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一课一练004知其不可而为之(学生版)
高中语文《论语》一课一练008周而不比(学生版)
八、周而不比(学生版)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实词(解释加点的词)1.君子周.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3.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6.人焉廋.哉()7.人之过.也,各于其党.()8.观过,斯知仁.矣()9.友.直,友谅..,友.多闻.()10.友便辟..,友便侫..()..,友善柔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3.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4.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5.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虚词(指出词性,说明用法或解说意义)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3.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5.人焉.廋哉.()6.人之.过也.,各于.其党()7.观过,斯.知仁矣()8.好行小慧,难矣哉.()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10.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12.以.德报怨,何如?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3.以德报怨,何如..()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5.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16.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17.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1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特殊句式(写出句式名称、并翻译)1.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人焉廋哉?()3.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4.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以德报怨,何如?()7.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高中语文(四)知其不可而为之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B ACD B 课时跟踪检测 ( 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 ) A. 往者不可谏 谏:匡正,挽回 B. 使子路问津.焉津:渡口 C. 趋而辟之 趋:快步走 D. 植其杖而芸植:种植 解析:选D D 项“植”应是“立”的意思。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讨伐) 止 子路宿 ( 制止 ) B.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快步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 节操 ) C. 而谁以易之(交换) 往者不可谏. ( 匡正,挽回 ) D. 鄙哉,硁硁乎(偏狭) 果哉!末之难.矣 ( 辩驳 ) 解析:选D A 项,止:留。
B 项,节:礼节。
C 项,易:变革,改变。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公曰:告夫.三子 ②夫执舆者为谁 B. ①以吾从大夫之后 ②子路行以告 C. ①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②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D ①何德之 衰 ②之三子告 那;B 项,介词,因为/介词,把;C 项,疑问语气词, 跟,同;D 项,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 /动词,到。
4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C 孔子下 ,欲与之言 A 项,唱歌;C 项,下车;D 项,做官。
B 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纯洁。
5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B 今之从政者殆而! A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B 欲洁 其身 A 楚狂接舆歌 而过孔子 解析:选A吗/ 介词,均为指示代词, 解析:选 B D 不仕 无义 C D 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D 末之难矣。
C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B ACD B答案:⑴落在后面 (2)通“耘”,除草(3)使……吃 (4)第二天(5)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初中课内阅读】《论语》六则 一课一练及答案
【初中课内阅读】《论语》六则一课一练及答案《论语》六则学习导航 1、学习此文,能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能诵读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3、从积累文言字词《论语》六则学习导航1、学习此文,能深入思考,逐步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能诵读课文,感知古今汉语的异同。
3、从积累文言字词入手,理解课文内容。
一、沙滩拾贝1、填空:①《论语》是记录_________的一部书。
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__、_______.②《论语》全书共篇,内容涉及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行文以为主,是体散文的典范。
③南宋朱熹把《论语》和、、合为《四书》。
2、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1)人不知而不愠()(2)不亦说乎()(3)学而不思则罔()(4)思而不学则殆()(5)默而识之()(6)敏而好学(3、读后你有哪些疑惑?请写在下面。
(一、二点即可) 4、划分下列句子的停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是以谓之‘文’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二、浪里串珠5、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古今异义。
学而不厌古义:今义: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7、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⑵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⑶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⑸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⑹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⑺择其善者而从之(从:)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9、摘出出自《论语》六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
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课课练之一
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课课练之一.【《<论语>选读》预习作业】04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二、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三、写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五、解释下列词语六、名句背诵检测。
⑴往者不可谏,。
⑵四体不勤,。
⑶君子之仕也,。
⑷欲洁其身,之;君臣幼⑸长之节,?义,【重点难点突破】一、掌握下列二十个熟语(成语)的意思二、辨析语病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B.古老的中国气功已经运用于竞技体育,它不但可以有效地治疗运动员的新旧伤病,而且还可以调节赛前运动员经常出现的紧张情绪,迅速消除他们的疲劳。
C.作为人民公仆的成克杰,从他的办公室里竟搜出上百万的钱物。
这就是腐败分子的“腐败”。
D.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本书记载了小平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业绩,刻画了他可敬、可爱的音容笑貌,再一次激起了人们对这位革命老前辈的深切怀念。
B.曹丕和曹植本是亲兄弟,然而,为了争权夺势,曹丕竟然不顾手足情,威逼曹植在七步之内吟成一首诗,否则“决不宽恕”。
C.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
《知其不可而为之》 练习+答案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是正确的一项是()A.往者不可谏.(进谏),来者犹可追。
使子路问津.(渡口)焉B.植.(立)其杖而芸趋.(趋向,靠近)而避之,不得与之言C.果.(坚决)哉!末之难矣。
鄙.(偏狭)哉,硁硁乎!D.止.(制止,阻止)子路宿之.(到,往)三子告,不可。
2.下列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杀鸡为黍而食.之B.见.其二子焉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D.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A.之.三子告,不可。
B.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者与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D.是鲁孔丘之.徒与4.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长沮、桀溺耦而.耕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趋而.避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A.同,不同B.同,同C. 同,不同D.不同,不同5.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C.莫之难矣。
D.无乃尔是过与。
6.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我忝居大夫之列,不敢不报告。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况且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C.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D.果哉!末之难矣。
【好果断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7.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A.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想要保持自己的纯洁,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
】B.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和他们一起改变自己的志向了。
】'C.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追溯。
】D.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洁身自好算了。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凤兮!凤兮!何徳之衰,。
2.四体不勤,。
高中语文论语一课一练014中庸之道学生版
十四、中庸之道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然则师愈与().2.无适也,无莫也().3.必也狂狷乎().)( 4.乡原,德之贼也.).恶徼以为知者( 5.)6.恶不孙以为勇者(.实词(解释加点的词)矣乎!1.其至().)2.民鲜久矣。
(.)( 3.然则师愈与?.。
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狷乎!.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5..)(之。
6.斯为美,大小由.者7.恶称人之恶()..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8.恶称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9.恶徼以为直者。
..)(虚词(指出词性,说明用法或解说意义)) 1.中庸之为德也(.)(.君子之2于天下也.善者好之.不如乡人之)( 3.. 4.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5.不得中行而与之.)与比6.义之(.)(用,和为贵.礼之7 .(道,斯为美.先王之8 ).商也孰贤.师与9 ().)(.然则师愈与10.).义之与11 (比.12.不得中行而与之().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4.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5.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6.恶讦以为直者().17.狂者进取().18.恶称人之恶者().古今异义(指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且窒者。
()..特殊句式(写出句式名称、并翻译):1.乡愿,德之贼也()2.义之与比()3.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固定句式(解释加点的词语):1.有所不为。
有所不行。
()....2.乡人皆好之,何如?()..相关成语(解释下列成语):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和而不同:㈡温故知新.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A.民鲜(xiǎn)久矣必也狂狷乎(juān)..B.恶称人之恶(wù)者恶居下流而讪(shàn)上者..C.恶果敢而窒(zhì)者恶徼以为知者(jiāo)..D.恶不孙(xùn)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jiē)..【】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A.师也过,商也不及狂者(比不上)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努力向前)....B.有所不行(不可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貌节制)....C.恶居下流而讪上者(卑鄙无耻)恶讦以为直者(把…当作)....D.恶果敢而窒者(果断而勇敢)人不学,不知道(懂得道理)....【】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不正确的一项A.其至矣乎(达到极点)然则师愈与(严重)..B.过犹(如同)不及无适(亲近)也,无莫也..C.义之与比(靠近)小大由(遵从)之..D.乡原(谨慎老实),德之贼也恶居下流而讪(毁谤)上者..【】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A.中庸之为德也 / 君子之于天下也 B.乡原,德之贼也 / 其不善者恶之....C.恶称人之恶者 / 礼之用,和为贵 D.先王之道,斯为美 /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5.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A.知和而和 B.君子和而不同..C.恶勇而无礼者D.恶居下流而讪上者..【】6.选出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A.师与商也孰贤 B.狷者有所不为也..C.亦不可行也D.乡原,德之贼也..【】7.下面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狂者”流于冒进,敢作敢为;“狷者”流于退缩,不敢作为。
语文:《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课课练之一
勉强使人满意。
豆蔻年华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二、辨析语病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D.这个观点,最近报刊上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受大盘长涨影响,尤其是小盘科技股快速拉开的影响下,以持有科技股为主的大基金明显受到市场大追捧。
B.“心连心”艺术团到来的消息传开后,街道里的妇女、老人和孩子许多都跑了出来。
偏狭,形容词
虽董之以严刑
用
蜀之鄙有二僧
边远的地方,名词
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来,连词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浅陋,形容词
之
之三子告
到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卑微轻贱,形容词
君子之仕也
助词,取独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自称的谦词
以吾从大夫之后
的
见
子见夫子乎
见到,看见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代词,他
见其二子焉
现
殆
今之从政者殆而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它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顽强、不卑不亢的气概。
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学案 Word版含答案
所谓“知其不可而为之”,首先一层意思是“知”,“知”也就是明察世态、洞悉政局。
“知其不可”是孔子与当时的隐者、智者的共识。
然而,在别人“知其不可”明哲保身的时候,孔子挺身而出,急流勇进。
虽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也要做疾风中挺立的劲草,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
这是孔子的独特之处,故而不同凡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固然是对孔子政治实践的评说,但又毋宁说是对孔子忠于理想的精神的描述;因为孔子的全部政治实践都渗透了忠于理想、坚持理想的执著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给予孔子的政治实践以独特的光彩。
孔子当了两千年的“至圣先师”,不能算是他的成功;一生追求理想而始终四处碰壁,也不能算是他的失败。
因为孔子一生实践着自己的理想,他坚信自己的理想是正确的。
正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感动着当时的人们,也激励着后人。
孔子在现实的政治斗争中失败了,却在对理想的追求中取得了莫大的成功。
1.字音字形(1)殆.(dài) (2)桀溺.(nì) (3)接舆.(yú) (4)怃.然(wǔ) (5)耰.而不辍.(yōu chuò) (6)黍.(shǔ)(7)击磬.(qìn ɡ) (8)荷 2.重要词语(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匡正,挽回;追,及 (2)趋.而辟之:快步走(3)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改变,改革 (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扛,担 (6)不仕无义.:宜,指应该遵守的礼法和道德规范等 (7)果哉!末.之难.矣:末,没有,不;难,辩驳 (8)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完了,结束 (9)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而,语气词“吧”;殆,危险3.通假字(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通“避”,逃避 (2)植其杖而芸.:通“耘”,除草4.“与”字的用法(1)是鲁孔丘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介词,和、跟 (3)不得与.之言:介词,和、跟 (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介词,和、跟 (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气助词,表疑问,通“欤”5.词类活用(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止,使……停下来,留;食,让……吃;见,让……拜见(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使动用法,洁,使……洁6.特殊句式(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介词宾语前置(2)晨门曰:“奚自?”:介词宾语前置(3)有心哉,击磬乎:主谓倒装(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宾语前置7.成语积累(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以往的已无法改变,未来的还来得及挽回。
高二语文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Word含解析
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经历坎坷之后,在生命的尊严与生活的压力权衡之后,再回顾一路走来的情景,有一种感触叫执著,有一份收获叫顽强。
在执著与顽强之间,透出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气,正是这份拼搏的勇气成就了人生的辉煌。
今天,我们就要沿着历史的河流,追溯“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源头。
看看这激励仁人志士奋斗不息的精神源头,有着怎样的感动与感慨。
1.字音字形(1)殆.()(2)桀溺.()(3)接舆.()(4)怃.然() (5)耰.而不辍.() (6)黍.()(7)击磬.() (8)荷2.重要词语(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趋.而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使子路问津.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仕无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果哉!末.之难.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假字(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植其杖而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字的用法(1)是鲁孔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得与.之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词类活用(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欲洁.其身,而乱大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1)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晨门曰:“奚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心哉,击磬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成语积累(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知其不可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四体不勤,五谷不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名句积累(1)往者不可谏,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练习(含答案)
《论语》选读“知其不可而为之”课文练习班级:姓名: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 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陈恒弑其.君 B.植其.杖而芸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 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 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高中语文《论语》一课一练004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师版)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1.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辟”通“避”,避开2.植其杖而芸.“芸”通“耘”,除草3.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返回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1.以吾从大夫..之后古义:古代官职,三代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之中又分上、中、下三等。
今义:医生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古义:打听渡口今义:探问价格或情况(多用于否定句)3.子见夫子..乎古义:对学者、老师的尊称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义)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妻子的父亲5.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古义:黄河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唱着歌”7.夫执舆.者为谁?名词用作动词,表示“驾车”8.子路从而后.名词用作动词,表示“落在后面”9.止.子路宿使动用法,“使……停止,留下”10.见.其二子焉使动用法,“使……见”1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使动用法,“使……纯洁”12.杀鸡为黍而食.之让/给他吃1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经过,路过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匡正,挽回及,赶得上15.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小步快走16.植.其杖而芸立17.鄙.哉,硁硁乎偏狭18.斯己.而已矣守己,指洁身自好19.果哉!末之难.矣辩驳虚词1.以.吾从大夫之后因为,介词2.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与,跟;介词3.子路行,以.告把,介词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用,介词5.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介词,和6.是鲁孔丘与.语助词,吗7.孔子沐浴而.朝连词,表示动作的顺接8.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连词,表示修饰9.今之从政者殆而.语助词,相当于“罢了”10.子路从而.后连词,表示转折11.植其杖而.芸连词,表示顺接12.子路拱而.立连词,表示修饰13.晨门曰:“奚.自?”疑问代词,哪里固定结构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与其……岂若与其……不如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如之何,怎么特殊句式1.告于哀公曰。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版选修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同步练习-《论语》【含答案】
I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一、解释以下加点的字词1.陈成子弑简公() *3.有心哉()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7.长沮、桀溺耦而耕() *9.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 ♦ •.而与其从辟人之土也,岂假设从辟世之土哉( • • • •11 .夫子恍然日()♦ ・14.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16 .见其二子焉().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二、填空1 .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为什么要“沐浴而朝”?2 . “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L另一方面.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3 . “孔子下,欲与之言”句可以窥见孔子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可以体会5“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此句丈人挖苦孔子6 子路对丈人 肯定,对 表反对。
7 .荷贾者的处世主张是硬硅,象声词,击磬的声音,又形容词,识量浅狭、固执而不顾大义的样子,这里一语双关,借硅硅的磬声.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同:异:」写隐土的目的.长沮的回答,是知津矣,意思是嘲讽孔子8 .古人认为“凤鸟至,河出图”预示着三、简答题1、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子路宿于石门①。
晨门②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 语•宪问》)曰:“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穷不失义,故土得己③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
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注】①石门:鲁国都城曲阜外城的城门。
②晨门:早晨看守城门的人。
③得己:即自得。
(1)请概括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共同之处。
(2分)2.孔子沐浴而朝()() • • • 4.鄙哉() ・ 6.斯己而已矣() *8.使子路问津焉() 10.末之难矣() )( ) 13.遇丈人,以杖荷猱() 15.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 ♦(2)上面两个选段主张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四知其不可而为之实战演练(含解析)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知其不可而为之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植其杖而芸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使子路问津焉D.使子路反见之解析:选C。
A.“芸”通“耘”,除草;B.“辟”通“避”,逃避;D.“反”通“返”,返回。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恒弑其君,请讨.之讨:讨伐B.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谏:劝谏C.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节:礼节D.而谁以易.之易:变革,改变解析:选B。
谏:匡正,挽回。
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子路行以.告以.吾从大夫之后B.孔子下,欲与.之言将欲夺之,必固与.之C.是.鲁孔丘之徒与是.为非,以吉为凶D.子路从.而后,遇丈人吾从.而师之解析:选D。
A.把/因为;B.介词,跟,同/给予;C.判断词/正确;D.跟从。
4.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沐浴..而朝B.子路从而后,遇丈人..C.四体不勤,五谷..不分D.明日..,子路行,以告解析:选C。
A.古义:斋戒;今义:洗澡。
B.古义:对老年男子的尊称;今义:岳父。
D.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5.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欲洁.其身A.果哉!末之难.矣B.而乱.大伦C.孔子下.,欲与之言D.不仕.无义解析:选B。
A.形容词用作动词,辩驳;C.名词用作动词,下车;D.名词用作动词,做官。
二、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8.7)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鸡为黍而食.之食:给……吃B.明日..,子路行明日:明天C.使子路反.见之反:返回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君子:学问好,德行高的人解析:选B。
《知其不可而为之》课堂练习
论语(4)·知其不可而为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沐浴..而朝 B.滔滔..者,天下皆是也C.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不分.. D.四体不勤,五谷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过:拜访B.往者不可谏.谏:匡正,挽回C.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易:改变,改革D.植.其杖而芸植:立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止.子路宿 B.欲洁.其身C.见.其二子焉 D.子路从而后.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②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③不得与.之言④丘不与.易也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5.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B.果哉!末之难矣C.子路行,以告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6.名句填空。
(2分)(1)________________,来者犹可追。
(2)____________________,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阅读与鉴赏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至,则.行矣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 ⎩⎪⎨⎪⎧以.杖荷明日,子路行,以.告 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弃甲曳兵而.走 D.⎩⎪⎨⎪⎧使子路问津焉.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B .止.子路宿 C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D .见.其二子焉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荷丈人看重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这一点比孔子要高明。
第四课 知其不可而为之-浙江省岱山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论语选读》必考十课预测演练
学生版: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感(处世观)[核心思想]1.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对孔子的概括,表现出孔子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认定目标的执着精神和献身精神。
孔子一生坚持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管多少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
这种精神是儒家积极进取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孔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情怀的体现。
古往今来,这种精神曾激励过中华民族无数的仁人志士,如杜甫、苏轼、辛弃疾、陆游、文天祥等。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种精神还是值得提倡的。
2.儒道之辩——入世与避世孔子不倡导消极避世,与道家的主张不同。
孔子怃然(怅惘失意的样子),一方面为众生滔滔、知音难觅而怅惘;另一方面又坚定不移地坚持着自己的济世思想,知其不可而为之,认为天下无道,才更需要自己挺身而出,匡扶正道。
应该说“知其不可而为之”是做人的大道理,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
接舆把孔子比作凤鸟,对孔子四处奔走,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力量而执着追求的行为进行了讽刺。
认为过去的理想已不能实现,当着眼以后,退而修身,保持自身的德行。
他的歌词里既包含有对孔子的敬仰之意,又含有对孔子的惋惜之情。
而长沮、桀溺从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来否定孔子的这种做法,觉得他的主张难以拯救社会现实,但并不否定孔子的这种精神。
孔子十分看重这些不愿在乱世中做“中流砥柱”的隐士,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很想和他们交流。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2)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1)荷丈人为什么要留子路食宿,并让两个儿子与子路见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本文来看,孔子是不赞成隐居的,但历史上如陶渊明等隐者却获得了很高的名声。
课课练4知其不可而为之(学生)
姓名:04知其不可而为之五、基础知识巩固性训练1.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A.公曰:“告夫.三子。
”夫执舆者为谁B.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而谁以.易之C.孔子沐浴而.朝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D.何德之.衰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正确的一项()A.往者不可谏.(规劝)长沮、桀溺耦而耕...(并排耕作)B.使子路问津.焉(渡口)耰而不辍.(停止)C.天下有道,丘不与易.(改革)也植.(种植)其杖而芸D.果哉!末之难.(辩驳)矣子路曰:“不仕无义.。
”(道义)3.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曰“告夫三子”者.②往者.不可谏③是鲁孔丘与.④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4.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②如之.何其废之③明日,子路行,以..告④子路行以.告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子见夫子乎.②有心哉,击磬乎.③见其二子焉.④使子路问津焉.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至,则.行矣②深则.厉,浅则揭③夫执舆者为.谁④何以伐为.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7.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A.陈恒弑其.君B.植其.杖而芸C.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D.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8.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例句:子路从而.后A.植其杖而.芸长沮、桀溺耦而.耕B.子路拱而.立杀鸡为黍而.食之C.趋而.辟之而.谁以易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9.选出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A.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班级:学号:姓名:㈠梳理积累通假字1.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2.植其杖而芸.()3.使子路反.见之()实词(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1.以吾从大夫..之后()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3.子见夫子..乎()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5.凤鸟不至,河.不出图()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7.夫执舆.者为谁?()8.子路从而后.()9.止.子路宿()10.见.其二子焉()11.欲洁.其身,而乱大伦()12.杀鸡为黍而食.之()1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1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15.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16.植.其杖而芸()17.鄙.哉,硁硁乎()18.斯己.而已矣()19.果哉!末之难.矣()虚词1.以.吾从大夫之后()2.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3.子路行,以.告()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5.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6.是鲁孔丘与.()7.孔子沐浴而.朝()8.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9.今之从政者殆而.()10.子路从而.后()11.植其杖而.芸()12.子路拱而.立()13.晨门曰:“奚.自?”()固定结构1.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特殊句式1.告于哀公曰。
()2.子路宿于石门。
()3.子击磬于卫。
()4.则何以哉?()5.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6.晨门曰:“奚自?”()7.莫己知也()8.有心哉,击磬乎!()㈡温故知新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B.植其杖而芸C.深则厉,浅则揭 D.使子路反见之【】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过:拜访 B.夫执舆.者为谁舆:驾车C.果哉!末之难.矣难:辩驳 D.鄙.哉,硁硁乎鄙:偏狭【】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之从政..而朝..者殆而 B.孔子沐浴C.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后,遇丈人..焉 D.子路从而【】4.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之.三子告,不可孔子过之.B.不得与.之言今由与.求也相夫子C.以.吾从大夫之后以.杖荷蓧 D.使子路问津焉.见其二子焉.【】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止.子路宿 B.往者不可谏.C.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D.见.其儿子焉【】6.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莫己知也 B.晨门曰:“奚自?”C.有心哉,击磬乎! D.则何以哉?【】7.下列对课文语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浅则揭。
”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14.39)从“荷蒉”者一系列的动作和语言可以看出:他有知人之才,知心之能,知人之智,知世之明。
从孔子的回答可看出他虽知自己处境尴尬(“击磬”流露其行道受阻),依然“知其不可而为之”。
B.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18.5)接舆把孔子比作衰老的凤凰,委婉规劝孔子趁早退出从政之路,好好把握未来。
C.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14.38)“晨门”的话对孔子一生政治追求做了精辟概括,他应该是一位学识修养极高的隐士。
D.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9.9)孔子感叹年老力衰,道之不行;透露出天下无道而又无可奈何的深深的哀怨。
8.补充下面的名句。
(3分)⑴往者不可谏,⑵,,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⑶八佾舞于庭,,?二、将下列语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8.6)⑴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2分)⑵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陈成子弑简公。
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公曰:“告夫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14.21)⑴请从孔子和鲁哀公的对话中推测鲁国当时的政治形势。
(1分)⑵孔子一贯强调“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此次见哀公,离鲁司寇之职已十五年,早已不参与鲁国政治,而此次越位见哀公,且两次自言“不敢不告”,不是与其一贯主张矛盾吗?你对孔子这一行为如何理解?说说你的理由。
(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⑴孔子师徒重访“丈人”后,发了一通感慨。
这番感慨包含了哪几方面的内容?(2分)⑵你是否认同子路的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
(2分)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桀溺)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桀溺和孔子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现实截然不同的观点态度。
⑴你认为楚狂接舆会赞同谁的观点?颜回会赞成谁的观点?(1分)⑵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3分)六、给下列加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用“|”标注)(5分)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
”遂趋而入,夫子曰:“赐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
”盖寝疾七日而没。
——节选自《礼记·檀弓上》㈢我看孔子【基本要求】1.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请结合本课内容和现实生活,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发展要求】2.根据课文材料加以想像扩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小小说。
㈣参考资料◆《知其不可而为之》教学指导意见【教学目标】1.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2.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3.背诵重点章句。
【教学建议】这一课教学要抓住叙事要素,从行为细节、对话语气中想像当时的社会现实、孔子的精神和心态。
重点抓住前四章教读。
成子弑简公,孔子已经告老还乡,但他仍然沐浴而朝,而且在投告无门的情况下尚不放弃。
14.21章的教学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当时的背景和报告的艰难,体会孔子“卫道”的精神。
18.5章要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接舆的风歌含义,理解孔子主动寻求对话的态度,要通过反复诵读进而体会孔子内心的苍凉。
18.6章要抓住对话使学生理解隐者对社会现状和孔子作为的看法。
18.7章相当于—篇微型小说,要让学生领会丈人对子路的态度和子路的感叹。
对孔子和隐士的评价,应该辩证地来看。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的一个转型期,也可以说是一个乱世。
许多知识分子知道时代不可挽回,不做所谓的“中流砥柱”。
他们对孔子很了解,孔子也知道他们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很想与他们交流,“欲与之言”。
孔子与这些隐士都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这种忧郁是一样的,只是做法两样。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还是一种从政的强烈自信。
这种力求用世的态度,比一般“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态度更为积极。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一、此题意在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
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
二、此题意在引导学生对孔子的人格精神予以一分为二的分析和批判的继承。
“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
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行为的目的是什么,是逆潮流而动,还是为了正义事业和崇高理想。
为了正义事业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
三、此题意在以本课课文为线索,巩固相关的文言知识。
1.此题意在使学生巩固关于文言文句子成分省略的知识。
省略成分如下(加着重号部分)孔子..不可..之三子告,三子接舆..不得与之言..趋而辟之,孔子子路行,以之.(指遇丈人事)告鸟兽不可与之.(指代鸟兽)同群丘不与之.(指代“斯人之徒”)易也子路..则行矣..至,丈人2.此题意在巩固词类活用知识。
止: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使(子路)停止,留下。
食:及物动词用作使动,使(之,子路)食,给(他)吃,读sì,后作“饲”。
见:及物动词用作使动,使(二子)见,读xiàn。
洁:形容词用作使动,使(自身)清洁。
迷: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其邦)混乱。
四、此题意在通过加标点培养文言阅读能力,并提供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扩展阅读资料。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
”子贡以实告孔子。
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孔子来到郑国,与弟子们走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下。
郑国有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前额像尧,他的脖颈像皋陶,他的肩像子产,从腰部以下比禹矮三寸,垂头丧气的样子就像个丧家之犬。
”子贡如实地告诉孔子,孔子欣然笑着说:“他描绘的我的形状不一定对,但他说我像丧家之犬,倒是对极了!对极了!”◆【相关链接】《孔子的政治品格》(《<论语>选读》第21页)《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参考答案㈡温故知新一、1.C (“辟”通“避”,避开;“芸”通“耘”,除草;“反”通“返”,返回)2.A (过:经过,路过)3.A (从政:参与政事;沐浴:洗发洗身,洗浴;问津:询问渡口;从而:两个词,从,跟随,而,表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