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速度”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联速度”模型

模型建构:

【模型】绳子(或杆)牵连物体,研究关联速度

【特点】力学问题中经常出现牵连运动:“两个物体用轻绳(或轻杆)相维系着向不同方向运动且速度不同,但在沿绳或杆方向上的速度分量却相同” 。

这种特殊的运动形式与一般意义的动力学连结体运动有很大的差别,通常不宜采用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大多可以通过“运动效果分解”或“功能关系分析(标量运算)”也可以用“微元法(借助三角函数)”来处理,准确地考察两物体之间的速度牵连关系(矢量运算)往往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绳子(杆)牵连物体”,求解关联速度的问题,是我们将要探究的重点。由于两个物体相互关联,一般地我们都要按“运动效果”分解成:沿着绳子(或杆)的速度分量[改变绳子(或杆)速度的大小]和垂直于绳子(或杆)方向的速度分量[改变绳子(或杆)速度的方向]。

模型典案:

【典案1】如图1所示,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汽车到达图

示位置时,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θ,此时物体M 的上升速度大小

为多少?(结果用v 和θ表示) 〖解析〗解法一:运动效果分解法

物体M 与右段绳子上升的速率相同,而右段绳子上升的速率与左段绳子在沿绳长方向运动的速率v 1是相等的。与车相连的端点的

实际运动速度就是合速度,且与汽车速度v 相同。分析左段绳子的运动可知,它其实同时参与了两个分运动,即沿绳长方向运动和绕滑轮

边缘顺时针转动。 将车速v 分解为沿绳方向的速度v 1和垂直绳子方向的速度v 2,如

图2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v 1=v cos θ。

所以,物体M 上升速度的大小为 v ’=v cos θ。 【点评】这是我们处理这类问题常用的方法。物理意义很明显。这种方法说明了:①物体的运动一定是合运动;②物体的运

动才能分解成沿绳子(或杆)——改变绳子速度大小的分量与垂直于绳子(或杆)——改变绳子(或杆)运动方向的分量;③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分量是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本质。 解法二:位移微元法

如图3所示,假设端点A 水平向左匀速移动微小位移△s 至B ,此过程中左段绳子长度增大了△s 1(过A 向OB 作垂线AP ,因顶角很小,故OP ≈OA ),即物体上升了△s 1,

显然,△s 1=△s·cos θ

θcos 1t

s t s ∆∆=∆∆ 由于△s 很小、△t 很小,由速度的定义t

s v ∆∆=可得v 1=v cos θ。 所以,物体M 上升速度的大小为v /=v cos θ。

这种方法从理论上揭示了运动效果分解法的本质。

【点评】这是一种数学的方法。这种方法提示了“运动效果分解法”的本质,不失为一图2

图3

图1

种很好的方法。这种方法常常借助三角函数来求解。

解法三:功能关系法

不计滑轮、绳子质量及一切摩擦,由功能关系可知,在汽车前行牵引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汽车对绳子的拉力F所做的功W(对应功率设为P)等于绳子对物体拉力F’所做的功W’(对应功率设为P’)

设作用时间(相等)为△t,则

F=F/,W=W/,故

t

W

t

W

'

=

,P=P’

又因为P=Fv cosθ,P’=F/v/

以上几式联立解得物体上升速度的大小为v/=v cosθ

【点评】这种方法从功能关系上揭示了“运动效果分解法”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特别好理解的物理方法。这类问题从解法上常常与“功能关系”、“动能定理”联系起来,增加了题目的内涵。

【典案2】如图4所示,小船用绳索通过定滑轮牵引,设水对小船阻力不变,在小船以速度v匀速靠岸的过程中拉绳的速度v/应怎样变化?

〖解析〗由题中已知条件,小船的实际运动是以速度v沿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可将其分解为绕滑轮转动和沿绳方向的直线运动

如图5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小船运动的矢量图

已知小船的速度为v,是题中所给的直接条件,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求出拉绳的速度。

可得v/=vcosθ,并且逐渐变小。

【典案3】如图6所示,两细棒a、b交叉放置在一平面内,a棒绕O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b棒固定,O点离b棒距离为d。某一时刻a、b棒的夹角θ,此时交叉点A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看出,a、b的交叉点A相对于b棒做直线运动,而交叉点A相对于棒a做向O点的运动,与此同时,A点又随棒a做旋转运动。

因此,我们可以把某时刻交叉点A沿b棒的运动分解为:

沿a棒径向的直线运动和切向的圆周运动。

而A的实际速度是径向速度v x和切向速度v y的合速度。

如图7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A运动的矢量图。

题中给出a棒转动的角速度为ω,并未直接给出速度,因此我们要根据这个间接条件来

图4 图5

图6 图7

求a 棒转动的线速度。我们求出的线速度也是切线方向的速度,而A 点的速度为径向和切向的合速度,还需要再转化。

v y =ω·OA ,OA =θsin d ,v =θsin y v 因此,v =θ

ω2sin d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好径向和切向运动,有时一个直线运动分解为一个直线运动(径向运动)和一个圆周运动(切向运动),会使问题简单化。

【典案4】如图8所示,跨过定

滑轮的轻绳两端的物体A 和B 的质

量分别为M 和m ,物体A 在水平

面上。A 由静止释放,当B 沿竖直

方向下落h 时,测得A 沿水平面运

动的速度为v ,这时细绳与水平面的

夹角为θ,试分析计算B 下降h 过

程中,地面摩擦力对A 做的功?(滑

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

〖解析〗把物体A 、B 看成一个整体,对该系统进行受力分析。

B 下降过程中,B 的重力做正功mgh ,摩擦力对A 做负功,设为W f 。

由于A 与水平面间的正压力是变化的,又不知动摩擦因数、W f 不能用功的定义求得,只能通过动能定理来求解W f 。

A 的实际运动沿速度v 的方向,它可以分解为分别是沿绳方向和绕滑轮转动两个分运动;

根据第1步的分析和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如图9的矢量图;

由图9中可知,v 1为绳的速度,也就是该时刻物体B 的瞬时速度,v 1=vcosθ。

对系统列动能定理表达式: mgh -W f =

21Mv 2+21mv 12 可得W f =mgh -21Mv 2-2

1m (vcosθ)2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题,它涉及到了变力做功,动能定理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难度。但关键点是利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求出速度,才能列出动能定理表达式。由此可见,学好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至关重要的。

【典案5】如图10所示,某人与一平直公路的垂直距离h =50m ,有一辆汽车以速度v 0=10m/s 沿此公路从远处驶来,当人与汽车相距L =200m 时,人开始匀速跑动,若人想以最小的速度赶上汽车,人应沿与v 0成多大角度的方向以多大的速度跑动?

〖解析〗方法一:物理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巧选参考系,应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

究相遇极值问题。 如图11所示,以汽车为参照系,人相对于汽车的合运

动v 合的方向如图中虚线OP 所示,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速度为v ,由图可知,要使v 最小,v 的方向显然应垂直于

OP 连线方向,设汽车运动方向(即v 0方向)与OP 连线夹角为θ,

则tan θ=h L =14 。 图8 图9 图11

-v v

v 合

O

P θ v 0

L h

图10

v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