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合理怀疑

合集下载

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因

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因

试论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因司法人员针对任何一个疑难案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对犯罪嫌疑人有罪与否进行最大精确程度地证明的问题。

这是司法人员执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一个法治社会进程中必须面临的司法实践问题。

现代社会信息交换的快速多变性,科学技术的日益更新和媒体力量的强大……这些都为司法人员调查取证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上述的条件从犯罪嫌疑人角度说,也为其犯罪手法的复杂多样提供了便利,这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司法人员对“罪与非罪”的判断难度大大提高。

特别是当唯一有用的证据是间接证据时,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必须排除每一个合理的假设或除有罪外的推断,如何判断就成为了一项不可逆转的挑战。

一、程序正义的最低标准“排除合理怀疑”无疑是维护程序正义的最低标准。

它的法律价值取向决定了它的有效行使必须在一个程序公正的法制环境下进行。

程序公正和实体正义并不截然分离。

如果一个程序不能将大量有罪的人定罪处罚,或者它不能使原本应当受保护的无辜者受到应有的保障,那么它的公正性将受到质疑。

可见,判决结果的正确性始终是衡量程序公正与否的重大影响因素,所以“排除合理怀疑”就是在减错判和误判的目标下保护了每一位公民的正当权益。

同时,程序正义重视和完善诉讼程序有不可忽略的历史性作用。

对诉讼程序体现的程序公正标准予以规定的细化,也体现了现代法治彰显公正、公平、公开的基本原则,也为我们评价实在的法律程序提供了标准。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就是一场改革,它对“排除合理怀疑”,“被告享有沉默权”,“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的增加无疑是对程序正义理论的实践性回应,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程序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保障人权的必备要素在英美法系国家,审判过程是一个归纳法的运用过程。

控方负责指控被告人有罪的种种证据,被告人及其律师可以提出反驳证据。

这一过程是法官对各种证据梳理、归纳的过程,若法官认为据已掌握的证据,被告人无罪的合理怀疑被排除,那么就判决被告有罪。

论“排除合理怀疑”入律与证明标准的虚置化

论“排除合理怀疑”入律与证明标准的虚置化

论“排除合理怀疑”入律与证明标准的虚置化“排除合理怀疑”是刑事诉讼中常用的证明标准之一,其含义是指在刑事案件中,控辩双方必须提供相互矛盾的证据,同时要求控方排除被告人的合理怀疑,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成立。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这一标准在实践中出现了虚置化的情况,这种情况对刑事司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对“排除合理怀疑”入律与证明标准的虚置化进行分析。

1. 社会背景的变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于刑事案件的审判标准也在不断调整。

在实践中,法官容易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过度强调“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标准,从而导致其虚置化。

2.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

在刑事诉讼中,受害人、被害人的证言往往是法官判断的关键证据,但由于经常存在错误的定罪率,导致法官往往被迫过度强调“排除合理怀疑”,以避免出现错误的裁决。

3. 法律解释的缺乏:在实践中,一些判例可能存在灰色地带,需要有法律解释来明确标准,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法律解释的缺乏,导致法官在判案时无法准确把握“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从而出现虚置化的情况。

1. 对被告人权利的侵犯:在刑事诉讼中,控方必须要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但如果控方过分追求“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标准,将导致对被告人的权利侵犯。

如果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只依靠“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而定罪,将导致被告人的正当权益受到损害。

2. 证据规定的难以落实:在实践中,由于证据规定不够明确,也容易出现证据不足的情况。

如果控方过分追求“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标准,将导致证据规定难以落实。

这将导致案件无法得到公正、科学和准确的判决。

3. 对司法公正的影响:在虚置化情况下,法官往往会过度强调“排除合理怀疑”,过度追求证明被告人的罪行,这将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尤其是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罪行的情况下,若定罪的标准过于宽松,那么将直接威胁到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排除合理怀疑是法律程序中一项重要的原则,它要求法庭在进行审判时,必须充分考虑证据的可靠性和证人的信誉,以确保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为了确保排除合理怀疑原则的有效实施,需要考察其适用条件。

本文将探讨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及其相关问题。

一、排除合理怀疑的概念与作用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是指在对事实证据进行判定时,对于有疑点或矛盾的证据或证人证言,应当进行深入调查核实,以保证判决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这一原则的作用在于,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维护司法公正和法治稳定。

因此,排除合理怀疑是法庭裁判的必要条件。

1. 证据矛盾性如果现场勘查报告、尸检报告、物证鉴定报告、鉴定意见等各类证据之间存在着矛盾性,这时候就需要排除合理怀疑。

因为矛盾的证据如果不予深入调查和核实,就有可能对案件的真相产生影响,导致判决出现偏移。

例如,在一起交通肇事案中,受伤人员出具的车祸现场照片和警方调查记录之间有矛盾,这就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双方是否存在某种谎言或疏漏。

如果重点检查车辆碰撞的具体部位和受伤者的身体情况,就可能找到矛盾的原因,从而排除合理怀疑。

2. 证人证言不一致如果在案件审理中,多个证人对同一事件的描述存在明显的不同,这种情况也需要排除合理怀疑。

因为不一致的证人证言可能反映出证人的信誉问题或者案件本身存在复杂和难以把握的因素,进一步核实证人证言对案件真相的确认就显得尤为必要。

例如,在一起盗窃案中,多个证人对被盗窃物品的数量、规格、颜色等细节存在不同的说法,这时候就需要找出造成不一致的因素。

如果核实后发现是证人在片面描述物品的某些方面、颜色、款式上存在些许差异,而实际上他们的证言在整体上还是相互印证的,这种情况就可以排除合理怀疑。

3. 证据来源不明如果某项证据的来源不明,或者不足以证明它的真实性或有效性,也需要排除合理怀疑。

因为对于这种证据,如果不能确定它的真实性或有效性,就不能完全信任它,也不能单靠这些证据进行推定和判决。

对“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理解

对“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理解

对“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理解这一项是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以排除合理怀疑。

这项规定是采纳了“两个证据规定”里面的内容做出的,是从西方证明标准里借鉴过来的。

实践中来判断排除合理怀疑?合理怀疑是指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情况下才能够形成合理怀疑?我们认为这是一个主观性的标准,是一个要靠法官自由裁量来确定的标准,本质上还是法官的内心确信。

2006年在武汉,围绕死刑核准权统一由最高人民法院行使的法律准备工作,一些法学家参加最高人民法院召开的一个座谈会,樊崇义老师也参加了。

谈到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应当是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时候,他就讲到有一个美国的大法官谈到什么是合理怀疑时说:只有上帝才能够知道合理怀疑的标准。

可见每个人因为经历、经验、学识、思辨能力等的不同,对同一件证据能不能够证明案件事实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所以,排除合理怀疑在司法实践当中要求法官具有更相近、更强大的法律意识。

这就要求我们的法官要经过更好的、更高层次的司法训练以及具有更为丰富的司法经验,逐步积累形成相近似的更严谨、睿智的判断认知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最接近客观真实的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认识,否则很难形成被大家认可的比较公平的结论。

所以经验、培训、更多案例的参照恐怕是适用好一般性规定的前提,这些还需要我们慢慢去积累。

该项规定,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排除合理怀疑,非常重要。

为什么?过去,排除合理怀疑严格地说只是理论上的一种说法,在法庭上,律师经常会受到训斥”,原因是理论问题是学术观点不能提,提了也往往不被重视,不被采纳。

现在我们在立法上能够堂堂正正地写上排除合理怀疑,明确规定在定案的时候必须排除合理怀疑,非常不易。

综合全案证据排除合理怀疑,是解决证据充分的问题。

通常我们认定证据是否充分一般有两个层面的认识标准:其一要有很多证据,孤证、一两个证据不能叫充分,证据要有量的积累;其二要有质的要求,定罪的结论应该排除合理怀疑,这是对证据充分的一个表述。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引言在司法实践中,法庭需要根据证据和事实来作出合理的判决。

由于证据不完整或不准确,法庭可能会出现合理怀疑,即对被告的罪行存在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法庭需要对证据举证规则、证人证词、物证等进行适用条件研究,以排除合理怀疑,确保公正的判决结果。

一、证据举证规则的适用条件1. 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证据举证规则要求证据必须合法并且可靠才能被法庭采纳。

如果证据来源不明或者存在伪造的可能,法庭就会出现合理怀疑。

适用条件研究需要对证据的合法性和可靠性进行严格审核,排除可能存在的伪造和不实情况。

2. 证据是否足以证明被告罪行:证据举证规则还要求证据必须足以证明被告的罪行。

如果某项证据缺乏说服力或者与其他证据相矛盾,法庭可能会产生合理怀疑。

适用条件研究需要对证据的证明力进行综合评估,确保证据足以支持判决的合理性。

1. 证人的身份和诚信度:证人证词的适用条件研究需要对证人的身份和诚信度进行审查。

如果证人存在不良记录或者与被告有利益关系,法庭可能会对其证词产生合理怀疑。

因而,在适用条件研究中需要对证人的身份和诚信度进行全面考量,排除可能存在的偏见和不实证词。

2. 证人证词的一致性和可信度:证人证词的一致性和可信度也是排除合理怀疑的关键因素。

如果多个证人证词相互矛盾或者存在逻辑漏洞,法庭可能会产生合理怀疑。

适用条件研究需要对证人证词的一致性和可信度进行仔细分析,确保证词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物证的来源和完整性:物证是司法实践中重要的证据形式,但其适用条件研究也需要严格把控。

研究需对物证的来源和完整性进行审查,排除可能存在的伪造和篡改。

只有确认物证的合法和完整,法庭才能排除合理怀疑。

2. 物证与罪行的相关性:物证的适用条件还要求物证必须与被告的罪行有直接关联。

如果物证与罪行毫不相干或者从物证中无法推断出被告的罪行,法庭就可能对其产生合理怀疑。

适用条件研究需要对物证与罪行的相关性进行深入诊断,确保物证的证明力和真实性。

如何“排除合理怀疑”

如何“排除合理怀疑”

谈谈如何“排除合理怀疑”司法实践中不得不用“排除合理怀疑”去进行证据排除,那么在实践会引发怎样的一连串问题?值得探究。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一、程序方面——对“合理怀疑”的争议焦点美国最高法院表示,宪法不明确表示初审法院是否必须确定“合理的怀疑”标准。

在实践中,法院宣布,“合理怀疑”是不言自明,但其存在进一步解释的困难,甚至可能无法进一步界定。

这种特点导致联邦和州法院对“合理怀疑”采取各种不同的做法:有些上诉法院阻止使用定义;一些赞成定义;还有一些趋向由原审法院自由裁量。

而权威观点倾向于使用定义的做法。

可见,对“合理怀疑”的争议焦点在于:法院是否应当向陪审团指示“合理怀疑”的内容。

1.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应当被信任法官是否应当向陪审团说明其证明标准为“排除合理怀疑”,在过去法官和陪审团之间,法官和检察官之间一直意见不一。

有法官指出,实践中,陪审团必须始终面临是否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这一标准去确定有罪或无罪,但是法院不是必然应对陪审?团界定合理怀疑的,并称宪法并没有明示也不强迫法院对陪审团进行证据标准的指示。

一些州和联邦法院认为,虽然审判法庭给一个准确的指令去定义术语不是常见的错误,但实质上不需要甚至应该去避免由陪审团对合理怀疑做出指示,且只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往往会混淆陪审团原本持有的判断。

美国法律工作小组在一本法律注释的权威性著作——《美国法律精解》(第二版)[1]而不是律师的职责,既然如此就意味着法院可以适当否认辩护律师向陪审团解释什么是“合理的怀疑”的机会。

还有一些法院强调,律师不应该被允许对“合理的怀疑”下定义,同时也承认,检察官在疑难案件的争论中自行对“合理怀疑”下定义是不当的。

针对这种说法,一些州的检察官代表明确指出,合理怀疑的定义标准并不要求完美。

“合理怀疑”不是如此司空见惯,尽管一般法官都受过正规的法律培训,他们也往往会错误地描述“合理怀疑标准”。

在20世纪一个真实的案件中,辩护人goddard[2]理怀疑的公式”的控诉理由,似乎已经偶然制造了一个意料不到的影响:向陪审团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蒙混过关。

排除合理怀疑

排除合理怀疑

排除合理怀疑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有罪判决的证明标准,起源、发展于英、美,且为其他国家和国际公约所吸收和确认.排除合理怀疑的涵义在西方国家存在争议,是否适用于死刑案件更面临质疑与挑战.排除合理怀疑为我国2012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典所规定,具有突破性意义,但这只是对原有证明标准的补充完善;其统一适用于所有刑事案件;我国对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不能简单套用西方国家的主流解释,而应努力实现认定案件事实符合客观真相的要求,对案件的主要事实的证明达到确定性的程度.为保障排除合理怀疑的有效运用,还应当坚持以审判为中心,探索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一、我国“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对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而言,“排除合理怀疑”并非陌生事物,但对其在立法中的出现,却有着不同的认识。

有学者认为立法中的“排除合理怀疑”是对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要求,是关于证明标准的新解释。

也有观点认为“排除合理怀疑”与“证据确实、充分”之间存在一定区别,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排除了合理怀疑也不必然代表证明的确实、充分,即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可能低于证据确实、充分。

有鉴于此,立法部门作出了较为具体的说明:“证据确实、充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但司法实践中,这一标准是否达到,还是要通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的主观判断,以达到主客观相统一。

只有对案件已经不存在合理的怀疑,形成内心确信,才能认定案件“证据确实、充分”这里适用的“排除合理怀疑”进一步明确了“证据确实、充分”,便于律师实务中把握。

二、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立法机关指出,“排除合理怀疑”是指“对于事实的认定,已没有符合常理的、有根据的怀疑,实际上达到确信的程度”。

我国传统证据理论一般从逻辑学的角度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解释为“唯一性"“排他性",而“排除合理怀疑”的实质也是要求事实裁判者确信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存在且为被告人所实施;对案件事实的存在达到了没有合理怀疑的程度,即表明依据案件证据材料得不出其他结论,因此可以形成确信。

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的5个条件

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的5个条件

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的5个条件在司法领域,排除合理怀疑是确保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一个案件中,如果被告人被认为有可能涉嫌犯罪,但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其罪行,那么法庭会应用排除合理怀疑的原则,以确保被告人不会因为无罪而受到处罚。

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需要满足以下5个条件:第一,证据充分。

要排除合理怀疑,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罪行。

这些证据可能包括现场勘查、物证、证人证言等。

只有当这些证据能够清晰地证明被告人的罪行,才能排除合理怀疑。

第二,证据来源可靠。

除了证据本身要充分之外,其来源也必须是可靠的。

如果证据的来源存在疑义或者可疑之处,就会给案件留下合理怀疑的空间。

因此,在排除合理怀疑的过程中,要对证据的来源进行认真审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三,证据互相印证。

为了排除合理怀疑,所有的相关证据都应当互相印证,相互支持。

如果不同证据之间存在矛盾或者不完整的地方,就会为案件留下合理怀疑的空间。

因此,在审理案件时,需要全面搜集证据,并确保它们之间相互一致。

第四,无其他合理解释。

除了证据充分、来源可靠、互相印证之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合理解释。

也就是说,对于被告人的罪行,除了已有的证据之外,没有其他合理的解释可以解释这些证据。

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合理怀疑。

第五,法官审查无误。

最后,为了确保排除合理怀疑的有效性,需要由法官对案件进行仔细审查。

法官需要审查所有的证据,确保它们充分、可靠、互相印证,并且没有其他合理解释。

只有在法官的审查下,才能最终排除合理怀疑,确保被告人不会因无罪而受到处罚。

总之,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需要满足以上5个条件:证据充分、证据来源可靠、证据互相印证、无其他合理解释、法官审查无误。

只有当这些条件全部满足时,才能有效地排除合理怀疑,确保被告人不会因无罪而受到处罚。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含义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含义

“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含义“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含义2014-05-09法律快车|作者:sarah 12436人看过核心内容:随着新刑事诉讼法的颁布,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有了新的发展。

长期以来,有些学者反对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主要原因在于认为它缺乏客观性。

要准确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就要把握好这一标准的含义。

以下由法律快车小编为您整理专家是如何解释“排除合理怀疑”这一证明标准的含义。

从新刑事诉讼法第195条的规定来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证明标准仍然是“证据确实、充分”,但其第53条对这一标准的内涵作了新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三项内容:(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专家认为,前两项规定属于“证据标准”,是对证据本身的要求,其中“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是对证据量的要求,“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是对证据质的要求;第三项关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规定,是对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的要求,是关于证明标准的新解释。

长期以来,有些学者反对将“排除合理怀疑”作为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主要原因在于认为它缺乏客观性。

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对于该项的解释,排除合理怀疑是指“对于事实的认定,已没有符合常理的、有根据的怀疑,实际上达到确信的程度。

”要准确适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这一标准的含义:首先,排除合理怀疑重在排除“合理”的怀疑,强调怀疑的合理性。

所谓合理怀疑,是指一个普通的理性人凭借日常生活经验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明智而审慎地产生的怀疑。

英美国家往往从一般意义上进行解释,如英国将之界定为这样一种怀疑:“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重要事务时,对你产生这种或那种影响的怀疑。

”国内有学者主张用“排除一切合理怀疑”作为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以保证有罪裁判的正确性。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研究排除合理怀疑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排除对特定事件或对象存在怀疑的情况。

在法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中,排除合理怀疑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疑虑和误解,使得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决策。

对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合理怀疑的概念与特点合理怀疑是指在面临某种情况或问题时,出于理性思考和对象事实所做出的怀疑态度。

合理怀疑是一种基于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的怀疑,它不是主观的、凭空的猜测,而是建立在对信息充分了解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

在很多情况下,合理怀疑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盲目相信和轻信,提高我们对事件和事实的认知水平。

合理怀疑具有以下特点:1. 基于客观事实:合理怀疑是建立在对客观信息和事实的理性分析和判断之上的,其基本依据是对真实性和可信度的审慎评估。

2. 逻辑推理:合理怀疑是通过逻辑推理和分析对事实进行评估的过程,它包括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得出符合事实的结论。

3. 不排除真实可能性:合理怀疑并不意味着排除了事件或对象的真实可能性,而是通过怀疑来寻求更多的信息和证据,以更加准确地了解事实的真相。

4. 不带有偏见:合理怀疑是客观的、中立的,不受主观偏见和情绪影响的怀疑,它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准确、更全面的信息。

二、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在实际情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问题来决定是否排除合理怀疑。

以下是排除合理怀疑的适用条件的研究:1. 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排除合理怀疑的第一个条件是信息来源的可信度。

我们需要对信息的来源进行仔细的评估和分析,包括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只有信息来源具有高度的可信度,我们才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相信该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2. 信息的独立性和多维度验证对于那些仅仅来自于单一信息源或者没有被多维度验证的信息,我们应该保持一定的怀疑态度。

只有在信息得到了多个独立信息源的验证和证实,我们才能够排除合理怀疑,对该信息产生信任。

“排除合理怀疑”实证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实证研究

“排除合理怀疑”实证研究排除合理怀疑是实证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意味着在设计实验或观察对象时应排除可能对研究结果产生干扰的因素,以达到更准确的研究结论。

下面将介绍三个案例来说明排除合理怀疑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婚外情对离婚率的影响研究者想要研究婚外情是否会影响夫妻的离婚率。

为了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研究者选择了在样本中没有婚外情的夫妻作为对照组,而对实验组则是婚外有情的夫妻。

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到这个特定因素对离婚率的影响。

案例二:糖分对儿童行为的影响研究者想要研究糖分是否会影响儿童的行为。

为了排除其他可能的因素,研究者在实验中限制了儿童的营养摄入,包括限制其他高糖和多色素的食品。

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糖分对儿童行为的影响,而不是其他因素的干扰。

案例三:社交媒体使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者想要研究社交媒体使用是否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为了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研究者控制了研究对象的其他生活习惯,如运动、饮食、睡眠等。

这样研究者就可以更加准确地观察到社交媒体使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而不会被其他因素所干扰。

总之,在实证研究中排除合理怀疑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排除可能的干扰因素,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结论,并且有利于避免结论的误判。

同时,排除合理怀疑也是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研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去控制、削弱那些干扰因素,才能保证研究的可衡量性和可控性。

除了以上提到的案例,排除合理怀疑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研究,例如医疗、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

在开展有关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中,也需要控制病人用药的合理性和随机性,避免其他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干扰,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

同样的,在进行对人类行为和意识的调查性研究中,为了消除数据的偏差或提高实验的有效度,需要做好研究设计和实验操作,控制抽样对象的种族、阶级、文化、教育、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排除合理怀疑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能够有效地避免对实验数据的干扰,提高研究的可信程度。

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规定(3篇)

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在法治社会中,司法公正和人权保障是核心价值。

合理怀疑原则作为刑事诉讼中的重要原则,旨在确保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本文将从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规定出发,探讨其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适用范围以及相关法律规定。

二、排除合理怀疑原则的内涵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具有犯罪事实,应当要求控方提供充分的证据,使法官或陪审团对犯罪事实的认定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这一原则的核心是“合理怀疑”,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必须排除一切可能的合理怀疑,才能认定犯罪事实成立。

三、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1. 立法层面:我国《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应当提供充分、确凿的证据。

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这一规定体现了排除合理怀疑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

2. 司法实践层面:在司法实践中,排除合理怀疑原则是法官审理案件的重要依据。

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对证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案件事实的认定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四、排除合理怀疑原则的适用范围排除合理怀疑原则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各个环节,包括:1. 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必须提供充分、确凿的证据,使法官或陪审团对犯罪事实的认定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2. 审理阶段: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必须对证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案件事实的认定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3. 执行阶段: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判决,必须确保案件事实的认定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

五、排除合理怀疑的法律规定1. 《刑事诉讼法》第53条:对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应当提供充分、确凿的证据。

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条:办理刑事案件,必须严格依法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民事诉讼中“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评析

民事诉讼中“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评析

2016年第4期法治研究民事诉讼中“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评析刘学在 王 静** 摘 要: 《民诉法解释》第109条针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以及口头遗嘱或赠与的事实规定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以区别于一般案件的“高度盖然性”之标准。

这一规定错误理解了域外国家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层次化理论,混淆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界限。

拔高此类事实之证明标准的所谓“系根据实体法的立法意图”、“维护法律秩序的稳定、保障交易安全”等理由,实际上均难以成立。

在实践中,该标准的适用将会不适当地增加受害人或权利人的证明难度,并对相关民商事活动具有负面的导向功能。

关键词:民事诉讼 证明标准层次化 排除合理怀疑 高度盖然性 民事诉讼目的*本文系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学在,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静,武汉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2002年4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第1款确立“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之后,我国民事诉讼证明标准逐渐摆脱了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束缚,建立了自己独立的体系。

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第108条第1款则对这一标准作了更准确的表述,即“对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经审查并结合相关事实,确信待证事实的存在具有高度可能性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该条第3款又规定:“法律对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证明标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109条则专门针对某些案件规定了更严格的“排除合理怀疑”之证明标准,即“当事人对欺诈、胁迫、恶意串通事实的证明,以及对口头遗嘱或者赠与事实的证明,人民法院确信该待证事实存在的可能性能够排除合理怀疑的,应当认定该事实存在。

”显然,《民诉法解释》试图在民事诉讼中确立层次化的不同证明标准。

关于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层次化问题,域外法学界已经进行了较多探讨,并且已经在司法实践中进行了适用。

“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的理解及适用

“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的理解及适用

Comprehension and Application of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in Our CountryLI Ning(Law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601)Abstract :China ’s criminal procedure law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in 2012,which added therequirement of subjectivity on the basis of “reliable and adequate evidenc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needs to draw on the development and exploration of Anglo-American law countries ,and discriminates “reasonable ”and“doubt ”.The application of “beyond reasonable doubt ”needs to be clearly applied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the same applies to different cases and exclusionary rule of illegally obtained evidence.Key words :proof standard ;unity of subjectivity and objectivity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death penaltystandard ;exclude illegal evidence“排除合理怀疑”在我国的理解及适用李宁(安徽大学法学院,安徽合肥230601)摘要: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引入“排除合理怀疑”的概念,是在“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主观性的要求。

人民司法|刑事案件中排除合理怀疑及非法证据排除的运用

人民司法|刑事案件中排除合理怀疑及非法证据排除的运用

⼈民司法|刑事案件中排除合理怀疑及⾮法证据排除的运⽤⽂章来源于:知更鸟刑辩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据标准(⼈民司法2016.02.035)【裁判要旨】案件是否排除合理怀疑,⾸先看指控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否都有确定、合法的证据予以证实;其次要看证据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对抗的情况以及是否能将对抗解除;此外,还要看案件证据是否符合证明责任分配、⼝供补强及当⾯质诘等证据规则要求。

【案号】⼀审:(2013)渝五中法刑初字第00069号⼆审:(2014)渝⾼法刑终字第00175号排除合理怀疑及从旧兼从轻原则的适⽤(⼈民司法2016.02.020)【裁判要旨】对指控犯罪事实的证据认定应当排除合理怀疑,结论具有唯⼀性,才能认定为证据确实、充分;对⽆法查实犯罪⾏为发⽣时间的,在适⽤新旧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时,应当基于有利于被告⼈的考虑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对同⼀犯罪⾏为,应遵守禁⽌重复评价原则,不可既作为⼊罪标准⼜作为法定刑升格标准予以双重评价。

【案号】⼀审:(2014)沪⼆中刑初字第16号⾮法证据审查、处理的标准及原则(⼈民司法2016.05.004)【裁判要旨】对以⾮法搜查收集的物证、事先可能威胁了被告⼈的审讯录⾳录像、指事问供及在多项书证中夹带伪证等隐秘性强、评判标准模糊的证据,如何审查及处断,⽬前鲜有论及。

笔者认为,应当遵循查明侦查机关取证的过程是否客观真实,审查中贯彻直接⾔词证据原则,最终以相当理由判断合法与否的标准及原则,认定前述证据为⾮法证据并坚决予以排除。

【案号】⼀审:(2010)穗中法刑⼀初字第20号⼆审:(2012)粤⾼法刑三终字第251号重⼀审:(2013)穗中法刑⼀重字第16号⼆审:(2014)粤⾼法刑⼀终字第351号⾮法证据应当排除重复供述(⼈民司法2016.05.014)【裁判要旨】⾮法证据是否应当排除重复供述,法律对此未作明确规定。

重复供述的可采性关键在于其与原始供述之间因果关系的紧密程度。

是否排除重复供述,核⼼在于⾮法取证⽅式是否影响了供述的任意性。

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中的“道德确定性” 排除合理怀疑原则

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中的“道德确定性” 排除合理怀疑原则

论“排除合理怀疑”标准中的“道德确定性” 排除合理怀疑原则一、“道德确定性”的本原内涵可以看出,在刑事审判中使用的“道德确定性”这一概念,是依照17世纪的认识论中所定立的概念来使用的,最初并不是法律上的一个特殊概念。

从在美国最早被当作模范的1850年Websters案件判决中法官关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说明和加利福尼亚州刑法第1096条中我们可以看到“道德确定性”的本原内涵。

Websters案件判决中法官是这样说明:“合理的适当的进行评价这就足够了,情况证据有必要从道德确定性的程度上排除所有的其他的假说。

如果是谋杀事件,必须排除是不是自杀或是他杀这样的假说。

这个事情必须排除合理的怀疑来加以证明。

那么,什么是合理的怀疑呢?虽然这个词语是经常使用并且很容易理解的,但却是很难定义的。

这个并不单单是可能的怀疑。

其原因在于,关于人类的事件和基于道德证明的事件全部都是夹杂着某种可能的怀疑和虚构的怀疑的。

它指的是这样的事件的性质:在全面的比较和考虑了全部的证据之后,在陪审员的头脑中会出现这么一个状态:无法在道德确定性的程度上感到告发是真实的。

立证责任在公诉方。

从证据中独立出来的,法律所容许的推定全部都是对被冤枉的人有利的。

因此,任何人在其被证明有罪之前都被推定为是无罪的。

根据这样的立证还存在着合理的怀疑的情况下,被告人有通过无罪这一形式来获得这个利益的权利。

这是因为在被告发的事实中,证明它就是真相的可能性还不充分,即使它是从概率理论衍生出来的强有力的东西也是如此。

但是,证据的概念就是事实或真相必须证明到可能的确定性和道德的确定性。

也就是说,让基于诚实和理性行动的人的悟性得到理解,让指示、理性和判断得到满足的确定性。

我们必须把这个理解成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

其原因在于,大部分根据道德自然考虑制定的法律有上述要求,如果要求绝对的确定性,就必须完全排除情况证据。

”在加利福尼亚州,至今还是沿袭着这个说明。

加利福尼亚州刑法第1096条作出了如下的规定:“被刑事公诉的被告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都是推定为无罪,在关于被告是否有罪这一问题上还存在合理怀疑的情况下,断定被告人无罪。

浅析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与适用

浅析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与适用

浅析刑事诉讼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与适用钟琦鸣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西安校区,陕西西安,710068摘要:《刑事诉讼法》规定,认定被告人有罪,需要达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即据以定罪的事实都有证据印证,并让法官形成内心确信。

犯罪事实是否清楚,必须依赖于“证据确实充分”。

所谓“证据确实”是指证据要真实可靠,如实地反映案件的事实真相,这是对证据质的要求;所谓“证据充分”是指对证据在量上的要求,就具体案件而言,是指必须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锁链并得出排他的唯一的结论。

关键词:刑事诉讼,合理怀疑,理解排除合理怀疑作为该证明标准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指“办案人员在每一证据均查证属实的基础上,经过对证据的综合审查,运用法律知识和逻辑经验进行推理、判断,对认定的案件事实达到排除合理性的程度。

”这一条件是法定条件当中含义深刻、难以理解、不好把握的一项标准。

因为它不仅有客观问题,还有主观认识问题;不仅有实践经验问题,还有理性归纳、逻辑判断问题;不仅有认识论的问题,还有价值论方面的问题,更有警察、检察官和法官的道德、理念和自由裁量权的问题。

因此,所谓“排除合理怀疑”,仍然很难找到具体的标准,它绝非一个数量标准,不是1加1等于2的问题,要通过准确理解对其在刑事审判中正确适用。

一、排除合理怀疑的理解“证据确实、充分”的客观化要求是案件事实为“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不是裁判者判断终结后形成的信念状态,也不涉及裁判者裁判有罪和无罪的行为动机。

对“排除合理怀疑”标准持否定态度的人认为,其为裁判者主观擅断和恣意妄断打开了方便之门。

事实上,无论我们在刑事证明标准的客观化要求上如何努力,都逃不开裁判者在认定案件事实终结后形成的对案件事实真伪判断的主观信念问题。

所谓“证据确实充分”,也是裁判者确信证据命题是真实的和证据的量充分的。

不存在与信念无任何关系的真理与真实,离开信念的确定去寻求超越的真理,是完全不可能的。

“排除合理怀疑”标准的引入有助于回归刑事证明标准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证据确实、充分是指作案事实的各个主要方面均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综合全案证据能够认定被告人作案。

这要求证据具有完整性,达到一定的证据规格,刑事案件事实认定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在刑事审判实践中逐渐引入了排除合理怀疑的辅助性证明标准,该标准要求在一些刑事案件中,由于客观原因无法达到证据的完整性要求,在法官依据内心确信认定案件事实时,必须要求案件中的疑点和矛盾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和排除,综合全案在被告人是否作案以及是否有被告人以外的人作案等关键问题上排除合理的、有根据的怀疑。

如果存在合理的怀疑,则必须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分析,不能合理解释和排除疑点、矛盾的,就应当认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不足,案件存疑而不能认定。

如果案件由于客观原因证据上有所缺失,不能达到证据完整性的要求,且案件中的疑点和矛盾均不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和排除,则不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

综合全案证据,法院对动机和时间和工具的判断,疑点和矛盾能够得到合理解释和排除,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能够达到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程度,本案遂作出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和罪名能够成立的认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