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介评

本书主要研究汉语史中与双音词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的词汇化现象,作者总共分五章论述:第一章,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第二章,从短语到双音词;第三章,从句法结构到双音词;第四章,从跨层结构到双音词;第五章,双音词语义和功能的演变。除此五章外,前有绪论,后有结语。本文在介绍此书时,总体按照原书本来的框架结构,同时做一些简单的调整,即因为从第二章到第四章都是介绍双音词的主要来源,因此把此三章放在一起来介说。因此就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对原书进行简单介说,第二部分,对原书进行扼要评析。

一,简单介说

1.1绪论和第一章——题旨简介

在绪论部分,作者一开始就开宗明义的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本书主要研究汉语史中与双音词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的词汇化现象,所谓双音词,是指语音形式为两个音节,但这里所讨论的双音词不包括双音节的连绵词和音译词。接下来论述了此课题的意义和研究概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绪论的最后,作者交代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方法。

如果说绪论部分做的还是“外围”工作,那么,第一章——汉语双音词的主要衍生方式就正式深入到“内线”。

第一章首先说明了汉语双音词的主要来源:一是从短语变来的,这是双音词的主要来源;二是从由语法成分参与组成的句法结构固化而来的;三是由本不在同一句法层次而只是线性顺序上相邻接的成分变来。

接下来讨论了双音词衍生的性质,作者认为汉语历史上双音词的产生体现的由句法到词法的变化实际上是一种类似语法化的语言形式的理据性减弱的变化过程,同时将双音词的衍生定性为一种词汇化现象,即短语等非词单位逐渐凝固或变得紧凑而形成单词的过程。

而在谈及双音词衍生的基本条件和特点时,因为在汉语中双音词有不同来源,其在衍生方式共同表现出一下几个基本的条件限制:1,语音条件限制。原来的句法单位或跨层结构中的两个分立的组成那个成分都必须是单音节的,二者必须构成一个双音节音步。2,原有的两个成分必须在线性顺序上贴近。3,语义上要有一定的改造。4,使用频率高。

在本章的最后,作者讨论了双音词衍生的机制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讨论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作者在质疑语言变化是使用者有意识自主选择这个命题外,认为双音词的衍生过程基本是在语言使用者无意识的状态下进行的,语言使用者的自主选择指数在双音化的趋势变得比较明显时进一步促进了这一变化,这一点用心理学上的组块记忆模式加以证明。

1.2第二章到第四章——主体部分

此三章是本书的主体部分,也是本书的精华之所在,作者对不同来源的双音词一一作了认真而严谨的论述。

1.2.1第二章——从短语到双音词

(一)并列短语的词汇化

作者首先将并列短语分为两类:一类不用连词连接并列项,如“调查研究”,这样的并列短语没有外部形式的标记,可以称之为“意合并列短语”。另一类用并列连词连接并列项,如“老师和学生”,这一类称之为“形合并列短语”。进一步指出:只有意合短语才有可能变为并列复合词,形合并列短语不可能变为并列复合词,这话说因为形合并列短语一定长于两

个音节,不可能成为一个韵律词,因而不可能词汇化。同样,由于韵律的制约,意合并列短语中也只有并列项为两项的一类才能成词。除了韵律的原因外,因为意合并列短语中并列项之间的概念距离更近,符合“距离象似原则”(根据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句法结构是对客观现实的临摹),而两个概念距离近的并列项的意义差异容易被淡化,这样,并列短语就有了词汇的可能。

下一个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的并列项为两项的意合并列式短语都可以发生词汇化,如果说上面说的是结构或是形式上的特征的话,那么接下来就要探讨并列式短语成词的语义限制:

(1)如果并列项为名词性成分,指称性越弱越容易成词。关于名称指称性的问题,这里有必要做一些解释,先看一个例子:a他都这么大了,还老耍孩子脾气。b我在公园看到一个没穿鞋子的孩子。在这两个例子中,第一个中的“孩子”不对应客观世界中的某个实体,因而是一个无指成分;第二个对应一个客观实体,因而是一个有指的成分。有指名词的指称性自然是比无指名词的指称性强。一般说来,具体名词可以是有指的,而抽象名词一般都是无指的。而考察历史上发生了词汇化的名词性并列短语,可以发现并列项是无指成分的最容易的成词,例如“次序、势力、古今、名誉、气魄”等等。那些由具体名词构成的并列式短语,一般语义上要经过隐喻抽象或概括化之后才能那成词,如“面目、江山、沐浴”,概括化的发生使得并列项的组合表示的是一类事物,而不再是具体事物,从而在整体上变为无指成分。另外,有一种特殊的方式也可以除去构成成分的较强的指称性,即通过其中一个构成成分的语义失落来完成词汇化,如“窗户”。可以说,名词性并列短语的词汇化包含了一个除去组成成分所可能具有的较强的指称性的过程。

(2)如果并列项为动词性成分,两个成分都是及物性的比两个成分都是不及物性的更容易成词。这个问题应当如何解释呢?因为如果两个并列项都是及物性动词成分的话,那么整体组合的句法功能也是及物性的,要求带宾语。那么就会形成这样的结构:V1V2O,两个动词因为共同的宾语而蒙后省,而如果V1和V2都是单音节,二者就构成了一个韵律词,有了词化的可能,而其后的宾语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其词汇化的过程,因为由于第一个动词后未出现有形的宾语,这样就促使人们将两个在线性顺序是哪个临近的动词组合理解为一个单一的动词。而当V1和V2都是不及物动词时,虽然二者依然可以构成一个韵律词,因为其后不可能出现宾语,也就没有一个促使其压缩成词的外在压力,则其间的关系相对就要松散一些,成词难度就大一些。

(3)两个并列项在语义上相似的并列短语比并列项在意义上相对或相反的一类更容易成词。因为如果两个并列项的意义相近的化,那么并列短语不需要转类即可成词,如“道路、人民”等等,而如果俩个并列项的意义是相对或相反的,则一般是要通过转类才能词汇化。如“利害”是一个名词性的并列双音词形式,其组成成分的意义相反,词汇化则变成一个形容词,发生了转类。按照认知语法的相关理论,两个语义接近的形式,在概念领域内的距离比两个语义相反或相对的形式近,根据距离象似原则,应该具有更近的距离,因而也就更容易成词。

(二)偏正短语的词汇化

根据前人的统计,从古到今都是定中式偏正双音词占多数,状中式的占少数,而且,状中式偏正双音词出现的时间比定中式双音词晚。从偏正式双音词的语素的词性上看,是从单一走向多样化。(详细的类型见本书第152页)作者在这里提出了如下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偏正式双音词在共时状态下的数量差异及在历史发展发展过程中的时间先后能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因素制约着偏正式双音词的构成状态?

先看第一个问题,由于动词是句中的核心,其独立性强,因此不容易与其他成分粘成一个单位,这样由动词参与构成的短语就不容易实现从短语到词的转变,这既解释了偏正短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