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历史剧的审美悖论
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
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提要:历史剧创作中诸如历史的“真实”与“虚构”、“民族性”与“个人性”、“批判”与“认同”等矛盾,客观上注定了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要在充满悖论的历史命题中,谱写出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悖论在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上,悖论或矛盾往往随着思想的深化和认识的深入,而成为引导或产生新思维的明显标志。
正如古希腊早期的“芝诺悖论”、德国古典时期康德的“二律背反”一样,人们发现,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无法回避的悖论。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客观上使得历史剧创作诸种悖论引起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并由此折射出世纪之交中国影视话语人文理想、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观的嬗变。
悖论之一:历史的“真实”与“虚构”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
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虚构”为主?自史学家司马迁天才性地创立了史传体的叙述模式后,史传式的叙述方式成为中国经典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甚至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
毛崇岗在《读三国法》中认为,“《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
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中称赞“《水浒》胜似《史记》”。
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干脆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史记》”。
正是这种崇尚史传体叙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左右,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吴晗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戏曲中诸如《杨门女将》、《秦香莲》等这些属于民间传说而缺乏史料依据的剧目,从严格意义上都只能称为“故事剧”或“古装剧”,而被排除在“历史剧”之外。
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及其消解
必然存在于 电视 剧创作过程 中的各种 矛盾 。 电视剧作 为一 门讲故 事 的艺术 ,在故事 的构 造和讲述过 程 中 可避 免 地 贯 穿 其 中 ,如 “ 史 真 实 ”与 “ 象 真 实 ” 、 历 想
霞
“ 史 性 ”与 “ 体 性 ” 、 “ 扬 ”与 “ 判 ”等 等 。 历 个 赞 批 任 何 一 个 国 家 的 电视 剧 创 造 ,都 会 面 临 着 种 种 悖 论 和 困 惑 。 但 不 同 的是 ,各 个 国 家 电视 剧 创 作 者 在 认 识 电视 剧 固有 悖 论 和 处 理 时 的 方 法 和 对 策 不 同 ,也 即 弱 化 抑 或消 解
“ 国 民众 ( 括 影 视 人 ) 产 自本 国 的影 视 剧 充 斥 着 一 韩 包 对
i
、
市场 定位—— 本土与国际
当代 社 会 , 电视 剧 产 业 是 一 种 “ 化 软 实 力 ” ,牵 文
种 非 理 性 的 热 爱 与 尊 重 ,集 中地 爆 发 出一 个 民 族 的 自信 、 自 强 以 及 凝 聚 力 。 ” 韩 剧 中 流 露 出 的 浓 厚 的 民族 风 情 和 民族 个 性 ,如 韩 国 的 长 幼 尊 卑 意 识 、烧 酒 文 化 、 泡 菜 文 化 等 等 , 使 得 韩 剧 形成 了专 属 的 个 性 和 特 征 ,拥 有 了 一 种 无 价 的 隐 形 商 标 。 但 同 时 ,全 球 化 的市 场 经 济 形 势 , 给 韩 国 电视 剧 产 业 提 供 了 经 济 和 技 术 支 持 以及 广 大 的消 费 市 场 , 为 了 振 兴 本 国 影 视 产 业 , 上 世 纪 9 年 代 后 期 ,依 托 强 劲 0
来 说 , 本 土 与 国 际 , 不 仅 仅 是 在 制 作 完 成 后 在 经 济 学 上 对 于 其 销 售 市 场 定 位 上 的悖 论 ,笔 者 认 为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在 电
戏剧与音乐珠联璧合,审美与历史相得益彰——评卡尔·达尔豪斯《理
笔者将从三个 方面对这个 部分进行论 述,涉及戏 剧中所包含 的终极 命题 、戏剧动作 的内外层 次以及戏剧 的体裁和剧作法 。
“ 没有 比将 瓦格纳 的作 品当作音乐 自传更加错误 的做 法 。 ’ ’ 而这种 。
达 尔 豪 斯 所 反 对 的 做 法 恰 恰 是 在 此 之 前 的 瓦 格 纳 研 究 著 述 的最 主 要
七 部 乐 剧 进 行 了深 度 剖 析 。
一
的 组 织 安 排 、戏 剧 的形 式 原 则 和 体 裁 范 畴 等 方 面 恰 恰 由于 音 乐 的存
在 而在很 多情况下 呈现 出与 话剧全然 不 同的问题 。( 4 )审视 音 乐手
段 的变化和 演进 。在这 里最主要 的是主导动机 这一技法 的发展 。在
达 尔豪斯看 来,主导动机 技法对于 瓦格纳乐剧 而言 ,其最 重要 的功 动机技法的最终确立,甚至是瓦格纳乐剧的最终确立 。
= 作为戏剧的乐剧
能是发挥戏 剧结构力 的作用 ,而 这一作用 的充分实现则标 志着主 导
“ 戏 剧 ”无疑是全 书的 中心 范畴 ,一切 角度和层面 的分析都是
台 呈现 也 看 作 是 戏 剧 的 最 关 键 环 节 。他 曾写 道 :“ 所 谓 戏 剧 , 我 指 的
不 是戏剧性 的诗歌 或文本 ,而是在我们 眼前正在发 生的戏剧 ,其 中 明确说 出的语词和文本都仅仅属于动作而不再属于诗性观念 。 ” ¨
笔者 以为 ,对 每部作 品戏剧 内涵 的阐释是这本 书最为精彩 的论
乐创 作 和 思想理 论则 是其 重 点研 究领 域之 一 。他不 仅为 《 新 格 罗
到戏 剧 的核 心动作 、终 极悖论 、根本立 意、哲学 思想 。( 3 )探 究作
命运的悖论——评悲剧《曼弗雷德》
《 弗雷 德 》 剧 运用 多种 手 法 来 达 到这 一 悖 论 。 曼 一 首 先 . 间 和 时 间 的遥 远 性 . 在 本 剧 中 , 弗 雷德 所处 时 空 . 曼 代 为 中 世 纪 . 点 为 雄 伟 的 阿 尔 卑 斯 L 上 。 中 世 纪 离 拜 伦 所 地 h 处 的 十 九 世 纪 已有 几 百 年 了 . 尘 封 的故 事 堆 中 挖 m这 么 一 在 个 人 物 , 当时 的观 众 . 或 是 当代 的 观 众都 遥不 可及 。瑞 士 对 抑 的 阿 尔 卑 斯 虽 然 闻 名 遐 迩 , 也 有 人 迹 罕 至 之 处 , 以成 为 却 可 曼 弗 雷 德 寂 静 的家 园 。 可 是 , 弗 雷 德 骨 子 里 流 着 的 却 是 高 曼 傲 的 浪 漫 主 义 诗 人 的 血 液 , 是 中世 纪 时 期 的 贵 族 应 有 的 叛 不 逆 性 格 。在 理 性 之 树 、 知 欲 已 然 消 退 的 时代 , 伦 要 求 的 已 求 拜 不是书本知识所 能给的 . 而且 . 走 到 了另 一 个 极 端 , 曼 弗 他 让 雷 德 在 忘 记 自己 的 罪 与 痛 苦 的 同 时 , 记他 拥 有 的一 切 知 识 忘 与 法 力 。这 对 中世 纪 的人 而言 , 至 是 当 时 的 观众 , 是 绝 对 甚 都 不能理解的。 其次 , 物与情节的非常性质。在本剧巾 , 人 主人 公 只有 一 个 , 他 角 色 均 为他 而 服 务 , 中 充 满 了他 的 独 自 、 思 及 其 其 剧 反 它 的 感 慨 。 他是 尊 贵 的伯 爵 , 管 这 一 片 领 域 , 在 高 高 的城 统 住 堡 中 。 的地 位 与 能 力 在一 般 人 之 上 , 身 上 有 一 股令 神灵 也 他 他 畏 惧 的力 量 . 向任 何 人 低 头 . 论 是 山 间 精 灵 . 是 地 狱 魔 不 不 还 王: 拒绝 来 自宗 教 的诱 惑 . 拒 绝 融 入 现存 的 社会 秩 序 。这 样 也 的一 个 人 物 . 天生 孤 独 , 有 极 大 的意 志 和 力 量 , 而 却 无 法 拥 然 忘 记 过 去 。 且 这 样 的 一 个 人 连 自杀 也 没 能 成 功 , 是 莫 名 其 而 先 妙 的力 量 制 住 了 他 . 后 被 他所 轻 视 的凡 人 制 止 。 爱 上 了 亲 然 他 人 . 又 造 成 她 的 死 亡 : 受 着 良心 的折 磨 却 义 无 能 为 力 , 却 他 不 能 忘 却 过 往 :爱 人 最 终 也 没 有 明 确 说 是 否 已 经 原谅 他 或 者 是 否 还 爱 他 : 与 她 见 了一 面 . 却 宣 布 了 他 的 死 期 。 他 不 愿 他 她 向精 灵 屈 服 , 可死 后 的 身 体 还 是 沦 为它 们 的所 有 物 。 不 愿 听 他 贝克 特 对 人 类 最 终 极 的 关 怀 。 所 以, 贝克特 不仅 仅 是 背 叛 , 有 超 越 , 有 拯 救 。 还 更
谈《苍穹之昴》对清宫剧的几点突破(转)(精)
谈《苍穹之昴》对清宫剧的几点突破(转)近日,由中日首次合作的电视剧《苍穹之昴》在北京卫视热播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部根据日本文坛巨匠浅田次郎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历史剧,不仅艺术地再现了清末宫廷争斗的疑云、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还实现了对当下清宫电视剧创作与运营的几项突破创新。
一、主题的“人性化”倾向近年来,清宫剧一直是为人所诟病的对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荧屏上的清宫剧就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面是以《雍正王朝》、《康熙王朝》等为代表的为专制统治者歌功颂德的作品;一面是以《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等为代表的走戏说路线、博人一笑的作品。
两类剧作由于主题上的某些片面和偏激招来了学界、业界以及观众的批评。
《苍穹之昴》则反其道而行之,以彰显人性为思想切入点,对主人公慈禧的人性刻画自不待言,另外两位男主角梁文秀与李春云的形象展示也以性情维度为主,不同的人格特质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以两人在朝廷中的不同命运为线索,一方面细致描写了梁文秀与张夫人、春筠、玲儿的感情纠葛,与杨喜桢的师生情意、与春儿、顺桂的兄弟情义等;另一方面精彩刻画了李春云与安德海、慈禧等建立起的别样亲情。
尤其是后者成为剧作的一大亮点,李春云凭借一颗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只身来到最为复杂险恶的皇宫之中,以“出淤泥而不染”的至情至性使周边油滑、世故甚至凶恶、阴毒之人为之服膺。
从而让一切“恶”在“善”面前都显得黯然失色;一切“假”在“真”面前都只能退避三舍。
虽然这只是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的真实”,但它显示了美好人性的伟力与光辉。
这与以往清宫剧或者以“政治”为中心、或者以“娱乐”为宗旨的两极化理念大不相同。
在艺术作品中,“人”的因素永远是根本性因素,因此对于人性的书写也最能够使得观众与之产生共鸣。
二、对“反面历史人物”的正面展现这里的“反面历史人物”,是指现阶段大众约定俗成、大体对其持负面评价的历史人物。
其中,慈禧便是距现今最近的“反面历史人物”之一。
历史的反讽与现实的戏谑——中国当代戏仿文化漫谈
历史的反讽与现实的戏谑——中国当代戏仿文化漫谈吴妍妍“戏仿”的概念近年来被广泛使用,成为文艺理论和文化批评中的习见话语之一,也是人文学科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戏仿一般指作者通过对前文本语言形式、文本结构以及艺术形态的模仿,利用语境、意义的差异形成对前文本的戏谑、嘲讽或消解。
戏仿现象不局限于文艺理论中,还延宕至历史、政治、文化等多学科领域,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性。
在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现代主义思潮、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大众文化、新世纪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学中,都能见到复杂多样的戏仿文化景观。
戏仿并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或现象,而是携带着新的思想观念和新的方法形式出现于艺术创作中。
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的文学实践中,戏仿在语言、情节、结构、主题等方面上都有突出的体现。
在空间上,主要通过主题重写、夸大讽刺等方法拓展了艺术空间。
戏仿最早在先锋小说中大量出现,承担了形式主义实验的任务,以元叙事的姿态打破了当代文学陈旧的叙事惯性。
随着先锋文学式微,戏仿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语境中变得活跃起来。
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王朔、王小波、李冯、徐坤等作家的创作各具特色,不乏戏仿和谐谑的印记。
戏仿作品更加多元,其与政治、历史、文化的关系更为复杂,形成了多元杂陈的局面。
到新世纪后,戏仿甚至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与网络文化强势合流。
在面对具体的戏仿现象时,语言戏仿的不同类型无疑是丰富和有趣的。
语言是文学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最能透视出文学的动向和作品的精神气质,语言也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晚清的文学改良思潮中,中国文学萌发了现代的观念,五四白话文运动则将中国文学全面推向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20世纪80年代兴起寻根思潮,寻根文学作家深入民族文化,寻找独特的语言表达便成为寻根文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向度。
新时期以来,文学创作中存在大量语言戏仿现象。
从修辞学角度,借鉴巴赫金对小说戏仿形态的分类,可将语言戏仿现象分为以下三类:社会典型政治话语的戏仿、对某阶层或流行语言的戏仿和语言杂糅式的戏仿。
理想主义者的悖论
理 想 主 义 者 的 悖 论
口 王 宇 英
近一个 世 纪 以 来 ,在 被 介 绍 到 中 国 的马 克 思 主 义 文 论 大 家 中,卢 那 察 尔 斯 基 (8 5 13 )是影 响重大而深远 的一 位 。卢那 察 尔斯 基 的贡 献是 多方 面 的 。一 方面 , 17 — 9 3
“ 天赋 异常丰 富” ( 列宁语 ) ,曾被法 国报纸称 为是 “ 欧洲 最文 明 、最 有教养 的教育部 长” [ )0 。 2 2他精通多 国外语 ,才思 敏捷 ,出 口成 章 ,倚 马可 待。作 为 “ 艺术 家 的评论
家” ,卢 氏有着极高的艺术修养 ,一生写过 2 个剧本 。《 8 卢那察尔斯 基文集》 由皇皇 8 卷组成 ,卢 氏著作 索引有 4 0 30多个题 目,被译成 了 7 种 文字。 3 如果 把他研究过 的 2 [] 俄罗斯作家的名字连 接起来 ,那就是 一部 完整 的俄 罗斯文 学史 。尤 其 引人 注 目的是 , 兼任意识形态掌控 人和文 论家 的卢那 察尔斯基 ,其思想并 非循规 蹈矩 、冬 烘死板 ,而
是摇曳多姿 、丰富多彩 。 令人遗憾 的是 ,由于种种原 因 ,中 国的卢 氏文艺思想研 究还不 是很充 分。从 “ 中 国期 刊网”上检索 的情况来看 ,l8 年到 2 0 91 07年 问 ,国内学者关于卢氏文论的研 究论
文仅仅 l ;20 7篇 06年 以前 ,国内只有少数几本俄苏文论著作提及卢 氏,还缺少有分量
及 落成 不久的 “ 国家大剧 院” 水立方 ”和 “ 、“ 鸟巢 ”都在 以立体直 观的方式 传达着 历 史 与人 生的每一次呼 吸和心 跳 。这些 图片与文 字之 间的这 种对 照与 呼应使 得对本 书 的 阅读直 接成为一个诗思谐 和的 “ 美的历程 ” 。口
垂钓余秋雨原文及赏析
垂钓余秋⾬原⽂及赏析垂钓余秋⾬原⽂及赏析 《垂钓》是⼀篇哲理散⽂,以下是与⼤家分享的⽂章原⽂及赏析内容,供⼤家学习参考! 原⽂: 垂钓(余秋⾬) 去年夏天我与妻⼦买票参加了⼀个民间旅⾏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
海参崴的主要魅⼒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的迷雾中透露出巨⼤的恐怖。
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缩进⾐领,⽴即成了⼤⾃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
其实岂⽌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叫,但才吠⼏声⼜缩脚逃回。
逃回后⼜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个⼩⼩的弯⾓上,我们发现,端坐着⼀胖⼀瘦两个垂钓的⽼⼈。
胖⽼⼈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条⼩鱼。
他把六条⼩鱼摘下来放进⾝边的⽔桶⾥,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起钩,⼜是六条挂在上⾯。
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近前去⼀看,⽔桶⾥已有半桶⼩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远的瘦⽼⼈却纹丝不动。
为什么⼀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波轻轻⼀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看钓钩却硕⼤⽆⽐,原来他只想钓⼤鱼。
在他眼中,胖⽼⼈忙忙碌碌地钓起那⼀⼤堆鱼,根本是在糟蹋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
伟⼤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海进⾏谈判的⼈类代表,⽽不是在等待对⽅琐碎的施舍。
胖⽼⼈每次起竿都要⽤眼⾓瞟⼀下瘦⽼⼈,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的谈判者!”⽽瘦⽼⼈只以泥塑⽊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个都在嘲讽对⽅,两个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起⾝,提起满满的鱼桶⾛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个⿁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
瘦⽼⼈仍在端坐着,⼣阳照着他倔强的⾝躯,他⽤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
《大明劫》:“去历史化”的标本历史剧word精品文档12页
《大明劫》:“去历史化”的标本历史剧2013年由号称“现实主义导演”的王竞执导,冯远征、余少群等著名影星领衔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大明劫》据说“自上映以来,口碑颇高好评不断”,获得第九届中美电影节最佳影片“金天使奖”以及第71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1]媒体铺天盖地的好评均认为这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严肃、成功的历史之作。
自2002年开始,砸钱堆明星的古装大片长期在内地影院肆虐,在最近一年才有消停的迹象。
《大明劫》让人想起2012年的《柳如是》,单从题材选择上,它们就跟清宫戏以及多数古装大片区分?_来。
它们严肃、正经,有真实人物,同时针砭历史。
这类投资不大、反馈良好又足够深度的历史制作,它们本应是大流,如今却是屈指可数,足可见当下电影创作的空白,乃至于对历史的漠视和回避。
[2]然而,据报道:“虽然在豆瓣等影迷网上仍然得到了很高的评分和口碑,但电影依然没有逃脱‘叫好不叫座’的命运……上映一周不赚钱,在不少影院很快就面临下片的危险。
”[3]据导演说他其实对这个结果是有准备的:“最早在做这个题材的时候,就不断有人说,现在谁还看历史片啊,尤其是这种严肃题材的”;但他想挑战一下自己,探讨“乱世中知识分子的表现”。
[3] 影片讲述了在明末乱世的一场瘟疫背景下宫门外的人生百态。
和秦汉交替之间的战争经常成为当今各种文艺演绎的热点一样,明清之际王朝更替时的刀光剑影、爱恨情仇也是近年来影视的热点。
其实,早在20世纪六、七十时代,姚雪垠的《李自成》就用那个时代的观念意识演绎了那段历史。
导演承认相较于“今天年轻人对明朝的认识可能大多是来源于《明朝那些事儿》”,“我对明朝的认识来源于小时候姚雪垠写的《李自成》”;他因此自认自己的影片是反对“戏说”的正剧:“这些年的古装片大多都是戏说,很少有正剧。
”[3]那么,这部影片的“正”(意味着严肃)的内涵在什么地方?它要表达的历史观和《李自成》有什么差异?故事讲述的是明末,在闯军侵袭、瘟疫横行的背景下,明朝陷入混乱恐慌、民不聊生、内忧外患之中,朝廷大将孙传庭背水一战,誓死保卫明朝江山;民间名医吴又可用医者仁心对抗瘟疫、解救苍生。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悖论技巧的运用
我 会 非 常 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它 们 的 !他 甚 至 悲 哀 地 认 为 自 己 就 不 该 出 ”
生 :我 认 为 一 旦 生 下 不 想 要 的 孩 子 , 就 应 该 立 即 弄 死 他 “
前 提 . 而 其 显 现 出 了 一 种 无 可 逃 匿 、 法 规 避 的命 运 制 因 无 约 性 。 也 就 是 说 , 西 方 文 学 的 悲 剧 中 , 现 悲 剧 性 冲 突 在 实 的主 人 公 , 管 他 是 否 愿 意 , 管 他 如 何 躲 藏 , 归 会 在 不 不 终 不 可 知 的 命 运 制 约 下 陷 入 悲 剧 性 的 生 命 轨 辙 ,难 逃 悲 剧 性 的无 情 劫 数 。哈代 笔 下 的人 物 由于性 格 与环 境格 格 不 入 . 摆 脱环 境 的控 制 . 终 却 都 受到 环 境 的惩 罚 。 哈代 想 最 认 为 :诗 人 和 小 说 家 的 任 务 是 表 现 隐 蔽 在 伟 大 事 物 中 的 “ 悲 惨 和 隐 蔽 在 悲 惨 事 物 中 的 伟 大 。 ” 此 , 哈 代 的 作 品 因 在
成 功 运 用 了悖 论 这 一 倍 受 新 批 评 家 推 崇 的 手 法 。 本 文 试 从 悖 论 的 定 义 、 式 , 批 评 中悖 论 与 反 讽 、 义 含 混 之 形 新 意
的 意 义 远 比 此 丰 富 。 它 包 括 一 切 与 人 的直 觉 和 日常 经 验 相 矛 盾 的 命 题 , 结 论 会 使 我 们 惊 异 无 比 。古 今 中 外 其 有 不 少 著 名 的 悖 论 . 们 震 撼 了逻 辑 和数 学 的 基 础 , 它 激 发 了人 们 求 知 和 精 密 的 思 考 .吸 引 了 古 往 今 来 许 多 思 想 家 和 爱 好 者 的 注 意 力 。 解 决 悖 论 难 题 需 要 创 造 性 的 思 考 , 论 的 解 决 又 往 往 可 以 给 人 带 来 全 新 的 观 念 。文 悖 学 悖 论 语 言 可 分 为 “ 异 ” “ 讽 ” 种 形 式 。 文 学 语 奇 和 反 两 言 中 , 追 求 语 言 的 “ 凡 脱 俗 ” 表 达 式 的 字 典 义 和 语 为 超 ,
翻拍怪象连连看——解读电视剧翻拍热潮
堂 》 牛 郎 织 女 》 湖南 卫 视 的《 起 来 看 《 与 一
流星雨》 后热播 , 先 四大 文 学 名 著 均 在 如 火 如荼 地 重 拍 之 中 , 西游 记 》 至 有 两 个 《 甚 翻拍 版 本 都 在进 行 。 拍 剧在 数 量 上 呈 现 翻
义” 的依 据 . 为 收视 铺 好 噱 头 。 上 也 与此 同
热 潮 , 有 并 愈 演 愈 烈
的趋 势 。 从
《林 海 雪
再 凶也 没 有赔 过 ” 。另 外 . 制播 分 离 制度 与
电视 剧 集 的激 增 , 电视 台对 电 视 剧 具 有 使 很 大 的选 择 权 。翻拍 剧 因其 话 题 性 , 可有
一
时 翻 拍又 在 进 行 着 去经 典 化 。 超 越 经典 ” “ 常 是 制作 单 位 对 观众 信 誓 旦旦 的承 诺 。 诚
然 , 代 限 制使 原 作 在 技 术 层 面 上有 所局 时
原》 《 到 射
定 的 收 视 保 证 ,容 易 受 到 电 视 台 的青
口 李 琳 琳
性 的表 现 或 风 格 的 寻 求 , 再 是 审 美 的 自 不
律 和主体的静 观, 是 制造需要 、 而 占领 市
场、 获取 利 润 。 是 这样 的逻 辑 . 正 翻拍 电视
剧 才 形 成 了如 此 热 潮 。
审美悖论抑或在危机中沉思——浅谈《广告狂人》的历史题材、视觉元素和叙事特征
《 广告狂人 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走的都是复古路线,
它将虚构 的斯特灵 ・ 库柏广告公司的叱咤风云放置在具体 的历
视电影等样式 中。1P [() ]5
飚 墓
杨婷,南 京大学文学院 硕士研究生。
图2
史 之 中, 让剧 中人 付 出 2 世 纪 6 年代 人 付 出 的 代价 ,面 对 6 0 0 0
但更深层次的悖论存在于视觉形象与其相联系的价值 导向 之 间。 广告狂人 利 用视觉形象营造 2 世纪 6 年代镜像以吸 0 0
一
的卷短发 、身着 A字裙 的梦露式 的性感美女,声色犬马的社交
场 所 , 香烟 、威 士 忌 、卡 迪 拉 克 和 刚 刚普 及 的 电视 机 ,6 年 代 O
维度推 向极端,创造 出丰富的审美价值 和娱乐价值 ,以满足
当代 大 众 的趣 味 。] [ 3
美国经济上升 时期 的情调扑面而来 。据相关报道,该片出品人 马修 ・ 维纳 (a t e e n r M t h w W ie ,他也是 黑道家族》的第五、六 季 制片人 )为了达 到完美而不遗余 力,斯德林 - 库珀广告公 司 的办公 室里 ,打字机 、电话 、甚 至打火机 、烟灰缸都是参照 6 0 年代美 国公 司的标准进行配备 的。 同整部剧造型 的复古风格一致, 广告狂人》 《 采用了胶 片拍 摄 ,画面多高光 、少 阴影,显得富丽,适 当的硬光营造出复古 的质感 ( 2 ) 图 、3 ,还使 用了严谨平衡 的封 闭式构图 ( I 、 图 、3 4, ) 大量静止和缓慢移动的镜头, 如首季第一集 的第一个镜头, 就 是一个长达 2 5秒的移动镜头:首先看到 的是一 家酒 吧的门 廊 ,镜头缓慢向左移动,进入深焦,酒吧的内部烟 雾缭绕,镜 头继续 左移 , 一个 中年男人 的背 影出现在 画框 中, 后景虚化, 镜 头推近 , 对准男人……这种技法与库 布里 克在 《 巴里 ・ 林顿》中 的做 法类似 , 但后者更为极端 , 几乎整部影片都是推拉摇移 , 使
《_天下长河》:历史剧的类型困境、突围策略和创作转向
9320232022年末,电视剧《天下长河》通过在题材、人物、叙事三个维度的创新,实现了对历史剧当前类型困境的突围。
与此同时,当下的历史剧迎来了新一轮的荧屏热潮。
各呈异彩的类型创新,让带有整体转型升级意味的“新派历史剧”呼之欲出。
因而,以《天下长河》为蓝本,分析当下历史剧创作上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历史剧的发展与类型创作困境中国被称为“世界第一历史大国”[1]。
中国观众对历史的关注,构成了历史剧在中国荧屏上广受欢迎的观众心理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电视剧创作转入复苏阶段。
1978年,全国电视机拥有量仅为300万台[2],到1979年,全国电视机拥有量达到485万台[3]。
电视观众规模快速增长,电视作品的影响力也持续扩大。
随着《岳云新传》(1979)、《鹊仙桥》(1980)、《武松》(1981)等历史剧接连登上荧屏,历史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创作类型崭露头角。
1986年,《努尔哈赤》的播出,标志着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走向成熟。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视剧市场化带来的需求,历史剧迎来了繁荣发展。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激发了大众对“民族复兴”的憧憬与热情。
《孔子》(1991)、《唐明皇》(1992)、《司马迁》(1997)等带有“正剧”色彩的作品都可归于此类;另一方面,宽松的市场环境与两岸关系的友好,让多元的作品得以进入中国市场。
1991年,台湾电视剧《戏说乾隆》的引入,使“戏说剧”为广大内地观众所喜爱。
内地历史剧创作开始汲取这种类型经验,随后播出的《还珠格格》(1998)、《康熙微服私访记》(1997)、《铁齿铜牙纪晓岚》(2000)等作品,不断地将“戏说剧”的热潮推向高峰。
2006年前后,历史剧的繁盛局面出现变化。
部分作品的粗制滥造引发了创作上的“虚热”,过度饱和的播出也使观众对历史剧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审美疲劳”。
政策上,“限古令”的下发,进一步推动历史剧转型。
在此过程中,古装剧从历史剧中分离出来,逐渐走向新的想象性历史叙事。
[独幕剧,适用性,背景]谈“抗战演剧”背景下的独幕剧及其“适用性”
谈“抗战演剧”背景下的独幕剧及其“适用性”一如何理解抗战演剧?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抗战十年一般被称为戏剧的十年。
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解框架,在历史的叙述上,这往往会导致一个悖论:一方面强调抗战戏剧的成熟、收获,另一方面,在具体实绩的陈述过程中,却只是沿用叙述其他历史时段时的模式,如是否有经典性文学剧本的产生,与都市演出团体和固定剧场相联系的演出状况,著名剧人在此一阶段的创作和活动状况等,而无法提出专门的评价标准,从而也无法给抗战戏剧的成熟收获提供什么有力的佐证(常常只能以重庆演剧、孤岛演剧或历史剧的兴盛等来佐证),更遑论突出抗战演剧的总体特点。
在一些关涉抗战演剧的重大问题上,比如战争与演剧的关系,流动演剧与(都市固定)剧场演出,独幕剧、街头剧、活报剧等戏剧形式与大型多幕剧的差异,以至对抗战演剧中,因为民众动员、文艺大众化深入开展而导致的中国现代戏剧的进一步民族化,现代演剧体系的建立等,也无法提供有力的说明。
下文中抗战演剧将被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来使用,以此凸显其作为一种戏剧实践的独特性。
主要有以下理由和考虑:第一,抗战演剧无论在创作和观演的规模,演剧的内容和主题,还是在舞台的表演形式、新型观/演关系的塑造诸方面,都创造了空前的成绩,在戏剧民族化、大众化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创造了独特的经验,中国现代戏剧经历了从量的大众化到质的中国化的关键时刻。
第二,抗战演剧在创作态度和方法、美学策略、形式和内容、观/演互动关系等方面,都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试验,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战争迫使演剧者离开了原来的都市舞台和以知识分子与城市中产阶层为主体的观众,走向内地,走向前线,走向小城镇和乡村,观众也随之变为文化程度较低的士兵、农民和其他普通劳动者;创作方法常常采用剧团成员集体创作,题材和主题也经常与当时当地的事件、人物相关,剧本也常常没有定稿,而是接受开放性的诠释;创作人员不限于专业剧作家或演剧者,大量半职业或非职业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业余作者加入创作者队伍,创作和演出过程中强调介入和参与创作态度上反商业和消费,目的是进行社会动员(洪深称之为社会教育戏剧形式上融汇地方性的传统艺术形式,力争通俗易懂,但同时紧扣当代主题,使用旧瓶装新酒的方法,强调地方形式和民族形式。
论当下韩国电视剧的审美悖论——以《大长今》为核心
今 ”现 象 。事 实 上 ,不 仅 我 国 如 此 ,近 年 来 韩 剧 在香 港 、台湾 乃至 亚 洲文化 市 场上 所 向披 靡 , 韩 国 电影不 仅 在 欧 洲 电 影节 上 节节 胜 利 ,而 且
从票房上成功抵御了好莱坞电影的入侵 :如此
骄 人 的 战绩 让 人 不得 不 佩 服 韩 国影 视 剧 对 商业
王朝》、 《 康熙大帝》 《 、 汉武 大帝》 等)重在
演 示 帝王 御 人 之术 、权 谋 的 波 诡 云 变 , 以宏 大
制 作 粗 糙 ,面 对韩 剧 强 劲 势 头 ,制 片 人 有放 空 言 要 阻截 韩 流 ,更 有 需要 政 策 的保 护 的呼 声① 。 然 而 这 一切 并 未 阻 挡湖 南 卫 视 斥 巨资 引入 韩剧 长 今》 ,在 电视 媒体 大 力宣传 甚 或炒 作 下 ,9 月播映的 长 今》 也 不 负众 望 ,在 轰动 湘 江 之 后 ,在 国 内再 次 带 动 了 势态 本 已 强 劲 的 “ 韩 流” ,不仅 收 视率 迅速 攀升 ,带来 巨大 的经济 收
等 大批 制作 精 美 的 影视 剧 闯将进 来 , 占据 了我
国 的 影视 市 场 。 它不 仅 获得 了 电视 这 一 黄金 媒
体 的 传 播 优 势 ,激 发 起 观 众 被 动 地 收 看 兴 趣 ;
历史性的断裂与事实上的悖论--以《大众电影》作为重识“清除好莱坞运动”的一个视角
《 大众电影 》自 1950 年 6 月在上海创刊,其创刊号发行 1 万册,“ 三日之内,批售一空,而各派社及 各方读者要求批发或者订阅者日益增加 ”a,之后又加印 4 次,总计印发了 1.5 万份,半年后其印数追加至 4.5 万份,受众对其的欢迎程度以及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大众电影 》由梅朵和王世桢担任主编,编委主要有 电影人夏衍、于伶、顾仲懿、叶以群等 18 人,于伶在创刊号发刊词《 期望 》中指出办刊宗旨:“ 要为新中 国电影的兴起,建立舆论阵地。”[ 12 ]自创刊之日至 1950 年底的半年时间里,正值抗美援朝之际,展开对 美国的全方位抵制,因此,扩大电影宣传教育便就围绕批评好莱坞电影展开,其中从封面到栏目内容设置, 都充分体现了对国产电影和苏联电影的推崇以及对好莱坞电影的批评,其中更是刊发了 40 余篇批评美国电 影“ 毒害性 ”的文章,这对清除好莱坞运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论提供了反思的契机。
关键词:《 大众电影 》;清除好莱坞;视觉修辞;视觉政体;审美范式;中国电影史
中图分类号:J909
文献标识码:A
1949 年,新中国的诞生令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意识形态和话语结构的变化使文艺领域的 艺术观念、创作实践和艺术形象随之裂变,构建“‘ 新中国 ’的文化/历史表意体系 ”[ 1 ]成为历史 的必然;而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宣传与教育的双重功能。所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 的新中国,一方面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人民电影,另一方面又要肃清资本主义阵营的好莱坞电影的影响, 清除好莱坞电影运动成为构建人民电影体系的当务之急。这场运动既充分利用《 大众电影 》建立起 舆论阵地,又有效使用行政手段控制排片量,在 1950 年底彻底结束了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公映,也形
跨学科视野下当代历史电视剧论文
分析跨学科视野下的当代历史电视剧[摘要]随着媒体行业的兴盛繁荣,历史电视剧一度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因历史传统观的影响,对于历史本身认识存在一定偏差,历史电视剧的发展,让人们对历史形态具有了多样化的认识,随着当代历史剧铺天盖地的席卷,由于剧情需要、叙事的想象性,历史剧不可避免存在夸张及虚构成分,误导了一些受众,本文在跨学科视野下,对当代历史电视剧进行了分析讨论。
[关键词]跨学科;视野;当代;历史电视剧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4-0285-01在当代历史电视剧中,戏说、演义及穿越历史剧等占据了绝大部门历史剧,这些历史剧与实际历史间存在一定距离,近些年,关于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不断被搬上荧屏,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有关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风悄然掀起,像《一代女皇》、《戏说乾隆》、《一代皇后武则天》、《宰相刘罗锅》、《康熙王朝》、《水浒传》、《还珠格格》一直到现在的《宫》、《甄嬛传》等等,这些历史剧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媒体当中也引发了多层次及多方位谈论,其讨论焦点大多集中在历史及电视剧间的关系上,即历史电视剧应否尊重历史,怎样把握历史真实及艺术间的关系,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历史与历史电视剧1.历史与文学人们关于历史及文学间的关系讨论由来已久,并且东西方对于这两者的内在关系看法有所不同,在西方国家,历史被认为是已发生实事的描述,但文学则是依据必然律与可然律进行描写,要比历史更具有真实性,文学及历史之间没有很大的分歧,在我国情况就有些不同了,我国的文学、历史及哲学间具有同源性,我国有着发达的史传文化,固有崇史精神已渗透到文化各个领域中,在中国文学当中,文学及历史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文学依靠历史来提高地位,古代文学叙事当作历史支配着我国文学事业发展,文学通过不断证明自身历史性方有合理存在的可能,靠史论文长期支配着我国小说、传奇及戏曲等文艺的发展,小说故事再简单,只要是实事就能吸引读者接受,一般历史代表着真相及事实,而文学具有虚构特点,这影响了他们在我国文化历史中的作用,当代人对历史电视剧的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对其历史本体及客体间的关系混淆了,对其悖论忽视了。
“颠覆”和“抑制”的历史——《在美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关键 词 : 《 在 美国》; 新历 史主义 ; 颠覆 ; 抑制
新历史主义的主导者格林布拉特这一悖论式的理论主要用于对莎士比亚历史剧的批评分析中在他看来颠覆这一功能指的是对占据主流统治秩序的社会意识形态的颠覆和反抗而抑制则是对颠覆力量对证明自己存在力量的抑制
第1 3 卷第 3 期
Vo 1 .1 3,No 3
宜 宾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Yi b i n Un i v e r s i t y
r i e s ”o f ll a l e v e l s i n t h e s o c i e t y .
Ke y wo r d s:I n Am e r i c a;Ne w Hi s t o r i c i s m;s u b v e r s i o n;c o n t a i n me n t
中 图分 类 号 : 1 7 1 2 . 0 7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6 7 1 — 5 3 6 5 ( 2 0 1 3 ) 0 3 — 0 0 4 1 — 0 5
Th e Hi s t o r y o f“ S u b v e r s i o n’ ’a n d “Co n t a i n me n t ”:A Ne w Hi s t o r i c i s m Re a d i n g o f
/ n Ame r i c a
是否荒诞?——《我的唐朝兄弟》的黑色幽默分析
1【作者简介】张祖群,男,湖北应城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副教授、硕士导师,博士后,主要从事影视旅游与文化产业(地理)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TYETP201406)科研成果之一。
电影《我的唐朝兄弟》海报是否荒诞?——《我的唐朝兄弟》的黑色幽默分析张祖群一、 “黑色幽默”影视视角20世纪60年代是美国经济社会的动荡时期,那时候也引发了一场“微型文艺复兴”,从而滋生了文学流派“黑色幽默”。
人们通过人类惨痛的灾难命运、厚重的悲剧意味与浓烈的喜剧色彩来表现这个荒诞世界的种种“荒谬”。
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历史与黑色幽默文学(影视)之间,是在“互文性”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社会力量的流通、对话、博弈和交流的。
[1]20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小说开始引进西方黑色幽默的手法,并逐步扩展到中国的影视领域。
在影像表达中通过独特的视听语言、寓言化的镜像语言、“戏仿+拼贴”的艺术手段、“挪用+误置”的台词效果等方式,体现黑色幽默的艺术表现形式。
经过30年发展,大陆影视界黑色幽默已经具备本土化、中国化的特征。
[2]1985年,电影《黑炮事件》开启了“黑色幽默”影视新时代;2009年,《我的唐朝兄弟》则达到“黑色幽默”影视新高峰。
中国式“黑色幽默”电影,既兼具有强烈的道德感与社会存在感,同时敢于直面社会阴暗面。
外表上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内里却是在讽刺现实和戏谑历史。
[3]外国电影中的黑色幽默对中国电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中国式带有黑色幽默元素的电影,具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文化定位、文化风格、人文情怀等特点。
[4]中国(大陆)黑色幽默影视的典型有:冯小刚从文学到电视剧(例如《编辑部的故事》)再到电影(例如《甲方乙方》)的发展过程体现独特的冯氏幽默[5];宁浩导演《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无人区》等电影体现黑色幽默。
[6][7]中国(香港)黑色幽默影视典型有:林正英的僵尸题材电影中黑色幽默主要以电影画面及桥段、人物语言的嘲弄性、特型幽默演员的选择表现出来[8];杜琪峰导演的电影,主要通过江湖世界的纷争、命运挣扎的悖论、暴力2美学的呈现、社会阴暗的揭示等四个方面来剖析黑色世界[9];彭浩翔导演的《志明与春娇》《低俗喜剧》《飞虎出征》等则体现了港式黑色幽默。
侠义精神的现代悖论式解读:论《大明锦衣卫》的侠文化
侠义精神的现代悖论式解读:论《大明锦衣卫》的侠文化赵保峰【期刊名称】《电影评介》【年(卷),期】2017(000)010【总页数】3页(P36-38)【作者】赵保峰【作者单位】河北传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侠文化早在先秦时代即已经在中华大地上播撒下了由侠而义的文成武就的侠义基因,同时,也以这种由侠义基因而侠义精神的升华,而在中国历史上擘分出了文化层次中的侠义特有的辉煌篇章。
在中华传统侠义精神的一力撑持之下,整个中国的历史结构才得以真正完形。
《大明锦衣卫》一片以较为紧凑的叙事剧情,由朱棣、锦衣卫、东厂、乌思藏(明代西藏的称谓,即影片中的吐蕃)喇嘛、太子五方以五元对立的罕见多元对立形式演绎了一场宏大的最高权力角逐大戏。
(一)《大明锦衣卫》中的侠文化内涵《大明锦衣卫》以威风凛凛的紫禁城开篇,以紫禁城内的朱棣的行将就木为关键线索,由此引出了一场围绕着锦衣当国、太监篡国、太子监国、外番乱国的多元化的纷乱谜局。
包括朱棣在内的多达五方为了最高权力的争权斗法令人目不睱给。
片中的解缙大学士对于男主角有着侠义精神最高指引式的规训,规训其职责所系,为的是江山和黎民百姓。
由此可见,事实上,影片中所出现的侠文化有着一文一武、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文的暗线是解缙的慷慨激昂,武的明线是男主角的侠肝义胆。
而影片中的侠文化更是精彩剧情而外的一股清流,这股清流由男主角所秉持着的侠义精神加以阐扬,影片中的男主角以其侠义精神而将自身命运与家国命运牵系在一起,其不计自身安危,家国危难关头能够挺身而出,与解缙大学士的视死如归同样对侠文化作出了最佳的内涵诠解。
(二)侠文化的分野《大明锦衣卫》中隐含了侠文化的舍生取义的精髓,同时,亦以侠义精神中的正义为主线,描绘了一幅大明盛极而衰始末的大戏。
侠文化与侠义精神诞生于先秦,而先秦之后士的两极分化,事实上直接导致了两种后世世俗观的分野,这实际上亦是一种城府化的机关术构设于内心的仁,与无差别的博爱胸襟的万事莫贵乎义的分野,同时也使得侠文化中的侠与义从此形成了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此相吻合,这些史诗性影视剧在叙述宏伟的历史战争场面时,往往以一种充满诗意的笔触,讲述在血与火洗礼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人物。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历史当然是人民创造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集中体现特定历史时期民族理想的,却往往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史诗性影视剧使这些英雄人物重新复活并栩栩如生地走入人们的视野时,史诗性影视剧所展现的,就不再只是历史事件的实录,而且还是历史精神和历史理想的再现。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也就因为致力于刻画在重大历史事件和民族战争中洗礼出来的英雄人物,而成为“英雄”的史诗。
因此,历史题材影视剧的悖论在于,假作真时真亦假,任何真实发生的历史一旦转化为艺术的文本,它就不可避免地具有虚构的性质;而任何虚构的文本试图闯入历史的时空,它又容易造成人们对历史的真实想象。从创作上看,如果强调的是历史剧的认识价值,那么编导往往就会注意让其艺术想象尽可能吻合公众认可的历史“真实”;如果注重的是历史剧的审美价值和娱乐价值,那么编导就有可能把“虚构”这一维度推向极端。
但另一方面,不论创作者如何赋予历史题材以新的文化命题,历史题材本身所烙印的传统意识形态性终究不可能被完全割舍。自20世纪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以来,对历史剧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担忧与批评就一直不绝如缕,郭沫若20世纪20年代曾撰文强调他创作历史剧的动机,在于“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但是问题的关键恰恰也在于,孕育于农业文明的“古人骸骨”,究竟能否负荷产生于工业、后工业时代的现代意识?当现代意识借助于古人的历史题材来表现时,现代意识是否被削弱甚至遭到传统意识的侵蚀?世纪之交诸如《雍正王朝》、《康熙王朝》、《天下粮仓》、《汉武大帝》等表现封建帝王将相的历史剧,尽管编导极力赋予了治国、改革、惩腐等时代性思考,如陈家林认为:“拍《康熙帝国》剧时我脑中有一个想法:康熙值得拍。康熙是一个有作为的皇帝,在中国历史所有的皇帝中名列前茅,抓鳌拜、平三藩、平葛尔丹、收复台湾以及清理朝政都反映出他的历史功绩,连中国
耐人寻味的是,在创作史诗性历史剧时,虽然编导们都竭力从现代的视野去解读历史,但都小心翼翼把这种解读局限于对历史的一种发现,而不是一种肆无忌惮的想象与歪曲,给人一种强烈的历史文献质感。这类影视剧在叙述历史时,往往采取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人置身于文本之外,使得历史仿佛“客观”地呈现在观影者面前,观影者于是将自我体验为历史的“见证人”,将影像化的历史读解为实在的历史,从而极大地强化了影视剧所叙述事物的真实感和历史感,意味着这一事件业已定型、完成且不可改变,无论是作为一种历史的事实,还是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它们都被视为一种“绝对的过去”,而成为社会公共生活和精神信仰的永恒的公共话语。
很显然,这种观点虽然注意到历史剧创作和历史叙事的不同,但仍坚持认为历史剧创作的最高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乃至深化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所谓“史家和诗家不同”,“诗人的任务不在叙述实在的事件,而在叙述可能的——依据真实性,必然性可能发生的事件”,被持这种观点的人所反复引用。因此,经典历史剧创作主要表现为剧作者剔除表面的偶然的历史事件,依据真实性和必然性的法则,典型地表现出决定历史发展的本质真实,并最终展现出人类历史的前途与命运。
在这个意义上,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悖论,所暴露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想象的冲突,更是一种美学观念、文化观念的冲突。
悖论之二:历史的“民族性”与“个人性”
从文化的观念上看,历史剧的悖论在于,它既可以强化族群彼此认同的文化之根,而成为民族的“想象的共同体”;又能够凸现家族的血脉渊源,而成为个人的精神还乡。
首先,在
构筑民族想象共同体的历程中,编导往往喜欢采取一种作为“民族精神标本的展览馆”的史诗叙事,追求一种时间和空间大跨度的叙述结构。诸如《开天辟地》、《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日出东方》、《长征》等国产影视剧,无一例外地以历史时空的巨大十字坐标作为其基本的叙述框架,试图透过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八?一”南昌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这种历史大裂变中的时代风云,来透视民族历史的隐秘,把握历史中的民族灵魂,并最终再现出20世纪现代中国最惊心动魄也最激动人心的历史嬗变而成为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第一论文范文网整理。
罗蒂认为,在后现代世俗文化的语境中,众神的退位,英雄从“知道一种大写的秘密”和“达到了大写的真理”的超人沦落为“只不过是善于做人”的凡人,(2)英雄虽然不会从此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历史已不再被视为某种神的启示录,不再被表现为英雄的史诗,也不再只是一种历史规律的附庸,而成为一个没有基础支持、只是由个体欲望和感情之网编织的生活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以第五代导演为代表的新民俗影视剧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虽然并不回避宫廷、战争、暴动等传统巨型历史景观,但其叙述的重心已不再是历史上英雄人物的英雄事迹,并往往以一种内聚焦的限制叙述视角,来叙述隐藏在巨型历史景观背后个体婚丧嫁娶的世俗生活画面。如《黄土地》中编导煞费苦心地安排了八路军文艺工作者顾青下乡采集民歌,无意中目睹见证了为反对世代相传的“庄稼人规矩”而不惜以死抗争的农家女翠巧的婚姻悲剧。《红高粱》则索性在影片开始就确立了叙述人“我”的地位,“我给你说说我爷爷我奶奶的这段事,这段事在我老家至今还有人提起”。很显然,影片之所以极力突出叙述人“我”这一身份,其意图就在表明影片所叙述的历史是与“我”血脉相承的家族史,是由“我”来讲述的“我爷爷”、“我奶奶”的家族故事。这种对“我”个人身份的刻意强调,客观上表明影片所叙述的历史并不是作为民族想象共同体的主流历史,而是设法使之民间化、私人化,从而把“过去所谓的单数的大写的历史(History),分解成众多复数的小写的历史(histories);把那个‘非叙述、非再现’的‘历史(’history),拆解成了一个个由叙述人讲述的‘故事(’his-stories)”,(3)使叙述成为一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自己的来处”和“自己的归宿”的精神还乡,成为一种个人记忆深处的历史碎片。
悖论之一: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所有悖论中,历史的“真实”与“虚构”这一矛盾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悖论关系。因为历史剧命名,本身就潜含着“历史”的“真实”与“剧”的艺术“虚构”这两个维度,而人们关于历史剧的争论,主要也就体现其创作究竟是以“历史”的“真实”为主,还是以“剧”的艺术“虚构”为主?
自史学家司马迁天才性地创立了史传体的叙述模式后,史传式的叙述方式成为中国经典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甚至是一切文学艺术创作的不二法门。第一论文范文网编辑。
毛崇岗在《读三国法》中认为,“《三国》叙事之佳,直与《史记》仿佛”。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中称赞“《水浒》胜似《史记》”。张竹坡在《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中干脆认为,“《金瓶梅》是一部《史记》”。正是这种崇尚史传体叙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左右,在经典历史剧创作中,史料的真实性远远比艺术的虚构性来得重要,“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也就因此成为人们用来指导和批评历史剧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吴晗1960年在《谈历史剧》等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指出,“历史剧必须有历史根据,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戏曲中诸如《杨门女将》、《秦香莲》等这些属于民间传说而缺乏史料依据的剧目,从严格意义上都只能称为“故事剧”或“古装剧”,而被排除在“历史剧”之外。(1)历史剧创作的真实性,也就主要表现为“尊重历史人物的公论”;“尊重历史人物基本的社会关系”;“尊重人所共知的历史事实”。
摘要:历史剧创作中诸如历史的“真实”与“虚构”、“民族性”与“个人性”、“批判”与“认同”等矛盾,客观上注定了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要在充满悖论的历史命题中,谱写出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历史记忆。
关键词: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审美悖论
前言
在人类的认识发展史上,悖论或矛盾往往随着思想的深化和认识的深入,而成为引导或产生新思维的明显标志。正如古希腊早期的“芝诺悖论”、德国古典时期康德的“二律背反”一样,人们发现,在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中同样存在着诸多无法回避的悖论。世纪之交中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繁荣,客观上使得历史剧创作诸种悖论引起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和争论,并由此折射出世纪之交中国影视话语人文理想、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观的嬗变。
但是,正如集体都是由个体构成一样,任何个体的历史同样逃脱不了民族集体的投影。历史话语这种“民族性”与“个人性”的悖论,决定了第五代导演在书写个体欲望的同时,折射出对民族集体历史命运的反思和批判,不少批评家甚至认为,第五代电影所演绎的专制秩序对个体欲望的践踏以及个体欲望对专制秩序的反叛与亵渎的民间历史话语,实质是一种按照西方“他者”视域逻辑演绎的关于压抑、迫害与毁灭的民族历史寓言,从而在西方视域中成为一处凄艳、动人的东方奇观,自觉不自觉中成为了一种跨国语境的“后殖民历史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