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ppt课件

合集下载

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1a32铅笔手绘3保留所有连接线4角度及大小自定第19页共34页二点透视twopointperspective第20页共34页二点透视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形成夹角以454515753060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左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点透视亦称为成角透视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 A''B''C''D'' 的透视图。
14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 图和侧面图 所求出来的 透视图,就 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 的立体图形。
15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 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 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 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 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1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 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 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 面、地面平行,另一组 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 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 视。
2
一点透视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3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ppt课件

建筑透视概述一点透视两点透视 ppt课件
相交得两个灭点F1、F2 (可参阅图a)。
(a)
(b)
36
(4) 由于点a在基面G 的GL上,所以点A也 在画面GL上;在画面 P上连接AF1和AF2得矩 形直角边AD和AB的全 长透视。
37
(5) 在基面G上画出视 线的基面投影ed和eb 分别与GL相交于dx和 bx;
过dx和bx分别引 投影连线与画面P上的 全长透视AF1和AF2相 交于D和B;于是AD、AB 分别为直线边ad、ab 的透视。
17
三、直线的透视规律(与画面五种位置透视) (1)与画面相交的基面平行线(即水平线)的灭点必在视平 线上,它与画面的交点M到基线的距离反映该水平线到 基面的距离,如图。其中MF称直线AB的全透视; AB为 直线AB的透视;那么mF就称直线AB基透视的全长透视。
图1-4 与画面相交的基面 平行线的透视特征
48
二、利用正面投影中给出的主体高度定出墙角A的真高 线,过其顶点作左右方向水平屋檐的全透视,分别与 过点b、d的竖直线相交的墙角B、D的高度,再据此高 度作左右两方向的透视线,就可得到主体部分的透视 轮廓(图10c);
(c)画入主体高度
49
三、用同样的方法也可画出副体部分的透视轮廓。但 由于它的墙角不在画面上,故须先顺其方向延长到 画面上之后才能取得他的真高来作图。
量问题。 解决前者最基本的方法是视线法;解决后者最基
本的方法则是利用重合于画面上的真高线,即过真 高线上的点作水平线的全长透视去截取所需要的形 体透视高度。
46
例如图10a所示, 设已知建筑形体 的两面投影及GL、 HL和e等有关条 件,作透视图。
47
作图步骤: 一、画平面图的 基透视(图10b);
31
在这个透视图中原来相互平行 的轮廓不再相互平行,原来长度 相等的图线也不再相等,而产生 了“近大远小” 的变化。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ppt课件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技巧来突出产品的重点部分,使得观众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产品 的构造和特点。
透视还可以用来表现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原理,通过透视剖面图等形式来展示产 品的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增强观众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
产品材质表现方法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真实地表现产品 的材质质感,通过光影效果和色彩处理 可以模拟出不同材质的表面质感和纹理
利用一点透视和两点 透视原理,构建具有 深度感和立体感的动 画场景。
运用色彩、光影等视 觉元素,增强场景的 空间感和真实感。
通过调整视角和视平 线的高低,表现不同 的空间层次和远近关 系。
角色动作设计和运动规律掌握
根据透视原理,设计符合角色性 格和情绪的动作,表现角色的动
态美。
掌握运动规律,使角色动作更加 自然、流畅,符合物理原理。
2
设计师可以利用透视原理,将产品的设 计理念以立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 使得观众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师的创 意和想法。
3
透视效果图可以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依 据,帮助设计师在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 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最终产品 的实现与其设计意图相符合。
产品结构表达技巧
透视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清晰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关系,通过透视原理可以准确地表现 出产品各个部件之间的位置、比例和连接方式。
与眼睛平齐的水平线,是确定画面中 物体高度和深度的基准线。
消失点
在两点透视中,物体两侧的垂直线分 别向左右两个方向汇集,最终消失在 视平线上的两个点,称为消失点。
消失点与视平线确定方法
01
02
03
确定视平线
根据观察者的眼睛高度和 物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确 定视平线的位置。
确定消失点
在视平线上根据物体两侧 垂直线的汇集方向,分别 定出左右两个消失点。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经典)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经典)

特点
两点透视画法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立 体感和空间感。由于物体呈现出两个 消失点,因此画面中的物体呈现出更 加真实和立体的效果,能够表现出物 体的深度和宽度。
两点透视画法适用于表现建筑、风景 等场景,能够突出物体的形态和结构, 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
05 两点透视画法的应用
场景描绘
场景深度
一点透视画法能够有效地 表现出场景的深度,通过 线条的延伸和消失点,可 以营造出远近层次感。
服装细节
在服装的细节描绘上,一点透视画法能够突出服 装的纹理和质感,使画面更加丰富和细腻。
漫画创作
漫画分镜
在漫画的分镜设计中,一点透视画法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场景的转 换和视角的变化,增强故事的节奏感和悬念。
角色设定
通过一点透视画法,漫画创作者可以更好地设计角色的造型和特点, 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和独特。
倾斜于画面
当物体与画面形成一定角 度时,其形状和长度都会 发生透视变化,表现为近 大远小、近长远短。
光影与透视效果
光线方向
光线的方向对物体的明暗关系和立体感有重要影响。在一 点透视中,通常选择一个主光源,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 立体感。
阴影效果
阴影效果可以强调物体的立体感和透视关系。通过合理设 置光源和阴影的位置,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深度感。
一点透视画法可以用来表现建筑周围 的景观,突出景观层次感和立体感, 使建筑设计更具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
建筑内部空间
通过一点透视画法,可以更好地呈现 建筑内部空间的特点和结构,有助于 设计师更好地进行空间规划和设计。
产品设计
产品造型设计
一点透视画法可以用来表现产品 造型,突出产品的立体感和形态 特点,使产品设计更具表现力和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讲解 PPT课件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讲解 PPT课件

❖ 这里,大家观察下图 片,我们要认识的几 个点。

❖ 视点:人眼睛所在的 地方

❖ 视平线:平视时与你 眼睛等高的那条假象 的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灭点:将物体的边无 限延长时最后消失的 点
一点透视的规律
❖ 1、 近大远小 ❖ 2 、近宽远窄 ❖ 3、 近实远虚
一点透视的运用
用一点透视法可以很好地表现出远近。常 用来表现笔直的街道,或用来表现原野、大海 等空旷的场景。铁轨从近到远,慢慢变窄,树 也是从近到远,慢慢变矮。但是,画面的垂直 方向(树向上伸长的方向),从视点的角度看 是没有灭点的。
平行透视(一点透视)讲解
• 先观察一组有意思的照片……
❖ 透视方法的定义,简单的说是把眼睛所见的景
物,投影在眼前一个平面,在此平面上描绘景物的 方法。在透视投影中,观者眼睛称为视点 (StationPoint),而延伸至远方的平行线会交于一 点,称消失点。因我们所绘制的物体不同等等因素, 有所谓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
❖ 什么是透视?

❖ 它是绘画理论术语。“透视”(perspective) 一词原于拉丁文“perspclre”(看透),指在 平面或曲面上描绘物体的空间关系的方法或 技术。

❖ 简单的说,就是把眼睛所见的景物,投影在 眼前一个平面,在此平面上描绘景物的方法。 在透视投影中,观者眼睛称为视点,而延伸 至远方的平行线会交于一点,称消失点。
一点透视的特点
❖ 优点: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可以很好地 表现建筑的远近关系,适合表现庄重、严肃 的室内空间和建筑物。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园林制图之透视》课件

调整光影:根据透视关系,调整光影效果,如明暗、阴影等
应用:在园林制图中,透视图阴影与配景可以更好地展示园林景观的布局和设计,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园林的美感和意境
汇报人: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描绘细节:在透视线基础上,描绘园林景观的细节,如树木、建筑、道路等,以增强视觉效果
PART FOUR
两点透视是透视的一种,也称为平行透视
两点透视的特点是画面中有两个消失点,这两个消失点在同一水平线上
两点透视的画法是,先确定两个消失点,然后根据透视原理画出物体的轮廓和阴影
两点透视在园林制图中的应用广泛,可以准确地表达园林的空间关系和透视效果
阴影的注意事项:注意阴影的轻重、方向和位置,避免过于夸张或失真
阴影的画法:根据透视原理,运用线条、色彩等表现手法
完善细节:根据透视关系,完善细节,如纹理、质感等
调整整体效果:根据透视关系,调整整体效果,如色彩、构图等
确定透视关系:根据透视原理,确定画面中的透视关系
绘制配景:根据透视关系,绘制配景,如树木、建筑、人物等
透视原理:在一个平面上,将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投影到二维平面上,形成透视效果
一点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所有平行线都汇聚到这个消失点
应用:在园林设计中,一点透视常用于表现建筑物、道路、树木等物体的空间关系
注意事项:一点透视需要保持透视线的平行和垂直,否则会产生变形和失真
调整细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物体的大小、位置和形状,使画面更加真实
汇报人:PPT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CONTENTS
PART ONE
PART TWO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透视图画法PPT课件

透视图画法PPT课件
GL
GL
hL
f
y
f
X
PL
PL
s
真高线
F
x
F
y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看清题意
右立面图
平面图
正立面图
s
FX
FY
确定站点
定视平线
h
h
确定画面 位置
找灭点的 投影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
右立面图
平面图
正立面图
s
FX
FY
h
h
(6) 作出房屋的透视图(续1)
改变作图条件--将画面线转为水平。
先画屋盖、外墙和柱子的透视。
PL
PL
a
b
c
d
GL
GL
h
PL
PL
GL
GL
HL
HL
a
FX
FY
a0
S
S
S
FY
FX
S
FY
FX
课后练习:(1)作形体的透视图。
PL
PL
画面线
hL
hL
GL
GL
基线
视平线
a
fx
a
fY
FX
FY
A
s
(2) 求形体的两点透视
立面图
平面图
PL
PL
画面线
hL
hL
视平线
GL
GL
基 线
s
站点
Fx
Fy
(3) 求形体的 两点透视
PL
GL
GL
HL
HL
S
F
(a)
(b)
(c)
(a) 已知两面投影; (b) 作基透视; (c) 作高度透视

一点透视2ppt-PPT课件

一点透视2ppt-PPT课件
透视技法
一、设计常用的透视图画法有以下三种: •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 两点透视(成角透视) • 散点透视(鸟瞰图)
1、一点透视(平行透视):表现范围广,纵深感 强,绘制相对容易。
1、先确定内墙面A、B、C、D四点(高度设定为3米)每段刻度等长。 2、确定视平线高度(一般为1.5---1.7米)灭点偏左。 3、由灭点VP做A、B、C、D各点的延长线。 4、做CD的延长线,得到a、b、c、d、e各点(设此房的进深为5米), 每段刻度与内墙刻度一致。 5、在视平线上确定测量点M(根据画面任意定)
1、由灭点VP作内墙各刻度点的延长线。 2、过测量点M作a、b、c、d、e各点的长线,与透视线相交。
1、画出家具在地面的投影位置

《两点透视画法》课件

《两点透视画法》课件
静物画
在静物画中,两点透视画法可用于 表现物体的远近、大小关系,以及 画面中的空间感。
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1 2
角色动画
在动画制作中,两点透视画法用于创建角色的立 体感和动作的动态效果,使角色更加生动逼真。
场景动画
在场景动画中,两点透视画法用于构建场景的空 间关系和透视效果,增强动画的视觉冲击力。
3
《两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目录
• 透视画法简介 • 一点透视画法 • 两点透视画法 • 透视画法的实际应用 • 透视画法的练习与提高
01
透视画法简介
透视画法的定义
01
透视画法是一种通过几何原理和 线性透视技术,在二维平面上表 现三维空间感的绘画方法。
02
它利用线条的延伸、汇聚和消失 ,以及物体在不同距离和角度下 的变化,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提高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掌握透视画法需要练习和实践,有助于提高绘画技能和艺术表现力 。
在设计和建筑领域的应用
透视画法在设计和建筑领域中广泛应用,用于表现设计方案和建筑 物的外观、空间布局等。
02
一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的原理
一点透视的原理是当一个物体与观察者之间存在一个平行面时,物体在透视画面上 会形成一个消失点,这个消失点通常位于视平线上。
确定物体的轮廓
根据平行线的交点,确定物体 的轮廓和形状。
填充阴影和细节
根据光线的方向和物体的质感 ,填充阴影和细节,增强立体
感和表现力。
一点透视的应用实例
建筑绘图
在建筑绘图中,一点透视 常被用来表现建筑物的外 观和立体感。
游戏设计
在游戏设计中,一点透视 常被用来表现游戏场景的 广阔和深度。
广告设计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课件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课件
10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6:先决定视点 (E.P)。对物体平 面图的AB面来说, 中心视线(EE')呈垂 直,所以物体平面 视点位置最好决定 在作图者视野60度 的范围内。而中心 视线和基线的交点 就是基点(G.P)。 基点到视点的距离, 即为物体和作图者 间的距离。连接视 点(E.P)和平面图 的A\B\C\D.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 心位置,这是一点透 视图的基本构图。这 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 面,因此建筑物的室 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 方式。
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的
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0
• 2.量点法:
• 一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En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 作法:
• 1)作OY0=OY,即YY0与P.P.成45°。
• 2)作OY的消失点Vy,YY0的消失点My(量点)。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1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作图框架由空间转为平面 22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4
作业1 –桌子或椅子的一点透视1张
要求: 1、A4 2、铅笔手绘 3、保留重要连接线 4、角度及大小自定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5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美术透视教学课堂ppt课件

美术透视教学课堂ppt课件

成角透视:又叫两点透视, 两点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1、二点透视的特征 (1) 在二点透视中,方形物体的垂直边线仍然垂直;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各自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向左右两方远伸,分别往地平线上左右消失点(又称余点)集中。
(2) 二点透视表现出的画面效果较自由,具有活泼、生动的特点,与真实场景空间相比,具有很好的真实性、且变化多样、纵横交错的特点,有助于表现复杂的场景及丰富多采的人物活动。
平面
立体空间
用色彩也可以表现立体空间感!
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同样的物体处在不同位置时,在观者眼里会出现近大远小,而且越远越小的变化,这种变化用绘画上的法则来解释就叫透视现象。
近处与远处有什么变化? 说说自己的感受。
看图思考(点击小图看大图)
《法国风光》 摄影作品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点
视平线
消失线
作业要求: 寻找生活中熟悉的具有透视现象的画面,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给它添加上人物以及交通工具等,让它变得更美。

这两种透视现象有什么不同?
根据不同的观察角度和位置,透视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正面观察物体时会产生一点透视现象,侧看物体时会产生两点透视现象,从极高或极低处看物体时会产生三点透视现象。
二点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当水平置放的直角六面体与画面成一定角度,两侧面的线条向左右两个消失点集中,这样的透视图叫二点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二点透视(成角透视)
1、二点透视的特征 (1) 在二点透视中,方形物体的垂直边线仍然垂直;与地面平行的水平线,各自与画面成一定的角度向左右两方远伸,分别往地平线上左右消失点(又称余点)集中。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精)精选PPT文档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精)精选PPT文档
(12)距点:由视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 平线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
(13)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灭点; (14)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
点; (15)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 曲线透视的画法
• 曲线透视的画法
• 本章重点

了解曲线透视的表现方法
3、成角俯视和成角仰视是典型的倾斜透视,所以一 般以此为代表称倾斜透视为三点透视
• 倾斜透视的画法
景物长、宽、高主向轮廓线都 不平行于基线时的俯视透视叫做成 角俯视,仰视透视叫成角仰视。
• 倾斜透视的画法
• 本章重点 了解倾斜透视的使用方法
第七章:曲线透视
曲线透视
• 曲线透视的画法
• 曲线透视的画法
六、视点/画面/视角 a)画者A视距为0.5D,视角为90° b)画者B视距为0.75D,视角为67° c)画者C视距为1D,视角为53° d)画者D视距为1.5D,视角为37° e)画者E视距为
2D,视角为28°
• 本章重点
熟记本章常用名词术语 熟记本章常用名词所对应的位置
第三章:平行透视
• 平行透视的定义 • 平行透视的画法
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透视规律线的分类透视变化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平行于画面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原线保持原状垂直平行于画面水平的直线原线保持原状水平平行于画面倾斜水平面直线原线保持原状角度倾斜不平行于画面的直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变线消失到视心点与画面成45角的水平线变线消失到距点上与画面成4590角的水平线变线与画面成045角的水平线变线消失到外余点上透视规律一物体默认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2024版(新)中小学美术《透视》教学课件
根据透视原理,合理安排静物的大小比例,表 现前后关系。
细节刻画
注重静物的细节刻画,利用透视原理表现静物 的质感和纹理。
人物画透视注意事项
1 人体透视
掌握人体透视原理,注意人物各部分的比例和位置关系。
2 服饰透视
根据服饰的材质和款式,运用透视原理表现服饰的质感和 形态。
3 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透视
结合场景透视原理,将人物与场景融为一体,表现空间感。
欣赏透视感表现突出的作品,感受透视在画面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立体感表现强烈的作品剖析
剖析立体感表现强烈的作品,学习如何通过色彩与光影的变化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
04
透视在绘画创作中应用
风景画透视处理技巧
消失点定位
确定画面中的消失点位置,使画 面具有空间感。
色彩与明暗透视
通过色彩与明暗的变化,表现画 面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透视在镜头运动中的运用 通过透视镜头的运用,可以模拟出各种复杂的镜头运动效 果,使动画更加逼真、流畅。
跨学科融合创新思考
透视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透视原理与数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解析透视现象,为艺术创作提供更精确的理论支 持。
透视与物理学科的融合
透视原理也涉及到光学、力学等物理知识,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探究透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1 2
色彩冷暖对空间感的影响 暖色调具有前进、凸出的视觉效果,冷色调则具 有后退、凹进的视觉效果。
色彩明暗对立体感的影响 明亮的色彩显得凸出,暗淡的色彩显得凹进。
3
色彩纯度对空间层次的影响 高纯度色彩具有前进感,低纯度色彩具有后退感。
光影变化与立体感表现
光源方向与阴影形成
01
光源方向决定阴影的位置和形状,进而影响物体的立体感和空

一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一点透视画法ppt课件

完成图
可编辑ppt
40
七、空间透视的把握与运用
透视表现有严格的科学性及灵活性,只有 在充分领会透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达到掌握 透视的目的。在学习空间透视的过程中,我们 要经常做一些空间透视表现练习,培养我们对 空间的构架能力和对场景的组合能力。做到多 动手、多用心、意在笔先,方可胸有成竹,使 脑、眼、手相互协调在创意表现之中。
教学课时:6课时
学情分析
根据中专生的特点、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等因素,特制定本次教学内容,主要采取兴 趣培养、由简到难的教学手段,真正让学生“听得懂、学得会、掌握住、能应用”, 为以后的就业和长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可编辑ppt
2
学习透视目的与要求
目的: 学习透视知识,表现场景真实感;
要求: 将透视原理用到手绘表现之中。
33
可编辑ppt
34
可编辑ppt
35
课堂作业:
用一点透视的方法画出室内宽7m、进深 5m、高3m的透视图,在室内任选位置,画出 一个长2m、宽1m、高1.5m的长方体。
可编辑ppt
36
课后作业: 完成下面平面图的透视图画法。
可编辑ppt
37
提示 1
可编辑ppt
38
提示 2
可编辑ppt
39
手绘表现技法
—— 一点透视图画法
可编辑ppt
1
教学目的
1、掌握绘制物体空间的尺寸,为绘制透视图的比例打下基础 2、掌握特定环境的透视变化因素 3、掌握一点透视图的制图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一点透视图的制图方法及步骤。
教学难点
一点透视中家具的透视表现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法 讲授法 项目教学法 分组讨论法

室内手绘两点透视讲解PPT课件

室内手绘两点透视讲解PPT课件
(一)求量点M1、M2方法一
(1) 定出真高线(墙角线)AB,作出H.L。根据画面需要,过A、B两点作出两面墙的
透视(两个正交的面角度约l50。为佳),在H.L上得到V.P1 和V.P2 两个消失点。
(2) 找出V.P1、V.P2的中点C,画弧交AB延长线于0点。
(3) 以V.P2为圆心,V.P2 0为半径画弧相交于H.L得到点M1;以V.P1为圆心,V.P1 0
2
根据此方法画出的两点透视图实例
2021/3/9
3
已知室内平面图、立面图,用量点法作室内成角透视图。
2021/3/9
4
步骤:
(1) 过B点作基线G.L,并把进深尺寸量在上面。分别由量点M1、M2
向G.L的各点引线,并在V .P1 B和V .P2 B的透视延长线上交得各点。
2021/3/9
5
(2) 分别由各个尺寸点向V .P1、V .P2作透视线,即作出透视地网格。 在地网格中分别找出家具等的平面位置,并分别竖垂线。
2021/3/9
9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1/3/9
10
2021/3/9
为半径画弧交H.L于点M2。
1
(二) 求量点M1、M2方法二
(1) 作平行于H真高线AB延伸线相交于E。
(3) 以CE、DE作圆弧,交于任意水平线上的两点。
(4) 这两点分别通过B点延伸到H.L上,即得到M1、M2。
2021/3/9
2021/3/9
8
第二步:由天棚线向地面线作两条垂线DC和EF,确定DC线和EF线位置的原则为 使ABCD和ABFE在视觉上看起来像两个相等的正方形。平分AB四等份,再通过这 些等分点向V.P1和V.P2连线,与ABCD的对角线交于1、2、3点,过这些点作垂线与 BC相交,从V.P2点向这些交点引线并延伸;同理求得BF线上的交点,得出一个正 方体的透视网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视点(E.P)连接平面图上的点求出,而高度则须由基线上
的立面图延伸线条求出。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0
• 2.量点法: • 一点求法:已知:平面、立面及En点位置,求立方体透视。 • 作法: • 1)作OY0=OY,即YY0与P.P.成45°。 • 2)作OY的消失点Vy,YY0的消失点My(量点)。 • 3)在G.L.上量OX0=OX,OY0=OY,连接OVy、X0Vy,连接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5
一点透视
物体各图面的关系,如图1所示, 从这些图面可以描画出透视图。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6
一点透视
而从图2可知,各图面的长、宽、深尺寸是相同的。一般
而言,描画透视图时,就依这些图面(正面图、侧面图、
平面图)而导出物体的形状。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7
一点透视
图3




图,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1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作图框架由空间转为22平面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4
作业1 –桌子或椅子的一点透视1张
要求: 1、A4 2、铅笔手绘 3、保留重要连接线 4、角度及大小自定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5
二点透视(Two-point Perspective)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图中2、3、9是视点在物 体下方的例子,要描 画比眼睛更高位置的 物体时,这种构图最 实用。而图中4、8、 1,视点位在眼睛的 高度,当物体往左或 往右移动时,这种构 图最适合使用。袖点 在物体上方,即物体 在眼睛高度下方时, 最适用的构图为图4中 5、6、7。
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足线法 连接物体与立点在地面上的投影点,此连接线称为足 线。而利用足线绘成透视图的方法,称为足线法。
15
一点透视
如果平面图的一边和画面线相接,所画 出来的透视图就会和基线相接,如果放置 平面图的时候,离开画面线,所描画出的 透视图也会离开基线。因此,以下介绍其 他不同的情况: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6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A图: 由于配置 时平面图 的一边AB 与画面线 相接,因 此,所画 出来的透 视图一边 A'B'就会 和基线相 接。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9:将 画出来的平 面透视图, 移动到物体 的高度线 a'b',则可 得 A''B''C''D'' 的透视图。
14
一点透视
图10:实 际上从平面 图和侧面图 所求出来的 透视图,就 是夹在 A'B'C'D和 A''B''C''D''平 面透视图间 的立体图形。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7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B图:平面图部分 在画面线下方的情 况。在作透视图时, 无论时画面线上方 或下方的点,在和 视点连接时,都必 须先求得投影在画 面线上得点,再作 垂直线,以求得透 视图。若欲求得更 大得透视图,可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下方,其高度可 由基线放大来求出。
18
一点透视
C图:这是利用足线法完成得室内透视图。其宽度、深度可
在只有一个物体时,一点透视图所能表现的范围,如图①所示:由A面
和B面来看,视点在物体的左方、右方、中间三种不同的位置时,这种
透视图可以被画出来;若再依眼睛的高度来看一个面,所能描绘的透视
图,则共有九种,如图②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3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中1是视点在物体的中 心位置,这是一点透 视图的基本构图。这 种构图可以表示五个 面,因此建筑物的室 内透视图常使用此一 方式。
11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7:中心视 线(EE')和 水平线(H.L) 的交点为消 点(V.P), 如果是一点 透视图,就 会和视心相 叠。把正面 图点a\b\b'\ a',和消点连 结。
12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8:平面图点 A\B\C\D和视点 的连结线,能和 画面线(P.L)相 交A\B\C\D,从 A\B\C\D向基线 画垂直线,又能 和正面图点 a\b\b'\a'和消点 的连结线,产生 交点A'\B'\C'\D', 此图形为物体的 平面透视图。13
Y0My与OVy相交Y点,求得平面透视。 • 4)自O点作垂线T.H.,为量高线,量OZ0=ZZ’为立方体真高,
求得立方体透视。
• 实际求法: • 1)若视高低,在G.L.下任意距离作G’.L’.。 • 2)在H.L.上量VyMy=D,自Vy向右量F,得O点,作透视平面。
自各角点引垂线到G.L上,同上述方法求得立方体透视(图21)。
10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6:先决定视点 (E.P)。对物体 平面图的AB面来说, 中心视线(EE')呈 垂直,所以物体平 面视点位置最好决 定在作图者视野60 度的范围内。而中 心视线和基线的交 点就是基点 (G.P)。基点到 视点的距离,即为 物体和作图者间的 距离。连接视点 (E.P)和平面图 的A\B\C\D.
一点透视(One-point Perspective)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1
一点透视
所谓一点透视是指一个立 方体与画面、地现平 行,并与视线成垂直状 态者。亦即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中的两组与画 面、地面平行,另一组 棱线则消失于视心,此 种图法称为一点透视, 一点透视又称平行透 视。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2
一点透视
26
二点透视
就一个立方体而言,它与地面平行但不平行于画面,亦即对立方体的三
组棱线而言,一组棱线与画面平行,其他两组棱线不与画面平行,并
形成夹角,以45º、45º、15º、75º、30º、60º或任意角度分别消失于
左右消点的透视图法,称为二一点点透两点视透,视画亦法称为(成角透视)。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8
一点透视
图4在纸面上画出相当于物体底部的基线,然后从基线测
出眼睛高度的缩小尺寸,再画出一条和基线平行的水平线。
再从基线测物体高度加余白部分(随意尺寸),画出一条和
基线平行的线,这就是画面一点线两点。透视画法
9
一点两点透视画法
一点透视
图5:以平面 图的一边和画面线 成平行的状态,将 平面图配置于画面 线(P.L)上方。并 以和基线(G.L) 相接的状态描绘出 物体的侧面图。把 平面图的深度线 AD.BC延长到基线, 再从侧面图水平移 动物体的高度,如 此可求出abb'a'的 物体正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