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培训心得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培训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35f8f66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d.png)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培训心得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还能够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我在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后的心得体会:
1.确定研究方向: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的,确定研究的问题和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研究工作。
2.学习研究方法: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实验研究法等,以便更好地收集和分析数据。
3.实践研究过程: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实践研究过程,如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收集和分析数据等,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4.不断反思总结: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不断反思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研究方案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提高研究质量。
5.积极交流分享: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以便更好地借鉴和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总之,参加课题研究培训可以帮助一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提高研究质量和水平,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64a4bbdb0717fd5360cdcd4.png)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
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性(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3、选题注意事项(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2)不要贪大求全。
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
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二)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二)](https://img.taocdn.com/s3/m/18790153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6.png)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二)一线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为什么需要进行课题研究•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 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 1. 教学观察法•观察当下自己的教学情况,寻找问题•对比分析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实施改进措施并总结效果 ### 2. 调查问卷法•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和反馈•分析问卷结果并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改进措施并不断跟踪效果 ### 3. 案例研究法•收集各种成功案例并进行分析•总结案例中的成功因素并尝试应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总结效果并进行改进 ### 4. 实验研究法•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总结•结合实验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 5. 课程设计法•设计针对特定学科和年级的教学课程•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并进行改进•持续优化课程设计 ### 6. 专题研究法•针对某个学科或教学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并进行总结•结合自己当下的教学实践进行应用和改进 ### 7. 文献查阅法•查阅相关学科的研究文献•挖掘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和改进 ### 8. 经验交流法•加入教学研究小组或参加学术会议•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并进行改进 ##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确定研究主题,小而精细•制定研究计划,分清研究目的和步骤•实施研究,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研究结果,提炼有用信息•提出改进建议,继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发表研究成果,与其他教师分享心得 ## 独自一人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制定研究计划,确定步骤和完成时间•查阅学科文献,分析方法和研究成果•借助网络平台,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持续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改进 ## 结论教师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探索新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的关键。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40eefb0f8c75fbfc77db274.png)
【课题学习资料】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今天我们探讨的主题是《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
说起课题研究,老师们可能感觉它离自己的距离很遥远。
课题研究,一向给人的感觉是学究、古董型的,它讳莫如深,抑或“威严无比”。
总之,“对于课题研究,如高山仰止,我,一介普通教师,没有高深的理论素养,担任着形形色色、忙碌的幼儿园教学、幼儿园管理任务,我能做课题研究吗?”这是我们未进入研究前常有的想法。
一、正确认识课题研究1.什么是课题研究我的理解是把日常工作科研化,用最新的教育、幼儿园教学理论来审视、指导具体的教育、幼儿园教学工作,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
课题研究同时也是把我们自己的日常工作总结、归纳成有一定理论依据的经验,然后再指导具体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教育、幼儿园教学水平,使幼儿园教学更有效的过程。
说白了,课题研究就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计划地开展我们的日常教育、幼儿园教学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反思,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从而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幼儿园教学水平的过程。
科研培训参考书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很好的阐述:“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幼儿园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幼儿园教学幼儿园活动,即从强化日常幼儿园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幼儿园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幼儿园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幼儿园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2.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有利条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来了教育理念、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巨大变化,给教师的创新性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怎样开发校本课程,如何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怎样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怎样教好综合课程,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有哪些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大家去探索、去研究。
另外,相对于专家、专门的科研人员,一线的教师更有研究的优势。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22511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65.png)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以教师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师自主探究为途径,逐步形成“问题—研讨—交流—成长”的课题研究方式,从而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一、如何选择课题课题的选择是教育科研的起点,它关系到科学研究的方向、成效、价值与意义。
为此,一线教师要开展课题研究,必须选准课题。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
1.课题研究立足“小”字确立的课题题目要“小一点”,便于教师研究,易出成效,研究周期不要太长。
教师可以选择通过自主探究就能改变行为的“小”课题;或将上级下达的重点课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选择一个“子课题”,以增强课题的可操作性,达到解决平时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科研能力的目的。
2.课题研究注重“真”字课题研究内容要“真一点”,以教师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自主研究为主要方式,以解决教师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为根本目的展开教育研究。
围绕课堂教学的真实情景和真实事件,发现有共性的问题,且问题必须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教学的同时以研究者的身份、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审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研究使课堂教学改革能够与时俱进,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课题研究突出“新”字所谓“新”,选题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又要符合新课改的要求,还要有时代感、有生命力。
在开展教学研究时,教师应把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主阵地,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实施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求新的突破和新的提升。
4.课题研究追求“实”字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选择课题的基本来源。
这些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可以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推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为此,在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时,对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与实施方案要进行科学安排,做到研究方案、研究目标与平时教学紧密结合。
同时,教师还要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归纳总结、提炼经验,使整个课题的操作始终处于有步骤、有成效的运作之中。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_概述及范文模板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_概述及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867dc6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6.png)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概述及范文模板1. 引言1.1 概述课题研究是一种深入探究教学问题、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方法,是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自身素养、为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做出贡献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信息时代,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日益关注和要求不断提高,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将介绍开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包括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以及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详细分析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必备条件,包括具备良好的教学基础和实践经验、具备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以及获得良好的支持和资源保障机制等。
接着,我们将介绍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包括确定研究主题和目标、设计研究方案和方法论以及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与解读等。
最后,我们将在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内容及重点观点,并强调课题研究对一线教师的重要性,提出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关于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课题研究的重要性与必备条件,并掌握相关步骤与方法,从而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并推动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
2. 课题研究的重要性2.1 提升教学质量课题研究作为一线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某个具体问题或难点,一线教师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并针对性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同时,课题研究还能促使一线教师与其他同行进行经验交流和专业探讨,形成有益于教育教学改进的反馈机制。
2.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自身素养开展课题研究可以激发一线教师对于专业发展的兴趣和动力,鼓励他们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
通过自主选题、设计研究方案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反思与总结,一线教师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专业知识储备,并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美篇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美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5fdd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ec.png)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美篇标题: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探索与专业成长之路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一线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创新者。
他们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推动自身专业发展,并提升教学质量。
以下将从选题、设计、实施、总结四个方面,探讨一线教师如何有效开展课题研究。
一、选题阶段一线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首先应立足于教学实践,关注实际问题。
可以从学生学习需求、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创新、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入手,选择具有现实意义且符合学科特点的研究主题。
同时,教师应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捕捉教育改革的前沿动态和热点问题,使研究课题既接地气又具前瞻性。
二、设计阶段确定研究课题后,需进行严谨的课题设计。
包括明确研究目标、制定研究内容、选定研究方法、规划研究步骤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确保课题设计科学合理,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同时,教师要注重实证研究,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避免空泛论述和主观臆断。
三、实施阶段在课题实施阶段,教师应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去,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教学现状及问题。
此外,教师还需根据研究计划,尝试并优化新的教学策略或模式,通过对比实验、行动研究等方式检验其效果。
此阶段也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实现自我突破的关键环节。
四、总结阶段完成课题实施后,教师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撰写研究报告时,应当客观呈现研究过程、结果及其背后的教学启示,提出改进教学实践的具体建议。
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分享研究成果,接受同行评议,以此推动课题研究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
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是实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不仅能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还能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05fd7b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8.png)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作为一线教师,要做好课题研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1. 确定研究方向:选择与自己教学实践相关的研究方向,可以关注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或自己的教学需求。
2. 设定研究目标:明确自己研究的目标和问题,例如改进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教学效果或解决实际教学中的难题等。
3. 文献综述: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梳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以便在研究中能够借鉴和参考。
4. 研究设计:选择适合的研究设计方法,如实验研究、问卷调查、观察研究等。
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
5. 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研究设计,采集相关的数据,可以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观察记录、问卷调查结果等。
然后运用合适的统计方法或质性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6. 结果与讨论: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得出结论并进行讨论。
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解释研究结果的原因,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或改进建议。
7. 编写论文或报告:将研究过程、方法、结果和讨论等内容进行整理和撰写,形成论文或报告,以便与他人分享研究成果。
8. 实施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观察和评估其效果,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实践。
常用的八种课题研究方法包括:1. 实证研究方法:基于实证数据进行研究,如实验研究、调查研究等。
2. 文献研究方法:对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3. 行动研究方法: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反思、观察和实践,不断改进和调整教学策略。
4. 质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式,探索问题背后的意义和理解。
5. 教学设计研究方法:通过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活动,研究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
6. 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案例,探索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 历史研究方法:通过对教育历史的研究,了解教育发展的演变和变革过程。
8. 比较研究方法: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学策略等因素,探究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一线老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线老师如何做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35c2ff750e2524de5187e75.png)
一线老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一)首先要选好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
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性(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
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3、选题注意事项(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2)不要贪大求全。
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
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精品--)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精品--)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1696e5463c1ec5da50e270a8.png)
()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一线教师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很高兴这里和大家共同探讨教育科研方面的问题。
今天我与大家交流的主要内容是一线教师在从事繁忙的教育工作同时,如何开展通过课题研究。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和大家交流,什么是课题研究,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行动研究需要经过那些程序?怎么进行课题研究。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也就是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我们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二、为什么要进行课题研究?1.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
我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向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实现班级体的民主化管理?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开发课程资源等等,我们遇到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得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当我们有了实实在在的研究过程,就能够发现教育规律、获得有效方法、形成自我理念或者模式,把它再应用于实践,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
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
然而,教师积极参与、承担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其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得到极大提高的过程,是教师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方面。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和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一线教师从事的研究是行动研究,是以解决某一具体问题为中心,将实际研究投入于行动的研究形式。
行动研究需要经过的程序怎样?三、行动研究的程序:(示意图)(1)提出问题。
一线教师该如何立足实践做课题研究呢
![一线教师该如何立足实践做课题研究呢](https://img.taocdn.com/s3/m/e5bb71ec581b6bd97e19ea32.png)
一线教师该如何立足实践做课题研究呢曾经认为,课题研究是专家、学者的专利,需要专业、系统的理论做基础,对于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的一线教师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空中楼阁,对课题研究可谓是敬而远之,不敢妄想,更不曾想着要去尝试。
随着校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推进,渐渐的对课题研究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它不只是专家、学者的专利,它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立足实践,这样的研究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所以,一线教师第一手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做课题研究最宝贵的资源、最有利的条件和最有力的保障。
一线教师该如何立足实践做课题研究呢?一、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透过现象发现存在的本质问题,为课题的选择做准备。
课题着眼点可以是教育现象、教学困惑、学生问题、成功做法等,只要通过研究能够解决问题、提炼经验的题材都可作为课题进行研究。
二、选题要小,讲求时效。
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所以,研究时间不能太长,课题选择一定不要太大,要选择具体的问题,小而具体的课题更便于研究,更容易出成果。
三、善于积累,勤于笔耕。
确立了课题,就要为研究做准备,要多阅读相关书籍,博采众长、吸取经验助力课题研究;避免出现重复别人的观点,阅读学习的同时要思考新颖的立足点,提升课题研究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要善于积累教育教学实践过程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具体案例,捕捉灵感,及时记录,积累原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
四、勇于实践,反思提升。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大胆的实践,要能顶住一定的压力,不怕失败,及时反思,不断改进,使课题研究逐步深入,逐渐提升研究能力,提炼研究成果。
此文章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一线老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林淑媛)
![一线老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林淑媛)](https://img.taocdn.com/s3/m/1f7875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2.png)
分类整理
将筛选出的文献按照主题、 研究方法等进行分类整理, 便于后续分析。
内容分析
阅读文献内容,提取关键 信息,如研究问题、方法、 结果和结论等。
归纳总结
对文献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找出研究主题的共性和差 异,提炼出研究方法和思 路。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确定研究问题
老师需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中寻找 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明确研究目的和 意义。
撰写研究报告
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整理成书面材料,包括 问题的提出、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 分析、结论和建议等部分。
查阅文献
搜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该问题已 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为研究的开展 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如何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 01 究成果的重要载体。
一线老师在撰写研究报告时,需要遵循学术规范 02 和格式要求,确保报告的结构完整、逻辑清晰、
语言准确。
在撰写研究报告时,一线老师应该注重报告的可 03 读性和规范性,使用恰当的术语和引用格式,避
免出现学术不端行为。
实施研究
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注意 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设计研究方案
根据研究问题和文献综述,设计合适的研 究方法、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研究 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02
确定研究问题
如何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01 关注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
一线老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难以 解决或容易产生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具有 研究价值。
考虑伦理和安全问题
在制定研究计划和实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伦 理和安全问题,确保研究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 范的要求。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05572e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dc.png)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各位热心教育研究的同事们,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相聚,一起聊聊一线教师在从事繁重教学工作的同时,如何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
更多的还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的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一、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一)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1.研究指向上:(1)以校为本。
立足学校现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
如,我们学校语文特级教师(教学能手)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2)以学科教学为本:如,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2.研究类型上:以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为主。
3.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实验法、文献法、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4.研究主体上:以本校一线教师为主体。
教师即研究者,这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界颇为流行的看法。
人们越来越认同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
5.研究内容上: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于课堂教学,侧重于课程建设、实施的研究。
6.研究价值取向上:过程与结果并重。
倡导成果即成长。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些浮躁现象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
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
结题报告中的结论事先都有了的;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
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
”其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
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经验分享
![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经验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816a7d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ce.png)
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经验分享
作为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的经验分享:
1. 选择合适的课题:选择自己感兴趣和擅长的课题,这样才能保持研究的热情并能够深入研究。
2. 设立明确的研究目标:在开始研究之前,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并设立明确的目标和研究方向。
3. 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要充分搜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开展研究。
4. 制定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和时间表,合理规划研究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研究的进程和进度。
5. 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选择适合的研究方法,例如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等,科学地开展研究,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充分利用资源和支持:与同事交流经验,向专家请教,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资源和支持,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7. 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在研究过程中,及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研究报告或论文。
8. 推广和应用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不应仅停留在论文或报告的形式上,还应积极推广和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为教学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贡献。
总之,一线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应保持积极的研究态度,不断提升研究能力和方法,将研究成果与日常教学实践相结合,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乔晖
![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乔晖](https://img.taocdn.com/s3/m/559b0194daef5ef7ba0d3c6a.png)
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盐城师范学院乔晖一、课题的来源与选择1、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1)先有问题后有课题(2)思路:问题从哪里来——问题重要吗——问题能解决吗——问题能解决到什么程度。
(3)实质:通过对“问题”的系统思考,从理论和实践中寻找和发现真是村子啊、迫切需要解决、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能够得到解决的问题。
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起点。
2、教育教学实际需要3、教育理论和相关理论4、新的学术信息:其一来自新概念、新理论;其二来自新现象、新动态。
5、个人特长与兴趣二、形成研究方向与系列、研究特色与优势、研究氛围与常态做中研、研中做过程:确定问题——查阅文献——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得出结论三、课题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题的名称第一种是直述课题研究的问题,用词较为概括。
第二种是在课题名称中尽可能表明研究三要素:研究对象、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第三种是为了使课题名称醒目突出,或因文字表述较多,干脆采用正副标题形式,正标题精炼新颖,副标题再作补充和解释。
2、研究背景、现状、价值概述(1)研究背景——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
必要性:本课题与时代发展、社会变革的联系,反映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重要性:结合当前自己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存在哪些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现状——已有的研究基础。
(3)研究意义——理论与实践价值A、理论意义:一是为……提供理论参考二是针对……现实困境和理论难题,本课题将深入揭示这些困境和难题的本质,并提出相应对策。
三是填补了……方面的研究空白。
B、实践价值:一是为……提供现实案例二是为调整……提供实践依据三是为……问题解决提供了方法、途径、思路。
3、课题研究内容——研究什么(1)研究范围的限定A、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包括2方面: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范围进行界定;对一些研究对象的模糊概念进行界定。
B、对一些关键概念的界定:①弄清课题名称的文字表述中哪些是关键词,哪些是研究的范围,哪些是研究的内容。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一)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一)](https://img.taocdn.com/s3/m/88a7dfb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2.png)
一线教师应如何做好课题研究附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一)一线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作为一名一线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基础知识,还需要进行课题研究。
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学术文献的阅读、分析和梳理,寻找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问题的深化和探讨。
二、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并发放给相关受众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为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三、实践观察法通过对实际教学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发现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实现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管理。
四、专家咨询法通过向同行、领导或专家求教、询问、寻求意见和建议,获得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优化。
五、成果测评法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成果进行测评,了解其实际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并分析原因,为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提供依据。
六、同行交流法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方法和技巧,借鉴对方的优点,并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七、反思和总结法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及其原因,设定改进目标和方向,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
八、实验研究法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比较不同教学策略或教育教学方法的效果,验证假设,为教育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课题研究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和问题,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运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除了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一线教师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研究问题。
一个好的研究问题能够引导研究者进行深入的探究和产生有价值的结论。
2.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
研究计划需要细致、周密,包括研究目标、研究过程、时间安排等。
3.注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所以需要注意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处理。
4.充分参考现有文献。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注重文献综述,充分了解已有知识和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展开研究。
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f91b91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1f.png)
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第一篇:课题讲座--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搞教育科研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时代研究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时效。
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
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所以至今还没有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二是搞教育教学研究太难了,没有条件。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教师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境界。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所应有的生命活力。
为了能搞好教育科研,一线教师应该做好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例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解决“学生课堂能听懂课而不会做习题”的困惑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1)前瞻性原则: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例如,中学生抄写题目与正确解决问题关系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线教师如何做课题研究?
搞教育科研是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是自我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当今时代的教师,必须研究时代研究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时效。
只有不断研究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与发展。
我们的许多教师只所以至今还没有加入到教育科研的行列中来,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教育教学研究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学专家的事,与我们一线教师无关,我们一线教师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二是搞教育教学研究太难了,没有条件。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应当努力成为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教师成才的重要途径是参与教改实践活动,在教育科研项目中去体验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养成探索的思想态度和创新的精神境界。
推进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教师有求新求变的精神,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主动开展教科研项目活动,在经验反思的基础上,体会素质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形成新的教育观念,从而切实改进教育教学的行为模式,使课堂焕发出所应有的生命活力。
为了能搞好教育科研,一线教师应该做好课题研究。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1、课题从哪里来?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
例如:“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解决“学生课堂能听懂课而不会做习题”的困惑等。
2、选题的基本原则
(1)前瞻性原则:选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例如,中学生抄写题目与正确解决问题关系的研究。
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2)科学性原则:选题必须有科学的现实性,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的现实性。
选题首先表现在要有一定的事实依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
选取课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
教育科学理论将对选取题起到定向、规范、迁择和解释作用。
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
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基础和
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水平,为了保证选题有科学的现实性还需要对迁定的课题进行充分论证。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
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选题必须具有可行性,一是客观条件。
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有科学上的可能性,这就是恩格斯指出的,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二是主观条件,这是指研究人员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所掌握的有关这个课题的材料以及对此课题的兴趣。
三是时机问题。
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
提出过早,问题会攻不下来(4)价值性原则:选题必须有价值。
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是看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二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根据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是为了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
二、选题应注意事项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2、不要贪大求全。
如中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
如果改成中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
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
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
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孩子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
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
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
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
实时的反思就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
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
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
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
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