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4_队列研究解读
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队列研究医学研究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队列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以特定的目标群体为研究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筛选,并进行长期的追踪观察,以探究不同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或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队列研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观察人群暴露到某一特定因素(例如环境、遗传、生活方式等)与某一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
此外,队列研究还可以用于观察不同暴露因素组合可能对人群健康状况造成的影响,以及评估各种干预措施的效果。
在进行队列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
队列研究一般包括建立研究队列、确定暴露和结果指标、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步骤。
研究者需要严格控制各种潜在的干扰因素,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尽管队列研究具有许多优势,如能够提供较强的证据支持和较高的研究效应,但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队列研究需要长时间的追踪观察,因此会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
此外,由于队列研究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不能主动干预暴露因素,因此无法获得与干预研究相同的证据水平。
展望未来,队列研究方法仍将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数据管理的完善,队列研究将能够更好地应对研究过程中的挑战,提供更加可靠和全面的研究结果。
综上所述,队列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研究方法,在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队列研究能够为我们揭示不同因素对人群健康状况或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为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结构部分可以描述文章主体内容的组织方式和各个部分的主题。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队列研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和方法进行综述。
1.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文章将简要介绍队列研究的概念和医学研究的重要性。
同时,也会明确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框架。
4-队列研究解读
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组人群(如出 生队列和暴露队列)。根据其变化分为固定队列 和动态队列。
固定队列 fixed cohort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动态队列 dynamic cohort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研究结束
危险因素(risk factor) 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outcome),或使 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 方式、环境和遗传等多方面的因素。危险因素的 反面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两者可 统称为决定因素(determinant factor)。
领导重视、群众支持 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 发病率较高 有代表性 实例的研究现场是江苏省海门市
研究人群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 未患所研究疾病 分为暴露组和对照组
暴露人群选择
职业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对照人群的选择
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 : 一群研究对象内部
第二节 研究设计与实施
确定研究因素 确定研究结局
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确定样本量 资料的收集与随访 质量控制
(以一项乙肝病毒(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C)的队列研究为例,以下简称实例)
确定研究因素
主要暴露因素: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 研究的基础上确定。 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混杂因素及人口学 特征等。 实例中确定的研究因素是乙肝病毒感染, 以HBsAg阳性作为乙肝病毒感染指标。
过去
现在
历史性队列
将来
队列研究的原理及类型
队列研究的原理及类型教学设计课程名称:流行病学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主讲教师:徐学琴单位:河南中医学院所属学科: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所属专业:预防医学授课对象:预防医学本科专业五年级学生2015年 4 月、教学背景本节课程所讲授的内容是《流行病学》课程中“队列研究”中的“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类型”部分的内容。
队列研究是分析流行病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直接观察暴露于某因素不同状况人群的结局来探讨该因素与所观察结局的因果关联及关联的大小。
该方法因其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很强而在流行病学病因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学习该方法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队列研究的性质、特点、整体设计及研究过程,等。
通过队列研究三种类型的讲解使学生对基本原理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流行病学的基础知识,也系统学习过卫生统计学的内容,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应对“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类型”有清晰地认识和深刻地理解,应对基本原理的重要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 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2. 熟悉队列研究的整体设计及研究过程;3. 熟悉三种不同的队列研究类型的设计特点及优缺点;4. 了解历史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研究的区别。
5. 了解队列研究检验病因假设的能力非常强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内容1.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采用图示进行详细讲解。
在讲解过程中,将队列研究的整个设计及研究过程通过图示分解展示。
并对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重点详细讲解。
最后,总结队列研究的研究方向是从因到果的方向,符合疾病因果顺序,因此,队列研究的因果论证强度是非常强的。
2. 通过“吸烟和肺癌的队列研究”的例子,进一步讲解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过程。
3. 队列研究的类型结合图示讲解队列研究的三种设计类型,并指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并重点提出历史性队列研究收集资料的方法是回顾性的,但研究的性质是从因到果的。
第04章_队列研究
队列研究又称发病率研究、前瞻性研究、定 群研究。
6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一、概 念
暴露(exposure) 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 究的特征或行为。
队列(cohort) 有共同经历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 根据人群进入队列的时间不同分为固定队列和动态队列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第一节 概
述
固定队列
Fixed Cohort
出现结局 未出现结局
研究开始
8
研究结束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第一节 概
述
动态队列 Dynamic Cohort
出现结局 失访
研究开始
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研 究 现 场
领导重视、群众支持 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 发病率较高 有代表性
33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Binzhou medical college
第三节 设计与实施
研 究 人 群
从目标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
Doll &Hill的吸烟与肺癌关系队列研究 1951~1964年 (40701名注册医师)
表5-1 35岁以上人群肺癌死亡率(‰) 与日吸烟量(支/天)的关系
年龄 35~44 45~54 55~64 65~74 75~ 合计
非吸烟 者 0.05 0.00 0.00 0.00 1.11 0.07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PPT课件
将统计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使结果更加直观易懂。
结果讨论
对统计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和比较,探讨结果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05
队列研究结果解读与报 告撰写
研究结果解读
01
02
03
04
结果概述
对研究结果进行整体概述,指 出主要发现和结论。
数据展示
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直观展 示研究结果,便于理解。
相关性分析
分析队列研究中的变量间关系 ,如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 以揭示变量间的关联性。
生存分析
适用于队列研究中涉及时间至 事件发生的研究,如生存率、 风险比等指标的估计。
因果推断
利用队列研究数据,通过适当 的方法,对因果关系进行推断 ,如使用Mendelian随机化等
方法。
统计分析内容
数据清洗与整理
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的区别
队列研究是前瞻性的,按照暴露因素分组后追踪各组的结局,而病例对照研究 是回顾性的,通过比较病例与对照的过去暴露情况来评估暴露与疾病的关系。
队列研究特点
优点
能够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疾病发 生的相对危险度,且可同时估计 人群中该暴露因素的频率和分布 ,有助于制定预防措施。
缺点
数据收集方法
调查法
实验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 需要注意调查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通过实验设计收集数据,需要注意实 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观察法
通过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体征等信 息收集数据,需要注意观察的客观性 和准确性。
数据收集内容
基本信息
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职 业等基本信息,以便进行描述性
审稿与修改
介绍如何进行审稿和修改,以确保研究报告 的质量。
队列研究实习PPT课件
纵向设计
数据收集是在一段时 间内进行的,以观察 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 的关系随时间的变化。
大样本量
为了获得可靠的结论, 队列研究通常涉及大 量的人群样本。
病因推断
通过比较暴露与未暴 露人群的疾病发生率, 可以推断暴露因素与 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
队列研究应用
队列研究应用
队列研究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医学、公共卫 生、环境科学等。
数据质量控制
采取措施确保数据质量和准确性,如进行数据核 查、纠正误差等。
ABCD
数据收集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设计选择适当的数据收集方 法,如问卷调查、体检、生物样本检测等。
伦理和法律问题
遵守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数据收集的合 法性和安全性。
03
队列研究分析方法
描述性分析
描述性分析
01
对研究数据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包括频数、百分比、均值、
随着全球卫生合作和交流的加强,队列研究的国 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全球健康研究的进 步。
队列研究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队列研究的长期跟踪和随访
未来队列研究将更加注重长期跟踪和随访,以揭示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结合多学科领域开展跨学科研究
队列研究将进一步结合生物学、遗传学、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开展跨学科的研究, 以揭示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因果关系。
实例三:癌症队列研究
总结词
基因组学、生物标志物、生存分析
详细描述
癌症队列研究结合基因组学和生物标 志物检测技术,深入探究癌症发生发 展的分子机制,同时通过生存分析, 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和预后,为 个性化治疗提供依据。
05
队列研究优缺点
优点
第4讲 队列研究
样本量大,时间长,极易出现质量问题,需 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培训调查员 在实施开始前,要选择和培训调查员。调查员要 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有敬业精神,对工作认真 负责,通过培训调查员使之掌握获得可靠资料的 调查方法和技巧。
2018/5/3
队列研究
25
质量控制
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确定相应工作的工作程序 定期检查、考核调查质量 重复调查,考核其一致性
即某地区的全体人群,选择其中暴露于欲研究因素的人做 暴露组,其余为对照组。 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为便于有效收集随访资料,往往选择一个团体,它有自己 的组织系统,能够协助我们工作,而且该组织内成员的职 业与经历往往是相同的,可使对照组与暴露组增加可比性。
16
确定研究人群
对照组的选择 内对照
要求:尽可能保证与暴露组的可比性
2018/5/3
队列研究
17
样本量估计
一般人群(对照人群)所研究疾病发病率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人群发病率之差 显著性水准α 把握度1-β 抽样方法 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比例 失访率等
2018/5/3
队列研究
18
资料收集
资料来源:
从调查对象中获得; 从有关记录或档案中获得; 经测量获得。
特异危险度(AR):
它也叫归因危险度,或率差 是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差值的绝对值。 暴露组发病率通常总是高于非暴露组的发病率,高 低之差推理应特异地归因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 AR表示单独由某因素所致的发病(或死亡)危险。
资料分析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也叫病因分值EF
队列研究分析资料
第六章队列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队列研究的类型;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标化死亡比、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限度、人群归因危险度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熟悉选择队列研究方法的指征;确定研究队列的基本要求和注意事项;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人时的概念。
了解队列研究的基本步骤;队列研究的常见偏倚及其克服方法,特别是失访偏倚及错分偏倚;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二、学大纲精要(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队列研究(cohort study)也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菲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
队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或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
2.队列研究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研究开始时暴露已经发生,而且研究者知道每个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
3.队列研究是发病率研究,所关心的是某病在人群中发生的概率(累计发病率)和发生速度(发病率)。
因此在研究开始时研究对象不应当患有所研究的疾病。
在队列研究开始之前,常进行一次横断面研究。
4.队列研究的人群一方面开始时不患有所研究的疾病,同时要求每个研究对象在随访过程中均有可能成为所研究疾病的病人。
5.队列研究资料可直接用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累计发病率和归因危险度。
如果知道人群中暴露的比例,也可计算人群归因危险度。
归因危险度和人群归因危险度反映了疾病预防中的意义。
6.队列研究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RR,RR的本质是比(rate ratio)或危险比(risk ratio),是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
流行病学 实习4队列研究
• 思考题1、历史性队列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 的联系和区别?
• 联系:研究开始时,结果也发生;资料为历史性。 • 区别:研究起点是过去,由因到果,前瞻性;研 究对象在过去进入队列;暴露非暴露分组;发病 率或死亡率的比较。 • 由果到因,回顾性;病与非病分组;暴露比 例的比较 • 主要区别是对暴露与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 顺序不同,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观察方向是从因到 果,而病例对照的研究的观察方向是由果到因。
联系强度的估计
1.相对危险度(RR、率比)
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表明暴露组发病
(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RR 无单位,其值范围 0-∽, RR=1 ,暴露与疾病无关联,RR<1, 暴露与疾病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 子),RR>1,暴露与疾病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子)
RR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指暴露人群中发病归因于暴露占全部病因的百分比 。
AR% I1 I 0 100% I1
Ie暴露组人群某病的发病(死亡)率,
Io非暴露组人群某病发病(死亡)率。
(疾病有多因,如吸烟是肺癌因素之一,若都不吸烟,肺癌患
病率也有20/十万,而吸烟人群中肺癌患病率为 100/十万,则 肺癌80%归因于吸烟所致)。
Miettinen法:
RR
11.96 / 2
③相对危险度与关联的强度
RR值的意义:从0 ∽正数,
RR=0.9~1.1,
RR<1, RR>1,
暴露与疾病无关联或无影响。
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素。 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素。
RR = 0.7~ 0.9;1.2~ 1.5
RR = 0.4~ 0.7;1.5~ 3.0 RR < 0.4 ;> 3.0
队列研究实习课之二(1)
即不用暴露组的发病率,只用对照组的发病率和
RR也可算出AR。
精品课件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AR% 、病因分值)
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 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精品课件
课题三
以从不吃为对照组填写表格
表4-3 不同水果摄入频率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联系
死于心血
未死亡人
摄入水果情况 观察人数 管疾病的
死亡率 ᵪ2
数
人数
从不吃 每月吃一次 每星期吃1-3次 每星期吃4-6次
每天都吃 合计
28479 156098 143183 42519 81386 451665
735 2341 1375 270 452 5173
RR 95%CI AR AR%
精品课件
相对危险度(RR、率比)
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指标, 表明暴露组发病(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 多少倍,RR无单位,RR=1,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RR<1,暴露与疾病负关联(暴露为保护因子), RR>1,暴露与疾病正关联(暴露为危险因子)
Ie 暴露组人群某病的发病(死亡)率, I0 非暴露组人群某病发病(死亡)率。 RR需要计算95%可信区间,可按 Woolf 法或 Miettinen 法计算。
从不吃
死于心血管疾病人 数
735(a)
存活人数Βιβλιοθήκη 合计死亡率27744(b) 28479(a+b) 2.58%(Ie)
每天都吃
452(c)
80934(d) 81386(c+d) 0.56%(I0)
合计
1187(a+c) 108678(b+d) 109865(n)
队列研究
wn
7
(二)队列研究的特点
1. 属于观察法 2. 设立对照 3. 观察方向由“因”及“果” 4. 能确证暴露与疾病的关系 5. 可以计算疾病的发病率、累积发病率
wn
8
(三)队列研究的用途
1.检验病因假设 2.描述疾病的自然史 3.评价自发的预防效果
wn
9
(四)队列研究的种类
历史性 暴露 研究开始
遗传 年龄
糖尿病
性别 血压
控制:按混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wn 33
年龄分层:
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年龄分层设计 体重指数 < 40 岁 ≥ 40岁 病例组 对照组 病例组 对照组 ≤ 24.8 25 26 15 18 > 24.8 50 48 32 34 合计 75 74 47 52
wn
34
五、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 Ie - I0
= I0 (
RR-1 )
wn
26
吸烟者与非吸烟者死于不同疾病的RR与AR
吸烟者 非吸烟者 AR
疾病
(1/10万人年) (1/10万人年)
RR
(1/10万人年)
肺癌 心血管 疾病
50.12 296.75
4.69 170.32
10.7 1.7
45.43 126.43
wn
27
(3)人群归因危险度 ( population attributive risk , PAR ) PAR = 全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 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 = It 追踪收集资料 双向性
暴露
追踪收集资料
非暴露
* 前瞻性队列研究 * 历史性队列研究 * 双向性队列研究
现在
前瞻性
wn
4队列研究(群组研究)
(2)方式 1)内对照 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 平最低的人员作为对照即为内对照。 队列研究应尽量选用内对照,因为除暴露因 素外,它与暴露人群的可比性好。但研究环境 或职业暴露时难以实施。(非暴露组被“污 染”)
2)外对照(特设对照) 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常需在该人群之外 特设对照组,叫外对照。
二、确定研究结局
结局是研究队列中预期结果事件
发病或死亡 血清指标 分子标志的变化 定性或定量
一次研究可有多个结局
慢性 支气 管炎
吸烟 吸烟
肺癌
冠心 病
结局的测量 采用国际或国内通用的标准
三、确定研究现场与研究人群
有足够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
研 究 现 场
领导重视、群众支持 医疗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 发病率较高 有代表性
结果
1. 2. 3. 4. 全死因:SMR 1.41~1.64 合计 1.47 所有肿瘤:SMR 2.59~3.86 合计 3.26 肺癌:SMR 3.21~7.62 合计 5.31 胃肠道肿瘤:SMR 1.61~3.17 合计 2.06
说明了石棉与肺癌联系的强度与普遍性
三.队列研究的实施 (一)确定设计方法的原则
病因和危险因素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 重要任务,病因研究的逻辑顺序应该是 先有病因存在,然后有疾病发生。 因 果
结局 暴露
Y N
E
目标人群
代表性 样本
Ē
时间顺序
Y
N
暴露队列
D
a 发病率=a/(a+b)
E=a b
样本人群
D
b
c
D
E =c d
比较队列
-
D
发病率=c/(c+d)
队列研究 ppt课件
CS2在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发生中作用程度不同
表4-2 CS2与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的RR和AR比较
临床类型
心肌梗塞 致死性心肌梗塞 非致死性心肌梗塞 心绞痛 心电图冠心样改变
RR
3.57 4.69 2.74 1.89 1.4
AR
5.25 3.21 2.04 11.6 6.1
结 论
长期低剂量与冠心病发病和死亡存在因果关系 CS2所致的冠心病,以致死性心肌梗死为主 措施 芬兰当局已于1972年把CS2的车间最高容 许浓度从20ppm降至10ppm
在同一城市的造纸厂随机选择的343名男性工人
资料收集
查阅档案记录
用药情况、既往车间CS2的浓度等
询问
姓名、性别、年龄、工种及工作年限、吸烟、业 余时间的体力活动情况
实验室检查
血糖、血脂、血清胆固醇水平、血压、心电图、
心脏大小、体重及车间CS2浓度的动态变化
资料分析
CS2暴露组发生心肌梗死的RR为3.57,两组致死性心肌梗 死发生率和总的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
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队列的选择
1. 特别暴露人群 特别暴露是指高度暴露于某种可疑病因的情况。 2. 某地区的全部人群
所要研究的因素和疾病都是人群中常见的; 欲观察一般人群的发病情况,而不是特别人群; 观察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研究步骤
确定研究因素 收集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的选择
样本大小的估计
随访 队列研究的分析 偏倚及其控制
主要暴露因素:
确定研究因素 在描述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
混杂因素 人口学特征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础上确定
可能影响结局的因素:
队列研究课件 PPT
5.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
PAR%=(It-Io)/It×100%
PAR%表示:在一般人群中由暴露因素 造成的发病或死亡占该人群全部发病或 死亡的百分比。
Exposed population
General population
Nonexposed population
E
NE
RR
E
Ie=(20/400) ×100%=5.0% Io=(50/2000) ×100%=2.5%
RR=Ie/Io=2
AR=Ie-Io=2.5%
Ie-Io
ARP=
×100%=
Ie
5%-2.5% 5%
=50%
(20+50)
It =
×100%=2.9 %
2400
PAR=It-Io=2.9%-2.5%=0.4%
2 对照人群的选择:
选择对照人群的原则:应注意其与暴露人群的可比性(对 照人群除未暴露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它各种因素或人群特 征应尽可能与暴露人群相同)。
(1)内对照: 在同一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 平最低的人员作为对照。
(2)外对照: 对特殊暴露人群,常需在该人群之外特 设对照组,称外对照。
(3)一般人群对照:使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作为对照。
(三)确定适宜的研究类型; (四)确定研究所需的样本含量;
1.决定样本大小的因素: (1)一般人群中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水
平p0:p0越接近0.5,所需观察的人数越 少。
(2)暴露人群的发病率p1:d=p1-p0, d值越大,所需观察人数越少。
研究开始时 (现在)
(三) 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cohort
队列研究实习
( Cohort Study )
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Study starts Exposure
Disease occurrence
time
Characteristics 特点
* Observational * Need control * Causes-Occurrence * Cause-effect
群为对照,其中研究了石棉与肺癌及胃肠道肿瘤的关系。表 6-7 为 4 个职业
人群的肺癌与胃肠道肿瘤的标准化死亡比。
132
33
7
15
9
问题: 1、上述研究属于何种类型的流行病学研究? 2、该类型的研究与病例对照研究有何区别和联系?
• 该研究是历史性队列研究
• 与病例对照研究比较,主要区别是对 暴露与其引起的后发病的观察时间顺 序不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观察的方 向为从因至果,而病例对照研究的观 察的方向为从果究因。
【课课题题二三】表 6-2 是弗明汉心脏病研究中心对血清胆固醇含量与冠心病发
病关系的部分资料。研究者首先检测了 1045 名 33~49 岁男子的血清胆固 醇含量,然后按其水平高低分为 5 组,随访观察 10 年后计算各组冠心病 10 年的累积发病率。
表 6-2 33-49 岁男子血清胆固醇水平分组的冠心病 10 年累积发病率
以及 RR95%的可信区间,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解释,体会 RR 与 AR 的
区别和联系。 2、根据上表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参看教材75-77页
1、U检验结果可知,暴露组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2、RR=53.26/24.88=2.14,结合其95%CI(1.0695~ 4.2815) 可认为暴露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是非暴露者的2.14倍。
队列研究资料分析.
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即为对照 组。 • 外对照: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 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群中选出对照。 • 总人口对照:是外对照的一种,利用整个地区现 成的发病或死亡资料。 • 多重对照 本研究采用的是内对照。
图6—1
图6—1 剂量效应关系曲线图
吸烟量(支/日)
表6-4 英国男医生各种死因的危险性与 吸烟之间关系 (1951~1961)
2. 吸烟与肺癌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说明理由,如想进 一步说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作什么研究?
美国“吸烟与健康报告”委员会提出(1964) (1)关联的时间顺序 (2)关联的强度 (3)关联的特异性 (4)关联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 (5)关联的连贯性或合理性
AR = Ie - I0=7.525%-0.51%=7.015%
AR的意义:表示暴露与非暴露 人群比较, 所增加的疾病发生数量;或者如果暴露去 除,则可使发病率减少多少,因此AR在疾 病预防中很有意义。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是指暴露人群中 由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 百分比。
暴露组累积发病率=1079/14338=7.525% 对照组累积发病率 =387/75898=0.51% Χ2=3713.84,P<0.01,两组差异显著。
问题9:计算RR、AR和AR%值,并说明它们在该课 题中的具体意义。
队列研究资料归纳表
病例 非病例 合计
暴露组 a
b
a+b=n1
非暴露组 c
d
c+d=n0
合计 a+c=m1 b+d=m0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