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资料
二年级语文下《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资料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要求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读一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找找盲妇人乞讨过程中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
再把课文最后一段多读几遍。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记录,存疑待查。
4.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群体解疑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要求说清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
3?学生群体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不同情况,重点讨论: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抒发。
四、迁移训练,布置作业1?说说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广告词,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评价、欣赏中体会如何有创意地表情达意。
2?课后设计广告词,在学习园地上交流(广告词写作范围:①为希望工程献爱心;②保护环境;③保护学校花草树木。
)设计二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体现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课题切入,直奔重点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插图,教师依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画面,导入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诗人在老妇人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什么话?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为什么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比较阅读,是放手让学生在自读中比较,在合作讨论中比较,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
加了一句话 教案教学设计_1
加了一句话教案教学设计加了一句话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说说自己的体会。
教学重点从故事中体会到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或体现课文插图的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二、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读一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要求。
(1)了解盲妇人乞讨过程中情况的变化的原因。
(2)说说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阅读感受。
2、按阅读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边读边在课文上做记号,把表现盲妇人乞讨过程中情况变化原因的重点词句画出来。
(3)把课文最后一段话多读几遍,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课本上。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有疑难的问题做好记录。
4、教师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学,集体释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要求说清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解决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2、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释重点。
3、学生集体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讨论: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会产生这么大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1)比较朗读下面这组句子,说说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2)反复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话边读边想象: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
(3)交流各自的感受,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以抒情的语调来读,教师可范读最后一段话。
四、相互采访,感悟内化。
1、请一位同学扮记者,其他同学扮采访对象,进行现场采访,深入理解加上这句话的含义,感悟语言的魅力。
《加了一句话》教案
《加了一句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
2.教学难点: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加了一句话》。
请大家先看看课题,想想这句话可能是什么意思呢?2.自主学习(1)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3)作者为什么说“加了一句话”?3.课堂讨论师:同学们,我们来讨论一下刚才的问题。
(1)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生:课文讲述了一位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在作文中加一句话的故事。
(2)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生:主人公教师有敬业、认真、关爱学生的特点;学生则有好奇、诚实、善于观察的特点。
(3)作者为什么说“加了一句话”?生:因为这句话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具体,也让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提高了写作水平。
4.分析课文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1)教师是如何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问题的?生: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的作文过于简单,缺乏具体细节。
(2)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改进作文的?生:教师让学生在作文中加一句话,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
(3)这句话是如何让学生的作文发生变化的?生:这句话让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具体,展现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小组活动(1)你们在写作文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2)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提高作文水平?(1)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故事中的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3)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提高作文水平?生:略。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生活、发现细节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写作中,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所学,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四、作业布置1.写一篇关于自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注意运用细节描写。
加了一句话 教案教学设计
加了一句话教案教学设计
加了一句话教案教学设计加了一句话
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
3、感悟语言的魅力。
重难点、关键: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变化的原因。
2、感悟语言的魅力。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学生字词
生字:绅士一枚硬币魔力
词语:
木然:呆呆的样子。
佝偻:脊背向前弯曲。
褴褛:(衣衫)破烂。
俯身:低下身子。
询问:征求意见,打听。
欣慰:喜欢而心安。
魔力: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3、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是同情心,什么是幸福?
生发言后教师归纳:“同情”是一种美德,它缩短了幸福之人与苦难之人的距离,它是伸出的双手,它是温馨的花香,它是春日的暖风,它给苦难送去幸福,给忧伤送去欢乐,人人都献出一份同情,这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幸福”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比如寒酸的小职员看到“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就会觉得自己看得见春天是多么幸福;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福。
四、小结
加了一句话,就“让什么也看不见的老妇人”令人同情,这就是衬托的力量,春天的美好衬托出老妇人的悲惨,更令人一拘同情,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读了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要会运用语言,学会用语言去打动人心。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话。
资料提供者:。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精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选读课文《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自学认识4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教育学生应富有同情心。
4、通过学习,中等生和学困生能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优等生则要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的魅力进行广告创作。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到了”这句话能打动人心的原因,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课前准备】1、师准备课文插图、实物投影仪。
2、在家中当一小时的“盲人”,体会盲人的痛苦。
3、生留意广告词,想想喜欢哪一条广告词,为什么喜欢。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课题。
实物投影仪展示文中插图,学生看图,师依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画面,导出课题:一位满头白发、衣衫褴褛、佝偻着腰的老妇人,站在街头乞讨了整个上午,可是到了中午,她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
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产生了这么大的魔力呢?其实,就因为──《加了一句话》(板书课题)教学意图:以课文插图和老师的叙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
二、读题质疑,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题,说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照顾差异的策略:让后进生先提出问题,中等生和优生再发言。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思考:是谁在什么地方加了一句话?什么话?为什么要加上一句话?3、认读生字词。
4、指名分段轮读课文,其他生注意听,听后用一句话表扬朗读的同学或提出更好的建议;并回答刚才的问题。
三、比较阅读,合作解疑。
1、生边默读课文,思考刚才梳理的问题,边在书上圈圈画画:⑴“加了一句话”前后情况有什么不同?⑵为什么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2、比较阅读,小组讨论上面的两个问题。
3、全班交流,要说出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⑴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你是从哪些地方知道的?⑵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与“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在意思表达上的不同。
加了一句话 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加了一句话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加了一句话教学目标词语“佝偻”“褴褛”。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学习诗人帮助老人的事迹激发学生乐于助人、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
4.培养学生想象力,感受语言文字带来的神奇魅力。
教学重难点:待人礼貌、和蔼,学习他热心助人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语言文字能改变人心的神奇魅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法与教学:师:导学法生:读、思、议结合教学准备:教师:相关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一、问题导入ppt出示“春天到了”,看到这句话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2.可是你们一定想不到就是这普普通通的四个字却拥有神奇的力量,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国的一位诗人是怎么用这句话来帮助人的,让我们一同走进《加了一句话》,请翻开课本170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接上面)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文章说了一件什么事。
<读1>(诗人在双目失明的老妇人前面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话改变了老妇人得不到帮助的状况)2师:是的,是诗人加了一句话,诗人是关键人物,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诗人的字、词、句用横线划出来,思考通过这个词或句可以看出他的什么性格或者精神品质,同时在书上做好批注。
<读2>“俯下身子”他没有居高临下地和老人交谈,而是选择弯下腰,说明他和蔼、平易近人。
“悄悄地”他做好事不让人知道,说明他是真心实意帮助弱者,不图感激。
“欣慰”欣慰意为心里欢喜而感到安慰。
它有两层意思,一是为老人讨到钱而高兴;二是为人们心中还存在爱,能被他的文字感动而高兴。
师:老人作为被帮助的对象又是怎样的一个形象?用双横线划出描写老人的词句。
(头发苍白、双目失明、佝偻着腰、衣衫褴褛、神情木然。
)师:这么可怜的一个老人却什么也讨不到,大家能不能猜猜看这是为什么呢?(她呆呆的站着,看起来毫无生气,从她的人到木牌都毫不起眼,人们不会去关注她,更不会给她帮助。
)师:是啊,诗人很和蔼、热心,老人很无助,无奈。
加了一句话优秀教案
《加了一句话》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理解大意,理解内容。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语言的魅力。
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培养机智巧妙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精炼语言艺术的魅力,激发积累优美语言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精妙的进一步感悟和拓展。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语言就是这样奇妙。
凡是精炼、幽默、生动的语言都是被艺术化了的语言。
今天这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道走进语言艺术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
(板书课题)《加了一句话》二、新授1.出示自读提示(课件)(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这则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联系上下文,找出变化的原因,边读边动笔圈画,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课文讲了一位法国著名诗人见到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一天什么也没讨到,在她的乞讨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让那些路过的人主动投币,表现了语言的强大魅力。
2.变化的原因:(1)、对比感受老妇人不同时间不同的收获。
1)课件展示文中插图,学生看图说话。
出示:她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风中飘荡。
“佝偻着腰”是怎样的一个动作?谁来做一做?“衣衫褴褛”是什么意思?(衣服破破烂烂的)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妇人很可怜)2)这么可怜的一位盲妇人木然的站在街上乞讨,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她得到了什么?出示我……今天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组交流)寻找老妇人早上一无所获的原因:虽然老妇人穿得破破烂烂的,但一句“我什么也看不见”不足以博得人们的同情。
3)感受晚上老妇人的收获。
出示“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
寻找老妇人晚上收获颇多的原因:一句“春天来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让大家对这位老妇人产生了同情之心﹑怜悯之心。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加了一句话》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教学分析课文讲了巴黎街头,一位盲夫人乞讨时什么也没得到。
而当一位诗人在她的牌子上加了一句话之后,却得到了行人给的许多钱。
教学目标认识本课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从故事中体会到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
教学构想学生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抓住重点词句,解决疑难问题。
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再由学生分别扮演记者和采访对象,深入理解加上这句话的含义,感悟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留意广告词,收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
投影片教学时数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力量,你信吗?学习完《加了一句话》,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 读一读阅读提示,说说阅读要求。
(1)了解盲夫人乞讨过程中情况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2)说说对课文最后一段话的阅读感受。
2 按阅读要求,自读课文。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边读边在课文上做记号,把表现盲夫人乞讨过程中情况变化及变化的重点词句画出来。
(3)把课文最后一段多读几遍,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把自己的感受用铅笔写在课本上。
3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有疑难的问题做好纪录。
4 教师在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巡视指导。
三、检查自学,集体释疑。
1 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
要求说清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解决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2 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释重点。
3 学生集体解释,教师适时点拨。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加了一句话》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加了一句话》教
案
《加了一句话》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加了一句话》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查辞典,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的意思,懂得语言的魔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读课文首尾2段。
2.质疑:盲妇人前后的遭遇有何不同,为什么会这样?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看图读课文,自由质疑
2.圈画生字新词,小组内讨论理解词义
3.说说课文大意及各段大意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课文,找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诗人和盲妇人是什么样的人,找出文中有关的词句说说。
2.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看插图上画的是什么?
(2)这一段写什么?
(3)联系上文想想:过路人对盲妇人前后的态度有何不同?
(4)读文中语句,理解诗人眼中的“欣慰”。
3.学习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比较诗人加了“春天到了”后,句子的意义发生了什么变化?说说你看到前后2句话时的感受有何不同?
(2)诗人加了一句话,使盲妇人摆脱了困境,说明了什么?
(3)理解“衬托、风烛残年、万紫千红”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四、谈谈学完课文后的感受与收获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六、有感情朗读课文。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
教学策略
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 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指导学生学法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 论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情 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课堂氛围好
教师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 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 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 效果。
不足之处
部分学生理解有难度
互动环节不够充分
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部分学生 表现出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 学方法上加以改进。
在某些环节中,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够 充分,需要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加以改 进。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04
教学过程
导入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关于一句话改变命运的 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力量 。
情境导入
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引 导学生理解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 重要性。
讲授新课
文本解读
引导学生阅读《加了一句话》原 文,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和表
达技巧。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意 义,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 受。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重点与难点
• 探讨主题思想,理解“加了一句话”的含义。
重点与难点
难点 1.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理解人物内心世界。
2. 探讨主题思想,理解“加了一句话”的含义。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加了一句话 教案
加了一句话教案
1\同学们今天你们将要跟我一则小故事加了一句话。
2、在巴黎的街头站着这么一位老人。
仔细观察图片,这是一位双目失明,佝偻着腰,衣衫褴褛苍白的头发在空中飘荡,贫困交加风烛残年的老人。
3、她的身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
4、来往的行人是如此之多,有绅士有贵妇也有年轻的少男少女。
但他们并没有为老人驻足。
请选择一个角色,填补空白。
你觉得当他们看到老人和木牌上的字他们当时想了些什么?(可怜的老妇人竟无人理睬)
4、直到中午,老人面前的铁桶依旧空空如也。
这时,一位诗人走到老人跟前,悄悄地在木牌的那行字前面写了一句话:
Ppt过后(不断反复读)
为什么诗人加了一句话,竟会有如此大的反差?
是呀,语言的魅力竟有如此之大,
周总理在一次招待外宾的宴会上,用幽默的语言,还化解了一场尴尬呢。
请同学们课后继续阅读《我们一起消灭法西斯》。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设计
汇报人:
2023-12-28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与步骤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学反思与改进
目录
0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能力目标
01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
02
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
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 作,可以是扩写、缩写、改写或续写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造力。
角色扮演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 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增强 学生的情感体验。
作业布置
课文背诵
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精彩段落 或整篇课文,加深学生对课文的
理解和记忆。
读后感写作
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自己对 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写 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感受爱的力量,学会关爱他人。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
01
02
03
故事导入
讲述一个与课文主题相关 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相 关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 通过观察和思考进入课文 主题。
提问导入
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 而自然地引入课文。
习兴趣。
在线学习平台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发 布课程资料、作业和测 试,方便学生进行自主
学习和交流。
社交媒体
利用社交媒体,如微信 、QQ等,建立学习群组 ,方便学生进行讨论和
协作。
04
四年级语文上册《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这是一篇略读语文,讲的是一位盲妇人,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在巴黎的街头乞讨,她身旁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可是没人给她施舍,一位诗人在木牌上加了一句“春天到了”,情况就完成不同了,各种各样的人都慷慨解囊,因:为诗人的语言,用美好衬托出不幸的人更加不幸,引起了人们对盲妇人的同情。
从故事中,人们可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语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语言的魅力,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从故事中体会语言文字所产生的巨大力量,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体现课插图的投影片学生:前留意广告词,收集自己喜欢的广告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
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习了《加了一句话》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加了一句什么话?谁加了一句话?加了一句话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加一句话等。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要求:1、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请教同学、老师,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看看通过自读课文,弄清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在书上做上记号。
三、小组合作交流,解答疑难。
1、分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所得,讨论疑难问题。
2、假如你当时就在场,你会怎么想?教师巡视适时检查:①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
如:佝偻、衣衫褴褛、绅士、风烛残年。
②对重点问题: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就有这么大的魔力的讨论。
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
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其他同学分别扮采访对象: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法国著名诗人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职员。
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
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语文教案:加了一句话教学目的:1、认识四个生字。
2、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老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字打动人心的原因,说说自己的感受。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更深人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通过法国著名诗人帮助盲妇人的故事,教育学生学习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热情。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艺术产生的巨大作用。
教学准备: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学习1、今天第4课,齐读课题。
2、小声读读课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巴黎街头的故事。
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妇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她铜币。
二、新授可课(一)小组自学生字1、sh6nm6ib0m$绅枚币魔2、字形注意:枚:枚的左边是四笔反文。
币:币的第一笔是撇魔:魔的部首是麻和鬼学习3、小组内记忆生字并组词(二)学习第一部分1、哪几段讲的是这件事情?2、本文故事的展开是围绕着木牌上的字展开的,请你找一找,文中除了木牌上字的变了,还有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化?3、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找发生变化的内容,动笔画在书上。
4、小组内交流,并添好表格。
5、找出最关键的变化。
学习6、展示小组的成果。
出示投影片。
字:我什么也看不见。
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态度:无动于衷慷慨解囊收入:少多神情:悲伤笑着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老人的样子,路人的态度。
重点指导读盲妇人前后两次说的话。
分角色朗读。
8、质疑。
过度: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请你小声读读第3自然段,找找答案。
(三)学习第二部分1、指名读诗人添字后木牌上的语句。
2、启发想象看到“春天到了”这几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可以结合着自己找到的资料来谈谈。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学生展示3、理解盲妇人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情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了一句话》教学设计
设计一
??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习有创意地表情达意,引导学生运用已学到的读书方法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并有所感悟与思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学习要求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读一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自学课文,体验探究
??1.借助工具书,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积累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2.默读课文,找找盲妇人乞讨过程中发生这么大变化的原因。
再把课文最后一段多读几遍。
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感受。
要求边读边动笔圈圈、画画、注注。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遇到疑难问题做好记录,存疑待查。
??4.学生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群体解疑
??1.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学习收获,提出疑难问题,要求说清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解决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2?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加以梳理,确定解疑重点。
??3?学生群体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联系上下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不同情况,重点讨论:为什么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
??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抒发。
??四、迁移训练,布置作业
??1?说说自己都收集了哪些广告词,最喜欢哪一条,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评价、欣赏中体会如何有创意地表情达意。
??2?课后设计广告词,在学习园地上交流(广告词写作范围:①为希望工程献爱心;②保护环境;③保护学校花草树木。
)
??设计二
??根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和本课的编写意图,体现突出重点,加强综合这一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过程,力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切入,直奔重点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插图,教师依据课文内容简要介绍画面,导入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诗人在老妇人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什么话?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为什么加了春天到了这句话会产生这么大的魔力?
??比较阅读,是放手让学生在自读中比较,在合作讨论中比较,老师只作适当的点拨。
??二、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故事内容比较。
自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种不同的情况,你是从哪些地方感悟到的。
??2?重点词句比较。
仔细读读下面这组句子,说说在意思表达上有什么不同:(1)我什么也看不见!(2)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
??3?朗读训练比较。
(1)反复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自己的感受。
(2)通读全文,想像春天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老妇人什么也看不见的不幸遭遇的强烈反差,联系上下文理解春天到了,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的含义,体会加了这句话能打动人的原因,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讨论交流,感情朗读
??1?在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基础上,先小组后全班讨论交流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及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适时点拨。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最后一段。
??四、相互采访,感悟内化
??1?请一位同学当记者,对全班同学进行现场采访,深入理解加上这一句话的含义,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2?变换采访角色,换位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