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第六章到第九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第九章

第六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与课程理论

一、课程的含义

“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选择)(一)课程即教学科目

现在课程改革已明确把综合实践课列入课程

(二)课程即学习经验

杜威根据实用主义经验论反对“课程是活动或预先决定的目的”这类观点。在他看来手段与目的是同一过程不可分割的部分。所谓课程,即学生的学习经验。

(三)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鲍尔斯和金蒂斯是这一观点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

在这方面,当今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巴西的佛雷尔。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全部内容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名词解释)

二、课程理论流派(简述、简答)

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杜威(经验实用主义)认为课程应该以儿童为出发点、为

中心、为目的。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三)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

(四)存在主义课程论

(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多尔在分析和批判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把他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标准概括为“4R“,即丰富性、循环性、关联性、严密性(最重要的)。

第二节课程组织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特征:1整体性2阶段性3持续性4层次性5递进性6时间性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方法:1筛选法2参照法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标准(名词解释、选择)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编写课程标准是开发课程的重要步骤。(二)教材:主要是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三、课程类型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它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和“武士七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都可以说是最早的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的优点在于,它比较强调每一学科的逻辑知识;其缺点是,它较少考虑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而把每一学科看成是与其他学科互不关联的实体。

活动课程强有多种含义。调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或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杜威)。

(二)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统合课程”或“合成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客服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核心课程”既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也指对学生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核心课程的研究者既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也不主张以儿童为中心,而是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

社会问题课程是核心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即以当代社会问题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三)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内或教育机构中用正式文件颁布而提供给学生学习,学生通过考核后可以获得特定教育学历或资格证书的课程,表现为课程方案中明确列出和有专门要求的课程。(名词解释)

隐性课程(潜在课程、隐蔽课程)则是以内隐的、间接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选择)

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1观念性隐性课程2物质性隐性课程3制度性隐性课程4心理性隐性课程

(四)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也称“国家统一课程”,负责编制国家课程的编制中心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权威性2多样性3强制性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而言的,它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宽泛的概念,并不是局限于本校教师编制的课程,还包括其他学校教师编制的课程或学校之间教师合作编制的课程。

四、课程评价

1967年斯克里文首先采用了“形成性评价”这个专门术语。

第三节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一、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因素:(论述)

(一)政治因素与课程变革:1课程变革的目标厘定2课程变革的内容选择3课程的编制过程

(二)经济因素与课程变革:1经济领域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制约课程目标2经济的地区差异性制约课程变革3市场经济与课程变革(1)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2)课程目标综合性(3)课程结构的优化

(三)文化因素与课程变革:文化模式与课程变革2文化变迁与课程变革3文化多元与课程变革

(四)科技革新与课程变革(简答):1科技革新制约课程变革的目标2科技革新推动课程结构的变革3科技个性影响着课程变革的速度

(五)学生发展与课程变革:1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与课程变革2学生需要与课程变革3课程变革着眼点:最近发展区

第七章课堂教学

第一节教学与教学理论

一、教学及其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学的含义

1教学的含义:“教”离不开“学”,“学”也离不开“教”。杜威“教之于学就如同卖之于买。”教学是一种尊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把学生看作是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主体,在与老师的交往和对话中,发展个体的智慧潜能、陶冶个体的道德性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自己的最佳发展水平的活动。(名词解释)

2教学的功能:(1)教学是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2)教学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系统地论述教育教学思想的专著。

苏格拉底强调完善人格的道德教育,并在讲学中采用理性启发性教学方法——“产婆术”,至今还具有指导意义。亚里士多德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主张体育、德育、至于的和谐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的思想和理论价值。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一书中,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和量力而行,要劳逸结合和给学生以奖励、反对体罚。

2近代教学思想精华:陶行知“教学生学”

3当代“教学”的新观念(简答):(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二、教学理论及其主要流派

(一)教学理论的一般概述

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独立的系统化的教学理论或教育学形成的标志。

《普通教育学》是科学化教学理论的标志,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最初尝试的典范。

三、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简答)

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

传统。

2、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华生的《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书中,把刺

激——反应作为行为的基本单位,学习即“刺激——反应”之间连接的加强,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安排强化。

3、认知教学理论(多选):(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2)动机-结构-序列-强化原则(3)

学科知识结构(4)发现教学的方法

4、情感教学理论(选择):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的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一流

派的代表,其基本主张是:(1)教学目标(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3)意义学习和非指导性学习(方式)

5、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教学模式:(1)支架式教学,是指为学习者构建知识体系、提供概念框架的教学。

(2)抛锚式教学,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起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3)随机进入式教学,是指对同一内容、不同时间、不同情境、给予不同目的、着眼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式多层次加以呈现,以实现学习者对同一对象的全方位、多方面的理解。

第二节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