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基因与细胞运动体重控制讲解

合集下载

肥胖的基因机制研究

肥胖的基因机制研究

肥胖的基因机制研究肥胖与基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常常认为体重问题是与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习惯有关。

然而,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肥胖问题还存在着基因机制上的影响。

本文将阐述肥胖的基因机制,探讨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 肥胖与基因有关系首先,科学家们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些与肥胖有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肥胖的发生:食欲控制、基础代谢率和脂肪存储。

例如,一些研究指出,激素受体基因的变异与肥胖风险增加有关。

另一些研究认为,脂肪细胞分化相关的基因也可能对肥胖的产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此同时,行为学因素也可能与基因相互作用,促进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2. 食欲控制基因食欲控制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过度进食,导致能量过剩,从而积累脂肪。

食欲控制基因包括影响胃口和饱腹感的基因、调节胰岛素、胃泌素、胃动力素等激素的基因等。

亚历山大-克鲁姆每症候群(ALMS1)、轻型逍遥综合症(LEPR)、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 等基因是与食欲调节相关的基因。

3. 基础代谢率基因基础代谢率是指暴露在相同环境下,身体消耗的能量量。

基础代谢率低的人需要较少的热量才能维持身体正常运转,相对而言容易积累脂肪。

与肥胖有关的基础代谢率基因包括英文缩写为FTO的基因、麦库综合症(MKS), Behr综合症等基因。

4. 脂肪细胞分化基因脂肪细胞分化是指脂肪细胞由未分化状态转化为成熟状态的过程。

可以通过这种过程来控制脂肪细胞数量和大小,从而促进或抑制脂肪堆积。

肥胖的患者存在着脂肪细胞分化异常的情况,一些基因可能通过调节这个过程来影响肥胖的产生和发展。

相关的基因包括碳水化合物酶2基因 (CHP2) 等。

5. 基因与环境互动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是影响肥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睡眠、饮食、运动等因素。

例如,睡眠不足会导致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紊乱,促进肥胖的发生。

相反,正常、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维持健康的基础代谢率,从而降低肥胖风险。

控制体重

控制体重

根据肥胖原因,可将继发性肥胖分为下丘脑性肥胖、垂体性肥胖、 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库欣综合征导致的肥胖、性腺功能低下 性肥胖等。其中,成年人以库欣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性肥胖 为多见,儿童中以颅咽管瘤所致的肥胖为最多。
2016/11/13
肥胖的部位
1.束带型肥胖:脂肪堆积区主要分布于背部、
下腹部、髂部、臀部及大腿,肥胖生殖无能综 合征的肥胖就是此种类型。 2.大粗隆型肥胖:脂肪主要分布于股骨大转子 区域及乳、腹、阴阜等处。更年期后的肥胖多 半属此类型。 3.下肢型肥胖:脂肪贮存区域从髋部而下至踝 部,有时局限于腿肚及踝部,如进行性脂肪营 养不良症,形成下半身极度肥胖而上半身极度 消瘦。 2016/11/13
2016/11/13
肥胖病毒
科学家发现,一种名为“AD—36”的腺病毒
只影响胖人,而对瘦人基本不起作用。 体重严重超过正常标准的胖人中,可能有1/3 的人受此病毒影响。 实验表明,体重超重者,特别是那些胸部和 腹部脂肪堆积过多的人,更容易感染“AD— 36”病毒。 感染了“AD—36”病毒的人,即使不摄入过 量饮食,体重也会超过正常的同类。
减肥运动
最随意的减肥运动慢跑 最具美感的减肥运动跳舞 最热辣的减肥运动力量训练 最悠闲的减肥运动散步 最动感的减肥运动骑单车 最优雅的减肥运动瑜伽,减肥的瑜伽动作 最有效的减肥运动游泳 最实惠的减肥运动跳绳 最cool的减肥运动有氧搏击
最减肥的饮食就餐前
餐前吃一块糖。
的调查 确立减肥目标(每周减 多少,控制多少) 制订减肥方案 具体实施
2016/11/13
国际减肥三原则
一、不厌食 二、不腹泻 三、不乏力
2016/11/13

《控制体重》教案

《控制体重》教案

《控制体重》教案控制体重教案1.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生将了解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掌握科学合理的饮食原则,学会制定个人化的运动计划,从而达到健康减重的目的。

2. 教学内容2.1 体重管理基础知识- 体重指数(BMI)的计算及意义- 体脂率的测量及作用- 食物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2.2 科学饮食原则- 均衡摄取各类营养素- 控制热量摄入,减少油脂、糖分等高热量食物-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胃蠕动- 合理分配三餐,避免暴饮暴食2.3 运动计划制定-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跑步、游泳、瑜伽等- 设定运动目标,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时间- 运动与饮食结合,实现热量摄入与消耗的平衡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课程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4. 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一组关于体重管理的数据和图片,引发学生对控制体重的关注,激发研究兴趣。

4.2 讲授体重管理基础知识详细讲解体重指数(BMI)、体脂率等概念,让学生了解体重管理的科学依据。

4.3 分析科学饮食原则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

4.4 讲解运动计划制定方法介绍各种运动方式及运动注意事项,教授学生如何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4.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体重管理计划。

4.6 互动游戏设计有关体重管理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7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收集学生的问题和反馈,为后续课程提供参考。

5.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表现、互动游戏成绩等方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实践所学知识,关注体重管理成果,以便更好地评估教学效果。

6. 教学资源- 体重管理相关资料(书籍、文章、视频等)- 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互动游戏道具7. 教学时间共1课时(45分钟)8. 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制定一个为期一个月的体重管理计划,并在下一个课时分享计划执行情况及成果。

肥胖与运动PPT课件

肥胖与运动PPT课件
肥胖对运动的影响
肥胖可能导致个体在运动中表现出较低的耐力和 体力水平,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影响运动表现 和健康状况。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肥胖与运动的相互作用机制
进一步探讨肥胖与运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 因素对肥胖和运动的影响。
开发针对肥胖人群的运动干预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肥胖人群,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干预 方案,以提高运动效果和减重效果。
01
02
03
04
有氧运动
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 车等,有助于燃烧脂肪,提高
心肺功能。
力量训练
如举重、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
础代谢率。
柔韧性训练
如瑜伽、普拉提等,有助于提 高身体柔韧性,减轻关节压力

集体运动
如篮球、足球等团队运动,有 助于提高肥胖人群的社交能力
和自信心。
运动强度的选择与控制
媒体宣传肥胖对健康的危害和科学减肥的方法,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和重视 程度。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肥胖与运动的关联与影响
1 2 3
肥胖与运动的关系
肥胖与运动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运动对于控制体 重、减少脂肪含量、改善身体成分具有显著效果。
运动对肥胖的影响
运动能够提高代谢率,促进能量消耗,减少脂肪 的积累,同时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强肌肉力量和 耐力。
肥胖的分类
根据肥胖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肥胖;根据病因,可以分为 原发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
全球肥胖流行趋势
近年来,全球肥胖率呈逐年上升 趋势,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 共卫生问题。
中国肥胖流行现状

科学健身-控制体重ppt课件

科学健身-控制体重ppt课件
为了增加体重,就必须摄入大于支出,但 一般每天不要超过1000-1500千卡,多摄入 2500千卡热量约可增加0.45公斤肌肉。
• 三 科学健身,增加体重
• 为了保证多摄入的能量不会变成脂肪,则 宜进行力量训练。
• 运动项目:宜选择各种抗阻力量训练星星 复合练习,如负重深蹲、仰卧起坐等。
• 运动强度:选择6-12RM或70-80%最大力 量。每个动作重复3-6组,每组6-10次,组 间休息2-3min,动作速度偏慢。
• (四)膳食 • 宜少量多餐,强调避免高脂高糖食物。
第四节 科学增重
• 一 引起消瘦的原因 • 1.食物热量摄入不足,低于机体每日的消耗
量,于是导致热量的负平衡。 • 2.由于某些疾病引起营养素的消化吸收不良,
体内利用障碍,或机体的消耗增加等。 • 3.体质性消瘦。
• 二 科学增重的原则和方法 • 1.首先找出引起体重下降的主要原因。 • 2.增加营养供应。 • 3.适当参加身体锻炼。
• (二)运动量
• 以中低强度长时间为宜,强调运动总量的 支出。运动强度可用40-70%储备心率,每 次40-60min,每周5-7天。
• 通过运动结合改变饮食习惯,每周多支出 2000千卡的热量,则可减少约半斤脂肪。
• (三)力量训练
• 进行有氧运动项目的同时,宜配合肌肉力 量的训练,运动负荷可选8-15RM,一组815次,重复2-3组,每周2-3天。
• 运动频度:每周3-4天。
• 为了衡量腹腔内脏脂肪的多少,一般可用 腰围或腰臀比来反映。
• 腰臀比即腰围与臀围的比值,是衡量健康 与评定肥胖的一个重要指标。
• 腰臀比女性应小于0.8,男性应小于0.9.
• 实际上单纯用腰围既能反映健康危险性, 通常女性应小于80cm,男性应小于85cm。

(完整版)肥胖症运动处方

(完整版)肥胖症运动处方
这种认识对吗?
44
水的生理作用(1)
水是组成机体的重要成分,水占成人体重的 50~70%,儿童可占80%以上。其中血液含水 90%,肌肉含水70%,骨骼含水22%等;水参 与物质代谢过程;水是良好的溶剂,食物的 消化、吸收、运输、生物氧化以及排泄都需 要水;水参与体温调节,水的比热大,在体 内使体温容易保持稳定。
肥胖患者脂肪组织的增大由于脂肪细胞数量增多或 (和)体积肥大。
肥胖的原因:遗传、环境
(1)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 (2)身体活动不足 (3)遗传因素
表现
肥胖症可见任何年龄,女性较多见。 轻度肥胖多无症状。 中重度肥胖可引起气急、关节痛、肌肉酸痛、体
力活动减少、焦虑、忧郁等。常伴代谢综合征, 还可伴随或并发睡眠中阻塞性呼吸暂停、胆囊疾 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骨关节病、静脉血栓、 生育功能受损级某些癌症发病率增高。肥胖症常 是以上疾病的诱因和危险因素。
49
规律补水
•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渴 感。但是,口渴的感觉并不能与对水的需 要完全保持一致,因此很容易出现缺水占 体重2~4%的情况。
• 锻炼者要有规律的饮水,而不是根据渴感 补充水。
50
失水生理机制
主要机制是血容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机体在运动时需要充分的血容量,一方面是要加强
肥胖症的运动处方
肥胖的概念
肥胖症指体内脂肪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 是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慢性代谢性 疾病。肥胖症及其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健康、正常生 活、工作和寿命。
2010年全球超重者近10亿,肥胖者4.75亿,每年至 少有260万人死于肥胖及其相关疾病。
《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成人超重率 32.1%,肥胖率9.9%。

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

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

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们。

然而,要理解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需要深入研究与之相关的因素,包括遗传、代谢和环境等多个方面。

一、遗传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肥胖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家族史是肥胖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与肥胖有显著关联,如FTO基因、MC4R基因等。

这些基因可能会影响能量代谢、食欲调控和脂肪细胞的分化,导致肥胖的发生。

二、代谢因素1. 能量平衡能量平衡是控制体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进食的热量摄入和能量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决定了体重的变化。

当热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时,多余的能量会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2. 脂肪细胞的影响脂肪细胞是体内脂肪储存的地方,它们的数量和大小会影响体重的变化。

对于肥胖个体而言,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较大,导致体内脂肪积累增加。

而正常个体的脂肪细胞数量和体积相对较小。

3. 激素调控多个激素参与了体重的调控过程。

其中,胰岛素、瘦素、促甲状腺激素等激素的调节异常与肥胖的发生密切相关。

例如,胰岛素抵抗会引起血糖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进而导致脂肪的合成和储存增加。

三、环境因素1. 饮食结构现代社会中,高糖、高脂的饮食结构成为了肥胖流行的重要诱因。

摄入过多的高热量食物和饮料,导致能量摄入增加,超过身体所需,进而促进脂肪的沉积。

2. 运动状况久坐不动是现代人们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缺乏运动会降低能量消耗,使体内脂肪积累增加。

此外,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普及也减少了徒步、自行车等有氧运动的机会。

3. 睡眠质量睡眠质量的不良与肥胖存在着密切关系。

睡眠不足会导致食欲调控激素失调,增加对高糖、高脂食物的偏好。

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影响新陈代谢的调节,进一步加重肥胖风险。

总结:肥胖的生物化学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遗传、代谢和环境等多个层面。

遗传因素、代谢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了肥胖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从综合多方面的角度来预防和治疗肥胖,比如改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定期运动等。

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ppt

营养体育锻炼与控制体重.ppt
• 含碘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如海带、紫菜、鲜带鱼、海带含碘量最高,;其次为海贝类及鲜海鱼.
• 身体活动增加时,消耗的热量就会明显升高, 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女性需要的能量往往比从事同等劳动的男性要 低200千卡或更多些。
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帮助你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策略
• 与有运动习惯的同学一起参加锻炼。
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 章节名称 学习内容分析 授课年级 七年 学校 磐石市第三中学 教师姓名 张秀兰 营养与控制体重 计划学时
1
让学生了解与自身有关的营养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包含习惯。了解体重指数,正确 地利用体育和营养手段来控制体重。 初中学生即将或者已经进入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发育高峰时期,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对学生正确 饮食习惯的培养及科学控制体重方法的掌握。 课程标准:了解与控制体重有关的知识 知识与技能:了解平衡膳食,体重指数,控制体重的方法
•适当的运动:
运动量与运动负荷要适当 除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还要注意运动的量与负荷 首先运动量与负荷要符合当 的身体状况 其次运动时间要坚持半小时 以上,因为在运动30分钟后脂 肪供能的速率才慢慢提高,
药物治疗
药物减肥有食欲抑制法和代谢促进法。药物减肥有许 多副作用,应尽量避免使用。如今大部分减肥药中添 加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 因此可以达到吃得多而不发胖甚至消瘦的目的,如长 期服用会使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最终引 起生理和甲 状腺紊乱,还有的减肥药的主要成 分是利 尿剂,服用后使人失去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影响人 的新陈代谢长期服用会出现脱水心律不 齐,服用过量会危及生命。
你平时最爱吃和最不爱吃的食物都是什么?
想一想:大虎特别爱吃 腊肉、香肠等脂肪含量 高的食品,炒菜时放的 油也特别多,喜欢吃巧 克力、甜点等零食。你 认为这种饮食习惯对健 康有什么影响?为什么?

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

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

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分析一、本文概述肥胖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它不仅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还与社会经济负担密切相关。

在众多减肥方法中,有氧运动因其安全、有效、易行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从生物学的角度深入剖析肥胖的成因以及有氧运动减肥的科学机制,为肥胖人群提供科学的运动减肥建议。

我们将首先概述肥胖的流行病学特征、生物学成因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然后详细介绍有氧运动减肥的生物学原理,包括能量消耗、脂肪代谢、肌肉重塑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肥胖与有氧运动减肥之间的生物学联系,从而指导个人制定合理的运动减肥计划,促进身心健康。

二、肥胖的生物学基础肥胖,作为一种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其生物学基础涉及多个复杂因素。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肥胖主要是由于能量摄入与消耗之间的不平衡所导致的。

当人体摄入的能量超过其日常活动、基础代谢和其他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时,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细胞中。

在分子层面上,肥胖的发生与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密切相关。

一些基因能够影响个体的食欲、能量消耗和脂肪储存等生理过程,从而间接影响体重。

例如,某些基因可能导致个体对高热量食物产生更强的偏好,或对饱腹感有更弱的感知。

环境因素如饮食习惯、体力活动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等也能够显著影响个体的体重。

值得注意的是,肥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能量过剩问题,它也是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会释放一系列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些介质能够促进脂肪细胞增生和肥大,加剧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等病理过程。

肥胖的生物学基础涉及多个层面的复杂因素,包括能量平衡、基因遗传、环境因素和慢性炎症等。

因此,在探讨肥胖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肥胖。

三、有氧运动的生物学基础有氧运动,也称为心肺运动,是一种通过提高心率和呼吸频率来增强心血管系统和肺部功能的运动形式。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医学体重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医学体重管理专家共识PPT课件
校园健康教育
开展校园健康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对超重肥胖问题的认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抗阻运动
如举重、引体向上等,每周进行2-3次,以增强 肌肉力量。
3
柔韧性运动
如瑜伽、舞蹈等,每周进行1-2次,以提高身体 柔韧性。
运动强度和时间安排
运动强度
根据个体心肺功能、运动经验和健康状况来制定,通常采用最大 心率百分比或代谢当量来表示。
运动时间
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可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
控制高糖食品
减少糖果、巧克力、甜饮料等高糖食品的摄入, 以降低热量摄入并预防龋齿。
限制高脂肪食品
减少炸鸡、薯条、薯片等高脂肪食品的摄入,以 降低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适度摄入零食
允许儿童青少年适量摄入健康零食,如水果、坚 果等,但需控制摄入量。
增加膳食纤维和蛋白质摄入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鼓励儿童青少年多吃蔬菜水果,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 道蠕动和消化。
家庭支持
鼓励家庭成员参与体重管理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监督作用。
学校配合
与学校合作,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提高学生对健康体重的认 识。
社会资源
利用社区、医疗机构等资源,为患者提供便捷的体重管理服务。
长期随访与效果评价
定期随访
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体重变化和心理 状况。
效果评价
采用相关指标,如体重指数(BMI)、腰围等,评价体重 管理效果。
健康问题。
05 心理干预与支持体系建立
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
评估心理状况
01
通过专业心理评估工具,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

体重管理ppt课件

体重管理ppt课件

三、体成分估算方法
(一)皮褶厚度法 皮褶厚度法是一种简单
易行的测量方法,但测试人 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否则会 出现较大的测量误差。测量 时取身体的右侧部位,女性 常测部位有肱三头肌、髂前 上嵴和大腿部位的皮褶厚度 ;男性是胸部、腹部和大腿 部位的皮褶厚度。
(一)皮褶厚度法
Jackson、Pollock和Ward根据三个部位皮褶厚 建立了估算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身体密度回归公式: 身体密度(男)=1.1125025-0.001312(X1)+ 0.0000055(X2)2-0.0002440(X2) 身体密度(女)=1.089733-0.000924(X1)+ 0.0000055(X2)2-0.0000979(X2) X1:男:胸部+肱三头肌+肩胛下角皮褶厚度(mm)
体脂%(男性)=上臂围常数+腰围常数-前臂 围常数-10.2
体脂%(女性)=腰围常数+大腿围常数-前臂围 常数-10.2
(三)生物电阻抗分析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非脂肪组织比脂肪组织 有更高的电荷容量,更易于通过身体脂肪和非脂肪组 织的差别来估算体成分。
测量时在腕部和踝部放置体表电极,使用无痛 电流,测定身体对电流的阻抗,从而间接估算出体脂 量、去脂体重及身体含水量。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二肥胖的诊断标准肥胖是机体组成成分之一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的表现在介绍肥胖诊断方法之前应了解几个概念如体重标准体重肥胖度体成分理想体成分体脂百分比身体指数等
肥胖与体重控制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女:髂前上嵴+肱三头肌+腹部皮褶厚度(mm) X2:年龄(岁)
将估算的身体密度带入Siri预测公式: 体脂(%)=(495/身体密度)-450,可计算出体脂%。

肥胖 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解释说明

肥胖 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解释说明

肥胖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肥胖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还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肥胖与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

面对肥胖这一复杂而严峻的健康挑战,传统单一学科的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对其内在机制的全面理解与干预需求。

与此同时,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作为一种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逐渐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它将从遗传学中借鉴的孟德尔随机化实验设计原则与现代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流行病学等多个学科的方法和技术相结合,以寻找复杂疾病的病因学解释和个性化防治策略。

本文将探讨肥胖与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在肥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首先,我们将阐述肥胖的概念和其对健康的影响。

接着,我们将介绍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肥胖与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之间的关系,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本文旨在梳理肥胖与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利用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的研究方法来加深对肥胖的认识,并为肥胖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通过在多个学科领域的交叉整合,我们有望揭示肥胖的病理学机制、鉴定危险因子以及发展个性化防治措施,为人们提供更加有效的干预方式。

文章结构部分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章节和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介绍。

以下是文章1.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论点: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主要针对肥胖和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的概念进行介绍,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章节。

首先,我们将详细探讨肥胖的定义和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包括肥胖引发的疾病和生活质量下降等方面。

其次,我们将介绍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的概念,包括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最后,我们将深入研究肥胖与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的关联,探讨如何运用孟德尔随机化多组学来研究肥胖的成因和风险因素。

运动生理学讲稿(专题一肥胖与体重控制)

运动生理学讲稿(专题一肥胖与体重控制)

大量研究证实,肥胖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可能与肥胖者的年龄、种族、家族史、脂肪分布以及性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

肥胖增加子宫内膜癌及乳腺癌发生的危险性与性激素水平关系密切;肥胖也可以增加结肠癌的危险,可能与高胰岛素水平有关。

5.肥胖还容易引起脑卒中、关节软组织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许多疾病。

6.肥胖不仅危害成年人的健康,也同样对儿童的健康造成危害(1)肥胖使儿童智力发展缓慢,而且由于体内脂肪含量高会降低呼吸功能,大脑相对供氧不足,导致大脑思维、分析问题能力减低,造成反应迟钝,表现为操作能力差,动作不灵活、很笨拙。

(2)肥胖儿童还会出现心理行为方面的异常。

如肥胖儿动作笨拙,在集体活动中常常受到排斥和嘲笑,严重损伤他们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社交能力的发展,久之则出现抑郁、自卑、孤僻等情绪变化,形成被动、退缩的个性。

(肥胖儿心理上的压抑往往比生理上的损伤危害更大,且不易察觉,对儿童的个性、气质、性格以及日后能力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3)肥胖也会使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儿童呼吸道感染及皮肤感染等疾病的患病率高于正常儿童。

二、肥胖的分类及诊断。

(一)肥胖分类1.依据肥胖发生的原因,肥胖可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1)单纯性肥胖:是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心理行为偏差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单纯性肥胖是最常见的一种肥胖,约占肥胖人群的94%。

儿童肥胖也多属于这类肥胖。

(2)继发性肥胖:是继发于某些疾病,主要是一些神经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肥胖。

2.依据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分为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两种。

男性肥胖多为前者,其脂肪主要沉积在腹部的皮下及腹腔内;女性生肥胖多为后者,其脂肪主要沉积在臀部以及大腿部位。

腹部型肥胖引起肥胖并发症的危险要远高于臀部型肥胖(图10—1)。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肥胖产生机制与科学运动减肥

肥胖产生机制与科学运动减肥
22 胖 常 见 的 治 疗控 制 手 段 -肥
长 期 科 学 的 体 育 运 动 可 以改 变 体 内的 脂 质 代 谢 。 运动 时 肾上 腺 素 、 甲 肾上 腺 素 分 泌 增 加 , 以 提 高 脂 蛋 白酯 酶 的活 去 可 性 , 速 甘 油三 脂 和 脂 蛋 白 的分 解 , 而 运 动 能够 降低 血 脂 水 加 因 平 , 得 高 密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量 升 高 。 使 3 运 动 能 增 强 胰 岛 素 受体 水平 功 能 - 4 经常参与 耐力运动能使 肌细胞的胰 岛索受体功能增 强 。 改 善 组 织 与胰 岛 素 的 结 合 能力 。胰 岛 素 具有 强力 的抑 制 脂 肪 分 解 的 作 用 , 速 游 离 脂 肪酸 的利 用 。 动 能 提 高 糖 尿病 人 胰 加 运 岛 素 敏 感度 . 因此 是 防 治 Ⅱ型 糖 尿 病 重 要 的 辅 助手 段 。 3 运 动 提 高耐 力 素质 . 5 运 动 可 增强 心 肌 的收 缩 力 量 , 加 血 管 的 弹性 。 动 有 利 增 运 于 改 善 心 肌 功 能 , 强 血液 的 运 输 能 力 , 强 呼 吸 肌 收 缩 力 , 增 增 增 加 肺 活量 , 善 呼 吸 功 能 , 快 气 体 交 换 , 强 运 输 氧 的 能 改 加 增 力 , 而 提 高 机 体 的 耐 力 。当 机 体 运 动 功 能 提 高 后 , 充 沛 的 从 有 体 力 完 成较 多 的运 动 量 , 而 构 成 人 体 的 良性 循 环 。 从 4科 学的 运 动 减肥 方 法 .
33 动 降 低 血 脂 水 平 .运
全 国营养 调查 资料 显 示 , 市居 民 体重 超 重 者 ( MI 5 已 城 B > ) 2 达到 1 9 北 京有关 部 门 的一次 调查 发现 , 4 %。 城市 肥胖 和超 重人 口 已超 过4 %。 0 国内报 道 l个 城市 2 多万儿 童 肥胖 检测 率年增 长值 1 O 男 女分 别是 1%和8 %, 0 . 速度 极快 。肥 胖是 一种 既有 遗 传基 因缺 7 陷又 有过 食 和运 动不 足 等环 境 因素影 响的 多疾病 因素 。随 着 经 济 的发 展 , 营养状 况 的改 善 , 活方式 与膳食 模式 的 变化 , 胖 的 生 肥 速 度逐年 增加 。肥胖 与运 动 的关 系一 直受 到研究 者 的重视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部分人肥胖都是多種因素引起的,而遺傳因素較環境因素為高。 但最新的發現卻是父親肥胖,女兒很可能會遺傳到父親的肥胖基因 ,但兒子就不會。 據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報道,研究人員通過對47名7至10歲女孩研 究她們與父母的體重及熱量消耗形態後發現,女孩們的體重主要受 父親的身體脂肪影響,而母親體重與女兒體重則沒有關連。 香港的醫學界人士推斷這是由於女兒接受到父親X染色體影響體重 的基因,這甚至要配合母親的X染色體,纔可能把肥胖基因隻傳給 女兒而沒有傳給兒子。
減肥的真實內容!
體脂肪細胞
運動與節食減肥差異比較表
運動減肥
增加能量消耗 短時間沒有減肥效果 減少脂肪維持或增加肌肉量 促進健康增進體能 積極心理鼓勵 增加基礎代謝率 改善心理壓力、焦慮、沮喪、
節食減肥
減少能量攝取 短時間即有減肥效果 減少脂肪和肌肉量 無法增進體能或健康 消極剝奪限制 降低基礎代謝率 無法改善心理壓力、焦慮
身體質量指數
這樣有效嗎?
不活動是肥胖動是消耗能量的高手
運動在體重控制上的好處
運動可以消耗身體較多的能量。 運動有抑制食慾的效果。 運動在減肥上,擴大脂肪的消耗,而減少
非脂肪成分的流失。 運動有助於預防成年前脂肪細胞數目的擴 增,也可以促使成人脂肪細胞尺寸的縮小。
肥胖基因與細胞 運動體重控制
多運動可以減少體內肥胖基因!
想瘦嗎?除了飲食控制之外,運動也是另一個關鍵 性因素。
根據哈佛公共衛生研究小組最新的研究結果顯示, 不管你現在是胖是瘦,多運動都可以降低你體內肥 胖荷爾蒙的比例,而且對於預防糖尿病及心血管疾 病也有很大的幫助。
「多作運動,即使你的BMI值(體重質量數)不變, 你體內的肥胖基因還是會降低。」主導這次研究的 周醫師在接受訪問時這樣表示。BMI值是體重質量 數,被廣泛用來當作檢測肥胖的指標數據。
身體質量指數
(BMI)=體重 /身高平方
自從肥胖基因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就對如何遏止肥胖基因 大感興趣,但之前的研究只發現越胖的人,體內使食慾上 升的肥胖基因比例也較高。
和胰島素分泌有關 法國這組研究人員主要研究和控制人體胰島素分泌有關的 基因。 在脂肪分解的過程中,胰島素起了重要作用。如果胰島素 分泌過少,脂肪分解減速,脂肪就會在人體內堆積,造成 過度肥胖。 這項研究中病人的脫氧核糖核酸(DNA)都出現一些異 樣。有的病人的DNA抑制胰島素的正常分泌,而有些病 人的DNA則會抑制合成胰島素必需的化學物質的形成。
肥胖基因正常時 攝食後,多餘能量蓄積在脂肪細胞。肥胖基因若 正常,脂肪細胞會釋出瘦體素,與下視丘受體結 合,將飽足訊息傳遞到腦部,抑制食慾。肥胖基 因若異常,飽足訊息將因受體、纖瘦蛋白異常而 無法傳遞到腦部,至食慾永不滿足而不停的吃, 脂肪細胞也難產生熱量,不久便肥胖。
法國巴黎的一組科學家發現了可能由父親遺傳給孩子的肥 胖基因。
盡量選擇全身性的運動
通常,全身性如果強度合適的話,比較不會 因運動出現明顯的局部疲勞,如此,運動才可能 持續夠久 (至少 30 - 60 分鐘為理想),消耗身 體較多的能量。此外,身體脂肪不可能局部改變, 亦即重點減肥 (spot reducing) 的理論是不成立, 肥胖者更沒有理由爲減肥而實施局部性的運動。 典型錯誤做法,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藉仰臥起坐 消除腹部多餘的脂肪」,那是不可能的!全身性 的運動,如快走、慢跑、騎腳踏車、游泳、有氧 舞蹈等都是很好的減肥運動。
身體形象和自尊 可能會降低食慾
、沮喪、身體形象和自尊 食慾不斷增高至無法控制
減肥的運動原則
盡量選擇全身性的運動。 選擇可以自我調整運動強度和持續時間的
運動。 切勿憑感覺推論身體運動所消耗的能量。 考慮減肥效果,運動持續時間的條件比運 動強度條件更重要。 減肥的運動,效果是可以分次累積的。
身體組成 ─ 身體脂肪百分比
肥胖是指體內脂肪過多的現象,一般 而言,正常男性體脂肪量佔體重 10 – 20 %,女性為 15 - 25%,若男性超過25%, 女性超過 30%,則可稱為肥胖。體重夠重 則指超過正常體重 10% 以上,但未達肥 胖程度者。
肥胖的評估
(BMI)=體重 /身高平方 皮脂厚度測量法 水中秤重法 電腦斷層掃描 (CT) 磁像攝影 (MRI) 生物電阻 (BI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