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多种译本对比解读

合集下载

《飘》的两个汉译本片段对比赏析-最新文档

《飘》的两个汉译本片段对比赏析-最新文档

《飘》的两个汉译本片段对比赏析-最新文档《飘》的两个汉译本片段对比赏析1引言《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反映南北战争题材的小说。

小说自1936年问世以来畅销不衰,被公认是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爱情小说的经典之作。

《飘》自问世至今已译成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出版发行。

中国也存在《飘》的多种译本,本文就原作第六十二章的片段,对戴侃等人的译本与陈良廷的译本进行对比赏析,主要从人名、选词、句式、正确性等方面分析两个译本的译者对译文的不同处理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2 两个译本的对比与赏析总的来看,两个译本的基本基调是十分相似的。

但是在风格和选词造句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

戴侃等人的译本倾向于口语化,句式上也稍显随意。

而陈良廷的译文更庄重正式,在选词句式方面比较慎重。

在风格方面,本文作者认为,陈良廷的译文更接近原作,更贴切地体现了原作对斯嘉丽的情感由悲入喜的细致描写,向读者传达了斯嘉丽的悔悟之情。

2.1 人名的翻译作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给人物命名便是其中一种。

人名往往成了反映人物性格及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被赋予深刻的文化内涵。

大部分小说中,人物名字还暗示人物的特性或作者的隐喻。

因此翻译时必须注重人名所包含的内涵意义,应当仔细斟酌,力求完整、准确地表达原作涵义。

来看两个译本对人名的处理:对于Rhett,看过《飘》的读者都知道他是一个玩世不恭、讲求实际的人。

他的处世方式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和贬视,被视为是不道德、没有爱国情和同情心、专会投机倒把的人。

基于这种看法,作者认为戴译“瑞德”中“德”字的使用不切原文意图,不利于向读者传达原文信息,而陈良廷译为“瑞特”则避免了这一问题。

斯嘉丽的母亲Ellen是个温柔善良的人,斯嘉丽一直都从她那里获得力量。

如此看来,戴译的“爱伦”能让读者从中感受到其温柔个性,而陈译的“埃伦”偏男性化。

Ashley是个软弱无能,只受命运摆布的人。

《飘》各翻译版本对比论文

《飘》各翻译版本对比论文

《飘》翻译评析(一)作者简介玛格丽特·米切尔,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曾获文学博士学位,担任过《亚特兰大新闻报》的记者。

1937年她获得普利策奖。

1939年获纽约南方协会金质奖章。

1949年,她不幸被车撞死。

她短暂的一生并未留下太多的作品,但只一部《飘》足以奠定她在世界文学史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二)内容简介《飘》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

这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社会为背景,以郝思嘉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作者站在同情农奴主的立场上,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情况,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具有南方浪漫传奇小说的传统。

米切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构思极富浪漫情调,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生动,对白个性化,使得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本书在描绘人物生活与爱情的同时,勾勒出南北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层次的异同,具有浓厚的史诗风格,堪称美国历史转折时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成为历久不衰的爱情经典。

(三)译者简介(1)傅东华(1893-1971),本姓黄,过继母舅,改姓傅,又名则黄,笔名伍实、郭定一、黄约斋、约斋,金华曹宅镇大黄村人。

1912年,上海南洋公学中学部毕业,次年进中华书局当翻译员,开始发表短篇小说。

1914年起,先后在东阳中学、北京平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高等师范教英语。

译有西班牙塞万提斯《唐·吉诃德》,英约翰·弥尔顿《失乐园》,美德来塞《珍妮姑娘》,古希腊荷马《伊利亚特》等。

(2)李野光,原名李光鉴,湖南涟源人。

中共党员。

195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

历任湖南春元中学和建国中学教师,北京育英中学教师,中央对外文化部门科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主任。

美国爱荷华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奥伯曼研究员。

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妻子戴侃也是英语翻译家。

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

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

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姚㊀芳(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㊀图文信息中心ꎬ湖北武汉430415)㊀㊀摘㊀要:«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ꎮ«飘»在国内有多种中文译本ꎮ本文意在评析丁亚美的译本ꎬ并与王惠君译本相比较ꎮ从语言特点㊁修辞特点㊁翻译方法及翻译风格四方面展开论述ꎮ丁亚美译笔简洁㊁精练㊁生动ꎬ既富于灵活性又富于规范性ꎬ采用的修辞手法很多ꎬ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ꎮ丁亚美的翻译风格简括㊁生动㊁活泼ꎬ译文词语涵义清楚ꎬ用词搭配得当ꎬ译文条理清晰ꎬ主次分明ꎬ因而具有较好的可读性ꎮ关键词:语言特点ꎻ直译与意译ꎻ翻译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9-1890(2019)04-0094-03收稿日期:2019-10-18作者简介:姚㊀芳(1972-)ꎬ女ꎬ湖北武汉人ꎬ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图书管理员ꎮ㊀㊀«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 米切尔创作的长篇小说ꎮ小说以亚特兰大以及附近的一个种植园为故事背景ꎬ描绘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ꎮ这部著名的文学巨作一经出版ꎬ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ꎬ为人们了解和熟悉ꎮ«飘»在国内有多种中文译本ꎮ在众多译本中ꎬ丁亚美以简洁明快㊁精炼准确㊁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ꎬ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和翻译技巧的熟练把握ꎬ使她的译本独领风骚ꎬ深受读者的喜爱ꎮ本论文意在将丁亚美的译本与王惠君的译本相比较ꎮ从语言特点㊁修辞特点㊁翻译方法㊁翻译风格等几个方面来欣赏丁亚美的翻译文本ꎮ一㊁简洁精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丁亚美的译本译笔简洁明快㊁精练准确㊁生动传神ꎬ很多译文富于美感和诗意ꎬ展露出译者自身深厚的的语言文字功底ꎮ例句:Thehorsesꎬfeelingslackreinsꎬstretcheddowntheirneckstocropthetenderspringgrassꎬandthepatienthoundslaydownagaininthesoftreddustandlookeduplonginglyatthechimneyswal ̄lowscirclinginthegatheringdusk.译文1(丁亚美译):两匹马感觉缰绳松了ꎬ就伸长脖子去吃嫩嫩的青草ꎬ猎犬们再次躺在了灰土中ꎬ贪婪地抬头看着在越来越深的暮色中盘旋飞舞的燕子ꎮ译文2(王惠君译):马儿感觉缰绳松了ꎬ就伸长脖子去吃柔软的春草ꎬ耐心的猎犬重新在软软的红土地上躺下ꎬ羡慕地看着燕子在暮色中盘旋ꎮ译文1将原文的几个句子合并翻译ꎬ更加简洁ꎮ译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ꎬ因此更加形象生动ꎮ让人轻松地感受到一种意境美ꎮ译文2不够简洁ꎬ给人一种逐字硬译的感觉ꎬ 耐心的 可省略不译ꎮ因此丁亚美译文更好ꎮ二㊁各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丁亚美在译文中很娴熟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ꎬ有比喻㊁反复㊁排比㊁拟人㊁层递㊁夸张等ꎬ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ꎬ使读者在读译文时能得到美的享受ꎮ1.提喻㊁排比和拟声例句:TotheearsofthethreeontheporchcamethesoundsofhoovesꎬthejinglingofharnesschainsandtheshrillcarelesslaughterofNegrovoicesꎬasthefieldhandsandmulescameinfromthefields.译文1(丁亚美译):坐在走廊里的三个年轻人听到了嗒嗒的马蹄声ꎬ叮当的马链环声和黑人奴隶的欢笑声ꎬ那些干农活的人和骡马从田里回来了ꎮ译文2(王惠君译):走廊上三个人的耳朵中传来马蹄声ꎬ缰辔上的叮铃声和黑奴刺耳的毫无49 第29卷第4期2019年㊀12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OFWUHANMETALLURGICALMANAGER SINSTITUTE㊀Vol.29No.4㊀㊀㊀Dec.2019顾忌的笑声ꎬ这说明在田里做活的人们和骡子返回了ꎮ例句用了提喻㊁排比和拟声的修辞手法ꎮ排比的运用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气势ꎮ译文1很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排比和拟声的修辞手法ꎬ给人一种意境美ꎮ而译文2没有保留原文排比的句式ꎬ因此文采差一些ꎮ 这说明 带明显的翻译腔可省略不译ꎮ2.拟人和层递例句:Suddenlyshefeltstrongandhappy.Shewasnotafraidofthedarknessorthefogandsheknewwithasinginginherheartthatshewouldnev ̄erfearthemagain.译文1(丁亚美译):突然她感到坚强㊁快乐了ꎮ她不再害怕周围的黑暗和浓雾ꎬ而且她在心里歌唱着ꎬ相信自己从此就再也不会惧怕它们了ꎮ译文2(王惠君译):突然ꎬ她觉得自己强壮起来ꎬ高兴起来了ꎬ她不再害怕黑暗和浓雾ꎬ她心情很愉快ꎬ因为她明白自己再也不会害怕黑暗了ꎮ译文1用了拟人和层递的修辞手法ꎮ 她在心里歌唱着 用得非常好ꎮ拟人化显得十分生动形象ꎮ层递的运用不仅使人对所表达的事物获得鲜明的印象ꎬ而且还使人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强烈感情ꎮ译文2短句太多显得不够紧凑ꎬ 她心情很愉快 没有再现 singinginherheart 的意境美ꎮ3.层递、夸张与拟人三辞格并用例句:Helaughedsuddenlyꎬaringingꎬfreelaughthatstartledtheechoesinthedarkwoods.译文1(丁亚美译):他忽然大笑起来ꎬ一个响亮㊁放肆的笑声ꎬ连黑暗的树林里都发出了回响ꎮ译文2(王惠君译):他突然哈哈大笑ꎬ尖利而狂野ꎬ在黑暗的树林子中引起了回声ꎮ译文1用了层递㊁夸张与拟人三辞格并用的修辞手法ꎮ这样相辅相成ꎬ兼有三者的修辞效果ꎬ使刻画的人物形象生动突出ꎬ活灵活现ꎮ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ꎮ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ꎮ译文2文采略差ꎬ 尖利而狂野 翻译不够准确ꎮ译句韵律美略差ꎮ4.明喻例句:Onthecrispautumnaircameclearthesoundofhorse shoovesꎬthuddingasswiftlyasafrightenedheartꎬandawoman svoiceꎬhighpitchedꎬscreaming: Scarlett!Scarlett!译文1(丁亚美译):深秋爽朗的微风传来了清晰的马蹄声ꎬ它像一颗受惊的心在怦怦急跳一样ꎬ同时一个女人的声音在尖叫: 思嘉!思嘉!译文2(王惠君译):秋天寒冷干燥的空气中清楚地传来像受惊吓的心跳一样的马蹄声ꎬ还有个女人的声音ꎬ尖声叫道 斯卡利特!斯卡利特!译文1包含了明喻ꎮ传神地刻画了人物ꎬ收到了生动㊁形象的修辞效果ꎮ译文2长句如果分成两个短句更好ꎬ更有节奏感更浅显易懂ꎮ5.反复和拟人例句:Nowitwasmorningandtheworldwasstillandsereneandgreenandgoldwithdappledsunshine.译文1(丁亚美译):现在是早上了ꎬ世界依旧ꎬ一片安详盎然ꎬ满眼是绿色ꎬ阳光照下来形成了斑斑点点的金黄ꎮ译文2(王惠君译):现在是早上了ꎬ整个世界安静而肃穆ꎬ周围一片绿油油ꎬ披着金黄的阳光ꎮ例句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手法ꎮ使文势得到加强ꎬ节奏鲜明旋律动人ꎮ译文1还原了原文的意境美和修辞美ꎮ这种修辞具有很强的抒情和强调效果ꎮ在阅读时形成了音韵美ꎬ深化了要表达的感情ꎮ译文2文采不如译文1 周围一片绿油油 没有 满眼是绿色 意境美ꎮ6.反复例句:I llthinkofitalltomorrowꎬatTara.Icanstanditthen.TomorrowꎬI llthinkofsomewaytogethimback.Afterallꎬtomorrowisanotherday.译文1(丁亚美译):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ꎮ那个时候我就能经受住这一切了ꎮ明天ꎬ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给弄回来的ꎮ毕竟ꎬ明天又是一个全新的一天呀!译文2(王惠君译):我在明天ꎬ去塔拉再思考这些事吧ꎮ到那时我就可以忍受了ꎮ明天ꎬ我要想出重新得到他的某个办法ꎮ毕竟ꎬ明天已经是换了一天ꎮ译文1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ꎮ 明天 的重复运用使文势得到加强ꎬ把主人公的心情表现得更深刻更细腻ꎮ使文章更加节奏鲜明ꎬ旋律动人ꎮ译文2 某个办法 用得不自然ꎮ 明天已经是换了一天 翻译得很别扭ꎮ因此丁亚美的译文更好ꎮ59姚㊀芳:世界名著«飘»的丁亚美译本赏析三㊁灵活应用不同的翻译方法直译法指译文既传达原文的信息ꎬ又尽可能地保持原文的表达形式ꎮ意译法指译文忠实传达了原文的信息ꎬ却改变了原文的表达形式ꎮ归化与异化实际上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ꎮ归化译法即用译入语里的文化意象来取代原文里的文化意象或用译入语既有的词汇来翻译ꎬ属于意译的一种ꎮ异化译法就是在译文中保留原文里的文化意象ꎬ目的是要使译文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ꎬ向译文读者介绍源语文化ꎮ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不仅是不矛盾的ꎬ而且是互为补充的ꎮ丁亚美的译文采取直译㊁意译结合的方法ꎬ既使译文忠实于原文ꎬ又发挥了译文的优势ꎮ例句:AstheynearedMariettaStreetꎬthetreesthinnedoutandthetallflamesroaringupabovethebuildingsthrewstreetandhousesintoaglareoflightbrighterthandayꎬcastingmonstersshadowsthattwistedaswildlyastornsailsflappinginagaleonasinkingship.译文1(丁亚美译):他们驶近马里塔大街时ꎬ两旁的树木稀疏ꎬ高高的火焰在建筑物上呼啸而起ꎬ将街道和房屋卷入亮如白昼的熊熊火光中ꎬ投掷着一个个巨大的像沉船上的破帆在大风中疯狂旋转的暗影ꎮ译文2(王惠君译):快到美立塔街时ꎬ树影稀疏了ꎬ高高的火光从建筑物顶呼啸着蹿上来ꎬ把街道和两边的屋子映得如同白昼一样亮ꎬ一阵阵浓烟四处飘荡ꎬ像是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着无数只将沉的帆船ꎮ译文1以直译为主ꎬ译文运用了分译法ꎬ将原文的长句译为了多个句子ꎬ使得译文的意思表达的更加清楚ꎮ使译文更易懂ꎮ译文保留了原文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ꎬ因而更生动形象ꎮ译文2以意译为主ꎬ采取了增译法ꎬ但 一阵阵浓烟四处飘荡 增译的不恰当ꎮ译文没有忠实于原文ꎮ因此丁亚美译文更好ꎮ四㊁瑕不掩瑜的翻译风格一篇好的译文应尽可能保留原著的形式ꎮ一篇好的译文总是以源语言的形式为基础ꎮ总的看来ꎬ丁亚美的译文词语涵义清楚ꎬ用词搭配得当ꎮ但是ꎬ丁亚美的译文也不是完美的ꎬ也有需要改进之处ꎮ例句:ScarlettO HarawasnotbeautifulꎬbutmenseldomrealizeditwhencaughtbyhercharmastheTarletontwinswere.Inherfaceweretoosharplyblendedthedelicatefeaturesofhermotheracoasta ̄ristocratofFrenchdescentꎬandtheheavyonesofherfloridIrishfather.译文1(王惠君译):斯卡利特.奥哈拉并不漂亮ꎬ但是男人们一旦被她的神情吸引住就很难意识到这一点ꎬ就像塔尔顿孪生兄弟一样ꎮ她脸上鲜明地融合了她母亲那沿海地区法国贵族后裔的优雅和她父亲那种皮肤红润的爱尔兰人的粗野ꎮ译文2(丁亚美译):思嘉.奥哈拉尽管长得不怎么漂亮ꎬ但是ꎬ如果有男人像塔尔顿家的双胞胎一样被她的魅力所迷住的时候ꎬ就不会这样想了ꎮ从她脸上可看到两种特征ꎬ一种是她母亲的温柔ꎬ来自法兰西血统的滨海贵族ꎻ一种是她父亲的豪放ꎬ来自平庸浮夸的爱尔兰人ꎮ译文1具有明显的异化特点ꎬ既传达了原文的信息ꎬ又尽可能地保持了原文的表达形式ꎮ译文2体现出归化的特点ꎮ译文运用了分译法ꎬ将原文的一个长句译为了多个易读易懂的句子ꎮ译文采取了增译法ꎮ但 来自平庸浮夸的爱尔兰人 没有准确的表达原文的意思ꎮ因此译文1更好ꎮ总之ꎬ通过与其他译本众多例句的比较ꎬ不难发现ꎬ丁亚美的译文句子结构正确ꎬ语序自然ꎻ语言简洁精当㊁生动传神ꎻ译文条理清晰ꎬ主次分明读者在能轻松地阅读译著时还能得到美的享受ꎮ因此ꎬ丁亚美的译文具有很好的可读性ꎮ参考文献:[1]连淑能.英译汉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0.[2]郭著章ꎬ李庆生.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ꎬ2008.[3]张春柏.英汉汉英翻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10.[4]玛格利特 米切尔著ꎬ丁亚美ꎬ译.飘[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ꎬ2010.[5]玛格利特 米切尔著ꎬ王惠君㊁王惠玲ꎬ译.飘[M].伊犁:伊犁人民出版社ꎬ2003.[6]李树德ꎬ冯奇.英语修辞简明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ꎬ2003.责任编辑:董㊀柯6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第4期。

《飘》多种译本对比

《飘》多种译本对比
显得多么 朴实,发髻梳在后面的发型显得多么 端庄,那双交叠在膝头上白生生的小 手显得多么文静,她的本来面目是终 归掩藏不住的。 • 3. 尽管她长裙舒展,显得仪态端庄, 一头乌丝光溜溜地用发网拢成一个发 髻,显得风度娴雅,一双雪白的纤手 交叉搁在膝上,显得举止文静,但真 正的本性却难以掩饰。
• 3. 眼睛纯粹是淡绿色的,不带一点儿 淡褐色,眼眶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 稍稍有点吊眼梢。 • 4. 一双浅绿色纯净眸子,眼角微微翘 起,长长的睫毛根根挺直,浓黑的眉 毛成两条斜线,
• Above them, her thick black brows slanted upward, cutting a startling oblique line in her magnolia-white skin—that skin so prized by Southern women and so carefully guarded with bonnets, veils and mittens against hot Georgia suns. • 1. 就是她那一身皮肤,也正是南方女 人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的皮肤, 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心保 护着,舍不得让那太热的阳光晒黑。
• 4. 可是不管她那展开的长裙显得多么端庄, 她那梳得平整的发髻多么严肃,她那交叠 着放在膝盖上的雪白小手多么文静,却还 是掩饰不了她的本性。 • 5. 李明译文: • 尽管她穿着舒展的长裙,显得非常朴实; 尽管她用发网将头发顺溜地拢进发髻当中, 显得非常端庄,尽管她将洁白的小手交叉 着十指放在膝上,显得非常文静,但她的 真本性却无法遮盖住。
• 3. 陈廷良: • 斯佳丽· 奥哈拉长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 像塔尔顿家孪生兄弟那样给她的魅力迷住 往往就不大理会这点。 • 4. 黄怀仁、朱攸若: • 斯卡利特· 奥哈拉长得不算美,但男人常常 还来不及端详她的姿容,就被她的魅力所 迷醉,比如塔尔顿家那对双胞胎兄弟,就 正是如此。 • 5. 黄健人: • 斯佳丽长得并不算美,但魅力四射,男人 见了少有不着迷的,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 弟就是。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飘》的两种译本中的修辞翻译研究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飘》的两种译本中的修辞翻译研究

参考内容
引言
《蛙》是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的一部代表作,讲述了中国农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变迁。该作品在世界文学领域享有盛誉,对于呈现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 有着独特的视角。为了将这部作品介绍给日本读者,翻译成为了必要的一环。 在翻译领域,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译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指导方向,帮助他 们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原文与译文的最高对等。本次演示将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的视角,探讨《蛙》日译本的翻译方法。
文献综述
关于《蛙》的日译本翻译方法,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特点、文化意象和 审美传达等方面。然而,这些研究并未充分到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日语翻译中 的应用。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过程中不仅要语言层面的对等,还要重视文化、 交际等多方面的因素,这对于《蛙》的日译本翻译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与材料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首先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奈达功 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其次,通过对《蛙》日译本的具体案例进行分 析,探讨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二、译本比较分析
1、语义层面的对等
在《飘》的两个译本中,语义层面的对等主要表现在对原文中的人物、事件、 细节等信息的准确传达。例如,在小说中有一段描述斯嘉丽参加舞会的场景, 其中有一句是“The men were talking and laughing, ignoring her completely while the women eyed her speculatively.”这句话在两个 译本中的翻译分别是:
3、交际层面的对等:译者不仅原文和译文的表层含义,还努力传递原文的深 层意义和交际意图。通过对原文中的幽默、讽刺等手法的巧妙处理,译者在译 文读者中实现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阅读体验。

论文学翻译中的传神——《飘》的两种汉译版本比较

论文学翻译中的传神——《飘》的两种汉译版本比较

论文学翻译中的传神——《飘》的两种汉译版本比较论文学翻译中的传神——《飘》的两种汉译版本比较摘要:以《飘》的两种译文为材料,在对比分析典型段落篇章的基础上,阐释―传神‖的重要意义。

首先简要介绍该小说的艺术特色;然后在对比分析译文特点的过程中展示传神理论的内涵;最后强调自己的论点,提出文学翻译中应贯彻传神的理论。

关键词: 文学翻译;传神;《飘》文学翻译是翻译领域中的重要部分。

近年来人们为之定度了众多标准,像严复谈到的―雅‖ ,钱钟书提出的―化‖ ,还有傅雷提出的―传神‖ 。

这三种标准有共同的一点,都强调文学翻译应该表达出原文的神韵。

就像茅盾曾说过的那样: ―文学翻译旨在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原文的艺术理念,让读者如同阅读原文一样,得到一种审美经历,有所感悟。

1‖在这些标准中,―雅‖太过于宽泛,―化‖又太过抽象,―传神‖则较准确。

传神理论由傅雷提出,是文学翻译理论中的一种代表理论,他指出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于神似而不是形似。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飘》的两个中文译本说明神似的重要性。

1 背景介绍《飘》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

自 1936 年出版以来,这本书就好评如潮,并获得下一年的普利策奖。

这本书在艺术表达方面造诣很高,书中棱角分明的人物和由于主人公之间各自不同的性格和道德观造成的巨大差别,使得小说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个性化的人物对白,把读者带入小说的真境。

由著名翻译家傅东华先生翻译的版本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喜爱。

近年来又出现多个版本,如戴侃李野光、庄绛传翻译的版本。

本文就戴版和傅版进行比较,研究文学翻译中的传神的重要性。

2 两版本中传神的差别著名翻译家傅雷在他 1963 年 1 月 6 日写给翻译理论家罗新璋的信中首次提出传神理论。

他写道: ―我的翻译观很简单: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2‖实际上求神似或传神在衡量艺术美时有更普遍的重要性,不只是在翻译领域,对其他艺术领域也一样。

那么在此理论中,―神‖究竟指什么总的说来,―神‖指内在的精髓,客观事物独一无二的生命力。

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三个汉译本比较

女性主义视角下《飘》的三个汉译本比较

,


,
,

; ; ; ; ; 关键 词 女性 主 义翻译理 论 《飘 》 汉译本 傅 东华 贾文浩 李美华
:
中图 分 类 号
.
:
H 3 15 9
文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9 5 0 3 9 (2 0 1 6 ) 2 1 0 1 0 8 0 3



女 性 主义 翻译 的特 点
1 1
.
打 破传统 翻 译的 忠 实
,


,
突 出叛 逆 的 思想
,
在 传统 中外 翻译 的历史 长 河 中 忠 实 是 每个 译者所必须 坚 持 的一 项 基 本 准 则 译 者必须 坚 持对 作 品 的忠 实 坚 持对 作 者 的 忠 实 坚 持对 文 化的 忠 实 等 但 他们却 忽视着 对 女 性权 利 的忠 实 这就导 致 女 性在作 品中不能表 现 自己 的 思 想 这种 忠 实没有彻 底 看 清 旧 时期 性别 歧 视 对 女 性所带来 的不公 这 对 女 性 的思 想 意 识 是 一 种 无 形 的 束 缚 女 性 主 义 翻译理论 的 出现 开 始 打破 传统 翻译 中的 忠 实 原则 在 翻译 中处处 体 现 出对 女 性 自由的重 视 开 始 从 女 性 的 视角来 翻 译 分析 文 章 表现 出 对 传统 忠 实 的摒弃 这是 一 种 被 人们所 认 可 的为 女 性 思 想 自由意 识 而 奋 斗 的叛 逆 思 想 虽 然 表现 出一 种叛 逆 但 这是 我 们 广 大 女 性 的 呼 喊声 这 也 是与性 别平 等 相适 应 的思 想 意 识
, 、 , , ,

从《飘》的三个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从《飘》的三个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声屏世界2021/7实践与创新采编经纬从《飘》的三个译本看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阴闫馨予刘志芳摘要:文章针对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的全文第一段内容,选取陈良廷、戴侃、李野光和傅东华翻译的三个汉译本为研究对象,用译者主体性对译本的影响作为切入点,对比分析译本的质量。

关键词:《飘》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具有主体性地位,但译者发挥主动性并不意味着任意篡改或胡译乱译,而是要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制约。

由于英汉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可以采取适当的翻译技巧,在阐释原作时发挥其创造性。

另外,译者还会受到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成长背景、教育经历、思想个性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会呈现出个体差异。

本文从选词用词、句式结构和篇章翻译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意义。

词汇层面汉英两种语言在词义选取、搭配和顺序上存在差异,在进行翻译时,有时无法完全逐字对应。

在英语中多使用名词,而汉语善用动词,所以可以进行词性转换,将英语中的名词转换为汉语中的动词。

如选段的第一句中caught by her charm ,陈良廷翻译的版本为:“给她的魅力迷住”;戴侃、李野光译为:“为她的魅力所迷住”。

这两个译本都保留了charm 一词英语的名词词性,而傅东华译本将这一词译为“极富于魅力”,译为了动词。

这样的翻译使行文更具动态,符合汉语的特点。

这里虽呈现出局部的不忠实,但可以体现出译者创造性的发挥和匠心之独运,使作品可读性更强。

另外,这本小说中的女性人物众多,但都各具特点、性格鲜活。

如郝思嘉坚强、有魄力、争强好胜;梅兰妮娇怯、温柔善良、稳重端庄;黑妈妈默默付出、严慈兼备、忠心耿耿。

在翻译时,同时也要对注意人物的塑造,既要保留形貌,又要传递神韵。

在原作第一段中,就出现了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性格的描述:“……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对于heavy 这个词,陈良廷译为“粗野”,戴侃、李野光译为“粗犷”,而傅东华译为“豪爽”。

飘多种译本的对比

飘多种译本的对比

飘多种译本的对比<飘>多种译本的对比(2011-08-08 19:26:39)一、作者背景1900年11月8日,玛格丽特·米切尔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一个律师家庭。

她的父亲曾经是亚特兰大市的历史学会主席。

米切尔曾就读于华盛顿神学院、马萨诸塞州的史密斯学院。

1925年与约翰·马尔什结婚,婚后辞去报职,潜心写作。

米切尔一生中只发表了《飘》这部长篇巨著。

她从1926年开始着力创作《飘》,十年之后,作品问世,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由于家庭的熏陶,米切尔对美国历史,特别是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南方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她在家乡听闻了大量有关内战和战后重建时期的种种轶事和传闻,接触并阅读了大量有关内战的书籍。

她自幼在南部城市亚特兰大成长,耳濡目染了美国南方的风土人情,这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成了米切尔文思纵横驰骋的背景和创作的源泉。

当26岁的玛格丽特决定创作一部有关南北战争的小说时,亚特兰大自然就成了小说的背景。

二、作品背景《飘》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

这本书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社会为背景,以郝思嘉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作者站在同情农奴主的立场上,描写了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情况,情节生动、笔调幽默,具有南方浪漫传奇小说的传统。

米切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杂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构思极富浪漫情调,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语言优美生动,对白个性化,使得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三、对比赏析这部著名的文学巨作一经出版,就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人所了解和熟悉。

从1940年傅东华的译本开始,国人对于这部文学著作的翻译研究、学术讨论就没有停止过。

《飘》在国内有多种译本,傅东华、陈廷良、戴侃和李野光、黄建人、陈新、李美华、等都对该作品进行了翻译。

不同的译本反映了译者不同的感悟和理解。

(一)题目的对比傅东华和李明都翻译为《飘》,而陈延良为《乱世佳人》。

《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范文

《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范文

《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对《飘》的两部中译本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两部译本在语言风格、文化背景以及性别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探讨译本在传递原著思想、情感以及女性形象塑造上的特点与影响。

本文旨在为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促进翻译实践的进步。

一、引言《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经典之作,通过描述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的背景,展现了女主人公斯嘉丽的人生历程。

这部作品被多次翻译成中文,形成了多种不同的译本。

本文选取其中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比较研究,从性别视角出发,分析两部译本在语言风格、文化背景以及性别意识等方面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文本细读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方法,对两部译本进行全面比较。

通过分析原著中的女性形象、情感表达以及语言特点等,探讨两部译本在性别视角下的异同。

三、两部中译本的概述1. 译本一概述:该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传达原著的思想和情感,语言流畅,用词准确。

在处理女性形象时,译者较为细腻地描绘了斯嘉丽等女性角色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2. 译本二概述:该译本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背景的传递。

译者通过对原文中蕴含的南方文化元素进行深入解读,使译本更加贴近原文的文化内涵。

在处理女性形象时,译者力求展现原著中女性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性别视角下的比较分析1. 语言风格:两部译本在语言风格上存在一定差异。

译本一的语言较为流畅,用词准确,能够较好地传达原著的情感和思想。

而译本二在保持忠实原文的同时,更加注重语言的韵味和节奏感,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南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2. 文化背景:两部译本在处理文化背景时有所不同。

译本一主要关注原著中的情感表达和人物心理活动,对文化背景的描述相对较少。

而译本二则更加注重传递南方文化的内涵,通过详细的注释和解释,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中的文化元素。

3. 性别意识:两部译本在处理女性形象时存在差异。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的开题报告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的开题报告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的开题报告研究题目:《飘》两种译本的比较研究——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角度研究意义:《飘》作为美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被翻译成许多种语言,并被许多国家读者所喜爱。

然而,不同的翻译版本却可能会因为不同的翻译观念和翻译策略,带来不同的翻译效果和意义,从而影响到读者的理解和接受。

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视角下,对《飘》的两种中文译本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探讨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传递原著中女性角色与性别议题相关的信息。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本分析法和调查问卷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对《飘》的英文原著和两种中文译本逐章进行对比,分析两种译本在翻译原著中所涉及的女性角色、性别议题的表现及翻译策略的差异。

然后,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收集读者对不同译本的阅读体验和理解。

研究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阐述通过介绍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畴,阐释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主要原则和策略。

(2)《飘》英文原著和两种中文译本的对比分析通过逐章对比原著和两种中文译本,比较表现不同女性角色和性别议题的翻译策略和效果,探究不同译本之间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3)读者调查研究通过设计问卷,收集读者对不同译本的阅读体验和理解,探寻不同译本在接受者视角下的效果和意义。

预期结论:本研究预期得出以下结论:(1)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特别是在涉及到女性角色和性别议题的翻译中。

(2)《飘》两种中文译本在涉及到女性角色和性别议题的翻译上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读者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和感受。

(3)不同译本在接受者视角下的阅读体验和理解存在差异,但大多数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两种译本的不同之处。

浅析《飘》中文译本

浅析《飘》中文译本

浅析《飘》中文译本发表时间:2010-06-09T16:13:22.077Z 来源:《科学教育家》2009年第2期供稿作者:邓沙琪[导读] 通过对三个《飘》的译本的第一章的前两段进行对比研究,对影响译作的时代背景因素和翻译中的遣词用句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在赏析中让我们的翻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得以提高。

浅析《飘》中文译本邓沙琪(广东省纺织职业技术学院528041)作者简介:邓沙琪(1983 3-),2002年毕业于广东省教育学院,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读研究生。

【摘要】通过对三个《飘》的译本的第一章的前两段进行对比研究,对影响译作的时代背景因素和翻译中的遣词用句两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与探讨,在赏析中让我们的翻译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得以提高。

【关键词】翻译;《飘》;时代背景;遣词用句【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2-0150-03Gone with the Wind的作者玛格丽特·密西尔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

她惟一的作品Gone with the Wind自一九三六年发表以来,便成为美国小说中最畅销的作品,再版多次,并且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四十多个国家畅销。

在我国, Gone with the Wind也受到广大的读者的欢迎,自上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已出现四、五种译本,近几年仍有新的译本不断出现,这部作品在我国也是历经一个多世纪而魅力不减。

Gone with the Wind出版后之所以能受到全世界众多读者的喜爱,有巨幅历史背景的原因,但谁也无法否认郝思嘉这个流光溢彩、灵动跳跃的人物的塑造,同样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她成为吸引公众的阅读焦点,成为该作品畅销不衰的巨大动因。

在书中第一章第一段和第二段,就是对女主角美丽容貌的经典描写。

格丽特·密西尔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精心的措辞对女主人公郝思嘉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她的思想性格,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让郝思嘉迷人的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并且为整个作品奠定了基础。

美国小说《飘》五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美国小说《飘》五个译本的对比分析

第1期71第17卷 第1期2019年2月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Vol.17 No.1Feb. 2019 [收稿日期] 2019-01-10 [作者简介] 刘英凯(1946-),男(汉),黑龙江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研究。

刘英凯(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 深圳 518060)摘 要:本文简述了反对归化,提倡异化的现代翻译理念,对《飘》的五个译本从词汇学、美学、语法和文化的维度分析了不同方法翻译实践的得失,论证了异化翻译的必要性。

关键词:归化;异化;词汇学;美学;语法;文化维度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32(2019)01-0071-0121 关于翻译的归化和异化孰是孰非的现代翻译理念王东风在其《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1]一文中简述了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之争的历史,他说:“在古代、现代和当代中国,归化与异化,作为翻译的两种策略,前后有三次大规模的论战。

古代,归化异化之争的雏形是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到了近现代,‘质’译和‘文’译为‘直译’和‘意译’所取代,其第二次交锋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

以鲁迅为首的一批左翼学者主张直译,而以梁实秋为首的一批右翼学者则主张意译。

直译派认为意译让‘洋人穿了长袍马褂’,消解了原文的异国情调;意译派认为直译以辞害义,语言洁屈聋牙。

……当代中国译坛归化异化之争可视为20-30年代那场直译意译之争的延伸。

率先对在当代中国译坛归化翻译主流提出挑战的当数刘英凯的《归化一翻译的歧路》(1987)一文。

……刘英凯对归化这一翻译方法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归化会‘改造外国……的客观事实,抹杀其民族特点,迫使它们就范,同化于归宿语言,因此也就必然是对原文的歪曲’。

”以上观点中所谓“归宿语言”就是指翻译的“目标语言”,在汉译英中,英语就是“归宿语言”,在英译汉中,汉语就是“归宿语言”。

第2章《飘》评析【几种译文对照版】

第2章《飘》评析【几种译文对照版】

• 但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却会不时为斯佳丽 的真实所感动。她貌似自私,却没有在危 难时刻抛下情敌;她貌似贪图钱财,但更 多是为了家庭为了自己关心的人而努力; 她为爱情而疯狂,而在失去爱情的最后关 头却重拾对生活的信心。斯佳丽就像一株 有着顽强生命力的野草,尽管几经挫折, 却不放弃任何一次生存下来的机会。
第3章 《简爱》几种译 文评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 李 明 教授 博士
一、关于《飘》
•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 创作的反映美国南北战争的浪漫主义小 说。 • 故事发生在南北战争前夕,乔治亚州塔 拉庄园的千金小姐斯佳丽疯狂地爱上了 邻居艾希利,而艾希利却爱上了斯佳丽 的亲戚韩媚兰。斯佳丽盛怒之下嫁给了 自己根本不爱的查尔斯。查尔斯病死战 争中后,斯佳丽认识了商人白瑞德。白 瑞德对斯佳丽展开追求却并未成功。
• 译文三:1861年4月的一个晴朗的下午,思 嘉同塔尔顿家的孪生兄弟斯图尔特和布伦 特坐在她父亲的塔拉农场阴凉的走廊了, 她标致的模样儿使四周的一派春光显得更 明媚如画了。 • 译文四:1861年4月的一个下午,春光明媚, 斯佳丽同斯图尔特和布伦特一道坐在她父 亲的农场——塔拉农场——门廊的阴凉处, 她那模样宛如画中美人。
• But it was an arresting face, pointed of chin, square of jaw. • 译文一:可是质地虽然不调和,她那一张脸 蛋儿实在迷人得很,下巴颏儿尖尖的,牙床 骨儿方方的。 • 译文二:不过这张脸还是挺引人注目,尖尖 的下巴颏儿,方方的牙床骨儿。 • 译文三:不过这张脸,连同那尖尖的下巴和 四四方方的牙床骨,是很引人注意的。 • 译文四:但她的这张脸着实迷人:尖尖的下 巴,方方的下颌,
• 译文二:她脸蛋上极其明显地融合了父亲的 容貌特征,既有母亲那种沿海地区法国贵族 后裔的优雅,也有父亲那种肤色红润的爱尔 兰人的粗野, • 译文三:她脸上混杂着两种特征,一种是她 母亲的娇柔,一种是她父亲的粗犷,前者属 于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后者来自浮华俗 气的爱尔兰人,这两种特征显得不太调和了。 • 译文四:斯佳丽的脸上特别明显地混杂着两 种特征:一是母亲眉目清秀的特征,一是父 亲浓眉大眼的特征。她母亲是法国沿海地区 贵族的后裔,父亲是皮肤红润的爱尔兰人。

《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范文

《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范文

《性别视角下对《飘》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性别视角为切入点,对《飘》这部经典小说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

通过对译本中性别语言、性别形象、性别观念的翻译差异分析,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通过文字将性别意识呈现给读者,并探讨不同译本在传递性别视角方面的特点和优劣。

一、引言《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代表作,以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为背景,展现了斯嘉丽·奥哈拉等女性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成长历程。

自该作品问世以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社会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翻译家对其研究及翻译。

本文旨在从性别视角出发,对比分析两个《飘》的中译本,探究其在传递性别意识方面的异同。

二、研究方法与材料本文选取了《飘》的两个中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某著名女翻译家(以下简称“女译本”)和某著名男翻译家(以下简称“男译本”)的译作。

通过对比两个译本在性别语言、性别形象、性别观念等方面的翻译差异,探讨不同译者如何通过文字传达出不同的性别视角。

三、两个译本中性别语言的比较分析(一)女译本中的性别语言特点女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更加注重女性角色的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呈现得更为丰富。

例如,在描述女性角色的情感变化时,女译者常使用柔和、细腻的词汇,使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更加立体化。

(二)男译本中的性别语言特点男译本在翻译过程中更注重客观描述和情节推进,对于女性角色的心理描写相对较少。

男译者在表达时往往更倾向于直接、简洁的词汇,使得作品中的情节更加紧凑。

(三)两译本在性别语言上的差异与优劣两译本在性别语言上各有千秋。

女译本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性角色的内心世界,使得作品更具女性视角;而男译本则更注重情节的推进和客观描述,使得作品更具叙事性。

然而,这也导致了某些地方在女性形象的呈现上,女译本能更为立体和全面。

四、两个译本中性别形象与观念的差异分析(一)两译本在性别形象塑造上的差异在塑造斯嘉丽等女性形象时,两译本存在一定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 不过,无论她散开的长裙显得多么 朴实,发髻梳在后面的发型显得多么 端庄,那双交叠在膝头上白生生的小 手显得多么文静,她的本来面目是终 归掩藏不住的。 • 3. 尽管她长裙舒展,显得仪态端庄, 一头乌丝光溜溜地用发网拢成一个发 髻,显得风度娴雅,一双雪白的纤手 交叉搁在膝上,显得举止文静,但真 正的本性却难以掩饰。
• 3. 眼睛纯粹是淡绿色的,不带一点儿 淡褐色,眼眶缀着浓密乌黑的睫毛, 稍稍有点吊眼梢。 • 4. 一双浅绿色纯净眸子,眼角微微翘 起,长长的睫毛根根挺直,浓黑的眉 毛成两条斜线,
• Above them, her thick black brows slanted upward, cutting a startling oblique line in her magnolia-white skin—that skin so prized by Southern women and so carefully guarded with bonnets, veils and mittens against hot Georgia suns. • 1.在她那木兰花一般白的皮肤上,划出两 条异常惹眼的斜线。就是她那一身皮肤, 也正是南方女人最喜爱的,谁要长着这样 的皮肤,就要拿帽子,面罩,手套之类当 心保护着,舍不得让那太热的阳光晒黑。
• Her eyes were pale green without a touch of hazel, starred with bristly black lashes and slightly tilted at the ends. • 1. 她的眼珠子是一味的淡绿色,不杂 一丝儿茶褐,周围竖着一圈儿粗黑的 睫毛, • 2. 她那双淡绿色的眼睛纯净得没有一 丝褐色,配上乌黑的睫毛和翘起的眼 角,显得韵味十足。
• 4. 可是不管她那展开的长裙显得多么端庄, 她那梳得平整的发髻多么严肃,她那交叠 着放在膝盖上的雪白小手多么文静,却还 是掩饰不了她的本性。 • 5. 李明译文: • 尽管她穿着舒展的长裙,显得非常朴实; 尽管她用发网将头发顺溜地拢进发髻当中, 显得非常端庄,尽管她将洁白的小手交叉 着十指放在膝上,显得非常文静,但她的 真本性却无法遮盖住。
• 2. 她的腰围不过十七英寸,是附近三 个县里最细小的了,而这身衣裳更把 腰肢衬托得恰到好处,再加上里面那 件绷得紧紧的小马甲,她的虽然只有 十六岁但已成熟了的乳房便跃然显露 了。 • 3. 她的腰围只有十七英寸,三个县里 就数她腰身最细,那身衣服把她腰肢 衬托得更见纤细。虽说年方十六,乳 房却长得非常成熟,熨帖的紧身上衣八六一年四月一个晴朗的下午, 思嘉同塔尔顿家的孪生兄弟斯图尔特 和布伦特坐在她父亲的塔拉农场阴凉 的走廊里,她标致的模样儿使四周的 一派春光显得更明媚如画了。 • 3. 1861年4月,有一天下午阳光明媚, 她在父亲的塔拉庄园宅前门廊的荫处, 同塔尔顿家两兄弟斯图特和布伦特坐 在一起,那模样真宛若画中人。
• 4. (浓黑的眉毛成两条斜线,)挂在 木兰花般的白皙肌肤上--那是南方女人 极为珍爱的玉肤,出门时要用面纱, 软帽和手套保护起来,不让佐治亚州 的灼热阳光把它晒黑。
• Seated with Stuart and Brent Tarleton in the cool shade of the porch of Tara, her father’s plantation, that bright April afternoon of 1861, she made a pretty picture. • 1. 一八六一年四月一个晴朗的下午, 思嘉小姐在陶乐垦植场的住宅,陪着 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一个叫汤 司徒,一个叫汤伯伦的——坐在一个 阴凉的走廊里。这时春意正浓,景物 如绣,她也显得特别的标致。
• 3. 陈廷良: • 斯佳丽· 奥哈拉长得并不美,但是男人一旦 像塔尔顿家孪生兄弟那样给她的魅力迷住 往往就不大理会这点。 • 4. 黄怀仁、朱攸若: • 斯卡利特· 奥哈拉长得不算美,但男人常常 还来不及端详她的姿容,就被她的魅力所 迷醉,比如塔尔顿家那对双胞胎兄弟,就 正是如此。 • 5. 黄健人: • 斯佳丽长得并不算美,但魅力四射,男人 见了少有不着迷的,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 弟就是。
• 4. 这身衣服把她只有十七英寸的腰 肢——邻近三个县里首屈一指的纤 腰——衬托得格外窈窕。一件巴斯克 紧身上衣贴着一对隆起的乳房,使这 年方十六的妙龄少女,看起来相当丰 满成熟。
• But for all the modesty of her spreading skirts, the demureness of hair netted smoothly into a chignon and the quietness of small white hands folded in her lap, her true self was poorly concealed. • 1. 可是不管她那散开的长裙显得多么 端庄,不管她那梳得光滑的后髻显得 多么老实,也不管她那叠在膝头上的 一双雪白的小手显得多么安静,总都 掩饰不了她的真性情。
• 2. 上面是两撇墨黑的浓眉斜竖在那里,给 她木兰花般白皙的肌肤划上十分分明的斜 线,这样白皙的皮肤对南方妇女是极其珍 贵的。她们常常用帽子、面纱和手套把皮 肤保护起来,以防受到佐治亚炎热太阳的 暴晒。 • 3. 上面是两道又浓又黑的剑眉,在木兰花 似的洁白皮肤上勾画出两条触目惊心的斜 线。那种皮肤深受南方妇女珍视,而且她 们总是戴上帽子、面纱和手套,小心翼翼 地保护好,免得给佐治亚的烈日晒黑。
• Scarlett O'Hara was not beautiful, but men seldom realized it when caught by her charm as the Tarleton twins were.
• 1. 傅东华: • 那郝思嘉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魅力, 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 双胞胎兄弟似的。 • 2. 戴侃、李野光: • 思嘉·奥哈拉长得并不漂亮,但是男人们像 塔尔顿家那对孪生兄弟为她的魅力所迷住时, 就不会这样想了。
• The dress set off to perfection the seventeen-inch waist, the smallest in three counties, and the tightly fitting basque showed breasts well matured for her sixteen years. • 1. 她的腰围不过十七英寸,穿着那窄 窄的春衫,显得十分合身。里面紧紧 绷着一件小马甲,使得她胸部特别隆 起。她的年纪虽只十六岁,乳房却已 十分成熟了。
• In her face were too sharply blended the delicate features of her mother, a Coast aristocrat of French descent, and the heavy ones of her florid Irish father. • 1. 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 一种是母亲给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 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法兰西血统的海 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 所以遗传给她的气质难免不调和。
《飘》多种译本对比
Gone with the Wind
·
• •
Vivien Leigh
• Born November 5, 1913 • Died July 7, 1967 (aged 54) • Occupation Actress • Years active 1933–67
• 作品背景 • 《飘》是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这本书以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南方社会为背景, 以郝 思嘉为主线, 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 作者站在同情农奴主的立场上, 描写了美国 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的情况,情节生动、笔 调幽默, 具有南方浪漫传奇小说的传统。米 切尔以她女性的细腻,精确地把握了人物复 杂的心理活动, 成功地塑造了郝思嘉这一复 杂的人物形象。小说的构思极富浪漫情调, 人物和场景的描写细腻生动, 语言优美生动, 对白个性化, 使得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 4. 一八六一年四月里的一天下午,阳 光明媚。思嘉小姐在她爸爸那个叫做 塔拉的庄园里,由塔尔顿家两兄弟, 斯图尔特和布伦特陪着,坐在走廊的 阴影处,显得颇为妩媚动人。
• Her new green flowered-muslin dress spread its twelve yards of billowing material over her hoops and exactly matched the flat-heeled green morocco slippers her father had recently brought her from Atlanta. • 1. 她身上穿着一件新制的绿色花布春 衫。从弹簧箍上撑出波浪纹的长裙, 配着脚上一双也是绿色的低跟鞋,是 她父亲新近从饿狼陀(亚特兰大)买 来给她的。
• 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 1936.
• 1.《飘》,傅东华, 浙江文艺出版社,1940; • 2.《飘》,戴侃、李野光,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3; • 3.《乱世佳人》,陈廷良,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0; • 4.《飘》,黄怀仁,朱攸若,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 • 5.《飘》,简宗,长春出版社,1995; • 6.《飘》,黄健人,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 2. 她穿一件新做的绿花布衣裳,长长 的裙子在裙箍上波翻浪涌般地飘展着, 配上她父亲新近从亚特兰大给她带来 的绿色山羊皮便鞋,显得分外相称。 • 3. 她穿着那件绿花布的新衣,裙箍把 用料十二码的波浪形裙幅铺展开来, 跟她父亲刚从亚特兰大给她捎来的平 跟摩洛哥羊皮绿舞鞋正好相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