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编制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标准《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编
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国标委公布的2018 年第四批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国标委综合号),本项目计划编号为20184467-T-469 ,名称为《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
本标准由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起草。
2、目的和意义
确保用于生产用细胞基质、治疗性细胞产品,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无细胞交叉污染,是细胞质量控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国内干细胞及组织工程细胞在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快速发展,进一步强调了对细胞间交叉污染检测的重要性。同时,细胞系作为体外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然而由于细胞系被交叉污染或错误鉴定而导致的研究结论错误、结果不可重复等问题,给生产、研究以及应用等造成了困扰。因此,准确判定所用细胞是否存在其他细胞的交叉污染,是保证细胞应用安全性的关键质控指标。
细胞交叉污染通常是由于在培养操作过程中同时用到多种细胞、混杂使用器具或液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培养物的交叉污染以及随后污染细胞的过量生长、使用其它物种的滋养层繁殖人类干细胞或原始细胞时有意地共培养导致交叉污染或人类细胞系过生长,以及异种移植都会导致细胞交叉污染的发生。研究表明,自1960年以来,全球广泛使用的细胞系中,有超过400种细胞系证实被错误鉴定;至少有20%的存储在美国、欧洲和亚洲等各大实验室中的细胞系被误判或污染。然而,目前仍然缺少细胞交叉污染检测的标准和实施细则,因此建立一套标准化的、科学有效的细胞系交叉污染检测体系势在必行。
本标准提出了细胞交叉污染检测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原则和策略、检测要求和判定标准、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标准的建设可有效指导科研机构和涉及细胞相关的生产企业进行细胞交叉污染检测,对获得正确可重复性研究结果和确保基于细胞的相关生物制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协作单位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4、标准编制过程和主要工作过程
(1)2014年5月至2018年6月,标准起草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项目进行了预研,先后参加2014-2016年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年会,以及2016-2018年的国际细胞治疗协会年度论坛(ISCT),与参会的国内外细胞方面的专家针对临床细胞质量研究与评估,特别是细胞身份鉴定、交叉污染检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课题组成员广泛收集了国内外细胞质量检测、细胞交叉污染和细胞身份鉴别相关标准、文献,了解了国内外相关技术动态,并且明确了工作思路和进程安排。
(2)2018 年7月标准起草单位在收到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号文件后,提交了项目建议书以及国家标准草案。
(3)2019年1月收到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生检标【2019】1号文件《关于下达2018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以及该标委会转发的国标委综合【2018】83号《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立项文件,计划编号:20184467-T-469。
(4)2019 年2月,成立起草小组,内部讨论了《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的起草工作,与会专家就《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草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5)2019年3月至2019年7月,进行《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的起草研制工作。完成了《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的编制说明,并对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汇报了《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草案)进一步完善和修改情况,向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交了《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
(6)年月日,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向全体委员专家(44位专家)征求意见。共收集44位委员专家回函,其中收到份有意见或建议的单位回函。起草小组已按照专家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详见“国家标准反馈意见汇总表—《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
(7) 年月日,,就《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向行业相关专家征求意见。其中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起草单位已按照的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详见“国家标准反馈意见汇总表—《核酸引物探针质量技术要求》标准征求意见稿。”
(8) 年月至月,标准起草小组根据专家意见,对《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送审稿,报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行审定。
(9) 年月日至月日,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哺乳动物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方法通用指南》标准送审稿组织函审。
本TC全体委员人数为44人,参与投票44人,投票同意本标准通过审查人,达到3/4通过。全体委员中,有人为起草组成员。
(10) 年月日至月日,标准起草组针对函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汇总整理,主要是单位、格式等一般编辑性的建议,已按专家意见建议修改。有几条技术性意见修改情况如下:
1、专家建议将HLA检测改成MHC检测,以增加通用性。经过标准起草组讨论,查阅技术资料,MHC检测适用范围更广,通用性更强,但考虑到目前非人源细胞的MHC应用在国内外暂不成熟,没有比较统一的共识和标准,因此本标准仍然采用HLA检测,并且按照专家的建议,将“仅适用于人源细胞”放在本条目开头,以强调HLA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
2、专家建议在细胞形态学检测中,应增加悬浮细胞的形态学检测要求。本标准已接受建议,增加了对于悬浮细胞,可通过分析细胞尺寸、体积等形态学特征初步判断细胞之间是否发生交叉污染的基本原则。
3、专家建议在方法选择原则上,应考虑增加基于细胞污染程序的交叉污染检测方法指导。本标准已接受建议,增加了培养早期(如原代建系初始,细胞污染数量小)、不同生长形态、培养后期(大规模培养扩增,细胞污染数量大)等情况下细胞交叉污染检测技术的选择基本检测原则。
(11) 年月日,会后起草小组对标准文本进行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了报批稿。报全国生化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