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市长洲区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推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

推荐-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答案:C解析: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

2.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C. 群响毕绝毕:消失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答案:C解析:C项中毕的意思“全,都”。

点评:考查实词,功夫在积累,记住常用实词的词义。

3.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B解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A项“于”解释为“比”;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D项“于”应解释为“到”,与B 项相同。

点评:考查虚词,“于”包含“在”“比”“被”等义,将这些义项带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下面对把握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答案:C解析: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点评: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十课(口技)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并说明。

(加油干!)大宴()_____________ 哗()_____________ 叱()_____________齁()声____________ 中间()力拉________ 几()欲__________2.指出以下各句中“之”字的用法。

A.于厅事之东北角______________B.而呜之______________C.久之,目似瞑______________D.医之好治______________3.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请指出并说明。

A.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B.妇抚儿乳__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C.妇手拍儿声____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D.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4. 5.辨析以下表示时刻的词语,将它们别离填在横线上。

(警惕哟!)A.少顷B.既而C.是时D.一时E.未几F.忽G.俄而H.突然(1)表示突然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同时发生:____________(3)表示接踵发生:____________(4)表示在特定的时刻内发生:____________ (5)表示过了很短时刻就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写几个摹拟声音的词语。

7.明白得填空。

A.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口技》同步练习 (新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20《口技》同步练习 (新版)

20 口技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人。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秋声诗》等。

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满坐.寂然(通“座”)(2)古今异义①虽.人有百手(古义:表假设的连词,即使;今义:表转折的连词,虽然)②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大会)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副词,只;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但是)④几欲先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⑤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古义:这;今义:表判断)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着;今义: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3)一词多义【绝】①以为妙绝.(副词,极)②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妙】①众妙.毕备(名词,妙处)②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指】①手有百指.(名词,手指)②不能指.其一处(动词,指出)【乳】①妇抚儿乳.(动词,喂奶)②儿含乳.啼(名词,乳头)(4)词类活用①会宾客大宴.(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②妇手.拍儿声(名词活用作状语,用手)3.主题解说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

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模拟出一组有节奏、连续的生活画面,表现出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4.重点突破(1)请你找出统领全篇的字。

提示:“善”,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2)文章主要记叙了哪三个场面?提示:一是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二是不久,全家逐渐入睡;三是寂静中突然火起,全家卷入火警声中。

5.难点攻克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提示:不是简单的重复,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6.结构图解口技⎩⎪⎨⎪⎧⎭⎪⎬⎪⎫表演前:道具简单――→暗示技艺高超表演中⎩⎪⎨⎪⎧表演者(正面)宾客(侧面)由睡而醒伸颈侧目微笑默叹醒而复睡意少舒稍稍正坐失火救火变色离席几欲先走表演后:道具简单――→烘托技艺高超善7.学法点津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七年级语文下册 4.20《口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4.20《口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4.20《口技》同步练习【积累·感知】一.解释加点的字1. 施八尺屏障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宾客意稍舒4.曳屋许许声5.众宾团坐6.妇抚儿乳7.变色离席8.妇拍而呜之二.辨析加点字的含义1.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2.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3.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4.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三.解释加点字的古今含义1.虽人有百手古:________今:________2.不能名其一处也古:________今:________3.两股战战古:________今:________4.几乎先走古:________今:________四.补充被省略的量词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犬百()舌百()口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课文是怎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2.文中首尾两次清楚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犬吠____几欲先走____2.释词间____奋____俄而____战战____3.理解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__”一词可以看出。

4.“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为什么不矛盾?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是什么?6.用“‖”划分层次,并说明理由。

【实践·拓展】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正在热闹哄哄的时节,只见那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着头出来,立在半桌后面,把梨花简丁当了几声,煞是奇怪:只是两片顽铁,到她手里,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将鼓捶子轻轻的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口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 口技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20课口技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少顷.(qǐng)无敢huá(哗)者犬吠.(fèi)yì(呓)语絮.絮不止(xù)夫叱.大儿(chì)hōu(齁)声yè(曳)屋2.读准多音字(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jiàn其他读音:jiān组词:房间(2)少.顷:shǎo其他读音:shào组词:少年3.找出通假字满坐.寂然:坐,通“座”。

解释:座位。

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语理解(1)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2)少顷..:一会儿。

(3)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

(4)呓语..:说梦话。

(5)既而..:不久,紧接着。

(6)絮絮..不止:连续不断地说话。

(7)一时..:同时。

(8)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毕,全、都。

(9)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舒,伸展、松弛。

(10)曳屋许许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曳,拉。

许许,拟声词。

2.一词多义辨析3.词类活用解释(1)京中有善.口技者解释: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擅长。

(2)妇抚儿乳.解释: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3)妇手.拍儿声解释:名词作状语,意为用手。

(4)不能名.其一处也解释:名词作动词,说出。

4.古今异义区分(1)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

今义:聚在一起,合拢,集会,聚会。

(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只。

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3)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隐隐约约。

今义:小,细微。

(4)宾客意少.舒古义:稍微。

今义:数量少。

(5)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

今义:里面。

(6)虽.人有百手古义:即使,表示假设的连词。

今义:虽然,表示转折的连词。

(7)两股.战战古义:大腿。

今义:量词。

(8)几欲先走.古义:跑。

今义:行走。

三、作家作品《口技》的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

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20《口技》同步练习(基础能力)(含解析)新人教版

20 口技同步练习(基础+能力)练基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会宾客大宴 ( )(2)施八尺屏障 ( )(3)众宾团坐 ( )(4)其夫呓语 ( )(5)众妙毕备 ( )(6)宾客意少舒 ( )(7)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8)奋袖出臂 ( )答案:(1)适逢,正赶上 (2)设置,安放 (3)围绕 (4)说梦话 (5)全、都 (6)伸展、松弛 (7)夹杂 (8)扬起、举起2.选出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会宾客大宴(举行宴会)几欲先走(逃跑)B.侧目(偏着头看) 宾客意少舒(不多)C.指其一端(一种) 曳屋许许声(拉)D.几欲先走(几乎) 一抚尺而已(罢了)【解析】选B。

“少”的意思是“稍微”。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口技 同步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 口技 同步练习

第20课随堂十分钟课时1基础达标1.给加点的字注音:(1)屏.障()(2)呓.语()(3)齁.声()(4)曳.屋许.许声()()(5)几.欲先走()(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众宾团.坐()(5)夫叱.大儿声()(6)宾客意.少舒()(7)妇抚儿乳.()(8)奋.袖出臂()(9)其夫呓语..()(10)会宾客大宴.()3.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满坐寂然________通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辨析。

(1)手有百指.______________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2)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群响毕绝.______________(3)有鼠作.作索索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______________(4)众妙.毕备______________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5)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_自为其名.______________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异义现象。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的括号内解释所填的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4)doc初中语文 (1)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4)doc初中语文 (1)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4)doc初中语文(1)语言积存1、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是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俄而百千人大呼,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

3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讲出以下各句中〝坐〞的含义。

1满坐.寂然«口技»____________ 2到那么披草而坐.«始得西山宴游记»3但坐.观罗敷«陌上桑»_________4这座大楼是坐.北朝南的__________3、讲出以下各句中〝因此〞的含义。

1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口技»__________2天将降大任因此..人也«生于担忧,死于安乐»___________3游因此..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______________4吾祖死因此..«捕蛇者讲»_________________5大伙儿一鼓舞,我因此..复原了信心___________4、〝不能名其一处也〞中的〝名〞是文言文中词类活用现象,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在那个地点是〝讲出〞的意思,你明白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词类活用现象吗,并试举一例加以讲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言明白得】5、翻译文言文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信〞和〝达〞,也确实是准确和通顺。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

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答案:C解析:A.名渊,手指/动词,指明。

B.动词,擅长/名词,长处,优点。

C.都是“全、都”的意思。

D.名词,通“座”/动词,坐。

点评:考查实词,从句子结构出发便能辨别一个词的词性,通过词性来推导词义就简单多了。

2.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会宾客大宴会:适逢,正赶上B.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绝:断绝,消失C. 群响毕绝毕:消失D.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微:隐约的答案:C解析:C项中毕的意思“全,都”。

点评:考查实词,功夫在积累,记住常用实词的词义。

3.与“于厅事之东北角”中“于”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贤于材人远矣 B.于舅家见之C.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答案:B解析:例句中“于”是在的意思,A项“于”解释为“比”;C项是被动句,“于”在这里是“被”的意思;D项“于”应解释为“到”,与B 项相同。

点评:考查虚词,“于”包含“在”“比”“被”等义,将这些义项带到句子中去理解就可以作出判断了。

4、下面对把握诗歌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答案:C解析: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侧面描写。

点评:分清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描写观众属于侧面烘托,而对表演者的描写才是正面描写。

5.下列没有歧义的句子是()A.我看见他高兴得跳起来。

B.身体瘦弱的水生的祖父已经70多岁了,但仍然要照料农田里的事。

C.从这件平凡的小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人格的伟大。

20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20 口技 同步练习

20 口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  20 口技   同步练习

第20课随堂十分钟课时1基础达标1.给加点的字注音:(1)屏.障()(2)呓.语()(3)齁.声()(4)曳.屋许.许声()()(5)几.欲先走()(6)中间.力拉崩倒之声()2.解释加点的词。

(1)京中有善.口技者()(2)施.八尺屏障()(3)众妙毕.备()(4)众宾团.坐()(5)夫叱.大儿声()(6)宾客意.少舒()(7)妇抚儿乳.()(8)奋.袖出臂()(9)其夫呓语..()(10)会宾客大宴.()3.找出下面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满坐寂然________通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辨析。

(1)手有百指.______________不能指.其一端______________(2)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群响毕绝.______________(3)有鼠作.作索索______________百千齐作.______________(4)众妙.毕备______________以为妙.绝______________(5)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________自为其名.______________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注意古今异义现象。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4)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5)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6)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7.选择恰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并在后面的括号内解释所填的词语。

(既而俄而少顷一时未几)(1),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2),儿醒,大啼。

()(3)当是时,妇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齐发,众妙毕备。

()(4)夫齁声起,妇拍儿变渐拍渐止。

()(5)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第20课《口技》第一部分1、《口技》的作者是朝的,这篇文章节选自朝编选的笔记小说。

2、课文对声音的描述可谓惟妙惟肖:⑴描述一家四口深夜被犬吠惊醒之后,各种声音有。

⑵描述突遭大火时“百千齐作”的声音有。

3、课文中有三处描写了听众的神情动作:⑴在口技人摹拟四口之家的生活图景时,听众表现出全神贯注并听得细致入微的样子:⑵在表演者摹拟一家人醒而复睡以后的情形时,听众的神情动作的变化是:⑶在表演者摹拟火灾时,听众“如临其境”,其表现为: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⑴京中有善口技者(善:)⑵会宾客大宴(会:)⑶施八尺屏障(施:)⑷众宾团坐(团:)⑸妇拍而呜之(呜:)⑹奋袖出臂(奋:)⑺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5、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有何作用?6、文中总领全文,集中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精湛的一个词是。

7、下列各组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B、善:京中有善口技者择其善者而从之C、毕:众妙毕备群响毕绝D、坐:满坐寂然口技人坐屏障中8、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B、本文既可以当作场景描写的记叙文来读,也可以作为摹写口技特色的说明文来读。

C、听众的反应烘托了口技表演之善,属正面描写。

D、文章结尾处道具的重现,强调其表演工具的简单,突出其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9、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表示突然发生:表示同时发生:表示相继发生: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10、翻译下列句子:⑴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⑵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⑶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第二部分:(一)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20 口技]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一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20 口技]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一篇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20 口技]人教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对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会宾客人宴(举行宴会,动词) 几欲先走(逃跑)B、侧目(用眼看,动词) 宾客意少舒(不多)C、指其一端(一种) 奋袖出臂(扬起,举起)D、几欲先走(音jī几乎) 一抚尺而已(罢了)【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________4月5日,山西王家岭煤矿“3·28”矿难l53名被困人员中的115人成功获救,创造了中国救援史上的奇迹!②中国举办世博会,________要向世界炫耀什么,________要交流先进科学技术,展示科技发展成果。

③敌人被打跑了,但战士们知道,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一定会________的。

A、①截止②不是就是③卷土重来B、①截至②不是而是③卷土重来C、①截止②不是而是③东山再起D、①截至②不是就是③东山再起【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几乎B、几个C、相差无几D、几十【答案】:【解析】:第4题【填空题】给下列带下划线的字注音。

大宴______ 哗______ 齁______ 中间力拉______ 几欲先走______【答案】:【解析】:第5题【填空题】下面各句中都有一个词活用为另一种词性的词,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请指出并解释。

A.京中有善口技者______作______ ______B.妇抚儿乳______作______ ______C.妇手拍儿声______作______ ______D.不能名其一处也______作______ ______【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读《口技》,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

本文是以______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______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______和听众的______,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 (3)doc初中语文 (1)

第20课《口技》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一下)(3)doc初中语文(1)【积存·感知】一.讲明加点的字1 .施.八尺屏障2.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3.来宾意.稍舒4.曳.屋许许声5.众宾团.坐6.妇抚.儿乳7.变色.离席8.妇拍而呜.之二.辨析加点字的含义1.妙众妙.毕备以为妙.绝2.乳妇抚儿乳.儿含乳.啼3.指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4.绝以为妙绝.群响毕绝.三.讲明加点字的古今含义1.虽.人有百手古:________今:________2.不能名.其一处也古:________今:________3.两股.战战古:________今:________4.几乎先走.古:________今:________四.补充被省略的量词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两〔〕儿百千〔〕犬百〔〕舌百〔〕口五.整体感悟课文后回答1.课文是如何样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2.文中首尾两次清晰地交代极其简单的道具,其用意是什么?3.全文是如何以〝善〞字统领全文的?【体验·探究】六.课内语段阅读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因此来宾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给加点字注音犬吠.____几.欲先走____2.释词间____奋____俄而____战战____3.明白得填空文段中描写火烧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众人灭火之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这两类声音是同时发出的,从文中〝____〞一词能够看出。

4.〝无不变色离席〞中的〝离席〞与〝几欲先走〞什么缘故不矛盾?如此写的作用是什么?5.找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讲讲其作用是什么?6.用〝‖〞划分层次,并讲明理由。

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0《口技》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2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20《口技》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20 口技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人。

著作有《铁崖文集》《湖舫存稿》和《秋声诗》等。

2.文言知识梳理(1)通假字满坐.寂然(通“座”)(2)古今异义①虽.人有百手(古义:表假设的连词,即使;今义:表转折的连词,虽然)②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大会)③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副词,只;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但是)④几欲先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⑤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古义:这;今义:表判断)⑥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其中夹杂着;今义: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3)一词多义【绝】①以为妙绝.(副词,极)②群响毕绝.(动词,消失)【妙】①众妙.毕备(名词,妙处)②以为妙.绝(形容词,奇妙)【指】①手有百指.(名词,手指)②不能指.其一处(动词,指出)【乳】①妇抚儿乳.(动词,喂奶)②儿含乳.啼(名词,乳头)(4)词类活用①会宾客大宴.(名词活用作动词,举行宴会)②妇手.拍儿声(名词活用作状语,用手)3.主题解说本文写的是一场口技表演。

表演者用各种不同的声响,异常逼真地模拟出一组有节奏、连续的生活画面,表现出我国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

4.重点突破(1)请你找出统领全篇的字。

提示:“善”,统领全篇,全文的内容情节都是围绕“善”来展开的。

提示:一是犬吠引起一家四口人的活动;二是不久,全家逐渐入睡;三是寂静中突然火起,全家卷入火警声中。

5.难点攻克提示:不是简单的重复,有呼应作用,更主要的区别在于:开头以交代道具为主,为下文作铺垫,结尾再次强调道具的简单,称赞了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让人对这场表演回味无穷,对表演者的敬意油然而生。

6.结构图解口技⎩⎪⎨⎪⎧⎭⎪⎬⎪⎫表演前:道具简单――→ 暗示 技艺高超表演中⎩⎪⎨⎪⎧表演者(正面) 宾客(侧面)由睡而醒 伸颈侧目 微笑默叹醒而复睡 意少舒 稍稍正坐失火救火 变色离席 几欲先走表演后:道具简单――→ 烘托 技艺高超善 7.学法点津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州市长洲区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20课《口技》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攻坚 (共17题;共63分)
1. (2分)读课文《口技》,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A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 .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 .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 .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 (2分)选出对文章《口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在第四段中写了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以及宾客以假为真的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B . 开头的“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四个一,交代道具极为简单,以简单的道具反衬表演者演技的高超,为下文赞美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作铺垫。

C .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微笑”,表示宾客认为表演滑稽可笑,“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技艺折服而不愿拍案叫好的神态。

D . “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夫鼾声起”,写丈夫由醒到睡;“渐拍渐止”写出拍儿声由大到小的变化,给人一种轻而慢的节奏感,说明妇人和小儿也正慢慢入睡。

3. (2分)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B . 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
C . 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
D . .投诸渤海之尾告之于帝
4. (2分)指出理解正确的项()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A . 形容北方苦寒,极言战地生活的艰辛,以环境来衬托主人公勇敢坚强的性格。

B . 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方的寒冷气候,衬托战地生活的艰辛。

C . 每天夜里站岗放哨,听着打更的声音,受着严寒的袭击,突出北方战场的苦寒。

D . 形容北方天气的严寒,战斗生活的艰苦,突出主人公的勇敢坚强。

5. (2分)(2017·诸城模拟)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元朝末年,顾坚等人对南曲的原有腔调加以改进和整理,称之为“昆山腔”,这就是昆曲的雏形。

B . 会不会感冒,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抗病能力和环境卫生的情况。

C . 目前,青年中出现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正在悄悄兴起。

D . 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6. (2分)(2019·道里模拟)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________,有秋的________,也有冬的________。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 . 奔放成熟萧瑟
B . 奔放萧瑟成熟
C . 成熟奔放萧瑟
D . 成熟萧瑟奔放
7. (2分)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10月16日“神州5号”飞船发射成功,消息传来,全国人民欢欣鼓舞。

B . 登上长城,清风徐来,我顿感心旷神怡。

C . 乌云滚滚,幕天席地,暴风雨就要来了!
D . 朱老师没有偏见,对基础差的同学也一视同仁。

8. (2分)
《泊秦淮》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 . 这是一首感时愤世之作,借前代亡国之音,讽刺晚唐时期社会风气的衰退淫靡。

B . 首句连用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交融在一起,勾画出一幅夜色迷茫、凄清颓废的气氛。

C . 第三句,表面斥责无政治头脑的“商女”,实际上暗讽唐代统治者不知亡国之恨。

D . 尾句“犹唱”二字是以曲笔写深意,暗笑商女曲目不多,老是唱着那首《玉树后庭花》。

9. (8分)解释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①会宾客大宴 ________
②众宾团坐 ________
③其夫呓语 ________
④众妙毕备 ________
⑤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________
⑥不能名其一处也 ________
⑦奋袖出臂 ________
⑧两股战战 ________
10. (5分)读《口技》,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

本文是以________为序,分别记叙了口技表演者在表演前的________及表演即将开始时的情况,表演者的________和听众的________,表演结束时的情景。

11. (10分)读《口技》,用原文语句填空。

①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________。

②文中以排比的句式,合写五种声音,表现一家四口在静夜喧闹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③文中描摹失火救火时侧面描写观众反应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12. (2分)第一段结尾引用杨诚斋的诗句有何作用?并将其翻译出来。

作用: ________

译: ________
13. (5分)《口技》一文选自《________》,这本书是________ 朝的________ 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 朝的________ 。

14. (5分)古诗词是可以活用的,《成功》一文中引用的王国维的“境界说”,就是一个著名例子。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下面的诗句也可理解为求学和治学的一种境界,请细细体会,用一句话说说你对这种境界的理解。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
15. (5分)语句翻译。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6. (2分)与“宾客意少舒”中“舒”的意思相同的是()
A . 心情舒畅
B . 动作舒缓
C . 舒筋活血
17. (5分)从《口技》中找出相应的时间词语:
①表示突然发生:
②表示同时发生:
③表示相继发生:
④表示在特定时间内发生:
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二、阅读理解题。

(共1题;共10分)
18. (10分)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
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选自《口技》
(1)选文第1段交待了哪些事?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2)第1段中用4个“一”列举道具,有何用意?
三、课外拓展: (共1题;共12分)
19. (12分) (2017七上·汽开区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遇熊
甲乙二人,偕行①林中。

忽见熊来,甲猱登树巅②,乙僵卧地上。

熊趋臭③之,疑其已死,舍之而去。

甲见熊去远,乃下。

笑问乙曰:“熊问君何语?”曰:“熊告我云:勿交不义之人。


【注】①偕行:同行。

偕,同。

②猱登树巅:像猴子一样登上树顶。

猱,一种猴。

③臭:同“嗅”,用鼻子闻。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舍之而去________ ②乃下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熊问君何语?
(3)在文中乙认为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一、基础攻坚 (共17题;共6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二、阅读理解题。

(共1题;共10分)
18-1、
18-2、
三、课外拓展: (共1题;共12分)
19-1、
19-2、
1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