

外向性的人则更加外向、活跃、社交,并倾向于关注外部环境和他人。

内外向性对个体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影响。

内向性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独立思考和集中精神的工作,而外向性的人更适合从事需要与他人合作和社交的工作。

2.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个体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

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保持情绪平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相对稳定。

而情绪不稳定的人则更容易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情绪波动较大。

人格稳定性与个体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密切相关。

稳定性高的人更容易适应生活中的变化和压力,更容易获得心理健康。

3. 开放性开放性是指个体对新事物和新体验的接受度。

开放性高的人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新思想和观念持开放态度,并有较强的探索欲望。

而开放性低的人更加保守,对新事物持怀疑态度。

开放性与个体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密切相关。

开放性高的人更容易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创新和创造力。

4. 宜人性宜人性是指个体与他人相处时的友好和合作程度。

宜人性高的人更加友好、乐于助人、合作,并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反之,宜人性低的人更加冷漠、不合群,与他人的交往不积极。

宜人性对个体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起着重要作用。

宜人性高的人更容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更容易融入集体。

5. 尽责性尽责性是指个体的责任心和自律程度。

尽责性高的人更加守时、可靠,并能够自律和持之以恒。

尽责性低的人则更加随性、不拘小节,并缺乏长期目标的追求。

尽责性对个体的职业发展和目标达成有着重要意义。

尽责性高的人更容易在工作和学业上保持高效率和高质量。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目录1个性心理特征2能力3气质4性格1个性心理特征编辑个性的特征具有先天性和后天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独立性和统一性、客观性和能动性。

个性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例如形成一个人脾气暴躁、性格外向,其含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看到这个人的一些行为表现,才产生这样的评价,所以,心理特征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个性心理特征在个性结构中并非孤立存在,它受到个性倾向性的制约。

例如,能力和性格是在动机、理想等推动作用下形成、稳定或者再变化,也需要依赖于动机和理想等动力机制才表现出来。

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使个体表现出时间上和情景中的中一贯性,体现个体行为。

2能力编辑能力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它与气质和性格的不同表现在:能力必须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当然活动中也会体现出性格和气质方面的差异,但完成该项活动所必须和必备的心理特征才是能力。

例如,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的活动需要具备色彩鉴别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不同能力的有机组合。

需要注意的是,能力并不等同于知识和技能,知识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技能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

解一道数学题时,所用的定义和公式属于知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灵活性和严密性则属于能力。

学会骑自行车是一种技能,而掌握该技能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灵活性、身体平衡性则是一种能力。

通常能力有四种分类1.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指的是,对于既有行为模式模仿复制的能力。

创造能力是与发散思维有关的能力,是新的思维组织产生的能力2. 流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流体能力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它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个人的禀赋。

晶体能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知识的能力。

它决定了后天的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晶体能力一生一直在发展,25岁之后发展速度趋缓。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心理及基本特性
□ 纪 河 麦绣文
【摘 要】 远程教育的学习者主要以职业成人为主, 虽然识记等学习能力有衰弱迹象, 但由于元认知能力以及
丰富的生活经验, 使他们仍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成人 学习 者 在 学习 过 程 中表 现 出 功利 学 习 、自我 导 向 学 习 、经 验 学 习 等 特 征 。 【关键词】 成人学习者; 学习心理; 学习特性
【中图分类号】 G4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 2006) 01—0020—04
一、成人学习者范畴的界定
如果将接受远程教育的学习者都作为我们的研 究对象, 固然可以反映远程教育发展的现实, 但就研 究而言, 会显得非常麻烦。这个概念外延太宽, 包罗 万象, 而使得研究工作缺乏指向和目的。由于当前成 人是远程教育的主要参与者, 据此, 我们将远程教育 学习者进行必要的限定, 也就是处于人生历程中工作 阶段的成人 ( 包括就业、准就业以及失业状态) , 称 之为“职业成人”。至于处于职前、职后阶段的成 人 学习者, 由于他们所占比例较小, 暂不予考虑。从学 习论的角度看, 人的发展是连续的, 在生命历程的每 个阶段, 我们的特征都受到前一阶段的影响。如果要 深入地分析一个成年人的心理特征, 应该从其儿童 期、青年期开始, 这也正反映了成人学习心理与普通 心理学的密切联系。
二、成人学习者的心理特征
桑 代 克 在 《成 人 学 习》 中 指 出 : “ 成 人 仍 有 学 习能力, 成人学习能力的高峰期约在 25 岁左右, 其
后 每 年 递 减 百 分 之 一 , 直 至 45 岁 为 止 。” 当 今 的 心 理学研究又延长了这个域限。尽管在记忆、反应力等 方面有所减弱, 但就学习者整体心理状态而言, 成人 的学习动机较为明确, 后天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具备 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调整评价能力, 加之成人丰富的社 会生活经验, 因此, 成人学习能力并没有减弱, 从终 身学习的角度, 这种学习其实贯穿了人的一生。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总结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规律的科学;3.基础心理学把其他心理学学科的探究成果集中起来加以概括,总结出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它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认知包括:感觉、知觉、记忆、表象、思维、言语和想象等等心理现象;5.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人格也称个性,它不是不独立,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感觉只有某种感觉器官、知觉有了各种感觉器官、思维萌芽灵长类动物;7.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大脑活动的产品,是客观现实的反映;8.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我们的生活的经验;临床事实和对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脑解剖、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所获得的大量资料都证明这一观点;9.心理现象具有客观性和能动性;心理反映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甚至可以是体验;10.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的行为活动客观的研究人的心理;11.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2.构造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主张从意识经验的结构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行为;所谓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不外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任务就是: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惠特海默、克勒、考夫卡,主张从整体上研究心理现象;5.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杜威;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6.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弗洛伊德,等等等等~~~7.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会努力去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它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8.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把人看做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9.生理心理学主要探讨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脑的机制、心理活动的大脑机能定位和心理活动时大脑的物质代谢;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①观察法;②调查法;③个案法;④实验法;3.我们把组成神经元系统的神经细胞叫做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4.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5.神经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6.神经元分为感觉神经元传入神经元、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在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联络神经元;7.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8.外周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他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植物神经系统;自主神经一般不受意志支配,但其活动与情绪有密切的关系;9.根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和形态特点,植物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的功能是唤醒有机体,副交感神经功能在于使有机体恢复或维持安静状态,两者活动具有拮抗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脑又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构成;2.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脑干网状结构调解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3.间脑由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四部分构成;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自主神经的调节中枢;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4.小脑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5.端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大脑;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裂和沟为分界线,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6.大脑皮层中有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和语言中枢;7.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8.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不是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9.罗杰斯佩里做了“割裂脑”实验,证明了一般人左半球的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1.巴甫洛夫创立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2.巴甫洛夫认为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3.反射是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回应;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通路叫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反馈是指反射活动的结果又反馈传到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及时获得效应器活动的信息,从而更有效地调节效应器活动的过程;4.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它是有条件的;5.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所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6.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现实的、具体的刺激物为信号刺激而形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一信号系统;以词和语言为信号刺激而成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7.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1条件反射的抑制;2扩散和集中;3相互诱导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可以使正诱导和负诱导,也可以是同时性诱导和继时性诱导;4动力定型大脑皮层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8.条件反射的抑制包括:①外抑制:额外刺激的出现使条件反射停止反映;②超限抑制:又叫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长时间的工作,或者受到强烈刺激的作用,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③泛化现象:在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类似于条件刺激物的刺激也能引起条件反射;④分化抑制:如果只强化条件刺激物,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其他刺激反应会逐渐消失;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按照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还是内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内部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肌体觉;3.某种感觉器官感觉最敏锐的那种刺激,就是这种感觉器官的适宜刺激,其他的刺激对这种感觉器官来说就是非适宜刺激;4.感受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做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做感觉阈限;二者成反比;5.韦伯定律是差别阈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着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确实一个常数,用公式表示:K=△I/I;I代表原来的刺激量,△I代表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K代表韦伯常数;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在下限附近韦伯分数增高,在上限附近韦伯分数下降;6.费希纳定律:S=K㏒R;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个常数;1.感觉适应是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2.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感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若想保持暗适应带上红色的眼镜就可以;3.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是感觉后象;4.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5.联觉是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感觉适应、感觉后象、感觉对比、联觉认真看书;6.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7.椎体细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窝及其附近,是明视觉器官;杆体细胞集中在视网膜边缘及其附近,是暗视觉器官;8.色光的混合是相加混合,混合的结果是色光更亮;颜料的混合是相减混合,混合的结果是各混合色都不吸收的颜色;9.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盲通过明度“辨认”颜色,用相同明度的两种颜色就可以监测出色盲,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由遗传的原因造成的;1.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人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老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是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范围向低频扩展,扩展到中频的范围时,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2.声音强度太大或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如果听觉颇老不断积累,长期得不到恢复,会造成永久性的听力丧失,职业性耳聋就是这样发生的;3.听觉器官是科蒂氏器官;4.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5.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6.味觉的适宜刺激是溶于水、有味道的物质;味觉的感受器是舌面、上颚上面的味蕾;7.最基本的味觉是甜、酸、苦、咸四种;8.饥饿时对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较高,对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较低;吃饱后就相反; 1.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绝、温觉、冷觉和痛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2.平衡觉又叫静觉,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平衡器官过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兴奋,造成恶心、呕吐等反应;晕车、晕船就是平衡器官过于敏锐造成的;3.运动觉又叫动觉,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中;4.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他包括饥饿、饱胀和渴的感觉,窒息的感觉,疲劳的感觉,便秘,性以及痛的感觉等等;当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会引起节律性内脏感觉;5.痛觉遍布全身所有组织中;内脏痛具有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且痛觉是最难于适应的;6.人们对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差别,其原因是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7.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8.知觉的基本特性:①整体性: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一个整体的特性;②选择性:把一部分物体作为知觉的对象,知觉得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对象当做背景,知觉比较模糊,也就是有选择地知觉外界物体;③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④理解性:在知觉外界物体时,人们总要用过去的经验加以解释,并用词把它解释出来;1.知觉包括: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和错觉;2.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距离知觉;3.距离知觉是判断远近的知觉,又叫深度知觉;对距离的判断可以根据单眼线索和双眼线索;单眼线索有:①对象的重叠;②线条或空气的透视作用;③明暗、阴影;④运动视差、⑤眼睛的调节作用;双眼线索包括:①双眼视轴辐合;②双眼视差最主要的线索;4.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人可以根据日出日落的交替、一年四季的变化、生理、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来估计时间;5.生物钟是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的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可用于调节人的活动,也给人们估计时间提供了依据;6.运动知觉是对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7.有时物体在空间中并没有发生位移,却能被知觉为运动,这种现象叫做似动现象,又叫动静现象、Φ现象;8.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9.错觉一般按照线段长短、线段方向、面积大小、不同感觉通道相互作用等所形成的错觉来分类;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2.记忆按其内容分为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词语—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3.记忆过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再现和再认;4.对识记过材料即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5.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创始人;6.艾宾浩斯研究结果认为,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7.表象是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8.表象的特征:①直观形象性:表象是对事物形象的记忆他是人们积累感性知识的一种形式;②片段不稳定性③可操作性:表象的形象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正因为这个特性使表象成了想象的素材;④概括性:表象出来的形象已经是经过概括了的,它已经丢掉了这个事物的一些次要特征;这个特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1.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2.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3.瞬时记忆的特点:①形象性:瞬时记忆记住信息的方式是外界刺激物的形象,是以感觉后象的形式在感觉通道内加以登记的;②容量很大,保留时间很短:容量为9~20比特,时间却只有1秒左右;③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4.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5.短时记忆的特点:①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②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③短时记忆中即有来自瞬时记忆的材料,又有长时记忆的经验,它们都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所以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④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复述,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6.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7.长时记忆的特点:①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②长时记忆的编码有:1语义编码:用语言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加以组织的编码2形象编码: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③长时记忆中存在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们是不会意识到的;④长时记忆的遗忘的原因:1自然的衰退2干扰:1前摄抑制:是指前对后的干扰;2倒摄抑制:是指后对前的干扰;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表现为系列两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忆的效果好;1.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它的主要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2.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的基本形式是: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3.根据思维的形态将思维分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4.按照探索问题的不同方向,将思维分成:1辐合思维:或叫求同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2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沿着把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5.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将思维分成:1再造性思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2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2.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就越广;3.概念的掌握:或叫概念的形成,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哪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4.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它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具有局限性;5.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①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若这个影响是正面的、积极的,则是正迁移;若这个影响是负面的、消极的,则是负迁移;②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的实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叫原型启发;对问题解决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原型;③定势的作用;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7.通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有:①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②启发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包括:1循环子目标策略;2逆向搜索策略;3计划简化策略;1.言语:是人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是一种社会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2.言语活动的形式分为:①内部言语: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②外部言语: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包括:1书面言语;2口头言语;口头言语又包括: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言语运动中枢—布洛卡—说话有障碍,但能听懂别人的话、写字、认字—表达性失语症;4.言语听觉中枢—威尔尼克—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理解能力—接受性失语症;5.视觉性言语中枢—能看到字词,但不能理解—失读症;6.书写性言语中枢—其他运动技能正常,但不能写字绘画—失写症;7.在大脑里对这些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创造出新的形象,这个过程是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叫想象;想象是一种思维过程,来源是表象;8.想象的种类:①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在某种刺激作用下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②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9.有意想象分为:①创造想象:补一句现成的描述和图示,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创造想象;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的描述或图表模型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想象;③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1.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对心理活动内容和对自身行为的评价;2.意识对人身心系统起着统合、管理和调节的作用;3.无意识是指没有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包括对刺激的无意识和无意识的行为;4.睡眠状态下脑电波主要是频率较低、波幅较高的Δ波;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5.四个睡眠阶段之后,机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Δ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这一阶段大约持续5~10分钟左右;6.生物节律是以24小时为单位所表现出来的机体活动的一贯的、规律性的变化模式;7.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睡眠中人人都做梦;若不让做梦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会对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8.梦的特点有:①不连续性最主要;②不协调性;③认知的不确定性;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是指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2.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不是心理过程;3.注意的种类有:①无意注意:又叫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一直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②有意注意:又叫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才能维持的注意;③有意后注意:又叫随意后注意,即有目的,又无须意志努力的注意;4.注意广度:又叫范围,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一般是7±2;5.注意的稳定性是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注意的分散,就是平常所说的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6.注意的起伏:又叫注意的动摇,是指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地增强和减弱的变化现象;7.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8.注意分散: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9.注意分散的条件是:①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非常熟练;②从事的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③两种活动如果实在同一感觉道,用同一种心理操作来完成的话,这两种活动也很难做到注意的分配;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2.从需要产生的角度,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自然需要:又叫生理需要或叫生物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是人所特有的,是通过学习得来的;3.从需要的对象的角度,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对社会物质产品的需要;精神需要是对各种社会精神产品的需要;4.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活动或内部动力;5.内驱力是由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6.诱因是能引起有机体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7.动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①同一行为可以为由不同的动机引起;②不同的活动也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③有些动机起着主导作用,有些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④动机和效果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8.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在诱因的作用下,情绪也能起到动机的作用;需要、内驱力、情绪、诱因都可以激发动机;。

人的心理特性——人格

人的心理特性——人格

象夏天里的一团火” “象夏天里的一团火”,有 股火爆的脾气。情绪爆发快, 股火爆的脾气。情绪爆发快,但平
2、多血质
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 富有朝气。 像春风一样“得意洋洋”,富有朝气。 乖巧伶俐,惹人喜爱。情绪丰富而且外露, 乖巧伶俐,惹人喜爱。情绪丰富而且外露, 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喜欢与人交往, 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喜欢与人交往,有种 自来熟”的本事,但交情粗浅。 “自来熟”的本事,但交情粗浅。语言表 达能力强且富有感染力。活泼好动, 达能力强且富有感染力。活泼好动,反应 迅速,行动敏捷、思维灵活。 迅速,行动敏捷、思维灵活。容易适应新 环境。可塑性较强。但缺乏耐心和毅力、 环境。可塑性较强。但缺乏耐心和毅力、 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二)人格特性 1、独特性 2、稳定性 3、整合性 4、功能性
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 江山易改, 秉性难移 性格决定命运
(三)人格的结构
★认知方式 ★气质 ★性格 ★自我调控
气质
1、气质的概念 2、气质的类型 3、科学的气质观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 个人生来就具有的稳定的心 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动力特征。 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二、主要的人格理论
★人格的特质理论 ★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的特质理论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理论 (二)卡特尔的人格理论 (三)“大五”人格理论 大五”
人格类型理论 1、福利曼和罗斯曼: 福利曼和罗斯曼: A—B型人格 B 2、荣格:向性类型论 荣格:
A型性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 型性格:性情急躁,缺乏耐性。成就欲高, 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 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 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 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 动作敏捷,说话快, 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 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 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 型。 B型性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对工 型性格:性情不温不火,举止稳当, 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喜欢慢步调的生活节 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 审慎思考,耐心,属于较平凡之人。 奏,审慎思考,耐心,属于较平凡之人。

共性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定义

共性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定义

共性心理与个性心理的定义
共性心理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普通心理,它是普遍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是普遍的、全面的和独立的,集中表达出一般人群中对某种心理现象的本质性、特征性和标志性特征。

共性心理包括感情、思维、行为等领域,具体包括表达、气候、社会性、个性特征等,以及生理等心理性质。

个性心理是个人的、独特的、不同的心理现象。

它是普遍、可持续和明确的,指出某一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对人的感情、思维、认知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它的过程犹如艺术和文化的过程,主要以行为形式表现出来,是有序的、柔和的、可持续的。

共性心理和个性心理都是人们思维力量的核心组成部分。

共性心理和个性心理都是心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担负着不同的功能,并且受个性、文化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处于心理的延迟发展阶段的成年人,是能够更好地了解共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窗口,也是区分共性心理和个性心理的基础。

共性心理是广义概念,表示一般人群都具有的心理特性,它们是普遍的、全面的、独立的;而个性心理是狭义概念,主要反映个人性格特征,它们是个体与共性心理共同构成的,是人们社会性、行为、心理现象的分析。

共性心理和个性心理都是重要的,但是应合理结合,考虑时间、空间各面的影响因素,并且要考虑到他们的关系,人们以具体的方式提取、发挥共性心理的潜力,来实现自己的发展和成长。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基础心理学部分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3、心理过程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阶段)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冯特)9、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该实验室创建于( 1879 年)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11、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12、格式塔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能)16、神经元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的17、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18、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19、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20、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21、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 对脑神经和 31 对脊神经)22、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23、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24、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的25、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组成的。

个性的心理特征

个性的心理特征
1。庸人 2。士人 3。君子 4。贤人 5。圣人 见小失大,不知所务;小处精明,大处糊涂。 心有所定,计有所守,头脑清醒,做事冷静。 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崇德尚仁,积极向上。 德不逾贤,行中规绳,很守规矩。 明并日月,化行若行,光明磊落。
第四章
个别差异
第一节
(二)个性的特点
人的个性
1。独特性(差异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4。可塑性
4。思考型 重思考不重感情,喜欢分析问题;有时会训
斥员工,显出一副铁石心肠,按照外界情况和不受人的感情影 响的准则做出决策。为达一目标,会不顾健康状况,不顾财力 和家庭,也不顾他人认为至关重要的利益而一意孤行。 思考和感情型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依赖认识过程,即以 概括性的正误判断,或以正规的推理系统为依据;后者则依赖 感情作用,按好与坏,愉快不愉快,喜爱不喜爱的个人看法来 评价事物。
第四章
个性差异
第二节
(1)强平衡,高灵活。
人的气质
2。多血质(活泼型)(性情活跃,动作灵敏)
(2)敏捷好动,易适应环境。
(3)善交际,不拘束。
(4)富有精力,工作能力强,能从事多样化、多变性的 工作。
(5)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朝气蓬勃 。
(6)兴趣广泛而多变,感情丰富而不专一。浮躁轻率, 好大喜功。
2。特点
(1)天生性 (2)稳定性
第四章
个性差异
第二节
人的气质
二、气质的类型及其特征
现代心理学依据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强度、平衡性和灵 活性,把高级神经系统划分为:不可抑制型、活泼型、安静型 和弱型。
1。胆汁质型(性情暴躁、动作迅猛)
(1)强兴奋,弱抑制,精力充沛,热情,易激动,反应迅 速,行动敏捷,暴躁有力。 (2)言行上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有一股强烈而迅速燃烧 的热情。 (3)决策果敢,坚忍不拔,但往往不考虑后果(鲁莽) 。 (4)性急,易被煽动。 (5)工作上常有明显的周期性。

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心理学界认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存在着不同的心理特征。

如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阶段的人的心理特性往往有所不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几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1.儿童期(0-12岁):儿童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认知发展:儿童在这个阶段的认知能力发展迅速,形成了基本的思维方式,但思维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还很低。

他们注重感性经验,思维方式主要是直观和具象的。

-创造力:儿童时期是创造力最旺盛的时期,他们天性好奇,充满想象力。

他们可以通过游戏和自由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情绪变化:儿童的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变化较为剧烈。

他们对待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和兴奋感,但也很容易因为受挫或失望而情绪低落。

2.青春期(13-19岁):青春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身份认同: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份认同,他们试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并逐渐独立。

-自我意识:青少年开始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形象,并且对自己的外貌和行为表现非常敏感。

他们更加关注社交关系,并试图与同伴建立亲密关系。

-情感波动:青少年情感起伏大,常常忽然地感到喜悦或沮丧。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于自己的情感和性欲的新发现以及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压力。

3.成年期(20-60岁):成年期是人生中的主要阶段,人们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自我认同:成年人拥有相对稳定的身份认同,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清晰。

他们更多地关注工作和家庭,承担更多责任,追求成功和满足感。

-自我实现:成年人在这个阶段开始追求自我实现,他们希望通过工作和专业发展实现个人目标和价值。

他们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并希望在社会中有所贡献。

-情绪调节:成年人相对青少年来说情绪更加稳定,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逆境。

成年人有更多的人生经验,可以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4.老年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经历了一生的劳累和积累,他们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自我评价:老年人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他们会回顾自己的一生并进行自我评价。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

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生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则是一个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个体经历了各种个人和社会的变化,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

本文旨在探讨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特点。

一、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1. 生理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身体逐渐处于稳定状态,身体机能也达到巅峰。

这种生理变化对个体的心理状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他们更加自信、积极向上。

2. 社会角色转变:成年中期是一个生活中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

个体可能会步入婚姻,担任家庭的重要责任;或者进入职场,承担起工作的压力和责任。

这些角色的转变会对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使其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3. 经济状况:成年中期个体通常具备更好的经济基础,这也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身需求,并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

经济状况的改善对个体的心理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特点1. 自我认同的稳定:在成年中期,个体往往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价值观念,并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有了清晰的认识。

他们更加自信,并拥有对生活和自己的自主控制权。

2. 社会关系的重建:个体在成年中期和青年期相比,社交圈子可能变得更加稳定,并且注重家庭和亲密关系。

他们可能会与伴侣建立起稳定的家庭关系,或与朋友、同事形成深厚的友谊关系。

3. 增强的自我意识:成年中期个体更加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内心需求,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和目的。

他们可能会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发展、家庭生活以及个人成就,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4. 德性发展的提升:成年中期个体具有更加成熟和明确的道德观念。

他们通常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具备为他人着想的能力。

这种德性发展的提升使个体在社会交往中更加成熟和稳定。

三、成年中期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成年中期个体的心理发展对于个人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只有在心理发展健康的基础上,个体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个人情绪发展的特点

个人情绪发展的特点

个人情绪发展的特点
1.逐渐变化: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从出生到成人,情绪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变化。

2.多样性:每个人的情绪发展都不尽相同,其表现形式也各有不同。

3.动态性:情绪发展过程中,情绪会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会不断地改变和调整。

4.整体性:情绪发展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它不仅体现个体的内在变化,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各种支持和影响的影响。

5.动力性:情绪的积极或消极状态可以增强或减弱个体的活动能力。

例如,当个体感到愉快或满足时,他们的活动能力可能会增强;相反,当他们感到沮丧或不满时,他们的活动能力可能会减弱。

6.紧张度:情绪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

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

7.自我调节:情绪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逐渐积累的。

注意力在情绪的产生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例如,当我们遭遇失败的时候,沮丧的情绪只会在心里埋下一颗种子,如果我们忙于其它事情,把失败放在一旁,种子就不会生根发芽。

相反,如果在失败后我们反复自责,并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感受情绪上,沮丧就会变得越来越强烈,让这次失败变成我们无法面对的心结。

8.维持性:情绪的维持依赖于真实存在的事物。

情绪可能会随机产生,但我们不会无缘无故的沉浸在某种情绪中。

例如工作进展的顺利时,我们的喜悦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9.自发性:情绪会自发趋于平衡。

如果想要永远保持快乐,就需要去持续的寻找快乐;同样的,我们也不用担心会一直悲伤,因为时间迟早会抚平伤口。

从三个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从三个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

从三个方面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1.老年人感知觉的变化感知觉的过程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受外界信息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是进行正常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们相互交往并与外界沟通的重要环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也发生了衰退性的变化,心理活动相应受到影响,给老年人带来很多不便。

(1)视觉视觉器官发生的衰退性变化,主要表现为睫状肌功能减退和晶状体的调节能力下降,造成老视,需戴老花镜加以矫正;光的感受性降低,外界光线达到视网膜的亮度减弱,视力受到影响;暗适应的能力下降;深度视觉减退,判断物体远近和深浅的能力下降;辨色能力减退。

(2)听觉老年人听觉缺陷更为明显。

据调查,约有半数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听觉障碍,一般对高频听力丧失较多。

由于视听觉的减退,可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活动范围,使之逐渐局限于家庭的小天地中,与外界交往减少,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焦虑和多疑等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影响心理健康。

当视听功能严重降低时,还容易产生否认心理,从而出现猜忌、怀疑,甚至人格的偏执现象。

故应主动与老年人多沟通、多交往,并要耐心,说话要大声,体谅老人。

(3)味觉与嗅觉味觉感受器的数量随增龄而减少,75岁的老年人比30岁青年人约少1/3,故老年人味觉迟钝,感到食之无味,饭菜容易偏咸。

老年人的嗅觉也会减退,对香甜可口的食品不能感觉其香,做饭时有糊味也不能闻到。

味觉和嗅觉功能的减退,会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食欲和食物的消化吸收。

故老年人食品应色香味俱全,调配适当。

(4)皮肤觉皮肤觉包括触觉和温度觉。

老年人的触觉和温度觉有所减退,常易碰伤或烫伤。

痛觉是否减退,尚有争议,多数学者认为老年人痛阈增高,痛觉迟钝,易造成外伤。

(5)平衡觉由于前庭器官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平衡觉降低,故易摔倒而发生意外。

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应加防护措施,确保安全。

2. 心理运动反应能力心理运动反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反应,其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人本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

人本心理学《人本心理学》是一种近年受到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它着重于研究个体的心理特性和其在人类行为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行为。

人们通过分析个体的喜好、兴趣、能力及人际交往行为等来探讨人本心理学。

本文将从定义和历史以及最近的研究方向出发,来探究人本心理学的内涵以及它对今日社会的重要性。

首先,人本心理学是一门探讨人类内在心理特性和个体行为的研究领域。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创立的,并由他提出的三个核心概念来组成:主动行为(active behavior)、可塑性(plasticity)和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这三个核心概念都涉及到个体的行为及其如何塑造和改变个体,从而为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本心理学追溯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如尼采、弗里德曼、派克和穆尔杜里,他们都认为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是一种主动和有效的过程,而不是一种被动的过程。

随着斯坦顿提出三个核心概念,人本心理学正式定义成一门研究领域。

近年来,人本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已拓展到许多不同的领域,其中包括情感及其控制,认知及其控制,注意力调节,个性特征,社会性行为,社会关系,认知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研究等。

根据斯坦顿的概念,人本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放在了个体的心理过程、行为形成和变化,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关系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思维。

人本心理学在当今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深刻地影响着儿童及青少年的发展,而且也为成年人提供了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的研究成果。

比如,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阶段,并帮助他们获得良好的社会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另外,人本心理学也为社会心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规范和行为,从而有助于解决日益增加的社会问题,包括暴力、犯罪、种族歧视以及社会变迁等。

总之,人本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和发展,从而为解决当今社会的许多问题提供参考。

成人

成人

成人孩子们,你们一定都渴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大人,也就是成人。

你们一定都已知道:人是有生命的,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

但是,有没有想过: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每一个人应怎样对待生命?动物是怎样进化成人的?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什么?什么是成人?怎样才是真正的人?这里就准备和大家讲一讲成人、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

成人,有作名词和作动宾结构两种解释。

成人,作名词有四种含意:一种生理成人,即性发育成熟的人,女性约在14岁左右,男性约在16岁左右;二种法定成人,中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三是心理成人,思想、感情、道德成熟的人;四是能力成人,能从事某种工作,自食其力,自理生活的人。

总而言之,成人就是年满18周岁,生理、心理发育成熟,能独立生活,具备最基本素质的人。

成人,作动宾结构,即“成为人”:人从出生开始,通过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发育、成长,进化到符合当时社会最基本标准、具备最基本素质的人的过程。

有的人到死的时候也未能完成这个过程,这个人也就未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一、从生命产生到进化成人的历程从生命产生到人,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一)生命及生命的特征1、生命什么是生命?生命是由核酸蛋白和其它物质组成的有机体所具有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适应等活动的现象。

2、生命的特征生命有一系列的属性,即生命现象的共性特征。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生命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合物成分都具有同一性。

从元素成分上看,生命物质由C、 H、O、 N、 P、 S、Ca……等元素组成。

从分子成分上看,生命物质的化学成分有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有NaCl、KCl……等;有机分子有蛋白质、核酸、糖、脂、维生素…等。

(2)严整有序的结构生命有机体的各种化学成分在体内不是随机堆砌在一起的。

生命有机体都有从小到大严整有序的结构: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3)生长发育与新陈代谢生命有机体都是开放系统。

一切生物和周围环境在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齡的規範勢力,是影響個體發展的最普遍因素: 何時走路、說話、上學、達到青春期等都是社會中 每一個人會遇到的年齡規範事件。年齡的規範勢力 會使個體間的相似性增加。
•年齡規範勢力,在兒童期勢力最大,其後逐漸降低, 至老年期又略呈恢復。
2、歷史規範勢力 (history-normative influences)
損耗論(wear-and-tear theories)
•損耗論認為個體的日常生活會逐漸傷害 生物的系統,而影響於組織或器官功能的 發揮,因而造成老化。 •但傷害要逐漸累積到某一項功能損壞時, 才會被發覺,它不會像機器馬上顯現出來。
老化的理論
• 損耗論強調身體機能的損害都是由於生 活上日積月累的結果。此一理論在解釋 老化的個別差異時,遠比程式論更具說 服力。
•特殊的歷史環境也會對個體的發展造成影響。 歷史規範勢力,對同一時期的每一個人都有影響, 但與年齡無關。相同的歷史事件,對不同年齡的 人,影響各不相同。但對同一代的人,影響卻大 致相同。例如,電腦就是一個歷史規範勢力。 •歷史規範勢力對年青人的影響最大,因他們正 要對事業、生活型態、家庭作決定。這些決定均 會受到社會、文化和經濟因素的影響。
2、心理年齡(psychological age)
•心理年齡係指個體適應環境,及 其反應在學術性技巧、情緒和動機 上的能力。 •這些能力包括記憶、智力、感情、 動機及其他幫助維持自尊及自我控 制的技巧。
3、社會年齡(social age)
• 社會年齡係指社會對某一年齡者的 行為期待,亦即社會年齡係指個體
4、環境因素(environmental factors) 環境的品質,包括污染的改善、住宅的舒適, 這些均直接或間接與健康有關。
5、疾病因素(pathogenic factors) 疾病會加速老化的過程。
(二)大多數的老化理論,可以歸為:
程式論(programmed theories) 損耗論(wear-and-tear theories)
研究成人心理的目的
•(一) 對成人生活作整體性的瞭解
•(二) 瞭解成人角色改變或生活型態轉變
的發展過程
個體在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中,必定會面 臨角色改變或生活形態轉變的情形,如 果成人能夠認識這些成年期中的典型轉 換事件,以及瞭解有效的應付方法,在 處理這些角色轉換的事件上,就可以獲 得成功。
研究成人心理的目的
3、非規範勢力 (nonnormative influences)
•非規範勢力指對個人發生影響,對同一時代 的其他人並沒有影響。它與年齡無多大關係。 如獲得獎助、獎金,只發生於少數人,但對獲 獎者的生活與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 •非規範勢力,包括嚴重的疾病,如糖尿病、癌 症、及意外傷害(如車禍斷腿)等。 •非規範勢力對中年以後的人,影響力最為普遍。
2、次級老化(secondary aging)
•次級老化是由於生活經驗的結果所帶來的器 官或組織功能的衰退,包括疾病、不用和誤用 等原因所造成的。
•疾病雖與年齡的關係相當密切,但疾病並非 均由老化所引起。不用(disuse)也常是次級老 化產生的原因,疾病與不用常交互影響,加深 次級老化的效應。誤用(abuse)也是造成次級 老化的重要原因,其最顯著的例子是抽煙、酗 酒、過胖和營養不良等所導致的退化或衰退。
三種引發個體改變的機制如圖
(四)成年期的發展,個體間有相當大的差異
影響個體發展的因素相當多,可以歸為年 齡的規範勢力、歷史規範勢力及非規範勢 力等三種: 1、年齡的規範勢力 2、歷史規範勢力 3、非規範勢力
1、年齡的規範勢力
(age-normative influences)
•在某一社會中,個體在生命的同一時間幾乎都會受 到某些特定的影響,這就是年齡的規範勢力,它與 年齡有高度的相關。
(二)老化的現象
•一般而言,個體常會經歷下列各種改變: 1.細胞的生長和修補過程較為緩慢。 2.身體的細胞逐漸失去彈性。 3.新陳代謝的速度減慢。 4.力量減弱:60歲時的臂力約僅為30歲時 之半。 5.在神經肌肉反應上的速度、強度和耐力 減弱。
(二)老化的現象
6.視力與聽力逐漸衰退。 7.心臟的體積和重量增加,心跳速率增加,
成人的心理特性
玄奘人文社會學院 成人及社區教育學系
助理教授 林麗惠
在開始之前……
1.你認為“成人心理”是什麼? 2.你想在這門課中獲得什麼?
一、研究成人心理的目的
研究成人心理的目的
•成年期並非是一個穩定的時期,在整 個成年期中不論外在與內在,均呈現 變化的狀態。 •如何幫助成人適應、生長和改變,已 成為今日社會相當關注的問題,諾克 斯(Knox, 1977)曾提出探討成人發展的 主要目的在於瞭解成人,幫助成人。
(一) 老化對學習的影響
1、影響學習動機 2、排除須運用到某種衰退能力的學習活動 3、學習內容偏向有立即效果或益處的學
習活動 4、對學習成就的評量由重外在的獎償轉
為求內在的滿足與充實
(二) 學習上如何因應老化的現象
1、增加刺激的強度 2、使學習者有足夠的時間來察覺新情境的
刺激 3、允許學習者以自己的速度進行學習 4、給予活動結果的立即訊息 5、增加獲得成功的機會 6、消除或減少環境因素的干擾 7、鼓勵成人參與或自行設計學習活動
2、士氣因素(morale factors) 老化與個體在生命過程中的經歷也有關係。 例如:由於受到壓力,特別是挫折和失敗的 經驗,通常會加速細胞組織老化。反之,成 功而愉快的經驗,也會使得個人感到年輕。
3、健康因素(health factors) 甚多的研究指出健康的生活和預防性的藥物 可以延緩老化,增長壽命。
3、三級老化(tertiary aging)
•三級老化係指在生命將近結束時 的一種最後的、快速的衰退現象。 這是生命期最後階段在健康、認知、 社會功能的顯著改變。
4、順利的老化(successful aging)
•順利的老化係指個人能夠做到延緩 老化的過程,避免次級老化的發生, 逃避慢性病的侵襲,仍然具有活力及 積極主動的精神,直到生命的極限, 一般亦稱成功的老化。
• 損耗論主張要避免身體機能受損,首要 之務就是要增強身體的修補機能,如此 才能延緩身體功能的每況愈下。
• 誠如奇克伍(Kirkwood)所說:我們並不是 配設計成非死不可,只是存活下去的設 計不夠完備。
(五) 老化對學習的 影響與因素
老化對學習的影響與因素
(一) 老化對學習的影響 (二) 學習上如何因應老化的現象
在該團體社會中所扮演的特定角色。
4、功能年齡(functional age)
功能年齡係指個人在社會中 發揮整體運作的功能,或生 物、心理和社會年齡的綜合 反應。
(二) 發展與老化可視為同義詞
• 發展已被視為個體從懷孕至死亡的任何 與年齡有關的身體和行為改變,可能是 正向的,也可能是負向的、中性的。
4、順利的老化(successful aging)
•順利的老化是指能對老化適應良好,度過愉快 的中、老年人生涯。順利老化的人,通常經歷 數十年的基本老化後,加上短暫時間的三級老 化,最後在極平靜的狀態中到達生命的極限, 它避免了二級老化的產生。 •要達到順利的老化須要有健康的飲食、規律的 運動、避免煙酒。在心理上,應具有統整、自 主和對環境控制的感覺。
程式論(programmed theories)
•此派理論主張老化是自然現象,在人類的 每個器官中,本來就潛伏著老化的因子,只 要達到一定的年齡,老化現象自然浮現。 •依此理論,身體的發展為基因所控制,基 因所發出的訊息會指揮身體的改變,就如同 電腦程式控制電腦一樣。在生命初期,此種 程式就已建立,並開始運作。在不同的發展 階段,結構程式就促使特定基因運作或停止。 故老化是個體發展的一種既定的程式改變。
成人發展的基本觀念
•(一) 實足年齡不是成人發展的確切指標 •(二) 發展與老化可視為同義詞 •(三) 成人發展的改變來自身體成長、
環境習慣和認知觀念的作用 •(四) 成年期的發展,個體間有相當大的
異同 •(五) 成年期中,個體的發展仍具有可預
測性
(一) 實足年齡不是成人發展的 確切指標
•就成人而言,實足年齡的規範力 量不再是估量發展的唯一指標。 •一般常用以瞭解成人發展的年齡 指標,包括生物年齡、心理年齡、 社會年齡和功能年齡。
影響生命期的各種發展勢力
(五) 成年期中,個體的發展 仍具有可預測性
三、老化的現象與種類
老化的現象與種類
• (一)老化對成類
1、基本老化

2、次級老化

3、三級老化

4、順利的老化
(一)老化對成人心理的影響
•個體對老化的感覺,通常來自於 身體的某些改變。 •老化的現象儘管是緩慢且持續的 過程,但一但意識到老化現象,其 對成人心理的衝擊則相當的大。
但力道減少。 8.血管失去彈性並產生硬化。 9.骨骼變脆,缺乏彈性,容易折斷。 10.對冷、熱、渴、肌和飲食過量的忍耐力
減弱。
(三)老化的種類
1、基本老化 2、次級老化 3、三級老化 4、順利的老化
1、基本老化(primary aging)
•基本老化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現 象,是終身普遍而不可避免的。 •這是個體逐漸地產生與年齡有關 的改變,可為自己或他人所觀察得 到的。其原因可能來自基因的構造, 亦稱為正常老化(normal aging)。
(三) 幫助成人瞭解自己人生全程的發展 成人發展具有個別差異存在,此種個
別差異的程度隨著成年期的發展而愈形 擴大。具有成人心理的知識,可以瞭解 別人的發展經驗和發展方向,提供成人 參考。 (四) 協助成人做好人生全程的計劃
二、成人發展的基本觀念
成人發展的基本觀念
• 成人的發展,與兒童、青少年的 發展有性質上的不同。過去對發 展的探討,往往偏向兒童及青少 年,而忽略了漫長的成年期。這 種現象,自一九五0年代以後, 已逐漸改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