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美术教师要努力把地方乡土资源有机地整合进自己的教学,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以解决我国美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现状。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和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差异性,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的教学内容,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美术课程资源乡土资源整合能力培养情感教育

我国美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改变这一现状,为求得农村美术进一步的发展,寻求教育思想和教育现实间矛盾的合理调和。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背景下,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美术教育如何更加突出农村乡土特色,尤其是充分尊重学校师生的个性以及社会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开发与学生生活相融合的教学内容显得非常必要。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河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丰富的资源,为开展乡土美术教学创造了条件。利用本地区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开展乡土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探究能力,达到让学生多角度地发现美、创造生活中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美术素养的目的。同时,乡土美术作为一种艺术性的民族文化,它昭示着我们本地人民具有的伟大智慧和

才能,也是我们民族力量和自信心的确证。

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的认识很大一部分取决与学校的教育,因此乡土美术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尤其重要。

1 挖掘地方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1.1 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土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本土文化的淡化和消失已引起各界人士的注意。我们祖辈、父辈童年的泥人、弹弓、陀螺等一些有乡土气息的娱乐活动,已经逐渐远离学生的生活,伴随他们成长的则是洋娃娃、电动玩具车、电脑、电视等。民间的年画、窗花剪纸、织品花绣、建筑雕塑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图画题材,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所以学生没机会接触很多的乡土美术。虽然学生大多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乡村的习俗日益改变,乡土美术慢慢地淡出人们的生活。大多数学生对于乡土美术知之甚少,对西方流行文化趋之若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传统的乡土文化重新认识,剪纸、木雕、刺绣、脸谱等又被现代人重新搬回生活中,学生也就有机会接触这些乡土美术了。因此,让地方乡土走进美术课堂,让学生看到我们民族值得自豪的过去,看到发展着的今天与美好的明天,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意识。

1.2 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新的美术课程将更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实施优质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美术课程标准》同样十分强调学生进行乡土美术学习,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992年,教育部门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美术教学大纲》中已经包含了与课程资源开发有关条文。例如:“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2001年7月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广泛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前景广阔,联系生活,更有丰富的素材可挖掘。地方课程开发有着特殊的意义,其教学魅力正在逐步显现。

2 挖掘乡土资源,拓展美术课程的实施

2.1 挖掘地方乡土资源,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改革纲要》中课程资源分为:校内的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现代科技成果与网络信息类课程资源三种。地方乡土资源属于校外的各种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之范畴。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能局限于编写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能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作为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例如,教学中开设《多彩的卵石画》、《插花

的艺术》、《彩蛋》等,让学生对平日里随处可见并不起眼的卵石、野花、野草、蛋壳、农产品等产生浓厚兴趣,这一系列美术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益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形象思维能力,树立“美在于发现”的意识,学会美化生活,陶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还有《立体花灯》一课,在充分欣赏的基础上,结合我们河源忠信花灯。指导学生学习制作简单的花灯,让学生对我国的花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民俗文化的艺术情感,使之产生一种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美术教师要努力把地方文化资源合理地、有机地结合进自己的教学,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对课程资源进行必要的扩展、延伸和补充。才能解决我国美术课程资源的结构比较单一,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的现状。

2.2 挖掘地方乡土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利用我们河源的自然风光,对景写生。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美术教师应充分考虑当地城市和周边的文化建筑、园林、当地文物资源等,利用我们河源的自然风光,如和平林寨、东源苏家围、万绿湖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写生素材。设计《走进古村落——林寨》、《南中国的画里乡村——苏家围》、《美丽的万绿湖》、《新丰江大坝》等题目,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乡土美术教育。

在教学中,笔者将这些地方的建筑和文物拍成图片,然后做成幻灯

片,让学生通过认真的欣赏、观察后,再进行写生练习。同时,还利用假期时间,组织有条件的学生在家长带领下到实地考察、写生……学生对家乡的古建筑、自然景观都非常熟悉,但从来没有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它。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学会了用美术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美,欣赏美。

把美术课堂移到室外,教师带领学生,到独特的自然景观,让学生走进生活,对景写生,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提高学生对景写生的能力。

(2)结合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忠信花灯”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美术的大荟萃。走进节日,参与民俗活动,亲身去体验民间美术在这些节日中最具特色的东西,也是学校美术教育的有益补充。忠信花灯起源于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忠信镇,是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的一种独特的民间造型艺术,按照当地的传统风俗,每年的正月初九,当地人家当年生了男孩就应该在祠堂里挂起花灯庆祝,以告知祖先和乡亲。忠信花灯集绘画、剪纸、编织、书法、对联、诗词等于一体。综合了多种传统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编织、印花、剪、刻、裱、装饰等一系列制作工艺,经过扎架、剪纸、描画、装饰纹样等几道工序制作而成。

教学中通过民间手工艺人进行现场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花灯。同时在节后的课堂上,通过教师拍摄的DV,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后,引导学生用各种形式表现灯会活动的动人画面。有的用速写表现有趣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