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合集下载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附件4:
潭岗小学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时间地点主备人参加人员记录人
XX年x月x日综合楼二楼书法室刘彩莲张硕伍先平刘彩莲
集体备课内容第一单元认识图形单元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分这些图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教学策略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 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1、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呈现,加强练习
开展活动,加强小组合作: 1开展操作活动 2分组讨论练习,展示结果 3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总结
本单元各教学
我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视学生学习情感上内容备课要点教学中,
与平行四边形;把一些平面图形斜着放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辨别,这就是难点没有突破好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

重点: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难点:会辨认“大约几时”
2 课时
根据实际情况,大约 8 课时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习惯,合理分配作息时间。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利用钟表模型,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和学具,加强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让学生 在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时间。
1、 结合信息窗,进行对应的自主练习,当堂解决。 2、 综合实践练习利用课后解决,课堂上汇总。 单元检测后进行集体和个别矫正。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进 度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点 方 法 措 施 习 题 单 元 检 测 题 的 处 理 建 议
重点: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难点:在日常生活中,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语言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4 课时
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平面图形的特征。
1、让学生画一画,剪一剪,摆一摆,填一填体验平面图形的特征。 2、采取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多样化的练习形式巩固数学知识。
1. 课后习题重视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 2、单元检测前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巩固训练,测试后要进行矫正补偿训练。


信息窗一
三、农夫与牧童 信息窗二 牧童与牛

农夫的一天

早上、中午、日 落、晚上 牧童骑牛图是用什么图 形拼成的 认识东、西、南、 北四个方向
2009.02
第二单元记录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进 度 创 新 能 力 培 养 点 方 法 措 施 习 题 单 元 检 测 题 的 处 理 建 议
1、 结合现实情景初步认识钟表,能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会辨认“大约几时” 。 2、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建立初步的时间Hale Waihona Puke 念,养成按时作息的良好习惯。体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一,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在的面;在的面;在的面;在的面;在的面。

2.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开幕了,为了报道这次盛况,学校的“世博小记者”代表利用暑假坐火车到上海亲历世博盛况。

他们正好买了上、中、下三张卧铺车票,亮亮不在明明的上面,也不在东东的下面。

你知道他们在火车上的位置吗?请你连一连。

亮亮东东明明教学反思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四、家庭游戏、知识巩固(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五、达标测试1.小动物们去郊游。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參考主备人:教研组长时间: 20xx 年 4 月 9 日参加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教研主题: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讨论要点: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中“够不够”的问题解决方法:1、出示商品图片和标价,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模拟购物,提出有关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列出相应的算式。

2、解决“够不够”问题的三步法:(1) 计算:买商品共需要多少钱(应付的钱),注意单位要统一。

(2) 比较:带的钱数(付出的钱)与买商品共需要的钱数(应付的钱)相比,会出现三种结果(多、少、相等);也可用减法列式计算(应找回的钱)。

(3) 下结论: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来回答问题“够不够”(够或者不够)。

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积极发言,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应付的钱、付出的钱与应找回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解决“够不够”问题的三步法,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方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 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 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方法 : 尝试法教学过程:一、探究新知: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二次备课不同点:共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正方形 4 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圆没有角即封闭的)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集体备课(共3课时)一、教材解析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二是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三是解决用七巧板拼指定的图形的问题。

2.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

由于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此,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

于是教材精心设计各种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同时积累关于图形认识的基本活动经验。

3.教材中所采用的画、折、剪、拼等活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生动有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活动的设计具有开放性,既可以满足不同特点学生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二、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图形,感受这些图形的特征。

2.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概念,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几何图形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重点难点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概念。

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发展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建议1.本单元教学的知识基础。

本单元教学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一些特征,感知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2.把握好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本单元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的特征、形状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1-5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1-5的读写。

2. 了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1-5,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1-5。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1-5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1-5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数字6-10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数数、识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数字6-10的读写。

2. 了解数字6-10的大小顺序。

3. 培养学生通过数数来识数的能力。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的名称。

2. 老师示范书写数字6-10,学生跟随书写。

3. 学生分组进行数数游戏,通过数数来认识数字6-10。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数字6-10的写画。

2. 学生进行数数比赛,看谁数的又快又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书写数字6-10的准确性。

2. 评价学生在数数游戏中表现出的识数能力。

第三章:加减法初步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加减法的初步概念。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加减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老师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例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3. 学生进行加减法练习,老师进行指导。

练习巩固:1. 学生独立完成加减法练习题。

2. 学生进行加减法游戏,看谁答对的多。

(一年级)集体备课_第一单元

(一年级)集体备课_第一单元

和静县第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研(集体备课)活动记录一、活动人员。

参与人员:朱传萍、李清盼、刘芬、张鑫斌、程淑萍、张静、王群、李芳二、中心发言人发言纪要1、单元整体分析:措施与方法教法:引导观察学法:观察、分析与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设教与学的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

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

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

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

不过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

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

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

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

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

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

”这个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去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

那边的石桌上放着很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1.教学“同样多”。

教师:同学们,今天想给你们讲个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

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听后回答。

(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实行德育教育: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协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

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

(板书:和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

不要求学生和来势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

小学数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篇一:王屯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记录王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记录第一单元《位置》集体备课教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

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1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NO:1教学内容:上下(位置)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建设中心小学主备人:王国宝
一、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
二、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认识图形;二是掌握图形的特点。

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掌握图形的特点;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三、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认识图形。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图形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认识图形。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图形特点解决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突破措施:
1、活用情境图,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探方法,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方法。

3、构建开放的课堂,激活学生问题意识,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五、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1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数0和数1的概念;- 掌握数0和数1的读法和书写方法;- 能够正确比较数0和数1的大小关系;- 能够通过实物和图形模型认识数0和数1的数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教材和练册;- 数0和数1的图卡或实物模型,如小球、计数棒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研究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数的兴趣。

2. 利用教具展示数0和数1的图卡或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比较和感知数0和数1的数量。

研究新知1. 利用课件呈现数0和数1的写法和读音。

2. 引导学生跟读数0和数1的名称,并逐步熟悉它们的书写形状。

3. 给出数0和数1的书写练,让学生模仿书写,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巩固练1. 利用课件展示数0和数1的比较图形,引导学生比较数0和数1的大小关系。

2. 让学生通过实物或图形模型进行数的比较练,如将小球分为数0和数1的组别。

3. 面向学生练册相关练的完成情况,引导学生通过练巩固对数0和数1的理解。

课堂小结1. 综合总结数0和数1的概念、读法和书写方法。

2. 激发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和鼓励学生努力提升数学能力。

课后作业完成练册中与数0和数1相关的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了数0和数1的概念,掌握了它们的读法和书写方法,能够正确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并通过实物和图形模型认识数0和数1的数量。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可以进一步评估学生对数0和数1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下雨了——认识钟表一、教学内容及地位本单元是时间教学的起始单元,是“认识钟表”的起始课。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结合实际初步学会看钟表,体会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时间方面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以“下雨了”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为素材,通过老师分别给4个小朋友打电话,询问他们到家的时间为话题,引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需求,体会认识时刻在生活中的作用。

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自主练习,认识钟面,认读“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四个时刻。

其中,认识整时和半时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认识“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教学时应注意加强直观操作。

二、具体的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初步认识钟面,能正确认读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指示的整时和半时的时刻,初步认识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2、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感受时间的意义。

3、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知道珍惜时间。

三、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教材着力架起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

以一个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故事情境——“下雨了”为背景,以老师打电话询问学生放学到家的情况为素材,将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巧妙地串在一起,又从整体上比较这四个时刻的不同。

2.人文思想贯彻教材其中,无声的画面效果营造一个个浓浓的“情”字。

尊师爱生、关爱老人、家人和睦……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放学后下雨了,学生何时到家牵动着老师的心,打个电话问一下,了却教师的牵挂,关爱学生已变成我们教师的自觉行动。

今天是奶奶的生日,全家人给奶奶过生日,倡导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风尚,这对我们的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2课时。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会议记录表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会议记录表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集体备课会议记录表一年级教师集体备课会议记录表
年级时间
一年级
备课地点参加人员
招生办记录员付美丽李洁、庞晓丹、付美丽、叶丽
单元备课内容
1、 2、 3、
1 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含义,认识“+、-”这两个符号,能正确读出加减法算式
2 通过10以内的加减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
单元教学目标
许多问题要用加减法来解决,会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3 能比较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4 让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1能比较熟练的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难点:1了解加减法含义,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
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解决重难点的具体策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李维岗.docx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李维岗.docx

集体备课教案(四号加粗)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

而本单元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木单元的内容分两部分编排,先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再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这样安排有两个原因:一是低年级学牛一次学习的内容不宜过多,把五种平面图形分两次教学符合学牛的年龄特征和接受知识的能力。

二是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面的物体很容易找到,学牛的牛活经验也比较丰富。

先安排这些图形的教学,再以它们为基础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便教利学。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止方体的一个面和圆柱的地面,以及用这些儿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止方形和圆;通过把长方形或止方形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面在体上”。

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加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认识图形,体会“面在体上”。

教具、学具:课件、小圆印章,三棱柱、圆柱、正方体、长方体模型等。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止方形和圆。

2•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画图等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对数学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集体备课(第一单元3课时和第二单元2课时)定稿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次集体备课(第一单元3课时和第二单元2课时)定稿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计划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认识(例1)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例2)第3课时…………………………七巧板(例3)第1课时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五、作业设计1.用下面的物体可以画出哪个图形,连一连。

2.写出下面各图形的名称。

3.课本第5页第1、2、3和6、7题。

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教学反思:第2课时三、巩固练习按要求分一分。

(1)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2)分成四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1.小组合作,讨论怎样分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动笔画一画。

2.明确题目要求后动手操作,然后汇报结果。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呢?五、作业设计1.填空。

(1)是由四个(三角)形拼成的一个(正方)形。

(2)是由两个(长方)形拼成的一个(长方)形。

2.判断。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集体备课表格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1-51.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能够进行数字1-5的书写和点数1.2 教学内容数字1-5的认识数字1-5的书写和点数1.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1-5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1-5。

2. 讲解数字1-5的书写顺序和规则。

3. 进行数字1-5的点数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点数1-5的物品。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数字1-5的点数练习。

第二章:认识数字6-102.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认识数字6-10能够进行数字6-10的书写和点数2.2 教学内容数字6-10的认识数字6-10的书写和点数2.3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6-10的图片,让学生说出数字6-10。

2. 讲解数字6-10的书写顺序和规则。

3. 进行数字6-10的点数练习,让学生能够正确点数6-10的物品。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数字6-10的点数练习。

第三章:加法运算3.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3.2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3.3 教学步骤1. 讲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

2. 用图片或者实物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加法运算。

3. 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加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3.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练习。

第四章:减法运算4.1 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4.2 教学内容减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4.3 教学步骤1. 讲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规则,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 用图片或者实物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示例,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减法运算。

3. 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4.4 作业布置让学生在家里用手指或者物品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练习。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表格式)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含教学反思(表格式)
三、达标检测
师:同学们今天的内容你们学会了吗?接下来我们做些练习巩固一下吧
1算一算
11-9=2,18-9=9
数小棒11根小棒拿出9根还剩下两根,18根拿走9根剩下9根
2圈一圈算一算。
13-9=4,16-9=7.通过圈实物数一数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算一算
9+5=14,14-9=5。通过观察上图能计算出9+5=14,14-9=5.让学生体会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师:其实除了以上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手边的尺子来减一减,拿出我们的竖尺找到刻度13,跟着老师来一个一个的减-1,-2,-3.。。。-8,最后剩下5所以13-8=5,除了这样一个一个的减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8分成3和5,先向前数3再向前数5这样也等于5.所以13-8=5,。
师:那请你观察这种方法和上面的方法有什么联系吗?对了,一个是一个一个的减去,而另一个都是先减去3再减去5,不同的是一个是用小棒摆,一个是在尺子上数,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计算,这么多方法你更喜欢哪种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北师一下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第3课时 快乐的小鸭子(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
课题
加与减(一)第3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十几减7,6的退位减法》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3课时,本节课是退位减法的第三节课,教科书创设了小鸭玩耍的情境,帮助 学生探索十几减7, 6的退位减法。考虑 到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退位减法学习的基础,教科书在编排上与前两课的设计略有 不同,按照“计算一解释一应用”的思路 进行编排。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主要探索十几减7的算法,在此基础上,第三个问题探索十几减6的算法。
教学重点
熟练准确计算“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

一年级数学下册集体备课记录参考学科(年级):一年级数学时间:20xx-03-11备课组长: xxx 记录人:xxx参与人员xxx、 xxx 、xx、xx 中心发言人: xxx研讨内容:认识100以内的数研讨过程:xxx: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认识个位、十位和百位,知道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3、使学生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等活动中,体会数的抽象过程,发展数感,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4、使学生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估计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

xx: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含义和读写方法。

这一方面是因为数的含义及其读写方法所涉及的数位概念、组成方法等知识是学生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并形成相应数感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它对学生今后认识更大的数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是,让学生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方式描述数的大小关系。

因为正确使用上述词语描述的大小关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数感,而且需要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恰当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并做出合理灵活的选择。

xx:依据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构建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学的知识比较多,教材十分重视单元知识结构的优化。

就数的含义和读写而言,先通过用小棒摆两位数、借助小棒数数等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两位数的组成特点以及“满10进1”的基本计数方法,引导他们体会100以内数所表示的数量多少和先后次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1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集体备课由于平面图形是二维图形,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找到对应原型,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一些。

因此,教科书在修订中将这部分内容放到了一年级下册。

本单元整体的编排结构与立体图形的编排类似,分为知识的引入(描画)、知识的教学(分类)、知识的应用3个层次,形成了教科书编排结构上的一种“节奏美”。

教科书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识去探索新知识。

本单元的内容有3道例题:例1,在由立体图形描画出平面图形并分类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例2,通过用同样的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例3,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进一步直观感知图形的特征。

在教学平面图形时,要注意与立体图形区别开来,尤其在描述平面图形时,要让学生指清楚、说明白,防止学生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混淆。

学生已经能够辨认立体图形并且初步感知了立体图形的特征,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本单元的直观观察,除了平行四边形外,辨认和区分其他平面图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

但是用七巧板拼出指定的图形、怎样拼出更多的三角形以及梳理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也是教学的难点。

1.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意识和能力。

可以准备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或教具(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直三棱柱等)让学生观察,也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物体的表面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相同,从而直观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形成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充分感知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联系。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集体备课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集体备课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集体备课)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小学集体备课教案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

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1.圈一圈,算一算(1)(2)(3)(4)能有几种情况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一手拿着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9。

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

(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

4.完成P12页练习一的第8题。

(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

(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2、四、板书设计:(1)9+()=15(2)9+()=1815-9=()18-9=()(3)9+()=14(4)9+()=1714-9=() 17-9=()第三课时十几减8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学策略
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 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 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
1、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2、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类呈现,加强练习。
开展活动,加强小组合作:
1.开展操作(剪拼)活动 。
2.分组讨论练习,展示结果 。
3.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总结。
本单元各教学内容备课要点(含各教学内容的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突破重点难点的主要策略、教学组织形式和方式方法等)
教学中,我不仅注重学生认知上的需求,更重 视学生学习情感上的满足,使学生心中充满激动与挑战,获得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让孩子自己去研究图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方向是对的。尤其在教学伊始,通过引导学生怎样画手形,很多同学想到了印、描的方法,为后面从立体图形中画出平面图形作好了铺垫。
附件4:
潭岗小学2017学年第二学期数学学科集体备课情况记录
时间
2018年2月20日
地点
综合楼二楼书法室
主备人
刘彩莲
参加人员
张硕 伍先平
记录人
刘彩莲
集体备课内容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单元 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目标(含哪些学科素养该在本单元落实注意的?)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在练习上,很多孩子还没能很好看分辨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把一些平面图形斜着放的时候,学生也很难辨别,这就是难点没有突破好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