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喻和借代的练习题

合集下载

借喻和借代的练习题

借喻和借代的练习题

精心整理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两种修辞方式出现很多,由于它们本体都不出现,因此往往混淆不清,学生难于辨别掌握,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那么对这两种修辞方式如何辨析区分呢?借喻是比喻辞格中的一种类型,它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是比暗喻(或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

借代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辞格,又称为“换个名称”或“换一个名字”。

从定义来看,这两者在形式上有共同点,但其蕴涵的深层内容却是不同的,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两者的区别。

借代的等。

体有相似之处,却无实实在在的关系。

二、借喻的语言格式与借代不同一般说来,比喻尽管有明喻、暗喻、借喻等不同的方式,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比拟的特点是不会变的。

因此,借喻虽是比明喻、暗喻更进一步的比喻,但在多数情况下,借喻却可以变换成明喻或暗喻。

借代只是直接用人或事物的特征等代替本体事物,因此不能构成明喻一类的格式。

如:(5)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6)你们是年青的,从出生的年月计算,你们的确是年青的。

然而看你们额上的皱纹,我知道你们已经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道路了。

(巴金《一封未寄的信》)例(5)用喻体“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可以改为“是把那些像懒婆娘的裹脚一样又臭又长的文章,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例(6)用喻体“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道路”来比喻遭遇过很多艰难困苦。

可以改为“我知道你们已经像走过很长很长艰苦的道路似的遭遇过很多艰难困苦了。

”例((11)(1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国际歌》)(13)陈涉叹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节选)(1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15)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区别借喻和借代

区别借喻和借代

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 事物之间有相似点,它利用的是本体事物与 喻体事物的“相似性”。因而本体、喻体之 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 换成明喻。 借代的基础是相关性,它不直接说出要表达 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 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 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 不能换成明喻。
借喻举例: 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 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 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 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 苗.(幼苗 = 儿童) 2.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燕 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骤雨过后,荷叶上留下一颗颗珍珠。 王亚浩长得又瘦又高,像个电线杆。电线杆, 坐好,认真听。
下面各对偶句,有一项不大好的是( D ) A.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B.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懒惰是埋葬天才的坟墓。 C.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D.大地回春处处春光好,东风报喜家家喜盈门。 D结构不对称,“春光好”是主谓结构,而“喜 盈门”是动宾结构,应改为“喜事多”。
区别借代与借喻的最简便的方法是能换成明喻即 是借喻,否则是借代。借喻是一种省略了本体和 比喻词的比喻,完全可以根据具体语境把本体找 出来,再加一个“像”字将借喻还原成明喻的形 式。
比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和“鸿鹄”都是借喻, 我们把它们还原成明喻形式: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好象 渺小的燕雀;自己好象翱翔万里的鸿鹄。 比如:那边来了个红领巾。“红领巾”是借代,是用少先 队员的标志来代替少先队员。不能说少年队员像红领巾。 再比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是借代,用“枪 杆子”来代替“革命武装斗争”。因为“武装斗争”必须 得用枪杆子,二者之间有联系。不能说武装斗争像枪杆子。

借代与借喻..

借代与借喻..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冯俊芳
比喻Biblioteka 1,像”“仿佛”“犹如”等。

2 3,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了”“构成”等。

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喻另一事物。
借代

1,大胡子凶神恶煞似的吼叫着。 特征代本体 2,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材料代本体 3,红领巾给老大爷让座。 标志代本体 4,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绰号代本体 5,你真是当代的活雷锋呀! 专名代泛称 6,他之所以这样胆小,是怕丢了头上的那頂乌纱帽吧! 具体代抽象 7,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部分代整体
区别2

借喻 1,“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 。 •换成明喻: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

2. 旌旗十万斩阎罗 。 借代
•换成明喻: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 ,不合理。
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 不 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区别3

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 (借喻) 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 (借代)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 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借喻是以此喻彼,重在 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 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 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区别4

1,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 乡》) 2,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 (《包身工》)
•不直接说出某人和某事的名称,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 或事物来代替,叫借代。古汉语中叫“代称”,现在也 叫“换名”。
区别1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从一道高考真题谈比喻修辞的用法(借喻和借代)(2)

这道语文高考题确实有点难2024年新高考1卷语言运用部分考查了“借喻”这种修辞,从答题情况来看,很多同学没有掌握借喻修辞的特征,错把借代当借喻,以致得分很低甚至不得分。

下面谈谈借喻这种修辞的特点以及和暗喻、明喻、借代的区别。

原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各题。

当你觉得劳累而懒得说话,情绪、胃口不佳且脑子不转时,往往是身体在提醒你:“电量已经触底,需要立即充电。

”常用的充电方式,包括合理睡眠、适度运动、调整饮食等多种,其中睡眠最为重要……文中第一段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使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请以“云”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要求:语意完整,使用借喻;借喻贴切,表达流畅。

【官方答案】示例一: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示例二: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正确运用修辞和仿写句子的能力。

本题要求仿照第一段中用“电”比喻人的精力体力的修辞手法,以“云”为本体,运用“借喻”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学生首先要区分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比喻词常用“像”“好像”“仿佛”“犹如”等。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比喻词常用“是”“变成”“成了”“构成”等。

借喻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即只出现喻体,本体和比喻词均不出现。

然后根据比喻中本体和喻体是“具有相似点的不同类事物”这一特征,给“云”这个本体找一个合适的喻体,云的特点有洁白、柔软、飘逸等,据此可将喻体定为棉花、羊群等,然后按照要求写句子。

“借喻”中本体“云”不能出现,也不能出现比喻词,直接出现喻体,可组织答案为:那是一个晴朗的夏日,蔚蓝的天空中飘着一朵朵洁白的莲花。

一阵大风吹过,天空中拥挤的羊群被吹得摇摇摆摆,逐渐向远处散去。

一、什么是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比喻是要有本体、喻体和喻词的。

借喻作为一种特殊的比喻,没有喻词,本体一般也不在本句中出现,而是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这样可以突出本体的某种特性。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修辞方法汇总—比喻、比拟、借代(附:练习及答案)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方式表达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比喻0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的修辞方法。

02构成本体、喻体、喻词。

03作用将所要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04类型(1)明喻:本体、喻体、喻词都出现;喻词有“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等;形式:甲像乙。

【例1】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例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只出现本体和喻体,没有喻词,喻词有“是、成为、出现”等;形式:甲是乙。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3)借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课堂随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春天本该是春天的味道,如花的草的,蓝蓝浅浅的悠忽地飘散。

或者,绿绿的,浓浓的,郁香儿扑鼻,似着深巷里的酒呢。

可是,落日时分,吴家坡人却闻到一股血味,红红淋淋,腥浓着,从梁道上飘散下来,紫褐色,一团一团,像一片春日绿林里夹裹着几棵秋季的柿树哩。

谁说,你们闻,啥味儿?把夜饭端到村口饭场吃着的人们,便都在半空凝住手中的饭碗,抬起头,吸着鼻子,也就一股脑儿,闻到了那股血味①。

静一阵,有人这样说了一句,人们就又开始吃着喝着。

谁都知道,明儿是三月底,月的最后一个集日,屠户家里当然是要杀猪赶集呢。

不过,往常的集日,李屠户都是起早宰杀,日出上路,当天到镇上卖售新鲜。

为啥今儿要在黄昏宰杀?为啥今儿的血味要比往日刺鼻?②。

仲春到了,小麦从冬眠中睡醒过来,哗哗啦啦长着;草呢,也相跟着疯生疯长。

要锄地,要施肥,田头有水的还要灌浇,各家都忙得如蚂蚁搬家,谁能过多地顾上谁哩。

月亮已经升了上来。

吴家坡在月光中静得如没有村落一样,能清晰地听见村街上走动的脚步声,踢里踏拉,由西往东,渐次地远了。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高一语文每日一练-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

修辞手法的辨析及意义知识点讲解:几种容易混淆修辞格的辨析1.借喻与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都是本体不出现,用喻体(或者代体)代替本体的修辞手法,所以从形式上是完全一样的。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在于:(1)借喻与借代的构成基础不同。

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构成基础是相似的,它是喻的一种;而借代是借用和这个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代替,本体与被借事物之间构成基础是相关性。

例如:①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借代)②我们去找那个寄生虫算账。

(借喻)例①中的歪嘴巴就是以人物的外形特征代人物,本句是借代。

但是例②中的“寄生虫”与那个人之间在不劳而获这点上具有相似性,本句就属于借喻。

(2)借喻可以改成明喻“甲像乙”的形式,而借代则不能。

第①句不能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歪嘴巴一样的人”。

但是第②句则可以改成“我们去找那个像寄生虫一样的人算账”。

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之间的关系比较固定,如“红领中”只代少先队员;而借喻的喻体之间的关系是灵活的,如“太阳”可比喻共产党、新中国、青年等。

【巩固练习一】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9、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0、旌旗十万斩阎罗。

()答案:1借喻2借代3借代4借代5借喻6 借代7借代8借喻9借代10“旌旗”借代,“阎罗”借喻2.比拟与比喻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喻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

具体区别是:(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感知事物。

借代和借喻

借代和借喻

借代和借喻“风尘”是借喻还是借代?在南通、扬州和泰州的第三个DD高级三卷,2022江苏中部的三个城市,检查了DuFu的诗《野生希望》。

问题(1)被问到“海中的尘土彼此分离”这句话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段?”,这个命题给出的答案是一个隐喻,指的是战争的混乱。

作者同意这个答案,即“风尘”指的是战争。

然而,许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称这是一个转喻,“风与尘”指的是战争。

基本观点很清楚,“风与尘”和“战争混乱”是相关的,因为战争有“风”和“尘”。

在这里,“风尘”取代了战争的混乱。

两人争论不休,似乎没有定论。

因此,有必要阐明转喻和转喻的本质特征和不同方法。

首先,了解一下杜甫这首七律的大意。

全诗为: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大意为:西山终年积雪,三城都有重兵驻防;南郊外的万里桥,跨过泱泱的锦江。

海内连年战乱,几个兄弟音讯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怆?惟将迟暮的年光,交与多病的身躯;至今无点滴功德,报答贤明的圣皇。

我独自地骑马郊游,常常极目眺望,世事一天天萧条,真叫人不堪想象。

第一副对联描述了从高处和低处看到的风景。

《秦联》是抒情的,从野性的希望到兄弟的漂泊,再到周游世界的自我漂泊。

脖子对联继续表达着病入膏肓的感觉。

最后一副对联效果最好,指出了主题“野性的希望”,并总结了中间两副带有人员抑郁的对联。

其次,了解转喻和转喻的本质特征。

转喻和转喻是隐性本体,只有宾语(隐喻或借用)的修辞格出现,容易混淆,尤其是中学生,很难区分。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判别方法。

第一,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

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12份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12份

加乘教育八年级语文基础讲义陈老师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示例:
1.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幼苗 = 儿童)
2. 他摇曳着一头的蓬草,冲出门外去上学去。

(蓬草 = 凌乱的头发 )
3.星空中银盘高挂 (银盘 = 月亮)
4.松柏后凋於岁寒,鸡鸣不已於风雨。

(这例子是要说明一个正人君子的节操,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
5.荷叶上的明珠晶莹通透,在上面翻滚着
6.大雄是在风雨中长大的,这点困难阻得住他吗?(喻体为风雨)
7.自从那次误会后,我和他之间已经被一堵厚墙阻隔着。

(喻体一堵厚墙)
8.这班猴子把课室弄得乱七八糟,结果最顽皮的几个被老师罚留堂。

借代示例:
1、想当年,金戈铁马——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金戈铁马代指精锐部队
2、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文天祥《过零丁洋》
干戈代指战争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丝竹代指音乐
4、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管弦代音乐
5、晋阳之事,寡人危,社稷殆矣。

――《韩非子•难一》
社稷代国家
6、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
庙堂借指朝廷。

借代和借喻练习题

借代和借喻练习题

借代和借喻练习题借代和借喻是修辞手法中常用的手法之一,通过借用其他事物来比喻、象征或表示一个特定的意义。

在文学作品中,借代和借喻可以增强描写的形象力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者的意图。

以下是一些借代和借喻的练习题,供大家进行练习。

练习一:用借代或借喻的方式描写下面给出的事物或情景。

1. 描述火焰舔舐着柴禾的情景。

2. 描写大雨倾盆而落的场景。

3. 形容一个人喜怒无常的情绪。

4. 用借代的方式描写夏日的阳光。

5. 描述一朵盛开的鲜花。

练习二:下面给出一些句子,请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借代或借喻。

1.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动听。

2. 这个城市是一只醒来的巨龙,充满了无限的活力。

3. 客厅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酒水,好像是一座美酒的殿堂。

4. 他的眼神如同利剑一般锐利。

5. 这件事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任何一丝失误都可能引发爆炸。

练习三:给出一些句子,请判断其中是否使用了借代或借喻。

1. 她的眼睛像两颗黑宝石一样闪闪发光。

2. 那个男人的心如同一片死水,毫无波澜。

3. 当我看到那抹红色,心中涌起了一片无尽的温暖。

4. 心情低落的时候,听一首动听的音乐可以让我忘却一切烦恼。

5. 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歌唱,给人带来无尽的欢乐。

练习四:请用借代或借喻的方式表达以下给出的情感或心情。

1. 感恩2. 忧郁3. 希望4. 愤怒5. 平静练习五:请用借代或借喻的方式描述下面给出的自然景色。

1. 日出时的海滩2. 高山上的云雾3. 秋天的落叶4. 狂风暴雨中的城市5. 月光洒在湖面上的夜晚通过以上的练习,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借代和借喻这一修辞手法,进一步提升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借代与借喻如何区分

借代与借喻如何区分

借代与借喻的区分:借代与借喻容易混淆,它们的本体事物都不出现,都采用了用乙代甲的格式,即在本体事物的位置上都借用了其他事物。

但借喻与借代各有自己的特点,是可以区分开的,主要是看它们构成的基础是相似还是相关。

借喻构成的基础是相似性,它要求喻体与本体有一点极其相似,而借代构成的基础是相关性,相关不一定相似,它只要求借体同本体有密切关系,互相关联即可。

试比较下例:(25)我们的红领巾在这次劳动中表现得相当出色。

(26)这些祖国的花朵正在健康地成长。

例25是借代,借“红领巾”代少先队队员。

例26是借喻,借“花朵”喻儿童。

它们的区别是:借代的构成,凭的是借体与本体的相关点,“红领巾”是少先队队员的标志,经常系在少先队队员的脖子上,就用来代少先队队员。

借喻的构成,凭的是喻体与本体的相似点,“儿童”与“花朵”在美丽、可爱这方面相似,它们之间没实在的联系,更谈不上密切联系了。

也正因为这样,借喻可改成明喻或暗喻,如说成“儿童像花朵”或“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借代不能改为明喻或暗喻,不能说成“少先队员像(是)红领巾”。

当然,有一种“用事物特征的喻体代替本体”的说法,是介于借喻和借代之间的情形,例如:(27)韩老六的大老婆应声走出来。

这是一个中间粗、两头尖枣核样的胖女人(比喻),……大枣核(借代)存心把剩下来的钱往少处说。

(28)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50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然而圆规(借代)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29)芦柴棒(借代)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

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手脚瘦得像芦柴棒一样,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

以上三例中,画横线的部分显然是比喻,而加点的部分由于其是“用事物特征的喻体代替本体”,一方面它只出现了喻体,没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符合借喻的识别标准;另一方面它的表达作用又确实是在“代”,正像例29中所说的“于是大家就拿芦柴棒当作了她的名字”,又符合借代的识别标准。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

高考语文复习:修辞手法之借代

例如: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
2.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 是主要和首要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
转换的是借喻,不能转换 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
的则是借代。
桶里去。
例如:旌旗十万斩阎罗。
借代
辨一辨是比喻还是借代
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3.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4.一把屎,一把尿。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6.南国烽烟正十年。 7.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8.他的肚子里有墨水,脑瓜子也灵活。
修辞手法之借代 (贯通版)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第三周周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1分)
有人说,鲁迅正离我们远去,周作人正在向我们走来。这或许是事实,但我却并 ① 。鲁迅和周作人是亲兄弟, 但他与鲁迅的地位是不可 ② 的。鲁迅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所批判的是在几千年封建文化“酱缸” 浸泡中、在近百年半殖民地政治“囚笼”扭曲中霉变畸形的民族灵魂。周作人以传统士大夫心态用冲淡的白话语言去娴 熟地把玩中国的器物文化。悠悠五千年,中国的器物文化博大精深,世所罕匹;吃喝玩乐衣食居行,随手拈来就是文 化,就是文明。用林语堂的话说就是,西方文明除去抽水马桶先进,其他 ③ 。这自然使周作人大有用武之地——今 日提倡“玩文学”的青年哪能玩过周作人呢?玩物丧志,周作人最终几乎是自愿地出卖自己的灵魂成为民族的罪人并 不偶然。如此一个周作人如何能和鲁迅相比呢?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指出借代的内容和表达效果。(4分)
第四周周测
做过的关于“借代”的题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11分)
赏圆月之美,听探月之事。漫步在航天公园之中,随处可见蕴含着丰富航天历史知识的创新设计。塔高取自西昌

借代与借喻

借代与借喻

3、具体代抽象 、
南国烽烟正十年。 南国烽烟正十年。 烽烟正十年 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 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小米加步枪, 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吃烙饼 喝稀饭 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4、工具代本体 、
「錦鱗」游泳 錦鱗」 他动辄以伯乐自居。 他动辄以伯乐自居。 知否?知否?應是「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10.
11. 12.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的骨头是最硬的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她肚裏有墨水兒所以大家都非常尊敬她。 她肚裏有墨水兒所以大家都非常尊敬她。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 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 不开锅。
絲竹」 終歲不聞「絲竹」聲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里面出政权
5、专名代本体 、
你们说出共产党在哪里,我就把你们放了。 你们说出共产党在哪里,我就把你们放了。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1. 2. 3. 4. 5. 6.
7. 8. 9.
巾帼不让须眉。 巾帼不让须眉。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过尽千帆皆不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她希望长大后当白衣天使。 整天为柴米油盐犯愁。 整天为柴米油盐犯愁。分代整体 、
两岸青山相对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片日边来。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一针一线,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一条。

借喻借代练习题

借喻借代练习题

借喻借代练习题
在文学创作中,借喻和借代是常用的修辞手法。

通过使用借喻和借代,作家可以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暗示或象征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从而丰富作品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些借喻借代的练习题,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修辞手法。

练习题一:
请用借喻或借代来描述以下情境: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小鸟站在树枝上,它的翅膀被冻住了,无法飞翔。

提示:可以借喻或借代来描述小鸟的困境和无力感。

练习题二:
请用借喻或借代来描述以下情境:
一只老虎跃上悬崖边缘,它张开大口,却无法咬住前方的猎物。

提示:可以借喻或借代来描述老虎的失望和无奈。

练习题三:
请用借喻或借代来描述以下情境:
一位年轻的艺术家站在画布前,虽然努力挥动着画笔,但无法将自己心中的创作灵感转化为绚丽的色彩。

提示:可以借喻或借代来描述艺术家的创作困惑和技巧不足。

练习题四:
请用借喻或借代来描述以下情境:
一片干旱的土地上,一棵孤独的树苗苦苦挣扎着,在缺乏水源的条
件下艰难地生存下去。

提示:可以借喻或借代来描述树苗的坚韧和对生命的执着。

练习题五:
请用借喻或借代来描述以下情境:
一个年轻人站在人群中,他努力地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却始终无
法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回应。

提示:可以借喻或借代来描述年轻人的无助和对于沟通的渴望。

通过上面的练习题,您可以尝试运用借喻和借代的修辞手法,将一
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个事物或概念联系起来,从而达到强调、隐喻或
象征的效果。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借喻借代,提升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加油!。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附练习及答案)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附练习及答案)

怎样辨别“借代”和“借喻”两种修辞(附练习及答案)语言运用是学好语文的基础。

虽说语文的学习中过多的语言技巧的赏析会让整体阅读支离破碎;但是如果不懂语言技巧,我们读到的只是辞藻的堆砌,却难领悟到语言的精妙绝伦。

个人认为,语言技巧是读文写文基础,了解把握语言的运用技巧,能帮助整体阅读和写作,让我们能更清晰地领略到文字的魅力。

今天主要谈谈初高中语文课堂上常常遇到的借代和借喻两种修辞手法的区别问题。

一、请大家判断下列句子中,哪些句子运用了借代修辞,哪些句子运用了借喻修辞。

1.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6.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7.红领巾们在车站派发卫生宣传单。

()8.满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9.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10.无丝竹之乱耳。

()二、知识点落实(借代和借喻的区别)(一)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另一个事物来代替的一种修辞手法。

借代的借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一般只能出现借体。

借体和本体有相关点。

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战争)常见借代的类型1.部分代整体樯橹..灰飞烟灭。

(桅杆和船桨,指代战船,借指水军)2.特征代整体特征指代人或事物。

(1)那个黄头发...进来了。

(有黄头发特征的人)(2)风筝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老鹰..”,有“蜈蚣..”……(用..”,有“仙鹤..”,有“鹦鹉风筝具体样式指代风筝)3.具体代抽象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4.以专有名词(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指代泛称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和李公朴一样的人们)5.材质(工具)代本体雨来刚到堂屋,几十把血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

借喻和借代区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借喻和借代区别--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1)找本体 本体:月亮
(2)判关系:月亮与美玉的关系能否用明喻表达? 关系:月色如美玉。
莫教踏碎琼瑶。 转明喻 不要踏碎这如美玉般美好的月色。 借喻
解题思路
第一步:找本体。 第二部:判关系。
(根据能否转化成明喻判别是借喻还是借代)
过关练习
次韵尹潜感怀(陈与义)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 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 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 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目标层级图
一、★☆☆☆☆☆ 识记借喻、借代的概念
二、★★☆☆☆☆ 学会区别借喻跟借代
三、★★★☆☆☆ 学会解答借喻、借代的相关题目
一、 ★☆☆☆☆☆ 识记借喻、借代的概念。
借喻: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不出现本体跟喻词,实 质上是比喻的一种。
下雪了,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
明喻(1)雪地里小鸭的爪印 像 枫叶。 本体 喻词 喻体
暗喻(2)小鸭的爪印 是 枫叶。
本体
喻体
借喻(3)雪地里出现了很多枫叶。
喻体
一、★☆☆☆☆☆ 识记借喻、借代概念
借代: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 相关的事物的名称代替。
1、红领巾正在扶老人过马路。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来 代替少先队员,两者具有相关 性。
过关练习
问题:请同学们把下面括号内容补充完整。
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借代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借喻 4、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拭去蒙在镜子上
的灰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高级理解
学会解答借代、借喻的相关题目
西江月【宋】苏轼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扬桥,杜宇一声春晓。

修辞借代和借喻

修辞借代和借喻

借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代的本体与借体之间有实在的关系, 而借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没有实在的关 系,它们在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二者之 间是相似的关系。 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于“相 关性”。
(1)今天,我在街上遇见了好久不见得 “刀疤脸”。 (2)敌人躲进乌龟壳里,不敢出来。
(1)今天,我在街上遇见了好久不见得 “刀疤脸”。 “刀疤脸”是这个人身体 的特征,也是这个人身体的一部分,具 有很强的关联性,因此本句属于借代。 (2)敌人躲进乌龟壳里,不敢出来。这 里的“乌龟壳”指的是他们修筑的战地 工事——碉堡,也就是说,把碉堡比作乌 龟壳,碉堡与乌龟壳之间有极强的相似 性,故此句属于借喻
朝廷借代具体抽象借喻愁烟草风絮雨借代具体代抽象借代部分代整体黄口指待哺的小燕雏燕借喻燕雀比喻庸者言其眼界狭小
借喻就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而是“把 喻体直接用在本体该出现的位置。”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了。 (2)他这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丢了西瓜拣了芝麻。
借喻就是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而是“把 喻体直接用在本体该出现的位置。” (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 壁了。(鲁迅《故乡》) 这里的“厚障壁”就是比喻“我”和闰 土之间在思想感情上彼此不相通或感情 上的隔膜。
1、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代)具体抽象 2、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烟草、风絮、雨
4、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借代)部分代整体“黄口”指待哺的小燕(雏燕)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借喻)燕雀,比喻庸者,言其眼界狭小。 鸿鹄:天鹅,比喻胸怀远大之人。
(白居易《琵琶 行》
2、“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 行》)
下面是表现一定生活观的句子,从修辞 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 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期有限。 B.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C. 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 鬼。 D. 谈笑有布衣,往来无缙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喻与借代
借喻与借代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格,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两种修辞方式出现很多,由于它们本体都不出现,因此往往混淆不清,学生难于辨别掌握,成为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那么对这两种修辞方式如何辨析区分呢?
借喻是比喻辞格中的一种类型,它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是比暗喻(或隐喻)更进一步的比喻。

借代是借用与本体事物相关的另一事物来代替本体事物的一种辞格,又称为“换个名称”或“换一个名字”。

从定义来看,这两者在形式上有共同点,但其蕴涵的深层内容却是不同的,本文就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这两者的区别。

一、借喻与借代构成的基础不同
构成借喻的基础是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借喻中的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它和要说明的事物是有本质区别的两回事。

构成借代的基础是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它是临时用一个名称来代替事物的本名,即利用客观事物的种种关系巧妙的形成语言上的艺术换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

借代的方式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标志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结果代原因;部分代整体等等。

这种事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建立在本体自身的特征、职业诸方面的,通过名词的借代使用表现出来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初发的龙头翻卷滚动,在凹凸不平的沟床上缓慢前进。

(《一次大型的泥石流》)
(3)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沁园春·雪》)
例(1)、(2)为借喻。

例(1)中的“梨花”比喻雪花,两者在本质上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但有其相似点,比喻形象,新颖美丽富有诗意。

例(2)以“龙头”比喻泥石流,其喻体“龙头”同本体“泥石流”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事物,作者取其相似点作比,贴切生动,增强了文章艺术色彩。

例(3)、(4)为借代。

例(3)中“袁世凯”是银元上的标志,用以代替银元,这是以标志代本体。

例(4)中“江山”是整个国家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用以代替国家,这是以部分代整体。

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在借代中借体与本体之间是有实实在在的联系的;而在借喻中,本体与喻体有相似之处,却无实实在在的关系。

二、借喻的语言格式与借代不同
一般说来,比喻尽管有明喻、暗喻、借喻等不同的方式,但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来比拟的特点是不会变的。

因此,借喻虽是比明喻、暗喻更进一步的比喻,但在多数情况下,借喻却可以变换成明喻或暗喻。

借代只是直接用人或事物的特征等代替本体事物,因此不能构成明喻一类的格式。

如:
(5)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

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6)你们是年青的,从出生的年月计算,你们的确是年青的。

然而看你们额上的皱纹,我知道你们已经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道路了。

(巴金《一封未寄的信》)
例(5)用喻体“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来比喻长而空的文章;可以改为“是把那些像懒婆娘的裹脚一样又臭又长的文章,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例(6)用喻体“走过很长很长的艰苦道路”来比喻遭遇过很多艰难困苦。

可以改为“我知道你们已经像走过很长很长艰苦的道路似的遭遇过很多艰难困苦了。


而:
(7)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鲁迅《药》)
(8)千万个雷锋在成长。

(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10)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

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鲁迅《孔乙己》)
(1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
例(7)是用“花白胡子”这个外貌特征来代替具有此特征的人物;例(8)是用“雷锋”这一专名来代替具有雷锋精神的先进人物;例(9)是用具体的事物“小米加步枪”来代替抽象的“军需装备”和“武器装备”;例(10)是用“添上新伤疤”来代替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即孔乙己被打;例(11)是用“江山”来代替“祖国”这个整体。

我们不能把例(7)中的“花白胡子”说成“花白胡子像花白胡子”,也不能把例(8)至例(11)各例用明喻或暗喻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借体都是借代中的名词替代现象,不能构成比喻的格式。

三、借喻与借代的关系不同
借喻属于比喻中的一个小类,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两种本质不同的事物,用它们的相似点通过联想而联系起来的。

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关系密切,二者
的关系是内在的,借体往往是借用本体的特征、标志、部分、产地、材料、工具等。

(1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国际歌》)
(13)陈涉叹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节选)
(14)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过零丁洋》)
(15)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药》)
例(12)、(13)为借喻。

例(12)中以“毒蛇猛兽”比喻压迫剥削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统治者,这里喻体与本体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作者取其凶残狠毒这一相似点,通过联想构成比喻,把意思表达得鲜明生动。

例(13)以“燕雀”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鸿鹄”比喻有宏大抱负的人,作者取其渺小、宏大两个相似点把本质不同的两组事物通过联想联系起来,充分显示了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志向远大与众不同的鲜明性格。

例(14)、(15)为借代。

例(14)中以“干戈”作兵器代指战争,两者关系是用工具代本体。

例(15)中以“驼背”代指〈药〉里一个“茶客”,两者的关系是用人的外貌特征代替人。

四、借喻与借代的作用不同
借喻的作用是以喻体相代。

着重在喻,喻而不代;借代则是以借体相代,着重在代,代而不喻。

换句话说,借代的作用在于“代”,一般只起代称作用,使语言丰富多彩、具体形象、简洁精炼,但对所说的事物没有描写作用。

借喻的作用在于“喻”,即能起“喻”的作用,能对所说的事物起描写作用。

(16)这轮晓日从我们民族历史的地平线上一跃而出,闪烁着万道红光,照临到这个世界上。

(17)满天里张着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在烈日和暴雨下》)
(18)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那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

(《药》)
例(16)、(17)为借喻。

例(16)中“这轮晓日”是喻体,把社会主义祖国比喻成喷薄而出生机勃勃的“晓日”,气势磅礴,生动感人。

例(117)中以“灰色的幔”比喻天空乌云密布,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其沉闷之气令人窒息。

例(18)为借代,其中有两处,第一,红眼睛是阿义的外貌特征,以“红眼睛”代阿义,既突出了阿义的形象,又从行文上起到了变文避复的作用。

第二,“油”和“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它是维系生命的必要物资,用“油水”代财物,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构成借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之,借代和借喻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们毕竟是各有特色的两种修辞方式。

在借代与借喻这样两个基本修辞格之间是不能没有一条严格的界线的,关键是看它们在何种语言结构中结合,从哪个角度去分析。

【巩固练习】
试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

(1)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

(2)红领巾在车站宣传卫生。

(3)讨厌的“尖鼻子”,“豆芽菜”恨恨地想,他干什么盯着人不放。

(4)孤帆一片日边来。

(5)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6)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7)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8)“看我们不揍你一顿,你这个传播伤害病的虱子!”
(9)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10)旌旗十万斩阎罗。

分析:第(1)句中的“三座大山”与其所代替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间具有“压迫”的相似性,所以是借喻;第(2)句中的“红领巾”与其所代替的少先队员之间是戴与被戴的关系,具有相关性,所以是借代。

第(3)句中的“尖鼻子”是指长着尖鼻子的人,部分代整体,二者具有相似性,所以是借代;而“豆芽菜”代替的是体质弱的象豆芽菜一样的人,二者具有相似性,所以是借喻。

(4)借代。

(5)借喻。

(6)借代。

(7)借代。

(8)借喻。

(9)借代。

(10)“旌旗”为借代;“阎罗”为借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