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高二上学期文科期末考试卷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高二语文期末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语文期末试卷练习中不断积累。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 (阅读题,共57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

“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

“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

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和回忆可靠吗?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

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任何当事人都不可能知道历史的全貌,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

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

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旁观者呢?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吗?有时候恰恰是当事者清旁观者迷。

因为当事者知道事件的真相,知道事件的全过程。

旁观者只凭自己的见闻了解历史事件,而获得见闻的五官常常会欺骗我们。

并非所有眼见都是真实,并非所有耳闻都是真实。

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没有选择的历史记录是不存在的。

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历史文献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

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有答案)

人教版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本试卷共22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建筑的“文法”梁思成一个民族的建筑有它自己的构造规则或组合方式,如同语言的“文法”。

中国建筑就具有特殊的“文法”。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了木料之后逐渐了解了木料的特长,创始了骨架结构初步方法——中国系统的“梁架”。

这以后他们发现了木料性能上的弱点。

当水平的梁枋将重量转移到垂直的立柱时,在交接的地方会产生极强的剪力,那里梁就容易折断。

于是他们用许多斗形木块的“斗”和臂形短木的“拱”,将上面的梁枋托住,使它们的重量一层一层递减集中到柱头上来。

梁柱间过渡部分的结构减少了剪力,消除了梁折断的危机。

这是一种“文法”,而斗、拱、梁、枋、椽、檩、楹柱、棂窗等,就是主要的“语汇”了。

斗和拱组合而成的组合物,近代叫做“斗拱”。

至迟在春秋时代,斗拱已很普遍地应用。

它不仅可以承托梁枋,而且可以承托出檐,增加檐向外挑出的宽度。

《孟子》里就有“榱题数尺”之句,意思说檐头出去之远。

这种结构同时也成为梁间檐下极美的装饰。

可能在唐以前,斗拱本身各部已有标准的比例尺度,但要到宋代,我们才确实知道斗拱结构各种标准的规定。

全座建筑物中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都以一个拱的宽度作度量单位,以它的倍数或分数来计算。

宋时把每一构材的做法,把天然材料修整加工到什么程度的曲线,榫卯如何衔接等都规格化了,形成了类似“文法”的规矩。

中国建筑的“文法”还包括关于砖石、墙壁、门窗、油饰、屋瓦等方面,称做“石作做法”“小木作做法”“彩画作做法”和“瓦作做法”等。

屋顶属于“瓦作做法”。

它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最重要、庄严无比、美丽无比的一部分。

瓦坡的曲面,翼状翘起的檐角,檐前部的“飞椽”和承托出檐的斗拱,给予中国建筑以特殊风格和无比可拟的杰出姿态,这都是内中木构使然,因为坡的曲面和檐的曲线,都是由于结构中的“举架法”的逐渐垒进升高而成。

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上)期末测试 语文卷答案

高级中学高二年级(上)期末测试 语文卷答案

高三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B(“……,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2.C(没有使用对比论证)3.D(论述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与史学无关)4.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

(每处2分,意思答对即可)5.①材料—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研究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

(是什么)(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6.D(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并没有完全意识到养蚕人家被毁是真正的战争,他们之所以去做沙堡是因为他们认为“军团参谋部”已经被他们摧毁,战争已经结束了)7.A(小说没有在虚构和真实之间游走,是战争在“孩子的游戏间”和“真实之间”游走)8.①表层含义是指乔瓦尼诺和赛来内拉玩战争游戏,玩得愉快时,因为碰到真正的战争而不得不中断。

(3分)②深层含义是指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在儿童眼里也像游戏一样,并且终究会结束。

(3分)9.①小说不断地在孩子们的战争游戏和真实的战争之间摆动,更多的笔墨用于渲染孩子们的真正游戏,弱化真实的战争场面,使得文章似乎游离战争,远离现实。

②小说更多地以孩子的视角来看待真正的战争--人物滑稽、无能、随意,也以孩子有限的知识认知来看待战争——炸完师和参谋部一切就结束了,来解构战争,消解了战争的严肃性,表现战争的虚无性。

③作家正是以文学的笔法畸轻畸重,旁逸斜出,来揭示战争的本质,体现了反战的主旨。

(每点2分)10.A[(原文标点)时丁晋公从真宗巡幸,礼成,诏赐辅臣玉带。

时辅臣八人,行在祗候库止有七带,尚衣有带,谓之‘比玉’,价直数百万,上欲以足其数。

]11.B(近侍是指接近并随侍帝王左右的人,他们对帝王的影响也很大,这些都还是正确的,但又说他们“职位很高”,是不准确的。

虽然这些近侍有些时候对帝王影响大,甚至有不小的实权,但历代政权为了防止他们胡作非为,都要限制他们的职位,否则将会影响政权的稳定)12.C(“因为丁谓根本没有跟随皇帝出行过”与原文不符)13.(1)寇莱公退下来就在行府召见王钦若,把皇上的意思告诉他,授予他令符让他前往(2)丁晋公心中想要这个比玉,但他的地位在七人之下,估计自己一定得不到。

20XX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XX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20XX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卷Ⅰ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习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习题。

丁忧与守制古代作品中,时有关于某官丁忧、某官守制的记述,如《儒林外史》第四回:“先母见背,遵制丁忧”,《寓圃杂记》:“成化初,(陈)缉熙守制于家”,等等。

什么是“丁忧”呢?《尔雅释诂》:“丁,当也。

”《日知录期功丧去官》注:“古人凡丧皆谓之忧。

”可知丁忧是值丧、居丧的意思。

丁忧一词源于《书经说命》:“王宅忧”。

王宅忧就是商王居父丧,宅忧就是丁忧。

古时候,不管是兄弟丧、姊妹丧,还是从父母丧、从兄弟丧,都可以称之为“忧”。

只是到了后来,丁忧才特指遭父母丧或承重祖父母丧(所谓承重,是指长房长孙)。

《日知录奔丧守制》上说:“《记》曰:奔丧者自齐衰(丧服)以下。

以是古人于期功之丧无有不奔者。

”“期”,指一年的丧服,可见古人遇有祖父母丧、伯叔父母丧、兄弟姊妹都要奔丧。

陶渊明《归去来辞》自序“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职”即是一例。

后来又将奔丧限制在期服(即一年的丧服)的范围之内。

至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才废除了期年奔丧的管理办法,认为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均为一年的丧服,如果都让奔丧守制,有的一个人连遭数丧,或者道路数千里,那就会导致居官日少,更易频繁,旷官废事,于是决定“今后除父母及祖父母承重者丁忧外,其余期服不许奔丧。

”自此以后,相沿成习,奔丧丁忧仅限于父母丧或陌生祖父母丧。

那什么是守制呢?所谓守制乃是指遵守居丧的管理办法,其主要内容是:一、一般人要谢绝应酬事务,做官的则要解除职务,在家守孝二十七个月(不计算闰月)。

官员隐匿亲丧,被认为是“大不孝”,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如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闰八月,滑州掌书记孟升因隐匿母丧被大理寺断为流刑,而明宗则认为“将复投荒,无如去世”,于是赐其自尽。

二、禁止婚娶。

丧中婚娶被认为违背礼制的。

《春秋》文公二年(前625年)冬记载:“公子遂入齐纳币。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人祭祖的历史十分悠久。

到目前为止,可以追溯到的最早的祭祀行为是由甲骨文中有关祖先祭祀的文字记载的,如“报”“又”“岁”等。

这些祭祀性文字表明祭祀是商王朝为了禳祓避祸、祈福求吉而举行的。

他们需要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虽然仅通过部分甲骨文文字无法了解当时祭祀的具体情况但至少可以得知殷人已经开始祭祀他们的祖先,并将祖先视为可祈福求助的神灵。

这和《说文解字》对“祭”的解释相吻合,“祭,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

祭字本意就是用手持肉,献给神灵,沟通神人关系。

到了周代,祭祖礼仪更增加了稳固国家统治和维持社会稳定的政治含义。

从社会结构上看,周代是典型的宗法社会。

周王自称天子,是“大宗”,同姓诸侯尊其为大宗子。

这种宗法关系直接体现在宗庙设置上。

即通过国家礼制严格限定不同身份群体的庙数差异,彰显他们的社会等级差异。

虽然周代创制的这种宗庙体制没有被后世延续,但祭祖的文化传统却经久不衰,成为后世维系家族人伦关系、巩固国家统治的重要凭据。

礼有仪有义,仪是外在表现形式,义是内在价值意蕴,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将孝道观念和祭祖礼仪完美结合起来的是汉代诸儒。

可以说汉儒对中国祭祖礼仪发展的历史贡献是重大的,他们找到了中国人重祭的本源——孝,并进行了深度的理论阐发和身体实践,使祭礼最终获得了自己的灵魂支撑。

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孝作为儒家主要的思想观念,成为汉王朝立国的重要思想根基,“导民以孝,则天下顺”。

汉朝通过优待孝子、不孝之罪入刑律、举孝廉、颁布养老令、推行三年丧制、诵读《孝经》等方式,将孝文化提升到稳固国家政治统治的高度。

同时,汉代统治者将孝道作为一种普世性价值观,着力推广到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逐渐形成了汉代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并逐步向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扩展的孝文化系统。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1)

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39分)一、基础知识(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黑体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伺(cì)候愀(qiǎo)然作色偏裨(bí)前合后偃(yǎn)B.提(dī)防敷衍塞(sè)责帐簿(pù) 提纲挈(qì)领C、寒伧 (chen) 掎角之势 (jǐ) 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D、粮囤 (tún) 称(chēng)心如意熨帖(yù) 有恃(shì)无恐2、下列四组词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租赁孤僻褴缕胁肩谄笑B.谬种撮和誊写挺而走险C.诡密丰韵袒护老态龙钟D.杜撰惦记玷辱恰如其分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B.谁知此身一翻,竟浑身颤了几颤,一颗心像被线穿着吊了几吊,牵肚挂肠....。

C.他平时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是咬文嚼字....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D.自由市场开放了,他又不投机倒把,卖一点农副产品,冠冕堂皇....。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咱们千方百计去找,找到了,不是大家都可以放心了吗?②钱文忠为在“百家讲坛”讲好“唐三藏西域记”,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③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学生时代就进行法制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A. 如果批阅只有/才B.如果披阅只有/才C. 万一批阅只要/就D.万一批阅只要/就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使用、销售、生产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B.优秀的现代小说,入情入理而又生动逼真地提供了一幅幅精彩的生活画面,成为引导读者认识社会和体验人生。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导语】如果把高中三年去挑战高考看作一次越野长跑的话,那么高中二年级是这个长跑的中段。

与起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鼓励、期待,与终点相比,它少了许多的掌声、加油声。

它是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这个时期形成的优势有实力。

无忧考网高二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学习路上,无忧考网为你加油!【一】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二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局部高二的学生往往在考试的时候空怀一大堆理论性的做题方法,却不知合理运用,想要考好语文,考前就要主动做试题练习,积累做题技巧。

下面是为大家的高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自身的调节功能中国诗歌之所以能历久而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有一种调节功能,其语言形式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

从四言到五言到七言,随着汉语的开展变化而不断形成新的节奏。

二二节奏的四言诗是诗歌的早期形式,随着《诗经》时代的完毕而趋于僵化。

此后的四言诗,如曹操《短歌行》那样的佳作实在不多。

中国诗歌主要的形式是二三节奏的五言和四三节奏的七言。

四言诗一句分成均等的两半,节奏呆板。

五七言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之中,节奏活泼。

所以五七言取代了四言而成为中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为七言没有继续加长,开展为九言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句诗七个音节已经到达读起来不至于呼吸急促的最大限度,加长到九言读起来呼吸急促。

这样的诗行不容易建立起来。

在音节变化的同时,格律也在逐渐严密化。

中国诗歌是从自由体(古诗)走向格律体(近体诗),但格律体确立之后自由体仍不,而是和格律体并存着,各有其特长。

就一个诗人来说固然有的擅长自由体,有的擅长格律体,但两方面的训练都是具备的。

在自由体与格律体之间始终没有分成派别。

它们互相补充各擅其能,共同促使中国诗歌的繁荣开展。

从深层考察,诗歌的开展乃是性情与声色两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从重性情到重声色,是中国诗歌史的第一个转变,这个转变发生在晋宋之际,详细地说是在陶谢之间。

这恰好也正是近体诗的各种技巧被自觉加以运用的时候。

明代的陆时雍说:“诗至于宋,古之终而律之始也。

体制一变,便觉声色俱开。

谢灵运鬼斧默运,其梓庆之鑢乎。

”详细地说,这个转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重写意转到重摹象,从启示性的语言转向写实性的语言。

《文心雕龙?明诗篇》说:“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在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的复习阶段,做好每一份语文期末试卷的练习是十分重要的。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二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清代词流派概述清代的词坛被誉为词林发展史上的一个“中兴时期”,这种说法并不意味着清词只是宋词的简单重复或再现,而是以一种经过了时代浸染和词自身蜕变之后的新发展。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词家辈出而又流派纷呈。

流派是指具有共同的或者相似的理论主张,以及相同或相似的创作风格的若干作家组成的一个团体或者群落,流派的产生是文学繁荣的标志。

清代词坛上的流派纷呈,是建立在对词这种文学样式的群体认同基础之上的,或者说到了清代,词才最终确立了自己与诗、文一样的独立地位,才真正从创作实践到理性认同都进入了成熟时期。

而地域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清代词坛的风格流派便呈现出一种很明显的地域性特征。

从明崇祯初年到清顺治朝的四十多年的时间,是以陈子龙、李雯等为领袖的云间词派盛行的时期,云间属于当时的松江府(今上海松江)。

这一派词人标举南唐、北宋词,称他们的创作是“皆境由情生,辞随意启,天机偶发,元音自成,繁促之中尚存高浑,斯为最盛也”(陈子龙《幽兰草•题词》)。

他们标榜天机自然的高浑境界,追求典雅婉妍的风格旨趣,但因纠缠于传统的“词为艳科”的观念之中,有意同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保持距离,所以创作实践与理论主张并非相一致。

虽然如此,云间词派还是开启了一个词风转变的历史时代。

另外,在明末清初的词坛上还有浙江嘉善地区的“柳州词派”,以及以王世祯为首的广陵词人群体,后者是清代第一次形成的大规模的词人流派。

从清顺治七年到康熙二十七年之间的四十多年,为阳羡词派活跃的时期。

这是清初另一个规模更大的词学流派,将陈维崧作为自己的宗主和领袖。

这一词学流派开始从观念上反拨“词为艳科”“小道”的传统偏见,在理论上主张崇情主意、不拘一格,把词提到与“经”“史”并驾齐驱的地位。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陈玉明先秦诸子百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要数儒、墨、道、法四家。

但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形成之后,它们的命运开始分化:儒家成了中华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法家虽在舆论上不大受好评,但实际上主宰了两千年来专制朝廷的庙堂政治;与法家相反,道家则占据了民间社会的广阔天地,成为幽人隐士的精神家园。

只有墨家,在刹那辉煌之后,无论是作为一种学说,还是作为一种组织,都烟消云散,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作为一个长期而普遍的历史事实,墨家的消亡大概也并非偶然的命运安排。

只是,原因是什么? 墨家与儒、道、法三家有一点差别,那就是它不仅有一套学说,还有自己的组织。

这方面它与晚起的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东汉以后传入中国的佛教相类似,胡适先生甚至直接把墨家视为一种宗教,所以我们不妨拿墨家与释道二教来作比较。

就外因看,百家既罢、儒术独尊的历史环境可能是墨家消亡的重要原因,但同样不能居庙堂之高的道教(个别时期除外)却没有像墨家一样消亡,反而在民间发扬光大,并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底层民俗文化。

除开外因,墨家消亡大概有其内在的因由:一个人要想成为墨家的忠实信徒,就必须有强烈的牺牲精神和献身精神,必须能忍受生活上的艰苦,必须怀有对众人的博爱之心,而不能讲私人感情……墨家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

相比之下,做道教门徒似乎要幸福得多。

道教的修行目标不是来世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今世就要长生不老,成为仙人。

所以,道教,尤其是历史悠久的正一道,并没有太多禁欲方面的规定。

为什么墨家、佛教同样主张禁欲,而两者命运迥异 ?这可以从两者的不同之处找到答案:墨家只是一种世俗学说,而佛教是一种出世的宗教。

作为出世的宗教,佛教能为信徒提供一套灵魂救赎的法门,让他们在禁欲的同时能享受心灵的满足,从而把所有的苦难都视为通往幸福彼岸的舟筏。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象”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美学的代表人物朱光潜就吸收了中国传统美学关于“意象”的思想,提出了“美感的世界绝粹是意象世界”的观点。

不过,真正对中国传统意象美学的重视,将意象美学的建构作为中国当代美学的理论范式之一,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

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普遍存在的将“意象”看成是西方输入到中国的美学概念,并将它与英美意象主义诗歌创作联系起来的现点不一样,人们普遍意识到“意象”滋生的土壤在中国,意象美学亦属于地地道道的中华民族本土美学,以“意象”为核心的美学与文艺学体系的理论建构与研究也蓬勃开展起来。

意象美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同一的哲学背景下,是中国古代尚象重象思维的典型体现,是中国古代诗性文化精神的体现,中国美学也可以说就是充满想象力、充满诗意的意象思索体系。

以“意象”为本体的中国美学,根本不同于西方的实体论哲学与美学,它不是将美看作实体的属性,看成是外在于人的情感意识的实体性对象,而是看成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

“意象”所创造的世界不同于现实,它不是让人们满足于眼前、当下的东西,而是超越现实,走向高远的人生境界与审美追求。

中国诗歌艺术创造的本体即是意象。

中国古代诗学的许多重要范畴,如兴象、情景、虚实、比兴、气韵等,都直接指向了诗歌审美意象的创造。

中国书法艺术本质上也是一门意象创造的艺术,这种意象创造可以从书法形意结合、重视笔力气势和线的表现力,讲究留白以及在字势结构与点画形态的表现上充分体现出来。

另如中国的音乐、中国的舞蹈、中国的绘画、中国的建筑,它们都不像西方传统艺术那样,以形式和形象模拟为中心,而是以形写神,情景融合、虚实相生,体悟道的生命节奏,传达宇宙人生的生命与生气,所以在本质上也是一种意象创造的艺术。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满分19分,每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对于汉末的“清议”,刘勰从中吸取了重视人物操守的所谓“骨鲠”的观念。

对于魏晋的人物品藻。

他吸取了“骨”与人的气质、个性、才能相关的思想,并且直接把人物品藻中的“风骨”这个概念引入了文学理论。

但是,刘勰所赞赏追求的“风骨”不是魏晋玄学所追求的那种超脱玄远、不以俗务经怀的“风骨”,而是由《易传》而来的崇尚“刚健”的“骨”。

刘勰一反玄学的理想,把“刚健”与“风骨”结合起来,高扬了一种和魏晋玄学不同的审美理想。

这是他的“风骨”论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重大贡献。

刘勰所说的“风骨”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来看,极大地发扬了儒家美学所具有的积极入世的精神。

刘勰最为服膺的儒家思想,是荀学——《易传》这个分枝的思想。

也正是在这一分枝中。

儒家的入世精神得到了它可能得到的最为积极、健全的表现。

当然,刘勰的儒家思想不可能脱离孔、孟,但由于刘勰实际是站在荀学这一分枝的思想立场上,因此他的思想又和孔、孟有所不同。

自汉代以来,由孔子而来的所谓“温柔敦厚”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在《文心雕龙》中也有表现。

但在另一方面,刘勰的“风骨”论赞美“翰飞戾天”的鹰隼的“骨劲而气猛”,称赏“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又是同“温柔敦厚”之旨难于相容的。

刘勰对“风骨”的“刚健”“骨鲠”的要求,显然同孟子赞美“浩然之气”的“至火至刚”以及“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大丈夫”精神有关,但两者又有不同。

这种不同,实际也就是荀学与孟学的不同。

站在荀学立场的刘勰称赏感性物质的自然界的丰富多样的美,鲜明地要求美与真的统一,与轻视外在物质世界,强调通过主体心灵的活动而“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孟子很不一样。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有答案)高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卷Ⅰ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社科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又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融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融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

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

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漸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候,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

后来转变成公孙弘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

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

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

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

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知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税收。

为防止逃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高二年级(上)期末测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诗,就像一头大象,而全天下的诗人,其实都是盲人摸象。

每个诗人的知识结构与社会生活的时空不同,创作的经验不同,写出来的诗,也就各有千秋,很难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

这很像太阳的万丈光芒,一个优秀的诗人,如果能够拽住其中一缕,写出几句或几首好诗来,那就是造化有成了。

那么,什么是好诗?好诗首先是感性的。

如果一首诗给人的印象是凭借理性的智慧编织出来的,那恐怕就不是诗了。

诗是直感的抒发与胸臆的喷涌和流淌,高明的诗人,一定会将这种直感用文字迅疾地固定下来。

它是含着体温、裹着气息的,是一种吸纳着春温秋肃、寒来暑往的文字表达,是能够进入人的情感与精神世界的诗行。

感性,是一种天赋,好诗人的感性直觉都非常好,他们能够抛开一切表面的现象而直抵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本质。

卓越的诗人,凭借他的感性天赋,信手拈来,任意挥洒,出神入化,比如李白与苏东坡,几乎就是出口成章、即吟成诗。

这样说来,诗就是那些具有感性天赋者的天下了吗?当然不是,智性也很重要。

一个诗人,如果只有感性而没有智性,很难有大作为,他们常常虎头蛇尾,会写着写着就跑题了,尤其容易坠入云雾山中,让人莫名其妙。

那怎样才能写出一首好诗呢?当感性帮助诗人完成了对事物本质的捕捉与文字的迅疾固化之后,智性会帮助诗人沿着感性的直觉,推动字与字的连动与激发,促使诗行有如神助般喷涌而出。

感性迅疾转换为智性,智性又迅疾生发出激情与思想相融的表达。

智性即智慧的习性,这种习性一旦养成,便会与感性联合,帮助诗人完成一首又一首诗歌的创造。

一位感性与智性俱佳的诗人,可以写出比较优秀的诗歌,但未必能写出卓越的诗歌。

我们说诗歌充满了魅力,其实,并不仅仅指的是感性与智性的表达,同时,一定还包含着神性。

什么是神性?这的确是很难说清楚的一种诗人的禀赋。

它存在于感性与智性之间那一段含混不清的地带,如此,感性与智性才获得了贯通一体的生气,得以迅疾融化在一起,互相生发,共同放射出诗歌的光芒。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20

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20

【精品】陕西西安音乐学院附属学校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武帝时,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

有文学卒史王先生者,自请与太守俱,“吾有益于君”,君许之。

诸府掾曹①白云:“王先生嗜酒,多言少实,恐不可与俱。

” 太守曰:“先生意欲行,不可逆。

”行至宫下,待诏宫府门。

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不视其太守。

太守入跪拜。

王先生谓户郎曰:“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

”户郎为呼太守。

太守来,望见王先生。

王先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北海令无盗贼,君对曰何哉?”对曰:“选择贤材,各任之以其能,赏异等,罚不肖。

”王先生曰:“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

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

”太守曰:“诺。

”召入,至于殿下,有诏问之曰:“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叩头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之所变化也。

”武帝大笑,曰:“於乎②!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安所受之?”对曰:“受之文学卒史。

”帝曰:“今安在?”对曰:“在宫府门外。

”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以北海太守为水衡都尉。

传曰:“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君子相送以言,小人相送以财。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注:①掾曹:官府属官的名称,因分曹治事,故称。

②於乎:呜呼。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征北海太守诣行在所诣:往,到B.是自誉自伐功伐:征伐C.王先生徒怀钱沽酒徒:只,仅仅D.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拜:任命,授予官职2.(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自请与太守俱②失其所与B.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君家妇难为C.①各任之以其能②以望复关D.①安得长者之语而称之②众女嫉余之蛾眉3.(小题3)下列语句分别表现王先生的“说话艺术”和“不羁个性”的一项是(2分)②有诏召拜王先生为水衡丞A.①愿君对言,非臣之力,尽陛下神灵威武所变化也②王先生徒怀钱沽酒,与卫卒仆射饮,日醉B.①何以治北海,令盗贼不起②吾有益于君C.①幸为我呼吾君至门内遥语②先生意欲行,不可逆D.①对如是,是自誉自伐功,不可也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汉武帝召见北海太守,王先生以“我对你有好处”为由随行,太守答应了他。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doc

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将第Ⅰ卷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填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踯.躅(chí)徘徊.huí羽扇纶.巾(guān)体无咎.言(jiù)B.机杼.(shū)蹊.跷(qī)平平仄仄.(zè)殒身不恤.(xuè)C.溽.(rù)暑歆.(yīn)羡静女其姝.(shū) 铿.然有声(kēng)D.桀骜.(ào)梵(fàn)语长歌当.哭(dàng)数见不鲜.(xiān)2、下列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A.敷衍琐碎良晨美景此情无计可销除B.宫阕怪癖愤事嫉俗楼船夜雪瓜州渡C.分沁寥落对牛谈琴别有忧愁暗恨生D.气殍纽扣冥玩不灵出师未捷身先死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中国人的。

②中药生产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______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仅为3%——4%。

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戒除等、靠、要的惰性,________要主动积极、富有成效地搞好基础建设,推动特色经济的发展。

A.推测限制进而 B.推测制约进而C.揣测限制从而 D.揣测制约从而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杰出的政治家,品味某些大国领导人的行为用语,就能预知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向,即所谓一叶知秋....。

B.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

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该单位的领导严格要求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于是上行下效....,到处显出蓬勃的生机。

D.潜入犯毒团伙内部抓捕毒枭,其危险性不亚于火中取栗....,但李队长主动请缨,不顾个人安危,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明市第二十四中学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末考
文科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150 分
命题人:云付泽审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 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M { m Z 3 m 2} , N { n Z 1 n 3} ,则 M N()
A .{0,1}B.{ -1,0,1} C .{ 0,1,2}D.{-1,0,1,2}
2.试从四个图中点在散点图上的分布状态,直观上初步判断两个量之间有线性相关关系
的是()
3.命题“对任意的
A.不存在 x∈R , x3- x2+ 1≤0;
C.对任意的 x∈ R , x3-x2+ 1>0;
()
3 2
B.存在 x∈ R, x - x + 1≤0
4.已知tan 2,则2 sin cos 的值是 ( )
sin 2 cos
4 4 3
D.3
A .B.C.
4
3 3 4
5. 为了得到函数y sin(2x ) 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 sin 2x 的图像( )
6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6 3
C.向左平移
12 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
12
y x
6 x y
满足约束条件:x 2 y 2 ,则
z x 3y 的最小值 ( )
.设变量、
x 2
A .8 B. 4 C. 6 D. 2 7.下表是某工厂1~ 4 月份用电量 (单位:万度 )的一组数据:
x∈ R, x3- x2+ 1≤0”的否定是
月份 x 1 2 3 4
用电量 y
4.5
4
3
2.5
由散点图可知,用电量
y 与月份
x 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
?
?,则
?
(
)
y 0.7 x
a
a
A . 10.5
B . 5.25
C . 5.2
D . 5.15
8.已知等差数列 { a n } 中, a 4
8 ,则 a 1
a 3 a 4 a 8 的值是 (
)
开始
A . 24
B . 16
C . 32
D . 8 S=1, i=0
9.根据下列程序框图,可知输出的结果
i 为 ( )
A . 8
B . 9
i=i+1
C .10
D .11
S=S+2 i 10.在区间 [ , ] 随机取两个数分别记为 a , b ,则使得函数
S<=1023?

f ( x) x 2
2ax b 2
2
有零点的概率为
(
)
A . 1
B . 1
否 8
4
输出 i
C . 1
D . 1
3
2
4
结束
.双曲线
x 2
y 2
1

的两个焦点为 1、F 2,若 P 为其上一点, 且 |PF 1 =
2 ,
11 a 2
b 2
(a>0 b>0)
F | 2|PF |
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 )
A . (1,3]
B . (1,3)
C . (3,+ ∞ )
D . [3,+ ∞)
12.若函数 y f ( x) 满足 xf ( x) f (x) 在 R 上恒成立,且 a
b ,则 (
)
A . af (b) bf (a)
B . af (a) bf (b)
C . af (a)
bf (b)
D . af (b) bf (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四小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
13.已知平面向量 a (1, 2) 、b (2, m) ,且 a // b ,若 3a 2b c 0,则 c
. .若 k 进制数 (k)与二进制数 11110(2)相等,则 k = . 14 132 3 2
15.已知 A(3,-1) 、 B(x , y) 、 C (0,1) 三点共线,且
x 、 y 均为正数,则 的最小值
x
y

.
1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该几何体的顶点都 .
在球 O 的球面上,球 O 的表面积是
三、解答题(共 70 分 ,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 12 分)

ABC 中 , 角 A 、 B 、 C 、 所 对 的 彼 岸 分 别 为 a 、 b 、 c , 且
(c a)(sin C sin A)
(b a) sin B .
(Ⅰ ) 求角 C 的大小;
(Ⅱ ) 若 sin A
4
c
3, 求 ABC 的面积 .
,
5
18. (本题满分 12 分)
某高校在 2016 年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中随机抽取 100 名学生的笔试成绩,按成绩分组,得
到的频率分布表如图所示 .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 1 组 [160,165) 5 0.050 第 2 组 [165,170) ① 0.350 第 3 组 [170,175) 30 ② 第 4 组 [175,180) 20 0.200 第 5 组
[180,185] 10 0.100
合计
100
1.00
(Ⅰ ) 请先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再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
(Ⅱ ) 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 3、4、5 组中用分层抽 样抽取 6 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求第 3,4,5 组每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进入第二轮面试? (Ⅲ ) 在 (2) 的前提下, 学校决定在 6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 2 名学生接受考官 A 的面试,求:
第 4 组至少有一名学生被考官 A 面试的概率.
19. (本题满分 12 分) 如图,在直三棱柱 A 1B 1C 1 ABC 中, AB ⊥ AC , AB = AC = 2, A 1A = 4,点 D 是 BC 的中
点.
A 1
( Ⅰ ) 求证: A 1B ∥平面 ADC 1 ;
B 1
C 1
( Ⅱ ) 求证:平面 ADC 1 ⊥平面 BCC 1 B 1 ;
(Ⅲ) 求点 C 到平面 ADC 1 与距离.
A B
D C
20. (本题满分 12 分)
设椭圆C:
x 2
y 2 1 3 a 2
b 2 1 ( a b 0) 的离心率 e
,且椭圆过点 P(1, ) .
2
2
(Ⅰ)求椭圆
(Ⅱ)过原点 C 分别交于 A 、 B 两点,证明点 O 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定值 .
21. (本题满分 12 分)
已知函数 f (x)
x ln x .
(Ⅰ ) 求函数 f ( x) 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 (Ⅱ)若对于任意
x [1, )都有 f ( x) ax 1,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
22. (本题满分 10 分)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已知直线 l 过

x
1 )
,倾斜角
,在以原点 O 为极点,
P(1
2 3
轴的正半轴的极坐标系中,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为
3
.
1 2 sin 2
(Ⅰ)写出直线
l 的参数方程,并把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直线 l 与曲线 C 相交于 A , B 两点,求 PA PB
C 的方程;
O 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与椭圆
参考答案
1 B
2 C
3 D
4 C
5 D
6 A
7 B
8 C
9 C 10 B 11 A 12 B
13
(7, 14)
14 4 15 8 16 8
17
8 3 18
(1)C
60 , (2)S
25
18
( 1) 35 , 0.3 ;(2) 3 、 2 、 ;(3)
3
1 5
19
(1)(2)略( 3)
4
3
20
(1) x
2
y 2
1;(2) 2 21
4
3 7
21
1
1

1 ( 1) f (x)在 (0, )上单调递减,在
( )上单调递增, f ( x) min
( 2) a 1 e
e
e
22
x 1 1 t
x 2
1
(1)
2 (t 为参数) ;
y
2
1
1
3
;(2) PA PB
y
3
2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