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部编版)(2)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第二课时)教案+教学反思(特级教师)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书戴嵩画牛》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2课文言文二则【教学过程】一、认识戴嵩、苏轼、斗牛图二、读题目——书的意思,断句三、读文(一)读通课文1.自读2.多音字: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一日曝书画(“曝”字的书写及含义)3.两个难读的句子:(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二)注释解意1.自己结合注释理解2.互相释义(1)师说生对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2)动作互猜拊掌大笑【师动作,生猜】笑而然之【生做动作】(3)看图释义尾搐入两股间掉尾而斗(4)互动释义谬矣——然也四、知人(一)品杜处士之“爱”1、读第一段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知“爱”之态(1)一个字概括——爱(2)爱的表现——锦囊玉轴,常以自随,曝,所宝以百数3、现人之“神”读出杜处士的爱不释手,自醉自得之态(二)悟小牧童之“笑”1.读第二段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2.品“笑”之味牧童拊掌大笑——笑谁?(戴嵩画错,杜处士爱错,众人捧错)牧童为什么会“笑”——不知戴嵩,更不知“斗牛图”,只看见“牛斗的姿态,牛尾巴的位置”,生活与关注点(杜处士关注画的艺术)。

想象:成年后的牧童还会童言无忌吗?由此更知道牧童“笑”的真、纯,可贵;笑而然之——“然”什么?(杜处士的胸怀和对艺术的态度:一赞话有道理,二赞童言无忌“真”)可否换位——不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1】篇〗课时目标:1.会写4个生字,读准课文中的注音字。

2.理解注释中字词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伯牙鼓琴》2.今天再来学习另一则文言文(板书:《书戴嵩画牛》),作者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朗读节奏的划分,学生自读。

2.根据上节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来学习这一篇,自学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三、抓住“笑”引发想象。

在这篇文言文中,牧童笑了,杜处士也笑了,他们的笑各有什么意味?1.出示自学提示:①“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这种笑是怎样的笑?可以大胆的想象,这种笑还可以是怎样的笑?他是一个牧童,有可能坐在牛背上,还有可能不像大人那样顾及形象,他可能有什么动作?②“处士笑而然之”的“笑”又是怎么样的呢,他会说什么话呢?2.学生交流讨论,并表演,师相机点拨。

四、拓展总结。

1.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2.出示课件14,《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

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要因事求人,大家都有自己的特长。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与反思第【2】篇〗一、教材解读《书戴嵩画牛》选自统编教材六上第21课,由《伯牙绝弦》和《书戴嵩画牛》两篇文言文所组成。

本单元主题是“艺术”,单元语文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本单元除了文言文两则之外,还有《月光曲》《京剧趣谈》。

《书戴嵩画牛》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首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素养中,第二条就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21文言文二则之书戴嵩画牛(人教部编版)【教案】

第21课《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同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了解古文特点,学会诵读古文,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视察事物,不能凭空想像,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的道理。

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一、课前导读图片导入1.出示戴嵩画牛情境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幅图上将的是谁的故事。

1.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书戴嵩画牛》,生齐读课题。

2.理解课题:根据学习文言文的经验,试着理解课题。

“书”是什么意思?“戴嵩画牛”又是什么意思呢?(“书”,是写的意思。

“戴嵩画牛”就是戴嵩画的一幅画,画上画的是牛。

我们来了解一下戴嵩。

4.了解戴嵩。

(1)生交流自己对戴嵩的了解。

(2)教师补充资料。

戴嵩是唐代画家,韩滉的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戴嵩为巡官。

善于画农家、山川田野的风景,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评价他画的牛“野性筋骨之妙”。

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他视察得多么细致入微。

《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画,纵44厘米,横40.8厘米,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

5.简介作者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众人称其为“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绩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2. 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3.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展开想象复述故事。

2. 感受艺术之美,正确理解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解题意同学们,一提到苏轼我们会想到他的诗,他的词,感其实啊,苏轼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为很多字画写过“观后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这样的一篇文章——《书戴嵩画牛》。

(板书)二、解题:书:书写,记录。

三、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

三、读通----知文意(一)教师出示文言文阅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1.检查预习嵩 sōng 处chǔ好 hào 数 shǔ囊 náng 曝pù拊fǔ搐chù谬miù2.教师范读,给出停顿参考并讲解长句子停顿。

预设: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3.学生根据停顿参考自读。

4.指名朗读。

5.齐读。

(二)疏通文意1.教师出示文言文翻译要求。

信,真实——字字落实,句句落实。

达:通顺——调整语序。

雅:优美——加字,换字。

2.学生小组合作参考课文注释翻译,有疑问的地方圈出来,师生合作解决。

预设:好:喜好以百数:用百来计算常以自随:常常随身携带曝:晒判断句:此画斗牛也!3.教师出示重点词义,学生疏通全文。

蜀中有杜处士(有德才而不愿去做官的人),好(喜好)书画,所宝以百数(用百来计算)。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1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部编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资料,请参考使用!书戴嵩画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释义。

(3)了解作者苏轼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苏轼的精湛的文笔。

(2)培养学生读故事后积极感悟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识记、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释义。

【教学难点】1.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感受苏轼精湛的文笔。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并提问抽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的预习情况。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

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会写“轴、曝”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4.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地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5.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古文的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和已掌握的文言基础,读懂文章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其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1.复习旧知,背诵《伯牙鼓琴》。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伯牙鼓琴》,同学们都会背了吗?(指名背诵。

)2.导入新课。

过渡:《伯牙鼓琴》带我们重温了一段动人的知音故事,也让我们欣赏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能将高山之巍峨、流水之澎湃化为音符,震荡人的心灵。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看一幅画,围绕着这幅画,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3.板书课题,结合相关知识指导朗读课题。

明确:“书”在这里表示“书写、记录”。

戴嵩是唐代著名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

“画牛”指戴嵩画的《斗牛图》。

有一种说法是,《书戴嵩画牛》原为苏轼所做的一则跋(bá)。

题跋是写在书籍、碑帖、字画等上面的文字。

写在前面的文字叫作题,写在后面的叫作跋,总称题跋。

“书戴嵩画牛”则可理解为写在画家戴嵩的画作《斗牛图》上的一则文字。

总之,这篇文章与戴嵩所做的画《斗牛图》有关。

预设:本课的课题要着重讲解,否则很容易读错、理解错。

“画牛”不是一个动词加名词的结构,而是指画作《斗牛图》。

二、多样读文,初步感知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正音。

过渡:(出示容易读错的字词)下面这几个字词大家能读对吗?蜀锦囊轴拊搐谬奴婢需注意的多音字:杜处(chǔ)士好(hào)书画所宝以百数(shǔ) 曝(pù)书画斗(dòu)牛3.教师范读全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本单元人文主题为“艺术之旅”,语文要素为“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这篇课文应当将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故事、能合理想象,讲故事、深刻理解故事所传达的道理作为本课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疏通字词,读出节奏、韵味。

结合注释、插图理解文本意思,把故事讲完整。

2.发挥想象,补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

3.讲出故事中的哲理。

【教学重难点】1.疏通字词,读出节奏、韵味。

结合注释、插图理解文本意思,把故事讲完整。

2.发挥想象,补充细节,把故事讲生动,围绕观点展开思辨,讲出故事中的哲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谈话简介文言文: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关于哲理性的文言文。

2.引出课题《书戴嵩画牛》,师生齐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导入,既让学生知道了本节课的内容体裁,又让学生知道了本文的基本结构特点。

齐书写、齐读课题为接下来的学习预热。

】二、走进人物1.指名生说说你了解的苏轼;2.师补充关于苏轼的介绍评论,认识不一样的苏轼: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一个求真创新的画家,一个造酒试验家,一个会配药的郎中,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师......3.师:听完老师的介绍,你们一定对苏轼有了新的认识,你觉得他还是一个怎样的人?(预设:博学多才、不所不能、多才多艺……)4.师简介戴嵩及其《斗牛图》。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案第【1】篇〗《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文言文二则》中的第二篇课文,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章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重点词句读懂文章大意,感受文言文简约凝练的语言特点。

3.学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能用自己的话创造性的讲讲《书戴嵩画牛》的故事。

4.领悟本文一事一理的写作方法,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解题意。

(课前铺垫,激发学趣)今天课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笑话——《性缓》,自己试着读一读。

预设:有人在笑,笑什么?这则笑话选自《明清笑话集》,是一篇文言文。

唐代画家戴嵩非常善于画牛,笔下的牛无不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北宋文学家苏轼据此写下一篇文章,记录下这个小故事以及自己的感受。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书戴嵩画牛》。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二、读通——知文意。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四个多音字“处、好、数、曝”的读音。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相机指导四个多音字的读音。

指导“曝”的书写。

(3)齐读课文。

2.自学质疑,理解文意。

(1)出示学习小贴士。

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的意思。

用问号标出不理解的词句。

(2)学生自学,自己的话讲讲课文的大概意思。

(3)指名交流,相机指正。

预设一: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理解“轴”在不同语境的意思,指导读出节奏。

预设二: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和注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抓住“拊掌大笑”,理解课文内容,学会补白演故事。

3.展开想象,还原生活经历讲述《书戴嵩画牛》的故事,明白做事需向内行人请教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初读疏文意1.理解课题,读准节奏。

(1)板书课题,交流课题意思。

引导学生根据题意,读好课题:书/戴嵩画牛。

2.学生自主学习。

3.交流反馈。

相机引导多音字,多音字出示:杜处士、好书画、以百数、曝书画。

教师随文指导“曝”字的含义及写法。

(板书:曝)教师小结:多音字的读音我们可以根据意思来判断。

4.难点预设(1)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①学生看注释理解“锦囊玉轴”,并书写“锦”和“轴”。

②引导学生读出节奏: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2)此画斗牛也。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①引导学生看注释理解“股”。

②真正的斗牛是怎样的?画中的牛又是怎样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③引导有节奏的朗读。

此画/斗牛也。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④引导理解“矣”放在句末表示语气,并书写“矣”。

5.借助课文注释,试着说一说句子的意思。

6.这篇课文在朗读时,应该怎样停顿呢?(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初读课文环节要求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并且读出节奏,实际上读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学生在一遍一遍地朗读中,对文章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

这一环节对文言文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板块二:想象说故事1.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是“尤所爱”,小牧童却是“拊掌大笑”。

为什么呢?(PPT出示)2.汇报交流。

(1)“拊掌大笑”就是拍手大笑。

(2)小牧童“拊掌大笑”是因为:此画斗牛也。

斗牛,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预设:小牧童天天放牛,知道斗牛时牛尾巴是什么样子,而这么简单的问题画家却画错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能读准多音字“处”、“数”、“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注释、插图,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并发挥想象,补上细节,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生动、具体。

3.借助课外资料和注释,体会“实践出真知,真知在实践中检验”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借助注释、插图,把故事的内容讲清楚。

2.借助插图,发挥想象,补上细节,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聚焦艺术之美(一)出示三位名人的,聚焦艺术之美。

同学们,让我们乘上时光的列车,回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唐朝,去认识一位唐朝著名的画家戴嵩,历史上他被称为“画牛第一人”。

其中,他的《斗牛图》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几经辗转来到了收藏家杜处士的手上,几十年后的北宋时期,大文学家苏轼又为此画写下了一篇题跋,艺术之美在于共鸣,三个名家,一幅名画,共同组成了我们今天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开启这场艺术之旅吧!(二)明确题意,齐读课题。

二、从字到句,读准、读好文言文(一)教师分段指名读,落实多音字“处”、“好”、“数”。

(二)落实读流利、读停顿,品读文言文韵味。

1.学生自主圈画生僻字,指名读。

(生僻字:曝、拊、搐、谬、婢)2.将生僻字放回句中,读长句,读出停顿。

三、搭建语言支架,讲清讲好故事(一)借助课后习题,出示学习活动一。

1.学生自主练说,再指名说。

2.一位学生上台说故事,请另一位学生评价,明确评价标准:故事讲到哪里,横线画到哪里,并标记有疑问的地方和精彩之处。

3.学生交流讲故事过程中留下的疑惑,教师解决字词理解上的难点。

4.学生自主练习讲故事,要求把故事说清楚。

(二)聚焦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

1.捕捉文言文精彩,聚焦细节描写。

(1)“杜处士笑而然之”和“牧童拊掌大笑”。

这两个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敢笑敢言的牧童,一个谦逊有礼的杜处士,牧童犀利的评价,把故事一下子推向了高潮。

统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002)

统编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002)

书戴嵩画牛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叙述了一位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最珍爱的一幅是戴嵩画的牛,经常随身带着。

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一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这幅画上的牛尾巴画错了,听牧童说完,杜处士也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这篇文章通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讽刺了凭空想像的外行人。

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这是一篇非常适合高年级孩子阅读的文言文。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情态的生动传神。

3.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梳理作者的观点,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一般的古文学习方法,通过注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文意。

2.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抓住关键句子,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一、解释课题,激趣导入1.今天我们来学习《书戴嵩画牛》这篇文言文,有同学能解释题意吗?预设:书写戴嵩画牛师:我们学过《书湖阴先生壁》,“书”是什么意思?:题,写,记录师:结合注释,戴嵩是谁?图是什么图?预设:唐代画家,《斗牛图》师:“书戴嵩画牛”意思是?生:写戴嵩画《斗牛图》2.师:苏轼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不仅能诗善文,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他的这篇短文就是关于唐代画家戴嵩所画的《斗牛图》,猜一猜,他会说什么?【设计意图】本环节先从课题入手,先理解课题的意思,再接着引出苏轼会在文中说些什么,这样的设计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二、多样读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把有疑问的地方圈划出来。

生1读,生2评,师范读(纠正字音:曝pù百数shǔ)全班齐读,男女生分角色读,互评【设计意图】读文是理解文意的基础。

教师通过指名读、示范读、自由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层层推进,扎实训练,不仅让学生能流畅地读文言文,还能让学生感悟文中每一句话得意思,也为下面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做好准备。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21课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部编版

《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2、在读懂文章大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3、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感受艺术之美,理解艺术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收录在部编新教材六上第六单元中,单元主题是“艺术之美”。

苏轼所写的这篇文章从体裁上来说应该算作一篇“观后感”,讲述了一个牧童发现并指出杜处士收藏的戴嵩《斗牛图》中错误的故事,结束了艺术也应当尊重事实的道理。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单元初次接触文言文,对文言词汇的语音,句子的断句上可能存在诸多问题。

对文章主旨中体会艺术创作应当尊重事实的道理的把握也将面临很大的难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第【1】篇〗教材分析:《书戴嵩画牛》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短文,是苏轼为唐代画家戴嵩的《斗牛图》写的一篇题跋,讲述了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错误的故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是,敢于挑战权威的品质以及杜处士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揭示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务学而好问”的道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学生在经过之前的文言文学习后,学生为数不多的几次文言文的学习之一,尽管短小、浅显,又有古诗文学习的基础在,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1.读准“轴”“曝”“矣”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的停顿,读通课文。

2.借助注释、资料及已有文言基础,读懂句子的意思,能抓住描写人物形象的词句,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 与同学交流对文中人物的看法,从这篇文章中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务学而好问”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 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 理解人物特点,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板块一:谈话激趣,解题导入一、对诗激趣,解题导入(1)孩子们,刚才大家背了好多首古诗词,现在来和老师对对诗,敢不敢呢?(《墨梅》《惠崇春江晚景》)(2)引出题跋。

大屏出示。

引出课题(3)解题。

A.读法,学生读。

B.意思,学生讲。

(3)简介作者,学生填空。

二、了解戴嵩,引发思考1.读资料2.说感受。

三、回忆学法,明确方法1.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学习古诗文2.总结“四读”学习法。

过渡语:戴嵩和苏轼是两个朝代的人,相隔几百年,可历史就那么巧合,戴嵩其中有一幅《斗牛图》传至宋代时,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 》教案二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 》教案二

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伯牙鼓琴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

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借助注释疏通文意,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难点感受艺术之美,体会建立在共同爱好、相互了解基础上的深厚友谊。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理解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学习第21课《伯牙鼓琴》。

(师板书课题,全班齐读。

)上课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课文讲的是哪两个人之间的故事呢?(生回答,师板书:伯牙锺子期)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指名回答。

)二、朗读感知。

1.一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其中“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这句要求学生划分停顿。

)2.二读课文,学生齐读文章,注意语速节奏。

三、文意疏通。

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文章,疑问之处组内解决。

翻译完成后组间展示。

原文: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以下重点字词的释义:志:心志,情志。

善哉:好啊。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

少选:一会儿,不久。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译文。

四、问题探究。

1.伯牙是传说中的善弹琴的人,锺子期是善听音的人。

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什么,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什么?2.“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请你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五、课堂小活动。

请一对知音接受挑战。

(规则:两位同学分别站在两块不同的黑板前,教师提问,两位同学分别写下所提问题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和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逐句解读和实例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文言文或古代绘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活动,模仿戴嵩的画牛技艺,体验古代绘画的乐趣。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理解文言文重点词语和句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解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对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绘画活动使得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他们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体会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4.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5.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审美情趣和爱国主义情感。
6.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文本解读和文学鉴赏素养,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文言文的艺术魅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画画很好的叔叔阿姨或者朋友?”(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
-在修辞手法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句子,如“牛鸣之声,如闻其声”,让学生分析“如闻其声”是如何通过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的。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

六年级统编版语文《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书戴嵩画牛》,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3.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学习用文言文表达观点的方法。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背诵课文。

2.教学难点理解“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幅名画,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出课题《书戴嵩画牛》,介绍戴嵩和苏轼。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文言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节奏和韵律。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

3.理解文意结合注释,学生自主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对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等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体会道理引导学生思考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从牧童的话“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和苏轼的话“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中,体会要尊重事实、善于观察和向有经验的人请教的道理。

组织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这些。

5.感受语言特点分析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如简洁明了、用词精准等。

引导学生欣赏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如“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等句子的生动形象。

6.朗读背诵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出故事的趣味和道理。

多种形式朗读,如个别读、齐读、分角色读等。

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7.拓展延伸展示其他名画,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运用文中的道理进行分析。

介绍苏轼的其他作品和成就,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8.总结全文总结课文内容和道理,强调观察和请教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21.《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第2课时 教案

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21.《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第2课时 教案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后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布置作业】
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
反思
2.杜处士对《牛》图“尤所爱”,请你想象一下他的表现,试着描述一下。
(1)他可能这样夸赞这幅画: ....
(2)他可能这样爱惜这幅画: ....
(3)他还可能....
3.牧童“拊掌大笑”是什么样子的?试着演一演,边读边表现出牧童的神态和动作。
4.面对牧童的质疑,杜处士也笑了。你觉得他是怎样笑的?试着写- -写杜处士的表现和话语。
3.了解戴嵩。
戴嵩 ,生卒年不详,唐代画家。韩滉弟子,韩滉镇守浙西时,嵩为巡官。擅画田家、川原之景,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谓得“野性筋骨之妙”。相传曾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可见之观察之精微。弟戴峄,擅画水牛。明代李日华评其画谓:“固知象物者不在工谨,贯得其神而捷取之耳。”与韩干之画马,并称“韩马戴牛”。传世作品有《斗牛图》。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日:“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3.学生熟读课文。
4.练写生字:轴、曝。
写这两个字,要注意怎样才能写得正确、好看。
三、想象细节讲故事
1.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请画出你认为最能表现人物形象的词句,并尝试表演读。
《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画,纵44厘米,横40.8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双牛用水墨绘出,以浓墨绘蹄、角,点眼目、鬃毛,传神生动地画出斗牛的肌肉张力、逃者喘息逃避的憨态、击者蛮不可挡的气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21《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21《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文言文二则: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书戴嵩画牛》文言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学生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特点,掌握文章的大意。

•学生能分析文言文的层次结构,理解各段之间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翻译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通过学习文言文,引导学生理解并尊重古代文化的价值和智慧。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理解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语法特点,掌握文章的大意。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句式和语法特点,以及古代文化的背景和内涵。

•如何将文言文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书戴嵩画牛》文言文文本。

•多媒体课件,包含文言文朗读音频、生字新词解释、图片和动画等。

•黑板或白板,用于板书设计。

五、第一课时1. 复习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文言文吗?有没有读过或听过一些著名的文言文作品?•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了解的文言文知识或经验。

•引入课题:《书戴嵩画牛》,介绍作者和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圈出生字新词。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解释生词。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发音和节奏。

3.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引导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指导学生分段。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段落之间的停顿和语气。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各段之间的关系和整体结构。

•第一段:介绍戴嵩和他的画作。

•第二段:描述一个牧童指出画中的错误,并解释原因。

•第三段:作者发表议论,强调实践出真知。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并板书课文结构。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二则》第二课时-《书戴嵩画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读准“曝”“囊”“搐”等易混难读的字,把握朗读节奏,读通课文;2.读懂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3.明白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艺术再美也是来源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1.读准字音,读通全文;2.借助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故事细节,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并体会其中的道理。

一、介绍题跋,引出故事(一)出示戴嵩的《斗牛图》;(二)简介文学常识——题跋,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一)学习重点字音,教师范读正音;(二)学生自由朗读,读准节奏,标注难理解的字词;(三)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攻克难理解的句子;(四)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揣摩细节,品读人物(一)用不同的划线符号画出杜处士和牧童对这幅画的不同态度,用着重符号标出重点词;(二)思考杜处士的“尤所爱”表现在哪里,想象他可能什么时候带着,用一个词说说他如何对待《斗牛图》;(三)体会牧童的笑;(四)品析牧童的“拊掌大笑”和杜处士的“笑而然之”的不同,思考能否交换位置;(五)感悟道理,揭示出“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艺术再美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主旨。

四、创意诵读,深化体会(一)去掉标点、竖排读;(二)无标点、竖排繁体读。

五、感悟道理,拓展延伸(一)引出乾隆在《斗牛图》上的两次题字,并出示其他斗牛图,思考牧童的话是否全対;(二)感悟多学、多问、不迷信权威的道理。

布置作业(一)熟读课文;(二)自学并讲述苏轼的另一则文言文—《书黄筌画雀》的故事。

板书设计:书戴嵩画牛杜处士爱画:常以自随观察生活实事求是牧童看画:抚掌大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
二、通读,知文意
(一)通读
出示 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注意多音字的读音。

2、同学们,正确朗读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几个字词能读正确吗?(出示)读,
强调轴、锦、曝的读音,并且“轴、曝”是我们要会写的生字。

我们重点来看看“曝”
(出示)
3、教师范读,请同学们一边听多音字的正确读音,一边根据朗读画出节奏。

(出示)
(二)知文意,梳脉络
1、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看学习要求:(1)、借助注释及联系上下文说说每一句的意思。

(2)、用“△”标出不理解的字词。

2、好,我先来考考大家。

请同学们看大屏,你能为这句话找到原文吗?是的,一起读(出示)。

我们继续看,是的一起读(出示)
3、哪个小组推荐代表,来说说全文的意思呢?(出示)
4、是呀,杜处士和小牧童围绕斗牛图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面对同一幅《斗牛图》,杜处士和小牧童却有不同的表现,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用“____”画出写杜处士的句子,用“﹌”画出写小牧童的句子,并用一两个词语写写他们的表现。

5、真是聪明的孩子,这么快就找到了,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读)通过“尤、锦囊玉轴、自随”可以看出杜处士对这幅画很珍爱。

通过小牧童的语言、动作可以看出小牧童的天真可爱。

6、文中有两处描写“笑”的句子,找出来对比一下,感受人物的不同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他们各是什么样的人呢?
牧童的笑是天真无邪的,而杜处士的笑既有化解尴尬的意味,又包含了对牧童的赞许。

一个“笑”字刻画了两个鲜活的人物,作者的语言是多么的精妙呀。

7、那课文中哪句话揭示了蕴含的道理呢?是(出示)一起读。

师:是呀,耕种的事当问农民,织布的事当问织女,那画牛的事当问牧童,看病的事当问医生。

课文学到这里,能说说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吗?好,同学们说的都对,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事情时一定要请教有相关特长的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出示)一起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