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奇缘 殖民文化

合集下载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

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

中国比较文学 2002年第2期 (总第47期)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毛思慧 杨 思(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英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421)摘要:欧美民族中心主义与近几百年来的种族主义、历史偏见、性别歧视、殖民现实和文化霸权密切相关,要对它进行反思并进而思考我们新的文化价值取向,我们必须在展示欧美主流“知识形态”的内在矛盾之同时,在文化批评工作者中培植发展作为文化抵抗的阅读策略。

本文将批判地运用部分“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影片《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这一“历史人物”的重新想象,论述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等问题。

关键词:后殖民;种族;发声;文化挪用Abstract:The r eading of“foreign”texts is but a cr oss-cultur al event.This paper,while critically e mploying some contemporar y post-colonial fe minist theories fro m critics such as Edward Said and bell hooks,analyzes the Euro-centr ic and hegemonic re-imagination of Pocahontas in popular Disney film Pocahontaswith a focus on ethnic ity,articulation and cultural appr opriation.It calls for a mor e balanc ed albeit critical(re-)reading of Western cultural pr od-ucts in the post-colonial cultural context.Key words:post-colonial;ethnicity;ar tic ulation;appropriation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对“外国文本”真正意义上的阅读不仅仅是在两种语言文字所构建的空间里获得美感与快乐,而且也是一项复杂的跨文化的活动:是两个灵魂、两类意识、两种文化的对话。

还历史以真实——重新解读媒体影视《风中奇缘》

还历史以真实——重新解读媒体影视《风中奇缘》
份 引起 的 解 读 差 异
关键词 :后 殖 民;二 元对立 ;欧洲 中心论
U n e l gaH it r : i t r r tn oc ho a i s ntx v i n so y Ren e p e i gP a nt si Ch ne eCo e t i n
L U n I Da
【a ut f oeg a g a e , n b ies y Nig o5 2 , h j n , hn ) F c l o rinL n u g s Nig oUnv ri , n b 5 1 Z ei g C ia y F t 1 1 a
Ab ta tTh n e p e ai no o a o t si i e ec n e t— o eso yb t e n r c swi u a if co y e d n sr c : ei tr r tto fP c h n a n Ch n s o t x al v t r ew e a e t ho t s t a t r n i g a s mir r a c t r la d h so ia y h f Ch n s u in e .Th s e s y a p o c s P c h n a t osc l na ro s ul a n it rc lps c e o i e e a d e c s u i s a p r a he o a o t swi a p t oo il h
治 、经济 利益 以及 人 百态 的…些 冲突 。故事 刻画 的两个
对 立 的 群 体 矛 盾 冲 突 不 断 , 可 以 说 对 立 和 矛 盾 贯 穿 着 始 终 。 两 个 不 得 不 提 的 人 物 — — J h m t  ̄ P ch n a 代 on S ih oao ts

美国文学殖民地时期

美国文学殖民地时期

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 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是美 富兰克林 ) 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 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又 是科学家和实业家。他思路开阔, 是科学家和实业家。他思路开阔,不为他人所 算是美国启蒙运动,即理性时代的象征。 及,算是美国启蒙运动,即理性时代的象征。 他博览群书,对一切都寻根问底。 他博览群书,对一切都寻根问底。他相信仁慈 的上帝会允许每一个人自己去求得与自然的和 而不会强求人们去服从上帝的意者。这样, 谐,而不会强求人们去服从上帝的意者。这样, 富兰克林从思想上接受了当时的怀疑主义, 富兰克林从思想上接受了当时的怀疑主义,最 终站在了天赋人权而非神权的一边。 终站在了天赋人权而非神权的一边。
富兰克林与美国新闻事业
一、印刷始祖
二、报业先驱
三、广告鼻祖
四、杂志之父
依外国史学家观点,现代杂志发轫于欧美18世纪 的“历书”。这种包含丰富知识的工具书,又以 1732年本杰明·富兰克林用理查德·桑德斯的笔名, 在费城编写的《穷人理查德历书》(Poor Richard Almanac)最具代表性。 他把历书的受众定位在“很少买其它书籍的普通 老百姓”身上,并从此完成了历书的知识性、资 料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的转向,将历书的发展推 向一个新时期。
《穷理查年鉴》
此书由富兰克林于1932年以理查·桑德斯之名出 版的日记,此后一直持续出版了25年,统称为 《可怜查理的日记》。又叫《穷查理历书》, 是一本箴言集,因为都是写在日历本上,所以 叫年鉴。 该年鉴中包括日历,天气,诗歌,谚语和天 文和占星等等,还偶尔包括数学演习,这些 格言通常带有节俭和礼貌的和玩世不恭。 从1732年到1758年,此书一直是北美13个殖民地的畅销书。对许 多读者来说,除了《圣经》他们只看富兰克林的年鉴,因为“穷 理查”教导人们勤奋工作、诚实守信,同时对事物持有健康的怀 疑态度。当时美国人正在摆脱过去的清规戒律,“穷理查”代表 了他们的精神特质,宣告了美国人共同的价值观。

探析《奇缘》中的女性成长之路 ——以《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为例

探析《奇缘》中的女性成长之路 ——以《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为例

探析《奇缘》中的女性成长之路——以《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为例摘要:《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是迪斯尼公司分别于1995年和2016年出品的两部经典影片,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本文基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这两部以女性为唯一真正主人公的女性英雄主义影片,反映了女性从被压迫,进而反抗并伴有自身意识的觉醒,最后得到自我成长的过程。

关键词:《风中奇缘》、《海洋奇缘》、女性主义、自我成长作为迪斯尼出品的“奇缘”系列影片,分别于1995年和2016年上映的《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不论是在当时和现在,都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

两部“奇缘”影片都以女性为第一主人公,都讲述了女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困难打击之后,最终得到成长并保护自己家园的故事,在很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先从片名说起,虽然这两部作品被翻译成《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看似与女性没什么关系,但其实这两部电影的英文片名是“Pocahontas ”(宝嘉康蒂)和“Moana”(莫阿娜),都直接采用了女主角的名字作为电影片名,足以展现出女性在这两部作品中不容动摇的地位。

其次是人物设定,在这两部迪斯尼影片中,两位女主人公都是有色人种,她们都皮肤黝黑,且身份都是部落酋长之女,这也暗示着她们终有一天要成为部落的首领,肩负起保护部落安全的责任。

而宝嘉康蒂和莫阿娜都不负众望,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家园和族人,成为了女英雄,同时也重新认识了自己,得到了自身的成长,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再次是情节设定,两位女主人公在成长道路上都有不可缺少的助力人物——始终倾听宝嘉康蒂困扰的柳树婆婆和坚定支持莫阿娜继续航海者使命的奶奶,这两位女性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她们都在女主人公快要放弃的时候激励她们继续坚持下去,帮助两位女主人公找寻到了真正的自我。

最后是海洋自然题材,两位女主人公都热爱海洋,热爱自然,作为生活简单,自给自足的土著人,她们与自然界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风中奇缘英语书书评

风中奇缘英语书书评

风中奇缘英语书书评《风中奇缘》("Pocahontas")是一部基于历史人物和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它讲述的是勇敢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和英国探险者约翰·史密斯之间的爱情故事。

这个故事深受大众喜爱,不仅因为它的浪漫和冒险元素,还因为它展示了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和解。

英文书评:"Pocahontas" is a captivating tale that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two vastly different worlds – the Native American tribe and the British colonizers. The story centers around Pocahontas, a free-spirited and curious young woman who defies tradition to follow her heart. Her love interest, John Smith, embodies the intrepid explorer archetype, though his character evolves throughout the narrative, revealing depth and a capacity for understanding.The animation by Disney is stunning, with lush landscapes and expressive character designs that bring the 17th century to life. The musical score enhances the emotional journey of the characters, adding layers of drama and enchantment.What makes "Pocahontas" particularly remarkable is its thematic exploration of courage, freedom,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ity. It subtly critiques colonialism while celebrating cultural diversity and mutual respect.However, some historical inaccuracies are worth noting. The film takes creative liberties with the actual events and people involved, which may be a point of contention for purists. Nonetheless, as a piece of entertainment aimed at a broad audience, "Pocahontas" succeeds in delivering an 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experience that transcends age and cultural barriers.Overall, "Pocahontas" is a timeless animated classic that continues to charm viewers with its blend of history, fantasy, romance, and adventure. It's a must-watch for those who appreciate animated films that offer more than just surface-level storytelling.。

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

浅析《风中奇缘》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第一次接触到《风中奇缘》是在英美国家文化的课堂上,看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并没有仔细的去体会它更深层次的内涵。

只是被影片中那种似真似假的朦胧的画面和似精灵般萦绕在耳边的歌声所吸引,看影片的时候有一种跟随着歌声一步步穿过朦胧的梦幻的纱布走向自然最深处的感觉。

在镜头的带领下去欣赏印第安人那种最原始、最淳朴的生活,那是一个没有勾心斗角、没有灯红酒绿、没有川流不息的车马、没有物欲横流的纯净世界;那是一个有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那里的人们热爱自然、勤劳耕作、自强不息、甚至空气中吹拂的风都是七彩的。

然而这样和睦宁静得近似童话般的生活却被来自英国的拓荒者打破了,那一声来源于现代冷兵器的枪声活生生地撕裂了美洲大陆上宁静的天空,惊恐、慌乱、愤怒、仇恨、战争随之像瘟疫一样在这片曾经祥和的土地上扩散开来……悲剧随之发生了,高刚死了,两军对峙在阳光普照的山坡上,气氛剑拔弩张。

而影片的设计者却让一场不切实际的爱情化解了这场危机,对峙的双方被他们的爱情感动了,纷纷放下了武器,而故事也开始由悲向喜转化。

我想这也是迪斯尼影片制作的一大特点:即赋予许多丑陋的、凶残的负面人物一颗易被感化的心,从而使悲剧在感化的作用下最大限度的缩小,直至结局向大团圆发展。

《风中奇缘》的结局是Pocahontas(宝嘉康蒂)选择留在家乡带领族人,John Smith 则受伤返回英国,虽然算不上是大团圆的结尾,但却是一种观众可以接受的完美结局。

《风中奇缘》是迪士尼第33部经典动画,于1995年推出,是迪士尼第一部由真实历史改编的长篇剧情动画片(虽然是由真实历史改编,但是在人物和情节上还是做了很多调整,也植入不少虚构的情节)。

影片描写了一个从欧洲来到这一片新大陆的白人青年,与当地印地安部落首领的女儿Pocahontas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贪婪凶横的总督,倔强的印地安武士,还有逗趣的浣熊、小啄木鸟和哈巴狗,可看性是很强的。

卡通的发展史

卡通的发展史

重点:什么是卡通?卡通起源于什么时候?它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1.1卡通的起源1.1.1什么是卡通?卡通,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

对于这个词的词源,有两种不同说法:其一是说它来自法语中的“carton”(图画);其二是说它源自意大利语中的“cartone”(纸板)。

1.1.2卡通的源头卡通的故事开始于十七世纪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这个人是个耶稣会的教士。

到了十七世纪末,由钟和斯桑(JohannesZahn)扩大装置,把许多玻璃画片放在旋转盘上,出现在墙上的是一种运动的幻觉。

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照射光源的影子戏,和魔术幻灯系列发明从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术虽然有别,却反映出东西方不同国度,对操纵光影相同的痴迷。

皮影戏在十七世纪,被引介到欧洲巡回演出,也曾经风靡了不少观众,其影像的清晰度和精致感,亦不亚于同时期的魔术幻灯。

1824年彼得罗杰(PeterRoget)出版的一本谈眼球构造的小书《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ofVisionwithRegardtoMovingObjects)。

书中提出了视觉暂留现象理论,加速了卡通和影视的发展进程。

1877年。

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爱米尔·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

1879年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卡通片。

1888年,爱米尔雷诺制成了“光学影碟机”,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卡通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馆公工演出,获得成功。

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卡通片的创始人。

1.1.3第一部卡通影片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TheHumorousphasesofFunnyFaces),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卡通影片。

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观后感这是一部罕见的不以大团圆结局收场的迪斯尼动画电影(不考虑第二部的情况下)。

电影以哥伦布登上美洲不久,英国入侵者来到美洲寻找黄金为背景,展现了一段以凄美爱情为主线的殖民历史,当然配以大量的美化,技术方面是迪斯尼的传统风格,我不予置评。

先讨论爱情。

“我愿与你相识也不愿独活百年”是这部影片的经典台词,就爱情来说,这个故事中男女主角的相遇与那些传统的童话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识并没什么不同,这句名言也基本可以用于任何一段爱情,只是宝嘉康蒂与约翰史密斯间人种,语言,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给这段爱情蒙上了一层悲剧的光辉(之前我一直在好奇宝嘉康蒂为什么会说英语的来着,据维基百科说,牧师亚历山大。

惠特克向她教授基督教义时提高了她的英语,但这个不作为研究重点)。

从整部电影的一开始我就感到了一种悲剧的前兆,他们之间的阻隔甚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世仇,他们代表了两个阶级,入侵者和被入侵者,或者说文明人和不开化土著。

他们是两种几乎尖锐对立的势力,结局注定有缘无份。

关于背景。

哥伦布发现(或入侵)美洲给美洲带来的究竟是幸还是不幸,这很难说,不同角度,答案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世界来说(文明史观),欧洲給美洲带去了文明,间接促成了现在繁华富裕的美洲。

而对于欧洲人来说,无疑是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库,这里有黄金白银还有各种独特的作物。

而对于印第安人来说,欧洲殖民者的入侵是一场灾难,印第安人遭受到了屠杀,并且曾经的土著居民由于入侵者带来的病毒而迅速减少,直到现在,他们的人数依然在这片本属于他们的大陆上所占无多。

可以肯定,如果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也必然会有其他人发现,这是历史的必然性。

关于其他。

这部电影的名字《风中奇缘》来源于柳树婆婆对宝嘉康蒂的那番话,让她听心的声音,随风的色彩去追寻人生真谛。

它也委婉地提醒了现代人一个事实,那就是开发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动物植物,山川河流万物有灵,人类不能对自然的无休止的破坏。

文化身份的自我追寻与建构——美国动画电影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文化身份的自我追寻与建构——美国动画电影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892016年第07期动画电影《风中奇缘》海报美国拍摄的动画电影旨在追求高额的商业价值并通过电影这种形式传播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而非给儿童观众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和对其进行启迪教育。

由于动画电影的观众多为儿童,所以在传播西方价值观时也更为隐秘,使得西方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根植于我国儿童幼小的心里。

因此,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从事中国本土文化的各类工作者要提高警惕,以批判的目光看待美国推出的动画电影里所隐蔽的西方文化,并积极发展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动画产业,宣传我国本土的文化,促进世界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

一、 在西方国家的视角下重塑“他者”形象(一)解读凝视与被凝视之间的关系在名为《规训和惩罚》的哲学著作中,提出了不同地位不同阶层的人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凝视与被凝视的相互关系,表现出对自身文化存在优越感的那些西方国家的哲学家面对异己文化时进行的凝视。

通过凝视异己文化来定位自身,然而被凝视方在权力压力下丧失话语权,所以,此种凝视是以自身所具有的价值观来对自我和他者之间关系进行界定的。

[1]而作为西方国家主流意识的后殖民意识正是以自我为文化中心,无视其他民族,并且在西方影视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迪士尼公司也是这种价值取向的忠实拥护者,这在影片《风中奇缘》中对“他者”形象进行塑造时可以明显看出,导演以西方文化价值观来对印第安人及其文化进行解读,凭借自身文化背景以及媒介方面的优势对“自我”形象和“他者”形象进行虚构。

(二)影片《风中奇缘》中他者形象的塑造在影片开头有这样一个场景——当公主询问探险家来此地的目的时,史密斯的回答居然是:我们来此地就是要帮助你们建造房子、修【作者简介】杨建道,男,河南郑州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方向研究。

文化身份的自我追寻与建构——美国动画电影的后殖民主义解读杨建道动画视阈Focus on Animated Movies建道路,明显透露出殖民者那种以文明传播者姿态自居的强势心理。

关于《风中奇缘》和《风中奇缘2伦敦之旅》的对比的研究

关于《风中奇缘》和《风中奇缘2伦敦之旅》的对比的研究

关于《风中奇缘》和《风中奇缘2伦敦之旅》的对比研究作者:仇云龙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1.Croix Rick De Pocahontas 1996(02)2.Edgerton Gary Jackson.Kathy Merlock Redesigning Pocahontas:Disney,the'white man's Indian',and the marketing of dreams 1996(02)3.Entremo John D Movie reviews -- Pocahontas directed by Mike Gabriel and Eric Goldberg 1995(03)4.Jameson Fredric 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 Narrative as a Socially Symbolic Act 19815.Jameson Fredric Signatures of the Visible 19926.Jameson Fredric The Cultural Turn Selected Writings on the Postmodern 19987.Jameson Fredric The Cultural Logic 20068.Mondloch Helen Rescue and redemption:The great debate over Pocahontas and John Smith 2002(09)9.Pocahontas Mike Gabriel,Eric Goldberg 199510.Tom Ellery.Bradley Raymond Pocahontas Ⅱ:Journey to a New World 199811.Said Edward W Orientalism 197912.Tarrell Awe.Agahe Portman.Roger D Herring Debunking the Pocahontas Paradox:The Need for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2001(02)13.Tremblay Gail Reflecting on Pocahontas 2002(02)14.Yang Limin Contemporary College English 200115.Yang Zhong Introducing Linguistics 200216.Zhu Gang Twentieth Century Western Critical Theories 200117.陈犀禾论影视批评的方法和类型[期刊论文]-当代电影 2002(4)18.陈晓云美国电影:话语霸权与意识形态神话 1998(02)19.丛郁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学批评--关于若干后殖民批评语汇的思考 1995(01)20.陈育新理解的寓言 1994(01)21.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王逢振快感:文化与政治 199822.高放迪斯尼动画电影的造型特征[期刊论文]-电影艺术 2001(3)23.侯斌英詹姆逊论大众文化[期刊论文]-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2)24.胡亚敏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期刊论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2)25.费斯克的生产性受众观--一种受众研究的新思路[期刊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26.林常青从野兽到英雄--记银幕上的印第安人 2001(10)27.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 200228.黎跃进后殖民理论及其意义[期刊论文]-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5)29.毛思慧.杨思种族、发声与文化挪用:从"后殖民"看电影《风中奇缘》对Pocahontas的想象[期刊论文]-中国比较文学 2002(2)30.邱惠林论美国印第安民族的衰落 1995(04)。

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

风中奇缘故事梗概:风中奇缘的女主角是一位印地安公主- Pocahontas(宝嘉康蒂),她的传奇一生在美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迪士尼将这位印第安公主的故事搬上大银幕,叙述她救了英国的探险家 John Smith(庄迈斯),并且化解了一场异族间的战争。

本片强调与自然界的融合以及族群间的尊重,结局也一改迪士尼过去快乐团圆的传统, Pocahontas 选择了留在家乡带领族人, John Smith 则受伤返回英国,留下了一个令人难以释怀的缺憾。

故事发生在新大陆被发现不久后,英国一批勇敢的开拓者在雷利夫总督和上尉庄麦斯的带领下来到了美洲新大陆,遇上了当地美丽的土著公主宝嘉康蒂。

庄麦斯被美丽的宝嘉康蒂深深吸引,庄麦斯向她解释了总督是为了黄金才来到这里,但他很乐意帮助当地的土著建设家园;宝嘉康蒂表示这里的人从来没有见过黄金。

这时庄麦斯得知雷利夫总督挖不到黄金,已经开始攻打当地的部落意图从他们手中夺取黄金。

他决定阻止这一切,化解白人和当地人之间的仇恨。

但是,回过头来,故事情节,人物刻画却深深让人失望,为什么?我们不是六岁的孩子,我也不相信迪斯尼的观众全都是小孩子;作为稍有常识的成年观众,要认同这样的情节设计是很难的,我估计这也是《风中奇缘》在中国不太能造势的原因之一,情节,还是情节。

在这部极力美化或者可以说否认殖民侵略历史的动画片里,首先表现出的是西方文化中强烈的文化中心论,这从梅尔吉布森那句“Savage”(直译可以理解为野人,或者蛮族),整个影片中总督倒是说了句实话,我们是为了金子,但是梅尔吉布森大哥配音的约翰就说的“大言不惭”了:“我们是来帮助你们开化的TO BE Civilized”.而且,影片充满了对印第安人的再误解,之所以说再误解,是因为是在找不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风中奇缘中对于当地人的刻画,刻意的描画,除了影片自始自终表现印第安人对于自然的强烈崇拜,再就是那棵会说话的神树了,印第安人的个性被完全塑造成好莱坞或者迪斯尼家的款式和风格,就连我们美丽的Pocahontas公主也拥有了完美的好莱坞的“尺码”。

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风中奇缘》的后殖民意识

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风中奇缘》的后殖民意识

美国迪士尼动画影片《风中奇缘》的后殖民意识作者:廖海红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18期《风中奇缘》的创作历时5年完成,影片在1995年上映,作为迪士尼的第33部动画长片也保持了其一贯的风格。

无论是这部动画电影中的动画形象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设定,都有着明显的迪士尼的童话风格,而其艺术方面的成就也让其获得广泛的好评和商业上的成功。

[1]该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是基于美国殖民者史密斯的经历拍摄而成,讲述了以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凭借着自己的善良和正义化解了一场民族战争的故事。

事实上本片中的印第安人形象、英国人探险家形象、英国殖民者形象都是掌握着话语霸权的国家基于本土文化的重新塑造,在人物的造型、情节设定背后都隐藏着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后殖民意识。

一、西方视域下“他者”形象的重新塑造(一)凝视与被凝视关系解读法国学者曾经在他的哲学著作《规训和惩罚》中产生了不同地位和阶层的人们凝视和被凝视的关系,体现着那些具有文化优越感的西方哲学家对异己文化的凝视。

通过对异己文化的凝视来确立自身的定位,而被凝视者是承受着一定的权力压力缺乏话语权的,因此,这种凝视是通过自身的价值观来界定自我和他者关系的。

而将自我作为文化中心,将其他民族置于边缘地带,也是西方主流社会中后殖民意识的主要体现,而占据重要地位的迪士尼公司自然也倡导这样的价值取向,这一点在《风中奇缘》中对“他者”形象的塑造,就有明显的体现,导演是从西方文化的视角来解读印第安人和他们的文化的,借助自己强大的文化背景和媒介优势实现了“自我”和“他者”形象的虚构和象征。

(二)《风中奇缘》他者形象呈现在影片一开始,就为我们呈现出了这样的场景——当公主问及探险家来到这里的目的时,史密斯居然答道:我们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帮助你们建立房子、道路,带着一个文明传播者的强势思维,这也显示着殖民者堂而皇之的殖民心理。

[2]影片中有意设置了一个回话说的“grandma willow”形象,是明显的印第安文化和智慧的象征。

风中奇缘百度百科_风中奇缘的观后感范文

风中奇缘百度百科_风中奇缘的观后感范文

风中奇缘观后感(一)迪士尼第33部经典动画《风中奇缘》不出自任何知名童话,它来源于美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是迪士尼第一部根据历史题材改编的动画片(虽然是由真实历史改编,但是在人物和情节上还是做了不少调整和植入不少虚构)。

获第68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最佳音乐/喜剧类原创配乐2项提名,并拿到这两个奖项。

《风中奇缘》的女主角是一位印第安美女,与迪士尼以往塑造的诸多经典美女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它的画风尤其是体此刻线条上有明显的特点,不是原先的流畅圆滑,而是故意的停顿转折,表现出一种棱角分明、刚毅坚韧之美。

背景画面也不是那种明亮轻盈的色调,而是偏阴郁密集,很像版画的感觉。

虽然动画比现实美化之后的宝嘉康蒂与庄迈斯的感情很浪漫唯美,但还是有着史实的惨淡,种族、侵略、战争、甚至牺牲(高刚的确死得好无辜),宝嘉康蒂选取了和她的族人在一齐,庄迈斯以前说我们不要说再见,他们最终却在无奈中说再见。

以前以为所有的童话都会有一个HE的结局(连小美人鱼都与王子在一齐过着幸福的生活),这部只是动画,到底不是童话。

《风中奇缘》中有两首歌曲超喜欢,一首就是主题曲ColorsOfTheWind(一度是本人的电话铃声),另一首则是IfINeverKnewYou,百听不厌。

开始还以为总督的小犬与《睡美人》中的黑猫一样冥顽不灵,没想到它倒是很懂得择善而从,对得起它那个小萌模样。

风中奇缘观后感(二)刚刚看完了电视剧风中奇缘,这不是一部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是很久以前就播过得了,我不怎样喜欢热播的电视剧,我是个怀旧的人,总喜欢回忆一些较老的东西,所有人都向前看了,而我却还抓着回忆。

看完整部剧,也仿佛成了女主,体验了一番生死离别,爱恨情仇。

剧中莘月本是一个大大咧咧,莽莽撞撞的姑娘,却在之后为了卫无忌而变得端庄大方,谨慎留意。

是啊,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个人然后对他死心塌地,为他改变所有。

要说他们怎样在一齐的,那可能是日久生情或是看清真心吧。

起初莘月在大漠遇见了卫无忌和九爷,当莘月落难建安的时候是九爷救了她,或许只是存有感激,对九爷不是爱吧。

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

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

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引言:西部电影是美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篇章,其独特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动作场面和深入人心的人物形象深受观众喜爱。

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不断发展,西部电影中也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民俗元素。

本文将探讨西部电影中新民俗元素的影像建构与表达,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

一、新民俗元素的引入西部电影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美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代表,常常以荒凉的大自然、英勇的牛仔和惊险的枪战为主要元素。

然而近年来,西部电影中新的民俗元素开始引入,使得影片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展现出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这些新元素主要包括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以及环境保护主题的关注等。

1.1 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传统的西部电影主要以白人牛仔和印第安人之间的冲突为故事核心,印第安人往往被描绘成野蛮、残忍的形象。

然而在新的西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印第安人角色的形象开始丰富多样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敌对势力,而是在探讨和白人社会的交流与和谐。

影片《风中奇缘》中,讲述了一位白人女子与印第安人男子之间的爱情故事,这种跨文化的爱情揭示了在西部开拓过程中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1.2 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西部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往往是英勇坚毅的牛仔形象,而女性角色往往被描绘成无声无息的背景,丧失了表达自我的能力。

然而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西部电影开始探讨和表达女性的力量和自主。

影片《野牛女战士》中,一个女性牛仔的形象被呈现出来,她不仅勇敢地与男性共同对抗邪恶势力,还在传统男权社会中保护女性的权益,这种性别平等观念的传播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

1.3 环境保护主题的关注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西部电影开始关注对大自然的保护和环境破坏的后果。

影片《血战钢锯岭》中,讲述了一个战争期间的真实故事,主人公为了保护山林而与敌对势力进行激烈战斗。

这种保护自然环境的情节,告诉我们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从冲突到和谐

从冲突到和谐

从冲突到和谐作者:李秀杰朱丽娟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21期【摘要】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由于历史和社会背景的不同,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语境或表达方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有些甚至是冲突的。

电影《风中奇缘》通过人物角色和可爱的动物形象这两个主要的平行线,体现了由冲突转向和谐的主题。

【关键词】冲突和谐主题《风中奇缘》《风中奇缘》(Pocahontas)是迪士尼第33部经典动画,于1995年推出。

影片描述了印第安人和英国拓荒者之间的冲突与暂时的和谐。

一批来自英国拓荒者到达了美洲大陆之后,打算不择手段地掠夺资源。

被侵略的印第安人为保护动物和他们热爱的自然而捍卫领地。

两个敌对阵营产生,冲突出现了。

女主角宝嘉康蒂面临改变一生的决定。

又必须避免两军冲突,在充满智慧的柳树婆婆帮助下,她学会了倾听自己心中的声音,并且随著风中的色彩去追寻人生的真谛。

电影《风中奇缘》很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这与其所映射出的社会意义是分不开的。

毫无疑问,影片主要通过人物形象的所思所为体现出了一种文化现象的转化,即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化。

人物形象和动物形象在促进转化的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英国的拓荒者有两位主要人物:一个名为拉特克利夫的总督,他既是一位肥头大耳,追求奢华生活,黄金痴迷之徒,也是一位极度憎恨印第安人,想把弗吉尼亚据为己有的野心家。

另一位是约翰史密斯。

一个身材高大,英俊潇洒的金发蓝眼睛男士,他四海为家、善于冒险和寻求金(钱),并经过思想洗涤后逐渐弃恶扬善。

拓荒者们乘坐一艘大帆船到达一片具有茂密植被和葱郁丛林的土地,那里植被离耸,瀑布雄伟,山脉崎岖蜿蜒,一片美丽的大自然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影片使观众尽情领略了异域的各种风情,并让观众流连忘返,为后来出现的冲突做了铺垫。

在那里船员们修建了城堡,并开始在附近的海滩狂热地挖掘黄金宝藏。

他们想把任何东西都作为自己的财产。

与此相反,美丽的印第安公主宝嘉康蒂颂扬团结、和谐、一致。

她勇敢、美丽、热爱生命,自由和大自然。

风中奇缘迪士尼中的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风中奇缘迪士尼中的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

风中奇缘迪士尼中的关于文化冲突的思考《风中奇缘》当属于最著名的呼吁和平的环保主义的动画之一。

影片情节不难解读:一群英国拓荒者意图在北美洲一印第安原住民部落的土地上开采金矿,从而引发了双方的冲突,但这场冲突却被印第安公主与英国水兵之间超越世俗的爱情所化解。

这部电影不仅让世人一睹第一位迪士尼印第安公主的绝代风华,更让人在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和令人神往的爱情童话中陷入人对于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重要议题的深思之中。

《风中奇缘》是白种人与印地安人(有色人种)的爱情,这实际上已是对西部片中白人至上论的挑战,大异于西方社会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

而在《泰山》中,表现的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女子同“野人”的爱情,这个“野人”泰山尽管人品高尚,勇敢善良,但是毕竟在习性上已属于猩猩一类,类同原始人,是“前人类”,这样悬殊的身份实际上构成了故事冲突的基础。

在《小美人鱼》中,神经喜剧中两个地位悬殊的社会阶层的设置完全变成了处在食物链上的两个阶层。

本片中人被水族称为食鱼者,被川顿鱼王严令禁止接触。

但不幸的是,情窦初开的小人鱼爱弥儿救了人类的王子,并且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

这个人和海洋生物的矛盾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几乎没法调和。

但是正象造梦的神经喜剧惯常的结局一样,这两个阶层最终实现了融合,爱弥儿得到人类的身份,和王子结合。

我认为,迪斯尼爱情喜剧作为商业片,它相当一部分影片在相爱者的身份设置上不但社会地位悬殊,有些甚至是很“离谱的”,实际上已经挑战了人类的道德底线,但是却没有引起观众的愤怒和不适,相反观众却被这些奇思妙想所折服,原因是它极为巧妙的规避了这种风险,那就是使这些非人类具有高尚的人品,观众甚至可以忽略其外在的形象,视为同类,最终,这些“异类”回归了人类社会,获得了人类的身份。

小美人鱼最终变成了拥有双腿的美女,野兽也经贝尔一吻变回了王子,而泰山本身就被塑造成了一个人类英雄。

在一定程度上,迪斯尼爱情喜剧片的表层可以说已超越了美国人人平等的观念而达到了众生平等的思想境界,这种浪漫化的处理体现了美国熔炉文化兼容开放的特征。

还历史以真实——重新解读媒体影视《风中奇缘》

还历史以真实——重新解读媒体影视《风中奇缘》

还历史以真实——重新解读媒体影视《风中奇缘》
柳旦
【期刊名称】《中国西部科技》
【年(卷),期】2008(007)025
【摘要】迪斯尼影视<风中奇缘>记录了早期西方殖民者的探险史,剖析两个对立群体的心理特征,本文受后殖民理论和文化研究启发,提出<风中奇缘>不是一部爱情剧,而是具有凝重历史感的文化身份讨论,同时也探讨了不同文化身份引起的解读差异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柳旦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影像中的历史人物的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以影视中的成吉思汗形象为例 [J], 钱淑芳
2.《武则天秘史》影评:从历史真实到影视真实 [J], 张祖群
3.《风中奇缘》和《海洋奇缘》中女性的觉醒成长 [J], 赵丽
4.八百壮士——何为历史真实,何为影视真实? [J], 张祖群
5.影视媒体中跨学科生物教学资源的应用——以《冰雪奇缘2》为例 [J], 张彤;吴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迪士尼公主

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迪士尼公主

人物历史上真实的迪士尼公主《风中奇缘》电影海报文丨张慧转自《青年参考》本文已取得授权,请勿擅自转载在迪士尼公主的行列中,《风中奇缘》的女主人公宝嘉康蒂是唯一实有其人的角色。

就像被多重解读的影片本身,400多年来,关于她真实人生的争论从未停歇。

2015年6月,迪士尼经典动画电影《风中奇缘》迎来了上映20周年纪念,片中女主角宝嘉康蒂的形象再度出现在专题报道中,唤起了许多人年少时的美好回忆。

影片演绎了宝嘉康蒂与英国探险家史密斯相爱,促成印第安部落与殖民者和解的故事。

以动画题材探讨种族关系的手法,也是《风中奇缘》至今为人津津乐道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风中奇缘》堪称迪士尼动画电影中的另类——主人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

男主角约翰·史密斯出版自传后400多年间,那位曾对他舍身相救的印第安公主无数次被绘画、书籍、舞台剧和影视作品关注,以至于被视为“好莱坞刻画的美洲印第安人的最佳代表”;在更多人看来,宝嘉康蒂不只属于印第安民族,更属于整个美国社会。

历史真相VS艺术加工翻开初版于17世纪早期的《约翰·史密斯上尉全集》,多数情节和主人公的名字一样平淡无奇,这反倒让作者踏上新大陆、结交印第安土著的经历更加夺人眼球。

根据历史记录,真实的宝嘉康蒂是一名讲阿尔冈琴语的印第安少女,出生在今天的弗吉尼亚州。

作为波瓦坦部落酋长最喜爱的女儿,她的名字在当地语言中的含义是“小俏皮”。

1607年前后,当英国移民沿着詹姆斯河设立定居点时,宝嘉康蒂只有十一二岁。

相比之下,《风中奇缘》(Pocahontas)虽以宝嘉康蒂命名,对她的生活背景却言之不详。

片中,从“自带鼓风机效果”的长发到露出肩膀的长裙,她的形象完全是艺术创作的产物,就连影片的核心情节——宝嘉康蒂救助史密斯,也时常要面对部分学者的质疑。

约翰·史密斯出版自传的时候,宝嘉康蒂已经去世,因此,无人能够验证书中的说辞:印第安人准备处决“白皮肤的不速之客”,千钧一发之际,宝嘉康蒂冲到史密斯身前护住他,说服父亲放过了这个远道而来的英国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张茜学号:21130219
班级:经济学二班
从《风中奇缘》看美国文化
在上节的中西文化比较课上,我们观看了《风中奇缘》这部电影,在观影时,我深深地被这部电影所吸引。

它有着精美的画面,有趣的情节,唯美的爱情故事,还有悦耳动听的音乐,当然还有关于英国在美洲的殖民侵略历史。

为了更深刻的了解电影本身和其背景故事,我课后也查阅了很多资料。

风中奇缘(Pocahontas)是迪士尼第33部经典动画,于1995年推出,是迪士尼第一部由真实历史改编的长篇剧情动画片。

它讲述了英国的一批探险家或者说是开拓者为了寻找黄金来到了维吉尼亚,其中的一个年轻英俊的勇士庄迈斯与当地的印第安酋长的女儿宝嘉康蒂相识、相爱。

但后来两个种族因为侵略土地黄金而爆发了战争。

两个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化解了战争。

故事虽然简明,但迪士尼通过其精湛的电影技术使得这个故事充满了意义。

那吸引了无数人的电影插曲《color of the wind》是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之一,歌曲旋律优美,歌声空灵,使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的魔力与魅力,歌词中写道:我游荡在江河山川/ 你却离我那么遥远/ 那天我们风中谋面/ 听到你的耳语/ 闻到你的阵阵芳涟…. 夏月蝉歌/ 默默的思念无尽无边/ 秋知落叶/ 渺茫愿望飘于天地之间/ 冬去春来/ 乾坤难辨的风中奇缘….自然与爱情的完美融合无法不使人们爱上这首歌。

这部电影其中的一大主题就是自然,它表现出了印第安人对自然
的强烈崇拜,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出这部影片对于印第安人的塑造过于刻意。

也指出这是一部极力美化或者可以说否认殖民侵略历史的动画片。

印第安人的个性被完全塑造成好莱坞或者迪斯尼家的款式和风格。

女主角的造型呈现的是美国人审美标准中的东方美女:又黑又大的眼睛、玫瑰花瓣似的嘴唇、随风飘荡的乌黑长发、肌肉若隐若现的健美身材。

影片不仅对主角的形象,而且对故事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加工,例如被侵略的印第安人是好人,英国侵略者自然是坏人。

好人中有一个脾气暴躁的,坏人中也有一个良心发现的回头是岸者。

好人代表着“保护自然、保护动物”等时髦思想,坏人代表着不择手段、掠夺资源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弊端。

两个敌对阵营不可思议地产生一对恋人,他们用爱情来对抗自己阵营里的冥顽不灵分子。

可是问题就在于,公主宝嘉康蒂和殖民者庄迈斯的爱情能化解两个种族,或者说两种不同文化,殖民和反殖民之间的矛盾吗?影片编剧当然不会把谎话圆的完美,于是在经历过流血和牺牲之后,总督被当作矛盾制造的焦点五花大绑的送上遣回之路,而史密斯同志则光荣负伤,可是你们牺牲了一个勇士,我们损失了一个总督,就算是扯平了?相反,也许是编剧实在没有办法为这个历史公案做一个近似童话(那是违背历史的)却又可以接受的结局,于是只有安排史密斯为保护酋长而奄奄一息,乘船回国。

公主宝嘉康蒂在山顶,用当地手势默默目送心上人缓缓远去……
也许我们不能苛求迪斯尼像日本一样面对真实的历史,但是很遗憾的,《风中奇缘》的故事情节对于殖民侵略的历史过于美化,实在
不敢让人恭维,如果我们是天真的儿童,那也许会为这一场冲破种族界限,文化的隔阂以及历史的残酷选择在一起的刻骨铭心的爱情落下一个虽然心碎但却难忘的结局,但是历史不是这样,事实也不是这样。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美国现在有多少印第安人以及有多少印第安人被欧洲移民这及美国政府军杀死,结果如下:
美国统计局的材料:现有在美国本土加上阿拉斯加共有410万印第安人,数字没有告诉多少在本土,多少在阿拉斯加。

这个数字是在2010年人口普查时的数字,不是1890年的数字。

至于美国政府军杀死了多少印第安人,数字大多语焉不详,么没有定论。

最少的说一百万,最多的说是原来北美有五千万到一亿印第安人,然而在欧洲移民者的屠杀之后,只剩下二十万。

当然,也有人声称,很多印第安人死于欧洲移民者带来的“新的”传染病,如天花。

而印第安人没有免疫力因而死亡。

我采用一个比较常被引用的数字,原来北美印第安人的数目大约在三千万,在遭到大规模人口灭绝后,大约人数在三十万。

也就是说死亡90%。

最开始美国的感恩节是感谢印第安人给欧洲移民赠送食物,现在已经抛弃不用。

现在的说法是感谢上帝给新移民食物,例如火鸡等。

美国最早的历史书上面记载着五月花上面的第一批移民中有若干囚犯,现在已经没有了。

美国的历史看来也会随着时代不断改变。

现在美国中学的教科书上完全没有屠杀印第安人以及贩卖黑奴的记载。

难道说,历史本来就是一个小姑娘,可以任人打扮而已。

如此的行为和日本篡改教科书的行为可以说是一摸一样,对此我们中国人是十分的愤怒和不满,因
为这一行为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对自己错误行为的掩盖或否认,更是对死去的人们的不尊重。

我想印第安人对于美国篡改教科书和中国人对于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愤怒心情是一样的吧。

无论怎样,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是那些犯了错的人首先应该要做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