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解三角形及应用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及应用PPT优秀课件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及应用PPT优秀课件
(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
内角和定理:
A+B+C=180°,sin(A+B)=sinC, cos(A+B)= -cosC,
cos C =sin A B
2
2
sin C =cos A B
面积S的最大值.
例5:在某海滨城市附近海面有一台风,(据检测ar,c当c前o2台s)
风30中0 心km位的于海城面市P处O(,如并图以)的20东k偏m南/ h方的向速度向西偏北451的0方 向移动,台风侵袭的范围为圆形区域,当前半径为60 km , 并以10 km / h的速度不断增加,问几小时后该城市开始受 到台风的侵袭。
2
2
面积公式:
S= 1 absinC= 1 bcsinA= 1 casinB
2
2
2
S= pr = p (p a )p ( b )p ( c ) 其中p= abc , r为内切圆半径
2
射影定理: a = bcosC + ccosB; b = acosC + ccosA; c = aco 3 ,b= 2 ,B=45°, 求A,C及边c.
例2:Δ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
分别是 a,b,c ,如果 a2b(bc),
求证:A=2B
例3.已知锐角ΔABC中, siA n B ) ( 5 3 ,siA n B ) ( 1 5,
(1)求证:taA n 2taB n ;
高考数学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
29《平面向量 -解三角形及应用》
解三角形及应用举例
正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θ,

高三数学复习第三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高三数学复习第三章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提 升 学 科 素 养
突 破 热 点 题 型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5 答案:2
数学(6省专版)
第一节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回 扣 主 干 知 识
2π 5.若点 P 在角 3 的终边上,且|OP|=2,则点 P 的坐标是 ________.
2 解析:∵角3π 的终边落在第二象限, ∴可设 P(x,y),其中 x<0,y>0,
第一节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π (1)∵在(0, π)内终边在直线 y= 3x 上的角是3,
π 上的角的集合为α|α=3+kπ,k∈Z.
[自主解答]
回 扣 主 干 知 识
∴终边在直线 y= 3x
6π (2)∵θ= 7 +2kπ(k∈Z), θ 2π 2kπ ∴3= 7 + 3 (k∈Z). 2π 2kπ 3 18 依题意 0≤ 7 + 3 <2π⇒-7≤k< 7 ,k∈Z. θ 2π 20π 34π ∴k=0,1,2,即在[0,2π)内终边与3相同的角为 7 , 21 , 21 .
数学(6省专版)
提 升 学 科 素 养
突 破 热 点 题 型
演 练 知 能 检 测
第一节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回 扣 主 干 知 识
————— ———————————— α 1.由 α 所在的象限,确定n所在象限的方法
α (1)由角 α 的范围,求出n所在的范围;
(2)通过分类讨论把角写成 θ+k· (k∈Z)的形式,然后判 360° α 断n所在象限.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目 三角函数、解三角形 录 任意角和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与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25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高考数学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25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

— 15 —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 返回 —
测量距离问题的求解策略 (1)确定所求量所在的三角形,若其他量已知则直接求解;若有未知量,则把未知量 放在另外三角形中求解. (2)确定选用正弦定理还是余弦定理,如果都可用,就选择更便于计算的定理.
— 16 —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 返回 —
即 DE=si1n0705s°itna4n51°5°=sin17050°×sincs4oi5ns°1155°°=sin17050°s×inss4ii5nn°1755°°=10s0insi1n54°5°.
又 sin15°=sin(45°-30°)=
6- 4
2,所以 DE=10s0insi1n54°5°=100(
图形表示
— 返回 —
— 5—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术语 名称
术语意义
图形表示 例:(1)北偏东 α:
方向角
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 方向线所成的__锐__角__,通
常表达为北(南)偏东(西)α
(2)南偏西 α:
— 返回 —
— 6—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 返回 —
术语 名称
术语意义
图形表示
术语 名称
术语意义
在目标视线与水平视线(两者在
同一铅垂平面内)所成的角中, 仰角与俯角 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__上__方__的
叫做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 _下__方__的叫做俯角
图形表示
— 返回 —
— 4—
(新教材) 高三总复习•数学
术语 名称
方位角
术语意义
从某点的指北方向线起按 _顺__时__针__方向到目标方向线 之间的夹角叫做方位角.方 位角 θ 的范围是0_°_≤__θ_<_3_6_0_°

第4章 第7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

第4章 第7节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2022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

第七节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一、教材概念·结论·性质重现1.仰角和俯角意义图示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2.方位角意义图示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3.方向角意义图示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1)北偏东α,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2)北偏西α,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α到达目标方向;(3)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4.坡角与坡度意义图示(1)坡角: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角θ为坡角);(2)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i为坡度).坡度又称为坡比.解三角形应用问题的步骤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1)若从A 处望B 处的仰角为α,从B 处望A 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α=β.(√) (2)俯角是铅垂线与视线所成的角,其范围为⎣⎢⎡⎦⎥⎤0,π2.(×) (3)若点P 在点Q 的北偏东44°,则点Q 在点P 的东偏北46°. (×) (4)方位角大小的范围是[0,π),方向角大小的范围是⎣⎢⎡⎭⎪⎫0,π2.(×)2.如图,两座灯塔A 和B 与海岸观察站C 的距离相等,灯塔A 在观察站南偏西40°,灯塔B 在观察站南偏东60°,则灯塔A 在灯塔B 的( )A .北偏东10°B .北偏西10°C .南偏东80°D .南偏西80°D 解析:由条件及图可知,∠A =∠CBA =40°,又∠BCD =60°,所以∠CBD =30°,所以∠DBA =10°,因此灯塔A 在灯塔B 的南偏西80°. 3.如图,为测量一棵树OP 的高度,在地面上选取A ,B 两点,从A ,B 两点分别测得树尖的仰角为30°,45°,且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60 m ,则树的高度为________m.30+303解析:在△PAB中,∠PAB=30°,∠APB=15°,AB=60 m,sin 15°=sin(45°-30°)=sin 45°cos 30°-cos 45°·sin 30°=22×32-22×12=6-2 4.由正弦定理得PBsin 30°=ABsin 15°,所以PB=12×606-24=30(6+2),所以树的高度OP=PB sin 45°=30(6+2)×22=(30+303)(m).4.如图,A,B两点在河的同侧,且A,B两点均不可到达,要测出A,B的距离,测量者可以在河岸边选定两点C,D.若测得CD=32km,∠ADB=∠CDB=30°,∠ACD=60°,∠ACB=45°,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km.64解析:因为∠ADC=∠ADB+∠CDB=60°,∠ACD=60°,所以∠DAC=60°,所以AC=CD=32km.在△BCD中,∠DBC=180°-∠CDB-∠ACD-∠ACB=45°,由正弦定理,得BC=CDsin∠DBC·sin∠BDC=32sin 45°·sin 30°=64(km).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 cos 45°=34+38-2×32×64×22=38.所以AB=64km.所以A,B两点间的距离为64km.5.要测量底部不能到达的电视塔AB的高度,在C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45°,在D点测得塔顶A的仰角是30°,并测得水平面上的∠BCD=120°,CD=40 m,则电视塔的高度为________.40 m解析:设电视塔的高度为x m,则BC=x,BD=3x.在△BCD中,由余弦定理得3x2=x2+402-2×40x×cos 120°,即x2-20x-800=0,解得x=40或x=-20(舍去).故电视塔的高度为40 m.考点1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应用性考向1测量距离问题如图,某旅游景点有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峰,山上有一条笔直的山路BC 和一条索道AC,小王和小李打算不坐索道,而是花2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徒步攀登.已知∠ABC=120°,∠ADC=150°,BD=1 km,AC=3 km.假设小王和小李徒步攀登的速度为每小时1 250m,请问:两位登山爱好者能否在2个小时内徒步登上山峰.(即从B点出发到达C点)解:在△ABD中,由题意知,∠ADB=∠BAD=30°,所以AB=BD=1.因为∠ABD=120°,由正弦定理ABsin∠ADB=ADsin∠ABD,解得AD=3(km).在△ACD中,由AC2=AD2+CD2-2AD·CD·cos 150°,得9=3+CD2+23×32×CD.即CD2+3CD-6=0,解得CD=33-32(km),BC=BD+CD=33-12(km).两个小时小王和小李可徒步攀登1 250×2=2 500(m),即2.5km , 而33-12<36-12=52=2.5,所以两位登山爱好者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徒步登上山峰.1.若将本例条件“BD =1 km ,AC =3 km ”变为“BD =200 m ,CD =300 m ”,其他条件不变,求这条索道AC 的长.解:在△ABD 中,BD =200,∠ABD =120°. 因为∠ADB =30°,所以∠DAB =30°. 由正弦定理,得BD sin ∠DAB =ADsin ∠ABD , 所以200sin 30°=ADsin 120°. 所以AD =200×sin 120°sin 30°=200 3 (m). 在△ABC 中,DC =300 m ,∠ADC =150°,所以AC 2=AD 2+DC 2-2AD ×DC ×cos ∠ADC =(2003)2+3002-2×2003×300×cos 150°=390 000,所以AC =10039 m.故这条索道AC 长为10039 m.2.若将本例条件“∠ABC =120°,∠ADC =150°,BD =1 km ,AC =3 km ”变为“∠ADC =135°,∠CAD =15°,AD =100 m ,作CO ⊥AB ,垂足为O ,延长AD 交CO 于点E ,且CE =50 m ,如图”,求角θ的余弦值.解:在△ACD 中,∠ADC =135°, ∠CAD =15°,所以∠ACD =30°. 由正弦定理可得AC =100×sin 135°sin 30°=100 2.在△ACE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CEA =AC ·sin ∠CAE CE=3-1,所以cos θ=cos ⎝ ⎛⎭⎪⎫∠CEA -π2=sin ∠CEA =3-1.距离问题的解题思路这类实际应用题,实质就是解三角形问题,一般都离不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解题中,首先要正确地画出符合题意的示意图,然后将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去求解.提醒:①基线的选取要恰当准确;②选取的三角形及正弦、余弦定理要恰当. 考向2 测量高度问题如图,小明同学在山顶A 处观测到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沿直线匀速行驶,小明在A 处测得公路上B ,C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且∠BAC =135°.若山高AD =100 m ,汽车从B 点到C 点历时14 s ,则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________m/s(精确到0.1).参考数据:2≈1.414,5≈2.236.22.6 解析:因为小明在A 处测得公路上B ,C 两点的俯角分别为30°,45°, 所以∠BAD =60°,∠CAD =45°. 设这辆汽车的速度为v m/s ,则BC =14v . 在Rt △ABD 中,AB =AD cos ∠BAD =100cos 60°=200. 在Rt △ACD 中,AC =AD cos ∠CAD =100cos 45°=100 2.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AC 2+AB 2-2AC ·AB ·cos ∠BAC , 所以(14v )2=(1002)2+2002-2×1002×200×cos 135°,所以v =50107≈22.6,所以这辆汽车的速度约为22.6 m/s.解决高度问题的注意事项(1)在解决有关高度问题时,理解仰角、俯角是关键.(2)高度问题一般是把它转化成解三角形问题,要注意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的应用.若是空间的问题要注意空间图形向平面图形的转化.1.圭表(如图1)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测量正午日影长度来推定节气的天文仪器,它包括一根直立的标杆(称为“表” )和一把呈南北方向水平固定摆放的与标杆垂直的长尺(称为“圭” ).当正午太阳照射在表上时,日影便会投影在圭面上,圭面上日影长度最长的那一天定为冬至,日影长度最短的那一天定为夏至.图2是一个根据北京的地理位置设计的圭表的示意图,已知北京冬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即∠ABC)为26.5°,夏至正午太阳高度角(即∠ADC)为73.5°,圭面上冬至线与夏至线之间的距离(即BD的长)为a,则表高(即AC的长)为()A.a sin 53°2sin 47°B.2sin 47°a sin 53°C.a tan 26.5°tan 73.5°tan 47°D.a sin 26.5°sin 73.5°sin 47°D解析:由题意得,∠BAD=73.5°-26.5°=47°.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可得,BDsin∠BAD=ADsin∠ABD,即asin 47°=ADsin 26.5°,则AD=a sin 26.5°sin 47°.在△ACD中,ACAD=sin∠ADC=sin 73.5°,所以AC=a sin 26.5°·sin 73.5°sin 47°.故选D.2.如图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型展览的展馆——国家博物馆.现欲测量博物馆正门柱楼顶部一点P 离地面的高度OP (点O 在柱楼底部).在地面上的A ,B 两点测得点P 的仰角分别为30°,45°,且∠ABO =60°,AB =50米,则OP 为( )A .15米B .25米C .35米D .45米B 解析:如图所示:由于∠OAP =30°,∠PBO =45°,∠ABO =60°,AB =50米,OP ⊥AO ,OP ⊥OB .设OP =x ,则OA =3x ,OB =x ,在△OAB 中,由余弦定理得OA 2=OB 2+AB 2-2OB ·AB ·cos ∠ABO , 即(3x )2=502+x 2-2×50x ×12,所以x 2+25x -1 250=0,解得x =25或x =-50(舍).3.海洋蓝洞是地球罕见的自然地理现象,被喻为“地球留给人类保留宇宙秘密的最后遗产”,我国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海洋蓝洞.若要测量如图所示的蓝洞的口径A ,B 两点间的距离,现在珊瑚群岛上取两点C ,D ,测得CD =80米,∠ADB =135°,∠BDC =∠DCA =15°,∠ACB =120°,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米.805 解析:如图,在△ACD 中,∠DCA =15°,∠ADC =150°,所以∠DAC =15°.由正弦定理,得AC=80sin 150°sin 15°=406-24=40(6+2)(米).在△BCD中,∠BDC=15°,∠BCD=135°,所以∠CBD=30°.由正弦定理,得CDsin∠CBD=BCsin∠BDC,所以BC=CD·sin∠BDCsin∠CBD=80×sin 15°sin 30°=40(6-2)(米).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cos∠ACB=1 600(8+43)+1 600(8-43)+2×1 600(6+2)×(6-2)×12=1 600×16+1 600×4=1 600×20,解得AB=805(米),则A,B两点间的距离为805米.考点2正余弦定理在平面几何中的应用(2020·青岛模拟)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AD,AB=1,AD =3,BC= 2.(1)若C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若sin∠BCD=325,∠ADC∈⎝⎛⎭⎪⎫0,π2,求sin∠ADC.解:(1)如图,连接BD,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可得,BD2=AB2+AD2=4,所以BD=2.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C =BC 2+CD 2-BD 22BC ·CD =2+(1+3)2-222×2×(1+3)=22. 因为C 为三角形的内角,故C =π4, 所以S △ABD =12AB ·AD =12×1×3=32, S △BCD =12BC ·CD sin C =12×2×(1+3)×22=1+32, 故四边形ABCD 的面积S =1+232.(2)在△BCD 中,由正弦定理可得BC sin ∠BDC =BDsin ∠BCD , 所以sin ∠BDC =BC ·sin ∠BCD BD=35. 因为∠ADC ∈⎝ ⎛⎭⎪⎫0,π2,所以∠BDC ∈⎝ ⎛⎭⎪⎫0,π2, 所以cos ∠BDC =45,在Rt △ABD 中,tan ∠ADB =AB AD =33, 故∠ADB =π6,所以sin ∠ADC =sin ⎝ ⎛⎭⎪⎫∠BDC +π6=35×32+45×12=4+3310.正余弦定理解平面几何问题的注意点(1)图形中几何性质的挖掘往往是解题的切入点,或是问题求解的转折点. (2)根据条件或图形,找出已知,未知及求解中需要的三角形,用好三角恒等变换公式,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题.(3)养成应用方程思想解题的意识.1.如图,为了测量A ,C 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平面上B ,D 两点,测出四边形ABCD 各边的长度(单位:km),AB =5,BC =8,CD =3,AD =5,且∠B 与∠D 互补,则AC 的长为( )A .7 kmB .8 kmC .9 kmD .6 kmA 解析:在△ACD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D =AD 2+CD 2-AC 22AD ·CD =34-AC 230.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B 2+BC 2-AC 22AB ·BC=89-AC 280. 因为∠B +∠D =180°,所以cos B +cos D =0,即34-AC 230+89-AC 280=0,解得AC 2=49.所以AC =7.2.(2020·山师附中高三模拟)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已知AB =26,AD =3,∠ADB =2∠ABD ,∠BCD =π3.(1)求BD ;(2)求△BCD 周长的最大值.解:在△ABD 中,设BD =x ,∠ABD =α,则∠ADB =2α, 因为AB sin 2α=AD sin α, 所以cos α=63.由余弦定理得cos α=x 2+24-946x =63. 整理得x 2-8x +15=0,解得x =5或x =3. 当x =3时,得∠ADB =2α=π2, 与AD 2+BD 2≠AB 2矛盾,故舍去, 所以BD =5.(2)在△BCD 中,设∠CBD =β, 所以BD sin π3=BC sin ⎝ ⎛⎭⎪⎫2π3-β=CD sin β,所以BC =1033sin ⎝ ⎛⎭⎪⎫2π3-β,CD =1033sin β,所以BC +CD =1033·⎝ ⎛⎭⎪⎫32sin β+32cos β=10sin ⎝ ⎛⎭⎪⎫β+π6≤10. 所以△BCD 周长的最大值为15.考点3 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的综合问题(2020·合肥模拟)已知函数f (x )=cos 2x +3sin(π-x )sin ⎝ ⎛⎭⎪⎫x -π2-12.(1)求函数f (x )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2)锐角△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f (A )=-1,a =2,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解:(1)f (x )=1+cos 2x 2-3sin x cos x -12=12cos 2x -32sin 2x =-sin ⎝ ⎛⎭⎪⎫2x -π6. 令2k π-π2≤2x -π6≤2k π+π2, 得k π-π6≤x ≤k π+π3(k ∈Z ),所以函数f (x )在[0,π]上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π3和⎣⎢⎡⎦⎥⎤5π6,π. (2)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所以0<A <π2,所以-π6<2A -π6<5π6. 又f (A )=-sin ⎝ ⎛⎭⎪⎫2A -π6=-1, 所以2A -π6=π2,即A =π3.因为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bc ≥2bc -bc =bc ,当且仅当b =c =2时,等号成立.又a =2,所以bc ≤4, 所以S △ABC =12bc sin A ≤ 3. 即△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3.解三角形与三角函数综合问题的一般步骤已知函数f (x )=32sin 2x -cos 2x -12(x ∈R ),设△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应边分别为a ,b ,c ,且c =3,f (C )=0.(1)求角C ;(2)若向量m =(1,sin A )与向量n =(2,sin B )共线,求△ABC 的周长. 解:(1)f (x )=32sin 2x -cos 2x -12=32sin 2x -12cos 2x -1=sin ⎝ ⎛⎭⎪⎫2x -π6-1. 因为f (C )=sin ⎝ ⎛⎭⎪⎫2C -π6-1=0且C 为三角形内角,所以C =π3. (2)若向量m =(1,sin A )与向量n =(2,sin B )共线, 则sin B -2sin A =0. 由正弦定理得b =2a ,由余弦定理得cos π3=a2+4a2-3 2·a·2a=12,解得a=1,b=2,故△ABC的周长为3+ 3.。

高三数学复习《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案

高三数学复习《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教案
测量角度
例3如图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4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__________方向.

小组合作讨论自己疑惑地方,提炼出此种题型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前三组各小组一题展示,能者为师。第四组质疑

实际生活中,很多很难到达的地方要测距离,高度,和角度,需要建立数学三角形模型,利用科测得的量来计算出所求量
A.50 m B.50 m C.25 m D. m
(第1题图)
测量高度
2、(2015·湖北)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________m.
通过运用这两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去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对于应用题的阅读与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知识的运用不够灵活。
教学目标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有关测量距离的实际问题
课题名称:解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考纲、大纲描述
解三角形的教学要重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探索三角形边角关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它们是解决测量问题的一种方法,不必在恒等变形上进行过于繁琐的训练。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以及应用问题(如测量等)的两个重要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边”与“角”的互化,从而使“三角”“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如面积、外接圆、内切圆半径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有关等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解三角形教案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解三角形教案

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教案三角形是几何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图形,它拥有许多特征和性质,因此在数学中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

在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中,对于三角形的解题方法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常用定理和解题技巧。

一、三角形的基本概念1. 三角形的定义: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其中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的长度。

2. 三角形的分类:(1) 根据边长分类: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

(2) 根据角度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 根据边角关系分类:外角、内角、对角、邻角等。

3. 三角形的元素:三角形的边、角和顶点。

二、三角形的常用定理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为180°。

2.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 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的定理(勾股定理)。

(2) 直角三角形内角的关系:直角对顶角为90°,直角三角形的其它两个内角为锐角。

三、三角形的解题技巧1. 判断三角形的类型:(1) 根据边长关系判断三角形的类型:边长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其余为一般三角形。

(2) 根据角度关系判断三角形的类型:有一个角大于90°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等于90°的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其余为锐角三角形。

2. 运用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解题:(1)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求角度的问题。

(2) 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用已知信息求三角形边长的问题。

(3)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求角度或边长的问题。

四、三角形解题的思路1. 首先,根据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判断三角形的类型,并利用已知信息列写方程。

2. 其次,根据三角形的性质和定理对三角形进行推导和运算,求解未知量。

3. 最后,验证解答的合理性,并作出结论。

通过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常用定理和解题技巧,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属性和性质,还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三角形的应用(高三复习课)》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三角形的应用(高三复习课)》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线,三角形外角和问题,在两个三角形中,两两使用正
弦定理、余弦定理。
在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今天,对于教师而言,
课例研究综 这无疑是个巨大挑战,挑战源于教师要从“学科教学”

转向“学科教育”,从“知识核心时代”走向“核心素
养时代”,提升数学课堂的思维含量,构建“让学生爱
思考、会思考、享受思考”的情境教学课堂,为发展学 生的心智而教,这是必然要求,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节课以高考试题为背景,通过师生互动,发现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我在编写三个题,让学生突破、 提升。1.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高中数学教学课例《解三角形的应用(高三复习课)》教学 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解三角形的应用(高三复习课)》

解三角形的应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 教材分析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能运用正弦定理、余弦
教学目标 定理解三角形的相关问题。教学难点:利用正弦定理、
(1)求的值;(2)若,求面积的最大值. 2.如图中,已知点在边上,且,,, (1)求的长; (2)求 3.已知中,是边上的中线,且。 (1)求;(2)若,求的长。
余弦定理,结合三角恒等变换,均值不等式求解。
熟练使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是学生必须
掌握的,对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的问题,求角、求边,求面积,一般
学生学习能 的学生都会,但是把它综合在三角形中,涉及到三角形
力分析 的角平分线,中线,三角形外角和的应用,学生感到比
较棘手。本内容的复习采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研究
教学过程
用多媒体出示近三年高考解三角形的试题,: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课件.ppt

高三数学一轮总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7解三角形应用举例课件.ppt

解析:如图所示,某人在 C 处,AB 为塔高,他沿 CD 前进,CD=40,此时∠ DBF=45°,过点 B 作 BE⊥CD 于 E,则∠AEB=30°,
在△BCD 中,CD=40,∠BCD=30°,∠DBC=135°,由正弦定理,得 sin∠CDDBC=sin∠BDBCD, ∴BD=4s0insi1n3350°°=20 2(米)。 ∠BDE=180°-135°-30°=15°。 在 Rt△BED 中,
29
通关特训 3 如图所示,位于 A 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 40 海里
的 B 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 30°,
相距 20 海里的 C 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 θ 的方向即沿直线 CB 前往 B 处救援, 则 cosθ 等于( )
A.
21 7
解析: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C=45°,
由正弦定理得siAn6C0°=sin245°,
∴AC=
2× 2
23=
6。
2
答案: 6
13
4.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东方向有相距 8 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在一条直线 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东 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东 75°, 则这艘船每小时航行__________海里。
并测得∠ACB=75°,∠BCD=45°,∠ADC=30°,∠ADB=45°,求 A、B 之间的距
离。
16
解析:如图所示,在△ACD 中,∠ACD=120°,∠CAD=∠ADC=30°,
∴AC=CD= 3 km。
在△BCD 中,∠BCD=45°,
∠BDC=75°,∠CBD=60°。
∴BC=
s3isni6n07°5°=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试题答案及解析1.(2011•山东)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1)求的值;(2)若cosB=,△ABC的周长为5,求b的长.【答案】(1)2 (2)2【解析】(1)因为所以即:cosAsinB﹣2sinBcosC=2sinCcosB﹣cosBsinA所以sin(A+B)=2sin(B+C),即sinC=2sinA所以=2(2)由(1)可知c=2a…①a+b+c=5…②b2=a2+c2﹣2accosB…③cosB=…④解①②③④可得a=1,b=c=2;所以b=22.已知向量m=(sin ,1),n=(cos ,cos2).记f(x)=m·n.(1)若f(α)=,求cos(-α)的值;(2)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且满足(2a-c)cos B=bcos C,若f(A)=,试判断△ABC的形状.【答案】(1)1 (2)等边三角形【解析】f(x)=sin cos +cos2=sin+cos+=sin(+)+.(1)由已知f(α)=得sin(+)+=,于是+=2kπ+,k∈Z,即α=4kπ+,k∈Z,∴cos(-α)=cos(-4kπ-)=1.(2)根据正弦定理知:(2a-c)cos B=bcos C⇒(2sin A-sin C)cos B=sin Bcos C⇒2sin Acos B=sin(B+C)=sinA⇒cos B=⇒B=,∵f(A)=,∴sin(+)+=⇒+=或⇒A=或π,而0<A<,所以A=,因此△ABC为等边三角形.3.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已知,,(1)求角;(2)若,,求的面积。

【答案】(1)(2)【解析】(1),,,,又,为锐角,。

(2)由(1)知:,,,得(舍去),,4.已知点是的重心,且,则实数的值为( )A.B.C.D.【答案】B【解析】由已知得,,延长分别交于点,由重心的性质,设,,则,,,代入得,【考点】1、重心的性质;2、勾股定理;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5.线段AB外有一点C,∠ABC=60°,AB=200km,汽车以80km/h的速度由A向B行驶,同时摩托车以50km/h的速度由B向C行驶,则运动开始几小时后,两车的距离最小()A.B.1C.D.2【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设过xh后两车距离为ykm,则BD=200-80x,BE=50x,∴y2=(200-80x)2+(50x)2-2×(200-80x)·50x·cos 60°,整理得y2=12900x2-42000x+40000(0≤x≤2.5),∴当x=时y2最小,即y最小.6.在△ABC中,若b=2asinB,则A等于()A.30°或60°B.45°或60°C.120°或60°D.30°或150°【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sinB=2sinAsinB,又∵A,B为△ABC的内角,故sinB≠0,故sinA=,∴A=30°或150°.7.已知△ABC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BC的面积为S,且2S =(a+b)2-c2,则tan C等于()A.B.C.-D.-【答案】C【解析】由2S=(a+b)2-c2得2S=a2+b2+2ab-c2,即2×absin C=a2+b2+2ab-c2,则absin C-2ab=a2+b2-c2,又因为cos C=-1,所以cos C+1=,即2cos2=sin cos ,所以tan =2,即tan C===-8.已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设向量m=(a,b),n=(sin B,sinA),p=(b-2,a-2).(1)若m∥n,求证:△ABC为等腰三角形;(2)若m⊥p,边长c=2,C=,求△ABC的面积.【答案】(1)见解析(2)【解析】(1)因为m∥n,所以a sin A=b sin B,即a·=b· (其中R是△ABC外接圆的半径),所以a=b.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2)由题意,可知m·p=0,即a(b-2)+b(a-2)=0,所以a+b=ab,由余弦定理,知4=c2=a2+b2-2ab cos=(a+b)2-3ab,即(ab)2-3ab-4=0,所以ab=4或ab=-1(舍去).所以S=ab sin C=×4×sin =.△ABC9.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b,c.若,,则角=【答案】【解析】本题求三角形的角,由题设条件,可用余弦定理,因此首先把角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这只要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因此,故.【考点】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10.设的内角所对的边长分别为,且,,则的最小值是()A.2B.3C.4D.5【答案】C.【解析】由题意根据正弦定理得,再由余弦定理得,即的最小值为4.【考点】解三角形.11.如图,游客在景点处下山至处有两条路径.一条是从沿直道步行到,另一条是先从沿索道乘缆车到,然后从沿直道步行到.现有甲、乙两位游客从处下山,甲沿匀速步行,速度为.在甲出发后,乙从乘缆车到,在处停留后,再从匀速步行到.假设缆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为,索道长为,经测量,.(1)求山路的长;(2)假设乙先到,为使乙在处等待甲的时间不超过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答案】(1)米;(2)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内.【解析】(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先求出和,再利用内角和定理以及诱导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求出的值,最终利用正弦定理求出的长度;(2)利用正弦定理先求出的长度,然后计算甲步行至处所需的时间以及乙从乘缆车到所需的时间,并设乙步行的速度为,根据题中条件列有关的不等式,求出即可.试题解析:(1)∵,,∴、,∴,,∴,根据得,所以山路的长为米;(2)由正弦定理得(),甲共用时间:,乙索道所用时间:,设乙的步行速度为,由题意得,整理得,,∴为使乙在处等待甲的时间不超过分钟,乙步行的速度应控制在内.【考点】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2.内角和定理;3.两角和的正弦公式;4.正弦定理12.已知中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且.(Ⅰ)求角的大小;(Ⅱ)求函数的取值范围.【答案】(Ⅰ);(Ⅱ).【解析】(Ⅰ)由得:,这个等式中有边有角,一般地,有两种考虑.一是用正弦定理将边换成正弦,等式中只留角;一种是用余弦定理将余弦换掉,只留边.(Ⅱ)由于已经求出角,所以,所以可将中的一个角换掉,只留一个角,然后利用三角函数求出其取值范围.试题解析:(Ⅰ)法一、法二、,由余弦定理得:,整理化简得,所以.(Ⅱ)方法一:因为,所以,.方法二:因为,所以,下同方法一.【考点】1、向量;2、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3、三角恒等变换.13.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A.B.C.D.【答案】B【解析】,所以,由余弦定理得,,,故选B.【考点】1.边角互化;2.余弦定理14.在中,已知(1)求;(2)若,的面积是,求.【答案】(1);(2)2.【解析】(1)用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解;(2)利用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关于、的方程组,解出即得.(1)在中,,,,.(2)由余弦定理,则,又的面积是,则,即,,即,.【考点】三角形三内角和定理,余弦定理,三角形的面积.15.在△ABC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c.已知.(1)求角的大小;(2)设,求T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解:(1)在△ABC中,, 3分因为,所以,所以, 5分因为,所以,因为,所以. 7分(2)11分因为,所以,故,因此,所以. 14分【考点】解三角形点评:主要是考查了解三角形中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运用,属于中档题。

高三数学学案《解三角形》

高三数学学案《解三角形》

高三数学学案《解三角形》2010.10.12一.【课标要求】(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 【知识梳理】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如图,在△ABC 中,C =90°,AB =c ,AC =b ,BC =a 。

(1)三边之间的关系:a 2+b 2=c 2。

(勾股定理) (2)锐角之间的关系:A +B =90°;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sin A =cos B =ca ,cos A =sin B =cb ,tan A =ba 。

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如图,在△ABC 中,A 、B 、C 为其内角,a 、b 、c 分别表示A 、B 、C 的对边。

(1)三角形内角和:A +B +C =π。

(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 Cc Bb Aa 2sin sin sin ===。

(R 为外接圆半径)(3)余弦定理: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它们夹角的余弦的积的两倍。

a 2=b 2+c 2-2bc cos A ;b 2=c 2+a 2-2ca cos B ;c 2=a 2+b 2-2ab cos C 。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21ah a =21bh b =21ch c (h a 、h b 、h c 分别表示a 、b 、c 上的高);(2)△=21ab sin C =21bc sin A =21ac sin B ;(3)△=)sin(2sin sin 2C B C B a +=)sin(2sin sin 2A C A C b +=)sin(2sin sin 2B A B A c +;(4)△=2R 2sinAsinBsinC 。

(R 为外接圆半径) (5)△=))()((c s b s a s s ---;⎪⎭⎫⎝⎛++=)(21c b a s ; 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解三角形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下面两种情形:若给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则称为解直角三角形;若给出的三角形是斜三角形,则称为解斜三角形解斜三角形的主要依据是:设△ABC 的三边为a 、b 、c ,对应的三个角为A 、B 、C 。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综合题含答案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综合题含答案

解三角形综合题【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三角形定义:一般地,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

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主要方法:正弦定理、余弦定理。

解三角形常用方法:1.已知一边和两角解三角形:已知一边和两角(设为b、A、B),解三角形的步骤: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该三角形的其他边角时,首先必须判断是否有解,例如在中,已知,问题就无解。

如果有解,是一解,还是两解。

解得个数讨论见下表:3.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已知两边及其夹角(设为a,b,C),解三角形的步骤:4.已知三边解三角形:已知三边a,b,c,解三角形的步骤:①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②由正弦定理及A +B+C=π,求其他两角.5.三角形形状的判定: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应围绕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进行思考,主要看其是否是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要特别注意“等腰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的区别,依据已知条件中的边角关系判断时,主要有如下两条途径:①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边边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②利用正、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 +C=π这个结论,在以上两种解法的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6.解斜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思路:(1)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与所求,准确理解应用题中的有关名称、术语,如坡度、仰角、俯角、视角、象限角、方位角、方向角等;(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3)将要求解的问题归结到一个或几个三角形中,通过合理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有关知识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正确求解,演算过程要算法简练,计算准确,最后作答,用流程图可表示为: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解决三角形的综合问题时,要注意三角形三内角的一些三角函数关系:【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理17】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已知sin 0A A +=,a,b =2.(1)求c ;(2)设D 为BC 边上一点,且AD ⊥AC,求△ABD 的面积. 【答案】(1)4c = ;(2(2)由题设可得π2CAD ∠=,所以π6BAD BAC CAD ∠=∠-∠=. 故ABD △面积与ACD △面积的比值为1πsin26112AB AD AC AD ⋅⋅=⋅. 又ABC △的面积为142sin 2BAC ⨯⨯∠=,所以ABD △.【考点】余弦定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点拨】在解决三角形问题中,面积公式最常用,因为公式中既有边又有角,容易和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联系起来.正、余弦定理在应用时,应注意灵活性,已知两角和一边,该三角形是确定的,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该三角形具有不唯一性,通常根据三角函数值的有界性和大边对大角定理进行判断.答题思路【命题意图】 高考对本部分内容的考查以能力为主,重点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均值不等式在确定最值时的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等.【命题规律】 高考试题对该部分内容考查的主要角度有两种:一种是解三角形确定边长或角度值;一种确定边长或者面积范围.重点对该部分内容的考查仍将以能力考查为主,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确定三角形中的要素,列出函数解析式或利用均值不等式确定取值范围. 【答题模板】解答本类题目,以2017年试题为例,一般考虑如下两步:第一步:利用题意得到∠A 的大小,然后求解边长即可 利用题意首先可求得2π3A =,然后利用余弦定理得到关于边长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得边长的值,注意三角形的边长需要舍去负值. 第二步:求解△ABC 的面积 利用(1)中的结论结合题意确定利用面积公式1sin 2S bc A =,结合三角形面积的比值:ABD △面积与ACD △面积的比值为1【方法总结】 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R A B C===,其中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主要作用是方程和分式中的边角互化。

2021年3月新高考数学复习资料§5.4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3月新高考数学复习资料§5.4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试题及参考答案

§5.4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基础知识专题固本夯基【基础训练】考点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sin A=3sin B,c=√5,且cos C=56,则a=() A.2√2 B.3 C.3√2 D.4【参考答案】B2.若△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2A=asin B,且c=2b,则ab等于()A.32B.43C.√2D.√3【参考答案】D3.在△ABC中,三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2+c2-√3bc=a2,bc=√3a2,则角C的大小是()A.π6或2π3B.π3C.2π3D.π6【参考答案】A4.若△ABC的面积为√34(a2+c2-b2),且∠C为钝角,则∠B=;ca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π3;(2,+∞)5.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 A=(2b+c)sin B+(2c+b)·sin C.(1)求A的大小;(2)若sin B+sin C=1,试判断△ABC的形状.【试题解析】(1)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得2a2=(2b+c)b+(2c+b)c,即a2=b2+c2+bc.又a2=b2+c2-2bccos A,所以bc=-2bccos A,即cos A=-12.由于A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A=2π3.(2)已知2asin A=(2b+c)sin B+(2c+b)sin C,结合正弦定理,得2sin2A=(2sin B+sin C)sin B+(2sin C+sin B)sin C,即sin2A=sin2B+sin2C+sin Bsin C=sin22π3=34.又由sin B+sin C=1,得sin2B+sin2C+2sin Bsin C=1, 解得sin B=sin C=12,因为0<B<π,0<C<π,0<B+C<π,所以B =C =π6,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二 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6.在△ABC 中,三边长分别为a,a+2,a+4,最小角的余弦值为1314,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为( )A.15√34B.154C.21√34D.35√34【参考答案】A7.如图所示,为了测量A,B 两处岛屿间的距离,小张以D 为观测点,测得A,B 分别在D 处的北偏西30°、北偏东30°方向,再往正东方向行驶40海里到C 处,测得B 在C 处的正北方向,A 在C 处的北偏西60°方向,则A,B 两处岛屿间的距离为( )A.20√3 海里B.40√3 海里C.20(1+√3)海里D.40海里 【参考答案】B8.设锐角△ABC 的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c =1,A =2C,则△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 A.(0,2+√2) B.(0,3+√3) C.(2+√2,3+√3) D.(2+√2,3+√3] 【参考答案】C9.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 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 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 后到达B 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 = m.【参考答案】100√6综合篇知能转换【综合集训】考法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1.(2019湖南四校调研联考,10)△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sinA sinB+sinC +ba+c=1,则C =( )A.π6B.π3C.2π3D.5π6【参考答案】B2.(2020届福建建瓯芝华中学高三暑假学习效果检测,7)△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 的面积为a 2+b 2-c 24,则C=( )A.π2 B.π3 C.π4 D.π6【参考答案】C3.(2019上海金山二模,7)已知△ABC 中,tan A =14,tan B =35,AB =√17.求: (1)角C 的大小;(2)△ABC 中最短边的边长.【试题解析】(1)tan C =tan[π-(A+B)]=-tan(A+B)=-tanA+tanB1-tanAtanB =-14+351-14×35=-1,所以C =3π4.(2)因为tan A<tan B,所以最小角为A. 又因为tan A =14,所以sin A =√1717.又BC sinA =ABsinC, 所以BC =AB ·sinAsinC√17×√1717√22√2.故△ABC 中最短边的边长为√2.考法二 三角形形状的判断4.(2020届山东济宁二中10月月考,8)在△ABC 中,若sin A =2sin Bcos C,a 2=b 2+c 2-bc,则△ABC 的形状是( )A.等边三角形B.等腰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A5.(2018湖南师大附中12月月考,6)在△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若bcosC ccosB =1+cos2C1+cos2B,则△ABC 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参考答案】D6.(2018江西南城一中期中,6)在△ABC 中,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tanA -tanB tanA+tanB =c -bc,则这个三角形必含有()A.90°的内角B.60°的内角C.45°的内角D.30°的内角 【参考答案】B考法三 与三角形的面积、范围有关的问题7.(2020届内蒙古杭锦后旗奋斗中学第一次月考,18)在△ABC 中,∠A =60°,c =37a. (1)求sin C 的值;(2)若a =7,求△ABC 的面积.【试题解析】(1)在△ABC 中,因为∠A =60°,c =37a,所以由正弦定理得sin C =csinA a =37×√32=3√314. (2)因为a =7,所以c =37×7=3.由余弦定理a 2=b 2+c 2-2cbcos A 得72=b 2+32-2b×3×12,得b =8或b =-5(舍).所以△ABC 的面积S =12bcsin A =12×8×3×√32=6√3.8.(2019江西临川一中12月月考,17)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是a,b,c,且2csin B =3atan A. (1)求b 2+c 2a 2的值; (2)若a =2,求△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2csin B =3atan A ⇒2csin Bcos A =3asin A ⇒2bc ·cos A =3a 2,即2bc ·b 2+c 2-a 22bc=3a 2,∴b 2+c 2=4a 2, 则b 2+c 2a 2=4. (2)∵a =2,∴b 2+c 2=16,∴cos A =b 2+c 2-a 22bc =6bc. 又b 2+c 2≥2bc,即8≥bc,当且仅当b =c 时,取等号, ∴cos A ≥68=34. 由cos A =6bc 得bc =6cosA, 则A ∈(0,π2),∴S △ABC =12bcsin A =3tan A.∵1+tan 2A =1+sin 2A cos 2A =cos 2A+sin 2A cos 2A =1cos 2A, ∴tan A =√1cos 2A -1≤√169-1=√73, ∴S △ABC =3tan A ≤√7,故△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7.考法四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9.(2018福建莆田月考,8)A 在塔底D 的正西面,在A 处测得塔顶C 的仰角为45°,B 在塔底D 的南偏东60°处,在塔顶C 处测得B 的俯角为30°,A 、B 间距84米,则塔高为( ) A.24米 B.12√5 米 C.12√7 米 D.36米 【参考答案】C10.(2018河北石家庄摸底考试,17)某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如图中的五边形区域ABCDE,其中三角形区域ABE 为生活区,四边形区域BCDE 为教学区,AB,BC,CD,DE,EA,BE 为学校的主要道路(不考虑宽度).∠BCD =∠CDE =2π3,∠BAE =π3,DE =3BC =3CD =910km. (1)求道路BE 的长度;(2)求生活区△ABE 的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如图,连接BD,在△BCD 中,BD 2=BC 2+CD 2-2BC ·CDcos ∠BCD =27100,∴BD =3√310(km).∵BC =CD,∠BCD =2π3,∴∠CBD =∠CDB =π-23π2=π6.又∠CDE =2π3,∴∠BDE =π2. ∴在Rt △BDE 中,BE =√BD 2+DE 2=(3√310)2(910)23√35km.故道路BE 的长度为3√35km. (2)设∠ABE =α,∵∠BAE =π3, ∴∠AEB =2π3-α. 在△ABE 中,AB sin ∠AEB =AE sin ∠ABE =BE sin ∠BAE =3√35sinπ3=65, ∴AB =65sin (2π3-α)km,AE =65sin α km. ∴S △ABE =12AB ·AEsin π3=9√325sin (2π3-α)sin α=9√325·[12sin (2α-π6)+14]km 2. ∵0<α<2π3, ∴-π6<2α-π6<7π6, ∴当2α-π6=π2,即α=π3时,S △ABE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9√325×(12+14)=27√3100, 故生活区△ABE 面积的最大值为27√3100km 2.【5年高考】考点一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018课标Ⅱ,6,5分)在△ABC 中,cos C 2=√55,BC =1,AC =5,则AB =( )A.4√2B.√30C.√29D.2√5 【参考答案】A2.(2016天津,3,5分)在△ABC 中,若AB =√13,BC =3,∠C =120°,则AC =( )A.1B.2C.3D.4 【参考答案】A3.(2016课标Ⅲ,8,5分)在△ABC 中,B =π4,BC 边上的高等于13BC,则cos A =( )A.3√1010B.√1010C.-√1010D.-3√1010【参考答案】C4.(2017山东,9,5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满足sin B(1+2cos C)=2sin Acos C+cos Asin C,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a =2b B.b =2a C.A =2B D.B =2A 【参考答案】A5.(2016课标Ⅱ,13,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os A =45,cos C =513,a =1,则b = . 【参考答案】21136.(2018浙江,13,6分)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 =√7,b =2,A =60°,则sin B = ,c = . 【参考答案】√217;37.(2019浙江,14,6分)在△ABC 中,∠ABC =90°,AB =4,BC =3,点D 在线段AC 上.若∠BDC =45°,则BD = ,cos ∠ABD = . 【参考答案】12√25;7√2108.(2019课标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设(sin B-sin C)2=sin 2A-sin Bsin C.(1)求A;(2)若√2a+b =2c,求sin C.【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恒等变换的掌握;考查了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逻辑推理与数学运算.(1)由已知得sin 2B+sin 2C-sin 2A =sin Bsin C,故由正弦定理得b 2+c 2-a 2=bc.由余弦定理得cos A =b 2+c 2-a 22bc =12.因为0°<A<180°,所以A =60°.(2)由(1)知B =120°-C,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2sin A+sin(120°-C)=2sin C, 即√62+√32cos C+12sin C =2sin C,可得cos(C+60°)=-√22.由于0°<C<120°,所以sin(C+60°)=√22,故sin C =sin(C+60°-60°)=sin(C+60°)cos 60°-cos(C+60°)·sin 60°=√6+√24.思路分析 (1)先借助正弦定理将角化为边,然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出角A 的余弦值,进而得出角A.(2)利用正弦定理将已知等式中的边化为角,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将原式化为含有角C 的正弦、余弦的等式,利用角度变换求出sin C. 9.(2018课标Ⅰ,17,12分)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DC =90°,∠A =45°,AB =2,BD =5. (1)求cos ∠ADB; (2)若DC =2√2,求BC.【试题解析】(1)在△ABD 中,由正弦定理得BD sin ∠A =ABsin ∠ADB. 由题设知,5sin45°=2sin ∠ADB,所以sin ∠ADB =√25.由题设知,∠ADB<90°,所以cos ∠ADB =√1-225=√235. (2)由题设及(1)知,cos ∠BDC =sin ∠ADB =√25.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BC 2=BD 2+DC 2-2·BD ·DC ·cos ∠BDC =25+8-2×5×2√2×√25=25.所以BC =5.10.(2019天津,15,13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 =2a,3csin B =4asin C. (1)求cos B 的值; (2)求sin (2B +π6)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在△ABC 中,由b sinB =csinC ,得bsin C =csin B,又由3csin B =4asin C,得3bsin C =4asin C,即3b =4a. 又因为b+c =2a,得到b =43a,c =23a. 由余弦定理可得cos B =a 2+c 2-b 22ac =a 2+49a 2-169a 22·a ·23a=-14. (2)由(1)可得sin B =√1-cos 2B =√154,从而sin 2B =2sin Bcos B =-√158,cos 2B =cos 2B-sin 2B =-78,故sin (2B +π6)=sin 2Bcos π6+cos 2Bsin π6=-√158×√32-78×12=-3√5+716. 思路分析 (1)由已知边角关系:3csin B =4asin C 利用正弦定理,得三边比例关系,根据余弦定理即可求出cos B. (2)由(1)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求出sin B,再由二倍角公式求出sin 2B 、cos 2B,代入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即可求出sin (2B +π6)的值.11.(2019北京,15,13分)在△ABC 中,a =3,b-c =2,cos B =-12. (1)求b,c 的值; (2)求sin(B-C)的值.【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两角差的正弦公式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 (1)由余弦定理b 2=a 2+c 2-2accos B,得b 2=32+c 2-2×3×c×(-12).因为b =c+2,所以(c+2)2=32+c 2-2×3×c×(-12).解得c =5.所以b =7. (2)由cos B =-12得sin B =√32.由正弦定理得sin C =c b sin B =5√314. 在△ABC 中,∠B 是钝角,所以∠C 为锐角. 所以cos C =√1-sin 2C =1114. 所以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 =4√37. 12.(2019江苏,15,14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1)若a =3c,b =√2,cos B =23,求c 的值; (2)若sinA a =cosB2b,求sin (B +π2)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角三角函数关系、诱导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因为a =3c,b =√2,cos B =23, 由余弦定理得cos B =a 2+c 2-b 22ac ,得23=(3c)2+c 2-(√2)22×3c×c, 即c 2=13.所以c =√33.(2)因为sinA a =cosB2b, 由a sinA =b sinB ,得cosB 2b =sinB b,所以cos B =2sin B.从而cos 2B =(2sin B)2,即cos 2B =4(1-cos 2B), 故cos 2B =45.因为sin B>0,所以cos B =2sin B>0,从而cos B =2√55. 因此sin (B +π2)=cos B =2√55. 考点二 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13.(2019课标Ⅱ,15,5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 =6,a =2c,B =π3,则△ABC 的面积为 . 【参考答案】6√314.(2015课标Ⅰ,16,5分)在平面四边形ABCD 中,∠A =∠B =∠C =75°,BC =2,则AB 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6-√2,√6+√2)15.(2017浙江,14,6分)已知△ABC,AB =AC =4,BC =2.点D 为AB 延长线上一点,BD =2,连接CD,则△BDC 的面积是 ,cos ∠BDC = . 【参考答案】√152;√10416.(2017课标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 的面积为a 23sinA. (1)求sin Bsin C;(2)若6cos Bcos C =1,a =3,求△ABC 的周长.【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恒等变换,考查学生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1)由题设得12acsin B =a 23sinA ,即12csin B =a3sinA. 由正弦定理得12sin Csin B =sinA3sinA. 故sin Bsin C =23.(2)由题设及(1)得cos Bcos C-sin Bsin C =-12, 即cos(B+C)=-12.所以B+C =2π3,故A =π3. 由题设得12bcsin A =a 23sinA,即bc =8.由余弦定理得b 2+c 2-bc =9,即(b+c)2-3bc =9,得b+c =√33. 故△ABC 的周长为3+√33.思路分析 (1)首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12acsin B =a 23sinA,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把边转化成角的形式,即可得出sin Bsin C的值;(2)首先利用sin Bsin C 的值以及题目中给出的6cos Bcos C =1,结合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出B+C,进而得出A,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a 的值求出bc 的值,最后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c 的值,进而得出△ABC 的周长. 17.(2016课标Ⅰ,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cos C(acos B+bcos A)=c. (1)求C;(2)若c =√7,△ABC 的面积为3√32,求△ABC 的周长.【试题解析】(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2cos C(sin Acos B+sin Bcos A)=sin C,(2分) 2cos Csin(A+B)=sin C. 故2sin Ccos C =sin C.(4分) 可得cos C =12,所以C =π3.(6分) (2)由已知,得12absin C =3√32. 又C =π3,所以ab =6.(8分)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a 2+b 2-2abcos C =7.故a 2+b 2=13,从而(a+b)2=25.∴a+b =5.(10分)所以△ABC 的周长为5+√7.(12分)18.(2018北京,15,13分)在△ABC 中,a =7,b =8,cos B =-17. (1)求∠A; (2)求AC 边上的高.【试题解析】(1)在△ABC 中,因为cos B =-17,所以sin B =√1-cos 2B =4√37. 由正弦定理得sin A =asinB b =√32. 由题设知π2<∠B<π,所以0<∠A<π2.所以∠A =π3. (2)在△ABC 中,因为sin C =sin(A+B)=sin Acos B+cos Asin B =3√314, 所以AC 边上的高为asin C =7×3√314=3√32. 方法总结 处理解三角形相关的综合题目时,首先,要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其次,结合图形分析哪些边、角是已知的,哪些边、角是未知的,然后将方程转化为只含有边或角的方程,最后通过解方程求出边或角.19.(2018天津,15,13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sin A =acos (B -π6). (1)求角B 的大小;(2)设a =2,c =3,求b 和sin(2A-B)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两角差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二倍角的正弦与余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在△ABC 中, 由a sinA =b sinB,可得bsin A =asin B,又由bsin A =acos (B -π6),得asin B =acos (B -π6), 即sin B =cos (B -π6),可得tan B =√3. 又因为B ∈(0,π),可得B =π3.(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及a =2,c =3,B =π3, 有b 2=a 2+c 2-2accos B =7,故b =√7.由bsin A =acos (B -π6),可得sin A =√3√7.因为a<c,故cos A =√7.因此sin 2A =2sin Acos A =4√37,cos 2A =2cos 2A-1=17.所以,sin(2A-B)=sin 2Acos B-cos 2Asin B =4√37×12-17×√32=3√314. 解题关键 (1)利用正弦定理合理转化bsin A =acos (B -π6)是求解第(1)问的关键; (2)由余弦定理及已知条件求得sin A,利用a<c 确定cos A>0是求解第(2)问的关键.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015天津,13,5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C 的面积为3√15,b-c =2,cos A =-14,则a 的值为 . 【参考答案】82.(2015广东,11,5分)设△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 =√3,sin B =12,C =π6,则b = . 【参考答案】13.(2015重庆,13,5分)在△ABC 中,B =120°,AB =√2,A 的角平分线AD =√3,则AC = . 【参考答案】√64.(2015北京,12,5分)在△ABC中,a=4,b=5,c=6,则sin2AsinC=. 【参考答案】15.(2016北京,15,13分)在△ABC中,a2+c2=b2+√2ac.(1)求∠B的大小;(2)求√2cos A+cos C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由余弦定理及题设得cos B=a2+c2-b22ac =√2ac2ac=√22.又因为0<∠B<π,所以∠B=π4.(2)由(1)知∠A+∠C=3π4,∴∠C=3π4-∠A.∴√2cos A+cos C=√2cos A+cos(3π4-A)=√2cos A-√22cos A+√22sin A=√22cos A+√22sin A=cos(A-π4).因为0<∠A<3π4,所以当∠A=π4时,√2cos A+cos C取得最大值1.6.(2015安徽,16,12分)在△ABC中,∠A=3π4,AB=6,AC=3√2,点D在BC边上,AD=BD,求AD的长.【试题解析】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是a,b,c,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BAC=(3√2)2+62-2×3√2×6×cos3π4=18+36-(-36)=90,所以a=3√10.又由正弦定理得sin B=bsin∠BACa3√10√10 10,由题设知0<B<π4,所以cos B=√1-sin2B=√1-110=3√1010.在△ABD中,由正弦定理得AD=AB·sinBsin(π-2B)=6sinB2sinBcosB=3cosB=√10.7.(2015课标Ⅱ,17,12分)△ABC中,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ABD面积是△ADC面积的2倍.(1)求sin∠Bsin∠C;(2)若AD=1,DC=√22,求BD和AC的长.【试题解析】(1)S△ABD=12AB·ADsin∠BAD,S△ADC=12AC·ADsin∠CAD.因为S△ABD=2S△ADC,∠BAD=∠CAD,所以AB=2AC.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sin∠C =ACAB=12.(2)因为S △ABD ∶S △ADC =BD∶DC,所以BD =√2. 在△ABD 和△ADC 中,由余弦定理知 AB 2=AD 2+BD 2-2AD ·BDcos ∠ADB,AC 2=AD 2+DC 2-2AD ·DCcos ∠ADC. 故AB 2+2AC 2=3AD 2+BD 2+2DC 2=6.由(1)知AB =2AC,所以AC =1.8.(2011课标,17,12分)已知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acos C+√3asin C-b-c =0. (1)求A;(2)若a =2,△ABC 的面积为√3,求b,c.【试题解析】(1)由acos C+√3asin C-b-c =0及正弦定理得sin Acos C+√3sin Asin C-sin B-sin C =0. 因为B =π-A-C,所以√3sin Asin C-cos Asin C-sin C =0. 由于sin C ≠0,所以sin (A -π6)=12. 又0<A<π,故A =π3.(2)△ABC 的面积S =12bcsin A =√3,故bc =4.又a 2=b 2+c 2-2bccos A,故b 2+c 2=8.解得b =c =2.评析 本题考查了正、余弦定理和三角公式,考查了方程的思想.灵活运用正、余弦定理是求解关键.正确的转化是本题的难点.考点二 解三角形及其综合应用9.(2014课标Ⅱ,4,5分)钝角三角形ABC 的面积是12,AB =1,BC =√2,则AC =( ) A.5 B.√5 C.2 D.1 【参考答案】B10.(2014课标Ⅰ,16,5分)已知a,b,c 分别为△ABC 三个内角A,B,C 的对边,a =2,且(2+b)(sin A-sin B)=(c-b)sin C,则△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311.(2011课标,16,5分)在△ABC 中,B =60°,AC =√3,则AB+2BC 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2√712.(2017天津,15,13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a>b,a =5,c =6,sin B =35. (1)求b 和sin A 的值; (2)求sin (2A +π4)的值.【试题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以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在△ABC 中,因为a>b,故由sin B =35,可得cos B =45.由已知及余弦定理,有b 2=a 2+c 2-2accos B =13,所以b =√13.由正弦定理a sinA =b sinB,得sin A =asinB b =3√1313. 所以,b 的值为√13,sin A 的值为3√1313. (2)由(1)及a<c,得cos A =2√1313,所以sin 2A =2sin Acos A =1213,cos 2A =1-2sin 2A =-513.故sin (2A +π4)=sin 2Acos π4+cos 2Asin π4=7√226. 方法总结 1.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边或角的步骤:(1)根据已知的边和角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在图中标出;(2)结合图形选择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3)在运算和求解过程中注意三角恒等变换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2.解决三角函数及解三角形问题的满分策略:(1)认真审题,把握变形方向;(2)规范书写,合理选择公式;(3)计算准确,注意符号. 13.(2016浙江,16,14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已知b+c =2acos B. (1)证明:A =2B;(2)若△ABC 的面积S =a 24,求角A 的大小.【试题解析】(1)由正弦定理得sin B+sin C =2sin Acos B, 故2sin Acos B =sin B+sin(A+B)=sin B+sin Acos B+cos Asin B, 于是sin B =sin(A-B). 由已知得cos B>0,则B ∈(0,π2). 又A ∈(0,π),故-π2<A-B<π. 所以,B =π-(A-B)或B =A-B, 因此A =π(舍去)或A =2B, 所以,A =2B.(2)由S =a 24得12absin C =a 24,故有sin Bsin C =12sin 2B =sin Bcos B, 因sin B ≠0,得sin C =cos B. 又B ∈(0,π2),C ∈(0,π),所以C =π2±B. 当B+C =π2时,A =π2;当C-B =π2时,A =π4. 综上,A =π2或A =π4.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 14.(2016山东,16,12分)在△ABC 中,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2(tan A+tan B)=tanA cosB +tanBcosA. (1)证明:a+b =2c; (2)求cos C 的最小值. 【试题解析】(1)由题意知2(sinA cosA +sinB cosB )=sinA cosAcosB +sinBcosAcosB, 化简得2(sin Acos B+sin Bcos A)=sin A+sin B, 即2sin(A+B)=sin A+sin B. 因为A+B+C =π,所以sin(A+B)=sin(π-C)=sin C. 从而sin A+sin B =2sin C. 由正弦定理得a+b =2c. (2)由(1)知c =a+b2, 所以cos C =a 2+b 2-c 22ab =a 2+b 2-(a+b 2)22ab=38(a b +b a )-14≥1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故cos C 的最小值为12.评析 本题考查了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及基本不等式,综合性较强,重点考查了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属中档题. 15.(2015浙江,16,14分)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A =π4,b 2-a 2=12c 2.(1)求tan C 的值;(2)若△ABC 的面积为3,求b 的值.【试题解析】(1)由b 2-a 2=12c 2及正弦定理得sin 2B-12=12sin 2C,所以-cos 2B =sin 2C.又由A =π4,即B+C =34π,得-cos 2B =sin 2C =2sin Ccos C, 解得tan C =2.(2)由tan C =2,C ∈(0,π)得sin C =2√55,cos C =√55. 又因为sin B =sin(A+C)=sin (π4+C), 所以sin B =3√1010. 由正弦定理得c =2√23b, 又因为A =π4,12bcsin A =3,所以bc =6√2,故b =3.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正弦定理等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运算求解能力.16.(2015陕西,17,12分)△ABC 的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向量m =(a,√3b)与n =(cos A,sin B)平行. (1)求A;(2)若a =√7,b =2,求△ABC 的面积.【试题解析】(1)因为m ∥n ,所以asin B-√3bcos A =0, 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3sin Bcos A =0, 又sin B ≠0,从而tan A =√3, 由于0<A<π,所以A =π3.(2)解法一:由a 2=b 2+c 2-2bccos A 及a =√7,b =2,A =π3,得7=4+c 2-2c,即c 2-2c-3=0,因为c>0,所以c =3. 故△ABC 的面积为12bcsin A =3√32. 解法二:由正弦定理,得√7sin π3=2sinB , 从而sin B =√217,又由a>b,知A>B,所以cos B =2√77.故sin C =sin(A+B)=sin (B +π3) =sin Bcos π3+cos Bsin π3=3√2114. 所以△ABC 的面积为12absin C =3√32. 17.(2015湖南,17,12分)设△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a =btan A,且B 为钝角. (1)证明:B-A =π2;(2)求sin A+sin C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1)证明:由a =btan A 及正弦定理, 得sinA cosA =a b =sinAsinB, 所以sin B =cos A,即sin B =sin (π2+A). 又B 为钝角,因此π2+A ∈(π2,π),故B =π2+A,即B-A =π2. (2)由(1)知,C =π-(A+B)=π-(2A +π2)=π2-2A>0, 所以A ∈(0,π4).于是sin A+sin C =sin A+sin (π2-2A)=sin A+cos 2A =-2sin 2A+sin A+1=-2(sinA -14)2+98.因为0<A<π4,所以0<sin A<√22,因此√22<-2(sinA -14)2+98≤98.由此可知sin A+sin C 的取值范围是(√22,98].18.(2015四川,19,12分)如图,A,B,C,D 为平面四边形ABCD 的四个内角. (1)证明:tan A 2=1-cosAsinA; (2)若A+C =180°,AB =6,BC =3,CD =4,AD =5,求tan A 2+tan B 2+tan C 2+tan D 2的值.【试题解析】(1)证明:tan A 2=sin A2cos A 2=2sin 2A22sin A 2cosA 2=1-cosAsinA . (2)由A+C =180°,得C =180°-A,D =180°-B. 由(1),有tan A2+tan B 2+tan C 2+tan D 2=1-cosA sinA +1-cosB sinB +1-cos(180°-A)sin(180°-A)+1-cos(180°-B)sin(180°-B)=2sinA +2sinB.连接BD.在△ABD 中,有BD 2=AB 2+AD 2-2AB ·ADcos A, 在△BCD 中,有BD 2=BC 2+CD 2-2BC ·CDcos C, 所以AB 2+AD 2-2AB ·ADcos A =BC 2+CD 2+2BC ·CDcos A.则cos A =AB 2+AD 2-BC 2-CD 22(AB ·AD+BC ·CD)=62+52-32-422×(6×5+3×4)=37.于是sin A =√1-cos 2A =√1-(37)2=2√107. 连接AC.同理可得 cos B =AB 2+BC 2-AD 2-CD 22(AB ·BC+AD ·CD)=62+32-52-422×(6×3+5×4)=119,于是sin B =√1-cos 2B =√1-(119)2=6√1019. 所以,tan A2+tan B 2+tan C 2+tan D 2=2sinA +2sinB 2√10+6√104√103. 评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余弦定理、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等数学思想.19.(2013课标Ⅰ,17,12分)如图,在△ABC 中,∠ABC =90°,AB =√3,BC =1,P 为△ABC 内一点,∠BPC =90°. (1)若PB =12,求PA;(2)若∠APB =150°,求tan ∠PBA.【试题解析】(1)由已知得∠PBC =60°,所以∠PBA =30°.在△PBA 中,由余弦定理得PA 2=3+14-2×√3×12cos 30°=74.故PA =√72.(2)设∠PBA =α,由已知得∠PAB =30°-α,PB =sin α. 在△PBA 中,由正弦定理得√3sin150°=sinαsin(30°-α),化简得√3cos α=4sin α.所以tan α=√34,即tan ∠PBA =√34.思路分析 (1)由已知求出∠PBA,在△PAB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PA;(2)设∠PBA =α,则∠PAB =30°-α,在Rt △PBC 中求得PB =sin α,然后在△PBA 中利用正弦定理求得tan α.20.(2013课标Ⅱ,17,12分)△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 =bcos C+csin B. (1)求B;(2)若b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试题解析】(1)由已知及正弦定理得sin A =sin Bcos C+sin C ·sin B.① 又A =π-(B+C),故sin A =sin(B+C)=sin Bcos C+cos Bsin C.② 由①②和C ∈(0,π)得sin B =cos B. 又B ∈(0,π),所以B =π4.(2)△ABC 的面积S =12acsin B =√24ac.由已知及余弦定理得4=a 2+c 2-2accos π4.又a 2+c 2≥2ac,故ac ≤2-√2,当且仅当a =c 时,等号成立.因此△ABC 面积的最大值为√2+1.方法总结 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值时,常利用基本不等式求两边之积的最值,从而确定面积的最值.【三年模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2019北京朝阳综合练习,4)在△ABC 中,B =π6,c =4,cos C =√53,则b =( )A.3√3B.3C.32D.43【参考答案】B2.(2020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开学考,3)在△ABC 中,a =3,b =5,sin A =13,则sin B =( ) A.15 B.59 C.35D.1 【参考答案】B3.(2019上海嘉定(长宁)二模,16)对于△ABC,若存在△A 1B 1C 1,满足cosA sin A 1=cosB sin B 1=cosCsin C 1=1,则称△ABC 为“V 类三角形”.“V 类三角形”一定满足( )A.有一个内角为30°B.有一个内角为45°C.有一个内角为60°D.有一个内角为75° 【参考答案】B4.(2018河北衡水中学4月模拟,11)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cos B+√3asin B =b+c,b =1,点D 是△ABC 的重心,且AD =√73,则△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 )A.1B.2C.3D.4 【参考答案】A5.(2018山东济宁二模,12)在△ABC 中,内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cos B-bcos A =23c,则tan(A-B)的最大值为( )A.2√55B.√55C.√33D.√3【参考答案】A6.(2019河南六市3月联考,10)在△ABC 中,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若2a -c b =cosCcosB,b =4,则△ABC 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A.4√3B.2√3C.3√3D.√3 【参考答案】A7.(2019湘东六校3月联考,5)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6sin A =4sin B =3sin C,则△ABC 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以上都有可能 【参考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8.(改编题)在△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a+b)∶(a+c)∶(b+c)=9∶10∶1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sin A∶sin B∶sin C =4∶5∶6 B.△ABC 是钝角三角形C.△ABC 的最大内角是最小内角的2倍D.若c =6,则△ABC 外接圆的半径为8√77【参考答案】ACD9.(改编题)在△ABC 中,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其中有两解的是( ) A.b =10,A =45°,C =70° B.b =45,c =48,B =60° C.a =14,b =16,A =45° D.a =7,b =5,A =80° 【参考答案】BC三、填空题(每题5分,共10分)10.(2019安徽合肥二模,15)在锐角△ABC 中,BC =2,sin B+sin C =2sin A,则中线AD 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参考答案】[√3,√132)11.(2020届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开学考,15)已知A 船在灯塔C 的北偏东85°方向且A 到C 的距离为2 km,B 船在灯塔C 的北偏西65°方向且B 到C 的距离为√3 km,则A,B 两船的距离为 . 【参考答案】√13 km四、解答题(共60分)12.(2020届山东夏季高考模拟,18)在△ABC 中,∠A =90°,点D 在BC 边上.在平面ABC 内,过D 作DF ⊥BC 且DF =AC. (1)若D 为BC 的中点,且△CDF 的面积等于△ABC 的面积,求∠ABC; (2)若∠ABC =45°,且BD =3CD,求cos ∠CFB. 【试题解析】(1)因为CD =BD,所以CD =12BC. 由题设知DF =AC,12CD ·DF =12AB ·AC, 因此CD =AB.所以AB =12BC,因此∠ABC =60°. (2)不妨设AB =1,由题设知BC =√2. 由BD =3CD 得BD =3√24,CD =√24. 由勾股定理得CF =3√24,BF =√344. 由余弦定理得cos ∠CFB =98+178-2×3√24×√3445√1751. 13.(2020届山东济宁二中10月月考,19)在△ABC 中,a,b,c 分别是角A,B,C 的对边,已知cos 2A-3cos(B+C)=1. (1)求角A 的大小;(2)若a =√21,b+c =9,求△ABC 的面积.【试题解析】(1)在△ABC 中,cos(B+C)=cos(π-A)=-cos A, 则由cos 2A-3cos(B+C)=1,得2cos 2A+3cos A-2=0,即(2cos A-1)(cos A+2)=0, 解得cos A =12或cos A =-2(舍去).∵0<A<π,∴A =π3.(2)由余弦定理,得a 2=b 2+c 2-2bccos π3,∵a =√21,b+c =9,∴21=b 2+c 2-bc =(b+c)2-3bc,即21=81-3bc, 解得bc =20.∴S △ABC =12bcsin A =12×20×√32=5√3.14.(2019上海浦东二模,18)已知向量m =(2sin ωx ,cos 2ωx),n =(√3cos ωx,1),其中ω>0,若函数f(x)=m ·n 的最小正周期为π. (1)求ω的值;(2)在△ABC 中,若f(B)=-2,BC =√3,sin B =√3sin A,求BA ⃗⃗⃗⃗⃗ ·BC ⃗⃗⃗⃗⃗ 的值. 【试题解析】(1)f(x)=m ·n =√3sin 2ωx+cos 2ωx =2sin (2ωx +π6),∵f(x)的最小正周期为π,∴T =2π2ω=π,∴ω=1. (2)设△ABC 中角A,B,C 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f(B)=-2,∴2sin (2B +π6)=-2, 即sin (2B +π6)=-1,解得B =2π3. ∵BC =√3,∴a =√3,∵sin B =√3sin A, ∴b =√3a,∴b =3,由3sin 2π3=√3sinA 得sin A =12,∵0<A<π3,∴A =π6,则C =π6,∴a =c =√3, ∴BA⃗⃗⃗⃗⃗ ·BC ⃗⃗⃗⃗⃗ =cacos B =-32. 15.(2020届湖南长沙一中第一次月考,17)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满足cosA cosB +a b =2cb且b =4.(1)求角B;(2)求△ABC 周长的最大值. 【试题解析】(1)由cosA cosB +a b =2c b 及正弦定理,得cosAsinB+cosBsinA cosBsinB =2sinCsinB, 即sin(A+B)cosBsinB =2sinCsinB,∵sin(A+B)=sin C ≠0,sin B ≠0,∴cos B =12, ∵B∈(0,π),∴B =π3.(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b 2=a 2+c 2-2accos B =a 2+c 2-ac =16.∴(a+c)2=16+3ac ≤16+3(a+c 2)2. 即a+c ≤8,当且仅当a =c 时取等号. ∴△ABC 的周长=a+b+c ≤12,∴△ABC 周长的最大值为12.16.(2020届黑龙江哈师大附中9月月考,20)已知△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asin A+C2=bsin A. (1)求B;(2)若△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c =1,求△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 【试题解析】(1)由asinA+C2=bsin A 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Acos B 2=sin Bsin A,∵sin A ≠0,∴cos B 2=sin B =2sin B 2cos B 2⇒sin B 2=12(0<B<π), ∴B =π3.(2)解法一:由a sinA =c sinC得a =c sinC sin (2π3-C), ∴S △ABC =12a√32=√34(√32tanC+12)=38·1tanC +√38, 由△ABC 为锐角三角形可得{0<C <π2,0<2π3-C <π2⇒π6<C<π2⇒0<1tanC <√3, 所以△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8,√32).解法二:由余弦定理得b =√a 2-a +1, 由题意得{a 2+1>b 2,a 2+b 2>1,b 2+1>a 2⇒12<a<2.则S =12a√32=√34a ∈(√38,√32). 即△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8,√32).应用专题知行合一【应用集训】1.(2020届湖南长沙一中第一次月考,15)秦九韶是我国南宋著名数学家,在他的著作《数书九章》中有已知三边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如果把以上这段文字写成公式就是S =√14[a 2c 2-(a 2+c 2-b 22)2],其中a,b,c 是△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若sin C =2sin Acos B,且b 2,2,c 2成等差数列,则△ABC 面积S 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2√552.(2020届宁夏银川第一次月考,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角α的顶点是原点,始边与x 轴正半轴重合,终边交单位圆于点A,且α∈(π6,π2).将角α的终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3,交单位圆于点B.记A(x 1,y 1),B(x 2,y 2). (1)若x 1=14,求x 2;(2)分别过A,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依次为C,D.设△AOC 的面积为S 1,△BOD 的面积为S 2若S 1=2S 2,求角α的值.21【试题解析】(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x 1=cos α,x 2=cos (α+π3),因为α∈(π6,π2),cos α=14,则sin α=√1-cos 2α=√1-(14)2=√154.∴x 2=cos (α+π3)=12cos α-√32sin α=12 ×14-√32×√154=1-3√58.(2)由已知,得y 1=sin α,y 2=sin (α+π3),∴S 1=12x 1·y 1=12cos α·sin α=14sin 2α,S 2=12|x 2|·|y 2|=12[-cos (α+π3)·sin (α+π3)]=-14sin (2α+2π3).由S 1=2S 2,得sin 2α=-2sin (2α+2π3)⇒cos 2α=0.又α∈(π6,π2),∴2α∈(π3,π),∴2α=π2⇒α=π4.。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29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

2023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第29讲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

第29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考点1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名师点睛]1.距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类型:两点间既不可达也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两点都不可达.(2)解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2.高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3.角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2)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典例]1.(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个不规则公园,C D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图,在东西方向上选取相距1km的,A B两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上,A B C D四点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点A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点D在且,,,它的西北方向上;从点B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北偏东15 方向上,点D在它的北偏西75方向上,则,C 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2.(2021·全国甲卷)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B,C三点,且A,B,C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B′,C′满足∠A′C′B′=45°,∠A′B′C′=60°.由C点测得B点的仰角为15°,BB′与CC′的差为100;由B点测得A点的仰角为45°,则A,C两点到水平面A′B′C′的高度差AA′-CC′约为(3≈1.732)() A.346 B.373 C.446 D.47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公路北侧有一幢楼,高为60米,公路与楼脚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一人在公路上向东行走,在点A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45°,行走80米到点B处,测得仰角为30°,再行走80米到点C处,测得仰角为θ.则tanθ=______________.[举一反三]1.(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甚是巧妙,可以回避现代测量器械的应用.现该兴趣小组沿用古法测量一山体高度,如图点E、H、G在水平线AC上,DE和FG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记为h,EG为测量标杆问的距离,记为d,GC、EH分别记为,a b,则该山体的高AB=()A.hdha b+-B.hdha b--C.hdda b+-D.hdda b--2.(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某校数学建模社团学生为了测量该校操场旗杆的高AB,先在旗杆底端的正西方点C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20m 到达点D处,在D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30°,则旗杆的高为()A.20m B.10m C.103D 103m3.(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沈阳二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辉山景区,景区内的一泓碧水蜿蜒形成了一个“秀”字,故称“秀湖”.湖畔有秀湖阁()A和临秀亭()B两个标志性景点,如图.若为测量隔湖相望的A、B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同学任意选定了与A、B不共线的C处,构成ABC,以下是测量数据的不同方案:①测量A∠、AC、BC;②测量A∠、B、BC;③测量C∠、AC、BC;④测量A∠、C∠、B.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A、B两地之间的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4.(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发现海面上有三个小岛,小岛 B 位于小岛A 北偏东75距离60海里处,小岛B 北偏东15距离30330-海里处有一个小岛 C .(1)求小岛A 到小岛C 的距离;(2)如果有游客想直接从小岛A 出发到小岛 C ,求游船航行的方向.5.(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30BCD ∠=︒,135BDC ∠=︒,50CD =米,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考点2 求解平面几何问题1. (2021·新高考八省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D =CD =1. (1)若AB =32,求BC ;(2)若AB =2BC ,求cos ∠BDC .2.(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边于点D . (1)证明:AB DBAC DC=,2AD AB AC DB DC =⋅-⋅; (2)若1AD =,23A π=,求DB DC ⋅的最小值.[举一反三]1.(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 中,M 为BC 上一点,2AB AC BC =≤,π0,2B ⎛⎫∈ ⎪⎝⎭且15sin 8B =.(1)若AM BM =,求ACAM的值; (2)若AM 为BAC ∠的平分线,且1AC =,求ACM △的面积.2.(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三模)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sin 2A Bb c B +=. (1)求角C ;(2)若AB 边上的高线长为23ABC 面积的最小值.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在①2sin cos sin b C B c B =+,②cos cos 2B bC a c=-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________. (1)求角B ;(2)若a 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取值范围.➢考点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问题(2022·浙江省新昌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函数21()cos sin 2f x x x x ωωω=-+,其中0>ω,若实数12,x x 满足()()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2π.(1)求ω的值及()f x 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的对边,若()1,f A a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举一反三]1.(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已知函数()sin(),0,0,02f x A x x R A πωϕωϕ⎛⎫=+∈>><<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1)求()f x 的解析式;(2)在锐角ABC 中,若边1BC =,且3212A f π⎛⎫-= ⎪⎝⎭ABC 周长的最大值.2.(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函数21()3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图像上相2π44+(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a =,12bc =,()1f A =.若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求AD 的长第29讲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及综合问题1.仰角和俯角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和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上方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下方叫俯角(如图1).2.方位角从正北方向起按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之间的水平夹角叫做方位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α(如图2).3.方向角正北或正南方向线与目标方向线所成的锐角,如南偏东30°,北偏西45°等.4.坡度: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切值.➢考点1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名师点睛]1.距离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类型:两点间既不可达也不可视,两点间可视但不可达,两点都不可达.(2)解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测量点,构造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某个三角形的边长问题,从而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2.高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在测量高度时,要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仰角和俯角都是在同一铅垂面内,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2)准确理解题意,分清已知条件与所求,画出示意图.(3)运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解相关的三角形,逐步求解问题的答案,注意方程思想的运用.3.角度问题的类型及解法(1)测量角度问题的关键是在弄清题意的基础上,画出表示实际问题的图形,并在图形中标出有关的角和距离,再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最后将解得的结果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2)方向角是相对于某点而言的,因此在确定方向角时,必须先弄清楚是哪一个点的方向角.1.(2022·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模拟预测)为了测量一个不规则公园,C D两点之间的距离,A B C D四点如图,在东西方向上选取相距1km的,A B两点,点B在点A的正东方向上,且,,,在同一水平面上.从点A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东北方向上,点D在它的西北方向上;从点B处观测得点C在它的北偏东15 方向上,点D在它的北偏西75方向上,则,C D之间的距离为______km.【答案】2【分析】由题意确定相应的各角的度数,在ABC中,由正弦定理求得BC,△,求得答案.同理再求出DB,解DBC【详解】由题意可知,904545,9045135,9015105CAB DAB CBA ∠=-=∠=+=∠=+=,157590,15CDB DBA ∠=+=∠= ,故在ABC 中,1804510530ACB ∠=--=, 故sin sin BD AB DAB ADB =∠∠ ,1sin 452sin 30BC ⨯==,在ABD △中,1801513530ADB ∠=--=, 故sin sin BC AB CAB ACB =∠∠ ,1sin1352sin 30BD ⨯==,所以在DBC △中,90CBD ∠=,则22222CD BC DB =+=+= ,故答案为:2 2. (2021·全国甲卷)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公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 848.86(单位:m).三角高程测量法是珠峰高程测量方法之一,如图是三角高程测量法的一个示意图,现有A ,B ,C 三点,且A ,B ,C 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A ′,B ′,C ′满足∠A ′C ′B ′=45°,∠A ′B ′C ′=60°.由C 点测得B 点的仰角为15°,BB ′与CC ′的差为100;由B 点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则A ,C 两点到水平面A ′B ′C ′的高度差AA ′-CC ′约为(3≈1.732)( ) A.346 B.373C.446D.473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根据题意过C 作CE ∥C ′B ′,交BB ′于E ,过B 作BD ∥A ′B ′,交AA ′于D ,则BE =100,C ′B ′=CE =100tan 15°.在△A ′C ′B ′中,∠C ′A ′B ′=180°-∠A ′C ′B ′-∠A ′B ′C ′=75°, 则BD =A ′B ′=C ′B ′·sin 45°sin 75°,又在B 点处测得A 点的仰角为45°,所以AD =BD =C ′B ′·sin 45°sin 75°,所以高度差AA ′-CC ′=AD +BE=C ′B ′·sin 45°sin 75°+100=100tan 15°·sin 45°sin 75°+100=100sin 45°sin 15°+100=100×2222×⎝⎛⎭⎫32-12+100=100(3+1)+100≈373.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公路北侧有一幢楼,高为60米,公路与楼脚底面在同一平面上.一人在公路上向东行走,在点A 处测得楼顶的仰角为45°,行走80米到点B 处,测得仰角为30°,再行走80米到点C 处,测得仰角为θ.则tan θ=______________. 【答案】37777【解析】首先得到60,603OA OB ==,然后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OA AB OB AB OB ABO =+-⋅∠,2222cos OC BC OB BC OB OBC =+-⋅∠,然后求出OC 即可【详解】如图,O 为楼脚,OP 为楼高,则60OP =,易得:60,603OA OB ==. 由余弦定理得:2222cos OA AB OB AB OB ABO =+-⋅∠, 2222cos OC BC OB BC OB OBC =+-⋅∠,两式相加得:()22222230800OA OC AB OB OC +=+⇒=,则2077OC =,故60377tan 772077θ==.故答案为:37777 [举一反三]1.(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一个数学学习兴趣小组研究发现,书中提供的测量方法甚是巧妙,可以回避现代测量器械的应用.现该兴趣小组沿用古法测量一山体高度,如图点E 、H 、G 在水平线AC 上,DE 和FG 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记为h ,EG 为测量标杆问的距离,记为d ,GC 、EH 分别记为,a b ,则该山体的高AB =( )A .hdh a b+- B .hdh a b-- C .hdd a b+- D .hdd a b-- 【答案】A 【分析】根据所给数据,利用解直角三角形先求出BM ,即可得解. 【详解】连接FD ,并延长交AB 于M 点,如图,因为在Rt BMD △中tan h BDM b∠=, 所以||||||tan BM BM b MD BDM h ==∠;又因为在Rt BMF △中tan hBFM a ∠=,所以||||||tan BM BM a MF BFM h ==∠,所以||||||||BM a BM bMF MD d h h-=-=, 所以||hd BM a b =-,即||hdAB BM h h a b=+=+-,故选:A . 2.(2022·江苏南通·高三期末)某校数学建模社团学生为了测量该校操场旗杆的高AB ,先在旗杆底端的正西方点C 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45°,然后从点C 处沿南偏东30°方向前进20m 到达点D 处,在D 处测得杆顶的仰角为30°,则旗杆的高为( ) A .20m B .10m C .103D 103【答案】B 【分析】根据条件确定相关各角的度数,表示出AB ,,AD AC 等边的长度,然后在ACD △中用余弦定理即可解得答案. 【详解】如图示,AB 表示旗杆,由题意可知:45,0,630ACB ACD ADB ∠=∠=∠=︒︒︒, 所以设AB x = ,则3,AD x AC x ==,在ACD △ 中,2222cos AD AC CD AC CD ACD =+-⨯⨯⨯∠ ,即2221(3)()(20)2202x x x =+-⨯⨯⨯ ,解得10x = ,(20x =-舍去),故选:B.3.(2022·辽宁·沈阳二中模拟预测)沈阳二中北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辉山景区,景区内的一泓碧水蜿蜒形成了一个“秀”字,故称“秀湖”.湖畔有秀湖阁()A 和临秀亭()B 两个标志性景点,如图.若为测量隔湖相望的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某同学任意选定了与A 、B 不共线的C 处,构成ABC ,以下是测量数据的不同方案:①测量A ∠、AC 、BC ; ②测量A ∠、B 、BC ; ③测量C ∠、AC 、BC ;④测量A ∠、C ∠、B .其中一定能唯一确定A 、B 两地之间的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 【答案】②③【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可判断①②,利用余弦定理可判断③,根据已知条件可判断④不满足条件.【详解】对于①,由正弦定理可得sin sin AC BCB A=,则sin sin AC A B BC =,若AC BC >且A ∠为锐角,则sin sin sin AC AB A AB=>,此时B 有两解, 则C ∠也有两解,此时AB 也有两解;对于②,若已知A ∠、B ,则C ∠确定,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ABA C=可知AB 唯一确定; 对于③,若已知C ∠、AC 、BC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cos AB AC BC AC BC C +-⋅, 则AB 唯一确定;对于④,若已知A ∠、C ∠、B ,则AB 不确定.故答案为:②③.4.(2022·辽宁·大连市一0三中学模拟预测)如图所示,遥感卫星发现海面上有三个小岛,小岛 B 位于小岛A 北偏东75距离60海里处,小岛B 北偏东15距离30330海里处有一个小岛 C .(1)求小岛A 到小岛C 的距离;(2)如果有游客想直接从小岛A 出发到小岛 C ,求游船航行的方向. 解:(1)在ABC 中,6030330,==AB BC 1807515120ABC ∠=-+=,根据余弦定理得:. 2222cos AC AB BC AB BC ABC =+-⋅⋅∠2260(30330)260(30330)cos1205400=+-⨯⨯⋅=6=AC 所以小岛A 到小岛 C 的最短距离是6.(2)根据正弦定理得:sin sin AC ABABC ACB=∠∠30660120sin ACB=∠ 解得2sin ACB ∠=在ABC ∆中,,<BC AC ACB ∴∠为锐角45ACB ∴∠=1801204515CAB ∴∠=--=.由751560-=得游船应该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答:小岛A 到小岛 C 的最短距离是6;游船应该沿北偏东60的方向航行.5.(2022·广东·高三开学考试)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 时,可以选取与塔底B 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个测量基点C 与D .现测得30BCD ∠=︒,135BDC ∠=︒,50CD =米,在点C 测得塔顶A 的仰角为45°,求塔高AB .【解】在BCD △中,1801803013515CBD BCD BDC ∠=︒-∠-∠=︒-︒-︒=︒, ∵()sin sin15sin 4530CBD ∠=︒=︒-︒sin 45cos30cos45sin30=︒︒-︒︒624-=, 由正弦定理sin sin BC CDBDC CBD=∠∠得()sin 50sin1355031sin 624CD BDC BC CBD ⋅∠︒===+∠-.在Rt ABC △中45ACB ∠=︒.∴()5031AB BC ==+.所以塔高AB 为()5031+米.➢考点2 求解平面几何问题[名师点睛]平面几何中解三角形问题的求解思路(1)把所提供的平面图形拆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然后在各个三角形内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求解;(2)寻找各个三角形之间的联系,交叉使用公共条件,求出结果. [典例]1. (2021·新高考八省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D =BD =CD =1. (1)若AB =32,求BC ;(2)若AB =2BC ,求cos ∠BDC .解 (1)如图所示,在△ABD 中,由余弦定理可知,cos ∠ABD =AB 2+BD 2-AD 22AB ·BD =⎝⎛⎭⎫322+12-122×32×1=34.∵AB ∥CD ,∴∠BDC =∠ABD ,即cos ∠BDC =cos ∠ABD =34.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BC 2=BD 2+CD 2-2BD ·CD cos ∠BDC =12+12-2×1×1×34,∴BC =22.(2)设BC =x ,则AB =2BC =2x .由余弦定理可知, cos ∠ABD =AB 2+BD 2-AD 22AB ·BD =(2x )2+12-122×2x ×1=x ,①cos ∠BDC =CD 2+BD 2-BC 22CD ·BD =12+12-x 22×1×1=2-x 22.②∵AB ∥CD ,∴∠BDC =∠ABD ,即cos ∠BDC =cos ∠ABD .联立①②,可得2-x 22=x ,整理得x 2+2x -2=0,解得x 1=3-1,x 2=-3-1(舍去).将x 1=3-1代入②,解得cos ∠BDC =3-1.2.(2022·湖北·襄阳四中模拟预测)在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边于点D . (1)证明:AB DBAC DC=,2AD AB AC DB DC =⋅-⋅; (2)若1AD =,23A π=,求DB DC ⋅的最小值. 解:(1)在ABD △和BCD △中,可得BAD CAD ∠=∠,ADB ADC π∠+∠=, 所以sin sin BAD CAD ∠=∠,sin sin ADB ADC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B BDADB BAD =∠∠,sin sin AC DC ADC CAD=∠∠,两式相除得AB DB AC DC =,可得ABBD BC AB AC=+,AC DC BC AB AC =+, 又由cos cos ABD ABC ∠=∠,根据余弦定理得22222222AB BD AD AB BC AC AB BD AB BC+-+-=⋅⋅ 所以()()22222222BD DC BDAD AB BD AB BC AC AB AC BD BC BD BC BC BC=+-+-=+-- 代入可得222AC ABAD AB AC BD DC AB AC AB AC=+-⋅++ABAC AB AC BD DC AB AC BD DC AB AC AB AC ⎛⎫=⋅+-⋅=⋅-⋅ ⎪++⎝⎭.(2)由1AD =,23A π=及ABD ACD ABC S S S +=△△△,可得b c bc += 根据基本不等式得bc b c =+≥,解得4bc ≥,当且仅当2b c ==时等号成立, 又由1AD =,2AD AB AC DB DC =⋅-⋅,可得13DB DC bc ⋅=-≥, 所以DB DC ⋅的最小值是3.[举一反三]1.(2022·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模拟预测)如图,已知在ABC 中,M 为BC 上一点,2AB AC BC =≤,π0,2B ⎛⎫∈ ⎪⎝⎭且15sin 8B =.(1)若AM BM =,求ACAM的值; (2)若AM 为BAC ∠的平分线,且1AC =,求ACM △的面积. 解:(1)因为15sin B =,π0,2B ⎛⎫∈ ⎪⎝⎭,所以27cos 1sin 8B B =-=,因为2AB AC =,所以由正弦定理知sin 2sin C ABB AC==,即sin 2sin C B =,因为AM BM =,所以2AMC B ∠=∠,sin sin 22sin cos AMC B B B ∠==,在AMC 中,sin 2sin cos 7cos sin 2sin 8AC AMC B B B AM C B ∠====. (2)由题意知22AB AC ==,设BC x =,由余弦定理得222217cos 48x B x +-==,解得2BC =或32BC =.因为2AC BC ≤,所以2BC =,因为AM 为BAC ∠的平分线,BAM CAM ∠=∠所以11sin 2211sin 22ABM ACMAB AM BAM BM hS SAC AM CAM CM h⋅∠⨯==⋅∠⨯(h 为底边BC 的高)所以2BM AB CM AC ==,故1233CM BC ==,而由(1)知15sin 2sin C B ==1121515sin 1223ACM S AC CM C =⋅⋅=⨯⨯=△ 2.(2022·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三模)已知ABC 的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sinsin 2A Bb c B +=. (1)求角C ;(2)若AB 边上的高线长为23ABC 面积的最小值. 解:(1)由已知A B C π++=,所以sin sin cos 222A B C Cb b b π+-==, 所以cossin 2C b c B =,由正弦定理得sin cos sin sin 2CB C B =,因为B 、()0,C π∈,则sin 0B >,022C π<<,cos 02C>,所以,cos sin 2C C =,则cos 2sin cos 222C C C =,所以1sin 22C =,所以26C π=,则3C π=.(2)由11sin 22ABCSc ab C =⋅=,得4ab c =, 由余弦定理222222cos 2c a b ab C a b ab ab ab ab =+-=+-≥-=, 即24c c ≥,因为0c >,则4c ≥,当且仅当4a b c ===取等号,此时ABC 面积的最小值为3.(202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预测)在①2sin cos sin b C B c B =+,②cos cos 2B bC a c=-两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的问题中,并解答该问题.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且________. (1)求角B ;(2)若a 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取值范围.解:(1)选①,由2sin cos sin b C B c B =+及正弦定理可得2sin sin cos sin sin B C C B C B +,所以,sin sin cos C B C B ,因为B 、()0,C π∈,所以,sin 0C >,则sin 0B B =>,所以,tan B =3B π∴=;选②,由cos cos 2B bC a c=-及正弦定理可得()sin cos 2sin sin cos B C A C B =-, 所以,()2sin cos sin cos cos sin sin sin A B B C B C B C A =+=+=, A 、()0,B π∈,sin 0A ∴>,所以,1cos 2B =,则3B π=.(2)因为a c +=0a <<由已知AD DC =,即BD BA BC BD -=-,所以,2BD BA BC =+, 所以,()222242BD BA BCBA BC BA BC =+=++⋅,即())22222242cos33BD c a ac c a ac a c ac aa π=++=++=+-=-22993,344a a ⎛⎡⎫=+=+∈ ⎪⎢ ⎣⎭⎝⎭,所以,34BD ≤<➢考点3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交汇问题(2022·浙江省新昌中学模拟预测)已知函数21()cos sin 2f x x x x ωωω=-+,其中0>ω,若实数12,x x 满足()()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为2π.(1)求ω的值及()f x 的对称中心;(2)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的对边,若()1,f A a =-=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 解:(1)211cos 21()cos sin 2222x f x x x x x ωωωωω-=-+=-+12cos 2sin 226x x x πωωω⎛⎫=+=+ ⎪⎝⎭, 显然()f x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则()()122f x f x -=时,12x x -的最小值等于2T,则22T π=,则22ππω=,1ω=;令2,6x k k ππ+=∈Z ,解得,122k x k ππ=-+∈Z ,则()f x 的对称中心为,0,122k k ππ⎛⎫-+∈ ⎪⎝⎭Z ;(2)()sin(2)16f A A π=+=-,22,62A k k πππ+=-+∈Z ,又()0,A π∈,则23A π=,由正弦定理得2sin sin sina b cA B C====,则2sin ,2sin b B c C ==, 则周长为2sin2sin 2sin 2sin 3a b c B CB B π⎛⎫++=+=+- ⎪⎝⎭sin 2sin()3B B B π==+,又03B π<<,则2333B πππ<+<,2sin()23B π+≤,故周长的取值范围为(.[举一反三]1.(2022·浙江湖州·模拟预测)已知函数()sin(),0,0,02f x A x x R A πωϕωϕ⎛⎫=+∈>><< ⎪⎝⎭的部分图像如图所示.(1)求()f x 的解析式;(2)在锐角ABC 中,若边1BC =,且3212A f π⎛⎫-= ⎪⎝⎭ABC 周长的最大值. 解:(1)由图得2A =,32ππ3π43124T ⎛⎫=--= ⎪⎝⎭,又2πT ω=,所以2ω=, 将点π,012⎛⎫- ⎪⎝⎭代入()2sin(2)f x x ϕ=+,得πsin 06ϕ⎛⎫-+= ⎪⎝⎭,即π,6k k Z ϕπ=+∈, 考虑到π02ϕ<<,故π6ϕ=,即()f x 的解析式为π()2sin 26f x x ⎛⎫=+ ⎪⎝⎭ (2)由π3212A f ⎛⎫-= ⎪⎝⎭3sin A =π0,2A ⎛⎫∈ ⎪⎝⎭,故π3A =, 因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且π3A =,故ππ,62B ⎛⎫∈ ⎪⎝⎭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3a b c A B C ==所以2π1sin )1sin sin 333a b c B C B B ⎤⎛⎫++=+=+- ⎪⎥⎝⎭⎦ 31π12sin cos 12sin 26B B B ⎛⎫⎛⎫=++⋅=++ ⎪ ⎪⎝⎭⎝⎭ 又ππ2π,633B ⎛⎫+∈ ⎪⎝⎭,故π2sin (3,2]6B ⎛⎫+∈ ⎪⎝⎭,故ABC 周长的最大值为3. 2.(2022·山东淄博·三模)已知函数21()3cos cos (0)2f x x x x ωωωω=-+>,其图像上相2π44+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2)记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4a =,12bc =,()1f A =.若角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求AD 的长.解:(1)因为()211cos cos 2cos 222f x x x x x x ωωωωω=-+=-πsin 26x ω⎛⎫=- ⎪⎝⎭, 设函数()f x 的周期为T ,由题意222444πT ⎛⎫+=⎪+ ⎝⎭,即2224ππω⎛⎫= ⎪⎝⎭,解得1ω=, 所以()πsin 26f x x ⎛⎫=- ⎪⎝⎭. (2)由()1f A =得:sin 216A π⎛⎫-= ⎪⎝⎭,即22,Z 62A k k πππ-=+∈,解得,Z 3A k k ππ=+∈, 因为[0,]A π∈,所以π3A =,因为A 的平分线AD 交BC 于D ,所以ABC ABD ACD S S S =+,即111sin sin sin 232626bc c AD b AD πππ=⋅⋅+⋅⋅,可得AD = 由余弦定理得:,()22222cos 3a b c bc A b c bc =+-=+-,而12bc =,得()252b c +=,因此AD =。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专题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专题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专题知识回顾】1.正弦定理:$\frac{a}{\sin A} = \frac{b}{\sin B} =\frac{c}{\sin C} = 2R$。

cos A = \frac{b^2 + c^2 - a^2}{2bc}$。

cos B = \frac{a^2 + c^2 - b^2}{2ac}$。

cos C = \frac{a^2 + b^2 - c^2}{2ab}$。

2.余弦定理:$b^2 = a^2 + c^2 - 2ac\cos B$。

c^2 = a^2 + b^2 - 2ab\cos C$。

a^2 = b^2 + c^2 - 2bc\cos A$。

3.推论:正余弦定理的边角互换功能①$a = 2R\sin A$,$b = 2R\sin B$,$c = 2R\sin C$;②$\sin A = \frac{a}{2R}$,$\sin B = \frac{b}{2R}$,$\sinC = \frac{c}{2R}$;③$\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 = 2R$;④$a:b:c = \sin A:\sin B:\sin C$;⑤$\sin^2 A = \sin^2 B + \sin^2 C - 2\sin B\sin C\cos A$;sin^2 B = \sin^2 C + \sin^2 A - 2\sin C\sin A\cos B$;sin^2 C = \sin^2 A + \sin^2 B - 2\sin A\sin B\cos C$。

4.三角形中的基本关系式:$\sin(B+C) = \sin A$,$\cos(B+C) = -\cos A$。

sin\frac{B+C}{2} = \sqrt{\frac{1-\cos A}{2}}$,$\cos\frac{B+C}{2} = \sqrt{\frac{1+\cos A}{2}}$。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

高三数学解三角形知识点在高三数学中,解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解三角形的目的是根据已知条件求出三角形的各个边长和角度。

通过解三角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关系,同时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基础。

一、三角形的基本定理解三角形的第一步是熟悉三角形的基本定理。

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定理是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切定理。

1. 正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边长分别为a,b,c,而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公式成立:a/sinA=b/sinB=c/sinC2. 余弦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边长分别为a,b,c,而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公式成立:a^2=b^2+c^2-2bc*cosA3. 正切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设边长分别为a,b,c,而对应的角为A,B,C,则有以下公式成立:tanA=(b-c)/(b+c)这三个基本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基础,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定理来解决各种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问题。

二、特殊角度的解法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角度,如30度、45度和60度。

对于这些角度,我们可以使用特殊三角形的知识来求解。

1. 30度角:对于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为60度,因此对于一个等边三角形ABC来说,如果角A为30度,那么边长关系为:AB=AC=BC。

2. 45度角:对于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45度,那么边长关系为:AB=AC=(1/√2)BC。

3. 60度角:对于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为60度,因此对于一个等边三角形ABC来说,如果角A为60度,那么边长关系为:AB=AC=BC。

利用特殊三角形的知识,我们可以在解三角形的过程中更快速地得到结论。

三、解决实际问题解三角形的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三角形的性质,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下面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 高度问题: 在测量山的高度时,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测量A点到山脚B点的距离和A点到山顶C点的高度,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性定理,解算出山的高度。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应用)

三角函数(2)解斜三角形(正余弦定理应用)1.正弦定理:A a sin =B b sin =Ccsin =2R.(关键点“比”,用法:边角转化)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从而进一步求出其他的边和角)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 cos B =cab ac 2222-+;在余弦定理中,令C =90°,这时cos C =0,所以c 2=a 2+b 2. 利用余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理解”.题型一、判断三角形的形状:1.在△ABC 中,若2cos B sin A =sin C ,则△ABC 的形状一定是( ) 答案:CA.等腰直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下列条件中,△ABC 是锐角三角形的是( ) A.sin A +cos A =51B.AB ·BC >0C.tan A +tan B +tan C >0D.b =3,c =33,B =30° 答案:C解析:由sin A +cos A =51 得2sin A cos A =-2524<0,∴A 为钝角. 由AB ·BC >0,得BA ·BC <0,∴cos 〈BA ,BC 〉<0.∴B 为钝角.由tan A +tan B +tan C >0,得tan (A +B )·(1-tan A tan B )+tan C >0. ∴tan A tan B tan C >0,A 、B 、C 都为锐角.由B b sin =C c sin ,得sin C =23,∴C =3π或3π2.3.在△ABC 中,sin A =CB CB cos cos sin sin ++,判断这个三角形的形状.解:△ABC 是直角三角形. 题型二、解斜三角形(求角度和长度)4.已知(a +b +c )(b +c -a )=3bc ,则∠A =_______. 解析:由已知得(b +c )2-a 2=3bc ,∴b 2+c 2-a2=bc .∴bc a c b 2222-+=21.∴∠A =3π. 答案:3π5.在△ABC 中,“A >30°”是“sin A >2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在△ABC 中,A >30°⇒0<sin A <1 sin A >21;sin A >21⇒30°<A <150°⇒A >30°答案:B6.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是a 、b 、c ,若三角形的面积S =41(a 2+b 2-c 2),则∠C 的度数是_______.解析:由S =41(a 2+b 2-c 2)得21ab sin C =41·2ab cos C .∴tan C =1.∴C =4π. 答案:45° 7.△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如果a 2=b (b +c ),求证:A =2B . 证明:用正弦定理,a =2R sin A ,b =2R sin B ,c =2R sin C ,代入a 2=b (b +c )中,得sin 2A =sin B (sin B +sin C )⇒sin 2A -sin 2B =sin B sin C ⇒22cos 1A --22cos 1B- =sin B sin (A +B )⇒21(cos2B -cos2A )=sin B sin (A +B ) ⇒sin (A +B )sin (A -B )=sin B sin (A +B ), 因为A 、B 、C 为三角形的三内角,所以sin (A +B )≠0.所以sin (A -B )=sin B .所以只能有A -B =B ,即A =2B .该题若用余弦定理如何解决?解:利用余弦定理,由a 2=b (b +c ),得cos A =bc a c b 2222-+=bc c b b c b 222)()(+-+=b bc 2-,cos2B =2cos 2B -1=2(ac b c a 2222-+)2-1=2222cc b b c c b )()(++-1=b b c 2-. 所以cos A =cos2B .因为A 、B 是△ABC 的内角,所以A =2B .评述:高考题中,涉及到三角形的题目,重点考查正弦、余弦定理,考查的侧重点还在于三角转换.这是命题者的初衷.8.△ABC 中,a 、b 、c 分别为∠A 、∠B 、∠C 的对边,如果a 、b 、c 成等差数列,∠B =30°,△ABC 的面积为23,那么b 等于( )A.231+ B.1+3 C.232+ D.2+3答案:B9.已知锐角△ABC 中,sin (A +B )=53,sin (A -B )=51. (1)求证:tan A =2tan B ; (2)设AB =3,求AB 边上的高. (1)证明:∵sin (A +B )=53,sin (A -B )=51,∴⎪⎪⎩⎪⎪⎨⎧=-=+51sin cos cos sin 53sin cos cos sin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tan tan 51sin cos 52cos sin ⇒⎪⎪⎩⎪⎪⎨⎧==⇒=2. ∴tan A =2tan B . (2)解:2π<A +B <π,∴sin (A +B )=53. ∴tan (A +B )=-43, 即BA BA tan tan 1tan tan -+=-43.将tan A =2tanB 代入上式整理得2tan 2B -4tan B -1=0,解得tan B =262±(负值舍去).得tan B =262+,∴tan A =2tan B =2+6. 设AB边上的高为CD ,则AB =AD +DB =A CD tan +B CDtan =623+CD .由AB =3得CD =2+6,所以AB 边上的高为2+6.10.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A 、∠B 、∠C 的对边长,已知a 、b 、c 成等比数列,且a 2-c 2=ac -bc ,求∠A 的大小及cBb sin 的值. 解cBb sin =sin A =23.11.在△ABC 中,若∠C =60°,则ca bc b a +++=_______. 解析:c a bc b a +++=))((c a c b bc b ac a +++++22 =222c bc ac ab bc ac b a ++++++. (*)∵∠C =60°,∴a 2+b 2-c 2=2ab cos C =ab . ∴a 2+b 2=ab +c 2. 代入(*)式得222cbc ac ab bc ac b a ++++++=1. 答案:1题型三、取值范围题目12.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依次成等比数列,求y =BB Bcos sin 2sin 1++的取值范围.解:∵b2=ac ,∴cos B =ac b c a 2222-+=ac ac c a 222-+=21(c a +a c )-21≥21. ∴0<B ≤3π,y =BB B cos sin 2sin 1++=B B B B cos sin cos sin 2++)(=sin B +cos B =2sin (B +4π).∵4π<B +4π≤12π7, ∴22<sin (B +4π)≤1. 故1<y ≤2.13.已知△ABC 中,22(sin 2A -sin 2C )=(a -b )sin B ,外接圆半径为2. (1)求∠C ; (2)求△ABC 面积的最大值.解:(1)由22(sin 2A -sin 2C )=(a -b )·sin B 得22(224R a -224R c )=(a -b )Rb2. 又∵R =2,∴a 2-c 2=ab -b 2.∴a 2+b 2-c2=ab . ∴cos C =ab c b a 2222-+=21.又∵0°<C<180°,∴C =60°. (2)S =21ab sin C =21×23ab =23sin A sin B =23sin A sin (120°-A )=23sin A(sin120°cos A -cos120°sin A )=3sin A cos A +3sin 2A =23sin2A -23sin2A cos2A +23=3sin (2A -30°)+23. ∴当2A =120°,即A =60°时,S max =233. 14.在锐角△ABC 中,边长a =1,b =2,则边长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解析:若c 是最大边,则cos C >0.∴abc b a 2222-+>0,∴c <5.又c >b -a =1, ∴1<c <5.●思悟小结1.在△ABC 中,∵A +B +C =π,∴sin2B A +=cos 2C ,cos 2B A +=sin 2C2.∠A 、∠B 、∠C 成等差数列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60°.3.在非直角三角形中,tan A +tan B +tan C =tan A ·tan B ·tan C .。

高考数学 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专题17 解三角形考场高招大全-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高考数学 第四章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专题17 解三角形考场高招大全-人教版高三全册数学试题

专题十七解三角形考点37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考场高招1 应用正、余弦定理的解题技巧1.解读高招技巧解读适合题型典例指引边化角将表达式中的边利用公式a=2R sin A,b=2R sinB,c=2R sin C化为角的关系等式两边是边的齐次形式典例导引1(1)角化边将表达式中的角利用公式转化为边,出现角的正弦值用正弦定理转化,出现角的余弦值由余弦定理转化等式两边是角的齐次形式、a2+b2-c2=λab形式典例导引1(2)和积互化a2=b2+c2-2bc cos A=(b+c)2-2bc(1+cos A).可联系已知条件,利用方程思想进行求解三角形的边出现b+c,bc等结构形式典例导引1(4)方积互化与重要不等式相联系,由b2+c2≥2bc,得a2=b2+c2-2bc cos A≥2bc-2bc cos A=2bc(1-cos A),可探求边或角的X围问题求边、角、面积等取值X围问题典例导引1(3)2.典例指引1(1)△ABC的三个内角A,B,C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a sin A sin B+b cos2A=a,则等于()A.2B.2C.D.(2)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长分别为a,b,c,已知a2-c2=b,且sin(A-C)=2cos A sin C,则b等于()A.6B.4C.2D.1(3)已知△ABC的三边a,b,c成等比数列,a,b,c所对的角依次为A,B,C,则sin B+cos B的取值X围是()A. B. C.(1, ] D.(4)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a sin B=b cos A.若a=4,则△ABC周长的最大值为(2)(角化边)由题意,得sin A cos C-cos A sin C=2cos A sin C,即sin A cos C=3cos A sin C,由正、余弦定理,得a·=3c·,整理得2(a2-c2)=b2.①又a2-c2=b, ②联立①②得b=2,故选C.(3)设y=sin B+cos B=sin.∵a,b,c成等比数列,∴b2=ac,∴cos B=,∴0<B<<sin≤1,1<sin,故选C.(4)由正弦定理,可将a sin B=b cos A化为sin A sin B=sin B cos A.∵在△ABC中,sin B>0,∴si n A=cos A,即tan A=.∵0<A<π,∴A=.由余弦定理,得a2=16=b2+c2-2bc cos A=(b+c)2-3bc≥(b+c)2-3,则(b+c)2≤64,即b+c≤8(当且仅当b=c=4时等号成立),所以△ABC的周长=a+b+c=4+b+c≤12,即最大值为12.【答案】 (1)D(2)C(3)C(4)123.亲临考场1.(2016某某,理3)在△ABC中,若AB= 13,BC=3,∠C=120°,则AC=()A.1B.2C.3D.4【答案】 A由余弦定理得13=9+AC2+3AC⇒AC=1.故选A.2.(2016课标Ⅱ,理13)△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os A=,cos C=,a=1,则b=.【答案】2113【解析】因为cos A=,cos C=,且A,C为△ABC的内角,所以sin A=,sin C=,sin B=sin[π-(A+C)]=sin(A+C)=sin A cos C+cos A sin C=.又因为,所以b=.3.(2015某某,理11)设△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a=,sin B=,C=,则b=.考点38 解三角形及其应用考场高招2 判断三角形形状问题的规律1.解读高招规律解读典例指引角化边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典例导引2(1)边化角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此时要注意应用A+B+C=π这个结论典例导引2(2)温馨提醒注意在两种解法的等式变形中,一般两边不要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2.典例指引2(1)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b+c+a)(b+c-a)=3bc,则△ABC的形状是()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非等边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已知△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若=2c ,则△ABC 的形状是()A.等边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钝角三角形(2)∵=2c ,∴由正弦定理可得=2sin C , 而≥2=2,当且仅当sin A=sin B 时取等号.∴2sin C ≥2,即sin C ≥1. 又sin C ≤1,故可得sin C=1,∴∠C=90°.又∵sin A=sin B ,∴A=B ,故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C. 【答案】 (1)C(2)C 3.亲临考场1.在△ABC 中,若sin B ·sin C =cos 2A2,且sin 2B +sin 2C =sin 2A ,则△ABC 是( )A .等边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等腰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sin B ·sin C =1+cos A2,∴2sin B ·sin C =1+cos A =1-cos(B +C ), ∴cos(B -C )=1,∵B 、C 为三角形的内角,∴B =C ,又sin2B+sin2C=sin2A,∴b2+c2=a2,综上,△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 cos C+c cos B=a sin A,则△ABC的形状为(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确定考场高招3 解三角形应用题的规律1.解读高招规律解读典例指引1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全部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典例导引3(1)2 实际问题经抽象概括后,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这时需作出这些三角形,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解其他三角形,有时需设出未知量,从几个三角形中列出方程(组),解方程(组)得出所要求的解典例导引3(2)温馨提醒解三角形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分析(画出图形)——建模(建立解斜三角形模型)——解模(利用正余弦定理有序地求解)——检验(检验上述所求三角形是否有实际意义)2.典例指引3(1)如图,从气球A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B,C的俯角分别为75°,30°,此时气球的高度是60 m,则河流的宽度BC等于()A.240(-1) mB.180(-1) mC.120(-1) mD.30(+1) m(2)(2016某某某某一模)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之间的距离,观察者找到一个点C,从C点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一个点D,从D点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一个点E,从E点可以观察到点B,C;并测量得到:CD=2,CE=2,∠D=45°,∠ACD=105°,∠ACB=48.19°,∠BCE=75°,∠E=60°,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依题意知,在△ACD中,∠A=30°,由正弦定理得AC==2,在△BCE中,∠CBE=45°,由正弦定理得BC==3.∵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B2=AC2+BC2-2AC·BC cos∠ACB=10,∴AB=.3.亲临考场1.(2017某某,11)我国古代数学家X徽创立的“割圆术”可以估算圆周率π,理论上能把π的值计算到任意精度.祖冲之继承并发展了“割圆术”,将π的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其结果领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圆术”的第一步是计算单位圆内接正六边形的面积S6,S6=.【答案】【解析】将正六边形分割为6个等边三角形,则S6=6×.2.(2015某某,理13)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行驶600 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75°的方向上,仰角为30°,则此山的高度CD=m.【答案】100考场高招4三角形与不等式相结合解题的规律1.解读高招方法解读典例指引利用三角形有解已知三角形的边a及对角A,求三角形有两解时边b的X围,根据b sinA<a<b,解出相应的不等式即可典例导引4(1)利用基本不等式余弦定理与重要不等式a2+b2≥2ab,三角形两个边的和与基本不等式a+b≥2,三角形面积公式与ab≤,通过这些结合点,求解X围问题,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典例导引4(2)利用函通过建立参数与已知角或边的关系,把角或边作为自变量,参数作为函典例导引数的值域数值,转化为函数关系,将原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问题.这里要利4(3)用条件中的X围限制,以及三角形自身X围限制2.典例指引4(1)(2017某某某某调研)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 ,b,c,若a=2b,△ABC的面积记作S ,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B>30°B.A=2BC.c<bD.S≤b2(2)(2017某某某某、某某摸底联考)已知△ABC 中,角B, C,A成等差数列,且△ABC的面积为 ,则AB边的最小值是.(3)在等腰三角形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长为6,则当△ABC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AB的长为. 【解析】 (1)由a=2b,得sin A=2sin B ≤1,则sin B ≤,∵B不是最大角,∴B≤30°,故A错;sin A=2sin B与A=2B没有关系,故B错;若a=4,b=2,c=5,符合a=2b,但c>b,所以C错;三角形面积S=ab sin C=b2sin C≤b2,故选D.(2)∵B,C,A成等差数列,∴A+B=3C.又∵A+B+C=π,∴C=,由S△ABC=ab sin C=1+,得ab=2(2+).∵c2=a2+b2-2ab cos C=a2+b2-ab,a2+b2≥2ab,∴c2≥(2-)ab=4,解得c≥2,∴c的最小值为2.(3)根据题意,可设AB=AC=2x,则AD=x(2<x<6),由余弦定理,得cos A=,∴sin A=,∴S△ABC=AB·AC sin A=×4x2=2≤24,当x2=20,即x=2时等号成立,所以当△ABC的面积取得最大值时,AB的长为4.【答案】(1)D(2)2(3)43.亲临考场1.(2015课标Ⅰ,理16)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B=∠C=75°,BC=2,则AB的取值X围是.【答案】()2.(2014课标Ⅰ,理16)已知a,b,c分别为△ABC三个内角A,B,C的对边, a=2,且(2+b)(sin A-sin B)=(c-b)sin 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外汇 ;
就是前面的五均与贡所得等六项由官府管理 拒绝加赏 建安元年(196年) [180] 赋役繁重、刑罚严苛导致后期发生民变;[141] 政治 进攻宛城 从而遣放王立回到封国 [142] [10] 使刺史成了一州军政的长吏、太守的上级 永元四年 农业耕作技术也有提高 娄治 灯罩可以开合 刀柄 端带有金属圆环以利操控 凡公者2人 商业 修成后 得到九真、日南等地人的响应 四川绵阳发现的铁制钩镰 钱、布共为铜制 [202] 交趾郡 [76] 这造成币制混乱 掌礼仪诸事 国力强盛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政权 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 颁布了算缗和告缗的命令 太后临朝称制 ?桓南 鲜 卑 独尊儒术” 形成土地兼并;未断病死 刘秀称帝后 东汉时期 除长安之外 改从千乘(山东高宛以北)入海 9 另派万余人守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 龙编 新莽时期 ?增入了世俗生活宴乐 陇西数郡都成五溪羌、先零羌的势力范围 并堵住其退路 直接危及王莽的统治 并严禁盗铸 嘉 新公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匈奴在西域的影响日益缩小 耿弇扬言五日后攻西安 1 刘邦在入关之初的时候就约法三章 改国号为"新" 上党郡 [149] 从而结束了新莽政权的统治 翼城 [154] [67] 铁制兵器开始逐步取代青铜兵器是在西汉中期以后 在制度、印文、字数、名称诸方面 长期驻 军屯垦 在九个市场之内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 置大司徒、大司空、大司马 [70] 交州趾州 景帝“令田半租” 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 [35] 南达今西双版纳南境 水碓是用水力带动石碓的舂米工具 除了丞相制度外 王莽遣太师王匡、更始将军廉丹率精兵10万进剿樊崇义军 这 是唯一的例外 因此 其余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然而事情泄漏 正式承认这一说法 汉哀帝的病情没有好转 匈奴 行五个月可到都元国 海桓 宇妻因怀孕待产后才杀 歼灭2万余人 设有掌管国家军政和宫廷事务的“九卿” 腐朽的朝廷根本无力平叛 东汉行政区划详图 (17张) 他常喝得烂醉如泥 汉画像石、汉俑中的图像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 秉承刘秀遗规 [157] 新朝时期户口流动表 刘秀定都洛阳后 汉明帝以其地设永昌郡 元狩二年(前121年) 东汉时期的经济区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金屏 东汉不设丞相(东汉末年曹操任丞相是特例) 新莽 时 西汉建立后 汉献帝末期 在益州郡西部 河南洛阳东北 永宁元年(120年) 绮、锦、起毛棉、刺绣、麻布等丝麻织品 京兆尹(12个县)左冯翊(13)右扶风(15) 直到清末之后 成为学术正统 宜生 第二年复置西域都护府 都是当时著名的灌溉工程 蓝乡之战 缯城 选官制度 太初 元年(前104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出征大宛 《汉书》起自汉高祖刘邦 商业 灾异息矣 国号仍为“汉” 刘歆在整理古籍中发现先秦时期的蝌蚪文 汉承秦制 中央军中 在四川乐山崖墓石刻画像中见到的曲柄锄 [148] 封建的等级关系日益凝固化 [162] 不愿东归 钟城守军也跟着溃逃 [78] 在西南地区由七郡变成五郡 巨鹿郡 刘邦在入关之初的时候就约法三章 交趾征侧、征贰起兵反抗 这两条大路成为当时中西交流的两大动脉 绥武 角抵 立即率军攻入皇宫 另一支起自山东的农民起义大军——赤眉军又潮水般地向西涌来 率大军南下 [244] 物产十分富饶 地皇四年 (公元23年) 然而地方大地主激烈反对土地转让 在冶铁手工业中已经使用煤(石炭)做燃料 海治 新朝思想上起西汉 三越国 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 文化上郑玄将经学推向高峰并开创郑学 更始政权所造更始五铢钱 王莽招募天下丁男、死罪囚、吏民奴而编成的新军“猪突豨勇” 以上这些官吏不隶属于郡县 刘秀即位后 宫女头部可以拆卸 冝急改元易号 北积蓄力量 东汉时已熟练地掌握了层叠铸造这一先进技术 其他令史分隶诸曹 负责水利工程、城防建筑、宫室营建等事务 西汉时期 [64] 放弃了海南岛与象郡 七国之乱后 东汉初年已能用织花机织成色彩缤纷、 花纹复杂的织锦 前33年 北道诸国有龟兹(新疆库车)、疏勒、焉耆(新疆焉耆)、车师(新疆吐鲁番)等较大的国家 其弟被别人杀害 将西南边界推进至云南哀牢山和高黎贡山;后改为“降奴服于” 还有黄阁 [124] 王莽又被连续提升为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 在今湖北西北有王匡、 王凤领导的绿林军(因以绿林山为基地而得名);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内附 “即作符命 自称“假皇帝”;县尉二人 汉对外的水路交通 朱鲔争辩 在官职的部分 也受护乌桓校尉监护 汉景帝死后 谯县 加上连年灾荒 约5600万人 占领昆阳 中国和越南在经济文化上就有着密切 联系 河北柏乡县北 刘秀与长兄刘縯为恢复刘姓统治 王莽在南郊举行“哭天大典” [214] 但那都是名义上的东西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扩张并形成门阀士族 实行经济垄断;汉明帝派人去西域 并通过频繁更换宰相以及以细事诛杀宰相来加强皇权、树立自身对中央政权的控制 文化编辑 609万平方公里(元始二年) 中山 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谶纬是神学与庸俗经学的混合物 他的堂兄弟因是将军列侯之子 形成郡国交错的局面 通过这两条通道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 结果导致梁氏戚族长达20多年的专权 The 特别是中原人民不断南迁和许多越人迁居内地 ?史称蓝乡之 战 羽林骑是于太初元年(前104年)选六郡良家子组成 南阳当地豪强刘縯、刘秀也举兵响应 张骞出使西域 顺阴 [5-6] 鄂城 其子王宇深怕平帝长大后怨恨 特武 止于平帝、王莽 光禄勋下属五官、左、右、虎贲、羽林等五名郎将 非自己之能 在甘肃境内引黄河水灌田 渐变帝王万世一 统的思想 奴婢改称“私属” 四方怨叛 最终导致了两次党锢之祸 秩千石 填服天下耳” 管理煮盐、制造铁器和买卖盐铁等事务 伦议务在宽厚” 以畜牧业为主 为两汉之最 常以车马衣裘“振施宾客” 深泽 民族 使南道诸国摆脱了北匈奴的统治 汉代 东汉时期陶楼 利卢 东乐 “遂谋 即真之事矣” 此后八百年间 更始帝就先封宗室 再航行二十余日到谌离国 在这样一个辽阔的疆域之内 [58] 禅以帝位 [54] 弘农郡 先秦学术注重矫正社会的病态 语言文字 如汉文帝改革了边防军轮换制度 斜织机在南北方地区已经比较普遍 [117] 铁制农具的种类也增多了 汉朝派出的 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罗马的埃及亚历山大城) 刘秀率吴汉、邓禹等手下大将 东汉时期的欧亚大陆 东汉的侯另有乡侯、亭侯 又把他们迁徙至关中一带 焉得虎子”的决心 李寻、解光也被流徙到边郡 还能 化旧利废 并且各自举兵讨伐暴秦 有从池塘通向水田的自流水渠 王 “流棻于幽州 爵位 又在东泰山下引汶水灌溉农田 赤眉军在成昌(今山东东平西)击败王莽太师王匡部10余万人的作战 简称“元后”) 称舂陵兵 在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都远超过了西汉时期的水平 复置西域 都护府和戊己校尉 耿弇避开张步的泰山防线 ”推让不肯接受 伐蛮 ?全军总数约五千人不到 泽亭 昆阳之战 更始帝刘玄北都洛阳后 任以官职 这是新朝在民生及财政的重要革新 在上谷郡宁县(河北宣化县西北)设护乌桓校尉 然而打了几十年却也只是打得府库空虚 甘忠可传授给重 平夏贺良、容丘丁广世、东郡郭昌等 又不是节度使所可以相比的 此后 冀治 新设了西海郡(郡治龙耆城 [114] 在那里设官管理 甘肃及宁夏大部 [6] 并以此为据点 地处关中地区 西汉末长安人口有24万之多 因此 [144] 黎蒸 九平 反映仙人思想的羽人、应龙、四首人面虎以及镇 墓辟邪神怪如蹶张、青龙、白虎、朱雀、铺首衔杯等 [55] [75] 一直追到钜洋水(今山东寿光西) 推广国营事业;他这时“宿卫谨敕” 已在晋宁滇族贵族墓中发现 特别是它使江南河网沼泽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 原先汉政府各部门常常抢购物资 新朝钱币 董卓率军抵达洛阳 王莽即“新始祖” [115-118] 滥加封赏;9946919 主要宗教道教 历史编辑 发生战事就成为组建出征部队的核心 以南阳“科圣”张衡为代表的东汉学术界 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 其子汉景帝刘启即位后沿袭 认为汉帝应该寻到贤人 均由朝廷任命 [112] 汉平帝十三岁 大体以令为正职 泉亭 将南越故地分为九郡:南海 [20] 王莽篡汉 蓟平 西汉时牛耕更加普遍 佛教传入中国 公元23年 奠定了中华的版图疆域 吕宽案件结束后 [75] 东治郡 鲁盾 就让孔光上奏王立“旧恶” 总领政务 即平林兵 上堡 乐平 次日 两支各有两万人 赤眉军拥刘盆子建元建 世 出现了衰落的迹象 刘玄入都长安之后 西汉灭亡 新莽地皇三年(公元22年)冬 林淮 也与当地人民发生了冲突 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 雁门 先后有数十万口入塞投降 “六筦”即六管 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企图一举扑灭义军武装 13年亲近匈奴的焉耆就杀西域都护 但钦 因土地兼并盛行、中央集权衰落、阶级矛盾加深致使西汉由盛转衰 重用韩信、张良、萧何等人才 大破敌军 对甄阜、梁丘赐军发动全面进攻 嘉信 即玄汉 拉拢扬雄 拘禁十余年 琅琊 林景 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 [167] 9937680 [42-43] ? 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事毕即撤 常恐不能称职 分余田给九族或邻里;史称新朝 不但起土省力 与匈奴发生战争的期间 [181] 便于在小块农田上耕 [60] 都由郡国征调来的“正卒”充任 保卫京师 织造匀细 建武二年(公元26年) [44] 先后打了十几仗 因为王莽禁止奴婢买卖 颍川、定城、相城、左亭、赢城、嘉善 西曹负责太尉府官吏的任免; 次年刘秀迁都洛阳 为了打击富商大贾、高利贷者的经济力量 [12] 是汉室后裔 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饰 商业 在东汉中期匈奴衰退后与鲜卑瓜分漠北领地 长安商业很繁华 ” 宗正、大司农、少府三卿属司空 占据伊吾 这是汉在西域最早设置的军事和行政机 构 与西汉不同的是 [73] 又分为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 但是管理盐铁的官吏多为盐铁商人 重启汉初的休养生息、轻徭薄赋致使国势趋于稳定 汉代青铜器 这样使察举制逐步完善 西楚 数十年拖延未果 “区种法” 王邑仅与数千人逃回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地方行政机构 新莽的覆灭代表 儒学家复古思想的破灭 之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权力 遂送还侍子 疆域 义军兵分六部 公元46年 1974年7月 魏郡 [17] “长安政乱 言 临淄大而难守 成立了专门的铸币机构 ?7 于是由大农令统一在郡国设均输官 这是中日两国使节往来的最早记录 九江郡 弘农杨氏、汝南袁氏并为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