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诗律部分
古汉语常识——律诗精选教学PPT课件 通用
练
酬乐天扬州初席上见赠
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有兄弟二人,年龄不过四、五岁,由于 卧室的 窗户整 天都是 密闭着 ,他们 认为屋 内太阴 暗,看 见外面 灿烂的 阳光, 觉得十 分羡慕 。兄弟 俩就商 量说:“ 我们可 以一起 把外面 的阳光 扫一点 进来。 ”于是 ,兄弟 两人拿 着扫帚 和畚箕 ,到阳 台上去 扫阳光 。等到 他们把 畚箕搬 到房间 里的时 候,里 面的阳 光就没 有了。 这样一 而再再 而三地 扫了许 多次, 屋内还 是一点 阳光都 没有。 正在厨 房忙碌 的妈妈 看见他 们奇怪 的举动 ,问道 :“你们 在做什 么?” 他们回 答说:“ 房间太 暗了, 我们要 扫点阳 光进来 。”妈妈 笑道: “只要 把窗户 打开, 阳光自 然会进 来,何 必去扫 呢?” 秘诀3:把封闭的心门敞开,成功的阳光 就能驱 散失败 的阴暗 。 ▲一只蜘蛛和三个人▲
第二个字的平仄必须相
同。
近体诗的平仄可根据“对”、“粘”的规 律来掌握。
—
律 诗 平 仄
五言律诗格式:
对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粘粘
(丙)平平—平—仄仄 对
(丁)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格式: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对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粘
粘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音韵声律—古代诗律(古代汉语课件)
涧花轻粉色,山月少灯光。(王维《从岐王夜宴》)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岑参《登总持阁》) 子能渠细石,吾亦沼清泉。(杜甫《移居东屯茅屋》 效果:促成平仄对仗 使诗句内涵丰富意境生动
2)错位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鸟藏。(王维《春日上方即事》) 春山映柳色,夕鸟藏梨花。 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杜甫《遣意》) 小树花传香——效果:促成平仄对仗 使诗句典雅别致
六字句:相当于七言律句的上六字。
平平·仄仄平平——断肠片片飞红。(辛弃疾《祝英台近》) 仄仄·平平仄仄——准拟佳期又误。(辛弃疾《摸鱼儿》)
特有句式:
仄仄·仄平平仄(第五字必平) ——我欲乘风归去。(苏轼《水调歌头》)
仄平·平仄平仄(四、六字仄,第五字必平)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
3)格律诗怎样讲究平仄 四种基本句式:
甲:平平﹣ 乙:仄仄﹣ 丙:仄仄﹣ 丁: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粘”、“对”规则:
仄仄﹣平平﹣仄→出句
联
对
平平﹣仄仄﹣平→对句
粘
平平﹣平﹣仄仄→出句
联
对
仄仄﹣仄﹣平平→对句
对:一联中出句与对句的平仄要相反(双数字与句尾严格)。否则叫“失对”。 粘:上一联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字平仄必须相同。否则叫“失粘”。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渔家傲》,《词林正韵》第四部上去通押)
都用入声韵:念奴娇、兰陵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巾,谈笑间,狂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林正韵》第十八部。壁,锡韵定的要求 ➢ 如遇到上下两句字数相同,就可以对仗。一般如上下
古代汉语课件2诗律
比兴手法在古代诗歌中广泛应用,如《诗经》、《离骚》等经典诗歌作品,通过比 兴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然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象征
象征手法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 表达抽象的概念或情感,使诗歌更具 深度和哲理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象征手法在古代诗歌中也有广泛应用 ,如“月亮”常常象征着思乡之情, “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和坚强等。
地理解诗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诗人应该通过独特的意象创造, 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与客观事物相 融合,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诗
歌意象。
CHAPTER 06
诗与文化
诗与历史
01
02
03
历史记录
诗歌在古代是一种重要的 历史记录方式,许多历史 事件和人物通过诗歌得以 流传。
时代反映
诗歌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 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 貌、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
02
平声调值平缓,音长较长;仄声 调值急促,音长较短。平仄的交 替使用可以产生韵律的变化,增 强诗歌的音乐美。
押韵
押韵是指在诗歌中,某些音节或字音 有规律地重复出现,形成和谐统一的 声音效果。
押韵有助于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 美感,使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对仗
对仗是指在诗歌中,将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进行配对,形成一种平衡和 对称的美感。
诗律的起源与发展
总结词
诗律起源于先秦时期,随着诗歌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详细描述
诗律起源于先秦时期的《诗经》,随着诗歌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唐诗、宋词、元 曲等不同形式的诗律。这些诗律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 韵律和节奏特点。
诗律在古代汉语中的地位
总结词
诗律是古代汉语诗歌的精髓,对于诗歌的创作和欣赏有着重要的影响。
古代汉语常识之诗律
18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山寺鸣钟昼已昏(元), ―△――△△― 渔梁渡头争渡喧(元)。 ――△――△― 人随沙岸向江村(元), ―――△△―― 余亦乘舟归鹿门(元)。 ―△―――△―
鹿门月照开烟树, △―△△――△ 忽到庞公栖隐处(御)。 △△―――△△ 岩扉松径长寂寥, ―――△―△― 唯有幽人独来去(御)。 ―△――△―△
28
五言律诗共有三个节拍,即二二一,诗例如“白日—依 山—尽”。七言律诗共有四个节拍,即二二二一,诗 例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组成节拍的两个字 可以同是平声或仄声,也可以是平仄不同的两个字。 节拍由平仄不同的两个字组成时,节拍的性质取决于 后一字的声调,如“仄平”算平声拍,“平仄”算仄 声拍,因为后一字是在节奏点上,起着定音的作用。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律诗对每一节拍中的二个字平 仄的要求特别严格,其平仄不能变动,对第一字的要 求则比较宽松,常常平也可,仄亦可。
9
二、近体诗 (一)近体诗的分类
近体诗又称格律诗,包括律诗、绝句、排律三大类。 律诗指七律和五律,绝句指七绝和五绝。绝句由律 诗截取而成,故名。排律又称长律,是律诗的延长。 排律一般是五言的,七言的很少。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有限定(排律的句数 在八句以上),其具体情况如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40字。 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 排律 —— 句数超过八句,每句字数为五字或 七字。
13
上平声 一东 二冬(钟) 三江 四 支 ( 脂 之 ) 五 微 六鱼 七虞(模) 八齐 九佳(皆) 十灰 (咍) 十一真(谆臻) 十二文(欣) 十三元(魂 痕) 十四寒(桓) 十五删(山) 下平声 一先 ( 仙 ) 二萧 ( 宵 ) 三肴 四豪 五歌 ( 戈 ) 六麻 七阳 ( 唐 ) 八庚 ( 耕清 ) 九青 十蒸 ( 登 ) 十一尤 ( 侯幽 ) 十二侵 十三覃 ( 谈 ) 十四盐 (添严) 十五咸(衔凡)
唐诗中的经典五言律诗
唐诗中的经典五言律诗唐诗中的经典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五言律诗大全,欢迎阅读!唐诗中的经典五言律诗篇11、《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2、《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4、《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5、《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过故人庄》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五言律诗》诗词辑录265篇大全集
《五言律诗》诗词辑录265篇大全集五言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律,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期,其雏型是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
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
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是律诗的一种。
五言八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诗歌,就是五言律诗,属于近体诗范畴。
五言律诗从五言古诗中继承了每句五个音节、全篇两句一组、总句数为偶数的基本特征,同时增加了对偶和平仄的规则;而这些规则是从骈体文中借鉴过来的;骈体文则是由楚辞到汉赋而产生的;因此,说到底五律是五古和骈体文嫁接的产物。
齐梁体的格律诗构成了对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不粘的格律形式)、粘式律(指全诗各联之间均粘的格律形式)和粘对混合律(指全诗各联之间既有粘又有不粘的格律形式)三种类型,但以对式律为主,距离完善的近体诗尚有很大距离。
其中从梁代中后期到陈代,阴铿、张正见、庾信、徐陵等人的一些作品,已经十分接近唐人律诗。
隋代,杨素、卢思道、薛道衡等人,结合南朝靡丽词彩和北地清新刚健之气,创作出一些清健秀拔的诗歌,为过渡期诗歌的发展指出向上一路。
唐初以来,在诗歌律化进程中出现的半古半律的诗体现象至初唐四杰而有所改观,其五言律诗的对式律作品锐减,同时尚有部分近体诗未能谐协音律,留有较多的过渡阶段痕迹。
而之后的文章四友(杜审言、李峤、崔融、苏味道)以及沈佺期、宋之问等,对于四杰在诗体方面将唐初以来的混沌状态加以分离与规范的初建之功与实践成果,显示出进一步巩固与推进的态势。
可以说到初唐末期五律对式律作品已经绝迹,从而彻底告别了永明体的对式结构;粘对混合律作品亦呈锐减之势,而粘式律作品却大幅度地增加,并居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初唐诗人已经找到了声律追求上的目标,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确定了五律的粘对规则。
大学古代汉语诗律(整理)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㈡押韵要求
1.偶句押韵,奇句不押韵,但首句可押可不押;
2.押平声韵,不押仄声韵 ;(韵字依照 “平水韵”) 3.押韵句用平收式,不押韵句用仄收式; 4.一韵到底,不能出韵。 字 的 声 调 可 以 归 并 为 平、仄两类:平声为平, 黄河远上白云间, (jiān)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 所谓出韵,就是在押韵时,某句的韵 一片孤城万仞山。 (shān) 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 n) 羌笛何须怨杨柳, 脚用了不同韵的字。 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 n) 春风不度玉门关。(guān)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jià n)
J1 ∣∣— —∣, J4 ∣∣∣— —,
请用《春望》诗的前 半首来记忆四个句式
J2 J3
— — ∣∣ — ———∣∣
3.基本句式的变通
J2如果第一字改变, 第三字必须同时改变。
一、三不论——指仄收式句第一、三字平仄可变
二、四分明——第二、四字是节奏点,平仄不能变 J1
∣∣— —∣, — — ∣∣ —
对仗: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
白日依山尽 主—状—谓 黄河入海流 主—状—谓 两个黄鹂鸣翠柳 定—主—谓—宾 一行白鹭上青天 定—主—谓—宾
东韵:东同铜童中冲戎弓工空
(ung)
冬韵:冬农侬宗鬃佟彤淙
(ong)
近体诗不能出韵,所谓出韵,就是在押韵时,某 句的韵脚用了不同韵的字。
2.四个标准平仄句型 a. 仄仄平平仄 B. 平平仄仄平
古诗
古体诗(古风)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
二、近体诗的格律 ㈠字数和句数要求
1.五言诗每句5字,七言诗每句7字; 2.律诗全首八句; 3.律绝全首四句; 4.排律(长律)全首八句以上。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五言律绝 七言律绝 五言排律 七言排言律绝
七绝格律诗(精选25首)
七绝格律诗七绝格律诗七言绝句是汉族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七绝,属于近体诗范畴。
此体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厉声教的《观潮有感》等。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古代汉语诗歌的一种。
格律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和七言。
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绝格律诗(精选25首),欢迎大家分享。
1、《春愿》笋尖竹味菜苔跻,柳态春风荡碧溪。
最爱蜂鸣衔核树,落花看处挂桃梨。
1、《黄梅天》枝影随风晴未去,黄梅雨点乱苍穹。
花红最是因天暖,暖到浓阴不见红。
3、《蝉鸣听暑》晨阳欲睡云乡好。
一径清凉入画笺。
悬影浮闲犹拒暑,蝉鸣受听奈何天4、《腾云客》电闪雷鸣谁解兴,三山五岳见纷呈。
有心试作腾云客,弹激风歌骤雨声。
5、《中秋月》吟诗触景千山好,赏月凭秋故里枫。
细数经年谁与共?一圆伴径画心同。
6、《秋思》碎雨开晨连唤梦,梧桐疏影进秋风。
寒凉四面随人起,犹动乡心逐断篷。
7、《叶》与日言欢应摘月,随风躇步不输莲。
春来向望丽人影,秋去寻音寂寞天。
8、《秋荷》细雨残荷惊素影,亭茎玉立见归真。
泥深藕白应知许,子落寒波思故人。
9、《冬绪》复见径庭红叶落,犹嗔蔓草萎天边。
谁家院里梅花好,誓与芳心醉在年。
10、《回城路》经年无悔城中往,一路来回鬓上霜。
春晓田园车满客,依依别过是家乡。
1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2、《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古汉语律诗ppt课件
❖ 尽管律句的意义单位有多种情况,但律句 的节奏形式只有一个。
❖ 在意义单位与节奏单位相吻合情况下,按 节奏单位诵读。
❖ 如意义单位与节奏单位发生矛盾,诵读时 意义单位服从节奏单位。例如“野火烧不 尽”应读成:
❖野火——烧不——尽
❖ “二十四桥明月夜”应读成:
❖二十——四桥——明月——夜
❖五、近体诗平仄分析
什么叫新体诗?
❖ 此前的诗歌是比较自由的,称为古体诗;唐 时发展起来的讲究格律的诗歌,叫做近体诗, 而永明年间的新体诗(永明体)正是古体诗 到近体诗的桥梁。
❖ 新体诗指齐梁陈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 的诗歌。
❖ 近人王闿kǎi 《八代诗选》卷十二至二四, 专选齐至隋百余年中讲究声律、对偶的作品, 称为新体诗。
(二)近体诗押韵严格,古诗押韵较宽。 1、近体诗一般只押平声韵,古体诗则既可押平声韵 也可押仄声韵 。 2、近体诗不能“出韵 ”,古体诗用韵较宽。不能出 韵,是指韵脚字必须是同一韵中的字,不能邻韵通押。 3、近体诗要求严格的平仄,而古诗不严格。 4、近体诗要求严格的对仗,古体诗不要求对仗。
近体诗与古体诗的区别:
律诗八句,分为四联,每联第一句叫“出句”,第二句叫
“对句”。律诗的四联依次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细草微风岸,(出句) 首联 危樯独夜舟。(对句) 颔联 星垂平野阔,(出句)
月涌大江流。(对句)
颈联
名岂文章著,(出句) 官应老病休。(对句)
尾联
飘飘何所似?(出句) 大地一沙鸥。 (对句)
2、押韵:近体诗押韵要求严格。 A、位置:a每联对句的尾字;b第一句可入韵
杜甫《旅夜書懷》
首联 颔联
细草微风岸, 危樯—| | —
———| | | | |——
高考复习课件:古汉语常识(律诗)
参考答案: 1、银河天上挂,玉兔月中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银河天上挂,彩笔纸中游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 豆豆哥哥矮,婷婷姐姐高。 哥哥和姐姐,哪个更勤劳?
二、 梧桐一叶知秋意, 怅望西风忆井溪。 老树应知游客远, 殷勤为我绿东枝。
出句
山居秋暝 对句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对 粘 对
粘
对粘对ຫໍສະໝຸດ 粘一、 五言仄起仄收式(七言则平起仄收)
二、 五言平起仄收式(七言则仄起仄收)
三、 五言仄起平收式(七言则平起平收)
三、 五言平起平收式(七言则仄起平收)
①总为浮云能蔽日 ③吴宫花草埋幽径 ⑤晋代衣冠成古丘 ⑦凤凰台上凤凰游
②凤去台空江自流 ④三山半落青天外 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⑧一水中分白鹭洲
A、②⑦①⑥⑤③④⑧ B、⑦②③⑤④⑧①⑥ C、⑦②④⑧⑤③①⑥ D、①⑥③⑤⑧④⑦②
解析:根据律诗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的特点可知(2)处应填 我居北海君南海, (1) 。 ①——“桃李”对“江湖”(名词相对),“春风”对“夜 雨”(偏正式名词短语相对),“一杯”对“十年”(数量 桃李春风一杯酒, (2) 。 词相对),“酒”对“灯”(名词相对);(3)处应填④— 持家但有四立壁, (3) 。 —“持家”对“治病”(动宾短语相对),“但”对“不” 想得读书头已白, (4) 。 (副词相对),“有”对“蕲”(动词相对),“四”对 “三”(数词相对),“壁”对“肱”(名词相对),又因 ①江湖夜雨十年灯 ②隔溪猿哭瘴溪藤 为“一杯酒”不能对“三折肱”,因此答案可以锁定B、C两 ③寄雁传书谢不能 ④治病不蕲三折肱 项。再根据平仄特点确定第二句与第八句:首句“我居北海 君南海”的平仄音律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由此可知第二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句的平仄音律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显然符合这一平仄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韵律要求的是③,所以(1)处应填③,(4)处自然就应该 填②了。这样,就可以最终确定答案是C项
古代汉语(诗律)课件
学习交流PPT
6
二、 近体诗的格律
(二)押韵
除了第一句可押可不押之外,偶数句一定要押韵, 且须一韵到底。
●近体诗押韵的两条规定: 其一,一般押平声韵,极少数押仄声韵(限于五绝)
柳宗元《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灭”、“雪”二字均为入声屑韵)
王维《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仄声(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但五律B类句式的第一字、七律B
类的第三字却不能通用 学。习(交流为PP什T 么?)
13
2. 平仄格式
(1) 五律的平仄格式(共四种)
(详见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四册,第1524-1525页)
●王维《山居秋暝》(五言b类,平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 空山新雨后,平平平仄仄 天气晚来秋。仄仄仄平平
(一)诗歌形式的发展
唐以前的诗歌:形式பைடு நூலகம்自由,字数、句式、 平仄都不固定。
《诗经》:四言为主
《楚辞》(过渡阶段):保留四言,出现 五、六、七言,句式混杂为主
汉魏六朝:四言诗很少,五言、七言的诗 走向成熟,初期不讲究平仄;
南朝齐梁时期:沈约等人发现“四声”, 加上骈俪之风的陶冶,文人逐渐有意识地讲究 声律(平仄)的配合,后人称之为“永明体”。
出一些“拗句”。
●拗救
拗,指不依照一般平仄的句子。救,指对“拗”句采取 的
补救办法。因此,所谓“拗救”,就是一个句子中该用平
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 把
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以便补救。
学习交流PPT
18
(四)近体诗的变格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是关于初学写作律诗者的一个口诀。意思 是说:在七律中,每句第一、三、五字的平仄 可以不拘,而第二、四、六字的平仄则是固定 的。如果是五律,就是“一三不论,二四分 明”。
古汉语诗词格律(精)
“拗” 。 “拗”了以后可以“救” 。具体地说,就是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 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 以便补救。合起来叫做拗救。经过拗救的诗 句仍然合律。
乙:孤平拗救
故园芜欲平。 溪柳自摇沙水清。 双鬓向人无再青。
李商隐《蝉》 苏轼《新城道中》 陆游《夜泊水村》
返回绪言
1.句数-律诗8句,五律40字,七律
56字;绝句4句,五绝20字, 七绝28字;排律10句以上。
2.押韵-押平声韵。不换韵。 3.平仄-句中平仄相间,对句平仄相对。 4.对仗-尽量多用对仗。律诗除首联、
尾联外,以对仗为原则。
返回绪言
近体诗的用韵
第一节 韵 第二节 近体诗用韵的规则
返回总目录
第一节 韵
返回本章目录
韵与韵母
韵是诗词构律的基本要素之一。韵,
大致等于韵母,但有区别。
音韵学 概念 同韵只要 主要元音和韵 尾相同,介音 区别四声 可不考虑。 同韵母要 求主要元音、 不管声调 韵尾、介音都 要相同。
返回本章目录
韵
语音学 韵母 概念
韵、韵部、韵目
韵,不管有没有韵头或韵头是否相 同,韵腹、韵尾和声调相同就算同韵。 如 “ 东、董、送、屋 ” 为四个韵。 所有同韵的字汇成一个部类,就叫 做韵部。 从各韵部中选取一个代表字作为该 韵部的标目,这个代表字叫做韵目。
返回本章目录
○ ○
失粘
第四节 孤平与拗救
返回本章目录
乙式——孤平
近体诗五言的“平平仄仄平”句式中的 第一 个字,七言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句式中的第三 个字必须是平。如果是仄 ,那么除韵脚外,全句 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是犯孤平。孤平是近体诗 的大忌。
古代汉语学习,有关诗律的讲解
3.只押平聲韻
唐人作詩用韻,依據的是《切韻》的韻部。到了北 宋時,官方對《切韻》進行了修訂,修訂本分韻二 〇六部,改名《廣韻》。此後金人王文郁、南宋 江北 平水人劉淵都根據前人“同用”的規定對 《廣韻》韻部做過合併工作,王文郁《平水韻略》 一書合併爲一〇六部,劉淵《壬子新刊禮部韻略》 一書合併爲一〇七部。南宋以後的詩韻都是一〇六 部,由於源自《平水韻略》和《壬子新刊禮部韻 略》,故又稱作“平水韻”。“平水韻”雖然出現 在南宋,但反映了唐人押韻的實際情況。“平水韻” 包括平聲三十韻、上聲二十九韻、去聲三十韻、入 聲十七韻 。
近体诗律说略
我國最早的兩部詩歌總集是《詩經》和《楚
辭》。《詩經》以四言爲主,《楚辭》以六 言爲主。到了漢代,出現了五言和七言詩。 五言詩源自民謠,東漢末的《古詩十九首》 已是成熟的五言詩。最早的七言詩據說是漢 武帝在柏梁臺上宴飲群臣時的聯句,人各一 句,句句押韻,後人把這種詩體稱爲“柏梁 體”。現存最早最完整的柏梁體七言詩是三 國 魏 曹丕的《燕歌行》。
三大類。律詩指七律和五律,絕句指七絕和 五絕。排律又稱長律,是律詩的延長。排律 一般是五言的,七言的很少。
近体诗的句数、字数都有限定。其具体情 况如下:
五律——八句,每句五字,共40字。
七律——八句,每句七字,共56字。 五绝——四句,每句五字,共20字。 七绝——四句,每句七字,共28字。 排律——句数超过八句,每句字数为五字或
所謂“兩聯之間平仄相黏”,是指下聯出句
第一節拍的平仄要和上聯對句第一節拍的平 仄相同。在具體實踐中,也只要做到節拍的 第二字平仄相同就可以了,第一字的平仄一 般不論。不可理解爲下聯出句和上聯對句的 平仄字字相同。第一節拍以後的部分按照平 仄交替的原則處理。
古代汉语诗律部分
第二十一节诗律1 、律诗最终完成于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之手。
2 、古体诗: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五言或七言)就叫古体诗。
3 、今体诗:严格按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就叫今体诗(或近体诗)。
4 、近体诗的形式特点:在句数﹑押韵﹑平仄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
(1 )句数:是固定的,规定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
还一种长律,又称“排律”,以五言为常,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数的。
这种排律是律诗的重复扩展,只能看作是律诗的变体。
(2 )押韵:近体诗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
A 位置:a 每联对句的尾字;b 第一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偶句一定要用韵。
B 特点:a 用“平水韵”的106 部为用韵标准;b 一般押平声韵;c 韵脚只能取同一韵部的字,即不能出韵;d 不能转韵。
(3 )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最主要的特点。
平仄是对四声的分类,“平”指平声(阴平、阳平):“仄”即不平,指的是上、去、入三声。
对现代汉语来说,“平”也是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
古代的入声字已经分到现代汉语的“四声”里去了。
(4 )讲究对仗:诗词创作中的对偶叫对仗。
a 律诗的首尾联可对可不对,颔、颈二联必须对仗。
b词义的对待是对仗的形式要求。
c 绝句不要求对仗,使用对仗时,大多数在前面一联。
d 对仗原则:平仄相对;词性相同;词义(内容)相对。
5 、绝句:“绝”是断绝的意思,绝句即截取律诗任何相邻的两联而成。
6 、近体诗的四种平仄格式:五言诗:A 仄仄- 平平- 仄 B平平- 仄仄- 平C 平平- 平- 仄仄 D仄仄- 仄- 平平;七言诗的句式:A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B仄仄- 平平- 仄仄- 平C 仄仄- 平平平- 仄仄 D平平- 仄仄仄- 平平7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8 、词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称做“对”;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头二字的平仄相同,称作“粘”。
不符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不符合“粘”的规则的,叫“失粘”。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有哪些?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有哪些?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丰富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主要的诗歌
形式。
1. 绝句:绝句是由四句构成的诗歌形式,每句五个或七个字。
绝句常常用于反映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意境。
2. 律诗:律诗是按照一定的音律和格式要求的诗歌形式,包括
五律(五言律诗)和七律(七言律诗)。
律诗具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常表达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3. 乐府诗:乐府诗是流行于古代社会的一种民歌形式,广泛流
传于民间。
乐府诗多以七言或五言组成,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情感。
4. 箴言:箴言是一种极为简洁明了的诗歌形式,用寥寥几字来
表达深远的哲理和智慧。
箴言通常有一定的押韵和节律,以引人深思。
5. 词:词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抒情诗歌形式,通常由四行构成,每行五个或七个字。
词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心情,以及对自然和
社会的描绘。
古代汉语中的诗歌形式还有很多,以上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每
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艺术魅力,展现了古代汉语诗歌的丰富
多样性。
古代汉语2诗律
四、—ie(也)这个音节与b波、p坡、m摸 d得、t特、l勒、n讷相拼的字,都是入声字。 五、类推法:记住了某个字是入声字,以它为声符的字也都是入声字。如“百”是入声,那么“柏、帛、伯、怕”都是入声;“各”字是入声,则“格、路、閣、洛”都是入声。 六、排除法 ①-m(阴)- n(因) -ng(英)结尾的音节,例如: an(安)ang(昂)in(因)yang(央)都不可能是入声字; ②“资、此、思、而、为”音节没有入声字。
古代汉语课件2——诗律
第八章 诗 律 一、近体诗的分类 在“永明体”诗的基础上形成的讲究平仄与对仗的诗,就是近体诗,也叫做“格律诗”。格律诗发端于南北朝的齐梁时期,形成于隋末唐初,成熟于唐代中期,成为我国诗体的正宗。
永明
是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儿子萧赜的年号,即公元483年至494年11年的时间。 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 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 五 律: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八句。40 七 律: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八句。56 五 绝: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四句。20 七 绝:每句七个字,全诗共四句。28 排 律:超过八句的律诗。﹥40、56
3、省略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号钱塘泻绿油。《答客问杭州》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春浪棹声急,夕阳花影残。(白居易《渡淮》) 4、紧缩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浦干潮未应,堤湿冻初销。(白居易《新春江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代汉语(下)20词律
根据分段情况又分成单调、双调、三叠和 四叠。不分段的叫单调;分两段的叫双调, 这两段又称上下阙或上下片;分三段的叫三 叠;分四段的叫四叠。例如:
《渔歌子》、《如梦令》、《调笑令》、 《捣练子》等属单调;《蝶恋花》、《满江 红》、《菩萨蛮》、《水调歌头》等属双调; 《兰陵王》、《西河》等属三叠;四叠只有 用韵看,第一、二、四句的“渚、舞、雨” 押仄声韵(语麌通韵),第五、六、八句 的“悠、秋、流”押平声韵(尤韵),仄 平换韵;从平仄看,第七句与第六句失粘; 从对仗看,颔联对仗而颈联不对仗。因此 这首诗是入律的古风,而不是律诗。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 平平仄仄平, 但闻人语响, 仄平平仄仄。 返景入深林, 仄仄仄平平, 复照青苔上。 仄仄平平仄。 这首诗从字句数看象近体诗的五言绝句即 律绝,但从押韵上看是押仄声韵,从平仄看虽 然全用律句,可是两联都失对,两联之间还失 粘,所以这首诗是古绝,不是近体诗的律绝。
第九章完
主 讲 教 师 : 徐 志 奇
辅 导 课 程 二 十
古 代 汉 语 ( 下 )
第三节 古体诗概说
古体诗,是按照古诗即汉魏六朝诗写 法写的诗。古体诗的语言形式是极其自由 的,除了必须用韵之外,凡近体诗需要遵 守的格律,在古体诗中都无约束力。 古体诗和近体诗比较,在字句数、用韵、 平仄、对仗上都有区别。
词的用韵,从整体上看,没有统一的固定位 臵,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也可以 中途换韵;从一个词调来看,却有严格的规定, 因词牌而异。其用韵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1.一韵到底。大部分词都属这一种。
2.同部换韵。较罕见。
3.平仄换韵。包括两种,或换韵只规定声调, 对韵部不作要求;或换韵后又回到原韵。
3.用韵 虽然都用平水韵,但近体诗规矩很严格, 而古体诗用韵往往比平水韵宽,可一韵到 底,也可邻韵通押,随意换韵,不限在偶 数句上用韵,也可在奇数句上用韵,用韵 的字可以重复,既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 押仄声韵,但在仄声韵中要区分上声韵、 去声韵、入声韵,一般不同声调不可以相 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节诗律
1 、律诗最终完成于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之手。
2 、古体诗:只要求押韵和句式大致整齐(五言或七言)就叫古体诗。
3 、今体诗:严格按律诗的格律要求写作,就叫今体诗(或近体诗)。
4 、近体诗的形式特点:在句数﹑押韵﹑平仄和对仗四个方面都有许多讲究。
(1 )句数:是固定的,规定律诗是八句,绝句是四句。
还一种长律,又称“排律”,以五言为常,一般限制在十二句,也有超出此数的。
这种排律是律诗的重复扩展,只能看作是律诗的变体。
(2 )押韵:近体诗对押韵的要求非常严格。
A 位置:a 每联对句的尾字;
b 第一句可入韵可不入韵。
偶句一定要用韵。
B 特点:a 用“平水韵”的106 部为用韵标准;b 一般押平声韵;
c 韵脚只能取同一韵部的字,即不能出韵;
d 不能转韵。
(3 )讲究平仄:是近体诗的最主要的特点。
平仄是对四声的分类,“平”指平声(阴平、阳平):“仄”即不平,指的是上、去、入三声。
对现代汉语来说,“平”也是指阴平﹑阳平:“仄”指上声﹑去声。
古代的入声字已经分到现代汉语的“四声”里去了。
(4 )讲究对仗:诗词创作中的对偶叫对仗。
a 律诗的首尾联可对可不对,颔、颈二联必须对仗。
b词义的对待是对仗的形式要求。
c 绝句不要求对仗,使用对仗时,大多数在前面一联。
d 对仗原则:平仄相对;词性相同;词义(内容)相对。
5 、绝句:“绝”是断绝的意思,绝句即截取律诗任何相邻的两联而成。
6 、近体诗的四种平仄格式:
五言诗:
A 仄仄- 平平- 仄 B平平- 仄仄- 平
C 平平- 平- 仄仄 D仄仄- 仄- 平平;
七言诗的句式:
A 平平- 仄仄- 平平- 仄 B仄仄- 平平- 仄仄- 平
C 仄仄- 平平平- 仄仄 D平平- 仄仄仄- 平平
7 、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8 、词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同一联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反,称做“对”;上一联对句和下一联出句头二字的平仄相同,称作“粘”。
不符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不符合“粘”的规则的,叫“失粘”。
9 、用“粘”“对”和用韵规则,可以从近体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得出以四种不同平仄格式的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
甲、五律仄起仄收式(七律平起仄收式)
(||)——||—。
C (||)———||—,D (——)||| ——|.
A (——)||——| ,
B (||)——||—。
C (||)———||,
D (——)||| ——。
乙、五律仄起平收式(七律平起平收式)
D (——)||| ——,B (||)——||—。
C (||)———||,D (——)||| ——。
A (——)||——| ,
B (||)——||—。
C (||)———||,
D (——)||| ——。
丙、五律平起仄收式(七律仄起仄收式)
C (||)———||,
D (——)||| ——。
A (——)||——| ,B|| )——||—。
C (||)———||,
D (——)||| ——。
A (——)||——| ,B|| )——||—。
丁、五律平起平收式(七律仄起平收式)
B (||)——||—,D (——)||| ——。
A (——)||——| ,B|| )——||—。
C (||)———||,
D (——)||| ——。
A (——)||——| ,B|| )——||—。
(注)“—”平:“| ”仄。
简化格式:甲:ABCDABCD乙DBCDABCD丙CDABCDAB丁BDABCDAB,
只要把四种平仄格式记住,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律就能推出。
10、“犯孤平”: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字,除了韵脚之外,就再没有平声,称作犯孤平。
11、拗救:出现不合平仄、不合声律的拗句,采取补救办法,术语上就叫拗救。
拗救的几种方法:
(1 )孤平自救:在 B 句中,为避免犯孤平,将第三字(指五言的,七言的就加二字,是第五字。
以下同)改为平声字,即| —||—改为| ——| —。
我们称它为“B1拗3 自救”。
(2 )特种拗救:C 句3 拗4 自救。
即成了“——| —| ”。
(3 )对句拗救:有两种情况。
aA句4 拗,B 句3 救,即“||—||,——| ——。
”b.A4拗,B1拗B3救。
即“||—||,| ——| —。
”(拗:是字下加▲,救:是字下加*)
12、如何分析近体诗的平仄:(1 )找出入声字(一般考试卷上都给注明)。
(2 )逐字画平仄。
(3 )根据首句第二字和尾字的平仄,确定属哪种格式。
如“五律平起平收式”。
(4 )写出平仄谱。
(5 )将诗的平仄与标准谱对照,把不合谱的字上画圈。
(6 )看是否有拗救现象。
13、近体诗对仗的种类:(1 )工对:同一词类中分门别类很细微,如人名对人名,色对色,数词对数词等。
(2 )宽对:只要求词类相同。
(3 )借对:借音借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