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合集下载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https://img.taocdn.com/s3/m/1c9a2f88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c.png)
❖ 优点:建立后可立即使用,操作简单方便,血流 量足够,无需直接穿刺病人血管,减轻了病人的 痛苦。
❖ 缺点:堵塞、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较易发生, 使用寿命较内瘘短。也影响日后内瘘的建立
经皮静脉插管法
❖ 通常经皮穿刺大静脉,留置临时单腔或双腔导管。
单腔导管在单针透析时,血液从管腔内抽吸出,经过透析 器后再从原管腔送回体内,该导管尾端呈“Y”型,由定时器 或容量控制系统控制血液进出的间隔,但缺点在于容易造成再 循环,影响透析效率。
临时性血管通路的方法
❖ 直接穿刺法 ❖ 动静脉外瘘 ❖ 经皮静脉插管法
直接穿刺法
❖
一般多选用周围动静脉,如足背动脉、挠动脉、股动
脉、大隐静脉、正中静脉等。此法能迅速建立血管通路,
❖ 优点:方法简便,费用低廉。
缺点:直接静脉穿刺除股静脉外,一般难以达到常规透析
所需的血流量(200ml/min)以上,因此多用于作为静脉 回路,或用于首次诱导透析的引血。且股静脉穿刺易造成 血肿或出血,穿刺侧肢体活动受限。
动静脉内瘘
❖ 应在患者肌酐清除率<25 ml/min、血清肌酐> 4 mg/dL时,或 者预期1年内需要透析的时候行内瘘手术。
❖ 通常用两支内瘘针穿刺进行血透;有时使用“单针”。
动静脉内瘘
❖ 推荐内瘘制作的位置 ➢ 肱动脉和头静脉 ➢ 桡动脉和头静脉
❖ 优点:并发症少,寿命长。
❖ 缺点:AVF成熟一般需要4–8周,如需提前使 用,至少应在2–3周以后。
三种经皮静脉穿刺部位的优缺点
保留时间 活动
需否住院
技术难度 呼吸系统
感染 体位
禁忌证 并发症
锁骨下静脉 可保留数周 患者活动不受限 住院或门诊患者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与护理ppt课件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与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52d43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2.png)
报告医生。
12
(3)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①使用前评估:
缝线有无脱落(临时导管) 管道有无扭曲打折 导管开关是否夹闭 置管处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置管处
缝线处 管道
13
(3)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②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上下机流程
14
(3)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注
未被污染情况
下每周置管处
换药2~3次
(2)深静脉留置导管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
做抽血、输液用。
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留置导管局部保持
清洁干燥,避免潮湿与污染。
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尽量穿对襟
上衣,以免脱衣服时将导管拔出。
股静脉置管者尽量避免屈髋90°,不宜过
多活动或过多坐位,以防导管滑脱或打折。
一旦导管滑脱或自行拔出,立即局部压迫,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与护理
1
内容提要
1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简介 2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护理
2
一、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简介3 Nhomakorabea1、血管通路的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建立体外循环 无血管通路,无法进行血液
透析
直接影响透析质量
4
2、血管通路的分类
血管 通路
临时性
长期性
直接动静 脉穿刺
临时性深 静脉置管
动静脉 外瘘
应立即更换。
揭开置管口敷 料,检查导管 缝线固定情况
以置管口为中心 螺旋式消毒
准备碘伏消 毒棉球和医用 垃圾袋。
透析深静脉留置 导管换药方法
盖无菌纱布固定 (或贴专用透明 贴膜)。
消毒2—3遍 直径15cm以上
17
12
(3)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①使用前评估:
缝线有无脱落(临时导管) 管道有无扭曲打折 导管开关是否夹闭 置管处有无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
置管处
缝线处 管道
13
(3)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②深静脉留置导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上下机流程
14
(3)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
注
未被污染情况
下每周置管处
换药2~3次
(2)深静脉留置导管注意事项
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一般不宜
做抽血、输液用。
嘱患者注意个人卫生,留置导管局部保持
清洁干燥,避免潮湿与污染。
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管者尽量穿对襟
上衣,以免脱衣服时将导管拔出。
股静脉置管者尽量避免屈髋90°,不宜过
多活动或过多坐位,以防导管滑脱或打折。
一旦导管滑脱或自行拔出,立即局部压迫,
血液透析 血管通路与护理
1
内容提要
1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简介 2 血液净化血管通路的护理
2
一、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简介3 Nhomakorabea1、血管通路的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建立体外循环 无血管通路,无法进行血液
透析
直接影响透析质量
4
2、血管通路的分类
血管 通路
临时性
长期性
直接动静 脉穿刺
临时性深 静脉置管
动静脉 外瘘
应立即更换。
揭开置管口敷 料,检查导管 缝线固定情况
以置管口为中心 螺旋式消毒
准备碘伏消 毒棉球和医用 垃圾袋。
透析深静脉留置 导管换药方法
盖无菌纱布固定 (或贴专用透明 贴膜)。
消毒2—3遍 直径15cm以上
17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课件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及维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e664b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2.png)
02
血管通路的建立
建立前的评估与准备
01
02
03
患者病情评估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 血管条件等因素,评估患 者是否适合建立血管通路。
血管条件评估
通过超声检查等手段,评 估患者的血管状况,选择 合适的血管进行通路建立。
术前准备
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告 知手术目的、过程及注意 事项,完善相关检查,确 保手术顺利进行。
人工血管移植
采用人工血管材料,将动脉和静脉 连接起来,建立人工血管通路。
注意事项
术后定期检查通路通畅情况;注意 保护通路,避免损伤;及时处理并 发症,如血栓形成、感染等。
03
血管通路的维护与保养
日常维护与保养
保持清洁
每天用温水清洁造瘘侧 肢体,避免使用肥皂、 沐浴露等刺激性物品。
观察肢体情况
注意观察造瘘侧肢体有 无红肿、疼痛、出血等 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
血流量不足
如血流量不足,可调整透析参 数或更换新的血管通路。
预防性维护与保养
控制血压和血脂
保持血压和血脂在正常范围内,避免血管损 伤。
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过度疲劳,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摄入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定期检查和维护
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管通路检查和维护,确保 血管通路的通畅和安全。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 路建立及维护课件
目录
•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概述 • 血管通路的建立 • 血管通路的维护与保养 • 血管通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 血管通路的未来展望
01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 概述
血管通路的定义与重要性
血管通路定义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https://img.taocdn.com/s3/m/12ac94e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d.png)
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
颈內静脉
保留时间
可保留数周
4-72小时
数周或更长
活动
患者活动不受限
受限
如用软穿刺管可不受限
需否住院
住院或门诊患者
住院患者
软穿刺管可适于门诊患者
技术难度
穿刺者应有一定技巧
易掌握
较易掌握
呼吸系统
呼吸困难和使用呼吸机者慎用
不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少数可发生气胸
感染
有发生菌血症的危险
易发生菌血症
AVF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 动脉瘤是动脉壁受牵拉和扩张而形成的充血囊肿;假性动脉瘤是静脉壁囊肿和外包缝合而成,较动脉瘤更长见。多由于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拔针后外渗、出血,穿刺管未愈合所致。预防应注意交替使用穿刺点,拔针后保证穿刺点完全止血。一旦发生,穿刺时要避开动脉瘤,以免引起大出血。治疗上可采用手术方法。
体位不合适,CVP低,深吸气,重视每一个操作环节,手指堵住针尾
01
03
02
注意事项
避免一种进路反复多次穿刺 注意病人体位和局部解剖标志
掌握多种进路
男13~15cm,女12~14cm,小儿5~8cm 过深,心律失常、影响监测结果 回血不畅
置管长度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第三章
与经颈内静脉置管相比,成功率较低
锁骨内侧端上缘切迹作为骨性标志,IJV正好经此而下行与SCV汇合。穿刺时左拇指按压此切迹。在其上方1-1.5cm进针。针干与中线平行,与皮肤呈30°-45°,朝尾端前进2-3cm即可成功;若不成,针尖略偏外。
01
后路法
03
SCM外侧缘中、下1/3交点作为进针点(锁骨上缘2~3横指)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类及护理路径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类及护理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e5e1bb1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4.png)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类及护理路径
引言
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损伤等疾病的患者来说,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血液透析需要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来连接血液循环系统与透析设备,以实现血液的循环和透析。因此,了解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类及其护理路径非常重要环系统与透析设备的路径和管道。血管通路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动静脉瘘、动静脉内瘘和中心静脉置管。
7.每次透析前测量血压和血流量,观察有无异常;
8.建议使用真空封盖以避免感染或梗阻;
9.维护瘘管内的无菌状态,防止细菌滋生;
10.定期进行洗涤,以去除钙化物.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路径
11.每日更换敷料;
12.定期检查置管部位是否存在红肿、疼痛、渗出;
13.避免过度换刮握握茶碗捏捏聚财,以避免刺激和拉扯导管所致的不适感;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是通过插入一根软管到副锁骨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以连接透析设备。这种类型的血管通路具有立刻生效的好处,然而,由于它位于心脏附近,因此在管理和防止并发症方面也需要更加小心。
血管通路护理路径
对血管通路的正确护理是确保血管通路稳定和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可以延长透析过程中血管通路的寿命。因此,透析患者和医疗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一些护理路径来确保血管通路的有效性。
动静脉瘘护理路径
1.保持手臂清洁和干爽,避免伤口感染;
2.避免穿紧身衣物或束缚手臂;
3.避免在静脉瘤部位插入针头,否则会导致瘘管狭窄或阻塞;
4.确保透析针头插入位点正确,不要在瘘管内部再生新的静脉分支;
5.动态观察瘘管的大小、血流量和颜色,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动静脉内瘘护理路径
6.保持插入部位清洁和干爽,避免感染;
14.确保导管内不形成气体,以免引起乳头状瘤;
引言
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肾损伤等疾病的患者来说,透析治疗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血液透析需要一个可靠的血管通路来连接血液循环系统与透析设备,以实现血液的循环和透析。因此,了解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分类及其护理路径非常重要环系统与透析设备的路径和管道。血管通路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动静脉瘘、动静脉内瘘和中心静脉置管。
7.每次透析前测量血压和血流量,观察有无异常;
8.建议使用真空封盖以避免感染或梗阻;
9.维护瘘管内的无菌状态,防止细菌滋生;
10.定期进行洗涤,以去除钙化物.
中心静脉置管护理路径
11.每日更换敷料;
12.定期检查置管部位是否存在红肿、疼痛、渗出;
13.避免过度换刮握握茶碗捏捏聚财,以避免刺激和拉扯导管所致的不适感;
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是通过插入一根软管到副锁骨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以连接透析设备。这种类型的血管通路具有立刻生效的好处,然而,由于它位于心脏附近,因此在管理和防止并发症方面也需要更加小心。
血管通路护理路径
对血管通路的正确护理是确保血管通路稳定和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可以延长透析过程中血管通路的寿命。因此,透析患者和医疗护理人员需要遵循一些护理路径来确保血管通路的有效性。
动静脉瘘护理路径
1.保持手臂清洁和干爽,避免伤口感染;
2.避免穿紧身衣物或束缚手臂;
3.避免在静脉瘤部位插入针头,否则会导致瘘管狭窄或阻塞;
4.确保透析针头插入位点正确,不要在瘘管内部再生新的静脉分支;
5.动态观察瘘管的大小、血流量和颜色,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动静脉内瘘护理路径
6.保持插入部位清洁和干爽,避免感染;
14.确保导管内不形成气体,以免引起乳头状瘤;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演示课件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205f04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0.png)
详细描述
感染通常是由于手术操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取出感染的导管等。
狭窄和闭塞
总结词
狭窄和闭塞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血流量不 足,影响透析效果。
详细描述
狭窄和闭塞通常是由于血管内皮 损伤、血管硬化等因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扩张血管、放置支 架等。
维护成本
血管通路的维护成本也是评估 的重要因素,包括材料费用、
手术费用、维护费用等。
血管通路的使用限制
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
不同的血管通路有不同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换。
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管通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动静脉内瘘可能会引起 手臂肿胀、疼痛等问题。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需要定期监测和处理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探索新型血管通路材料,提高血管通路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血管通路材料的研究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 、耐久性和抗感染性能的新型材料,可以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管通路建立技术的改进
总结词
改进血管通路建立技术,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04 血管通路常见问题及处理 方法
血栓形成
总结词
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血管堵塞,影响透析 效果。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因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以及手术取栓等。
感染
总结词
血管通路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高热、红肿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感染通常是由于手术操作、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患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局部消毒、使用抗生素、取出感染的导管等。
狭窄和闭塞
总结词
狭窄和闭塞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中常见的问题,会导致血流量不 足,影响透析效果。
详细描述
狭窄和闭塞通常是由于血管内皮 损伤、血管硬化等因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扩张血管、放置支 架等。
维护成本
血管通路的维护成本也是评估 的重要因素,包括材料费用、
手术费用、维护费用等。
血管通路的使用限制
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
不同的血管通路有不同的使用寿命,需要定期评估和更换。
患者的生活质量
血管通路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动静脉内瘘可能会引起 手臂肿胀、疼痛等问题。
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需要定期监测和处理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如感染、血栓形成等。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探索新型血管通路材料,提高血管通路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血管通路材料的研究成为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研究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 、耐久性和抗感染性能的新型材料,可以降低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血管通路建立技术的改进
总结词
改进血管通路建立技术,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
04 血管通路常见问题及处理 方法
血栓形成
总结词
血栓形成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导致血管堵塞,影响透析 效果。
详细描述
血栓形成通常是由于血管内皮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因素引起的。 处理方法包括使用抗凝药物、溶栓药物以及手术取栓等。
感染
总结词
血管通路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导致高热、红肿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培训课件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735a83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2.png)
通路自查对维护的重要性
通路自查方法
“三听”:通过听诊器或耳朵(注意杂音的大小和变化),若杂音强度 以吻合口最强,向近心端逐渐减弱
通路自查方法
(舒张期和收缩期有低沉的连续的杂音)则为正常,若杂音频率高或不 连续或没有声音;强烈和连续
通路自查方法
杂音沿着静脉一直到上肢根部和前臂区域则为异常。“四感觉”:自我 感觉是否出现疼痛、麻木、出血等症状
医疗护理|血管通路|三种类型|通路自查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顾名思义就是血液透析使用的通路,这条路是血液通行的道路,血液透析基 本的原理就是身体的全部血液经过透析机(人工肾)
LOGO
目录
CONTENTS
01.什么是血管通路? 02.血管通路的三种类型 03.血管通路的维护方法 04.通路自查对维护的重要性
血管通路的维护方法
动脉静脉内瘘的维护
自体动脉静脉内瘘的维护:对患者 强调内瘘对其生命的重要性,内瘘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临床表现,急 性并发症的院外应急处理
动脉静脉内瘘的维护
术侧手部可适当做握拳及腕关节运 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 成。术后2周术侧手做握拳或握球锻 炼,每次3-5分钟
动脉静脉内瘘的维护
透析患者血管 通路的维护
医疗护理|血管通路|三种类型|通路自查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顾名思义就是血液透析使用的通路,这条路是血液通行的道路,血液透析基 本的原理就是身体的全部血液经过透析机(人工肾)
LOGO
血管通路的三种类型
移植物血 管内瘘
当遭遇静脉阻塞或损坏,或自身血管纤细不宜建立内瘘, 就需要考虑建立动静脉移植内瘘。它是将一段人工合成的 血管埋置于皮下,将自身的动脉与静脉进行吻合,从而形 成一个动静脉的通路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1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1](https://img.taocdn.com/s3/m/66105d4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0d.png)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 专家共识
赵佳慧
.
1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
血液透析需要可靠的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 因为血管通路的原因住院,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住院的第一
位原因,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肾脏内科、血管外
科和介入科医生数十人共同组成的血管通路学组。包括王 玉柱、叶朝阳、金其庄、左力等国内知名专家。 专家组于2014年8月在《中国血液净化》杂志上发表了第 一版《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
.
12
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处理
急性血栓形成
好发部位:吻合口、内瘘流出道。
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血栓应尽早干预,措施包括:手法按摩; 药物溶栓;Fogarty 导管取栓;手术切开取栓;内瘘重建等。
静脉高压征
如内瘘术后 2 周仍有肢端水肿,或内瘘使用过程中出现内瘘 侧肢体水肿、胸壁静脉曲张等,应行 CTA、MRA、DSA 等。
.
11
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处理
血管狭窄 尽快做影像学检查,包括:CDU、CTA及 DSA 等,其中
DSA(血管造影) 是诊断金标准。 干预指征:狭窄超过周围正常血管管径50%伴以下情况如:
内瘘自然血流量<500ml/min;不能满足透析处方所需 血流量;透析静脉压升高,穿刺困难;透析充分性下降。 干预方法:包括PTA及外科手术。 发生在动静脉吻合口或近吻合口静脉侧者可选择外科手术 或经皮血管成形术;发生在穿刺部位优选 症的处理
通路相关性缺血综合征 (DAIIS)
定义:是指AVF 建立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造成远端肢体 供血减少,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症状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肢 体发凉、苍白、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坏死。 临床分级:分为 4 级。 0 级:无缺血症状; 1 级:轻度,手指末端发凉,几乎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2 级:中度,透析或运动时出现肢体缺血性疼痛; 3 级:重度,静息状态下出现疼痛或组织出现溃疡、坏疽等症状。 治疗:手部保暖及功能锻炼及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 缺血症状 严重、临床分级为2~3 级者需手术治疗。
赵佳慧
.
1
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
血液透析需要可靠的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 因为血管通路的原因住院,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住院的第一
位原因,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素。 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肾脏内科、血管外
科和介入科医生数十人共同组成的血管通路学组。包括王 玉柱、叶朝阳、金其庄、左力等国内知名专家。 专家组于2014年8月在《中国血液净化》杂志上发表了第 一版《中国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专家共识》。
.
12
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处理
急性血栓形成
好发部位:吻合口、内瘘流出道。
干预措施: 一旦发现血栓应尽早干预,措施包括:手法按摩; 药物溶栓;Fogarty 导管取栓;手术切开取栓;内瘘重建等。
静脉高压征
如内瘘术后 2 周仍有肢端水肿,或内瘘使用过程中出现内瘘 侧肢体水肿、胸壁静脉曲张等,应行 CTA、MRA、DSA 等。
.
11
动静脉内瘘AVF并发症的处理
血管狭窄 尽快做影像学检查,包括:CDU、CTA及 DSA 等,其中
DSA(血管造影) 是诊断金标准。 干预指征:狭窄超过周围正常血管管径50%伴以下情况如:
内瘘自然血流量<500ml/min;不能满足透析处方所需 血流量;透析静脉压升高,穿刺困难;透析充分性下降。 干预方法:包括PTA及外科手术。 发生在动静脉吻合口或近吻合口静脉侧者可选择外科手术 或经皮血管成形术;发生在穿刺部位优选 症的处理
通路相关性缺血综合征 (DAIIS)
定义:是指AVF 建立后,局部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造成远端肢体 供血减少,出现缺血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症状综合征,主要表现有肢 体发凉、苍白、麻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坏死。 临床分级:分为 4 级。 0 级:无缺血症状; 1 级:轻度,手指末端发凉,几乎不伴有其他临床症状; 2 级:中度,透析或运动时出现肢体缺血性疼痛; 3 级:重度,静息状态下出现疼痛或组织出现溃疡、坏疽等症状。 治疗:手部保暖及功能锻炼及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治疗。 缺血症状 严重、临床分级为2~3 级者需手术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美国动静脉瘘管使用从DOPPS I至 DOPPS III明显增多(24% vs 47%)
• 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呈现动静脉瘘使用 增加趋势
首次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 情况
首次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 情况
• 2000-2008年间,内瘘使用(24% vs 52%), 而移植血管使用减少(58% vs 22%)
• 需建立AVG患者,建立时间可推迟到接受 透析治疗前3~6W。
永久性血管通路
1、低位AVF与高位AVF 2、AVF与AVG
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式
1、侧侧吻合、端 端吻合
2、端侧吻合
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式端侧 吻合
• 我的哲学:
•
做好自己的事
•
做事做到极致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按使用时间分类
• 永久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内瘘 • 临时性血管通路:临时中心静脉导管 • 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带袖套中心静脉导管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指出,首选自体动静 脉瘘(AVF),内瘘无法建立的时候,应该 选为移植物内瘘(AVG)和长期中心静脉留 置导管。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增长(17% vs 26% )
首次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 情况
• 大部分患者首次透析使用导管而不是动静脉瘘,分 析原因主要是透析前门诊首次看肾脏病科医生时间 (较晚)和频次(较少)。
• 开始维持性HD前4个月建立动静脉瘘可以减少导管 的使用率,从而减少感染和死亡。
• 我国首次透析使用绝大多数是临时导管(导致血管 耗竭及并发症增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后期长期 通路的建立,提高了医疗成本),AVF首次使用率 很低<10%。
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与并发 症防治(1)
• 患者在无严重的心衰、全身感染及凝血机制 障碍,局部血管无畸形变异等前提下,中心静 脉导管可以即插即用,方便急症治疗。
• 并发症:导管打折与位置异常、血栓形成; 纤维鞘形成、感染(分为隧道感染、导管内 感染)、中心静脉狭窄。
• 导管感染是拔管的首要原因,挽救成功率只 有25%~30%。
血管通路的选择—临时导管
• 只适用于住院患者(急性、慢性和药物中毒) • 股静脉临时导管只用于卧床、拟行上肢自体动静
脉内瘘或长期导管置管的患者 • 颈内静脉导管(右侧)长度约14~16cm,尖端置
于上腔静脉;股静脉导管长度应在24~31cm, 尖端置于下腔静脉; • 提供足够血流量大于300ml/min。 • 指南要求: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1 个月,股静脉临时导管不超过1周。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概述
• 概念
• 历史沿革:
• * 早期 动静脉直接穿刺(80年代中)
•
动静脉外分流术
•
动静脉内分流术(AVF)(94年)
• * 90年代后国内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飞跃)
• *2010年后我院 长期中性静脉导管
• *移植物人工血管 考察中
• *超声介入球囊扩张术 申报中
概述
道)。
发症防治 • AVF穿刺时机,建议手术(81~)12W以后,至少1
个月后开始穿刺。
• 内瘘成熟6字原则:自然血流量>600ml/min;内 瘘静脉内径>6mm;内瘘静脉前壁距皮肤<6mm.
• AVF穿刺技术:(1)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2)穿刺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3)方 式采用阶梯式或纽扣式,避免吻合口穿刺, (4)穿刺针最初使用17G,减少损伤。
血管通路的选择—永久血管 通路AVF
• 专家共识,如果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作为肾 脏替代治疗方式,预计半年需进入血液透 析治疗。
• GFR<15ml/min/1.73m2 ,Crea>528umol/L( 6mg/dl).
• 糖尿病患者GFR<25ml/min/1.73m2 , Crea>352umol/L(4mg/dl).应当建立AVF。
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通路的选择—长期导管
• 动静脉内瘘尚未建立或已建立但需等待4周以上 成熟而需开始透析的患者。
• 半年~1年内即可行肾移植的患者。 • 生命期有限(低于2年)的高龄或病情危重患者。 • 必须血液透析又无法做任何形式的动静脉内瘘的
患者。 • 心功能差不能耐受内瘘分流的患者。
带涤纶套半永久性血透导管
• 随着通路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以及相关 材料学的发展,目前血液净化治疗已经不仅 是肾脏病学范畴的附属,她已经融入医学的 多学科,前景广阔!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管通路使用的趋势
血管通路使用的趋势
• 动静脉瘘使用在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70%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管通路的分类
• 根据使用血管部位
• 根据通路使用时限
按部位分类
• 周围血管透析通路
•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 • 移植物内瘘(AVG)
• 中心静脉透析通路
• 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 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发症防治 • AVG穿刺通常在术后2~(3W2及)局部浮肿消退后
血管通路使用概况
• 国外研究表明,血管通路问题是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
• 血管通路问题也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 素。因此,血管通路的选择、建立和维护 以及并发症防治就极其重要。
•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向德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学习,提高透析质量、延长ESRD长 期生存率,应向提高首次透析的血管通路 内瘘化方面努力。
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与并发 症防治(2)
• 规范操作,严格消毒出口及导管接口。
• 透后换药,无菌纱布或透气敷料覆盖皮肤出口。
• 隧道炎症或感染:每日局部使用1%碘酊、70%酒精 换药,配合全身抗菌素应用。
• 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内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全 身用药+肝素-抗菌素-盐水封管法。封管间期12~24 小时。强化治疗两周,控制后继续用药一周。用药 2W无效拔管或更换导管(采用原位更换+重建隧
• 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呈现动静脉瘘使用 增加趋势
首次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 情况
首次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 情况
• 2000-2008年间,内瘘使用(24% vs 52%), 而移植血管使用减少(58% vs 22%)
• 需建立AVG患者,建立时间可推迟到接受 透析治疗前3~6W。
永久性血管通路
1、低位AVF与高位AVF 2、AVF与AVG
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式
1、侧侧吻合、端 端吻合
2、端侧吻合
永久性血管通路—术式端侧 吻合
• 我的哲学:
•
做好自己的事
•
做事做到极致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按使用时间分类
• 永久性血管通路: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内瘘 • 临时性血管通路:临时中心静脉导管 • 半永久性血管通路:带袖套中心静脉导管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中国血管通路专家共识指出,首选自体动静 脉瘘(AVF),内瘘无法建立的时候,应该 选为移植物内瘘(AVG)和长期中心静脉留 置导管。
•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增长(17% vs 26% )
首次透析病人血管通路使用 情况
• 大部分患者首次透析使用导管而不是动静脉瘘,分 析原因主要是透析前门诊首次看肾脏病科医生时间 (较晚)和频次(较少)。
• 开始维持性HD前4个月建立动静脉瘘可以减少导管 的使用率,从而减少感染和死亡。
• 我国首次透析使用绝大多数是临时导管(导致血管 耗竭及并发症增多,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及后期长期 通路的建立,提高了医疗成本),AVF首次使用率 很低<10%。
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与并发 症防治(1)
• 患者在无严重的心衰、全身感染及凝血机制 障碍,局部血管无畸形变异等前提下,中心静 脉导管可以即插即用,方便急症治疗。
• 并发症:导管打折与位置异常、血栓形成; 纤维鞘形成、感染(分为隧道感染、导管内 感染)、中心静脉狭窄。
• 导管感染是拔管的首要原因,挽救成功率只 有25%~30%。
血管通路的选择—临时导管
• 只适用于住院患者(急性、慢性和药物中毒) • 股静脉临时导管只用于卧床、拟行上肢自体动静
脉内瘘或长期导管置管的患者 • 颈内静脉导管(右侧)长度约14~16cm,尖端置
于上腔静脉;股静脉导管长度应在24~31cm, 尖端置于下腔静脉; • 提供足够血流量大于300ml/min。 • 指南要求:颈内静脉临时导管留置时间不超过1 个月,股静脉临时导管不超过1周。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概述
• 概念
• 历史沿革:
• * 早期 动静脉直接穿刺(80年代中)
•
动静脉外分流术
•
动静脉内分流术(AVF)(94年)
• * 90年代后国内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飞跃)
• *2010年后我院 长期中性静脉导管
• *移植物人工血管 考察中
• *超声介入球囊扩张术 申报中
概述
道)。
发症防治 • AVF穿刺时机,建议手术(81~)12W以后,至少1
个月后开始穿刺。
• 内瘘成熟6字原则:自然血流量>600ml/min;内 瘘静脉内径>6mm;内瘘静脉前壁距皮肤<6mm.
• AVF穿刺技术:(1)严格无菌操作原则, (2)穿刺由远心端到近心端进行,(3)方 式采用阶梯式或纽扣式,避免吻合口穿刺, (4)穿刺针最初使用17G,减少损伤。
血管通路的选择—永久血管 通路AVF
• 专家共识,如果患者选择血液透析作为肾 脏替代治疗方式,预计半年需进入血液透 析治疗。
• GFR<15ml/min/1.73m2 ,Crea>528umol/L( 6mg/dl).
• 糖尿病患者GFR<25ml/min/1.73m2 , Crea>352umol/L(4mg/dl).应当建立AVF。
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通路的选择—长期导管
• 动静脉内瘘尚未建立或已建立但需等待4周以上 成熟而需开始透析的患者。
• 半年~1年内即可行肾移植的患者。 • 生命期有限(低于2年)的高龄或病情危重患者。 • 必须血液透析又无法做任何形式的动静脉内瘘的
患者。 • 心功能差不能耐受内瘘分流的患者。
带涤纶套半永久性血透导管
• 随着通路技术和血液净化技术以及相关 材料学的发展,目前血液净化治疗已经不仅 是肾脏病学范畴的附属,她已经融入医学的 多学科,前景广阔!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管通路使用的趋势
血管通路使用的趋势
• 动静脉瘘使用在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70%
内容
• 血管通路的应用概况 • 血管通路的分类 •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相关因素 • 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血管通路的分类
• 根据使用血管部位
• 根据通路使用时限
按部位分类
• 周围血管透析通路
• 自体动静脉内瘘(AVF) • 移植物内瘘(AVG)
• 中心静脉透析通路
• 临时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 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发症防治 • AVG穿刺通常在术后2~(3W2及)局部浮肿消退后
血管通路使用概况
• 国外研究表明,血管通路问题是维持性血 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
• 血管通路问题也是造成医疗花费的主要因 素。因此,血管通路的选择、建立和维护 以及并发症防治就极其重要。
•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向德国、日本等发达 国家学习,提高透析质量、延长ESRD长 期生存率,应向提高首次透析的血管通路 内瘘化方面努力。
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与并发 症防治(2)
• 规范操作,严格消毒出口及导管接口。
• 透后换药,无菌纱布或透气敷料覆盖皮肤出口。
• 隧道炎症或感染:每日局部使用1%碘酊、70%酒精 换药,配合全身抗菌素应用。
• 导管相关菌血症(导管内感染):根据药敏结果全 身用药+肝素-抗菌素-盐水封管法。封管间期12~24 小时。强化治疗两周,控制后继续用药一周。用药 2W无效拔管或更换导管(采用原位更换+重建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