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十四行集》总的主题正如集中《歌德》一诗所概括的那样,是 “死和变”,直指人的存在本身。在“千百个寂寞的集体”(《威尼斯》) 构成的世界中,生命并非单独存在,我们“像不同的河水/融成一片 大海”,而“那分歧的街道/又把我们吸回,/海水分成河水”(《我们 来到郊外》),又有可能“被映在一个辽远的天空,/给船夫或沙漠 里的行人/添了些新鲜的梦的养分”(《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 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构成了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 “我们的生命像那窗外的原野”,“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既有可能像驮马那样,“我们 走过无数山水,/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看这一队对驮马》), 又有可能是“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我们 站立在高高的山巅》)。生命似有情还无情,所以“过去”几乎“忘却”, “将来”也“隐约”。正因为如此,诗人在集中的第一篇诗作中就特别 指明人的现实境遇是“承受”(《我们准备着》)。
[1] 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雕虫纪历》(增订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wk.baidu.com
版,第15页。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这首诗的格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废名的诗禅作风。诗人黄 昏时分独处斗室,心思微茫,但个人的主体异常突出,以致 声色消退,背景化作苍茫的灰色,连敲门声也远在“一千重门 外”。然而,友人的到来打破了诗人主体与外界的分离,将其 拉入现实的时(“五点钟”)、空(“雪意”)之中。诗的主题在 于展现“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莫名情绪。值得 注意的是,诗中主、客体之间的差异还是清晰的,诗人后来的 诗作则大都隐匿了作为主体的个人。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卞之琳的诗以客观化的知性著称,其实多的是感性与智力的 交融,展现的是东方意境与西方哲理的完美结合。“我喝了一 口街上的朦胧”(《记录》)、“伸向黄昏的道路像一段灰心” (《归》)、“穿进了黄昏的寂寞”(《远行》)等诗句,既 描绘出一种朦胧曼妙而又深沉晦涩的氛围,也表现出了诗人 刹那的感悟、体会。诗人捕捉到的智慧的闪光,与宋诗对“理 趣”的追求有相似之处。
“中国新诗派”
抗战时期,除日据地区少数诗人如吴兴华、沈宝基、刘荣恩、南 星、路易士等较为分散的个体创作,大西南地区特别是昆明的西 南联大成了一个中心。除在重庆的陈敬容、唐祈、杭约赫,在昆
明的早期白话诗人朱自清、闻一多、卞之琳、冯至以及当时在西
南联大任教的英国著名的现代派文艺理论家兼诗人燕卜逊周围聚
合了一批新锐诗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王佐良、俞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中国新诗派主要接受的是欧美后期象征主义的影响。袁可嘉糅合 艾略特的“非个性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里尔克的“诗是经验”观 点和奥登的现代诗表现日常生活的理论等,继朱自清之后再度提 出了“新诗现代化”的口号,认为“现代诗歌是现实、象征、玄学的 新的综合传统”,而“现实表现于对当前世界人生的紧密把握,象 征表现于暗示含蓄,玄学则表现于敏感多思,感情、意志的强烈 结合及机智的不时流露”[1],“综合”在其中居于核心,它统摄现实、 象征与玄学三者,外在表现形式即为唐湜强调的“最清醒的意志
图5-2-4 《中国新诗》书影
抗战结束后,诗人们分散至各地,在上海的杭约 赫、陈敬容、唐湜、唐祈与后来加入的辛笛从左 翼主导的《诗创造》中分离出来,另办《中国新 诗》,与北方的穆旦等人联合起来,提倡“新诗 现代化”。这批诗人后来就被称为“中国新诗派”, 1980年代初,其中的九位代表诗人出版了合集 《九叶集》,所以他们也被称为“九叶诗人”。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卞之琳是上承新月派,下接中国新诗派的 一位过渡诗人。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卞之琳的白话新诗,最着力于“欧化”、“古化”或“化欧”、“化古”。[1] 他的许多诗作带有明显的古典诗词的意境。比较典型的作品是《距
离的组织》:
想独上高楼读一遍《罗马衰亡史》, 忽有罗马灭亡星出现在报上。 报纸落。地图开,因想起远人的嘱咐。 寄来的风景也暮色苍茫了。 (醒来天欲暮,无聊,一访友人吧。) 灰色的天。灰色的海。灰色的路。 哪儿了?我又不会向灯下验一把土。 忽听得一千重门外有自己的名字。 好累呵!我的盆舟没有人戏弄吗? 友人带来了雪意和五点钟。
其名称所揭,是一个“学校”,是一座研究学问、传授知识的最
高学府;但在另外却还有一重不为人们所见的隐潜意义,那就
是一个酝酿舆论、领导思想的政治中心。这一面虽然潜隐不露,
非能一望而知,但却是西南联大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若
弃此不顾,只谈上课讲学,那实在不能算是了解西南联大。
——张起钧:《西南联大纪要》,《学府纪闻:国立西 南联合大学》,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 司1981年版,第13页。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西南联大高原文艺社社员游海源寺合影(右三为穆旦)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西南联大蒙自南湖诗社合影(左四为穆旦)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中国新诗派处时代激变之际,自然不乏追求民主的渴望,而青 年人又是最容易幻灭的,所以他们初期的诗作也表现为打上社 会烙印的失望与迷茫。但在大学校园宽容、自由的氛围中,他 们更多以此为背景,怀着寻梦者的心态,继承冯至、卞之琳的 现代主义诗风,在广阔的生活里探求生命的本源与存在的意义。 这正如郑敏《鹰》一诗所描摹的那只“飞离并不是舍弃”的鹰:
铭传、杨周翰、赵瑞蕻,等等。这些年轻的诗人组织起“南湖诗社” (后改为“高原社”)、“冬青社”、“新诗社”等文学社团,以昆明《文 聚》杂志和香港《大公报》“星期文艺副刊”为阵地,和他们的师长 共同组成了“西南联大诗人群”。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西南联大便具备了双重意义。一个是表面的意义,那当然就如
他只是更深更深地 在思虑里回旋, 只是更静更静地 用敏锐的眼睛搜寻。
而“当他决定了他的方向,/你看他毅然地带着渴望/从高空中矫 捷下降”。结果也或如唐祁所期待的那样:“沉思里:/他们向我 走来。”(《严肃的时辰》)
第十六课中国新诗派九叶诗人
“西南联大诗人群”这样的学院现代派的出现,一 方面得益于高等院校自由的精神氛围、开放的文 化视野,另一方面也是对抗战时期诗歌大众化思 潮的反动,更是对此前现代派诗歌实践偏差的反 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