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_李文韬
孔子管理思想总结
孔子管理思想总结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又称孔夫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孔子对中国的政治、教育、社会伦理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管理思想也被誉为“儒家管理思想”。
本文将总结孔子的管理思想,以便更好地了解和应用他的智慧。
孔子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管理方法、管理原则和管理理念三个方面。
首先,孔子管理方法的核心是“以德为先”。
他认为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身的修养和示范来影响和感召他人。
他强调领导者的道德品质和榜样作用,认为只有以德才能行善,只有自身先行才能影响他人。
他主张通过无声的感染和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人,而不是直接命令和控制。
他认为实现管理目标的重点在于激发他人的内在动力,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他人自觉行善。
孔子的管理方法还包括“用人不疑”、“用人唯贤”等观念。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长处和优点,应该善于发现和运用他们的才能。
他主张不悬崖勒马,即不对人过分限制和束缚,而是给予员工足够的信任和自由度,同时鼓励他们不断进取和创新。
他通过培养人才和合理配置资源来实现管理目标,实践了“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的观念,倡导共同发展和共同成长。
其次,孔子的管理原则主要包括“分工合作”、“教育管理”和“和谐一致”。
分工合作是孔子管理原则的核心,他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和特长,应该按照各自的特长进行合理分工,通过协作和互补来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他强调团队合作和资源互利,提倡团队共同进步和共同享有成果。
教育管理是孔子管理原则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他主张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他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才能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他倡导教育注重德育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注重培养员工的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和谐一致是孔子管理原则的基础,他认为只有在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实现管理目标。
他主张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善待他人和以诚相待来促进员工之间的和谐。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
儒家“为政以德”的行政管理观及现代意义【摘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为维护和巩固封建专制的统治,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行政管理措施。
尤其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政治思想,把教化与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两手政策,并有效的发挥了它的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政策仍有益于当代社会的治理与安定。
【关键词】儒家;管理观;孔子;孟子;荀子;意义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持,不仅有它赖以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还有一些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德礼教化和刑罚政令。
教化和刑罚,作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刚柔相济的两手政策,有效地发挥了它的作用。
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已设立教训之官,以教化百姓。
同时也设立了刑罚,以惩罚不道。
教化与刑罚,真正参与到政治领域之中,当是国家形成以后。
从此,他就成为政治思想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周人建立了周人教化与刑罚的依据。
“礼”的主要原则是“亲亲”与“尊尊”,“亲亲父为首”、“尊尊君为首”。
这便成为教化的主要内容,而非礼的行为则要受到严惩,不忠不孝更是弥天大罪。
因此,周公明确提出“明德慎罚”的主张,“明德”即宣扬宗法精神,实行礼治教化,即使对殷民,也以教化相对待,“勿用杀之,姑惟教之”。
“慎罚”则是君子不施其亲,也不提倡连罪,即所谓的“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但是对违反宗法礼治的人,绝不放过。
周公所制定的统治方针对后世产生里极大影响。
儒家继承和发扬了西周以来的礼治原则和周公“明德慎罚”的思想,提倡德礼教化,重视人治。
儒家认为芸芸众生,不论是性善还是性恶,通过后天的学习,可以发扬先天的善性或改变其先天的恶性。
因此,儒家提倡“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施行以德礼教化为主的政治统治。
1 孔子的“德政”思想“德治”,是儒家政治的基本原则。
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的“道”,即“导”,引导、诱导的意思。
孔子行政思想浅析
第20卷第1期徐州教育学院学报V ol.20,N o.1 2005年3月J.of Xuzhou Education C ollege Mar.,2005孔子行政思想浅析Ξ赵宇善(徐州农机学校,江苏徐州221009)[摘 要] 文章对孔子行政思想本着批判继承的态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概括起来有为政以德、礼治为先、正身垂范、乐政敬业、节用爱民、选贤用贤、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欲速则不达等行政思想。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管理思想时,应积极吸收其合理部分,古为今用,把“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孔子;行政思想;德治;意义[中图分类号] K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6625(2005)01-0073-03 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几千年之久,封建专制统治之所以能够维持,不仅有它赖以存在的小农经济基础,而且还有丰富的管理思想和一些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措施。
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以儒、法、道三家为主干,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历史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其治国思想基本成了封建统治者的指导思想。
以史为鉴,研究孔子行政思想,对我国行政学的研究,对我国政治、行政体制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拟从行政思想这个侧面入手,对孔子思想作一些初步探讨。
一、研究孔子行政思想的必要性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它的思想是我国的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孔子思想中一切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很好的继承学习。
孔子,这位诞生于二千五百年前的伟人的星光,并没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湮没,他的学说体大思精,它的思想源远流长。
他开创的儒家学派,以其博大恢弘和深邃的思想学说雄踞世界。
其中闪耀着真理性光辉的思想、精神,为历代进步思想者和志士仁人所继承光大,成为中华民族至今尤需弘扬的优秀文化和优秀传统。
因此,今天研究孔子思想仍然是继承传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行政管理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简析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
简析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2)简析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三、行政人格具有双重性孔子伦理思想中的理想行政人格多指君子人格,它是智、仁、勇三者的结合。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罕》),是一种道德化的人格。
他在《里仁》篇中反复说:君子“志于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体现了他对君子人格的希望和要求。
孔子的行政人格具有两重性:一是行政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即所谓“为仁由己”;“吾欲仁,斯仁至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他认为行政人格的塑造需经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行己有耻”,这是道德自律的前提。
其次,注重内在的修养,强调学和思结合,只有“内省不疚”,方能“何忧何惧”。
再次,在道德实践中“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不惜为“仁”舍生忘死,表现出封建士大夫的一种深沉而崇高的行政人格。
关于行政道德人格的主体性的论述,是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子罕》篇载:“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这些关于行政人格的名言警句,作为一种极大的精神力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和培育了无数重气节、有骨气、富有牺牲精神的志士仁人,谱写了无数道德力量的悲壮赞歌。
二是行政主体的客观制约性。
孔子在提倡行政人格主体性的同时,又主张对它进行框范和限制。
他主张君子处世“度于礼”l5(《哀公十一年》),“约之于礼”(《泰伯》)。
《礼记·表记》曾载孔子谨记:“唯天子受命于天,士受命于君”,因此他恪守:“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季氏》)“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尧日》)用“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和“礼”来约束行政人格,最终使行政人格窒息在“道德”的压抑之下,成为道德的“牺牲品”,到后来朱熹把它发展为“存天理,灭人欲”的信条。
作业:浅谈孔子的政治思想
浅谈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人,祖上为宋国贵族。
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选自《论语》为政篇)孔子说:(统治者)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管束,百姓会因求免于刑罚而服从,但他们却不会认识到犯错是可耻的;(统治者)用道德来引导,用礼制来规范,百姓不仅认为犯错是可耻的,而且能够自觉走正道。
下面就这句话谈谈我对于孔子政治思想的一些浅见:一、关于“法治”。
孔子说道:“道之以政”,就是说的行政命令在任何社会里都是离不开的。
人类社会自从到了原始社会的后期,有了部落,有了酋长,也就算是有了领导。
而有了领导也就存在着谁说了算的问题。
这个谁说了算就是“行政命令”。
但是我们还得说,行政命令毕竟是最低层次的管理方法。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诸多的不适应也就产生了。
或云,你命令了我可以服从,但不一定就是发自内心的服气。
所以紧接着又出现了“齐之以刑”。
这个刑就是今天说的刑法,这是一个刚性的约束,不如“政”有弹性。
孔子说有了“政”和“刑”老百姓就知道什么是耻辱了。
言外之意是什么?我先命令,你若不听呢,我就用刑。
有些人总是把现代‘法治’和古代‘法制’故意加以混淆,宣称法家就是古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种谬论让很多人误信。
须知,现代民主制度下的法治,保障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人权和物权),追求程序正义,防止公权力被滥用,刑法只是辅助手段,其基本精神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一种价值标尺,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有素质的老百姓是不会‘免而无耻’的。
而法家倡导的法制,则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目的是让人民单纯地服从,如果法律条文没有以当时的道德价值观为基础,一味地弱民愚民,那这样的法治还不如德治。
请结合行政学原理谈谈孔子领导素养思想的价值
请结合行政学原理谈谈孔子领导素养思想的价值在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一切道德理论,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条件的产物”。
恩格斯在分析人类社会历史上的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三大阶级都有其特殊的道德观时,得出以下结论:从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来看——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他们获得了自己的伦理观念。
”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也不例外,它产生于春秋末年。
在继承和发展前人行政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一、行政伦理的本质是父权制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继承了西周政治制度中血缘关系的基本观念,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宗法伦理。
它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利益,以孝道为根本,维护着亲族和尊重的等级制度。
在季康子问政与孔子的对话中,季康子问道:“让人民恭敬、忠诚、劝导如何?”不能,则劝。
”(《卫政》)季康子问:我要使人尊重我,忠于我,互相鼓励,愿意为善,我该怎么办?孔子说:你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我,人民,人民会尊重你。
你孝敬父母,你主张人民孝敬父母,如果你爱你的儿子,像儿子一样爱人民,他们会忠于你。
如果你选拔和任命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人们就会互相鼓励,愿意为人做好事。
可见孔子视“孝”为以忠于国家为前提,从而将维护统治秩序和家庭秩序统一到维护宗法秩序。
和妇女,以及人类的伟大。
”“礼记·祭义usness”曾说:“让爱从自己开始,教人和谐也;《礼记·曲礼》亦载:“夫与礼,故亲疏关系定,猜疑解。
异同也分明。
”可见仁为契约,礼不同。
用仁来统一内部,用礼来区分子孙、长辈和孩子、长辈和晚辈。
孔子倡导血缘相连的宗法思想思想的体现。
孔子的仁思想遵循“知亲有本,爱有异”的原则,仁首先要爱“亲”。
“因为你不失去亲人,你也可以成为祖宗。
”(《雪儿》) 只有亲近的人,才能得到尊重和可靠;“君子孝亲,民兴博”),唯有爱“亲”,才能在民间弘扬仁爱。
可见,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中“仁”的功能目标是维护宗法等级,强调上下要分明,老少要有序,防止“罪孽深重”。
孔子的管理思想
3、经济管理
• 节省财力 • 减少赋税 • 多给人民好处 • 减少人民的无偿劳动 • 使人民富裕起来 • 财富分配要均衡
4、人才管理 、
• • • • • 人才重要 举贤才 重用贤才的原则 选拔人才的原则 考察选拔人才的方法
4-1)人才重要 )
•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 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 为政在人。” “尊贤为大” —
4-3)重用贤才的原则 )
•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 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 错诸直则民不服。” —为政 • 樊迟……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 能使枉者直。” —颜渊源自4-4)选拔人才的原则 )
1)无求备于一人
•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 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 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 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 子路 •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 也?” —子罕 • 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 也。”
毛泽东对中庸的评价
“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 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 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 番。”。
——《毛泽东书信集》
四、孔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
•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 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 所而众星共之。”
4-5)考察选拔人才的办法
2)仔细考察 )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 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为政
3)大处着眼 )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卫灵公
4-5)考察选拔人才的办法
4)不要被舆论所左右 )
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总结
对孔子政治思想的总结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政治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和《孟子》等经典著作中,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儒家政治理念、人治政治、仁政理念和修身治国的原则。
下面将对孔子的政治思想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儒家政治理念:孔子强调“礼”和“德”对于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培养个人的德行和实践礼仪,可以达到社会秩序的和谐和人伦关系的完善。
他认为政治应该是基于道德、仁爱和道义的,而不是仅仅依靠法律、制度和武力。
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了政治治理的文化因素,将人们内在的美德和诚信视作治理的重要指标。
二、人治政治:孔子提出“君子治国,小人治狱”的理念。
他认为,君主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有德行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权力的行使者。
他主张君主应当以身作则,以理服人,通过自身的榜样影响和塑造人民的行为和品德。
孔子对君主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君主应当尽心尽力地为民众谋求福祉,负责任地治理国家,以保证人民的安全、幸福和繁荣。
三、仁政理念: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理念。
他认为仁是治理国家的最高道德准则。
孔子认为仁政是以仁爱为核心,尊重人性,推动社会和谐的政治模式。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仁德,以仁义为基础,以仁爱为动力,以亲和、谦卑、恩慈的态度去治理国家和处理政治事务。
他相信,通过仁政可以让人民获得幸福和满意,同时也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修身治国原则:孔子的政治思想强调了个人修身与治国的关系。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应该注重自身的修养和品德的培养,通过改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举止,才能影响改造社会和推动政治的进步。
孔子倡导个人要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道德的自我反省和自我约束。
他认为一个君主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君子”,以榜样的力量去感召人民,使人民模仿和学习。
总结来说,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以道德为纲,以人为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发展。
简析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
简析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涵盖了许多领域。
其中,他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被认为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为成熟和完备的一部分。
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政治哲学、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
在政治哲学方面,孔子主张用仁、义、礼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一个政治家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便能够为人民谋福利,保证社会安定和繁荣。
他强调只有通过教育,人们才能领悟到乐于助人、忠诚正直、勤政廉洁、公正守法等基本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学以致用”和“尊师重道”。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能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他也重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认为老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源泉。
在道德建设方面,孔子认为个人和国家的道德建设是相互关联的。
他主张通过教育、培训和监督来推动道德规范的普及和强化,使所有人都能遵守公共道德原则。
文化传承方面,孔子的思想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他主张通过教育和文化宣传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使人们感受到它的伟大和深刻的内涵。
综上所述,孔子的行政伦理思想体系是建立在其政治哲学、教育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传承之上的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它表达了孔子对于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影响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遗产。
SWOT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战略分析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方向。
以下我们将使用SWOT分析法对某家餐厅进行简单分析。
优势(Strengths):1. 优质食材:餐厅采用优质的食材,保证了食品的口感和营养。
2. 优良服务:餐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维护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3. 便利位置:餐厅位置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顾客。
劣势(Weaknesses):1. 价格偏高:餐厅的价格相对较高,导致一部分消费者难以接受。
孔子的管理思想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人文立法、国民政治、军事战略、人才择用、治学为师等方面。
人文管理思想包括以礼治国的管理目标,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军事管理思想包括加强战争准备,重视谋略战术;人才管理思想包括重视人才考核,加强人才素质:教育管理思想包括治学思想,为师之道,教育智慧等。
关键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需求分析在儒家中有四部经典之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论语》是记录孔夫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孔夫子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都记录在其中。
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人叫赵普,他是扶佐宋太祖赵匡胤取得政权并治理国家的一代名相。
史传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只用半部《论语》就把天下治理得一派升平景象了。
《论语》这部典籍里确实包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值得后人去思考和借鉴。
我们对孔夫子管理思想的概述主要就以这本著作为依据。
孔夫子的管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崇尚和的理念“和”就是和谐统一。
相互差异的事物组织在一起,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就是“和”。
我们的故宫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从大殿的名称当中我们即可以看到古代的国家管理者们对“和”的追求和向往。
孔夫子主张“和为贵”,明确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为政》),“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
孟子进一步明确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孙丑》)。
把“人和”的理念推到管理准则的最高位置上。
那么如何实现这种“和”的理念呢,在方法论上孔夫子又提出了“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并非是我们贯常讲的老好人主义。
关键的理解这个“庸”字上,我们所持的语义系统里,“庸”代表的是平庸无能,没有作为。
但孔夫子在提出中庸之道里,“庸”字却是另一种解释。
在儒家经典“中庸”一书中,开篇就解释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所以庸是一种状态,一种不走极端符合外在情势和内在规律的状态。
孔子的管理思想境界
孔子的管理思想境界时间:2010-08-30 09:56:58 文章来源:中国总裁培训网从世界范围看,上个世纪初,美国现代管理推动美国经济强劲增长,至七十年出现问题,而到七十年代,日本溶合美式与儒家学说而成的日本式“太和”管理扶摇直上,占了上风,据专家们预测,到21世纪50年代,中国式的管理将突显威力,成为那时管理的主流。
因此,我们今天开始研究孔子的儒学管理,正当其时,顺天应物。
孔子管理思想的重要来源是周代以前的文物典章制度,所谓“尧舜禹汤文武周文之治,集于孔子。
”这说明孔子之思想代表了中国圣王之治,代表了中国最经典的管理思想,孔子本人在社会生活中也担任过很多管理职位,如委吏、司职吏、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摄相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管理职务。
他的门徒中也有不少人出任各级官吏,这就使得他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基础的支撑,是一部非常难得的管理宝库。
我们只要对这一思想宝库进行一下疏理便可看到,孔子儒家管理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以“人”为中心,讲“修身治国平天下”,讲“修已安人”,讲“为政以德”,讲“正己正人”,并在管理的载体、目的、手段、途径等方面提出了即使到今天看来仍是我们现代管理者无法超越的思想境界。
在管理载体方面,孔子管理思想的中心概念是“仁”。
“仁,亲也,从人以二”,即“仁”是“二人”的复合,这里孔子实际上是把人以及人际关系作为自己的理论的出发点,管理就是在于搞清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孔子眼里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前提是理解人性(善恶)。
管理的方式是“人治”,管理的关键是“择人”“得人”,管理的组织原则是“人伦”,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安人”——总之,一切都离不开“人”。
在管理的手段方面,孔子强调“为政以德”,主张用道德教化的手段感化百姓,从而达到治理的目的。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在他看来,用道德教化感动人心,要比一味地采用惩罚的管理手段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孔子的管理思想
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的管理思想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它的基础是仁,核心是道德教化,手段是德治、法治和礼治的结合,特点是重视人才,原则是中庸,最高的标准是无为而治,目的是创造和谐的社会。
孔子管理思想的基础孔子管理思想的基础就是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按照孔子的解释就是爱人。
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在管理中重视人的作用,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进行人性化管理。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他人。
处理任何事情,首先以自己的感受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孔子又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自立于世也要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通达荣耀也要帮助别人通达荣耀。
孔子的这种观点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对他人的关怀,替他人着想,为他人谋利,不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该具有这种情怀,不论是管理还是经营都应该遵守这样的原则。
孔子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管理思想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国家管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人才管理、教育管理、军事管理等很多方面。
国家管理孔子爱人的思想表现在政治上也就是在国家管理上就是要进行德治,推行仁政,实行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和以礼治国三结合。
孔子提倡以德治国,主张依据道德来处理政事,进而形成了系统的以德治国的思想。
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这段话最能反映孔子的德治思想和行政管理思想。
管理国家如果只用政令来引导,用刑罚来整顿,老百姓即使能免于犯罪但不会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引导,用礼教来整顿,老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够诚心归服。
用道德引导,用礼教整顿,这既是孔子行政管理思想的核心,也是孔子整个管理思想的核心。
孔子的管理思想是为他的政治思想服务的,所以孔子非常重视用道德进行管理,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
孔子主张德治,提倡进行教化,反对严刑峻法,但他并不否定刑罚,德治与刑罚是治国的两手,两手都要用,要交替使用。
孔子管理思想的总结
孔子管理思想的总结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名字叫做杨和(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
他的学说被后世尊奉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及东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管理思想是其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道德伦理、政治治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管理原则。
下面将对孔子管理思想进行全面的总结。
孔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道德为基础。
孔子非常重视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一个管理者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众人的楷模和榜样。
他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管理理念,强调个人修养对于管理者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管理者应该以诚实、忠诚、谦逊和正直的品质来示范给他人,建立起正当的权威和领导力。
孔子的管理思想还强调“君子之交淡如水”,即管理者应该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主张以诚相待、互相尊重、并通过真诚、率直和善意的沟通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孔子提出了“五个人”的原则,即与智慧、仁爱、勇敢、忠诚和诚实守信的人交朋友,避免与愚蠢、恶毒、懦弱、背信弃义的人接触。
他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协作精神,并通过互相理解、协商和合作来达成共识和解决问题。
孔子管理思想还注重政治治理和道德领导。
他提出了“仁政”的理念,主张政治治理应该以仁爱为核心,服务人民的利益。
他认为政治是一种强烈的道德行为,管理者应该以德治国、以德办事。
孔子强调合法、公正和人性的治理原则,主张通过明理、公正和慈悲来影响他人,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他还主张探索适合于时代和国情的政治制度和管理模式,以实现政治的长治久安。
此外,孔子管理思想还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出了“教学相长、温故而知新”的理念。
他主张教育应该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自主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他还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注重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的灵活教学方法。
孔子反对机械、刻板的教育,主张启发式、开放性和探索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浅析对孔子儒学中政治思想的几点认识
浅析对孔⼦儒学中政治思想的⼏点认识2019-09-04摘要:孔⼦的儒学思想在但是的社会环境中是⼀种治国⽅略,孔⼦在其儒学思想中注⼊了很多治国主张以及政治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政治环境还是现代社会都具有⼀定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于传统儒学思想的创新和借鉴,也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对思想有着积极的启⽰作⽤。
对孔⼦儒学思想的认识和研究既要看到其积极正确的⼀⾯,同时也要看到该思想受到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孔⼦儒学;政治思想;认识孔⼦儒学产⽣的背景是顺应当时历史社会发展要求,在当时具有⼀定伦理思想以及治国学说,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
孔⼦的儒学思想经过多年发展在后期有所改变,对孔⼦儒学思想的认识应该结合当时孔⼦的思想以及后来演变的儒学思想,并将这种思想放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把握思想的内涵及本质精神,⽽不是过于拘泥在⼀些固定历史环境下形成的具体主张和结论。
⼀、孔⼦儒学思想的特质及其现代启⽰孔⼦的儒学思想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具有很强烈的时代印记的,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但是由于当时历史环境的约束,孔⼦的儒学思想中不免会有许多思想在当今看来具有落后性。
但是探索其思想精髓,还是对现代社会具有⼀定的现实其实和借鉴意义。
(⼀)孔⼦的儒学思想中具有现实批判精神孔⼦的儒学思想在形成初期⼗分侧重于社会制度的完善与和谐,也⼗分重视社会政治实践学说,孔⼦的儒家学说既参与到了现实政治中,但⼜与现实政治不能混为⼀谈,⽽是保持着强烈的批判精神,并且希望借助于道德⽅⾯的理想去转化为现实政治。
研究学家认为,在孔⼦儒学思想中反射出的众多批判性精神都是对当时封建社会的⼀种反抗,表达了⼈们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改⾰希望。
孔⼦思想中的批判精神是从⾼度的社会责任感出发,既包含了对现实社会⽣活中⼈性的负⾯因素和表现进⾏批判,也包含了对现存的政治体制和统治秩序的批判。
孔⼦思想中的批判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落后,它会⼀直存在影响着后世⼈们。
孔子管理思想浅析
孔子管理思想浅析
郭生纺
【期刊名称】《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年(卷),期】2008(0)12
【摘要】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其创立的儒学思想蕴含这深厚的管理思想。
其以人为本是管理实质,道德教化为管理手段,修己安人为管理过程,知人善用为管理艺术的管理思想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睿智,足以成为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资源。
【总页数】2页(P97-98)
【关键词】孔子;管理思想;现代意义
【作者】郭生纺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
【相关文献】
1.对孔子哲学管理思想的浅析 [J], 徐杨杨;李傲挺;
2.浅析老子和孔子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 [J], 欧敏
3.浅析孔子儒家思想与当前企业管理中的领导艺术 [J], 王恒
4.浅析孔子“仁爱五行”思想对班主任管理思想的启示 [J], 谭绍锋;
5.浅析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 [J], 李文韬;孙柏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孟昭武;邵传瑞
【期刊名称】《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1997()2
【总页数】5页(P74-78)
【关键词】行政管理思想;孔子;行政干部;为政者;行政管理工作;“重民”;领导干部;管理目标;心理素质;论语
【作者】孟昭武;邵传瑞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湘西民族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92
【相关文献】
1.孔子仁学思想在我国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现实意义研究 [J], 金维明
2.论先秦行政管理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J], 刘建梅
3.我们在新时代如何看待孔子和传统文化——再论孔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 郭齐家
4.《论语》管理思想探析之一仁者爱人和而不同——孔子重“和”管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J], 张更义
5.邓小平以制度规范政府行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想的现实意义 [J], 张书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孔子的行政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公共行政的借鉴意义
孔子的行政思想及其对我国当代公共行政的借鉴意义
南晗
【期刊名称】《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25)001
【摘要】孔子的行政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正名"理论中,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责任原则,规定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各自的责任;二是德治原则,主张执政者要为政以德;三是"教化原则",强调执政者要充分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来加强对社会的控制.在今天,孔子的这些行政思想对我国当代公共行政也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62-64)
【作者】南晗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035
【相关文献】
1.当代西方公共行政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J], 王湘军
2.浅析孔子的教育与经济的思想及对当代的借鉴意义 [J], 周毛毛;徐宁
3.孔子的"仁、义"观对培养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借鉴意义 [J], 杜崙
4.新公共行政思想简评及对我国的启示 [J], 郑姮
5.略论当代西方国家公共行政改革及其借鉴意义 [J], 黄新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续教育融合发展的保证。
做好学籍管理,一是确认身份后建立学籍档案,然后有权进入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的学习活动。
建立学籍数据库,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也是学习者的信息可靠和全面,便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二是实行学分制管理,由之前的学年学籍变成学分制学籍,使得学生在学习和考核后达到一定学分就可以毕业和颁发相关证书。
三是竞争机制的引进加强学籍管理,学籍上学分的评定可以克服之前的“混文凭”现象,严进严出,增强竞争意识,激励学生学习。
四是建立学籍管理的高素质队伍,学籍管理需要工作认真负责的高准确性。
因此促进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融合需要学籍管理方式的改变。
现代远程教育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分离,运用了现代网络技术的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所以扩大了教学规模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成人继续教育适应了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受教育者继续工作和高效生活提供了知识和技术支持,便于形成终身化学习体系。
那么现代远程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的融合,既利用了高新技术又提高了教育水平,这是未来教育和学习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1]方海文,常文英.构建开放课程平台服务现代远程教育[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3(1):80-89.[2]李珍.教师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定位和要求[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2):134-135.[3]刘文琦.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4(1):45-46.[4]覃川.美国成人继续教育及对我们的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1998,12(1):123-124.[5]高延龙,马勇.我国成人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继续教育研究,2002,31(1):78-79.责任编辑:王宝泉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理论体系不仅有着完整的教育思想,而且在我国历史上还第一次系统阐述了行政管理思想,虽历经两千五百多年,至今仍闪烁着睿智的光辉。
研究、探讨孔子行政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对于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各级各类公共管理者来说,都具有很强的现实借鉴意义。
一、孔子行政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内容非常丰富,笔者认为,大体可分为德政、仁政、勤政三个部分。
(一)“为政以德”的德政思想德政思想是孔子行政管理思想体系的核心。
孔子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故德者,政之始也”(《孔子家语·入官》)。
由此可见,德政思想在孔子心目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
孔子的德政思想大体上可从以下几点把握:首先,他强调以民为本。
这是孔子德政思想的重要内容。
他讲道“政之急者,莫大乎使民富且寿也”(《孔子家语·贤君》);“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他教导学生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论语·公冶长》)以上可以看出,孔子的施政原则就是不仅要严肃认真地处理国家事务,尊敬上司,恪守信用,节约用度,更重要的是,要使民不误农时,使人民得到实惠,富裕而长寿,充分体现了孔子重民、爱民、富民、养民、惠民、信民的民本思想。
其次,他主张加强吏治。
孔子非常重视行政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在选人、用人、培养人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见解。
他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意思是说,选拔正直的人,安浅析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李文韬孙柏瑛[摘要]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大体上可分为德政、仁政、勤政三部分。
文章阐述了孔子行政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从思想内容、逻辑体系、伦理特色、因事而宜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基本特点,指出了孔子行政管理思想对于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公共管理者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行政管理思想[作者简介]李文韬(1991-),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孙柏瑛(1963-),女,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研究方向: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北京100872)史论SHILUN36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史论SHILUN排的位置在邪恶的人之上,人民便服了;选拔邪恶的人,安排的位置在正直的人之上,人民就不服。
他将行政管理者的基本素质概括为“尊五美,屏四恶”。
他说:“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论语·尧曰》)。
什么是“五美”呢?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论语·尧曰》)。
什么是“四恶”呢?即:“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论语·尧曰》)。
可见,孔子对行政管理者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
第三,他倡导以身作则。
孔子提倡从政要正人先正己。
他说:“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孔子还感慨地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意思是如果端正了自己的品行,从政还有什么困难呢?自身不能端正,怎么使别人端正呢?(二)“爱人、礼制”的仁政思想仁政思想是孔子行政管理思想体系的主体。
仅在《论语》中,“仁”字就出现了109次之多。
孔子所说的“仁”,其意义非常宽泛,它包括了忠、恕、孝、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范畴。
在孔子看来,“仁”既是一种道德修养,也是一种行政准则。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仁”的含义:一是“爱人”。
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
笔者认为,这是孔子对“仁”最宽泛的解释。
“爱人”作为“仁”的内在修养,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对父母则是孝,对兄弟则是悌,对朋友则宽、信,对人民则恭、惠,对事业则敏、智,对国家则忠、勇等等,在《论语》中都能找到相应的阐述。
此外,孔子还告诫我们,实行仁政还要宽以待人、推己及人,要“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二是“礼制”。
颜渊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颜渊》)对于如何实现“仁”,孔子又进一步解释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孔子非常重视“礼”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他说“礼者,政之本也”(《孔子家语·哀公问政》);“百官得其礼,政事得其施”(《孔子家语·论礼》)。
这种“礼制”体现在行政上,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管理秩序;“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的管理效果。
可见,“爱人”和“礼制”,是孔子所倡导的“仁”的两个方面,“爱人”是仁的内在品德修养,“礼制”则是仁的外在规范要求,二者共同构成了孔子仁政观的主要内容。
(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的勤政思想勤政思想是孔子行政管理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工作态度上,孔子主张要“先之,劳之”“无倦”(《论语·子路》),即要带头去干,勤劳、不知疲倦地工作。
要“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论语·颜渊》),即在其位就要不松懈倦怠,工作要忠心诚实。
在工作方法上,要认真研究规律、遵循规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无欲速”“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要做到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要相互配合,不要越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的学生曾子也说:“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在工作纪律上,要廉洁自律,“无见小利”“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孔子的这些至理名言,至今仍应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二、孔子行政管理思想的基本特点特点一:思想内容完整。
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虽散见于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著作中,但仍不失其内容的完整性。
简而言之,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是以德政为核心,以仁政为主体,以勤政为基础,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方法的指导。
崇德、尚德、厚德、明德,力主推行德政,一直是孔子的追求。
但这种德政思想,是以“爱人”“礼制”为主要内容的仁政思想和以“先之,劳之”为主要内容的勤政思想作支撑的。
也就是说,德政是仁政、勤政的归纳与提高,仁政、勤政是德政的具体与展开。
从政者若将德政置于“北辰”这样的核心地位,就能很好地指导自己怎样去施行仁政和勤政;而做到了仁政和勤政,也就实现了德政的目标。
可见,德政、仁政、勤政三位一体,互为补充,从而形成了孔子内容完整的行政管理思想体系。
特点二:逻辑体系严密。
当我们仔细梳理孔子治国理政的言论时,不难发现,孔子总是倡导做事先做人,治国先治家;在孔子的行政理念中,始终贯穿着一条明显的逻辑路径,那就是修身、治人(管理人)、天下国家。
他说:“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能成天下国家者矣。
”(《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孔子的这一思想,被他的弟子们总结发展为儒家修身成长的“八阶段”,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
这是一条从实际出发,立足当下、放眼天下的求索之路和为政之道,它由眼前至遥远,由简单到复杂,既遵循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又体现了儒家学者由易而难、循序渐进、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也反映出孔子行政37中国成人教育CHINA ADULT EDUCATION管理思想严密的逻辑体系。
特点三:伦理特色鲜明。
孔子的行政管理思想重德、厚仁、尚勤,凸显了其鲜明的伦理特色。
在他看来,“孝、悌”等已不再是家务琐事的范畴,而是“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内容。
孔子的伦理政道,以下面的一段话颇具代表性。
孔子说“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即指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和怀诸侯。
他进一步阐述道:“夫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