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窗法雨读书报告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算是我人生中读的第一本法律读物,在这之前,我对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这本书通过举用较多的具体案例,用平和幽默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我呈现出一场丰富的法律盛宴,在本书中,法律思想随处可见,中西方法律的对比也随处可见。
在对本书的阅读中,我对法律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本书通过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向我们具体地描述了中西法律差异的渊源,如本书中对“人心善”与“人性恶”的讨论中表示,西方人普遍认为“人性恶”,这一认识源自于他们信仰的宗教和著作《圣经》,在他们的信仰中说道他们的祖先夏娃偷吃了禁果,诱惑亚当,致使二人结合产生了人类,上帝告诉人类他们祖先犯下的罪行,由此也使西方人类更加坚信“人性恶”的说法,而这一认识也使西方人普遍认为说服教育是软弱的,故而西方普遍运用强制的法律手段来治理国家。
而中国古代从《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中就认识到“人心善”这一说法,再加上古代的先贤孔孟对于人性善的教诲的普遍流传,使中国历史法律缺失法治,更多的侧重于道德约束,而这一说法也可以用来解释中西法律文化的差异。
在本书中,作者也通过很多具体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中国法律进化的特点。
如在对中国庭审的演变描述中,作者向我们介绍到,中国庭审过去为“纠问式庭审”,认为法官为法庭之王并且具有裁判追问的权利,在这中中国式的法庭中,法官为庭审的主角,但随着西学东渐的发展,西方的“对抗式”法庭,即参与者明中较劲,法官消极静观传入中国,法庭之王逐渐变成了律师,但国人照搬西方法律也存在弊端,即在律师参与的辩护中,裹挟利益驱动意识形态运作中,利益利益的转换有时是不公平的,而在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中国传统“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认识也逐渐向保护人民的沉默权转变,国人开始注重保护人们的言论自由,而在这一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度保护致使滥用权利的问题,最终不利于法律的实施,这些案例都向我们证明,单纯搬用西方法律不利于国家法律的发展。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最近读了刘星教授的《西窗法雨》,这可真是一本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的好书!书里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堆砌,也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用通俗易懂又生动有趣的语言,把法律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其中有一个关于“法律与情理”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说的是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位老太太,她独自一人生活,日子过得平静而安宁。
有一天,老太太在自家门口不小心摔倒了,摔得还挺严重。
这时候,正好有个年轻人路过,他毫不犹豫地把老太太扶了起来,还送她去了医院。
这原本应该是一件值得称赞的好事,对吧?可没想到,事情却来了个大反转。
老太太醒来后,一口咬定是这个年轻人把她撞倒的,非要他赔偿所有的医疗费用和损失。
年轻人当然觉得委屈极了,自己明明是好心帮忙,怎么就被冤枉了呢?于是,这事儿就闹到了法庭上。
法庭上,双方各执一词。
老太太说自己不可能无缘无故摔倒,肯定是被年轻人撞倒的。
年轻人则坚称自己只是好心相助,绝对没有碰过老太太。
法官在审理这个案子的时候,也觉得很头疼。
从情理上讲,年轻人的善良之举不应该被这样冤枉;但从证据的角度来看,又没有确凿的证据能证明年轻人的清白。
这时候,法官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让老太太好好想想,如果真的是年轻人撞倒了她,那按照常理,年轻人应该赶紧跑掉才对,怎么还会把她扶起来送医院呢?而且,如果年轻人有心撞倒她,又怎么会在没有其他人看见的情况下,还自找麻烦地送她去医院呢?老太太听了法官的这番话,陷入了沉思。
最终,老太太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错怪了好人,主动撤回了对年轻人的指控。
这个结局让人松了一口气,也让人不禁为法官的智慧点赞。
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法律有时候不仅仅是冰冷的条文和规则,它也需要考虑到情理和人性。
在很多情况下,法律的判决不仅仅是要追求公平正义,还要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善良的力量。
还有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例子,是关于“法律的目的”。
书里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假设:假如有一天,法律规定人们在马路上只能倒着走。
西窗法雨活的法律读后感
西窗法雨活的法律读后感以前一提到法律,脑袋里就蹦出那些厚厚的法典,满是生硬的条文,感觉离自己的生活十万八千里。
但是这本书不一样,它就像一个贴心的老友,拉着你坐在西窗下,一边品着小茶,一边给你讲那些法律背后的故事,让你突然发现,法律其实就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而且还鲜活生动得很呢。
书里讲的那些案例啊,真是千奇百怪又特别接地气。
比如说那个关于拾金不昧要不要报酬的事儿。
按照咱们平常想的,拾金不昧那是美德,怎么能要报酬呢?这不是把好事儿给变味儿了嘛。
可是书里一分析,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有好多弯弯绕绕的法律道理。
从激励人们归还失物的角度来看,如果法律规定拾得者可以获得一定报酬,说不定会让更多人积极主动地归还失物呢。
这就好像给做好事加上了一点小甜头,但是又不会影响这件事本身的善性。
这让我意识到法律不是简单地给事情定性为好或者坏,而是在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就像走钢丝的杂技演员,得小心翼翼地维持着两边的平衡。
还有关于隐私的那些事儿。
现在这个时代,隐私好像越来越容易被侵犯了。
书里谈到在不同国家对于隐私保护的不同法律规定和实践,真的让人大开眼界。
有的国家对于隐私的保护那是严丝合缝,就像给个人信息穿上了一层厚厚的铠甲。
而有的地方可能在某些方面就稍微宽松一点。
这让我思考起我们自己身边的情况,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更加重视隐私保护的法律完善呢?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小秘密像在广场上裸奔一样被别人随意窥探啊。
这本书里最吸引我的一点,就是它能把法律从高高在上的神坛拉到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来。
法律不再是那些只被律师和法官摆弄的东西,而是和我们每个人的吃穿住行、喜怒哀乐都息息相关。
比如说在讲到合同的时候,用的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租房合同之类的例子。
我就想到自己或者身边朋友租房时遇到的那些事儿,什么房东突然要涨房租啦,或者房子出现问题房东不管啦。
这时候,合同里的那些法律条款就像是隐藏的武器,如果我们懂的话,就能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要是不懂,就只能吃哑巴亏,像个小绵羊一样任人宰割了。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
西窗法雨读书笔记读《西窗法雨》,就像在聆听一场法律的脱口秀,轻松诙谐,却又引人深思。
书中有一个观点让我印象极为深刻,那就是“法律与情理”的关系。
作者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把这个看似严肃枯燥的话题,讲得妙趣横生。
记得有一次,我在小区里目睹了一场小小的“纠纷”。
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步。
突然,一阵吵闹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原来是两个小朋友在争抢一个秋千。
一个小男孩紧紧抓住秋千的绳子,大声喊道:“我先来的,我还没玩够!” 另一个小女孩也不甘示弱,哭着说:“我就想玩,你都玩了好久了!”双方的家长闻声赶来,小男孩的妈妈说:“大家轮流玩嘛,要懂得分享。
” 小女孩的爸爸则有点生气地说:“我们孩子难得想玩,就让她先玩一会儿呗。
” 一时间,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候,周围的居民也围了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有人说:“小男孩先来的,就应该让他继续玩。
” 也有人说:“小女孩哭得多可怜,就让让她吧。
” 还有人提出:“干脆定个时间,每人玩几分钟。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西窗法雨》中提到的法律与情理的权衡。
从情理上讲,小女孩哭了,似乎应该得到照顾;可从“先来后到”的规则来看,小男孩又占着理。
这就像是书中所说的,法律有时候需要考虑情理,但又不能完全被情理左右,得有一个平衡。
在这个小小的秋千争抢事件中,如果单纯依据情理,可能会让小男孩觉得委屈,认为规则没有被尊重;但如果只讲规则,小女孩的伤心也让人于心不忍。
最终,经过大家的调解,小男孩同意再玩两分钟就让给小女孩,小女孩也破涕为笑,双方家长也都表示满意。
这件事虽小,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法律与情理在生活中的交织。
法律就像一个框架,给我们的行为划定了界限;而情理则像是框架内的填充物,让这个界限变得更加人性化。
再回想起书中的种种案例和观点,我越发觉得法律不是高高在上、冰冷无情的条文,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温度的准则。
它既要维护公平正义,又要照顾到人们的情感需求。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一、全书简介《西窗法雨》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进行点拨评说,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二、摘录&感想读完《西窗法雨》,我认为这本书着重于引发读者在两个问题上的思考——法律在实施的时候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法律是有缺陷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缺陷的法律?因此,我想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我的感想。
1.看来,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法治”的精义。
应该认为,其精义不在于“凡事必讼”,而在于各种治理手段并存的情况下,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
——《官司的成本计算》2.所以,要谈论“法治的国家”,首先就要谈论国家行为的规则约束,而要谈论国家的规则约束,似乎就要说法律的最终效力来源于社会规则。
——《法律的最终效力》3.不仅存在形式正义的问题,而且它是法律最基本的问题。
——《法律形式上的正义》4.西方人一般相信,纠正以及防止政府犯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而“以权力制约权力”首先表现在法院存在于政府旁边。
如果法院存在于政府之中,那人们寄希望于政府及其人员的“道德自律”了。
——《政府旁边的法院》5.当法律不能实现公正时,公正本身便是超越法律的判决依据。
——《法律与公正》6.但是,西方人还有这样一种观念:法律不仅要关心大多数人,而且要关心少数人,因为法律是跟所有人有关的。
他们相信,少数人的权利同样是一种应予承认的权利。
——《少数人的权利》首先,广义上而言,法律的目的是实现正义;狭义上而言,法律的目的是保障权利和义务。
所以,法律在实施的时候应该时时围绕它的目的。
法律在实施的时候最容易也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公正。
有关这一点,我摘抄了4、5两段话。
我认为,它们是解决不公正问题的两个有效手段。
如果是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滥用职权,从而妨碍了法律实施的公正,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效的监管。
西方人所提出的“政府旁边的法院”就是行政和监督的分离。
《西窗法雨》读后感
法理学读书报告一次启蒙性的阅读刘星先生的《西窗法雨》《西窗法雨》①读书报告前言:那是不经意的一瞥,让我结识了“他”——《西窗法雨》。
没有别的,单单那富有诗意的书名就吸引了我,让我停下了那匆匆的步伐。
《西窗法雨》,多么有诗意呀,单从名字看来,便十分有味道。
不像《法律是什么》②﹑《社会契约论》③等那么无趣,仿佛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自有一股无形的美感。
这在法学书籍中应该很少有的名字吧!单单一个特别的书名还没能打动我去阅读,却能引起我了解“他”的兴趣,于是我迫不及待翻开书籍,便看到了那序:“小文论方圆”④,文中,中山大学教授程文超评价此书说:“开的是西窗,下的是法雨”“窗小,雨也不大”“雨不仅潜入了夜,也潜入了心”。
看完序,我便不能自拔了,决定要啃下这本书。
办理了外借,回到宿舍把它放在了枕头底下,不是不想马上阅读,只是希望能在一个适当的环境下去慢慢品味。
总觉得法学与文学相距很远,读完此书,才发现是没遇上高手。
刘星先生是讲法律的。
法律自然是枯燥的。
但刘星先生却有化枯燥为有趣的本事。
他善讲故事,用文学的眼光。
他的叙述短小﹑精彩且语言风趣幽默,往往几句话就抓住了我。
他有明确的叙述目的,能将故事在不知不觉中引向他要讲述的道理。
巧妙地故事使刘星先生的道理有着亲切感,而不是瞪起的眼睛﹑板起的面孔。
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来形容刘星先生的《西窗法语》,再贴切也不过了。
刘星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法学素养为国人开了一扇西窗,用思绪和笔尖牵出一道道细雨,寂静无声的下着。
读刘星先生的《西窗法雨》,不仅是一种匮乏知识的摄取和春雨般的滋润,更是一种自省和鞭策。
他无形之中引领着我们踏入法学的殿堂,感悟法学的奥妙!《西窗法雨》——我的法学启蒙书!一﹑法律的遵与违“法律的遵与违”这个话题可能提的有点奇怪。
一般人都会认为,法律一旦制定出来,当然要遵守它,这种话题本身就莫名其妙。
在开篇一文“苏格拉底的慎重”⑤得知:苏格拉底明知当时的法律存在不公,却依然要去遵守法律,以维护法律的正义。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小说,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我深受启发。
小说以中国古代的社会为背景,以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成长经历展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弊病和不公。
这部小说不仅给我带来了阅读上的愉悦,更让我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西窗法雨中,作者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揭示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黑暗面。
主人公从一个贫苦的农家少年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的压迫和不公正的待遇。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遭遇,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比如封建等级制度的不公正,官员的贪污腐败等等。
这些都让我深感古代中国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我也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在小说中,作者对古代中国社会的描写非常细腻,让我仿佛置身于古代社会之中。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我也了解到古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制度和规矩,比如封建等级制度、科举制度等等。
这些都让我对古代中国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除此之外,西窗法雨也给了我很多启发。
通过主人公的成长经历,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使命。
主人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受到社会的压迫和不公正的待遇,但他并没有被打倒,而是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理想的青年。
这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应该为社会的不公正和黑暗而奋斗。
总的来说,西窗法雨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通过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我不仅感受到了阅读的愉悦,更对中国古代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部小说也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对社会应该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希望能够通过更多的阅读,了解更多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西窗法雨读后感
篇一: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真的是一本很不错的书,难得的一本让人不会觉得枯燥,有兴趣读下去的法律书籍。
它以精彩的案例为载体,巧妙地将枯燥的法律与文学融为一体。
刘星老师更是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使文章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虽然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但是它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走进法律世界,领略“法”的奥秘。
对于《西窗法雨》,黄树森先生评价道:“我愿将全书归纳为:一袭纵横捭阖下的法趣谈,一阖学养驳杂下的法议论,一掬情感积淀下的法情结。
灵动,缜密,成熟,读之,感到一种法理精神的欢愉洗礼,一种法理智慧的痛快淋裕”。
不得不说这实在是贴切,我相信读过《西窗法雨》的人都不会否认,读《西窗法雨》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很舒适的感觉。
书中引用了许多精彩的案例和故事,其中有几则让我影响深刻。
苏格拉底誓死不越狱就是其中的一个。
苏格拉底是个著名的哲学家。
此人述而不作,性格倔强,尤其喜好运用“辩证法”将那些自以为学富五车的人驳得哑口无言,(最终)得罪了一些自以为是的“智者”。
于是,这些“智者”便利用雅典荒诞不经的法律,控告苏格拉底传授对诸神不敬的学问(言论?),腐化及误导青年,并且还真的把他送进了监狱。
在狱中,他被判饮毒而死。
临行前,苏格拉底的学生克力同来看他,告诉他朋友们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已安排妥当。
可是苏格拉底却坦然自若,表示不越狱。
克力同提出各种理由来说服他,告诉他雅典的法律不公正,遵守这样的法律简直是迂腐,但仍然无效。
苏格拉底还反问:越狱就正当吗?对一个被判有罪的人来说,即使他确信对他的指控是不公正的,逃避法律的制裁难道就正当吗?有没有一种服从任何法律的义务?经过与克力同的一番“探讨”,苏格拉底最后选择了饮毒。
它揭示了西方法律文化的一方面:对待自己认为不公平的法律,态度要慎重,理由是,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秩序。
因此,即使是恶法,苏格拉底依然选择了遵守。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的一篇散文,描写了一个雨天,作者坐在西窗之下,通过窗外雨水的滋润,思考人生的真谛。
这篇文章以其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文笔,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读完《西窗法雨》,我深受启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文章一开始就描述了雨水的形态和作用,雨水滋润大地,滋润万物。
作者通过雨水的滋润,引出了人生的哲理,提醒人们要像雨水一样,滋润自己的内心,滋润他人的心灵。
这让我深深地思考起来,人生就像一场雨,我们要学会滋润自己,也要学会滋润他人,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在文章中,作者还通过雨水的形态和作用,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说,“雨水虽然细微,却可以穿石;人生虽然短暂,却可以留下深远的印记。
”这句话让我深受触动,让我明白了人生虽然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生活,就一定会留下深远的印记。
正如雨水虽然细微,却可以穿石,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除此之外,文章还通过雨水的滋润,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作者说,“雨水虽然温柔,却可以润物无声;人生虽然平凡,却可以创造奇迹。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让我明白了人生虽然平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创造,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正如雨水虽然温柔,却可以润物无声,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通过阅读《西窗法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柳宗元的深邃思想和优美文笔,也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认识。
我明白了人生就像一场雨,我们要学会滋润自己,也要学会滋润他人,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我也明白了人生虽然短暂,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用心去生活,就一定会留下深远的印记。
我更明白了人生虽然平凡,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生活,用心去创造,就一定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这篇文章让我深受启发,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新的思考。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西窗法雨,不知道作者是否是临窗听雨思法看世界之意?简单的语言,却在解决人们历来争论不休的问题。
他以独特的视角与平易却犀利的语言,以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讲诉他的法律观。
但他却又不是直接讲诉,而是层层剖析。
不是直接陈述他的观点,而是将许多理由一并放出来,用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材料进行点播评说,不着痕迹的调动我们的思维,留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正如序中所讲,作者不仅讨论其‘然’,更讨论其‘‘所以然’’,不仅讨论法律的制定,更讨论为什么制定。
他有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功底,不仅对西方传统法律了如指掌,更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读了这本书,我把它大致分为:法的遵守与违背、权力问题、法律的制裁三部分。
首先法律的遵守与违背。
在本书中‘苏格拉底的慎重’,苏格拉底誓死不越狱,尽管他是充分聪明智慧的看出了法律对于他的不公正。
于是,作者提出对待自己认为不公正的法律,态度要慎重。
诚如,所谓智者见智,人仁者见仁,对价值判断也总是见仁见智。
如果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便容易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暴力会取代理性与秩序,因为这里的一部分人认为的公正对于另一部分人来说却是不公正,便难以有裁判公正的尺度。
同样对于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中国人对于苏格拉底的做法是不理解的,但与此同时,我们更多的是应该看到法律的作用,规范社会秩序,是不容被破坏的。
如果以苏格拉底的价值观而否定了法律,那么整个社会规则也会随之逐渐被否定,那么法律法规便失去了它建立的意义。
同样宗教义务与世俗法律义务之间有着难以调和的冲突而引发的对法律的遵守与否的问题。
在作者所讲的故事中,依据宗教法律义务安提戈涅要为她的兄弟举行葬礼,但依据法律她的这一权利又是被禁止的。
安提戈涅称这是她良心上的要求,是道德要准则和宗教要求。
西方人认为此岸世界是没有彼岸世界那么完美的。
在彼岸世界中,神或上帝是无所不能的。
相对的在此岸世界中,由于人性中的种种天生自然缺陷,世间总有许多这样又或是那样的不完美,因而人们要进行自我完善,进而以彼岸世界的法则作为最终标准判断自己的行为。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恰如引言所说,这部书,让很多人第一次发现,原来文学、故事的趣味性与法律的枯燥是可以如此和谐相融的。
暂且不说其他,单单是《西窗法雨》这样一个极富诗意的书名,就让我顿时心生好感,眼前似有淅淅沥沥的雨滴在屋檐流畅地滑落,没有丝毫地停滞,可谓一气呵成,而我从窗内,恰好能把这一切尽收眼底。
这种形象生动之感,是阅读时少有的,更是读这种普法读物时几乎不可能有的。
这样看来,这样一本书,实属佳作。
说完大概印象,再来谈谈其内容。
就我看的前20多节来说,我认为其核心观念主要在于这样三个方面:法律是人制定,所以必定有其局限性,甚至是错误、不公正之处,我们可以对法律的正确性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在选择是否遵守自认为不恰当的法律时则应当极其慎重;法律相当于全社会的共同契约,在法律面前不仅人人平等,政府等特殊机构也需遵守这一“契约”;法律应当规定的权利不该以人数比例、性别等为标准,少数人的、具有特殊身份的人的行为在不对他人造成影响且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其相关权力也应受到尊重。
人们需要社会有个方圆,于是便有了法律。
法律也是长久以来,通过人自身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规章制度。
人是自然不完美的,那么其思想产物自然也不可能完美。
在《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一节中就说到:“法律的缺陷是法律本身固有的和无法消除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难免对个别情形下的个别法律条款产生怀疑甚至是反抗。
但是又如作者在《苏格拉底的慎重》所谈到的,我们如果凭自身判断去决定自己是否要遵守相关法律,那么即便我们在客观事实上是正确的,在道义上也是错误的,甚至是会引起比受到错误惩罚更加严重后果的。
课堂上的案例中也说到,法官是没有权力宣告某条法律条款是否有效的,一旦我们都因自己所坚持的真理而弃法律于不顾,社会便失去了一个重要的约束力,法律也终将失去其本来的存在意义。
在这方面,西方人倒是有例外,毕竟,拥有宗教信仰的他们,看重比世俗法律更加神圣的法律,也是很正常的。
西窗法雨读后感初中范文5篇
Gaining wealth through hard work is the great pleasure of lif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西窗法雨读后感初中范文5篇西窗法雨读后感篇一夜已深,拉开窗帘,月亮把自己隐藏在黑夜的背后,注视着这场撩动世界的风雨,这场风把原属于西方的雨,吹到此处。
风雨敲打窗棂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走到书架前找到了刘星的《西窗法雨》,或许很多人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这是一部有关西方与东方法律思想的一本书,这场“雨”塑造着每一个人关于法律的价值观。
如果问我什么是最神圣的,那必须的是法律,因为只有法律能不管你的权势地位,真正的做到“平等”。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我们常听的话就是最好的诠释。
《西窗法雨》不仅仅是法律思想的介绍,这里还浸润着作者颇为尖端、颇为前沿的研究心得。
正是研究西方法理学的学者有着开阔的视野和深厚的功底,也正是在这里人们认识到,社会需要方圆,但是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却有不同的方圆,而什么是方,什么是圆,凭什么方,凭什么圆,如何方,如何圆都不是简单的问题,需要极大的智慧。
读了《西窗法雨》你会悟到,中国正在呼唤这种智慧,而你也不会怀疑,中国人有这种大智慧。
“法”这个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孔明的军法、包拯的律法,现在我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进入法治中国。
法律意识成为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基本意识,新冠肺炎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人们呼吁制定相关法律来保护野生动物;在面对网络暴力的危险之下,网友们呼吁官方制定法律文件,后来颁布了《网络信息生态管理条例》。
对于“没有是非,只有立场”的争论,法律无疑是最好的标准。
在各种情况之下人们总是能第一时间想到用法律来解决问题,可见法律的权威性。
法律虽然是一堆理论,但是马克思说过:“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我们每个人都要走近法律、相信法律、尊重法律、践行法律、守护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说道法治不得不说与之对立的人治,书中提到过西洋历史中出现过短时期的人治,但是人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法治,原因是西方人认为人的自律是不恒长的。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是一部由鲁迅创作的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南方小镇上的故事。
小说以其深刻的社会现实主义风格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而著称。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展现了中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扭曲。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性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着一个叫做阿Q的人物展开。
阿Q是一个贫穷的农民,他生活在一个贫困落后的小镇上。
他性格鲁莽、自私、贪婪,经常欺压弱小,不顾他人感受。
然而,他却自视甚高,总是自诩为“高人一等”。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阿Q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丑陋和扭曲。
阿Q的行为虽然令人厌恶,但却又让人不得不对他产生同情。
他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始终无法摆脱贫困和压迫,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阿Q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不得不对社会现实和人性有所反思。
除了对人物的刻画,小说中还揭示了中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在小说中,鲁迅通过对小镇上的人物和事件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当时社会的种种问题。
贫穷、愚昧、封建思想、压迫等问题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通过这些描写,鲁迅深刻地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面,让人深感不安和忧虑。
小说中的情节虽然发生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和地点,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
通过这部小说,我对中国当时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性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西窗法雨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小说,它对人性和社会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通过对阿Q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展现,鲁迅让人们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性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让我深受触动,对人性和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当时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人性和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中国当时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这部小说不仅具有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一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西方的法律~使我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一些个人对“法”的看法。
由于这本书各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因而读书体会也是零零散散。
当我读到有体会时~就写下来。
写完再将这些体会联系起来。
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很有限~所写的感悟缺乏一个法律人应有的“法言法语”~甚至有一些很幼,。
但无论如何~记下的~都是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一《苏格拉底的慎重》中~谈到苏格拉底的死。
在中国人看来这似乎是不可理喻的。
因为当时雅典的法律是“不公正”的。
但其实~法律的臸定~都只能使一部分人获益~另一部分人受损。
因而~法律无所谓对错和公不公正~只有相对公正。
苏格拉底选择死~是觉得自己有服从法律的义务~即使他知道当时臸定的法律有诸多弊端~但如文中所说“人们要法律~就是想要社会有个方圆~有个臺序”。
我想~他是为了这个方圆而牺牲的。
西方人相信~要慎重地对待自己认为不好的法律。
其实在我们国家臸定的法律中~虽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保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权益~人民当家作主~但其实也会有让社会中的一些人觉得“不公平”~我觉得这是不可避免的。
如上课时老师举的一个案例:有一老人因住在工厂旁边~长期受工厂噪音萫响。
最终导致生重病住院。
其儿女对工厂提起诉讼。
但结果却是败诉。
原因是该工厂的噪音程度没超过国家的指标。
我们如果从老人的角度来讲~工厂的噪音已经对其造成严重的伤害~导致其住院。
老人会觉得这件事上法律不公~因为没有维护他利益。
但从法律臸定部门的角度来说~它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只能是大部分人获益。
假设立法部门提高噪音的指标~那么必然会使很多个工厂无法正常运行~萫响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
因而~法律只能“相对公平”。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法律是否能实现法治和人治的结合。
如果可以~那么特殊情况就能得到特殊解决。
有人说“法律的撗的之一在于实现同样情况同样对待”~亦即有特殊情况需要特殊的方式进行解决。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想起刚进大一学习法理学的第一堂课时,通过老师的推荐我结识了《西窗法雨》这本书,仅仅是书名就透露着宁静而深邃的味道,浅显易懂的书名。
此时读完这本书我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刘星透过西方世界这扇窗,向我们讲述了关于法的故事、道理。
开的是“西窗”,下的是““小,作者本书的文字犹如书名一样,沉稳而又宁静,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意。
可那“雨”不仅“潜入”了“夜”,也潜入了“心”。
读着读着,我就被带入了那法的世界,他讲着西方的法律,却又像是在讲“雨”也小。
一纸千于字,挺低调的。
中国的现状,让人时时思考中国的问题。
作者是研究西方法理学的学者,对法律问题,他不仅讨论法律的制定,而且讨论为什么、凭什么制定这些法律。
小故事,告诉我们大道理。
这些是我对此书的总体感悟。
下面来谈谈《法律的缺陷与人的智慧》一文中提到法理社会无非有三种形式:法治、我比较喜欢的几个章节吧。
人治和无为而治。
文中所提到的乔治案就体现了法律的缺陷和人的智慧。
大家都说,法律的优点在于它具有稳定性和明确性。
可是,很多人并未意识到,它的优点也正是它的缺点。
而这种稳定性和确定性是不能朝令夕改的。
这样导致一些特殊情况和未曾遇见过的情形,无法随机应变和灵活处断。
在乔治案中律师帕克用自己的智慧随机应变,灵活处断。
在我们看来帕克律师这种行为是在钻法律空子,而现如今的法律中有多少律师不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其实,法律的这种这种缺陷是法律本身固有和无法消除的。
现在每个国家都选择法治而不是人治,因为法治比人治要可靠。
历史证明人的自觉自律是不恒常的。
法治优于人治。
《西窗法雨》此书中的一文《死刑的存废》使我颇有感触,这一问题是现在讨论的最激烈的,对于死刑存废的问题众说纷纭,就像墙头草随风倒,不管是支持存废,还是不支持存废两方都有道理。
而我读了《西窗法雨》后我坚定的站在废除死刑这一立场。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杀人偿命是天经地义的事,他们认为这是恶有恶报,这很公平。
西窗法雨读后感
西窗法雨读后感《西窗法雨》是明代禅僧憨山德清所著的大乘佛教经典,以其通俗易懂的文笔和深刻的哲理而受到历代佛教信众的推崇。
本书共四卷,主要阐述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包括般若空性、缘起性空、六波罗蜜、法华圆悟等,旨在于引领众生明心见性,证悟佛法真谛。
般若空性,破除我执,照见本来。
《西窗法雨》开篇即阐述了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般若空性。
憨山大师指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皆是因缘和合而生,故而本质上是空无一物的。
他以火焰为例,火焰看似实体,实则由柴火因缘和合而成,若无柴火,火焰便不可存在。
同样,我们的身体、念头、万事万物,皆是因缘所生,本质上皆是空的。
大师通过各种譬喻和公案,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空性的道理,引导读者突破执著,破除我执,照见自己本来的面目。
他强调,我执是众生痛苦的根源,若能认清我空的本质,便能摆脱执著,获得解脱。
缘起性空,万法相依,因果不昧。
与般若空性相辅相成的是缘起性空。
憨山大师指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没有什么是独立存在的。
一花一草、一举一动,皆因缘所生,皆不离因果。
他以莲花的生长为例,莲花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泥土等多种因缘,缺一不可。
同样,我们的生命也是由无数的因缘和合而成,我们的行为、果报,皆与因缘相关。
大师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告诫读者要行善积德,莫造恶业,因为因果不昧,善恶终有报。
六波罗蜜,菩萨道之次第,圆满佛果。
《西窗法雨》中,憨山大师还详细阐述了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菩萨修行的次第。
他指出,六波罗蜜犹如登上彼岸的六架船,是菩萨必修之法,缺一不可。
他以各种故事和实例,生动地描述了菩萨修行六波罗蜜的功德和利益。
布施能破除悭吝,培养慈悲;持戒能端正身心,远离恶行;忍辱能降伏嗔恨,成就大愿;精进能超越懈怠,勇猛修行;禅定能摄心安神,寂照圆明;般若能破除无明,证悟空性。
大师强调,修六波罗蜜的目的是为了圆满佛果,成就无上菩提。
只有不断地修行六波罗蜜,才能消业除障,增长福慧,最终证得佛法真谛。
《西窗法雨》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
《西窗法雨》的读后感《西窗法雨》的读后感范文(通用11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窗法雨》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窗法雨》的读后感篇1在法理学的课堂上,这是老师推荐的一本必读书,当时的我以为这本书会跟《社会契约论》、《论法的精神》等众多法律书籍一样无趣、晦涩难懂,所以也就一直没有放在心上,细细地去品读。
然而就在几天前,有人再次跟我谈起此书,说这本书不像是一本法律书,读起来轻松有趣。
听了之后我心想这本书得翻出来读读了。
这本书是刘星教授的法学随笔文集,共有七十多个经典的法律故事,虽然看似讲的是法律故事,但却是通过每一个浅显易懂、甚至是大家所熟知的小故事传播背后的法理,引人思考。
每一个小故事,作者都能结合当下中国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同时也能让读者思考其对当下中国的现实意义。
法律是人所制定的,其稳定性与确定性难免会给其带来滞后性等缺陷,而当这种缺陷运用到个案中时,难免会有不公正的时候。
在当下,我们有时也会讨论评价在法律运用到个案中时是否公正,而在面对这种不公正时,我们又该如何选择的问题。
在本书的开篇《苏格拉底的慎重》中为我们展现了这位哲人在面对不公正的法律时的选择与思考,苏格拉底即使在知道对其审判的法律不公正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服从法律,接受法律对其的处罚。
这位哲人对法律的慎重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我想这就是西方人对法律的神圣性、至上性、权威性的认可,将法律当作心中的信仰,并通过自己的`言行所表现出来予以维护尊重的典型吧。
程文超教授评价此书:开的是西窗,下的是法雨,窗小,雨也不大,雨不仅潜入了夜,也潜入了心。
它不仅丰富了读者的法律知识,更是启迪了读者的法治思维,带给读者的不仅有横向的广阔视野,更有纵向的深度思考。
这些都随着书中的那一个个小故事扎进了我们的心底,让我们再看待每一个实践案例与每一个法学话题时,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西窗法雨》简介及读后感
《西窗法雨》简介及读后感第一篇:《西窗法雨》简介及读后感[《西窗法雨》简介及读后感]简介这本书曾在《南方周末》以专栏形式连载,《西窗法雨》简介及读后感。
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犹如一道道美味佳肴,组成了《西窗法雨》这一份可口的法学大餐。
本书以精彩的案例为载体,巧妙地将枯燥的法律与文学融为一体。
刘星老师更是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使文章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虽然说的是西方法律文化现象,但是它启蒙着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地走进法律世界,领略“法”的奥秘。
读后感对于《西窗法雨》,黄树森先生评价道:“我愿将全书归纳为:一袭纵横捭阖下的法趣谈,一阖学养驳杂下的法议论,一掬情感积淀下的法情结。
灵动,缜密,成熟,读之,感到一种法理精神的欢愉洗礼,一种法理智慧的痛快淋浴。
”这则评价是我在读过《西窗法雨》后看到的,觉得实在是贴切。
我相信读过《西窗法雨》的人都不会否认,读《西窗法雨》让人有一种如沐春风,很舒适的感觉。
不得不佩服,刘星老师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写手,他巧妙地将枯燥的法律与文学融为一体,以活泼细腻的笔触将一份可口的法学大餐呈现在人们面前。
他很懂得把握文章的长度,深入浅出,让人不会有饱胀感而又意犹未尽;他的文章内容丰富充实,正是验证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句话,实在是言简意赅;他的写作手法极为巧妙,往往从趣事趣案下手,如药引般引导读者进入他要论述的主题,继而叙述法学原理,领你进入法学世界。
当苏格拉底为捍卫雅典的法律慎重的选择饮毒自尽时,两千多年来,这位哲人的抉择,带给人们无尽的议论和探讨,这是否为一种迂腐,一种理性的败走……当纽伦堡的判决一锤定音,法学家奥斯丁所宣扬的“恶法亦法”在德国纳粹分子的狡辩中被“善恶价值”的尺子狠狠地裁量为“恶法非法”时,一切都在引发世人的思考,法律是否就是正义……当180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马歇尔亲自审理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充分彰显法院的审查权利时,西方国家的法官手执宪法,左右审视各种法律,找到违宪的便取消其“家族”资格的力量的做法引发了大陆法系国家法律人的无尽思考……是的,就是这样一个个的小故事,告别了用晦涩的语言表达深刻意蕴的方式,却带给人们无尽的思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窗法雨》读书报告
一、全书简介
《西窗法雨》以亲切家常、平和幽默的手法漫谈西方法律文化,对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法律现象进行点拨评说,不着痕迹地调动着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二、摘录&感想
读完《西窗法雨》,我认为这本书着重于引发读者在两个问题上的思考——法律在实施的时候有哪些问题值得注意?法律是有缺陷的,我们
应该如何对待有缺陷的法律?因此,我想从以上两个角度来谈一谈我的
感想。
1.看来,有必要重新思考一下“法治”的精义。
应该认为,其精义不在于
“凡事必讼”,而在于各种治理手段并存的情况下,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
——《官司的成本计算》
2.所以,要谈论“法治的国家”,首先就要谈论国家行为的规则约束,而要
谈论国家的规则约束,似乎就要说法律的最终效力来源于社会规则。
—
—《法律的最终效力》
3.不仅存在形式正义的问题,而且它是法律最基本的问题。
——《法律形
式上的正义》
4.西方人一般相信,纠正以及防止政府犯错误的最好办法,就是“以权力
制约权力”。
而“以权力制约权力”首先表现在法院存在于政府旁边。
如
果法院存在于政府之中,那人们寄希望于政府及其人员的“道德自律”
了。
——《政府旁边的法院》
5.当法律不能实现公正时,公正本身便是超越法律的判决依据。
——《法
律与公正》
6.但是,西方人还有这样一种观念:法律不仅要关心大多数人,而且要关
心少数人,因为法律是跟所有人有关的。
他们相信,少数人的权利同样
是一种应予承认的权利。
——《少数人的权利》
首先,广义上而言,法律的目的是实现正义;狭义上而言,法律的目的是保障权利和义务。
所以,法律在实施的时候应该时时围绕它的目的。
法律在实施的时候最容易也是最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是否公正。
有关这一点,我摘抄了4、5两段话。
我认为,它们是解决不公正问题的两个
有效手段。
如果是有人为了一己私利,滥用职权,从而妨碍了法律实施
的公正,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有效的监管。
西方人所提出的“政
府旁边的法院”就是行政和监督的分离。
虽然这种方法并不完全适用于
中国的国情,但是,这种思想却是完全值得借鉴的。
如果法律在实施的
时候因为某些没有预料到的客观条件——比如事件的特殊和条文的疏漏,而不能公正地实施,那么,正如第4句所说,公正就应该成为超越法律
的判决依据。
但是,我认为作者所说的这种解决方法比较理想化。
公正
如何成为判决依据?这样的判决依据是否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可?观看了
电影《十二怒汉》之后,我认为,西方的陪审团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
为了让公正成为判决依据。
因为陪审员们并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他们
只是负责任地提出自己对于案件的看法。
但是,在关键时刻究竟如何让
公正成为判决依据,我也没有很好的答案。
另外,第6句话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
法律在实施的时候也要足够重视少数人的权利,尤其是在少数人的利益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并没有发生
矛盾的时候。
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多元化,法律也可以尊重个性。
由此产
生的法治社会才能更加合理,和谐。
7.即使在法治十分发达的国家,法律也会存在内在矛盾,在那里仍然有许
多事情要做,否则,法律只是笼罩着“公平面纱”的不公平。
——《法
律的“矛盾”》
8.必须慎重对待自己认为不好的法律。
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便容易导
致没有理性没有秩序而只有暴力。
——《苏格拉底的慎重》
9.洋人最终选择法治的理由,恐怕不在于觉得法律的优点胜过人的智慧,
而仅仅在于觉得法治比人治要可靠,因为,历史时常说明,人的自觉自
律是不恒常的。
——《法律的缺陷与人类的智慧》
再者,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缺陷的法律也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问题。
我认为,很多有关法律的争论和抨击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都是因为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
在读完《西窗法雨》之后,我选择了7、8、
9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觉得它们递进式地圆满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7句让我们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法律确实存在矛盾,存在缺
陷。
第8句让我们慎重对待我们认为不好的法律。
其实,我认为与其用
慎重对待,不如用尊重或是敬畏。
说的哲学化一些,法律之所以存在,
是因为我们遵守它。
一意孤行和自以为是的加和只能是混乱。
第9句是
从反面强调了第8句的内容。
有时候,我们对于法律的批评可能并不全
无道理,但是这不能代表我们能够不遵守它。
如果人们陷入不合理就不
遵守的误区,对个人,可能是意想不到的烦恼和惩罚;对社会,则是一
种无序,甚至反动。
三、总结
《西窗法雨》一书可以算得上我的法律启蒙读物了。
我之前对于法律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只是从《今日说法》节目上获取一些皮毛的知识。
并且,看着节目中的案例和专家的点评,总是认为法律就是解决纠纷的。
颇有几分古代县太老爷的味道。
但是,这本书让我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
宏观认识上的收获即是法律的意义,法治社会中的问题,法律实施
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这在以上的感想中已经详细叙述,就不再赘述了。
我想在此总结一下我学习到的法律概念。
1.无罪推定:假定被告无罪,原告方运用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确有罪
2.无效诱供:利用被害人的弱点等不正当手段获得的供词是无效的
3.自由心证:凭内心确信对所有证据进行“扫描”,看看能否得出合理的怀
疑
4.责任分担:赔偿责任不一定要以侵权行为和损失之间存在直接关系为条
件
以上,就是我读《西窗法雨》一书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