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2015年度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高的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师。

该专业强调数学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培养目标1.掌握数学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2.熟练掌握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教学方法,能够在中学数学教育工作中起到带头作用;3.具备良好的数学学科素养和扎实的数学应用能力,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4.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承担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专业课程设置1.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等;2.数学专业课程:数学分析、抽象代数、数论、几何学、复变函数等;3.数学应用课程:数学建模、运筹学导论、计算数学、金融数学等;4.教育学基础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学等;5.教学实践课程:教育实习、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教师专业发展等。

四、实践教学安排1.教育实习:通过实际的中学教育实习,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教育理论付诸实际,并与学校教师们共同合作,锻炼实际操作能力;2.科研训练:在大三和大四阶段,组织的科研训练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并指导学生完成小型研究项目;3.实践性教学:开设实践性教学课程,如数学建模与计算实验,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4.教育技术培训:通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和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课堂,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课件制作能力。

五、课程设置特点1.数学基础与应用并重: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培养,打造既有理论基础又具有实际应用能力的优秀数学师范生;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实习、科研训练和实践性教学等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专业发展:开设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教育与发展的最新动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之路;4.强化实践性教学:通过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28 周
16
28 周
9.4
个性培养课程
理论(含实验)教学 课外实践环节
2
32
2
32
1.2
6
6周
6
6周
3.5
总计
131 1744+34 周 39 528+6 周 170 2272+40 周 100
实验教学
3.75
60
1.5
24
5.25
84
3.1
其中: 实践教学
集中实践 课外实践
20
32 周
2
3.5
56
四、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矩阵
毕业要求 1 毕业要求 2 毕业要求 3 毕业要求 4 毕业要求 5 毕业要求 6 毕业要求 7 毕业要求 8
培养目标 1
√ √ √ √
培养目标 2 √ √ √ √

培养目标 3 √ √ √ √
培养目标 4 √ √ √ √
培养目标 5




307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
6
2周
22
34 周
12.9
6周
9.5 56+6 周
5.6
合计
27.25 116+32 周 10.5 24+8 周 36.75 140+40 周 21.6
六、学制与学位
标准学制:4 年,学习年限 3-6 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占总学分 比例(%)
理论(含实验)教学 39.5
632
8
128
47.5
760
27.9
公共基础课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 .doc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师范)本科培养方案一、指导思想(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育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根据国家教育部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规范》并结合当前我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育改革经验,使培养计划具有科学性、规范性、适应性;(二)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人才发展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改善教学内容,整合优势资源,努力培养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专业情感,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协调发展的专业化高级人才;(三)总结2007、2008年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实施的经验,解放思想,大胆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注重实践、突出能力、提高素质”的改革思路,突出教师教育办学特色。

二、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建设及其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主要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受到数学教育、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应用以及数学教育教学上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先进的数学教育理念、科学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较高的科学素养、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毕业生能够在中等学校(包括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从事教学与管理,或在相关的科技、经济、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工作。

2.基本规格(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自由和宽容的态度、团结与协作的精神;具有法制观念,遵纪守法,诚信为本,树立为人师表的理念。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门以数学基础理论和应用为主要学科内容的本科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数学基本理论和数学方法,具备数理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实际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具备在数学及其应用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二、培养目标1.掌握坚实的数学基础理论,建立较好的数学基本功;2.熟悉数学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将来的研究和实际问题解决提供基础;3.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4.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跨学科交流能力;5.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能力,能够阅读相关学术文献。

三、课程设置1.数学基础理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微分方程等。

2.数学应用领域数学物理方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数值计算、金融数学、统计建模、数据分析等。

3.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方法等。

4.专业选修课程现代代数学、拓扑学、泛函分析、非线性优化、运筹学、数学建模等。

5.实践环节科研训练、实验课程、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

四、培养方案1.学科基础培养阶段(大一-大二)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基础理论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等课程。

2.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阶段(大三-大四上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最优化理论与方法、金融数学、数学物理方程、统计建模等课程。

3.专业选修课程培养阶段(大四下学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如现代代数学、泛函分析、运筹学等课程。

4.实践环节学生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上学期期间进行科研训练,包括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学术讨论等。

大四下学期进行毕业设计,完成一定的科研或应用课题。

五、培养特色1.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2.科研训练:提供机会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主修培养方案(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主修培养方案(本科)

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主修培养方案1.专业简介本专业设立于 1999 年,2003 年入选品牌专业建设点,2007 年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I 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08 年成为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2009 年入选国家“拔尖计划”1.0项目,2012 年成为“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2019 年入选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并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 年入选国家“拔尖计划”2.0项目并于同年成为“强基计划”招生专业。

数学强基计划重点培育数学专业人才,以创新教育观念贯穿本科教学,构建了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拥有一支高水平和经验丰富的教育教学队伍,近年来引进的年轻老师基本都有在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工作的经历;打造了多个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数学分析教学团队、高等代数教学团队等),实施研究性教学,培养了若干个世界一流数学家和应用数学家以及一大批其他学科和行业的优秀领军人物,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广泛赞誉和高度评价。

2.学制、总学分与学位授予数学与应用数学强基计划专业本科学制四年,专业应修总学分150分,包括通识通修课程(必修)68 学分,毕业论文(必修)5 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必修)45 学分,多元发展课程(选修)32 学分。

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本专业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获得规定的学分,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综合考评等级,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要求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3.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格、坚实数学基础、广阔国际视野、强烈创新意识的数学领域未来领军人物,以及能够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民族的未来和人民的幸福做出重要贡献的在数学和相关行业起引领作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

4.毕业要求(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诚信、友善、守法;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保护世界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能够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流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流程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至2016年毕业学生521人。

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名、讲师7名,有博士学位教师7名。

兼职教师9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名。

毕业生中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比例接近25%,多数同学从事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和计算力学等相关学科。

自办学以来学生平均就业率约93%。

超过一半的毕业生在与相关行业工作,其中85%稳定在首次签约单位,且逐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约占60%在3至5年中成为部门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

在学院每年组织的两次就业单位走访中,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满意度100%。

学校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采用定额加专项的预算办法,对本专业的教学进行经费投入,主要包含教学日常运行、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专业建设、校内外实践实习、教学研讨、教学差旅、图书资料购买、学生活动以与其他用于教学的各项费用,在确保日常教学顺利进行的同时,积极资助教学改革、学生创新实践。

本专业设在青岛市嘉陵江路校区,学校建设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功能机房、数字图书馆、实习实训中心、基础实验室等教学资源可为本专业教学服务。

自2003年以来建立有北京千锋、浪潮集团、齐鲁软件园、青软实训等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培训基地18个。

通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本专业逐步形成了坚持传统重基础、重素质、面向社会重应用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数量经济两个方向。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与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数学及其应用领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培养方案包括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设置,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一、基础课程基础课程是学生进入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的第一步,旨在为学生打下数学基础。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学分析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学生将掌握运算符号、基本运算法则、函数与方程的基本性质,并具备相关的计算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

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数理方程、数值计算方法、数学建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

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并掌握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研究和应用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方案的灵活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选修课程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如偏向应用数学的学生可以选择金融数学、统计学等课程,偏向纯数学的学生可以选择拓扑学、群论等课程。

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拓展学科视野。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

实验课通过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实习将学生引导到企业、研究机构等实际场景中,让他们对数学在实际应用中的角色和价值有更深刻的认识。

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个具体的数学问题,并撰写相关的论文。

综上所述,数学及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着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功和创新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能力,成为既懂理论又擅长实践的专业人才。

东南大学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东南大学 2015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理学专业代码: 070101 授予学位:理学学制: 4 制定日期: 2015一.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扎实的数学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能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相关学科的的交叉复合人才,或数学研究专门人才。

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1. 具有坚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 具有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3. 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算法设计、算法分析与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科学、数学科学以及工程领域中的某些实际数学问题;4.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数学与应用数学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数学相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四. 主要课程1. 通识教育基础课:思政类,军体类,外语类,计算机类,大学物理和通识选修课等。

2. 大类学科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微分几何、科学计算引论、数学物理方程、近世代数、拓扑学、泛函分析等。

五. 主要实践环节工业系统认识1、课外实践、毕业设计等六. 双语教学课程复变函数,动力系统、图论与组合优化,金融数学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近世代数八. 系列研讨课程(含新生研讨课)数学概论、数学分析选读、数学文化与欣赏、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科学计算案例分析、数学软件基础、科技论文写作基础、实变函数论选讲、特殊函数、广义逆矩阵理论、Fourier分析、科学计算前沿选讲、代数与编码理论、泛函分析选讲, Matlab编程及应用等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即可毕业。

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数学学院的本科专业之一,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基础课程安排、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和毕业要求等方面。

1.基础课程安排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提高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数值计算方法、微分方程、数学分析、抽象代数、复变函数等。

这些课程涵盖了数学的各个领域,通过深入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数学建模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学生需要在实际情况下运用数学方法进行建模和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4.毕业要求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理论;(2)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具备数学建模和数学应用的实践能力;(4)具备良好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5)具备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6)具备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

总结起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数学建模和应用的实践能力。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实践,学生可以全面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并具备良好的数学表达和交流能力。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教育、科研、金融、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数学相关的工作或继续深造。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数学与应用数学(致远荣誉计划)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致远荣誉计划)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致远荣誉计划)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数学与应用数学(致远荣誉计划)(简称数学方向)旨在培养具有坚实数学基础又有很好交叉学科知识,科研能力强、应用能力强、创新思维强的学科领袖型人才。

该方向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1、坚实的数学理论基础;2、很强的科研能力、应用能力与创新思维;3、国际化科技视野,锲而不舍精神,人文历史情怀;4、合作性沟通对话的能力。

毕业生能够适应广泛的专业领域:1、数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金融与经管、生命科学等学科相关的更高学位学习;2、发现新问题,寻找与分析新方法、积累知识的开发领域,各类应用新方法、新技术的高科技领域的研发与创新。

二、培养原则1、落实“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2、适应社会对创新拔尖人才的需求;3、彰显学科精英教育;4、继承交大的教学传统和文化,发扬交大的理科教育优势;5、强调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学科交叉能力;6、符合教学本身的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强调个性化培养模式;7、开展问题牵引研究型教学,通过讨论课等形式,着重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规范与要求(作为选择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A 知识探究A1、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在基础教育所达到的知识水平上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A2、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方法入门知识——借助于某一个学科的某些片断,通过短暂的学术探索,让学生接触到这个学科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要学生学习经过简化的、较为完整的学科概论或常识。

A3、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前沿知识——这些知识应与社会和个人生活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工程意识。

A4、数学或逻辑学的基础知识——在基础教育水平之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和逻辑思维能力。

A5、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领域内系统的核心知识——体现宽口径专业教育的知识,这些知识应组织到基础教学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之中。

B 能力建设B1、清晰思考和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的能力。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电气信息类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080601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能较系统地掌握电工技术、控制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宽广专业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运行和制造相结合。

学生毕业后择业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生产制造、系统运行、系统分析、技术开发、教育科研、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二、培养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宽口径的专业,除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及外语基础,还必须掌握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科学等宽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2.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科技高速发展的能力;3.具有扎实宽厚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4.具有较强的工程背景和社会活动能力;5.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6.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发展的能力;7.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和合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软件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工程和形成一定专业特色的2-3门课程。

五、实践教学本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物理实验、电路实验、微机原理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电机学实验、电力电子实验、自控原理实验、检测技术实验、电力工程实验、继电保护实验等),课程设计(电力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习(认识实习、电工实习、毕业实习)。

数学与应用数学(S)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S)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数学与应用数学(S)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数学教学和研究能力,能够从事中、高等级的数学教育和数学应用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或科技工作者。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

通过科学思维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科研技能训练和教师技能训练,通过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形成良好的专业素质、教师素养、计算机应用技能,具备数学教学、数学教育研究、数学应用研究等能力。

本专业根据专业性质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设置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两个专业方向。

(一)基本知识、能力、素质要求1.基本要求(1)综合文化素质通过学院考试,并达到合格标准。

(2)外语、计算机、体育、普通话达到学院规定的合格标准。

见附表1附表1 基本知识、能力、素质学分表2.专业要求(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思想方法,其中包括数学原理、科学计算、数学应用等基本能力。

(2)了解近代数学发展的概貌以及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数学科学的若干新发展、数学教学领域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学习文理渗透的课程,获得广泛的人文修养和科学修养。

(3)具有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掌握数学软件、教学软件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能够对教学软件进行简单的二次开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执笔人:审核人:(4)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得相关信息的方法,并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有一定的数学专业外语水平。

(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和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以及数学教学理论。

(6)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

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统计与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方法、计算机应用技术、数学软件应用,金融数学理论。

掌握现代应用数学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经济、金融部门、统计、保险、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大中专学校从事数据分析、系统管理与开发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也能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毕业学生达到“具有宽厚数学基础,兼备财经特色”。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受到数学建模、计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它的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案、解决实际问题级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达到的要求:.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案的能力;.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简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程序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主干学科:数学四、学分要求注:.通识教育基础课中的形势与政策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通识教育主干课开课学期为—学期,由学生自由选课,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专业任选课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专业拓展课由学生自由选课,学分没有统计到各学期最低学分中;五、课程结构表六、主要实践教案环:军训、社会调查、综合考试、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七、学制:年八、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九、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计划进度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南大学201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Southeast University, 2015)门类:理学专业代码:070102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Major:Science Discipline Code:070102 Degree Conferred:Science学制:四年制定日期:2015年5月Duration:Four Years Time:04/10/2015一. 培养目标本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较宽的知识面,掌握信息或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同时,培养学生具有开阔的视野,将信息及计算科学在金融、计算机及工程等领域进行实际应用的能力。

cational ObjectivesThis program aims to nurture cross-disciplinary talents who have solid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trong ability to analyze data, and broad knowledge in related disciplines, and obtain basic theor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 Further, benefiting from the program, they will broaden their view of specialty field and be able to use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 solving realistic problems in finance, computer and other engineering fields.二.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1. 具有坚实的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2. 具有主动学习、概括总结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3. 具备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及数学软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算法设计与优化能力、编程能力、程序调试和分析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信息科学、数学科学以及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中的某些实际数学问题;4. 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了解应用数学与计算科学的理论、技术与应用的新发展,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技术跟踪与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5.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2. Expected Knowledge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1) gain solid foundation in mathematics and natural science, organized comprehension of specialist knowledge, rigorous training in scientific and mathematical ways of thinking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Mathematics;(2) have the ability to initiatively learn, summarize, acquire knowledge, strongly gain innovative ideas and practice, and good skills of writings and presentations;(3) have the fundamental ability to proficiently utilize computers (including their programming languages, mathematical toolkits and software),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and obtain skills on some level in establishing mathematical models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in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ciences;(4) benefit from basic train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know the theories, approaches, and new findings in practice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ing science, and gain the strong ability of information updation, technology tracking, and creative ideas, thus obtain some level of research capability;(5) be good moral, cultural, spiritual and physical qualities.三.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主干学科:数学相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数学。

3. Core Subjects and Related MajorsCore Subjects: Mathematics;Related Majors: Pure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Financial Mathematics四. 主要课程1.通识教育基础课马列课、德育课及文化素质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体育等。

2.大类学科基础课及专业主干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概率论、学科概论、科学计算引论、高等数值分析、数学物理方法、微分方程数值解、最优化方法、金融模型及计算等。

4. Main Courses(1) Basic Courses for General Education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Conspectus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llege English, College Physics, College Computer Fundamentals,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Algorithm Design, Physical Education etc.(2) Basic Courses in General Disciplines and Common Core Courses in SpecialtyMathematical Analysis, Advanced Algebra, Analytic Geometry,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Probability Theory, Introduction to Discipline, Introduction to Scientific Computing, Advanced Numerical Analysis, Equation of Mathematical Physics, Numerical Method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Optimization Method, Financial Modeling and its Computing etc.五. 主要实践环节军训、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工业系统认识、数学软件基础、课外研学、Matlab编程与应用、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5. Main Practical TrainingsMilitary Orientation, Computer Synthesis Analysis, Introduction of Industrial Systems, Basic Mathematical Software, Extracurricular Research Study, Matlab: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and Problem Solving (Bilingual), Graduation Project, Social Practice etc.六. 双语教学课程复变函数,Matlab编程与应用,图论与组合优化,金融数学。

6. Bilingual Course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s,Matlab: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Programming and Problem Solving (Bilingual), Graphing and Optimizing, Financial Mathematics.七. 全英文教学课程无。

7.English CourseNo.八 .研究型课程数学文化与欣赏、数学概论、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科学计算案例分析、数学分析研讨、科学计算前沿选讲、科技论文写作基础等。

8.Research-Oriented CourseMathematical Culture and Appreciation, Introduction to Discipline,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Computing, Example Analysis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elected Methods in Scientific Computuing, Basic Method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riting etc.九. 毕业学分要求及学士学位学分绩点要求参照东南大学学分制管理办法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学分要求150,即可毕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