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学》隐性课程的功能
教育学
教育学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1. 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系统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 教育的要素: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教育影响(教育媒体、内容、手段、活动方式和教育环境)关系:教师是教育影响和学生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的桥梁;学生是教师选择和使用教育影响的依据。
3. 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原始性表现在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有了自身独立活动的领域,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教育的第一次分化。
古代学校的出现,是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现在教育,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包括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教育,商品经济的普遍发展刚和社会大机器生产是它产生的条件。
二: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
2.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我国):1)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2)鲜明地提出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
3)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3.教育目的的结构:第一部分是对培养何种社会成员的规定(教育目的的核心)第二部分是对教育形象形成何种素质结构的规定。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4.教育目的: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或终极的教育目标。
5.教育目标: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的具体化。
6.课程目标:宜居教育目标制定的各种教学、教育活动的课程标准。
7.教育目标层次(体系):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
8.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情意领域。
三:教育的功能1.教育的个体功能。
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学校教育学》名词与简答1[1]
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是一种制度化和专门化活动,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系统性的特点,以教学为主,旨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
2、学制:是指制度化了的公共教育系统和体制,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总体制度、性质、任务和正常运行机制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规范。
**3、最近发展区:现有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可能发展水平(未来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区域。
具体指的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与经过他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
**4、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P49)5、课程设计:是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性联系而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6、课程计划: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各学科科目的性质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
**7、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要求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考核达到明确规定的教育目标,以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
**8、隐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在现行课程以外获得所有学校教育的经验,不作为获取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
一般包括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三种类型。
9、教育案例:是一个实际教育情境的描述,其中有人物、事件、情节等,并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10、班级授课制:按照一定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时数和教学进度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
**11、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或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及其方法体系。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非正式课程,这些课程通常不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列出,但却对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隐性的课程包括学校文化、社会互动、教师行为和学校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了解和管理隐性的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至关重要。
学校文化是隐性的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的文化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人格塑造有着深远影响。
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价值观念、传统习俗和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
在这种文化氛围下,学生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接受一种特定的观念和行为模式。
一些学校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这种文化氛围势必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而另一些学校则偏向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约束,这种文化氛围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我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学校管理者需要关注并引导学校文化的形成,确保学校文化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社会互动也是隐性的课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在学校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社会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
在班级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同学,他们之间的相处方式和相互影响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方面,同学之间的友情和合作,能够促进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是学生学习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
学校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和加强班级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社交关系,使社会互动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益元素。
教师行为是隐性的课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教师的行为举止、言谈举止不仅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更是学生价值观和态度的潜移默化者。
良好的教师行为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不当的教师行为则可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教师的严格与宽容、公正与偏袒、耐心与暴躁等行为特点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注重塑造自己的专业形象和教育风采,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和榜样。
教育学-第五章-课程结构
第五章课程结构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
第一节教与学之间传递着什么——课程内容的组成和类型一、课程结构的要素与成分(1)课程要素的演化课程结构的要素: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选择的构成课程所必需的经验因素。
是新生一代必须从前人经验中吸取的“因子”。
杜威确定的课程要素有: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和审美经验要素。
(2)我国现代课程的要素与成分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着认知经验要素、道德经验要素、审美经验要素和健身经验要素。
为什么我国中小学课程需包含这些要素呢?答:一方面,在前人积累的社会经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是关于真、善、美的经验。
另一方面,儿童个体的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构成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
(一)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学科之间的关系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两大类。
技艺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
(二)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社会活动四个“板块”组成的。
必修课:是指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
选修课:是指那些为了适应学生兴趣爱好和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修习的课程。
活动课:主要是指兴趣小组、班团活动、课外辅导等。
国外也有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三课堂’.社会活动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同时为了培养学生活动能力而安排的走出校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课程的基本类型课程的类型:是指课程设计的不同种类或方式,是由不同的设计思想产生的。
(一)学科的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它是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
隐性课程名词解释(共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隐性课程名词解释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11、学前教育课程:它是处于终生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学前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全面基础素质适宜性发展的非义务教育课程。
2、完整儿童:是指一个全面发展的和谐平衡的儿童,是指其身体的社会的情绪的认知的和道德的整合性发展。
塑造儿童的完整性,促进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身体道德个性意志兴趣态度等有机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使儿童成为完整儿童,使教育成为完整的教育。
4、潜在课程:是那些没有列入正规课程计划和教育政策,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又不可避免地会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因素。
5、课程(课程的本质):是指学习者在教育者有意识指导下与教育情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有益经验和身心健全发展的全部教育性活动。
6、教育价值:是教育满足人们需要的关系属性,是教育与人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
7、理想价值:是对价值的期望或构想,是处于理念状态的价值,但理想价值并非纯粹的理念产物,而是具有现实性的。
8、现实价值:是已经显现出或客观化了的价值,是事物实际发挥的作用或实际用途的大小。
9、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学前教育课程指向使学前儿童成为何种特征的人,通过什么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又怎样保证使学前儿童具备这些特征,成为所理想的人。
10、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时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最本质的特征,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综合体,其最基本成分是人的自信心、积极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最核心的成分是创造性。
11、根基性:是学前教育课程内容最基本的特性,它是作为教育目标的基础的学前教育目标基础性在学前教育内容方面的必然体现,同时也是设计学前教育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的整体内容的要求。
12、启蒙性:是根基性的深入和具体化,它主要指人的精神或心理的启动和萌生,是心理中理性的发端,而不包括身体的生理方面。
13、人文性:课程内容中所反映的人的本性以及与人的本性有关的文化特色,它强调课程内容要重视人的因素,其核心是重视学习者。
隐性的课程
隐性的课程隐性的课程,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未被明确教育和培养的一些潜在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人生技能。
这些课程可能并没有被写进任课教学计划当中,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因素。
在现代社会中,隐性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它们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品质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
隐性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
在学校里,学生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是为了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隐性的课程如团队合作、沟通技巧、人际交往等,都是培养学生社交技能的重要部分。
当学生在团队中学会了分工合作、在困难时学会了求助和合作,这些都是通过隐性的课程得以培养的。
这些社交技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工作中的合作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隐性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在学校教育中,始终有不少学生对学业成绩有着强烈的追求,但隐形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关注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让他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学会关怀他人,协助他人,对弱者给予关怀和帮助,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这些品质对于学生成长发育都至关重要,将对未来的社会生活,婚姻和家庭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隐性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与课堂上的知识学习相比,隐性的课程更多地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学习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工作和生活都颇具帮助。
隐性的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隐性的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促进作用。
在课余时间的活动当中,学生接触到的健康、运动等问题是隐性的课程的一部分,这些都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以,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教育者们也要注意到隐性的课程的重要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品质,从而为他们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教育学》第二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十二月中旬教师资格考试考试《中学教育学》第二次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泛智教育”的提倡者是()A、洛克B、卢梭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C2、“四书”、“五经”是我国()的教育内容。
社会主义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参考答案】:D【解析】:“四书”、“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
3、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A、交往B、学习C、课堂D、课外活动【参考答案】:A【解析】: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4、教师专业化的尝试始于()。
A、教师职业的出现B、师资培训机构的建立C、教育立法的规定D、国民教育制度的确立【参考答案】:D5、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即()A、教育B、教学C、德育D、智育【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教育的过程就是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6、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普遍的矛盾。
A、学生已有品德水平B、教师的道德教育水平C、学生被期望的品德发展水平D、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参考答案】:A7、教育学的任务在于()。
A、揭示教育的规律B、制定教育方针C、解决教育问题D、积累教育经验【参考答案】:A【解析】: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科学,其根本目的在于找到教育规律。
这样就可以用于指导教育工作。
所以教育学的任务在于揭示教育的规律。
8、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著作是()A、《大教学论》B、《论演说家的培养》C、《理想国》D、《教育漫话》【参考答案】:C9、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的是()A、物质生活水平B、文化发展水平C、教育发展水平D、生产力水平【参考答案】:D10、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被称为()A、学校教育环境B、学校教育条件C、学校教育机构D、学校教育结构【参考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结构是学校教育的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
中学教育学各章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1.结合自己经历,谈谈教育的定义。
怎样理解教育的本质。
答:(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影响人身心民展的社会活动。
首先:人类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
其次,教育是一种影响人的活动。
再次,这种影响作用于人的身心两方面。
最后,它是人类的社会活动。
2.试列举教育的起源学说。
答:(1)神话起源说,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与美国的沛西·能。
把动物的本能行为当成教育,否定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把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当成教育,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不全面。
(4)劳动起源说,马克思主义观点。
认为教育产生于劳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从人类社会产生就存在了。
(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叶澜。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
3.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举例说明。
答:(1)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②教育具有促进政治变革的功能:推动社会变革;传播先进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变革;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②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3)教育的文化功能。
4.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哪些地方?答:(1)教育具有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
5.根据你对教育的认识,谈谈教育是怎样促使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
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两方面:(1)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填空题题库整理
中学教育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选择题填空题题库整理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2.学校教育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B、原始C、近代D、现代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4.“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5.()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D、斯巴达6.教育学就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7.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9.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10.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本主义与教育》11.被人们看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2.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13.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15.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德育与隐性课程
德育与隐性课程一、隐性课程概念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它“也许被看做是泛泛而随意的,隐含的或根本不被承认的”。
“这一术语是描述那些构成学生进行非学术性的,无法评定的学习活动的各种影响。
”≠与隐性课程概念相近或相等的概念还有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期待课程(unexpected curriculum)、隐藏或潜在课程(covert/implicit curriculum)、辅助或附带课程(subsidiary/concomitant curriculum)、未研究课程或自然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等等。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
结构功能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及班级环境里有意或无意中经由团体活动和社会关系习得的“显性课程”所未包含,或者是不同,甚至相反的认识、规范、价值和态度。
现象诠释学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校或班级的“生活世界”中不断与教师或同侪团体产生存在经验的对话而使其对教育环境主动产生价值或意义上的解析,并进而扩展其存在经验的非限定和创造性的无意学习。
社会批判论者认为,隐性课程是将影响或决定“正式课程”内涵和特性所含的价值、规范、态度内化于教学过程(无论有意或无意)而使学生习得这些经验,借以完成其社会化,或将这些经验转化为自我意识的反省、批判,进而产生对现状改进的实践活动的经验≡。
虽然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还有许多不同的意见,但是关于隐性课程的描述还是有相对共性的东西。
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从影响结果上看,隐性课程是指学业成绩之外的非学术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影响上。
②从影响环境上说,它是一种潜存于班级、学校和社会中的隐含性、自然性的影响。
教育学名词解释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所在; (2)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9、在对待教育目的人的价值取向问题上,如何正确理解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关系?
(1)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人自身发展的两个不同方面。
25重要他人: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影响的具体人物。
26班级组织: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体,是学校行政依据一定的任务,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的执行管理,教育职能的正式小群体。
27班级管理:班主任和教师通过对班级教育条件的理顺,采取适当的办法,建构良好的班级集体,从而有效地推进有计划的教育行为的过程。
5显性教育功能:依照教育目的,教育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符合的结果。
6隐性教育功能: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的功能。
7教育目的:是指教育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反映对教育在人的培养规格标准、努力方向和社会倾向性等
8价值性教育目的:指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教育目的。即含有一定价值实现要求的教育目的,表示人才培养所具有的某种价值取向。
①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②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③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4、教育的个体正向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个体发展功能 (2) 个体谋生功能 (3)个体享用功能
5、教育的社会正向功能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2)促进文化延续和发展;(3)促进经济发展;
31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发展状况做出合理的评价,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以获取更好的效果。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高校组)-10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高校组)-10一、选择题(总题数:17,分数:12.00)1.开设跨学科课程或建立跨学科专业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发展的______。
A.综合化趋势√B.多样化趋势C.人文化趋势D.科学化趋势解析:世界许多国家的高等学校都十分注意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重新组合各种相近的学科,创立跨学科的边缘学科课程,如海洋工程学、商业工程学、教育工程学、机械制造策略和管理等。
这反映了现代科技成果融入学科基础,体现了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化。
2.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中重视基础与重视应用之间的矛盾体现了______。
A.学术导向和社会导向之间的矛盾√B.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矛盾C.一致性与多样性之间的矛盾D.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矛盾解析:学术导向与社会导向是两种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这两种教育价值观体现了高等教育课程和教学中重视基础与重视应用之间的矛盾。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对高等教育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两者都有其存在的客观依据,重要的是应该努力寻求两者在实际中的协调平衡。
3.“探究新知”使得高等教育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训练或基础教育,这体现了高等学校课程与______。
A.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B.高深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C.个人发展和完善之间的关系D.政治、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解析: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是结合在一起的,着重培养具有综合才能的通识性人才,鼓励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高等教育的课程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训练以及基础教育,必须联系高深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4.追求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这体现了______。
A.课程内容的综合化√B.课程内容的多样化C.课程方向的人文化D.课程方向的科学化解析:高等教育追求的培养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要具有多方面的知识,提倡通识教育,文理知识都要掌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人才。
在课程和专业的设置上,追求实现完全人格的教育,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课程内容也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
中学教育学各章名词解释
2、文化:从广义上说,他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他反映的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9、综合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应,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他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
10、潜在课程:潜在课程也称为隐性课程,是广义学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与显性课程相对。他以潜在性和非预期性为主要特征,包括物质环境(如学校建筑、设备)、文化环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环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风、班风、校风),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
22.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3.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24.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要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1、儿童观: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
2、教师职业:教师职业是指人们终身或较长时期所从事的并以此为主要生活资料来源的教育教学事务,而教师就是从事这样一种职业的人。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期末课时训练(附答案)
十月下旬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期末课时训练(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正确或最符合题意。
选对每题得一分,没选或选错均不得分)。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参考答案】:C【解析】:从字面含义上看,这属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的表现。
?‘。
2、“导生制”的管理模式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
A、德国B、法国C、英国D、美国【参考答案】:C【解析】: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3、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A、教育影响B、教育功能C、教育目的D、教育属性【参考答案】:A4、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随之出现的新变化应该是()。
A、教育的规模和速度B、教育的结构C、教育的内容和手段D、教育的政策【参考答案】:B5、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不包括()A、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B、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C、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D、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参考答案】:A【解析】: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6、桑代克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A、尝试—错误学习B、顿悟说C、认知地图D、操作性条件反应【参考答案】:A7、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A、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作用C、教育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参考答案】:A【解析】: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
8、一个能测验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参考答案】:B9、致力于发展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是()。
A、认知模式B、价值澄清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D、体谅模式【参考答案】:A【解析】:认知模式是致力于引导学生在寻求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提高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德育模式。
333教育综合《教育学》名词解释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1、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2、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等。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包括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选出来,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题中的横线上。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1.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的教育家是__B__ 。
A.卢梭 B.杜威 C.斯宾塞 D.陶行知 E.蔡元培2 .作为进步教育的代表,杜威提出的基本主张包括: __ABD_。
A.学校即社会 B.教育即生活 C.教师中心 D.儿童中心 E.书本中心3.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_ AE_。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E.教育规律4.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__C__。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E.《教育漫话》5.与当代社会发展和需要一致的现代教育观念包括 __ABCDE__等。
A.终身教育观 B.教育主体观 C.教育民主观 D.效益效率观 E.整体优化观6.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组织形式主要受 __E__ 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7.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有 __AE__。
A.人口数量与增长率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平E.多因素决定论8.教育的目的主要受 __D__ 因素的制约。
A.人口数量 B.人口质量 C.人口结构 D.政治制度 E.生产力发展水9.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的各种观点中,中国俗语“龙生九子,各个不同”,所反映的是__BCDE__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决定论 D.活动决定论 E .多因素决定论10.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__B__。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互补性 E.不均衡性11.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等,都是指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的 _D___进行教育。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二)_2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课程》考点巩固最新版(二)1、单选题 _____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人新课程学习。
A : 1999B : 2001C : 2003D : 2005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改实施情况的了解。
【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2005 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学习。
2、简答题简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与方法。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 进行社会调査; (2) 审查学生活动,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3) 开发实施条件;(4) 研究学生情况; (5) 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6) 建立资源数据库; (7) 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3、单选题显性课程的主要特征是_____,这是区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A : 计划性B : 外显性C : 目的性D : 直接性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解析】略。
4、多选题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 : 均衡性B : 综合性C : 选择性D : 平均性参考答案: ABC本题解释:【出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新课程结构的理解。
【参考答案】ABC【名师点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
课程结构的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主要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的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它要求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显著的特色适应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者是新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的、区别于现行课程结构的原则。
5、单选题 _____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性课程具有全面的教育功能。
也就是说,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一样,对人具有全面的教育影响作用,而对人的情、意方面的影响尤为突出,具体有以下功能。
1.陶冶功能隐性课程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养成他们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造型美观、别致的校舍建筑、优雅、美观、整洁的校园环境布置,积极向上的校风、班风,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等都具有陶冶情感、培养良好品德的作用。
2.育美功能校园内绿树成荫,花草芬芳,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教室内整洁素净,装饰淡雅、和谐、优美等都具有审美价值;同学间纯真友善,师生间诚挚关心爱护,尊师重教等美好的人际关系感染着所有师生;课堂上教师端庄大方的仪表,高昂的教学热情,精湛的教学技巧,简洁幽默的语言,紧张协调的课堂节奏,师生共同活动的和谐默契等,都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3.益智功能外界学习环境通过视觉、温觉、嗅觉、听觉等影响学生,光线充足、颜色谐调、温度适宜、空气新鲜、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能提高学生智力活动效率。
隐性课程通过情感因素影响智力活动,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促进人的智力活动。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望与爱、人际关系的和谐友好,教师的认真务实、创新、积极向上的作风等,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意向、愿望和兴趣。
4.健体功能学生的健康与学校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卫生环境、适宜的设备环境、积极愉快的情感环境、合理的生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正常发育,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隐性课程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即对学生的发展起消极的影响作用。
有意设计的隐性课程,一般说具有正向功能,即起积极的影响作用,但不排斥在某种情况下具有负向功能。
至于教育活动中未被意识到的某些因素,则更可能具有两种性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