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伏笔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指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作文专项突破:伏笔和首尾呼应的写作技巧指导

技巧指导

今天我们来谈谈如何运用伏笔。伏笔是文学创作中描写、叙述的一种手法,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这种手法有助于全文达到结构谨严,情节发展合理的效果。

伏笔与铺垫的区别是什么呢?从表达作用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而铺垫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主要内容起烘托作用。

简单点说,所谓伏笔,就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文章开始写小佛郎士上学路上看到许多人在布告牌前看什么,并且交代最近一些坏消息都是从那儿传出来的,作者还顺便列举几例,如征发啊,打仗啊等等。那么,今天是什么消息呢?小佛郎士没有去看,不知道。作者暂不交代,我们读者也不知道,任情节向前发展。待到上课时,韩麦尔先生宣布这是最后一堂法语课,阿尔萨斯和洛林已被普鲁士士兵侵占,韩麦尔、小佛郎士他们就要沦为亡国奴时,小

佛郎士恍然大悟:为什么布告牌前会有那么多人!今天布告牌上什么消息,就不言而喻了。文章运用伏笔,往往使情节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那么,我们在写作时,如何运用伏笔,前后呼应呢?

一、用物品设置伏笔。

莫泊桑的《项链》一文,以一串项链设置伏笔。作者为了使情节更加震撼人心,着意安排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项链是赝品。为使这一结局既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作者在上文给了种种的“暗示”:佛来思节夫人把项链收藏在很显眼的地方,暗示它并不贵重;珠宝店老板称:只售出了匣子,未售出项链,也为项链是赝品这一结局留下余地。而这些暗示,其目的都不在于“衬托”结尾的“意外”,而仅仅在于使这“意外”的结尾更加“合乎情理”,这正是伏笔的作用。

透过项链,我们在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看到的除了虚荣,还有责任与担当;除了自卑,还有成长与蜕变。这正是文学的无穷魅力。

二、用对话设置伏笔

《水浒传》中善于运用对话描写设置伏笔,情节跌宕起伏,让人读来欲罢不能,津津有味。例如《智取生辰纲》一回,开头运用对话描写,写梁中书对杨志委以重任,杨志却几番推脱,为什么?杨志主张不能大张旗鼓地送,而是扮作客人和脚夫暗暗地送。他又担心奶公谢都管路上“鳖拗”,向梁中书申请取得指挥权。但就是这位领导身边的老奴才,在关键时

刻坏了杨志的事。你看,在路上杨志不断用藤条责打军士时,老都管处处挑拨离间,激化矛盾。要紧时,他大耍威风,自抬身价,贬低杨志(“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结果内部矛盾重重,以至于杨志一行人中了吴用的妙计。最后,谢都管立即把罪责推得一干二净,众人心领神会,共同嫁祸杨志。

作品运用对话设置伏笔,不但让情节发展合情合理,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和借鉴。

三、用细节设置伏笔

郑振铎的《猫》运用细节设置伏笔,让人难忘。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从进入我家开始到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却始终有一个经典动作“蜷伏”。当我们回顾它的一生时,这个形象便挥之不去。“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的足下”,这蜷伏里有对人陪伴的渴求,有对人爱抚的希冀,然而什么也没有,于是它便愈加地忧郁,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这几处蜷伏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忧郁、渴求安抚却无人问津的猫的形象。这一切也为后来“我”的惩戒埋下了伏笔。

作者用终日的“蜷伏”和猫被责打时的一声“喵呜”,为我们勾勒出这第三只猫的形象,简单的描述却形成了巨大的张力,让我们更加感到了这只猫的无助、无奈和悲哀。

那么,我们在使用伏笔时,要注意一些什么呢?

1.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第二或第三段就要提到开枪,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2.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3.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总之,同学们,伏笔的妙处在于一个“伏”字,且要“伏”得不露痕迹,因此,伏笔最需要艺术技巧的铺垫。我们在写作时,如果能够善于运用物品、对话和细节等,设置伏笔,就会使所写文章波澜起伏,结构严谨,获得更多人的喜爱与欣赏。

技巧应用与点评

当一只狮子来到大街上

“啊!”人们发出一阵惊呼,慌忙地逃窜着。他们的样子像是西方话剧里一般,夸张又搞笑。几个六七岁的孩子却很异常,他们跑了几步就停下来了。大街两旁的精品店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都透过玻璃向外张望着。

(赏析:开头先声夺人,描写人们的惊慌的情状,可是几个却很“异常”。从“惊呼”“逃窜”等表现人们的惊慌失措,孩子们“跑了几步就停下来了”,形成对比。最后一句,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我感到很奇怪,心想:这些人大白天都疯了吗?搞得跟会吃人的猛兽来到大街上似的。我扭过头来,嘴巴还不忘舔舔手上的冰棍。

(赏析:这一节,小作者通过描写“我”的心理,呼应上文。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有机结合,加深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啊!”这回是我在惊呼,心里想的变成了真实事件——一只狮子来到大街上!我全身上下的毛孔一瞬间张开了,后背有些阴凉,短袖已经湿透。我想倒退几步,但整个人都被“钉”在路上,动弹不得。手上的冰棍化成了水,在地上形成一个小圆水印。那头狮子走到喷泉旁边,用舌头舔起池中的水,发出“滋溜滋溜”的声响。

(赏析:这一节,小作者点明题目,与上文形成对比,极富戏剧性。从毛孔“一瞬间张开”、后背“有些阴凉”、整个人都被“钉”在路上等细节描写,表现“我”的紧张和惊慌。最后一句,对于狮子的描写,与“我”的表现形成反差,富有画面感。)

它仅是一只幼狮,我推断,因为它体型较小,约莫一个成人大小的样子,还没有显露出雄狮所应有的本性——那种凶狠、残暴、吃肉的本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